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电网特点

智能电网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能电网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能电网特点

智能电网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电表;功能;应用;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网技术得到了飞速的进步,智能电网概念得到了提出和发展。在对电网的规划和发展中,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实际发展情况的差异性,对于电网的需求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但是自愈性、兼容性、交互性、安全性、经济性等特点,是未来电网发展必不可少的,智能电网可以说是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1、智能电网概述

1.1概念

智能电网是21世纪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创新,其实质在于电网的智能化,是一种建立在集成化、高速化的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测量技术、传感技术、设备技术等,对电网运行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电网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高效性以及环保性的目标的电力网络。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在于其自身的自愈性、自适应性、自主抵御攻击以及智能配电等。

1.2优势

(1)可以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2)其自身具备坚强的电网基础体系和技术支撑,可以有效抵御各类外部干扰和攻击,可以适应大规模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3)通过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的有机融合,可以对电网的运行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故障。故障发生时,电网可以快速隔离故障,实现自我恢复,从而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4)通过建立双向互动的服务模式,使用户可以实时了解供电能力、电能质量、电价状况和停电信息,合理安排电器使用;电力企业可以获取用户的详细用电信息,为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2、智能电表的发展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终端设备,具备传统电能表的计量功能,但是却并不只是电能表那么简单。在智能电网下,智能电表同时具备了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数据通信功能等,代表了智能电网用户终端的发展方向。智能电表的发展规划提出于2009年,主要是为了对经济发展进行刺激。在2009-2011年,是对智能电表的规划试点阶段,工作的重点在于对智能电网的整体规划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2012-2015年是全面建设阶段,需要加快城乡配电网和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形成初步的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服务体系;2016-2020年,拟全面建成智能电网,对智能电表进行普及和应用,实现电力网络的全面智能化,切实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智能电网环境下的新型智能电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电表的规格和类型也在不断更新,其功能越来越完善。在智能电网的环境下,新型的智能电表主要包括IC卡电表和IC卡智能电度表两种,其功能和作用都是十分巨大的。

3.1功能

与传统的电表相比,智能电表具有计量精准、电量记忆、自动抄表、预付电费、远程信息传输等优点,其功能是传统电表所难以比拟的。通过智能电表,用户可以对自己的用电情况、电费信息、账户余额等进行查询,从而及时发现电力异常,避免经济损失。同时,也可以结合实际用电需求,编制科学合理的用电计划,减少电力的浪费。而智能电表与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结合,可以实行自动化抄表,减少人工抄表产生的误差,提高抄表的准确性。同时,电力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电表数据的在线分析,及时发现电力网络中的异常信息,从而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避免长时间停电对于居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通过相应的总结,智能电网环境下智能电表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电能计量功能。电能计量功能可以说是电能表的通用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功能。但是,与传统电能表相比,智能代表的电能计量功能更加强大,也更加全面,可以进行分时计量,也可以对用电时段进行测量,同时还可以对电量信息进行储存,方便用户进行查询。

(2)智能控制功能。首先,可以根据用户的用电信息,对电价进行自动调整,实行阶梯计费,从而保障用户和供电企业双方的利益。例如,如果智能电表检测到用户当月的用电量超出预定的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后续的电价进行适当调整,使得用户可以对自己的用电量进行调整,从而避免不规范用电的行为,减少电力的浪费。其次,可以与远程抄表系统配合,实现自动抄表,从而改变传统人工抄表的形式,一方面可以有效节约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人为错误,避免徇私行为。

(3)双向互动功能。首先,电力网络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相应的通信网络,利用智能电表终端向用户传达电价信息,使得用户可以及时了解自身的用电情况,合理编制用电计划;同时,也可以通过智能电表,向用户停电信息等,对用户的不规范用电行为进行提醒,从而使用户可以及时改变用电方式,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然后,可以通过智能电表,对用户的用电信息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区域电力的整体使用情况,合理安排供电计划,提高配电效率和质量,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2应用

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电量的采集、远程费控以及阶梯电价三个方面。下面以实际事例对其进行说明:

实例一:某大型机械加工厂为了保证生产效率,自备有三台发电机组,可以对工程整体的机械设备进行供电。通过智能电表的电量收集和计量功能,技术人员对自发电和购电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了分析,最终决定每月购买一定的电量,同时自行发电填补空缺,最终使得电力方面的费用支出得到减少。

实例二:某家电城为了减少电量消耗,利用智能电表的通信控制功能,对智能家电进行启停控制,根据营业时间的变化控制家电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大大减少了电力的消耗。

实例三:某钢铁冶炼企业常年耗电量巨大,成为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与电力管理企业的沟通,在企业实行了分时电价政策,通过智能电表的自动调节功能,对电力调度进行合理分配,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用电成本,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3特点

智能电网下的智能电表,其特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一般情况下智能电表的寿命都在10年以上;(2)规格统一,便于维护和更换;(3)尺寸小,功能齐全;(4)可以实现电费的预存和管理,并及时向用户提供余额信息,方便及时缴费。

智能电网特点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V24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373-01

1 引言

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在中国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化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科技水平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球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电网的发展面临新的课题和机遇。将现代化的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电力技术相结合,加速智能电网建设,使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电网的发展方向。

2 TD-LTE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即长期演进,是3GPP指定的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它能解决电力通信“最后一公里”的接入问题,是快速建设电力通信专网的最佳选择。

TD-LTE是LTE的TDD模式,它是3G与4G之间的一种过渡技术,俗称3.9G。它与传统网络技术相比有以下优势:

(1)技术优势

TD-LTE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4G的技术,相对3G等无线接入技术,带宽有革命性的突破,各种业务QOS得到了很好的保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网络也更加安全可靠;

(2)频谱优势

TDD频谱资源丰富,不需要对称性,投资性价比高,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易于申请;

(3)产业优势

TD-LTE已具备从终端、系统、核心网端到端,完善的商用产业链布局,全球已经开始规模商用部署;

(4) 时隙配比优势

TD-LTE 时隙可灵活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灵活配置LTE时隙配比,更适合上网、文件传输、视频监控以及物联网应用等上下行不对称的多媒体数据业务。

3 智能电网中的业务类型及通信带宽需求

3.1 智能电网的业务类型

(1)配网自动化

配网自动化通过对配电开关、环网柜的自动化监控,实现配电网络重构,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其是智能配电网的主要业务之一。每个终端至主站(或子站)需要2.4kbps全双工通道。

(2)智能电网用户服务

将通信网络延伸到用户家庭,可实现用户用电信息、电力交易信息及用户用电智能管理等智能电网用户服务功能。每个用户提供0.3kbps的通信带宽。

(3)用电信息采集

通过对公变、低压工商户、低压居民户用电信息的采集,实现线损考核、预付费业务管理。需要从公用配电变压器至主站具有19.2kbps全双工信道。

(4)负荷管理

通过对专变用户(包括100kVA以上及以下)用电情况进行监控,实现有序用电管理及用电信息自动采集的功能。每个终端至主站(或子站)需要1.2kbps全双工通道。

(5)应急抢修检修管理

通过宽带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应急抢修、检修的可视化监控,结合GPS技术,可实现移动资产的定位管理。需要为每一个用户提供2Mbps带宽。

3.2 智能电网的通信带宽要求

电力系统的无线网络要求少基站广覆盖;市区覆盖半径为1.5~3km,郊区及农村覆盖半径为20km;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及维护;用电信息的安全上报以及控制信息下发对安全性保证有极高的要求信令、数据、网关、空中接口;无线通信网络由单向的信息收集向双向的互动演进,而控制信息的下发,尤其是安全一区业务的控制信息下发对时延要求很高,需要实时传输。

4 解决方案

通过对TD-LTE的应用,我们可以设计如图所示系统,它的主站系统控制层主要包括主站管理系统、网管系统、电力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汇聚交换机与各变电站通信,将最终业务传递到终端信息层的环网柜和视频监控系统。

5 总结

TD-LTE扁平化的网络架构,具有结构简单、系统时延小,维护方便等特点,采用TD-LTE技术进一步体现了网络的创新性与先进性。而智能电网的应用汇集通信、信息、自动化等各种先进技术,代表了现代电网技术的前进方向。将TD-LTE应用于智能电网之中,加快了智能电网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 雷煜卿,李建岐,侯宝素.面向智能电网的配用电通信网络研究[J].电网技术,2011,35(12):14-19.

智能电网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特色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01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09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是紧密结合国家智能电网建设之急需而开设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由于智能电网技术是电气工程、信息、通信和控制工程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技术水平要求高,传统电气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已不能满足智能电网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增设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在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电气系统领域有专长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一、专业建设目标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以“重基础、重设计、重创造”为指导思想,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重视设计、突出综合、强化实践”为教学实践目标,构筑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综合工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强化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工程应用、工程研究、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和匹配互动,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通过本专业的建设,培养的学生将具备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使之成为能在智能电网信息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领域从事运行管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技术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培养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专业建设理念思路在省内领先,国内信息特色高校中处于一流水平,培养出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特色和显著优势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二、建设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注意专业教师的业务培训。有计划地通过出国进修、参加国际国内会议等渠道更新成员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特别是增强科技开发能力,促进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通过创造各种出国留学机会,与国内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让学术人员在重大项目中承担或参与重要任务等多种方式,锻炼和培养队伍。

(二)实验室建设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而且要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实验室建设以本科专业课实验教学为主,结合专业方向,注重专业原理,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发挥我校在行业中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强化与产业界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更多高水平联合实验室,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促进智能电网领域装备制造和信息通信等方向的技术创新。

三、人才培养方案

(一)明确专业培养方向

根据学校有长期为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行业培养人才的基础与优势,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智能电网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对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智能电网专业知识,具备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专门科技人才。

(二)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求,构建了智能电网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科学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拓展。在通识教育类中,着眼于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在专业教育类中,构建了科学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体系;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在创新拓展类中,开展创新竞赛、学科竞赛以及实验室开放项目。

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上,既包含了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又选取具有专业特色方向的选修课程;注重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将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

(三)严格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严格按照教育部、江苏省和南京邮电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和有关规定,规范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严明教学纪律,认真搞好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在学院层面,本专业搭建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构筑了课程实施、教学支持、教学监控和反馈改进闭环质量保证体系,通过运行监测,形成学生教师间良好的互动反馈,进而提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质量。

(四)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工程能力

本专业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建立了“学科基础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层次为学科基础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我们根据培养目标,设计了系统完整的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模块;第二层次为综合能力训练。它通过构建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毕业设计和专题研讨等实验实践模块,实现不同知识点、不同课程和电气、控制与信息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重构和融合;第三层次为创新能力培养。依托优质软硬件资源和师资力量,以各类创新项目(STITP、开放实验等)、学科竞赛和科学研究项目为载体,采用灵活的课外组织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工程意识。

四、人才培养成效

由于实施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本专业建设成为教学改革思路清晰,人才培养具有特色,人才培养方式新颖,服务智能电网产业和江苏省地方经济的特色专业。本专业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达到了“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宽”的目标,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将来的工作和继续深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智能电网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机交互;智能手机交互界面;视觉化显示特点;手机网络环境

在现今资讯发达的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大,信息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智能手机的虚拟性、隐秘性、便捷性等特点正好迎合了现代人思维活跃、喜好新事物的特点。市面上不同性能、不同系统的智能手机满足人们交流、娱乐、办公、购物等不同需求。同样,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也促使智能手机的软硬件不断更新换代。

一、智能手机交互界面视觉化显示特点

据2012-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咨询报告[3],ZDC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智能手机市场上,5.0英寸屏幕、千万像素、四核、八核、大容量电池成为消费者新的关注词。(ZDC是ZOL(中关村在线)成立的“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的简称,不定期的各种调研报告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客观调查,同样可以作为消费者消费的部分依据。)

从智能手机品牌来看,消费者对智能手机品牌关注度较集中,前五品牌累计占据五成以上关注比例。其中三星高居冠军位,苹果、诺基亚、联想分居第二、三、四位。这几大手机品牌几乎占据了中国智能手机的整个市场。

从机型来看,消费者对苹果iPhone 6(16GB)机型的关注度高居榜首,上半年智能手机市场上,苹果iPhone 6(16GB)以4.2%的关注比例成为最受用户关注的智能手机,且拥有较为明显的领先优势。

从操作系统来看,最受消费者关注的十五款智能手机中,有十一款是Android系统,上半年智能手机市场上,采用Android系统的机型关注度达到78.5%,占据绝对主流地位。苹果iOS与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机型关注度分别为8.7%、7.3%。Android系统关注度呈稳步上升态势。不过,和拥有Android系统的各智能手机有区别的是,苹果的ios系统是众多苹果爱好者选择苹果机型的重要理由。

从价格结构来看,2015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1000-3000元价格段机型为用户关注的焦点,累计获得51.8%的关注比例,其中1000-2000元价格段机型关注度接近三成,占比相对较高。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消费品,对手机的经济投入也直接体现出手机的重要程度。

从屏幕尺寸结构来看,智能手机市场4.1英寸以上机型关注度更加集中,上半年智能手机市场上,屏幕尺寸在4.1英寸以上的机型累计获得65.6%的关注度,较整体市场水平略高。大屏幕逐渐成为人们的需求主流,原因还是人们从智能手机中获取信息的需求迅速增加有关。现今市面上的智能手机屏幕已普遍使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有机发光显示器)和SLCD。SLCD是LCD的进化版,没有太大区别,但OLED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达到显示色彩的目的。

从智能手机像素结构看,上半年智能手机市场上,采用800万/810万像素的机型备受用户青睐,关注度超50%。这与消费者用手机代替相机的功能需求相关,也与手机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手机网络环境

手机上网,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是一个开放式的标准协议,可以把网络上的信息传送到移动电话或其它无线通讯终端上。它使用一种类似于HTML的标记式语言WML(Wireless Markup Language),并可通过WAP Gateway直接访问一般的网页。通过WA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无线通讯终端来获取互联网上的即时信息或公司网站的资料,真正实现无线上网。3G网络的开通,使得手机上网开始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移动、联通和电信为国内三大网络运营商,智能手机分别通过运营商所提供的网络进行联网获取网络信息。手机网络模式包括GSM模式和CDMA模式。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名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俗称"全球通"。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GSM系统包括GSM 900:900MHz、GSM1800:1800MHz及GSM-1900:1900MHz等几个频段。

CDMA是利用展频的通讯技术,可以减少手机之间的干扰,并且可以增加用户的容量,而且手机的功率还可以做的比较低,不但可以使使用时间更长,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电磁波辐射对人的伤害。CDMA的带宽可以扩展较大,还可以传输影像,这是第三代手机为什么选用CDMA的原因。就安全性能而言,CDMA不但有良好的认证体制,更因为其传输的特性,用码来区分用户,防止被人盗听的能力大大地增强。目前CDMA系统正快速发展中。Wideband CDMA(WCDMA)宽带码分多址传输技术,为IMT-2000的重要基础技术,将是第三代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的标准之一。

3G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

三、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手机购物软件交互界面视觉化设计的特点。针对智能手机这一特殊平台作相应的研究,分析其手机硬件特点和手机网络环境特点,作为手机交互界面视觉化设计分析和设计策略研究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四达,交互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美]Ben Shneiderman.用户界面设计――有效的人机交互策略[M].张国印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2012-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咨询报告.中商情报网,2012-8-31,http:///

智能电网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 智能电力设备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136-01

配电网智能化已经成为我国电网建设的重点,伴随低碳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可持续发展的总战略要求,电力工业也必然会从经济、环保、科学的轨道上快速迈进,而配电网“智能”便是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因此,在供电安全和低碳节能的大趋势下,有必要对智能电力设备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提高智能电网的智能化监控管理水平,进而为确保智能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1 基于智能电网特点的智能电力设备技术要求

智能型电网的智能化特征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智能电网的运行安全有了较好保障,因为其主要功能即保证电网稳定可靠,以及抵御攻击的自愈功能;(2)智能电网兼容和集成特征明显,其发电资源可兼容,其信息系统采用集成方式;(3)智能电网实现了用户的交互式,以及电脑质量的高度优化,同时,其还对电力市场的协同功效也不言而喻,为供电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资本支出,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上述智能电网特征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其自愈功能,其好坏程度直接影响电网智能化程度的深浅。要确保电网的自愈功能实现,先进的控制技术是前提,而要确保控制技术的有效实现,IED等智能电力设备技术的应用便成为了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加之智能电网其他标志的实现,要有效确保这些功能可正常进行,就必须在配电网底层设置覆盖率高的“配电网控制节点”。

总之,在智能电网背景下,IED设备是其基础和前提,而与之密切相关的智能电力设备技术主要内容如下:(1)其必须包括量测、传感的可观测技术;(2)其必须对观测状态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3)其必须实现数据到信息的提升,并采用嵌入式自主处理技术;(4)其必须具有明显的自适应和自愈功能。IED设备利用新兴传感和测量技术将电网实时信息通过各类集成通信(光纤、无线、电力载波宽带等)与控制技术、决策支持进行数据交换,并能准确执行上层信息。

2 智能电力设备关键技术分析

2.1 设备硬件

智能电力设备使用的是全不锈钢机箱,采用模块化的系统设计,机架内紧密集成者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几部分。为更好地了解智能电力设备技术,本文对控制系统和软件实现的方法分别进行了阐述。

(1)控制系统。

智能电力设备的控制系统模块主要负责开关控制,以及对故障电流进行监测和测量,然后根据所采集到的电流和电压数值,计算其相应的参数。在对执行设备控制时,需要对相关的状态信号进行采集,比如开关的状态、接地刀闸的状态等等,应注意的是,一切DI量必须都采取光电隔离措施。智能电力中的IED设备负责①接收、执行,以及遥控复归指令,其包括本地和远端的闭锁和切换控制功能;②实现开关实时操控,在输入、输出的回路中使用安全而严密的防护措施,以实现防干扰、防误动的目的,确保模块的稳定系和安全性;③交流失电时,智能电力设备应具备对开关实施3次以上分合操作功能,同时具备对输出短路、过热、过压等情况实施保护的功能;④遥控模块采取三级遥控模式,即遥控对象的预置、返校及执行3个级别;⑤当设备的单模块或单插件发生故障时,其不会对其它模块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同时其要具有可热插拔,可在线扩充的功能。

电压采集通过电压测量模块接入供电电源来获取,可测量50 Hz或60 Hz的单相或三相电压,它基于基波成分测量。剩余电压的测量取三相电压的内部和。频率基于单相测量电压RMS。功率是基于线电压U21和U32以及相电流I1和I3得出。采用2个瓦特计方式测量三相三线线路的有功和无功功率。有功和无功电能基于基波成分的测量,可分别计算2个方向的累积电能,当电源故障时,保留累积值。

(2)软件的实现。

软件的实现是通过内嵌的WEB数据服务器,将数据以HT-ML的格式予以显示的过程,它是重要状态量变位信息得以快速主动上报,以及时间记录,故障识别的渠道和保证。其主要显示画面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①监视画面,其包含所有状态量,以及测量值;②控制画面,其对断路器(开关)的“开”或“合”命令予以控制和命令计数;③诊断画面,及对数据进行存储或读取并予以存档;④维护画面,包括软件升级,参数下载等;⑤参数画面,即包括通信配置参数,规约协议参数,以及测量值和检测参数等。

2.2 智能电力设计的关键技术分析

(1)实时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

实时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是针对全电量而言,其是由相电流、相(线)电压、频率、功率(有功/无功/视在)、功率因数、电能(有功/无功)等及部分组成。其过程即将电流和电压二次信号进行高速A/D转换,在得出正确一次值的同时对故障电流的发生予以监控,在根据电流电压的向量计算,计算其它相应的电力参数。

(2)执行设备控制技术。

执行设备即对智能电网中的中、高压开关进行“开”或“合”操作的一次设备。实践中,工作人员通过对其灵活而有效的控制,以确保智能电网自愈性和自适应的实现。

(3)数据存储、交换及信息安全技术。

由上述可知,智能电网对智能电力设备的数据存储、交换及信息安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IED智能电力设备必须满足重要参数的失电保存,关键数据或状态的快速上报,以及馈线短路故障或事件SOE的快速反应处理功能。

(4)多通信接口技术。

现今,智能电力设备的通信接口越来越多样化,能够满足外部环境的需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RS-232、RS-485及以太网通信接口都是现在比较常见的接口;②对于使用公网通信的终端设备而言,则需要客户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合理配置,比如配置GPRS或CDMA等通信模块;③对于使用光纤、载波等通信方式的监控系统,则必须根据光纤、载波的频率,配备相对应的通信设备。

3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的建设是电力系统的一次重要变革,是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和相关研究的深入,为确保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和可靠,对智能电力设备技术的应用还须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霍海锋,李军学,张昊,等.面向智能电网的智能电力设备技术与应用[J].智能电网,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