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

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

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范文第1篇

 

根据《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宁波市智能制造优秀系统解决方案(第一批)申报工作的通知》(甬经信产数〔2021〕73号)等文件要求,经企业申报、各地推荐、专家评审和综合评定,现将2021年度宁波市智能制造优秀系统解决方案(第一批)拟认定名单予以公示。

一、公示时间:2021年7月9日-7月15日。

二、公示期间,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可通过来电、来信、来访进行反映。

三、联系人:陈文林;联系电话:89292008(传真);地址:宁波市鄞州区宁穿路2001号。

 

附件:2021年度宁波市智能制造优秀系统解决方案(第一

批)拟认定名单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1年7月9日       

 

 

 

 

附件

2021年度宁波市智能制造优秀系统解决方案(第一批)拟认定名单

序号

单位名称

解决方案名称

重点应用

行业/领域

属地

1

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supOS工业操作系统的

石化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石化

海曙区

2

宁波智能制造技术

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云端-数据采集与生产

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

海曙区

3

浙江华工赛百数据

系统有限公司

面向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智能

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汽车零部件

江北区

4

宁波捷创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

三化融合整体解决方案

磁性材料

江北区

5

浙江第元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

第元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

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解决方案

电子信息

镇海区

6

宁波创元信息科技

有限公司

基于Neural-MOS的模具行业

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模具

北仑区

7

宁波腾智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

紧固件行业智慧工厂

解决方案

紧固件

北仑区

8

浙江文谷科技

有限公司

文谷汽车行业数字化工厂

解决方案

汽车零部件

鄞州区

9

舒普智能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

服装服饰车间集成解决方案

服装服饰

鄞州区

10

宁波伟立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化车间集成-机床及

机器人解决方案

模具

余姚市

11

宁波舜宇智能科技

有限公司

智能数字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电子信息

余姚市

12

宁波慈星股份

有限公司

慈星针织品智能柔性定制

系统解决方案

服装服饰

慈溪市

13

宁波智讯联科科技

有限公司

汽车零部件行业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系统解决方案

汽车零部件

宁波国家高新区

14

宁波沙塔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

面向机加工行业的工业互联网

平台解决方案

机械加工

宁波国家高新区

15

宁波易拓智能科技

有限公司

离散型注塑行业智能工厂系统解决方案

文体

宁波国家高新区

16

宁波极望信息科技

有限公司

面向离散制造业的极望Y9-MES整体解决方案

压铸

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范文第2篇

2014年10月,通用电气公司 (GE) 对外宣布其开发的40余款工业互联网产品,当年将为公司增加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这是GE在2012年底宣布的工业互联网战略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虽然10亿美元本身对于GE来说微不足道,但是它代表着GE的未来。工业互联网战略,正是GE对未来的崭新布局。

为什么是工业互联网战略

GE这家传奇性的百年企业,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跨越时代的变革和转型。上世纪80年代,富有传奇色彩的杰克・韦尔奇接掌GE之后,就把它打造成了一个产业和金融高度融合的多元化公司。但是这一战略在今天已经发生了重大调整。2015年4月,GE出人意外地对外宣布,将着手处置它高达3650亿美元资产的金融业务,经过处置的金融业务将聚焦在航空、医疗和能源的融资租赁金融服务,而将其他的金融资产完全剥离。这一重大的转型表明GE将进一步聚焦工业主业,而两年以前所推出的工业互联网战略,正是GE未来重大的战略布局。

选择进入到工业互联网领域,其实并不意外,因为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的产业革命正在重塑所有的企业。在GE看来,所谓工业互联网就是将传统的工业设备赋予智能化的功能,通过传感器和智能嵌入式设备,将设备的数据进行智能化和大数据的处理,以产生新的业务洞察,进而塑造完全新型的商业模式。

对于像GE这样的老牌工业公司来说,曾因显得不够时尚,被嘲笑为上一个工业时代的恐龙。但是GE的董事长兼CEO杰夫・伊梅尔特曾反驳说:“当我们乘坐飞机透过舷窗望出去的时候,你看到的那个发动机可不是谷歌公司制造的,它是GE制造的。”话虽如此,在互联网时代,重塑自己,并且通过重塑的新产品和业务模式带来持续的增长,也是传统工业公司必须突破的瓶颈,因为像GE已经连续多年没有突飞猛进的增长,它也需要找到新的增长之路。

工业互联网的路线图

2012年年底,GE的《工业互联网:突破机器和智慧的边界》白皮书,分析了产业客户所需要的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特征。

首先,他们介入的是对客户设备的监控、资产管理和能效的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的不断积累产生新的业务洞察,并且重塑基于服务的新的商业模式。这几步就是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的大致脉络。

根据GE的分析,在未来15年内,在几个关键的工业领域,能效提高、效率优化的空间依旧是非常巨大的,即便是1%的效率提高都将带来巨大的收益。比如在航空工业方面,1%的燃料节约将最终节约300亿美元;电力行业节约1%的燃料,意味着节约660亿美元;医疗系统的效率提高1%,意味着节约高达630亿美元。

为什么从效率提升的角度切入?这是因为客户最希望看到的是工业互联网技术可以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而非夸夸其谈的预测和不切实际的投入。GE作为供应商,要明确地告诉客户,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以在效率提高方面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影响,可以带来什么样的短期效益。

事实上,GE所介入的航空、交通和医疗领域,正是通过对设备的监控、效率的提高和优化,作为第一步切入的战略。例如航空发动机的预维护,减少故障时间已经成为航班正点运行的重要因素,每年航班延误给全球航空公司带来多达400亿美元的损失,而10%的飞机延误正是源机发动机等部件的突发性维修。于是GE的软件工程师们着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计算算法,并且开发一套航空智能运营服务系统,能够提前一个月预测哪些发动机需维护修理,并且使准备率达到70%。

除了提高航班的准确运行之外,GE的工程师们还在开发一套航空燃油解决方案FCS,这套方案通过飞机传感器传回的各项数据,再对比飞机原有飞行记录与运营航线,可以第一时间优化完善飞机航行计划,令航空公司燃油消耗降低2%。以全球航空公司年燃油支出1700亿美元测算,这套FCS方案将帮助航空公司降低30亿美元的额外燃油支出。

实现这1%的能效提高,不仅发生在航空领域,在传统的工业行业里,GE的解决方案也在发生着重要的作用。上海赛克乙烯厂构建了相关的GE的工业互联网系统,通过监控汽轮机、压缩机、泵、风扇、热交换等机器的振动,温度排放等信息,提前发现机器故障隐患,并在第一时间做出维修响应。根据赛克乙烯厂内部测算,通过实施这一工业互联网系统,每月能挽回超过220万美元的非计划停机生产损失。

要实现这1%的效率提高,GE认为完整的工业互联网设计,需要具备三个重要的步骤:

第一步,收集各项生产数据,并操控智能设备和机器,目前的方法就是通过大量使用和安装传感器,从而让机器本身变得更加智能化;

第二步,将传感器收集的信息进行保存、处理和分析,尤其是面对海量的生产数据,管理人员要通过构建恰当的模型找到最关键的核心数据加以分析;

第三步,也是目前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那就是要组建数据分析挖掘的人才团队,真正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实施恰当的决策。而这些决策往往来自某些不起眼的生产数据分析所带来的灵感,在这个领域可能没有预先设定的模型可以使用,需要的是跨界人才的创新能力、协同工作以及对不同问题的深入洞察。

在此基础上累计的数据所产生的洞察将为新的商业模式设计带来灵感和基础。而新型的商业模式设计是基于服务展开的,在这一方面GE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和技术准备,但是很多客户不一定已经准备好。因此新的商业模式的推进需要与客户进行同步的开发和设计,而这一切当没有真正机会到来的时候,需要的是等待时机,以及与客户的协同推动。

成为工业互联网企业,GE转型启示

成为工业互联网企业并不容易,需要强大的变革转型能力,进而重塑商业与管理体系。GE在跨越百年的历程中所形成的变革转型经验与能力,以及在本次工业革命中作为引领者所面临的挑战和进行的管理实践,无疑是值得观察和思考的。

GE在杰克・韦尔奇执掌的20年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组织变革和业务重组,其中两个重大的变化使得GE今天具有了转型工业互联网企业的基因。第一个是超前的组织扁平化设计,第二个就是快速的行动和变革意识,这两个非常鲜明的组织和文化特色,使GE站在了进行工业互联网再造非常有利的位置上。

但是,GE这样的传统公司也需要克服两个非常重要的障碍,并且找到解决方案。第一个就是面对软件和互联网人才的匮乏,第二个是必须改变传统工业企业的创新方式。

首先,GE这样的公司没有面向未来的基于软件的人才。原因也非常简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是过去五年间的事情,传统的工业公司没有这样的人才积累和储备。迅速获得这些人才,唯一可做的方式就是重新建立新的组织体系,并且GE采用了在组织外构建软件开发中心的方式,从而避免与原有体系的重叠和纠缠。在加州圣拉蒙市成立的软件开发中心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组织设置。这个中心的高管也是从思科公司聘来的专业人员,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一千名软件工程师加入到这个中心,进行着与公司过去的业务完全不同的软件开发的尝试。这一中心的模式目前正在向全球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市场进行复制。

第二个关键障碍是创新的方式。在工业时代,创新的方式通常是长周期的,从了解客户的需求,探索客户需求,直到进行产品设计和研发,往往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是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快速创新成为必须,因此如何进行类似于软件行业的快速迭代式的创新,就是GE的一大挑战。同时,新型的创新方式要求将客户邀请进来,进行客户共创式的开发,而非过去的企业以自身的产品创意为核心的开发。

对于这两个方面,GE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那就是在与客户共创和快速迭代方面采取全新的尝试。在与客户共同创新方面,从2010年起,GE就在全球创建了三个客户创新中心,来尝试建立与客户共创的崭新工作方式。而我本人就曾经负责组建和领导位于西安的GE中国创新中心。这一创新中心与客户共创的模式,为GE在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方式积累了经验。今天,客户共创正在成为软件和工业互联网行业的趋势。

其次,在快速迭代方面,GE也在尝试着来自硅谷的埃里克・莱斯提出的“精益创业”的理念。埃里克・莱斯提出的精益创业的方法,要求在产品设计的最初阶段验证两个基本假设:客户的痛点和解决方案。

所谓客户的痛点就是那些客户必须满足、亟待解决的最紧要的需求,当我们知道了客户的痛点之后要开发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可被称为最小可行化产品MVP (Minimum Variable Product),MVP就是针对客户痛点的最小功能的测试化产品,甚至它针对的都不是那些普通型的客户,而是那些愿意最早尝试使用这个产品的“天使客户”。在获得客户的认可之后就可以做一个最小功能原形产品,这时需要问另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基于这个原形产品,这些天使客户是否会买单?如果是,这一关键的步骤大功告成。然后就需要收集大量的客户反馈和信息,从而知道下一阶段的产品是怎样的。

从2013年开始,GE的CEO杰夫・伊梅尔特就开始大力在公司内部推进精益创业的思想,在GE内部称为快速工作 (Fast-work),他希望用GE已经具备的客户导向型文化,同时采取新的精益创业工具,更加快速地响应市场,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改变过去漫长的客户服务和产品研发流程。在公司的大力推动下,GE的所有5000多个高管已经经过了培训,在接下来三年所有中层管理者将接受精益创业的思维和实践的训练,并且将它纳入到工作中间。杰夫・伊梅尔特希望这套工具和方法,可以成为像杰克・韦尔奇所推进的群策群力 (Work-out) 那样带来深刻变化的管理创新。

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范文第3篇

“苹果再定义了手机,亚马逊重新定义了零售,腾讯的微信重新定义了沟通,滴滴打车、Uber重新定义了出行……所有成功的‘互联网+’企业的共同点就是成功地‘再定义’了原有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再定义’,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释放出惊人的力量。”7月28日,在京举行的2015T.A.I.创新应用与软件基础设施大会(简称T.A.I.大会)上,东方通CEO沈惠中如是说。

再定义的力量

所谓T.A.I.,T是指东方通, A是指应用,I是指基础设施。T.A.I大会邀请了国际软件大师 Dr. Ivar Jacobson和Gartner资深分析师 Matthew对软件和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谈了自己的看法。

Jacobson表示:在“互联网+”时代软件开发需要丰富多元的开发方式和环境。我们的开发方法在“互联网+”时代不可以再次割裂、分开,必须有通用性和公用性。

而Garner的分析师Matthew有关“数字双模底下的架构”则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解读了在“互联网+”时代软件的变革和发展。Matthew提出现阶段企业需要把内部应用架构重新设计,客户端和服务端上的架构已经成为过去时。我们要看企业在新业务需求下如何构建新应用的架构、IT人员需要有什么技能去提供新应用架构和如何采购。

沈惠中在会上强调,在“互联网+”风口下,在“再定义产品和服务”盛行的时代,软件基础设施对企业而言是一个核心的支撑。“很难想象,如果苹果手机没iOS(操作系统),没有Appstore(应用商店),没有iCloud(云端服务),还有多少价值?”

他认为,软件基础设施不仅是产品和服务的支撑,真正的“互联网+”业务和服务,产品本身就已包含软件基础设施。诸如IBM、甲骨文、亚马逊这样的世界级公司,都需拥有极其强大的软件基础设施来支撑它们的业务。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全球领先的‘互联网+’企业的软件基础设施,竟然不是由传统IT厂商,像IBM、甲骨文、微软提供。传统IT巨头提品或方案已不能满足‘互联网+’企业对软件基础设施的需求。”沈惠中表示,这些“互联网+”企业做出一系列像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新技术,反过来已开始主导整个软件产业发展,传统IT厂商在软件基础设施产业方面话语权渐弱。作为业内人士,我可以感受到,整个软件基础设施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也正在被重塑。”

“在这‘再定义’的大时代,东方通也在‘再定义’自己。”沈惠中表示,自去年年初在创业板上市之后,短短一年多时间,公司内部不断地进行业务梳理和重组;对外则通过十几亿元的投入收购一系列软件基础设施与创新应用软件公司,将自己成功升级为一家可全面提供基础软件、云计算等一站式软件基础设施及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创新应用的综合性厂商。

到目前为止,东方通可以提供包括虚拟化、基础中间件、数据应用平台、移动应用平台等软件基础设施,以及大数据政务、大数据信息安全、大数据网络优化和跨行业的移动互联网创新应用的解决方案。

从中间件扩展到整个基础软件领域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东方通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动作,分别收购了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品牌奥云虚拟化平台、移动应用平台产品与解决方案厂商数字天堂、网络优化应用产品厂商惠捷朗,并拟并购大数据安全厂商微智信业,从而开拓更大的领域,将传统的中间件专业厂商的身份转变为一个致力于软件基础设施和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应用服务提供商。

东方通首席科学家朱律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东方通原来只是从事中间件业务,相对明确、专注,而现在公司则期望能够扩展到整个基础软件领域,创新发展。已经有服务器虚拟化品牌奥云、网络优化应用产品厂商惠捷朗、移动应用平台产品与解决方案厂商数字天堂等整合入东方通,以后会有更多的业务和公司整合进来,东方通希望提供更多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

朱律玮表示,技术与业务的融合没有这么容易,会需要相当一段时间。东方通在并购一个企业后,首先保持其能顺利地按照原来有模式进行,然后逐步进行融合。例如,目前虚拟化产品与中间件已经开始融合;东方通也在考虑适时将应用服务与移动解决方案融合,逐步往前推进。

对于具体进展,朱律玮详细解释道,从虚拟化到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的整个软件基础设施都要适应云化、移动化趋势,东方通一方面在紧跟产业技术变革,将产品云化,走向轻量级开发,跟进容器技术、微服务等新技术、新趋势;另一方面也紧贴用户需求,将产品做不同的整合或拆分,服务采用ESB企业服务总线产品提供,数据采集通过 Tong DI(原ETL)提供,分拆出数据同步功能产品Tong_DSP、Tong GTP(通用文件传输)等产品适应具体领域用户的特定的需求。他举例,Tong GTP(通用文件传输),就在金融领域很受欢迎。 “最重要的还是要看用户的需求。”朱律玮说这话也是吸取当年推广SOA的经验教训,“SOA 强调的是服务,而用户要的是解决数据整合问题。顺应产业趋势很重要,紧贴用户需求更重要”。

在大数据方面,东方通副总裁、大数据融合事业部总经理李晓钢介绍,由专业厂商与用户联合实验的方式是破解现在大数据难题的重要举措,东方通已经与多家区域政府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实验,还将扩展到政府的各个部门。

此外,苏州工业园也作为客户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在国内率先实现电子政务向云模式转移,首批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园区,已经和东方通达成合作,并利用其云计算应用解决方案,通过将互联网技术与企业级技术的相结合,帮助苏州工业园政务云在用户体验和管控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

据悉,2015 T.A.I.大会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地先后举办,将有近3000名技术管理者参与。

精彩言论:

在“互联网+”时代,软件开发需要丰富多元的开发方式和环境。我们的开发方法在“互联网+”时代不可以再次割裂、分开,必须有通用性和公用性。

――国际软件大师 Dr. Ivar Jacobson

现阶段企业需要把内部应用架构重新设计,客户端和服务端上的架构已经成为过去时。我们要看企业在新业务需求下如何构建新应用的架构、IT人员需要有什么技能去提供新应用架构,以及如何采购。

――Garner资深分析师Matthew

在“互联网+”场景中,软件基础设施是核心的支撑。软件基础设施不仅仅是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支撑,更是业务的支撑。软件基础设施的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正在被重塑。而在这样一个“自定义”的大时代下,东方通也在积极地“再定义”自己。

――东方通CEO沈惠中

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范文第4篇

《行动计划》明确了总体目标是到2018年,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进一步深化,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行动计划》制定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和标准建设推广行动、智能制造培育推广行动、新型生产模式培育行动以及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升行动等七大行动计划。

两化融合方面,到2018年,形成一套完整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1000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1500余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6000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形成以管理标准促创新、促转型、促发展的新格局。

智能制造方面,到2018年,高端智能装备国产化率明显提升,建成一批重点行业智能工厂,培育20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初步实现工业互联网在重点行业的示范应用。

新型生产模式方面,到2018年,重点行业形成一批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协同制造等新模式,培育一批国家级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和众创空间示范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的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示范企业。

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升方面,到2018年,国内工业软件骨干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行业信息物理系统(CPS)应用测试验证平台,培育20余家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领军企业。

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方面,到2018年,建成一批面向小微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小微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能力。

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方面,到2018年,4G网络全面覆盖城市和乡村,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直辖市、省会主要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30Mbps。

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范文第5篇

而且随着WEB2.0应用的发展,互联网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对服务器设备也产生了大量的需求。作为一个标准化相对成熟的行业,服务器行业的竞争在近年来日益白热化。

自1997年以来,深圳市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服务器市场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及成功的个案,成为中国第三大国内服务器供货商,在服务器解决方案市场上建立了“宝德”品牌。那么宝德科技是靠什么法宝来赢取今天的市场份额的呢?最近,《网络传播》采访了深圳市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常务副总裁、服务器业务总经理马竹茂。

纵横一体,整合资源

宝德作为英特尔公司在中国共同开发英特尔IA架构服务器的唯一业务伙伴,公司的一切产品为各行业量身订造,并支持英特尔中央处理器、主机板、硬件、应用软件及英特尔服务器管理以达到最佳质素水平。

“宝德短短十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今天不错的市场地位,得益于英特尔公司助一臂之力。”马竹茂表示,凭借宝德对市场的深刻了解、丰富的人力资源、资金、计划及其它优势,英特尔于2002年1月选择了宝德作为其在中国的唯一业务伙伴,共同发展中国的服务器事业。宝德与INTEL共同成立中国首家英特尔解决方案中心,宝德也成为Intel指定的中国大陆IBSP(认证服务器提供商)、IASP(Intel授权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ISAC(Intel服务器整合中心)、VISF(虚拟Intel服务器工厂)、IPP(Intel卓越商),尤其是在2003年,宝德成为Intel的全球“Leader Account”(全球仅20名成员)成员之一,更直接快速得到来自Intel的技术支持。技术力与制造力的高效结合,促使宝德成为服务器领域最具技术实力的厂商之一。

除了与英特尔公司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外,宝德还与著名企业建立策略关系,包括与Oracle在服务器解决方案、与南大苏福特及川大能士在研发网络保安、与红旗Linux在Linux操作平台、与亚信在付款网关的应用,以及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在开发服务器应用技术。凭借合作伙伴的声誉及国际层面,宝德得以开发新市场,及运用最新科技提升其产品质量。

“宝德服务器在技术方面一直走在行业的前面,至少是走在国内同行的前面,对此我们很有自信。高端应用方面,我们也有一套固有思路,比如我们在HPC高性能计算,安腾服务器,刀片服务器方面都有许多计划。”马竹茂说,宝德一贯坚持“技术领先,决胜高端”的发展思路,在研发层面,宝德投资上亿元资金,面积达35000平方米的宝德工业园在2008年初投入使用,这是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服务器研发和生产基地。

强调客户化,直击互联网

作为中国专业服务器厂商,宝德长期致力于服务器的研发与生产。在马竹茂的眼中,客户们的思想很活跃,对于技术也相当了解,同时对成本要求更加严格,这对于厂商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马竹茂认为,宝德的成功总结主要源于宝德对行业和客户的理解,对行业趋势的清晰把握,能够灵活面对客户的需求,提供先进的产品和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

从历史上看,宝德服务器可以说就是伴随互联网行业一起发展起来的,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市场的起浮。马竹茂认为,从1999年,宝德就随着互联网的第一波浪潮成长起来,那时大约有70%的服务器都是销往互联网企业。例如,腾讯就是宝德的一个重要客户,从早期的几台、几百台,到现在已经采用了上万台的宝德服务器。目前,宝德与腾讯的合作已经开始实行定制化。

互联网虽然已经不再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但是随着互联网应用的第二次热潮,宝德通过敏锐的市场眼光发现这个金矿,而且几年前就决定把重心放在互联网行业,如今在互联网行业取得显著成效的确是水到渠成。2007年宝德顺应大势推出多款互联网专用服务器,同时推出一批高效的互联网解决方案,使业绩增长超过100%,成为中国新时代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的专家,

宝德在互联网应用市场推出两大系列新产品:小巨人系列存储服务器和双子星高密度服务器。前者应用在互联网增值,电信增值,视频分享及安防安全市场。后者应用于WEB接入,互联网搜索,高性能计算等领域。这两大系列产品有很好的技术差异性,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特定需求,所以一度占据国内服务器市场独一无二的位置。比如宝德推出的“小巨人”S系列存储服务器,正好针对腾讯的高存储快读取要求,最大4U机箱最多可以装16块SATA硬盘。

宝德的动作不只是服务器的研发和定制化上,还有勇于探索创新的客户合作模式。2007年宝德携手金算盘公司,共同推出基于宝德服务器的SAAS(软件式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OEM厂商与软件供应商共同开发电子商务,这在当前的国内服务器市场还是一件新鲜事。

服务器市场的发展趋势

马竹茂表示,2008年宝德会抓紧两大机遇:45纳米与虚拟化。45纳米技术,基于INTEL架构的服务器产品将向45NM转变,到2008年底,将有约80%的服务器采用45NM的4核产品。由于45NM工艺的领先性,2008年基于INTEL架构的服务器产品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虚拟化技术,国内服务器厂商会和软件厂商、IT服务厂商充分合作与融合,提升自身的解决方案能力。

2008年对于宝德来说是个全新的天空。一方面是同其它国内服务器厂商一样,要面对国际厂商巨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价格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内厂商之间竞争压力也非常大,大家都面临着产品、市场等高同质化的竞争。然而,2008年的中国服务器市场仍然处于较快的发展阶段,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2008年也是中国服务器可能打翻身仗的一年,国产服务器能否挺起腰杆就看2008年。但要挺起腰杆就要更加强大,服务器厂商大集中是不可避免的,一些小品牌服务器厂商可能会放弃研发制造转而把精力集中在品牌和市场,而大的品牌服务器厂商则可能发生一些联合。

马竹茂以为,就如同联想当年在PC上打败国际品牌一样,宝德服务器基地建成营运后。将带动中国服务器产业向技术更新快,技术含量高,质量和服务有保障的新阶段迈进。2008年,随着宝德新科技园的投入使用,各方面投入将加大研发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