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药现代化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服装设计三要素;款式;色彩;面料;商场工装
中图分类号:J9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2-0085-01
一、前言
随着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现代化商场的整体发展日渐增快。但还有很多商场对工装的概念仍然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对于商场工装的设计做工以及辅料不会有太多考虑,一味追求廉价、简单,从而造成商场各部门工装没有达到统一规范化设计的情况。如果将服装设计三要素在现代化商场工装中恰当应用,可以更好体现现代化商场的时代性、象征性、标识性、艺术性等整体特征。
二、服装设计三要素在商场工装中的重要性
服装设计三要素,是服装构成的主要因素,其包括服装的款式、色彩、面料。
1.款式
服装的款式主要是指服装的造型和结构,包括外观特点、外轮廓划分、形状、大小、整体和细节。所以职业装的款式应具备多样性的特征,要准确定位,让不同职业,不同职位的着装对象的工装需求得到满足。
在现代化商场中,部门种类繁多,包括招商部、安保部、运营部、销售部、人事部、财务部、法务部、宣传部、保洁部、工程部、客服部等等,其中脑力工作人员和体力工作人员的职务有很大区别,所以在设计的款式上应当很明确的区别出两种工作类型的人群,即使同一部门,不同职位之间也应设计出不同的款式。如:现代化商场中财务部、法务部等部门属于脑力工作人员,工作地点主要在办公室内,服装款式以传统的套装为主,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服装的细节变化设计,以区分职位的不同;销售部和招商部的工作人员,其工作地点经常在外,所以工作期间的穿着形象即代表的商场的形象。因此这些部门的工装设计款式要沉稳简洁美观,有一定的时尚感和品质感,在面对客户时能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保洁部和安保部等体力工作人员的工装款式着重于功能性,由于工作性质,活动性比较大,所以在款式设计上应该要相对宽松,穿起来感觉舒适。
所以现代化商场工装的款式,由于部门的细分化,对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性产生了不同的职业装,需要合理的款式把功能性、实用性、舒适性和美观化结合起来。
2.色彩
现代化商场工装中的色彩标识性也是职业装需要具备的另一种特性。色彩标识性是具有现代特征的一种特性,恰当的标识元素能增加职现代化商场工装的易识别程度,有利于服务送达的快捷、高效,实现服务的优质化;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整体形象;有利于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在社会群体中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与评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色彩作为人们对服装最直观的感受,其对职业工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化商场各个部门职能不同,其工装设计繁多复杂,设计要求符合CI(企业形象识别)的设计要求,则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变化:①同色调,不同面料。在一个统一色调中,根据岗位不同,运用质地不同的面料,既统一又不失变化。②同款式,不同色彩、面料。这种方法设计重点在于个体的色彩变化与搭配,当款式变化不大时,可用色彩变化来丰富设计手段。③同面料,不同款式。这种方法非常容易把握,效果也很统一。④运用细节装饰手法,强调标志性和岗位分工。这种方法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如各种翻领、立领、翻驳领以及袖口、袋口,经常以异色、异料滚条或镶拼来体现职业装的识别象征性和装饰性。
不同的色彩的搭配会引起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因此,在现代化商场工装中要用不同的色彩来区别不同身份、不同职位、不同穿着环境的工作人员。如:商场内办公室文员的工装颜色应给人庄重、大方、得体的视觉感受;导购人员的工装颜色应偏向活泼、明快的颜色,可以一定程度上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
3.面料
面料即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和造型的表现效果。服装材料是服装的基础,面料质地的艺术美感,突出地反应在面料肌理形成的视觉效果带给人的生理及心理感受。混纺、化纤、棉、麻、丝等面料或者一些新型科技面料各有特点和美感,使人们的视觉各不相同。
考虑现代化商场工装的制作面料,要根据具体的用途,穿着者的身份和岗位形象来选择合适的面料。如:商场内中层或者中层以上的工作人员,工服面料应选择质地好,档次高,穿着舒适的纯棉、纯毛面料;办公室工作人员由于长时间坐着工作,应选择抗皱、穿着舒适、有良好的弹性的纯棉面料;保洁部的主要工作是清洁商场卫生,制服面料应选择坚实耐磨、抗污易洗、价格相对便宜的化纤衣料;工程部的工作主要是对商场内进行维护和维修作业,这类工作制服需要采用质地紧密厚实的涤棉布,具有抗皱性能好、耐脏耐磨,吸湿透气等特点;安保部的工装面料要求外观质地挺括、耐脏耐磨,应选择混纺化纤面料。
商场工装的面料选择搭配得当,可以最大化的体现出商场工装设计的结构合理、舒适美观,以及提高现代化商场整体的工装档次。确保实用性、专业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商场工装发展相对缓慢,所以需要加快现代化商场工装的创新设计。将服装设计三要素---色彩、款式、面料,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善现状,合理设计,才能顺应时展潮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设计理念,为今后现代化商场工装的应用设计拓宽道路。
参考文献:
[1]郭庆红.谈职业装的三个特性――实用性 艺术性 标识性[J].山东纺织科技,2005(46).
关键词:质量标准;中药制剂;现代化;综述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457-03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数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在当今世界“回归自然”的热潮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材为原料,按一定的处方和工艺加工制成的中药制剂,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手段。以其疗效独特、毒副作用少等优势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优质是中药制剂现代化的指标:药品质量的优劣,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是疗效的保证,是工艺的体现。然而,目前我国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其进入国际市场。如何促进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现代化、国际化已成为全国医药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现状作简要分析,略抒拙见,望有所启示和帮助。
1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对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国家科技部在“九五”规划中将“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开发”列为国家的重点项目。中药产业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的方法手段,根据中医药特点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研究开发能够合法进入国际医药市场的中约产品,提高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中药现代化的落脚点就是中药制剂,其核心就是中药制剂的质量。
自美国政府制订颁发了《植物药在美上市批准法》,开始接受中药复方制剂作为治疗药品进行审批以来,1997年12月9日复方丹参滴丸获美国FDA临床研究预审通过,1998年9月其临床研究方案已正式获FDA批准,同意在国内直接进入Ⅱ、Ⅲ期临床研究。1999年3月,中药“银杏灵”也通过了美国FDA临床研究预审,它们的成功对中药制剂的国际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样的例子是屈指可数的!从国际市场上天然药物贸易情况看,天然药物新制剂药有九成是日本的,中药的优势未能发挥。具有确切疗效的传统中成药,因质量指标未能国际化,在国际市场上有日见萎缩的危机。而外来生产的“科学中药、科学天然药物”却日渐在国内增多。我国的中药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药现代化”战略的实施,制定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科学性强、技术先进而又不脱离生产实际、切实可行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已迫在眉睫,这不仅对中药制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2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现状
近几十年来,经过大量的研究探索和“中药现代化”等国家攻关项目的实施,我国在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日益重视,量化控制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包括传统的“四大鉴别”、分子生物学鉴别和指纹图谱等“定性”评价方法学体系,并逐步向着定量化方向发展。
以《中国药典》为例,从1963年版《中国药典》正式收载中成药品种197种以来,经过1997、1985、1990、1995、2000年版的不断补充修订后,至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大幅度增加:一部收载品1146种,较2000年版《中国药典》新增154种,修订453种;现代分析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一部品种中薄层色谱法用于鉴别的已达1523项,用于含量测定的为45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含量测定的品种达479种,涉及518项,气相色谱法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品种有47种;药品安全性问题更加重视:一部采用原子吸收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品种达6种,并首次规定了含铅、镉、砷、汞、铜的限度。
但是,我国的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还存在很多问题,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与现代化还有很大差距。
2.1 定量指标与临床疗效脱节鉴于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中药制剂成分与临床疗效间的复杂性以及现有技术条件、研究水平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许多制剂质量标准的定量考核指标不能反映临床疗效的高低。制剂的质量标准的制定往往偏重于与制剂工艺的联系,而忽略与药效试验、临床疗效验证的有机结合,这就造成了质量标准内容,特别是定量考核的指标与临床疗效有脱节的现象。
2.2 评价指标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制剂质量 目前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控制的化学成分较少,除含毒性药材制剂必须有含量测定控制指标外,一般制剂通常只测定1或2个化学成分的含量。而中药制剂多为复方,所含成分更为复杂,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形式发挥疗效,很难确定某一化学成分为唯一有效成分或某一药材为唯一有效药材。传统的单一成分的质量控制模式不能适应全面控制制剂质量的要求,难以体现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念。
3 对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几点建议
3.1 深入研究制剂的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制剂的有效成分是临床用药的物质基础,开展中药制剂的药效物质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从传统的思路和方法中走出,中西医、医学与药学、临床与基础等多学科之间跨学科协作,利用多种新兴方法和技术,把寻找单一有效化合物与寻找有效部位有机结合,阐明中药复方制剂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原理,这不仅对阐明中医理论,将中药制剂推向国际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能是结合国情发挥传统医药及资源优势,进行创新药物研究的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
3.2 建立多组分多指标的含量测定体系现行的中药质量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参照化学药品的质量标准模式建立的,即选定某一中药的“有效成分”、“活性成分”或“指标成分”,建立相应的定性、定量标准。虽然目前这种沿着化学药品质量标准模式建立的中药及草药国内外通用质量控制模式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是质量控制模式的主流,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成药品种的不断增加,这种基于西药模式的质量控制模式对中药而言,其潜在的扁限性和缺陷将逐渐凸现出来,将使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前景。
对于化学药品而言,其分子结构清楚,构效关系明确,有效性和安全性与该药品的成分直接相关,所以它盼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可以直接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但对于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复方制剂,检测任何一种活性成分均不能反映它所体现的整体疗效,这是中药与化学合成药品
质量标准的根本区别。
因此,在制定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时,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按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中一些具有生理活性的主要化学成分,作为有效或指标成分,建立尽可能多的含量测定项目(即多组分的含量测定体系),评价药物的内在质量,定量监测中药制剂质量是否达到标准,是否稳定。
3.3 充分利用现代分商分析技术和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应用于中药制剂分离、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现代分离与检测技术如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一质谱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毛细管电泳(CE)及毛细管电泳一质谱法(CE-MS)等应用,为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中药制剂多系复方组成,所含成分十分复杂,色谱法具有分离和定量双重功能,应用较为普遍,而且在各种先进检测技术的配合下,赋予了它独特的分析能力,例如GC-MS,LC-MS联用技术的问世,大大增强了色谱法的分析能力,因此,通过各种色谱技术的分离分析将可得到该中药制剂所含组分的大量信息。国内外的中药工作者,已利用色谱法做了大量工作,并认识到:它是中药研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和工具。这在世界各国的药典中已成为主要的分离分析方法,在我国药典的中药部分尚未占主导地位,但在大量的研究工作中却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此外,色谱指纹图谱虽然不能代替含量测定,但比测定任何单一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都丰富和有用的争,可作为确认中药制剂产品的真伪、质量稳定与否的综合的可量化的评价模式。借助于这些现代分析检测技术,能有效地进行定性鉴别,确认中药制剂的真伪,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全面控制药品质量,使质量控制科学、合理、先进、规范,保证临床用药的完全有效。
关键词:中药的现代化
1、中药现代化的含义
中药的现代化就是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优势中医药的基础上,利用当今世界所能够发现的科学技术的方法及手段,观摩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及规范,研究、开发、管理和生产以“被国际社会认可”为特征的的现代中药,使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药产业
2、中药资源与产业
(1)中药资源与相对丰富
据调查,全国用于饮片和中成药的药材有1000~1200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种类占80%左右;栽培药材种类占20%左右。在全国应用的中药材中,植物类药材有800一900种,占90%;动物类药材100多种;矿物类药材70一80种。植物类药材中,根及根茎类药材在200一250种;果实种子类药材180~230种;全草类药材160一180种;花类药材60一70种;叶类药材50一60种;皮类药材30一40种;藤木类药材40一50种;菌藻类药材20种左右;植物类药材加工品如胆南星、青黛、竹茹等20一25种。动物类药材中,无脊椎动物药材如紫梢花、海浮石等有30-40种;昆虫类药材30一40种;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药材40―60种;兽类药材60种左右。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80万亩,药材生产基地600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2】面对如此丰富的中药资源,对于医药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是个可喜的数字。 为我国中药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
(2)中药产业发展可喜
据统计,2003年,我国共有中药企业(包括中成药工业企业和中药饮片工业企业)总计1364家,全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达810.26亿元(现价)。【3】目前为止,全国建有中医医院2500余所,高等中医药院校30余所,中等中医药学校50多所和上百个中药新产品开发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达数万人以上。近几年来,国家又建设一批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所,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形成高校和企业的有效连接,形成了中药研发、生产相结合的体系。这些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有效的动力。
3、中药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品水平有待提高
众所周知,中药材质量不稳定、品种混乱,不同产地中药材有效含量差异较大。即使是相同产地的中药材,由于日照、水分、施肥等因素,有效含量也各不相同。不法商贩掺伪、制伪、以次充好,使本已浑浊的中药材市场,变得更加不明朗,即使是专业人员也是“雾里看花”,严重扰乱了中药材市场;中药材的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
中药饮片加工方面,生产工艺粗放、产品质量不稳定、中药炮制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单一个品种生产重复严重,丸剂、散记等传统剂型占比例大,而新剂型却开发不足。进去中药生产的门槛较低,企业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使中药饮片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重金属超标等严重制约了中药产业发展。
(2)中药现代化科技投入需要加大
中药的应用基础研究方法落后,一般是从中药中提取、分离出如有效成分,使其成为符合西药标准的化学药物,此法必将中药西药化,势必将丢掉中药的灵魂与优势。所以,必须把现代科学方法引入到中药研究过程中,与传统中医药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重视复方物质的基础研究,制定完善的标准规范,建设现代评价体系,使中药规范化、标准化。以新产品带动经济效益,获得较好的利润回报,增强经济实力,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百分比,以科学技术带动中药现代化发展。
4、 中药现代化的思路与途径
4.1中药发展离不开中医药理论的发展
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思想。越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越要重视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中药的发展过程是长远的,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路程是曲折的,中药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工具,早在建国初,同志的“团结中西医,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等指导方针大大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继承与发杨优良传统,发掘经典古方,发展中医药现论,丰富中药药理学分支,利用全新理念打开中药应用新的领域,要运用中医药理论去深入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及药物对它们作用的影响,这样才能有所突破、有所进步,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保障。
4.2中药发展需要现代科学技术
近年来,随着“中医中药热”的兴起,各国医药界都对中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天然药物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每年以10%~20%的速度递增。【4】尤其是现代高新技术的不断完善进步,使得过去无法做到的一些研究,现以逐步解决。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兴技术在中药发展的应用。
4.3关键是人才
中药现代化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不仅包括中药生产、研究领域、还包括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如基因工程、遗传学工程、生物工程等,同时涉及商业,信息产业等。所以中药现代化关键是人才【5】。从源头上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高职、专科的投入力度,适当进行政策倾斜,完善高校教育体制,以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从而根本上解决医药企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的矛盾。针对医药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定期举办讲座、岗位培训与系统培训,使其了解最新的医药动态,以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创造力的开发、智力的碰撞,尊重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才能使中药现代化达到“软件”的升级。
5、展望
制药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利润的产业。中药要振兴、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博采众家之长。中药现代化是我国传统医药行业的当务之急,总理说过,“危机中存在机遇”,不仅仅要使中医药走出国门,更重要是通过走出去,丰富中医药理论的内涵。尤其是作为资源大省的黑龙江,更应该认清自己的优势,加强率先实现中药现代化的信心,借助国家开发北药的良好契机,得到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计划,摒弃落后,奋勇争先。我相信中药产业一定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带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宗珉,祁公任,马世平,等,加强中医药综合,促进中药现代化【J】。医学与哲学,1998.19(10):531
[2]文翠兰,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J】,世界科学技术 ,1999,01:7
[3]苏钢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药现代化实践(一)【J】,世界科学技术,2004,05:1
阐述了我国中药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中药信息系统存在的诸多不完善之处,提出应将数据库共享技术、数据库知识发现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运用到中药信息系统的建设中,从而提高我国中药信息系统的建设水平,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 中药 信息系统 问题 对策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Because there are lots of disadvantages, the author advised to use some advanced technology in the systems, then we can raise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boos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der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Information System; Problems; Solutions
中药是我国医药科学的特色,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中药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指导。面对迅速增长的中药数据,建立中药信息系统成为实现中药信息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已建有大量的中药信息系统数据库,比如中医药文献库、中医药成果数据库、中药化学结构数据库、中医方剂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较好地解决了中药信息资源索取困难的问题,对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这些中药信息系统依然存在不尽人意之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中药信息系统的现状和不足,探讨了其对策与发展,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药信息系统的发展情况及其重要性,从而推动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
1 我国中药信息系统存在的若干问题
1.1 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完成近百个类型不同、规模不等的中药数据库的建设,并投入使用,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数据库中的内容相似,研究人员检索到的信息多为“二次信息”,“一次信息”较少,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了资源的无形浪费,而且数据库的持续性建设状况也不够好,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数据库信息较为陈旧[1]。
1.2 数据库内容不够丰富
1.2.1 现代文献多,古籍文献少在现有的中药文献数据库中,现代文献数据库占很大比重,而古籍文献数据库所占比重较小。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存的中医药古籍超过10 000种,各种不同的版本超过37 000种[2]。面对大量的中医药古籍文献,目前国内却很少有相应的数据库出现,这使得前人的智慧停留在中医药古籍文献的书本中,很难满足信息社会人们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的需求。
1.2.2 题录式或文摘式数据库多,全文数据库少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个中药数据库能查到文献的全文,而且内容不是很全面,大多数据库只提供题录式和文摘式数据,但是,研究人员检索信息时往往希望能获得全面、详细的内容,而建立全文数据库是满足研究人员信息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将中药数据完整保存的有效方法,更是为中药数据库知识发现提供了必要条件[3]。
1.3 多媒体技术在数据库中运用较少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药信息的研究整理,对中药知识的传播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国内中药数据库中包含的多媒体数据总的来说数量较少、内容简单。事实上,对中药信息来说多媒体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中药生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图谱、中药化学成分的分子结构、中药材的显微结构等等,都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多媒体技术在中药信息系统中的较少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药的国际化进程。
1.4 数据库共享平台建设不完善如能通过网络将各中药数据库的信息相互联系起来,以便研究人员在某一个数据库中能够查询到其他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即实现数据库的资源共享,这将比独立使用任何一个数据库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目前国内中药数据库的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中药数据库共享平台的建设成为一个难题,真正的数据库资源共享难以实现,影响了中药的信息化发展。
1.5 数据库智能化程度不够高国内大多中药数据库的功能仅限于一般性查询中药的各种信息,缺少对各种信息的深度挖掘和规律发现,智能化程度不够高。中药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种信息是人们知识和智慧的结晶,如果开发的数据库仅是对存储的信息进行一般性查询,而缺少对查询结果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则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 中药信息系统的研发对策及其发展
2.1 建设全文数据库,完善系统信息全文数据库是中药数据库建设的发展趋势之一。目前,我国虽已建有部分中药全文数据库,但所占比重极小,大部分仍为题录式或文摘式数据库。中药全文数据库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信息资源的部分丢失,制约中药数据的知识挖掘进程。
建设中药全文数据库,不但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信息需求,而且在完整保存中药信息和中药数据库知识发现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建设中药全文数据库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2 应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系统内容从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只提供文字数据的单一媒体信息服务,将逐渐被多媒体的信息服务所取代,因为后者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全面、更生动的高质量信息。比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中药的生长过程进行全程播放,将比仅仅使用文字数据对其进行描述更为生动、形象,有助于人们对中药学知识的掌握和深入了解。
国内已经开发的中医药多媒体数据库有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的《中药学图像和文字数据库》、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晶体结构图谱库系统》、江西中医学院研发的《常用中药素材库系统》等[4]。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在中药数据库中的广泛应用,是中药数据库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所在。
2.3 建设数据库共享平台,实现中药知识库的构建资源共享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然而,当前我国的中药信息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各类型不同、规模不等的中药数据库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研究人员在检索信息时往往无法在一个数据库中获取全部信息,而需要进入其他相关数据库重新进行检索。为把有限的资源组织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建设中药数据库共享平台,实现中药知识库的构建,成为中药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库(knowledge base)是知识工程中结构化,易操作,易利用,全面有组织的知识集群,是针对某一(或某些)领域问题求解的需要,采用某种(或若干)知识表示方式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互相联系的知识片集合。建设中药知识库能有效捕获和保存中药的各种信息,并将中药的数据库信息相互联系起来,实现数据库间的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将大大提高研究人员的信息检索效率,加快中药知识的传播速度和中药事业的发展。
2.4 运用数据库知识发现技术,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随着中药现代化研究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中药领域的数据也在迅速膨胀,激增的数据背后往往隐藏着重要信息。目前的数据库系统可以高效地实现数据的录入、查询和统计等功能,但无法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律,无法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缺乏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知识的手段,因而导致了“数据爆炸,但知识贫乏”的现象[5]。而数据库知识发现技术(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KDD)就是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知识的有力工具。
KDD是人工智能与数据库、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交叉产物,是对海量的中药数据进行多方位、多学科、多层次的智能分析,进而搜索发掘出有用信息及其相关规律的技术。当这些相关规律不断被总结时,建立中药的各种模型成为可能,最终能够辅助决策,这将大大提高中药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加快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进程[6]。
2.5 建立政府职能机构,协调管理系统建设目前国内中药数据库建设的无规划性,较容易造成大量资源的无形浪费。为避免资源浪费、提高中药数据库质量,有必要建立一个权威的政府职能机构,协调管理中药数据库的建设,解决数据库建设的无序状态,减少或杜绝低水平重复现象,从而提高我国中药数据库的建设水平。
为实现中药数据库的集成和共享,制定有关医药数据库的国家标准也成为中药信息系统发展的需要。只有在中药数据库的建设中做到统一性和规范性,才能使中药数据库的集成与共享成为可能。因此,建立政府职能机构协调管理中药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更加有助于推动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锦屏,简云江.中国自建医药数据库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卫生软科学,2001,15(6):52.
[2]周琳琳.中医药信息学发展现状分析(Ⅱ)[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10):86.
[3]李湘君.中医药信息资源现状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7,21(3):227.
[4]章新友,余润民,张惠.常用中药素材库系统的研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4:28.
尊敬的州中草药调研组:
根据州政府明传电文件精神,现就***县2010-2015年中草药发展规划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概况
***县位于黔西南东部,云贵高原向广西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05°24′—105°56′,北纬25°7′—25°44′,辖13个乡(镇)156个行政村,1638个村民组,总人口36.9万。其中:农业人口32.6万,布依、苗等少数民族约占49%,全县在册耕地面积30.5万亩,其中:稻田10.3万亩,旱地20.2万亩。地势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形成多级台面和不同的小气候区域,十分有利于发展立体农业和生产各种中药材产品供应市场,以中部海拔900-1200米区域包括珉谷镇大碑、岩鱼,龙场镇对门山、定塘;小屯纳秧、头猫,者相镇打村、这艾,北盘江镇象鼻岭、金井,挽澜乡勇跃、坡齐,平街乡廖家屯、云盘等片区的59个村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8.0%,地势较为平缓,土层深厚,田地连片,灌溉条件较好。气温较高,雨热同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水平较高。该区域以卡斯特地貌为主,在石旮旯间种植金银花,有裸岩可攀爬,不占空地,稍加管护,长势茂盛,收入可观;以东南部海拔800米以下的区域包括白层、鲁容、沙坪、鲁贡四个乡镇及珉谷镇盘龙、者相镇坝岗、田湾、北盘江镇顶坛、岜浩、连环乡巧岩、落怀,平街乡下岩,小花江等片区的68个村,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8.7%,这里山高坡陡,河谷深切,田少坡地多,冬春干旱严重,田坝地坝处于沟谷区,面积不足1.5万亩,但热量极其丰富,全年基本无霜,该区域分东北卡斯特地貌区和东南泥页岩地貌区,环境条件得天独厚,前者生产花椒后者生产生姜且品质优良;西部海拔1200米以上区域包括挽澜板光、纳坎;龙场三河、坡柳;小屯木桑、集贤以及长田乡大部份,共31个村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3.26%,该区域沟谷纵横、槽谷多,平地少、气候温凉、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发展板兰根、薏仁米等中草药。
二、中草药产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1、产业现状
2009年我县中草药种植面积9.2万亩,总产量近0.6万吨,其中:花椒5.5万亩,金银花1.2万亩,生姜 0.6万亩,板兰根0.8万亩,其他(如薏仁米、桔埂、半夏、灵芝等)1.1万亩,主要分布在北盘江、者相、珉谷、连环、小屯、长田、挽兰等乡镇,金银花、半夏以珉谷、北盘江、者相为主,全县均有种植,薏仁米以小屯、龙场、珉谷,生姜以连环、挽兰等为主产区,北盘江花椒,小屯板兰根,平街桔埂,连环生姜为特殊产区;中药材分两类,野生种有金银花、桔埂、半夏等,单作、净种、林间套种或间作较有规模的有花椒、薏仁米、板兰根、生姜等。
2、发展机遇
(1)中药国际化、现代化进程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我省苗药被批准上升为国家标准,为开发生物资源,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为推动中药现代化,国家相继出台了《中药现代化产业行动计划》和《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贵州省出台了《关于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一轮的中药产业发展变化热潮正在全面兴起,一些中药资源大省纷纷加快中药产业化步伐。***县作为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主产区,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其它地区难以比拟的先天优势。
(2)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物种资源十分丰富。
我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了十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药材有:花椒、金银花、生姜、薏仁米、板蓝根(蓝靛)、佛手瓜、黄柏、杜仲、半夏、何首乌、桃仁、白勺、麦冬、木瓜、桔梗等64种。
(3)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种植初具规模。
***县是汉、布、苗、回、仡佬等13个民族杂居地区,各民族运用中药材防病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我县不断涌现出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专业大户,自主成立了种植协会,自发形成了中药材市场,以每年端午节的药材上市量最为丰富,品种繁多,医药公司和个体药商则是以广告方式常年收购特定种类及其品种,群众按上年了解的市场信息、价位决定种植面积。
3、制约因素
一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特别是水利、交通条件滞后,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二是起步晚,农民文化素质低,种植管理水平不高,品种较单一,产品档次低,原始产品直销多,加工产品销售少,缺乏竞争优势;三是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形不成规模,农民的市场观念不强,生产的随意性大,难以统一中药材种类及品种,不利于规模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四是市场开拓能力弱,缺乏订单;五是中草药加工保鲜、储运等环节技术落后,制约了中药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长期以来产品附加值低,一定时期还表现为销售难的问题;六是投入严重不足,管理粗放,,连作面积较大,生产水平低,集约化程度低。
三、发展中草药材材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根据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把中药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的目标,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的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科技为依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开发为目标,充分利用我县自然气候、土地、生态环境、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及民族药业,面向国内外市场,整合中药材资源,加快构建中药产业体系,实现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基地化,做大做强***县中药产业,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总体目标
在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优化材种结构,确立主导品种,以花椒、金银花、生姜、板蓝根、佛手瓜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药材为主,逐步做大做强我县中药材产业。力争2015年建成中药材种植GAP示范基地、中药材产业发展示范培训基地,建立2—3个中药材种植重点基地乡镇,到2015年,全县发展中药材种植30万亩。切实加大技术引进和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培育1-2家中药龙头加工企业,并抓好产业链的建设。积极发展中药材初加工,努力使我县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基地化,最终达到药材质量标准化,使我县成为全州乃至全省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大县。
四、基地建设的规模、布局和重点
1、基地规模
按照试验示范和稳定推进的原则,从二00九年起,逐年新增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具体规划情况详见附表
***县2009-2015年主要中药材累计面积规划
单位:万亩
年份
花椒
金银花
板兰根
生姜
其他
合计
2009
5.5
1.2
0.8
0.6
0.1
8.2
2010
7.0
1.6
1.5
1.0
0.2
11.3
2011
8.5
2.5
2.2
1.5
0.3
15.0
2012
10.0
3.2
3.0
2.0
0.4
18.6
2013
11.5
3.8
3.6
2.7
0.6
22.2
2014
13.0
4.4
4.2
3.2
0.8
25.6
2015
15.0
5.0
5.0
4.0
1.0.0
30.0
2、重点发展品种
依据***县中药材生产与资源优势,结合我县石漠化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的现状,按目标效益要求,优先发展花椒、砂仁、金银花、板蓝根、薏仁米、生姜、黄柏、杜仲等品种。
3、重点基地建设与布局
(1)花椒基地建设
在我县北盘江沿岸及石漠化严重地区建设15万亩花椒基地。现有5.5万亩的基础上,到2015年达到15万亩。主要分布:北盘江镇6万亩、者相镇2.5万亩、珉谷镇2万亩、平街乡1.5万亩、白层镇1万亩、鲁贡镇1万亩、沙坪乡1万亩。
(2)金银花基地建设
在我县中部石漠化严重的地区重点建设5万亩金银花基地。在现有1.2万亩的基础上到2015年发展到5万亩。主要分布:珉谷镇1.5万亩、者相镇1.0万亩,北盘江镇0.8万亩、、小屯乡0.5万亩、龙场镇0.3万亩、平街乡0.4万亩、长田乡0.3万亩、挽澜乡0.2万亩。
(3)生姜基地建设
以海拔800-1000米的连环乡巧岩八甲片区为重点建设4万亩生姜基地,在现有0.6万亩的基础上到2015年发展到4万亩。主要分布:连环乡1.5万亩、挽兰乡0.8万亩、白层镇0.5万亩、鲁贡镇0.5万亩、沙坪乡0.5万亩、鲁容乡0.2万亩。
(4)板蓝根基地建设
在我县海拔1200米以上的几个乡镇建设5万亩的板蓝根基地,在现有0.8万亩的基础上到2015年发展到5万亩。主要分布:小屯乡2.5万亩、长田乡1.5万亩、龙场镇1.0万亩、。
(5)其他基地建设
黄柏0.3万亩,杜仲0.2万亩、佛手瓜0.3万亩以及其他如龙胆草、桔梗、半夏等中药材1.0万亩。在各乡镇现有面积,群众积极的基础上,示范引导,逐步汇聚,扩大面积。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五、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中药材产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步子不大,速度不快。中药材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中药材种植零星分散,规模不大,不具聚集效应。同时中药材市场需求变化大,由于药农在经济实力上承受风险能力低,导致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基本处于粗放型种植;
(2)中药材生产加工研究开发不够。如花椒、砂仁、金银花、板蓝根等几个品种在全县种植都有一定的规模,但是没有深加工企业,效益未能发挥。
(3)发展中药材资金匮乏,投入不足,项目支撑杯水车薪,导致了中药材规范化管理不够,国家先后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中药材种植质量规范》(简称GAP),但我县实施步伐较慢。
(4)中药材采收基本上靠手工操作,劳动效率低,一些采收期短的药材如金银花等,因采收、加工不及时或贮运保管不当容易出现霉变失去价值。
2、对于我县中药材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中药材产业化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把发展中药材与发展农业和林业生产紧密结合,摆上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加强领导,组织实施。要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协调和解决中药材产业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完善推进中药材产业化建设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办法,加强宣传发动、技术培训、信息传递等工作。
(2)加强政策扶持,增加投入
县级财政应设立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基金,加大对中药材产业化的投入。极积向上级政府申请财政扶贫和结构调整等项目资金,对本县的中药材产业进行重点建设,并适当对中药材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予以扶持。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外部资本参与中药材科研、种植、加工和生产。
(3)发展中药材产业要实行项目培育,在抓好基地标准化生产示范的基础上,逐步搞好产地产品认证认定,注重品种选育、扩繁与引进,重点地区推广3-5个好的品种,以市场和效益求发展,搞好品种配植,以复合型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中草药的抵抗力及其品质;同时要争取项目支撑,加强对中药材生产、加工专业技术人员、药农大户进行培训,培养和充分利用乡土人才, 提高药农的生产加工水平;主动出击,迎接企业带动,仅贵州就有中药生产加工企业200多家没有基地,积极对接,发展市场急需,用途广,用量大的中药材种类及其品种,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定单式生产.实行企业培训,保护价收购,生产中前期预付部分投入或提供种苗,药农产品全部交售的方式对发展中草药产业将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4)保护资源,扶持发展
认真贯彻国家颁布的《森林法》和《野生药材保护管理条例》,合理开发并有效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尤其是对濒临枯竭的中药材稀有品种,严禁乱采滥伐、滥猎滥捕。封山育林育药,维持中药材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平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