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创意产业方向

文化创意产业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创意产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创意产业方向

文化创意产业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公共文化服务 无歧视原则 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前言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亟需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共同经验都表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赖于资金的有效投入,虽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景能够吸引一定的资金自发地进入该产业,但毕竟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还处于幼稚阶段,单纯依靠企业自筹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亟需建立有效的投融资体系。

然而,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体系还不健全,中国的融资制度限制过多,国家并没有真正放开管理权,导致许多企业无法筹集到急需的资金,对其生产经营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具体而言,现行的投融资体系不利于文化创意产业资本的扩张,在文化建设投资方面,资金投入缺乏明晰的目的,造成投入与产出不对称,资金使用效率较低。更有甚者,许多地方将文化创意产业当作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用行政型政策工具运作,导致此类产业缺乏市场动力和市场化投资方式,效果不甚理想。同时,一些地方在投资文化创意项目前,缺乏全面科学的研究和论证,仅靠少数人经验决策,而且这一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与保障机制,造成重复投资和无效投资,既浪费了资源,又制约了文化产业的投融资规模和效率,造成该产业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内部矛盾丛生,问题多多。为了改善这些状况,笔者认为,应该尝试拓展以下融资渠道: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基金

政府对文化发展的支持,特别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很大程度上要靠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财政投入的形式很多,如直接提高文化事业费额度、补贴相关项目等等。

笔者认为,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按照政府规定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资助要求,为社会提供公正、高效的文化资助服务,对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和结构升级,转变政府职能和规范政府文化投资行为,引导、扶持、调控和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现阶段政府以财政形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对比分析目前国内相关地方和一些国家建立的此类基金,笔者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运作做出如下设计:

基金应具备的功能。文化创意产业基金的首要功能就是筹资功能。通过设计良好的资助方式,按照符合国际惯例的基金会运作模式,吸引更多企业、社会和个人资金投入文化产业发展。在这方面,其他专项基金已有成功先例,如国家电子发展基金20年来累计投入资金仅39亿元,却带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资金的投入超过2000亿元。由此可见,一个运作良好的基金能够成为产业发展的稳定资金来源。

文化创意产业基金的次要功能是资助功能,即主要对文化产业中那些市场失灵的部分,如人才培养、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开发、关键性技术研发、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等可以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领域和项目,进行直接资助,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化创意产业基金的另一个功能是导向功能。基金通过对优秀文化项目的资助和奖励,引导产业发展方向,使产业发展体现先进文化的示范性、主导性和引领性,从而建立起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起到弘扬优秀文化成果的导向作用。

基金资助重点。基金资助的项目应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项目。包括文化资源整理和开发,特别是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文化资源的整理和开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项目;重大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文化人才培养项目,特别是在创新创意、专业技能、经营管理、营销策划等方面有良好培养基础的文化产业人才。这些领域具有“正向外部性”,通过市场调节无法解决的领域。这类行业在中国承担着为社会提供部分公共文化产品的职能,本身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如果失去资金扶持,其发展就面临很大困难。

二是在文化创新方面的资助。包括对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探索意义的研究开发项目,在内容和形式创造方面具有实验意义的文艺创作项目,以及在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去和促进国际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交流项目进行资助。基金也应对在国际国内具有良好市场反映,或在重大国际评奖中取得良好成绩的文化产业项目进行奖励。这些在获得市场认可之前,也有资金资助的需求,而且,长期来看,这类资助会收到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基金资助方式。基金资助的方式可采用以下四类设计:

一是一次性补助,即对某些已经实施的文化产业项目,因资金不足导致项目进展受阻而进行资助。二是贷款贴息,即对符合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贷款给予贴息支持。三是配套补助。对于一些公益性文化事业,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可采取由政府配套专项资金,作为经费主要来源,同时要求项目所在地政府部门和项目建设机构按一定比例投入配套资金。四是物质奖励,即对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成绩突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文化企业、个人或项目进行物质奖励。

基金资助原则。为确保文化发展基金达到应有的社会效果,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政府在对基金使用的管理中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是科学合理原则。应当承认,政府主导的基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资助毕竟是有限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才是源头和根本。而对于这种有限的资助,如果资助方向、资助领域和资助对象选择不当,或者对资助对象设置人为障碍,就可能干扰或扭曲市场机制,甚至造成不正当竞争。因此,发展基金的运作要自觉遵循两个规律,即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科学选择资助方向、资助领域和资助环节,特别要加强对那些具有较强正向外部性项目的资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科学的操作实施机制。一是要建立科学的项目筛选机制。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在专项资金资助的方向和领域广泛征集资助项目,由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和公众代表组成专门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评估筛选,并建立项目库。资助项目均从项目库中产生,专门委员会名单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二是要建立科学的项目确定机制。基金管理委员会通过市场调研,确定年度资助方向和重点,提交项目评审委员会进行讨论确定。三是要建立科学的效果监测机制。效果监测可委托专业的第三方评估中介机构进行,如影视服务公司、文化咨询公司、市场调查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效果评估专家等,主要对项目执行情况以量化形式,进行中期评估和结项评估,确保监管数据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

二是无歧视原则。即在资助对象方面应无限制和歧视,改变过去仅针对宣传文化系统内部的国有文化企业和文化事业单位,改为面向全社会的资助方式。凡是文化产业项目符合专项基金资助条件,注册年限、经营业绩等达到一定条件的文化企业和非营利机构,无论其所有制性质和注册类型,均可申请资助。

三是公开透明原则。从经验上看,几乎所有专项基金管理都面临违规操作、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风险。公开透明是确保基金使用程序规范、对象科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化解和规避资金使用风险的一个重要工作原则。确保公开透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通过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各种渠道向全社会相关信息,包括资助对象、资助项目、资助程序、资助金额、资助条件、资助结果等,全部接受社会监督,特别是建立评审专家和资助项目公示制度。

四是有利于提升产业素质原则。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存在内部结构不合理、创新不足、品质不高等问题,这些薄弱环节和关键因素成为影响文化产业素质提升、影响产业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作为政府主导的专项基金,应把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资助的重点方向,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这些领域。

五是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原则。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这不利于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不利于我国拓展国际市场,也可能损及中国文化安全。所以,应当把全面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为文化产业基金的投向重点,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效应。

加大传统金融的支持力度

应当看到,虽然中国对文化创意产业在金融方面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但目前中国对文化的金融支持仍没有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一个支持、保护、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总的看,是中央比地方做得好,试点地区比非试点地区做得好,经济发达地区比相对落后地区好。

在金融政策方面,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创意企业特别是转制文化创意企业的信贷支持。文化部门可尝试建立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关系,推动金融机构为转制单位和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的保险服务。对符合信贷条件的文化企业,在国家允许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内给予最大的利率优惠;对具有稳定物流和现金流的企业,鼓励发放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贷款;对租赁文化设备的企业,鼓励发放融资租赁贷款;对融资规模较大、项目较多的文化企业,鼓励商业银行以银团贷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发文化消费信贷产品,如开发分期付款等信贷品种,扩大对文化消费品的消费信贷。建立由政府推动的文化产业贷款绿色通道,对已形成一定规模、获得商业贷款,符合文化产业支持方向的企业,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包括全额贴息、部分贴息等多种方式在内的贷款贴息支持,引导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文化产业。政府还应支持处于成熟期、经营较为稳定的文化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文化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集合债和公司债等方式融资。

与此相配套,政府还应加强文化市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为征信机构、金融机构和文化市场主体投融资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可由政府主管部门聘请具有较高执业资质和道德水准、专业信用评估经验和专业评级队伍的信用评估机构,按照独立、科学、公正的原则,围绕申报企业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社会效益、诚信经营等核心企业信用行为,进行信息征集、核查、初评、后续跟踪等工作,并出具评价报告,为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提供可靠的征信参考。

提供更便利的投融资服务

首先,有限度地进一步放宽资本准入。产业发展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要素是否能够优化配置,而要素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资本。目前影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文化企业资本不足,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存在市场准入壁垒。准入壁垒导致先进市场因素难以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竞争不充分又使得受保护者没有参与竞争的动力,自然连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也无法做到。因此,政府履行投融资服务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完善以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社会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进一步放宽资本准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充裕的资本来源。

笔者认为,除了时政新闻业、社会新闻业、网络新闻业等涉及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领域外,其余领域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对国有资本以外的社会资本开放,意识形态性弱的科技出版、文艺演出、影视剧制作等领域应当对外资开放。当然这种开放应是逐步的、渐近的、可控的。此外,对于那些已经对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的领域,与国有资本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必须得到切实落实,特别是银行信贷、土地征用、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应当落实,而不只是停留在文件、通知中。在这方面,政府应当发挥其应有作用。

其次,构筑投融资服务平台。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特征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体制,就必须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意产业要素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打造新的投融资平台。政府应牵头搭建融资平台,促进金融机构、知名企业与文化创意企业的充分对接。可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交易会、投资洽谈会等载体,推动金融机构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给予信贷支持、利率优惠,积极扶持市场空间大、成长性强的高新技术文化企业和民营文化创意企业,引导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也可组织专业服务机构,通过有关文化生产企业资金需求信息,构建项目推广、投融资中介服务和电子服务平台等方式,推动社会资本流向文化创意产业。鼓励文化创意企业通过发行公司股票、企业债券等形式,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最后,为社会捐赠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社会捐赠也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目前,中国《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规定:“社会力量通过国家批准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或国家机关对宣传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经税务机关审核后,纳税人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在年度应缴纳所得额10%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纳税人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针对慈善类基金会捐赠的税收减免政策远比文化类基金会的政策优惠,可以说,这样的免税政策不足以调动社会力量加大对文化的捐赠。因此,对于税收减免的幅度还应更大,手续应更便捷。

文化创意产业是具有生产性、规模化、市场化的一个产业,相比于发达国家的创意文化产业而言,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才刚刚起步,还停留在追赶先进的文化创意产业理念和模式的道路上,只有按照科学的融资方式,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注入,才能促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创意产业方向范文第2篇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不仅包括经济、科技、军事领域体现出来的硬实力,还包括因文化、价值观等吸引力表现出来的软实力。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演变,文化软实力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获得了空前提升。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一方面向我们验证了关于“软实力”的论断,另一方面也向我们展示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北京的蓬勃兴起,首都的文化软实力也随之得到显著提升。新加坡《海峡时报》也不无赞赏地评价:“当各地纷纷在经济建设与民生发展的平衡点上下工夫时,北京以软实力提升为未来定位,体现这座古都兼首都的气派。”

文化创意产业增强了北京文化吸引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源泉,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构成了一座城市生存的精神支柱。积极向上的文化不仅能增强城市各群体、各阶层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还能大大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创意资源丰富,聚集了一大批享誉全国的文化名人、文学家、艺术家和大量创意人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不仅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活力,而且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1)》的数据,2010年北京的创意产业就业人数位于全国之首,达到184万人。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才、资本等资源向北京集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城市。

文化创意产业扩大了北京文化影响力

文化具有极强的传导性和扩张性,能够超越时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地扩大城市影响力。从全球城市发展经验来看,一个具有较强文化影响力的城市,不仅要拥有充足的文化资源,还要能建立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开发这些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独具价值的城市品牌,显著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标识。

北京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胡同、工业废弃地、奥运场馆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打造出南锣鼓巷、798艺术区、奥林匹克公园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了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聚集其中的众多文化创意企业专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资源,进行创新和创造性转化工作,产业化地供给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使其成为提升北京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扩大了北京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

文化创意产业激发了北京文化创造力

文化创意产业方向范文第3篇

进入21世纪,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对产品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产品设计专业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发展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但是,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与企业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发现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目前民办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市场所需求的人才之间还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民办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研究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是按照文化产业创新的要求,对原有课程体系的分析和梳理,根据各课程间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全而的归纳和分类工作。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静态的,而是在动态中不断修订和改良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建立起以本专业为核心,相关专业作补允的培养模式,使高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形成个专业知识链,在目标定位、结构设置、内容优化等方而相匀_协调,为解决当前创意人才培养的诸多问题提供相应的对策、方案,为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有力保障。

1.专业教学计划改革与相关措施的制定

产品设计专业方向教学体系的实施必须先整合现有课程内容,将相互关联课程内容合并,基础课程压缩在第一和第二个学年中,从而建立本专业方向的基础平台。

2.专业教学大纲的修订

教学大纲作为专业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在教学方面应以实际案例教学与设计竞赛教学贯穿始终,同时将设计竞赛引入教学,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以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的实际课题作为产品设计的实践内容。

3.实践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

实践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以开放型为主,是提高产品设计水平的重要环节,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将产学研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将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完全对接,建立具有企业运行模式又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的环境。

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建设

依据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目标,紧紧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我省各种文化和经济资源的优势,优化全省各类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布局和配置,试图构建适应吉林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点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同时,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保障我省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人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高设计创意产业对相关行业的聚合关联效应,培养民办高校产品设计人才,使吉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真正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发展和实现文化繁荣的支柱产业。将带有历史性产业建筑更新设计改造成集产、学、研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设计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三、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方向范文第4篇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符合要求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作为支撑。高职文化产业人才主要培养文化创意技能型人才和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高职文化产业人才可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探索实践性教学模式、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等策略实现。

关键词:

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人才;高职;培养策略

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符合要求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作为支撑。从文化产业的产业特性和基本属性上讲,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的。高职作为文化产业人才链的重要组成单位,理应主动探索高职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途径,承担其应有的责任。

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才支撑体系

本世纪以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趋缓,而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文化产业却发展迅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层面,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每年都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2014年更是实现增加值2.4万亿元,占GDP的3.77%,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文化产业以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为主要业务,一般包括影视制作业、出版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演艺娱乐业、文化会展业、动漫产业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求大量文化产业人才。文化产业人才是指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创意能力,能够运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服务的复合型人才。按照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一般包括这几种层次的人才:策划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策划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策划和创意能力,尤其是原创能力,是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中的顶尖人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真实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技能型人才具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能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作品的形式再现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人才的主体和中坚力量;经营管理型人才是综合运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已有的文化项目和文化服务进行运作和实施的人才,这是文化产业人才的基础力量,专业化程度较低,综合素养较高。这三类人才直接指向文化产业不同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同时依仗这三类文化产业人才的智力支持。

二、高职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规格

高等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定位和方向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学历结构和专业设置的差异方面。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实际特点,结合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的情况,高职文化产业人才主要以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这既不同于本科院校,本科院校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功底,对文化产业属性、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有深层次的逻辑观照,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入里,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及内在原因有清晰的认识和独到的判断,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和见解,突出表现为注重学生原创能力的培养;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培训学校或机构,技术培训学校突出学生技术操作能力的反复演练和形成,具有明显的程式化色彩,按部就班,跟着师傅手把手地学,达到“照葫芦画瓢”的效果。高职文化产业人才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涵养,熟悉特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沿袭,能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个性化地或差异化地以文化作品的形式来呈现创意思路,即有一定文化创意能力的复合技能型人才,其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既精通技术又具有一定创意能力;二是既懂文化又懂审美。文化产业发展既需要能够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捕捉产业发展动态的原创性人才和策划人才,又需要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支撑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真正的支柱性产业的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这是文化产业人才需求规格的主体部分和基础部分。

三、高职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1.关键:

构建指向文化创意与技能操作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课程,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课程,课程的设置原则和依据来源于特定的培养目标。通过以上分析得知,高职文化产业人才是具有一定文化创意能力的复合技能型人才,所以,课程设置就要围绕“文化创意能力”和“复合技能”这两个关键词展开。围绕文化创意能力的培养,可开设创意思维、文化活动策划等课程,因为文化创意能力的前提是要有基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所以,可针对性地开设文化艺术鉴赏、美学鉴赏等相关的基础课程。围绕复合技能的培养,可沿着文化创意表达技能、文化项目经营管理技能两个方向展开,开设文化创意口头表达、文案表达、影像表达、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市场营销、文化项目运营等方面的课程。在实际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一般分通用模块、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四大模块来设置课程。

2.模式:

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由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高职教育注重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的培养,而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也必须遵循一般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通过单纯的知识讲授并不能形成,必须在真实或者仿真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逐步培养职业技能,形成工作能力。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必须也应该把工与学、校园与文化企业、知识讲授与职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广泛探讨适合自身的工学结合模式。应该强调的是,无论哪种模式,最终都要以创造各种能让学生进行职业实践的机会,完成实践性项目并最终培养文化创意能力和复合技能为目的。

3.保障:

文化创意产业方向范文第5篇

区域经济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带来劳动力的重新流动,而每次劳动力流动与资本的重新组合,又会成为区域经济新一轮的成长动力。

从这个角度说,近几年的北京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正在成为首都劳动力重新涌动的浪潮,而这次浪潮涌动的方向,将是“文化创意产业”。

从北京市确立科技文化双轮驱动,到2012年挂牌成立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并设立百亿级的专项资金支持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再到2012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18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在经济困难时期展现出的强劲发展动能,似乎都在表明,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承载就业新的蓄水池,将引领首都经济步入一个新开端。

文化创意实际也是制造业升级、创新型产业生长的土壤,这为区县的经济转型提供了指引,也让顺义这个原本对文创产业不温不火的区域,开始基于文创产业的全面意识更新,在新开端中孕育新的希望。

发展缘起

2013年,文化创意给顺义的期待和想象,或许不仅仅只令顺义人兴奋。

4月20日,顺义召开了区域发展史上的首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会,一向以“工业大区”自诩的顺义再次用行动向外界传达了文化强区的信号,主管文化的副区长燕瑛承认,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在顺义的地位和分量正是顺义今后努力的方向。当谈及顺义目前共有文化创意企业近3000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资产总额从2006年的7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25.9亿元时,燕瑛甚至有些激动:这仅占全区GDP的2%,还不足全市的1%。

为什么在工业发展依然强劲的今天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关注起这个在顺义非常不起眼的“小产业”,外人可能觉得非常费解。

“要增强全区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深刻认识。”代区长卢映川认为重视文化已经时不我待,“文化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文化创新已经成为驱动区域发展的强劲动力,对区域的整体发展和增强后劲有重要作用。”

卢映川本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意义有着三重解读:其一,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现代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增速4倍于传统产业;其二,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经济的重要支柱,2012年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12.3%;其三,文化创意产业是顺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

事实上,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工业大区顺义的未来发展,既有今后发展方向的选择问题,也有内部结构的优化压力。而尽管2012年顺义的服务业比重已超过50%,但与全市相比仍有20%以上的差距,作为既能促进顺义自身的产业升级,又可提高区域服务业比重的文化创意产业,自然成为了左右顺义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

“将文化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作为提升综合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

对于这段顺义近几年频频提到的发展设想,此次大会之后,将有可能真正向事实演进。

以此为标志,2013年,也注定将成为顺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元年。

文创底蕴

其实,2013年顺义这个工业巨擎在“转向”之前,文化创意产业本身也在萌发加快发展的意愿。

基于对文化产业战略地位和发展前景的充分认识,顺义区编制了《顺义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将文化创意产业放在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定位加以谋划和推进,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做大做强会展广告、设计服务、出版印刷、时尚文体休闲产业,形成“4+X”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

对于逐步兴起的顺义文化创意产业“四大支柱”,燕瑛分别给出的评价是:会展广告产业始终保持领先,设计服务产业实现较大跨越,出版印刷产业日益集聚,时尚文体休闲产业进一步释放。

据介绍,以新国展的建成为标志,自新国展开馆以来,已累计举办大型展会90余场,参会展商及观众820余万人次,吸引了中展投资、时代龙马、临空酒店管理等150余家企业注册落户。

而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顺义形成了以北汽研究总院、长城华冠、朗姿服装、曲美家具、江河幕墙等为龙头的工业设计企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格局。目前,全区从事和具有设计能力的企业已有283家,其中规模以上92家,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3家,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5家,国家级实验室5家。

出版印刷一直在顺义占有重要份额,现有相关企业137家,从业人员近5000人,固定资产总额100多亿元。吸引了雅昌彩印、中国出版集团、奇良海德、云城唱盘、化工出版社印刷厂等众多国内外知名的印刷复制企业发展。其中雅昌彩印为文化部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荣获美国、德国等国际大奖300余项。

与此同时,通过连续承办、举办北京市端午文化节、北京市郁金香文化节、北京市文化节,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顺义的时尚体育休闲产业链初见雏形。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国际鲜花港、乡村高尔夫、乔波滑雪馆、汉石桥湿地等一批高端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游览,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等指标均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

此外,沿着上升路线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储备着十足的后劲。据燕瑛介绍,随着天竺兴业、华道数据、大众在线等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信息地理产业园、金蝶软件、中航信等优质项目不断积聚,顺义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逐步壮大,以影视产业、创意农业、民俗文化、软件信息为代表的“四大新兴产业”正蓬勃兴起。

对于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可能的变化,顺义的信心和底气还来自于总投资达65.7亿的7个在建重大项目,包括天竺综保区管委会与北京歌华集团合作建设的国内首个、亚洲最大的“文化保税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暨北京国际文化贸易服务中心项目;中国出版集团和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共同投资兴建的新华图书联合物流中心项目等。

原有的产业基础与重大投资项目的结合,在各界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认识渐趋一致的背景下,将有可能让顺义踩准文化创意产业从集聚向功能转变的步点。

正如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党委书记张慧光所说,经过近几年发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处于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特殊阶段。没有数量不行,没有质量也不行。没有数量的集聚,“潘家园”、“798”、“宋庄”不会红火,缺乏质量、特色和内涵,企业和园区更难以做大做强。

政策创新

尽管远未形成足以与制造业相抗衡之势,但顺义近几年也已经通过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流向建立了通途。

据了解,近年来,顺义相继制定了《顺义区促进会展业发展财政扶持意见》、《顺义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顺义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设立了2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文化企业发展。

“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支撑,一个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业已形成。”燕瑛说。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北京区县都试图以政策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营造有利于该产业发展的有利环境,且大多数都设立了数额不菲的专项资金,普惠式的政策鼓舞显然不足以让顺义一骑绝尘。

政策创新将成为决定谁能领跑的关键性因素,张慧光就证实了这一点:2012年,有关区县实施了政策创新,一年新增注册企业8000家,形成了“井喷”态势,取得了资金、技术、人力“归流”局面,这一现象值得所有区县认真思考。

首次召开的顺义文化创意大会已经显现政策创新的端倪,甫一到任的代区长卢映川,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顺义区的发展实际,在基于对辖区文化创意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已经着手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政策的修订工作。据他透露,新修订的政策已在区长办公会通过,待区委办公会研究批准后便可执行。

实际上,政策创新的目的就是要营造更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而在燕瑛的表述中可以看到顺义正在为此努力,她谈到,顺义正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职能定位,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职能,打造政策支撑、公共服务、资金扶持、贸易合作、人才培养五大服务平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用切实的服务举措推动政策的创新执行。

此外,顺义正加快探索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与其他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各镇、区政府要求各经济功能区制定文化创意产业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统计部门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殊性,着手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月报制度,会同文化、招商等部门每月上报分析一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度,每季度通报一次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招商完成情况,对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实行一周一报。

对发展倍感紧迫的卢映川甚至表示,为彰显发展环境的优越性,顺义将对重大文化投资项目涉及的优惠政策一事一议。

消费凶猛

对于顺义文化创意产业能否异军突起,深谙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张慧光向记者预言甚至笃定,顺义影视产业机构众多、展览展销平台巨大、休闲度假资源丰富、人文地理特色突出,将成为拉动北京文化消费的重要力量。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出现“井喷”。在欧美国家,文化消费已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拉动作用。而我国城乡居民2011年的人均文化消费占消费总支出比重分别为7.3%和3.2%,2010年全国城乡文化消费总量约为1万亿元,尚有3万亿元的消费无法满足,按相关研究机构预测到2020年达16.65万亿元的文化消费量,文化产出有着巨大的缺口,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潜力远未得到释放。

而具体到北京的文化消费,2011年全市专业艺术剧团、艺术表演场所实现收入10.67亿元,电影、电视、广播电台实现票房和广告收入93.13亿元;文物拍卖机构实现成交额514.8亿元;文化娱乐机构实现收入11.41亿元;博物馆实现门票收入4.86亿元;报纸、期刊、图书出版总印数113.2亿份(册张);录音、录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共出版4.4亿盒张。2012年前三季度,北京人均文化消费达1204元,增速超过25%。2011年,中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和云南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1)》指出,2000年至2009年,北京城乡人均文化消费从625.71元增长至1614.49元,绝对值数量在全国保持第2位。

张慧光认为,文化消费在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所占的比重与文化中心的地位还极不相称,北京文化消费潜力巨大。2010年,人均GDP达到4200美元时,我国文化旅游初级消费有了一个显著增长。2012年,人均GDP 达到54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初步显现“爆发式”增长的迹象。国庆、“光棍节”消费达到191亿元,电影《失恋33天》收账4亿元,《泰囧》票房近13亿元。而北京人均GDP已经达到13700美元,已处于文化消费的“拐点”,只要措施得力,北京的文化消费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将是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最强劲动力。

而基于顺义可能在文化消费中掀起风浪的判断,张慧光其实发现了带动顺义文化消费的破题之点,就是天竺综保区与歌华集团联手打造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该项目被北京市定位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的创新示范区、国家文化贸易口岸、亚洲最大艺术品交易中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能力培养区和北京市对外文化贸易工作的创新区和试验田。

尽管仍处于建设阶段,但该项目的招商运作早已开始,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总经理李丹阳告诉记者,该项目建成后将主要形成艺术品和会展及仓储物流两大板块。在艺术品板块主要以交易和服务为主,集团选择了与国际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苏富比拍卖行合作作为发展艺术品板块的突破口,并于2012年9月27日联合成立了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此外,还与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艺术品物流百年企业德国哈森坎普公司、欧洲会展物流大型企业德国巴伐利亚物流集团、国际艺术品保险的两大垄断巨头劳合社保险企业联合体和安联艺术品保险、国际最大的货币兑换机构ICE、联合国旗下唯一艺术品修复保护机构罗马修复学院等多家企业和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将于今年上半年在保税区设立“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保护中心”、“北京歌华艺术品评估有限公司”、“北京歌华哈森坎普珍品物流有限公司”等一系列专业技术服务企业,为文化产品进出口建立通畅的物流、客流、资金流、信息流渠道,增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操能力,形成由国际一流供应商支撑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据李丹阳透露,在会展与仓储物流方面,歌华集团即将引进全球排名第一的艺术品展会,并计划于2015年正式落户顺义,同时选择与该项目运营模式类似的新加坡信德集团、瑞士自由港等合作,博采众长,致力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文化保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