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5—0024—0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难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还会制约我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步伐。下面笔者就留守儿童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谈几点看法。
1. 留守儿童缺乏亲和力。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回家的机会很少,与孩子交流太少。他们交流的唯一方式就是打电话,孩子得不到父爱和母爱,对父母感到很“陌生”,因此他们没有童年的欢乐与回忆,原本五彩缤纷的童年黯然失色。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曾讲过:“英国孩子14岁之前不能离开父母。”反观我们的农村地区,孩子尚在襁褓中时,父母就离开他们到城里务工。如此境况,别说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即使最基本的亲情都难以体现。事实表明,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都缺乏基本的亲和力,教育起来难度很大。
2. 留守儿童过于任性。农村留守儿童的照看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祖父母照看;一是托付亲戚照看。因为“隔辈亲”的缘故,祖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听之任之,只要孩子不哭不闹,没有病疼便万事大吉。因此,祖父母仅仅是看管了孩子,而不是教育了孩子。而托付给亲戚照看的孩子,则很多时候都只是要求让孩子吃饱、穿暖,根本谈不上教育。这两种情况都容易使农村留守儿童形成任性、自私和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不良性格特征。
3. 留守儿童过早“成人化”。农村留守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家庭教育缺失,没人引导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于是大量的时间用于看电视、泡网吧。终日与电视、电脑相伴,慢慢地变成了“电视人”、“电子游戏人”,甚至产生暴力倾向。再加上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他们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不相符,从而使他们的思想过于成人化和复杂化。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往往比较“异端”。
4. 留守儿童教育难度大。部分留守儿童自幼太任性,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缺乏感恩、怜悯之心,厌学、逃学甚至弃学思想严重,随时都有辍学的可能。一旦他们步入社会,就会游手好闲或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成为社会的负担。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仅靠学校教育是无法解决的,全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无数成功的教育案例证实,对任何一个孩子而言,单纯的学校教育很难奏效,对受教育者来说,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二、对策
1. 各地方政府要做好义务教育宣传工作,确保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关部门要严查并杜绝使用童工的现象,并按相关规定让辍学的学龄儿童重返校园。
2. 合理规划学校布局,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既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安心工作,又解决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难题。
据统计,西部农村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占西部中小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人群在学习、生活、心理和人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所以,关注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不仅是教育部门的问题,更是政府、社会及其学生父母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总的来讲,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
1.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问题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在外打工的父母都为了表达对自己孩子的愧疚,在物质上面想方设法的满足自己的孩子,通常以金钱的方式寄回老家,然后按照孩子的需要由孩子跟爷爷奶奶领取,而有的老人又比较溺爱自己的孙子、孙女,钱一要便给,而且还会多给。而有的老人虽然不宠爱自己的孙子、孙女,但老人心地善良,容易受骗,他们的孩子通常以学校购买资料或自己购买学习用品为借口从老人手中骗取更多的钱财,而自己又不会合理的支配,从而将自己的钱财消费在抽烟、酗酒、上网、打电子游戏上去,有的甚至抵挡不了社会的诱惑走上吸毒犯罪的道路。
2.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刚刚脱离父母,还不适应独立生活,再加上老人与子孙属于隔代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与爷爷奶奶的生活远远没有父母亲近。他们的内心感觉到孤独而又无处倾诉、无人倾诉,这使他们的精神空虚,情绪失常。而他们又不会自己调节,这就迫使他们去寻求一种刺激来填补自己精神的空虚,因此他们会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说抽烟、酗酒、泡网吧等等。另外由于父母不在他们的身边,老师又无法全面顾及到他们,使他们脱离了父母和老师的双重监视,在受到别人的欺侮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和处理,使他们的内心缺乏安全感。这样他们不得不寻求别人的保护而拉帮结伙,壮大自己的力量,变成他们去欺侮别人、打架斗殴、收保护费等等。有的甚至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最后走上吸毒、抢劫等违法犯罪的道路,毁灭了自己美好的前程。据媒体报道,在刑事犯罪中,未成年的留守儿童犯罪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从出生以后就离不开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的成败是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而对于十三、四岁的留守儿童来说,正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父母却为了生计而远离他们去大城市长期打工,导致自己的子女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衣服穿脏了不洗、晚上睡觉不洗脚脸、早上起床不漱口不叠被子、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甚至随地大小便等等,这对学校教育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2.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问题
在这些农村留守儿童中,由于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所以父母对于他们过于溺爱,再加上由于民族地区农民的教育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于自己子女的教育不那么重视,任其发展,有的甚至从不过问自己孩子的教育和生活问题,也从不配合学校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当这类孩子送进学校时,不可避免的会在犯错误时受到学校教师的批评教育,而部分学生家长又认为是老师藐视自己的孩子,他们宁可相信自己子女的所作所为也不相信学校的教师,冲击学校为自己的孩子保驾护航,为以后的教育埋下祸根。久而久之就形成学生不怕老师,也不尊重老师,这样老师也对学生的教育失去信心,这些学生也就顺其自然地形成厌学、逃课、上网、打架斗殴,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人身安全无法保障。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小,抵抗力弱,人身安全很容易受到侵害。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直接的关爱与监护,临时监护人大多是一些体弱多病的老人,不能有效地对监护对象实施保护。近年来,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溺水、、杀害、伤害、拐卖等各种悲剧频频上演,在被拐卖的儿童中绝大多数是流动儿童或留守儿童。
受教育权受到限制。受教育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因为父母长年不在家而无法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思想道德教育缺失。据调查,留守儿童群体在学校的日常学习、行为表现大都不容乐观,如逃学、旷课、打架、斗殴等现象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群体。这些问题必将影响留守儿童正常人格的形成,其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发生偏离。
发展权受到制约。留守儿童群体存在学业成绩不佳、社会交往能力低、性格有缺陷、心智发展不健全、思想道德素质差等问题比例较高,已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使其发展权受到极大的制约,其未来的人生令人担忧。据教育部门统计,农村青少年初中升高中的比例已从1985年的22.3%下降到目前的18.6%。更为严重的是,每年全国有近200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即流向社会,成为新的低文化素质劳动力。
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对策
加快制度建设,消除体制。户籍制度是制约留守儿童随同父母向城市转移的巨大障碍,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改革户籍制度势在必行。同时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逐步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采取相应配套措施,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和社会利益。制定农民工子女所在城市入学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吸纳农民工子女入学教育的惩罚激励机制,从政策层面上鼓励更多的进城务工农民将子女带在身边生活和学习,从而遏制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加的趋势。
完善相关法律,健全法律制度。修改和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并且要严格贯彻落实。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和教育责任是法定的,父母未能很好履行其责任的,应进行教育,责令其改正,严重不合格的父母可以剥夺其监护资格。在监护人父母将子女委托他人照管方面,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应加入“未成年人监护人委托制度”,明确受委托监护人的职责,落实留守儿童监护主体,并落实其教育和管理责任,从法律上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此外,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行使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工作。让他们为未成年人的利益代言、负责宏观的管理考核和监督法律的实施。
关键词: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B-0014-02
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2075.42万,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以及二胎政策的放宽,这个数字正在增长。“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我国没有解决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父母缺席的困境,出现了很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可见解决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已迫在眉睫。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道德问题
(一)道德认知模糊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 孩子有了一定的道德观念,才可以判断是非。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认识模糊,如部分留守儿童信奉读书无用论。认为读书没有任何用途,长大还是要和父母一样务农或外出打工,所以他们学习不上进,有厌学、逃学甚至辍学行为。家长大多关注物质补给,忽略精神关爱。家长认为物质上满足孩子就足以让孩子满意,所以把教育重任交给学校,而学校注重学生智力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很少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二)道德情感缺失
道德情感是人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留守儿童的道德情感缺失主要表现是:一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厌学现象。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时,有教师歧视,他们有问题不能在老师那里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情绪易失控;回到家里,父母缺位,祖父母知识有限,课业无人辅导,问题堆积成山无法解决,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还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存在情感危机。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变化的关键转折期,父母常年在外,亲子关系疏远,对亲情逐渐淡漠,不愿意与人交往,易产生交流障碍或交往困难等问题。
(三)道德意志薄弱
“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意志薄弱,主要表现在学习自觉性差。调查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还有部分留守儿童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部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做事情没有热情,对生活失去信心,遇到困难时经常选择逃避,不愿意面对和解决。
(四)道德行为失范
道德行为是人在有一定道德认知观念后的行动结果。在道德发展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最关键的就是实现知和行的有效转化。现在留守儿童已出现了道德行为失范的情况,主要表现在:部分留守儿童有厌学现象,在课堂上冲撞老师、扰乱课堂秩序、逃学旷课;部分留守儿童有违反校规校纪、打架斗殴、偷盗行窃的行为;部分留守儿童沉迷于虚拟世界,网上交友聊天、迷恋网络游戏不能自拔;部分留守儿童还出现心理情感问题,并伴有自杀、自残、自虐行为。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道德问题的原因
鉴于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环境的局限性,他们道德问题主要来源于两个层面。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和缺位
1.监护人道德教育缺失。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监护人大多为祖父母。祖父母,隔代监护,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有限,不能辅导孩子学习,孩子学习困难;另外,祖父母带的孩子比较多,他们一般只会照顾孩子的温饱问题,不会照顾到每个人的情感问题,缺乏沟通和交流;最后,隔代溺爱问题非常明显。孩子刚有错误意识和行为,监护人认为是小问题,不必小题大做,不予以纠正和制止,最终容易发展成为道德行为的大问题。
2.父母道德教育缺位。
外出的父母与子女沟通交流的方式大多是打电话、发短信、写信。据调查,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以打电话居多,每次通话时间短、联系频率低。 父母每次打电话关心的基本是孩子吃饱穿暖问题、学习问题、身体健康问题,几乎不关心孩子的个人情感问题。这将导致孩子与父母亲子关系疏远,孩子有问题时无人倾诉、没有办法解决,极易产生心理问题,严重时可能走上自杀或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学校道德教育错位
一方面,学校教育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道德品质培养。这种观念在农村依然很严重,学校经常以教师所在班级的成绩进行各项评比,对老师各项素质技能进行评估。老师只关注学生学习,无暇顾及学生的道德情感问题。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无人帮助,自暴自弃。另一方面,农村教师资源匮乏,教师队伍素质相对偏低。据调查,一些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教师一人担任好几门课程的教学,教师备课时间长,感觉压力大。教师有时知道谁有学习或者情感问题,想沟通交流、家访,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部分基层教师素质偏低,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态度恶劣,冷言冷语,有的还动用武力,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家庭责任,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家庭道德教育,要强化家长的监护与教育责任。一方面,家长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角色。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教育,父母如果常年在外,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相对疏远,这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创造一个温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父母有一方在身边的,要和孩子及时沟通交流;父母都不在身边的,要尽量创造条件,通过打电话、网络视频等方式与子女交流,让子女在远方也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满足孩子,也要关注孩子的学习以及内心情感,遇到苦难时积极鼓励他们渡过难关,取得进步时要激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要尽量让学校教育家庭化。首先,学校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学校每个月发给或寄给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一份留守儿童近期表现资料,让他们及时了解孩子的最新动态,学校也要针对不同留守儿童进行引导和教育。其次,学校在关注学生学习之余要多开展有关心理健康发展的游戏或活动。活动要结合农村的环境特点,重视留守儿童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最后,学校要加强教师素质提升,加大师资力量,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学校应多方面关爱留守儿童,主要是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生活和学习,在出现问题时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教育他们自立、自强,让他们快乐健康成长。
(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优化社会环境
村委会要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社会要积极提供帮助,可建立一个关爱基金会,对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救助,还要提高社会及公众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政府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农民工回流,让更多的父母愿意回家,让农民工在家务农、就近工作或创业。这样,父母就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政府还可以改变留守儿童的外出打工父母和监护人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涂小艳.探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J].智富时代管理,2016,(3).
[2]朱卫红.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三联多动”;家校合作;留守儿童;西北地区;对策研究
良好教育效果的取得,离不开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而这种默契的教育合力的形成,需要家长和教师以及社会的积极配合和互助协调。西北地区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制约,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诸多消极因素,家校合作存在许多弊端。因此对当前西部地区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理性解读至关重要。
1家长与教师都要提高认识,双方都要认识到自己在家校合作中自身的权力与义务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因而教师要善于与不同职业、身份、文化程度、年龄、性格的家长沟通,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共同提高认识,共同教育学生。家长也要更加主动地与教师联系沟通,熟知孩子在校的情况,关注孩子多方面的发展,促进孩子的全面协调发展。要深化家校合作,难点是需要家长观念的转变,树立注重子女特色发展的人才观、尊重子女的人格和支持子女的个性发展的民主教育观等。
2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校合作,长期坚持
对于班级规模较大的情况,教师应制定计划,将家校合作普及全班学生,推进家校合作的实施效果。教师与家长也应提高合作技能,进而提高合作效率。虽然对学生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身心状况,他们无论在沟通、理解、社交和学习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而且由于家庭对孩子的希望不同、要求不同,教育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了达成最终的教育目标,我们就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为他们制定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家长,以教育者的专业素质去引导家长,而不能居高临下。
3家校合作双方主体必须对家校合作的每一次活动要做充分准备,做到胸有成竹
在当前的家校合作中,合作内容绝大部分涉及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状况,对于学生的品德、兴趣爱好、心理健康、其他需求等涉及较少。但仅有学业成绩而缺乏能力的人在当今社会是立不住脚的。因此家长来学校除了解子女的学习状况外,还要了解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性格发展和生活状况,以及组织纪律等方面。为此,学校有关人员,尤其是班主任应将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这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学生接触、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家长来学校,教师才能较准确地叙述学生的表现,使家长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子女的情况,以便共同研究教育孩子的方法。
4定期合作与不定期合作相结合,提高实效性
学校应定期,如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召开家长会,或家访,及时了解、汇报学生的情况,确定教育方法,掌握教育效果。当然,还要结合不定期的合作,使近期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每次家长会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避免单纯谈孩子的成绩而导致一些家长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要改变以往“教师报告会”的模式,不仅要通过教师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也要让家长咨询、讨论、建议,以成为真正的“交流式的家长会”。家访时要注意全面反映与了解学生的情况,不可以将家访变相为“告状”,避免产生负面的教育效果。
5合作主体要相互信任,细心沟通
学校应把自己的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向家长明确;家长也应该把自己对子女的期望、育人方法等向学校表明。然后,家长和学校两方面进行谋和、协商,力求在上述各方面达到一致,从而避免作用到学生身上的‘扭力’,使家校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教师要以一种诚心诚意的态度主动地去尊重所有的学生家长,这是教师与家长能够密切配合的基础。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家长,特别是当学生犯了错误、有了缺点时,不能只做简单的汇报,或作出“法官”式的“判决”。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本着对教育事业负责的精神,真心诚意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真正让每个家长都能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中。
经过两年的时间和研究,学校和家长育人目标一致,任何问题都可以在沟通中解决。展望未来的教育形势,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展走向多元,政府权力走向有限,学校的发展从主观封闭走向民主开放。只有构建民主开放的家校合作机制,才能获得家长、社区的关心与支持,才能实现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共同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艳玲;英国家校合作的新形式――家长担任"教学助手"现象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2] 8刘翠兰;影响家校合作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