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联网教育的好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范文第1篇

一、互联网课堂的出现

互联网课堂的时间、空间在4G、5G网络的支持下被无限延伸和扩展,移动互联,远程在线教育越来越逼真,效果会越来越好,web课堂的参与性、参与面、参与度不断提高,可以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三方的实时互动,课堂效果的实时测试,比较传统课堂优势明显。那么作为传统课堂教学不应排斥网络课堂的应用,在物理课堂上,进一步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进一步增多学生实验,进一步展示演示实验,将网络课堂作为一种补充、一种手段、一种延伸。比如在探究晶体、非晶体溶化规律实验中,学生能确实感受冰与火的交融,感受热量在物态变化现象中流动,这是传统课堂中无法感受到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将过程演示出来,反复观看,可以作为实验分析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二、利用网络技术师生共享课件资源

教师的优势在于编写优秀教案、总结成功教法、提炼教学心得,利用多媒体制作优秀课件和教学资源技术上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课件、教学资源等资料的制作可以交由专业公司或团队,制作好后放在网上共享,并开放源代码,这样我们可以将教案、教法、心得贯彻在教材中。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避免人人做课件之累,课件水平良莠不齐,好想法、好教法呈现不出来的现象发生。教师、学生做到共享资源,并将课堂互动、好的建议反馈给制作方,同时也可以通过共享资源的源代码自己动手修改,体现自己的想法,这样节约人力、物力,真正实现教育的信息化,交流互通。同时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充分、更有效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等各种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在物理教学中力学课件制作,怎样让学生感知重力、弹力、摩擦力,要制作一个高质量的ppt课件、flas,对于普通物理教师技术上难度很大,而力的三要素的分析通过传统实验学生认知上困难、困惑的地方很多,一部高质量的flas可以轻松将力学过程展示出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对传统课堂教学起到重要补充作用。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初中物理教师的专业培训

教师的个人素养、技术能力对整合课程资源的影响特别的大。因此我们当前首要任务是:提升中学物理教师的互联网技术使用水平。互联网技术使用水平主要指教师对互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水平,熟练使用常用教学软件能力。通过培训能使教师与时俱进,自觉更新自己的互联网技术知识技能水平,从而促进教师的技术专业化发展。虽然省市经常组织互联网技术能力培训,但多数老师只停留在会简单的技术了解上,加之部分培训时间短,培训对象单一,内容涉及广,和教师日常教师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培训不好,从而使整体教师技术水平很难有大的提高,如果各项培训能够有针对性,分学科、分软件类型、技术层次并且能够应用互联网技术与课堂有效的结合,这样收效会更大。比如,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用的比较多的动画软件,ppt应用技巧等有针对性地对中青年教师加强培训,在部分学校试点强化培训,有时每个学校安排一两名教师培训,好像普及面广了,但实际效果不好,如果能在部分基础较好,师资配备比较好的学校,培训一批骨干教师,以学区示范校为中心以点带面,辐射效果可能会更好。

始终保持良好的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习惯,不断进行反思、总结和交流,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体会到新技术、新手段的好处,也就会很自然地用且愿意使用新技术。例如,在电学中,很多老师用过设计较好的flash软件后,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流、电压特点在模拟试验器中展示起来很方便,效率很高,通过模拟学生很容易上手,实物图和电路图的相互转化认知也较容易。

四、互联网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也需要磨合

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是一种有效手段,但不是教育的目的,互联网技术只是一个辅助工具,互联网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过程中要适时恰当、科学合理,否则将弄巧成拙,本末倒置。

(1)要注重应用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互联网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过程。深刻意识到教学课件制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要以人为本,抓住共性、满足个性。

(2)要注重互联网技术服务功能。在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决不等同于摒弃传统教学和对传统教学的简单否定,技术是教学手段、方法的升级、拓展,它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并不是每一节物理课、每部分内容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有用则用,无用则弃。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音乐理论学习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发展和迅速延伸,一场史无前例的信息爆炸和意义深远的信息革命正在全球展开,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同时,信息化将伴随人的一生,并以不可抗拒之势改变着人类现有的工作、生活、学习、思维等方式。当前在我国,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他们接受网络知识快、上网时间长、受网络影响深,网络已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心理、价值观等起到了十分广泛的引导作用和感染作用。面对网络时代的信息化挑战,如何在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网络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他们网络上的理论学习能力,是当前音乐教育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仅就关于互联网与音乐理论学习的关系作以简单论述,有关网络化、数字化教学等问题这里不作赘述。如能对音乐教学、学习起到微薄作用则颇感荣幸。

一、通过互联网辅助音乐理论学习是必然趋势

    互联网—这一名词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再也流行不过了。自1969年8月网络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诞生以来,巨大的信息容量、光的传输速度、可无限拓展与拉近的时空感觉使其倍受青睐,人们可以轻轻松松在网上完成许多以往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事情,网络因此也成为当今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走人神秘且精彩的网络世界时,有的人会被网络的神奇所震惊;有的人会为自已的发现而欣喜若狂;有的人会为寻求刺激和在网上尽情地.‘冲浪”和二遨游”;有的人试图在网上寻求所见、所思乃至各种问题的正确答案,还有许多人是运用互联网与朋友、同学交流,与自己喜欢的网友聊天,运用互联网查询或散布信息。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相当多的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上仍以学习为主,利用互联网查询学习资料,与同学、老师进行学术交流,通过远程教育来获取知识。

    但是,目前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运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不同,有的人主要通过互联网补充相关专业知识,有的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研究资料,有的则运用互联网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等等。这些差别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专业喜好和兴趣。在对互联网的运用频率来说,也有很大不同,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比较熟练和具备互联网设备的同学自然要对互联网运用频繁一些。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们来说,互联网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他们对互联网的运用主要在哪些方面呢?笔者饶有兴趣地与部分同学进行了多次交流,多数同学认为:在音乐学习中,互联网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些理论课程中,声乐、器乐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则尚未表现出较大的优势,除了一些名师的文字性讲座或论文外,关于教学、学习等方面的信息不系统,也不全面。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已由个别人的个别现象演变为普遍现象。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将是不可阻挡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音乐理论知识在互联网中的建设情况

    目前,国际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的知识已经相当丰富,有大量的外文、中文资料可供查找和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网站很多,有的以远程音乐教育为主,有的以宣传当前流行歌曲曲目或歌星为主,有的则以普通的音乐娱乐为特点。各音乐专业院校的网站中,有些版面很好,如在音乐教育方面专业性很强的中央音乐学院远程音乐教育网站(www . mdmec . com ),从招生到所有课程的讲述及文凭的发放等程序都相当完善,内容包括大师讲学、网上解题、学术讲座、听辨曲目、教学管理、学位认证、任课教师、教学方案、教学大纲、远程动态、网上课程、问题咨询等,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授课内容是以专业音乐学习为标准的,这是目前我国在网络化远程音乐教育方面最权威的网站。另外,网易(163.com)中音乐版(music.163. com)也十分突出。它是网易CEO丁磊在2000年8月15日开通的一个网站新频道,仅民族音乐版的精华区就有:(1)民族乐器;(2)乐曲鉴赏;(3)民乐大家谈;(4)轻松学音乐;(5)曲坛星座;(6)乐海方舟;(7)民乐信息;(8)戏曲音乐;(9)民族音乐千问千答;(10)民乐园之民乐版新笑傲江湖;(11)我和音乐;(12)民族音乐各版版务信息等栏目。既是一种民族音乐的交流,又是一种民族音乐知识的普及,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网易的网友自己管理、自己建设的音乐主题版中,主要有古典音乐、吉他世界、东流来风、爵士音乐、韩流、世界电影、民族音乐、欧美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古筝、钢琴萨克斯、小提琴、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笛箫、电子音乐、指环王、歌特音乐、人物追踪、音乐评论、音乐专题等,对音乐学习有极大的好处。其它的网站,如音乐极限( www .china mp3 . com )、音乐天空(music, frxS63. com)、九天音乐网(9sky. com) }  pop评论( pop. com)、高地音乐(golitmusic.com  )、天虎音乐网( Tyfo.com)、三九网蛙( 999. com. cn)等,大都是以介绍新的流行歌曲、歌星、流行音乐动态等为主要内容的,其中有的也包括一些古典音乐、音乐知识、音乐史等内容,但不多,对于专业音乐学习的参考价值不大。

三、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共享对信息、知识的传播创造了优越的环境,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对互联网的运用已到了相当广泛的程度。在音乐学习方面,音乐理论知识及课程的互联网化建设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互联网作为向全社会开放的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不受时间、地点、教室容量等客观条件限制的环境。安静、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保持了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同时也加强了学习者的积极性等。具体说来有以下特点。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范文第3篇

当前在我国,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他们接受网络知识快、上网时间长、受网络影响深,网络已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心理、价值观等起到了十分广泛的引导作用和感染作用。面对网络时代的信息化挑战,如何在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网络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他们网络上的理论学习能力,是当前音乐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仅就关于互联网与音乐理论学习的关系作以简单论述,有关网络化、数字化教学等问题这里不作赘述。如能对音乐教学、学习起到微薄作用则颇感荣幸。

一、通过互联网辅助音乐理论学习是必然趋势

互联网—这一名词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再也流行不过了。自1969年8月网络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诞生以来,巨大的信息容量、光的传输速度、可无限拓展与拉近的时空感觉使其倍受青睐,人们可以轻轻松松在网上完成许多以往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事情,网络因此也成为当今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走人神秘且精彩的网络世界时,有的人会被网络的神奇所震惊;有的人会为自已的发现而欣喜若狂;有的人会为寻求刺激和在网上尽情地.‘冲浪”和二遨游”;有的人试图在网上寻求所见、所思乃至各种问题的正确答案,还有许多人是运用互联网与朋友、同学交流,与自己喜欢的网友聊天,运用互联网查询或散布信息。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相当多的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上仍以学习为主,利用互联网查询学习资料,与同学、老师进行学术交流,通过远程教育来获取知识。

但是,目前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运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不同,有的人主要通过互联网补充相关专业知识,有的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研究资料,有的则运用互联网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等等。这些差别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专业喜好和兴趣。在对互联网的运用频率来说,也有很大不同,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比较熟练和具备互联网设备的同学要对互联网运用频繁一些。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们来说,互联网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他们对互联网的运用主要在哪些方面呢?笔者饶有兴趣地与部分同学进行了多次交流,多数同学认为:在音乐学习中,互联网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些理论课程中,声乐、器乐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则尚未表现出较大的优势,除了一些名师的文字性讲座或论文外,关于教学、学习等方面的信息不系统,也不全面。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已由个别人的个别现象演变为普遍现象。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将是不可阻挡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音乐理论知识在互联网中的建设情况

目前,国际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的知识已经相当丰富,有大量的外文、中文资料可供查找和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网站很多,有的以远程音乐教育为主,有的以宣传当前流行歌曲曲目或歌星为主,有的则以普通的音乐娱乐为特点。各音乐专业院校的网站中,有些版面很好,如在音乐教育方面专业性很强的中央音乐学院远程音乐教育网站(),从招生到所有课程的讲述及文凭的发放等程序都相当完善,内容包括大师讲学、网上解题、学术讲座、听辨曲目、教学管理、学位认证、任课教师、教学方案、教学大纲、远程动态、网上课程、问题咨询等,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授课内容是以专业音乐学习为标准的,这是目前我国在网络化远程音乐教育方面最权威的网站。另外,网易()中音乐版()也十分突出。它是网易CEO丁磊在2000年8月15日开通的一个网站新频道,仅民族音乐版的精华区就有:(1)民族乐器;(2)乐曲鉴赏;(3)民乐大家谈;(4)轻松学音乐;(5)曲坛星座;(6)乐海方舟;(7)民乐信息;(8)戏曲音乐;(9)民族音乐千问千答;(10)民乐园之民乐版新笑傲江湖;(11)我和音乐;(12)民族音乐各版版务信息等栏目。既是一种民族音乐的交流,又是一种民族音乐知识的普及,对民族音乐的传播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网易的网友自己管理、自己建设的音乐主题版中,主要有古典音乐、吉他世界、东流来风、爵士音乐、韩流、世界电影、民族音乐、欧美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古筝、钢琴萨克斯、小提琴、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笛箫、音乐、指环王、歌特音乐、人物追踪、音乐评论、音乐专题等,对音乐学习有极大的好处。其它的网站,如音乐极限(china;)、音乐天空(music,)、九天音乐网()}pop评论()、高地音乐()、天虎音乐网()、三九网蛙()等,大都是以介绍新的流行歌曲、歌星、流行音乐动态等为主要内容的,其中有的也包括一些古典音乐、音乐知识、音乐史等内容,但不多,对于专业音乐学习的价值不大。

三、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共享对信息、知识的传播创造了优越的环境,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对互联网的运用已到了相当广泛的程度。在音乐学习方面,音乐理论知识及课程的互联网化建设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互联网作为向全社会开放的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不受时间、地点、教室容量等客观条件限制的环境。安静、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保持了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同时也加强了学习者的积极性等。具体说来有以下特点。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生信息技术网络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现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庞大和使用最广的信息传播工具,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网络时代。网络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骄傲。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好奇,好新鲜,好刺激,乐于吸收新事物,接纳新观念。而网络媒介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为我们提供一个相互平等的双向信息交流平台,其个性化的服务更能满足青少年的需求。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和娱乐的第一空间。但其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积极预见网络时代教育与学习的发展走势,主动去寻找应对的新举措、新方法,扬长避短,化弊为利,帮助中学生用好网络。下面就我对农村初中学生的网络观念及应对措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和从事农村基层教育的老师一起努力做好农村教育事业。

1.要向学生宣传信息技术的好处,让他们知道互联网给现在人们工作学习带来的便利

互联网(即因特网,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它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截止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普及率达到25.5%,宽带网民规模达到3.2亿人,占网民总体的94.3%。

互联网有许多用途,利用它可以向全球的互联网用户发送电子邮件,召开分散于世界各地的有关人员的视频会议等。在互联网上的新闻可以迅速地传播到世界各地。用户可以自由、快速地检索和共享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资源。

2.利用网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丰富的信息资源强烈地激发了青少年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网络媒介区别于其他传统媒介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互动性,中学生恰好处于好奇心表现欲极为强烈的年龄阶段,对于网络这种能问又能答的媒介自然更具有亲切感,这必然大大提高了他们通过网络来学习,了解掌握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据调查,随着电脑、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推广和普及,网上学习领域的日益拓展,使广大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得到了更多的满足,使其领略的知识无限拓展,从而逐渐从以往枯燥的考试、作业、题海的重压下解脱出来,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使自己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主体。

3.传播网络先进文化

我们要加强中学生网络建设,办好主流网站,传播先进文化,占领网上思想教育阵地,建立适合中学生特点的网络信息系统,满足他们对信息的渴求。我们要鼓励各有关部门或个人开辟更好的、为青少年所喜爱的网站,加强青少年网络体系建设步伐。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范文第5篇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思维是对新输入的信息与脑内储存的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人类的思维方式有很多种类型,研究科学领域可以从两大类型进行思考:一是科学领域的思维,如逻辑思维、实证思维等;二是非科学领域的思维,如艺术思维、抽象思维等。其实,思维类型划分有多种方式,也有多种价值取向,如从思维技巧上划分就有归纳思维、演绎思维、异逆思维、辩证思维等,数不胜数。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引入计算思维,这属于科学领域的思维,是对课程理念的发展。计算思维的出现具有时代性,不论它如何界定与发展,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都非常有意义。但很明显,计算思维与冯・诺依曼计算机架构一样具有框架指导的特征。但冯・诺依曼结构限制了计算机更多可能的发展方向,如此看计算思维由计算机科学而来,若过于拓展,恐怕随着对其越推崇会越影响人类的宏观思维、抽象思维、想象思维等非目前计算机发展格局的思维方式的活跃度。

因此,计算思维对程序设计、软件工程以及基于目前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现状、局部的发展意义重大。如果盲目扩展、极端扩大,未来在计算思维的惯性下人类自然思维要再次回归,恐怕会非常难,也许那时将悔之晚矣。

互联网+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人们针对“互联网+”有多种论述,但其实观点非常明确,它不是简单地把现实加进互联网,而是基于互联网加深对社会经济的变革。对教育而言,自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我们就一直不断重复同一个错误,那就是简单地加进计算机技术元素,而不是对课堂重构,所以发展到课程整合、课程融合、反转课堂、微课程时仍避免不了简单的加法。作为信息技术课程,同样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加上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生活技术与知识,更是要在互联网、数字化生态下对课堂进行重构。例如,文字处理要真正脱离虚拟的任务、规定的操作,要开放网络、开放课堂,让学生在社会空间、网络环境运用文字技术去创作、交流,让文字与技术一同参与信息社会的建设。

在克服了简单的相加之后,加法思维才会得到超越,教育“互联网+”的指向性会更明确,进一步在物联网下加强对现实世界的联系与增强。计算思维在技术价值观上毕竟是精致的,它其实是对社会信息做减法,其社会价值观念不如“互联网+”更有包容度。

核心素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根本变化是教学目标指向“核心素养”。对核心素养的9大要素、23个基本点,在此不作赘述。这里只从信息技术课程所确定的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稍作了解。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

对核心素养的优劣之问,其实最终会归结到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不同的社会价值观会影响到不同的核心素养论。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是,欧盟侧重关键能力的培养,我国台湾地区倾向素养角度,日本保留了技能本体,而美国21世纪技能要求结合了具体行为……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面对核心素养时,一定会遇见信息素养当年那样的老问题:全面发展核心素养,还存在核心素养吗?不核心的素养还有哪些?群体的核心素养与个体的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如何?有些特殊人才、天才或者怪才,可能是艺术、科学、文学领域甚至普通工厂里的佼佼者,他们或许素养并不全面,但是在某一点上绝对高超,甚至会影响到业界的发展或巨变。那么,他们的核心素养与大众公民的核心素养之间应该如何定位?

但是,不管怎么说,核心素养比三维目标更好的地方是尊重了学习本体内容的价值,关注了公民整体素养的发展。现实操作时,作为技术课程可能只是抽几个方面作为核心素养。但好处是有了一面教育的理想的旗帜,并且这面旗帜有全球特征,从思维上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新课程就要来了,这样的呼声喊了一年。回望这一年,笔者看见新课标宛如在水中央:慢慢出水,慢慢拔节,慢慢有了花蕾,远远望去早有蜻蜓立上头,菡萏曼舞正欲开……回望这一年,一线教师和广大专业学者一样不甘寂寞,在等花开的日子里,不断尝试与学习,有了很多狂热与碰壁,但也有很多收获与喜悦。可是,有了上一轮课改的经验与体会,教师心里虽充满期待却不得不增加更多理性的心态。于是,笔者从与课标相关的几个关键词入手,结合各地近一年的研究与发展,对其稍作梳理,期待引起大家更多的理性思考。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思维是对新输入的信息与脑内储存的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人类的思维方式有很多种类型,研究科学领域可以从两大类型进行思考:一是科学领域的思维,如逻辑思维、实证思维等;二是非科学领域的思维,如艺术思维、抽象思维等。其实,思维类型划分有多种方式,也有多种价值取向,如从思维技巧上划分就有归纳思维、演绎思维、异逆思维、辩证思维等,数不胜数。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引入计算思维,这属于科学领域的思维,是对课程理念的发展。计算思维的出现具有时代性,不论它如何界定与发展,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都非常有意义。但很明显,计算思维与冯・诺依曼计算机架构一样具有框架指导的特征。但冯・诺依曼结构限制了计算机更多可能的发展方向,如此看计算思维由计算机科学而来,若过于拓展,恐怕随着对其越推崇会越影响人类的宏观思维、抽象思维、想象思维等非目前计算机发展格局的思维方式的活跃度。

因此,计算思维对程序设计、软件工程以及基于目前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现状、局部的发展意义重大。如果盲目扩展、极端扩大,未来在计算思维的惯性下人类自然思维要再次回归,恐怕会非常难,也许那时将悔之晚矣。

互联网+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人们针对“互联网+”有多种论述,但其实观点非常明确,它不是简单地把现实加进互联网,而是基于互联网加深对社会经济的变革。对教育而言,自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我们就一直不断重复同一个错误,那就是简单地加进计算机技术元素,而不是对课堂重构,所以发展到课程整合、课程融合、反转课堂、微课程时仍避免不了简单的加法。作为信息技术课程,同样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加上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生活技术与知识,更是要在互联网、数字化生态下对课堂进行重构。例如,文字处理要真正脱离虚拟的任务、规定的操作,要开放网络、开放课堂,让学生在社会空间、网络环境运用文字技术去创作、交流,让文字与技术一同参与信息社会的建设。

在克服了简单的相加之后,加法思维才会得到超越,教育“互联网+”的指向性会更明确,进一步在物联网下加强对现实世界的联系与增强。计算思维在技术价值观上毕竟是精致的,它其实是对社会信息做减法,其社会价值观念不如“互联网+”更有包容度。

核心素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根本变化是教学目标指向“核心素养”。对核心素养的9大要素、23个基本点,在此不作赘述。这里只从信息技术课程所确定的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稍作了解。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

对核心素养的优劣之问,其实最终会归结到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不同的社会价值观会影响到不同的核心素养论。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是,欧盟侧重关键能力的培养,我国台湾地区倾向素养角度,日本保留了技能本体,而美国21世纪技能要求结合了具体行为……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面对核心素养时,一定会遇见信息素养当年那样的老问题:全面发展核心素养,还存在核心素养吗?不核心的素养还有哪些?群体的核心素养与个体的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如何?有些特殊人才、天才或者怪才,可能是艺术、科学、文学领域甚至普通工厂里的佼佼者,他们或许素养并不全面,但是在某一点上绝对高超,甚至会影响到业界的发展或巨变。那么,他们的核心素养与大众公民的核心素养之间应该如何定位?

但是,不管怎么说,核心素养比三维目标更好的地方是尊重了学习本体内容的价值,关注了公民整体素养的发展。现实操作时,作为技术课程可能只是抽几个方面作为核心素养。但好处是有了一面教育的理想的旗帜,并且这面旗帜有全球特征,从思维上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创客教育

创客教育的关键点是,如何把创客空间整合到现有的教育项目中。创客空间是创客们制作、交流、共享知识和资源,以及项目协作的场所。对学校来说创客空间还是课程实施的环境。教师要学会把课堂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创客空间,鼓励学生创建物品、发明工艺、分享创意点子。创客课程主要有以下要素:动手做是最重要的,开放和分享,大胆尝试,迭代设计,注重美学,打破年龄歧视,强烈的个性化学习,技术是基本要素,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等。

《创造即学习》一书为K12学校提供了一些创客课程的思路。小学:发明制作一个有趣的玩具;用Scratch简单编程;学习定格动画制作等。中学:制作组装电动玩具;用简单图形软件绘制个人头像;学会简单的电子元件的焊接;学会用MaKey MaKey套件组装触控设备等。高中:用树莓派、Arduino或其他开源硬件解决日常问题;制作自己的机器人;学会编制一个游戏展示你的数学才能等。

笔者见到的创客很多,但并没获得创新教育方面特别深刻而明确的示范。从目前大量的3D打印作品原创性不高、开源编程还以基础学习为主这些角度来看,创客教育要走的路还很长。的确,培养创新人才很重要,但不是作创客教育就万事大吉了,所以不能给创客教育过高的使命,创客教师也不宜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和过高的要求。学生既不是做几个物品就有了造物能力,也不是得几个奖就能成为创新人才,扎实系统的学科知识、理论思维不可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也不能缺乏。单方面强调通过实践动手创新,会极易走上低层次的模仿、重复境地。教师要明确创新人才与创客是完全不对等的概念,防止创客教育绑架创新教育。科技人才是创新人才,社会学创新人才也是创新人才;在数学假说创新也是创新,在宇宙理论推演也是创新。创新的森林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而不是一枝独秀。如果过度强调工业领域的创客教育,那么极易打击、否定其他领域的创新教育,学生价值观的偏颇会导致未来创新人才生态的失衡。

直接一点说,高端人才需要大量时间继承式地学量的基础知识,掌握更系统的科学体系,而如果以创客教育过度提倡实践为理由去浪费这部分人才的黄金学习时间,那么就得不偿失了。这也让人不得不想起接受农村再教育的时代,这说明对中小学教育的远景风险急需评估。

当然,回望这一年,大家也能看到STEAM之花在悄然开放,还能看到翻转课堂已经开始深度反思,更能看见深度学习等教育智慧的自然回归;回望这一年,很多教师可能有相同的感慨,本文中也许正好摘录到您的一些观点,在此特别感谢,更期待您将更多的理性思考拿来分享创客教育

创客教育的关键点是,如何把创客空间整合到现有的教育项目中。创客空间是创客们制作、交流、共享知识和资源,以及项目协作的场所。对学校来说创客空间还是课程实施的环境。教师要学会把课堂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创客空间,鼓励学生创建物品、发明工艺、分享创意点子。创客课程主要有以下要素:动手做是最重要的,开放和分享,大胆尝试,迭代设计,注重美学,打破年龄歧视,强烈的个性化学习,技术是基本要素,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等。

《创造即学习》一书为K12学校提供了一些创客课程的思路。小学:发明制作一个有趣的玩具;用Scratch简单编程;学习定格动画制作等。中学:制作组装电动玩具;用简单图形软件绘制个人头像;学会简单的电子元件的焊接;学会用MaKey MaKey套件组装触控设备等。高中:用树莓派、Arduino或其他开源硬件解决日常问题;制作自己的机器人;学会编制一个游戏展示你的数学才能等。

笔者见到的创客很多,但并没获得创新教育方面特别深刻而明确的示范。从目前大量的3D打印作品原创性不高、开源编程还以基础学习为主这些角度来看,创客教育要走的路还很长。的确,培养创新人才很重要,但不是作创客教育就万事大吉了,所以不能给创客教育过高的使命,创客教师也不宜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和过高的要求。学生既不是做几个物品就有了造物能力,也不是得几个奖就能成为创新人才,扎实系统的学科知识、理论思维不可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也不能缺乏。单方面强调通过实践动手创新,会极易走上低层次的模仿、重复境地。教师要明确创新人才与创客是完全不对等的概念,防止创客教育绑架创新教育。科技人才是创新人才,社会学创新人才也是创新人才;在数学假说创新也是创新,在宇宙理论推演也是创新。创新的森林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而不是一枝独秀。如果过度强调工业领域的创客教育,那么极易打击、否定其他领域的创新教育,学生价值观的偏颇会导致未来创新人才生态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