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

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

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景区,旅游管理,社区参与,积极作用

一、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的界定

1.1生态旅游的概述

从自然保护的角度分析,生态旅游主要是指“为了对某一个地区的自然、文化、历史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而有目的的到该自然区内所进行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前提下,创造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的居民得到利益。”

1.2社区参与的概述

社区参与,就是社区的居民对所在区域内的生态旅游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所施加的影响或者直接参加了生态旅游从开发到发展的全过程,并对发展成果进行分享。社区参与最主要的主体是社区居民;社区参与的客体是社区的各项事物;社区参与的目标取向是社区的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所以只有社区居民的直接参与和管理,才能培养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有效的整合社区的各项资源,实现社区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化。

二、社区参与神态旅游的内容以及发展

2.1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社区参与和生态旅游主要内容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得出:社区作为生态旅游发展的主体,应该参与到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经营、管理、监测和旅游利益分配的全过程,以促进生态旅游和社区的持续稳定发展。

2.2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

2.2.1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的定义

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最接近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能够最大限度的维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防治经济漏洞、切实的保护好当地的传统文化。

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主要是指当地社区确实拥有和管理生态旅游事业,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切实的保证大部分的利益收入保留在社区的内部,以达到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促进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目标。

2.2.2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的特征

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的管理中,社区对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控制权和决定权,直接参与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旅游业的收入大部分保留在社区的内部,直接参与旅游业管理的社区居民能够获益,还要通过成立社区发展基金,以提高社区的医疗、卫生、教育事业;通过社区居民直接对旅游管理的参与,能够促进当地自然患者的可持续发展,大幅度的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社区参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3.1社区参与是生态的主要特点

生态旅游与生俱来的有四个基本的特点,它们分别是:首先生态旅游的发展不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相反通过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提升人们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增强人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其次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不是以牺牲旅游区域内的传统历史文化为代价,而是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促进当地传统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或者珍贵遗址的保护,弘扬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3.2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内涵的一部分

生态旅游的定义,在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的条例中明确规定“生态旅游就是既能够保护自然环境又能够起到维系当地人们生活责任的旅游活动”,并且当地社区的参与已经成为衡量生态旅游的一种主要的标准。

生态旅游不是单纯的自然旅游,它更多的包含了责任、保护、教育、社区参与等理念。

3.3社区参与是实现生态旅游目标的最佳途径

生态旅游能够实现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合理有效利用旅游资源的关键途径,也是对旅游活动的有序开展和旅游运作的理想境界。生态旅游应该满足对旅游资源实施保护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的最佳途径,就是实现群社区参与。

四、生态旅游管理中社区参与的促进作用

4.1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着眼点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管理,当地的居民可以直接从事生态旅游全过程中各项活动的经营活动,社区居民能够从中直接获取利益,以改善自身的生活水平。从这个角度分析,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脱贫致富”。

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能够为当地的居民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带动当地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可以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的意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4.2以旅游业的发展为着眼点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一是自然景观,其二是传统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而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开发和发展程度主要室友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实施和保护决定的。很多的旅游走出去,都希望见到没有见过的东西,浏览没有见过的风景,感受未曾见过的民俗,所以旅游到达一个地方,更愿意使用当地独具特色的设施,和当地的人们接触,融入当地的风俗习惯中。

4.3以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为着眼点

在旅游业中,资源环境的开发和保护是相互矛盾的,但是社区居民的参与确实该矛盾迎刃而解。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可使他们从依靠、消耗资源维持生活,到从事自然资源的管理开发工作,这从根本上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也缓解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与此同时,社区居民通过生态旅游的教育理念了解到环境保护的加之,从而是生活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总结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部门、旅游开放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帮助。在发展生态旅游时,管理的重要责任应该落在当地社区的肩上,积极的鼓励当地社区的参与,努力的营造社区管理模式,使生态旅游项目在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作者单位: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玉钧,生态旅游管理框架分析[N],中国旅游报,2008-11-8(14)

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范文第2篇

一、开发生态旅游农业的原则

(一)低碳化节能化的开发原理

在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人们应尽量结合低碳化节能化的原则。在当地观光房屋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应该选择绿色、环保、节能的新型材料,如:外墙保温装饰挂板,软石地板等等,在进行绿色生态建筑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建筑物的节能建设,在农业旅游产品的展示过程中,可将风能与建筑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风能提供整个建筑的电能,以此来确保旅游农业开发的生态性。

(二)因地适宜的开发原则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根据当地的特色,结合当地人的生活情况、环境、地形等,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在不影响游客观光效果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地方原有的古老的建筑物,让游客不但能享受和谐化的自然环境,还体会到当地的风土民情,让游客身心和心灵有美的享受,感受健康舒适的旅游。在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特色,充分利用农村的空间、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建设农事体验区农业展示区,将农业展示与农业产品的加工通过流程向游客展示,让游客对农业有更好的了解。

(三)可持续发展式的开发原则

人具有社会属性,绿色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生态旅游农业的开发最终是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讲究的是以人为本,因此,生态旅游农业的开发是让人们能体会的农业的自然,使得旅游者能放松心情,享受旅游的过程。在生态农业的开发上,应建立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为一体的农业体系,确保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

(四)系统性的开发原则

生态旅游农业区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讲的是在自然环境中,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他们之间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其主要特点是,在一定时期内,生态环境保持的是一种动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循环,生物质的循环维持了整个大自然的稳定。在进行生态旅游农业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旅游农业看作是一个系统,在设计中加入循环系统,让农业、建筑物当中的水资源,物质资源能循环使用,让旅游与农业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二、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

(一)科技观光休闲农场模式

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要向高科技发展的方向迈进。生态旅游农业的建设也从原来小规模向集中连片发展。由于高科技在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中的应用,无论是在生态旅游产品质量上还是在外观上都比传统农业旅游略胜一筹,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生态旅游农业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色彩丰富,可以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以及季节的变化,大面积种植管理油菜花,小麦,蔬菜等,营造一种赏心悦目的氛围,使得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不但能感受到大自然的亲和力,还能学习到科技知识。

(二)生态农业科技园模式

生态农业科技园是一个集农业的开发,生产以及游客观光的场所。农作物的种植以及培养等高科技方法在科技园中随处可见,为人们提供了随时随地了解高科技的机会。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以及地理环境的优势,扩大生态农业科技园的功能,包括农业教育,科技研究,商贸交易,农业示范等,从创新的角度去建设农业科技园,积极引进国外的植物与农作物,丰富科技园的生态物种,提高游客的观赏兴趣,开阔游客的视野。

三、旅游农业开发应用的典型例子

开发生态旅游的目的是让一切回归自然,使人们更加接近自然,让建筑,人类与自然有机的结合,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同时也给人们营造一个休息调整的环境,正是基于这些优点,好多地方都进行了生态旅游业的开发,下面举一些典型的例子。1.马来西亚的那亚大厦中绿化种植区域为大厦提供了一个富氧的环境;曲面玻璃的设计可以调整建筑得到的热量;中庭的设计可以使冷空气通过建筑;电梯和卫生间都采用了环保的自然和通风。2.大别山庄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绿色生态建筑群,同时大别山尊重大自然,建设原生态的建筑,尤其是大别山客房的设计使人更加接近自然。3.德国“三升房”,由于它的建设要求每年每平方米的使用面积的采暖耗油量不超过3升,所以叫“三升房”。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借鉴以上地方生态旅游的开发原理,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充分利用当地农村的资源,再借以高科技管理的辅助,让生态旅游业与农业和谐并进。

四、结语

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致富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1-0035-02

生态乡村生态旅游是顺应城乡消费需求,充分挖掘利用农业生态、生活、旅游功能的有效形式,是集农业生产、自然景观与科普于一体,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乡村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农业,也有别于休闲旅游业,它立足农业,注重农业的循环利用开发,发挥生态农业的旅游休闲功能,充分体现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在经营形式上表现为产、供、销及服务等全面融合,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乡村生态旅游在国内外的发展

乡村生态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农民劳动生活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在这类旅游活动中,如果主要吸引物是农村风情风貌,则又被称为乡村旅游。从世界范围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最近三十年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远离城市喧嚣的旅游活动更加受人青睐,发展进一步加快。2002年,意大利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单位,当年夏天就接待了120万人次的本国旅游者和20万人次的外国旅游者。在法国,成立于1953年的法国农会于1998年专门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服务处”,大力推销乡村生态旅游。2004年,法国农村地区接待了占全国总量28,2%的旅游者,本国公民在本国农村旅游的消费额约为200亿欧元。由此可见,乡村生态旅游作为“大农业”和“大旅游”相结合的产物,在世界上早已形成规模,有力推进了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我国的乡村生态旅游,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家旅游局在全国倡导开展乡村生态旅游和创建全国乡村生态旅游示范点活动,逐渐形成规模。到2005年末,共评定出全国乡村生态旅游示范点359家,遍布31个省区市,在农、林、牧、副、渔各业中树立起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样板。

目前,乡村生态旅游正在全国深入推进,创建全国乡村生态旅游示范点的单位越来越多,乡村旅游的市场越来越大。据测算,目前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这些通过兴办旅游而向广大农村地区转移的财富,就是对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直接贡献。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和特点

(一)景区带动型模式  景区带动型模式,是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和指导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景区带动型模式的主要特点:一是通过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的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及配套服务,拉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销售,促进乡村旅游及社区经济发展;二是减少旅游景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压力,迅速扩大和提升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功能,并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配套服务;三是带动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

(二)乡村组织型模式  乡村组织型模式,是以具有丰富旅游资源,交通通达条件较好,又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乡村为依托,通过乡政府、办事处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拥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又毗邻旅游市场,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等;二是乡政府、办事处统一规划、开发和建设主要旅游吸引物,引导和组织农民户建设接待设施,开展旅游接待服务;三是推动乡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乡村环境改善,带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带动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等。

(三)公司+农户型模式

公司+农户型模式,是对具有旅游特色的村镇,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指导村镇居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国内外旅游者。

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通过以公司为主导进行整体开发和经营,解决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短缺问题;二是发挥公司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核心旅游资源,配套服务接待设施,加强对外宣传促销,促进乡村旅游迅速健康发展;三是引导和帮助村民改善环境条件,开展配套接待服务活动,促进村民收入的增加;四是提高村民的旅游服务素质,形成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增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 生态旅游 低碳 循环 模式

所谓生态脆弱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区域。在经济发展落后的条件下,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以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向大自然过度索取,如超载过牧、乱砍滥伐、粗放式开采等,这些行为使得当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生态环境退化严重。

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特征及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丰富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拥有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和风俗人情,较少的人为干预,使民族地区保留了许多原生态景观,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同时,我国民族地区大多位于内陆地区,边缘的环境、封闭的交通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不少民族地区把旅游开发作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一)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特征

其一,地理区位的边缘性。我国生态脆弱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地区一般处于几个自然地理的过渡带,属于多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类型的边缘地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与区域经济中心或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其二,社会经济的边缘化。由于环境封闭、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政策、科技、市场效应等的衰减,民族地区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经济水平的落后,同时带来了社会发展的缓慢,教育水平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落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素质参差不齐,这些无疑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三,旅游资源丰富。全国生态脆弱区涵盖了内蒙古、宁夏、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我国少数民族大省,分布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给这些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经济的边缘化。

(二)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其一,旅游资源粗放式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开发粗放主要表现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回报,而忽视了资源耗损和破坏,开发和运营环节能耗和水耗较高,污染物排放强度较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下,社会交易率低而交易成本较高。其二,生态环境与经济处于相互矛盾的两难状态。少数民族边缘地区大多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粗放式经济模式使得民族地区本来脆弱的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加上自然灾害频发,进一步恶化了当地生活环境,导致边缘地区处于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的两难状态。其三,公众环保意识的不足。许多地方政府重发展轻保护,有的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个别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违法采矿、超标排放十分普遍,严重破坏环境;许多民众环保观念淡漠,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资源掠夺性开发和浪费使用不能有效遏制,生态破坏、系统退化日趋严重。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及经典案例比较

民族旅游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旅游方式,既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起到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交流和社会团结的作用,具有强大的经济、社会、文化效应。

(一)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现状概述

学术界对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表1是近10年来国内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多种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总结。由此可知,多种模式的出现归根于理念的不同,不同的视角归类出的是多种类型的模式。其中有些模式虽然属于不同类型,但其实从理念的角度来看,这些模式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也就是说,真正主导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方式的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样的理念来引导民族旅游的发展。

(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经典模式及代表案例分析

1.传统+生态开发方式。凤凰古城位于湖南湘西自治州,直到2000年,凤凰旅游业一直处于自然、自发形态,政府对于旅游的认识不充分,基本没有形成行业和产业的概念;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景点的可进入性差。2001年,凤凰县政府将凤凰古城等8大景区的50年经营权转让给湖南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居民参与”的“凤凰模式”。在引入社区参与的基础上,2007年来凤凰提出了“生态立县”工程,实施“生态旅游”项目。这种在传统基础上引入的生态开发模式在旅游开发的实际运作中取得了巨大的绩效。凤凰生态旅游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生态旅游加强了民族地区自然文化的保护,使得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民族文化得以传衍;第二,生态旅游较之传统旅游方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更注重旅游带来的社会效益;第三,生态旅游强调民族本土居民的利益,在旅游规划过程中注重引入居民意见,注重居民满意度。

2.生态+循环开发方式。云南在2007年已开始进行循环旅游的探索,其中西双版纳的循环旅游发展起步较早并出现成效,主要采用生态型旅游村寨模式、环境友好型旅游小镇模式、绿色旅游城市模式。西双版纳循环模式的特点:第一,实现投入物质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资源化等,增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促进旅游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第二,促进旅游管理者、旅游开发经营者、旅游者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极力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倡导绿色消费,从而从诸多方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低碳旅游开发理念。2009年,我国第一次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之后逐渐成为旅游的新趋势。低碳旅游是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模式,运用低碳技术,融入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通过旅游设施、低碳旅游吸引物、旅游体验环境、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实现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低碳旅游景区是台湾地区的坪林景区,它是台湾地区第一个低碳旅游观光景区。1997年,坪林推出了台湾第一个以“低碳”为情境的“坪林之旅”,设立共乘前往、交通管制、低碳换乘的低碳交通,建设低碳旅游活动和低碳旅游服务中心,此外还有导游在导游讲解中宣传低碳意识和碳汇理念。低碳旅游为景区和社会带来了显著的低碳效益。

低碳理念的特点:第一,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以免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随着生态旅游的泛化,越来越难以对生态旅游进行评定。低碳旅游的可量化的实施标准和对全过程旅游、多方位参与者的低碳要求可以突破生态旅游规模的限制;第二,注重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低碳住宿餐饮等低碳或无碳方式;第三,注重加强旅游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促进全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

由此可知,三种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各自强调了不同的发展重点(见表2),但三种模式各自的目标不是彼此独立与矛盾的。生态旅游侧重以小规模旅游来强调对于民族旅游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还强调社区参与,关注民族居民的利益和旅游惠及民生的价值体现,这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模式、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展民族旅游都必须遵循的理念。但随着生态旅游的泛化,以及生态旅游本身关于旅游对象、生态旅游者等问题的模糊化,生态旅游并不能完全解决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和旅游开发的矛盾。低碳理念和循环理念的提出在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的低碳化、高效率以及再循环、再利用,能更好地解决环境脆弱和保护的矛盾。综上所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应该在前面三种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更具有综合优势的开发模式。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与环境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依托,以低碳为先导,以循环经济为补救的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补偿,关注旅游惠民的生态旅游开发复合模式(见图1)。

(一)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内涵――生态、低碳、循环的依承关系

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将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的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基本前提,强调社区参与,重视生态环境的补偿,尽可能保持和维护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效益为目标,注重旅游开发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系统协调。

严格的生态旅游为了维护旅游环境的生态持续性,过分地限制旅游开发规模和游客数量。而泛化的生态旅游则存在生态旅游对象、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过程的诸多质疑,生态旅游试图追求“零碳排放量”的旅游发展方式根本无法完整实现。低碳旅游则着眼于“低碳”,强调“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方式”,提倡通过各种低碳技术的革新和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在生态旅游的理念基础上,低碳旅游使得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旅游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循环应用,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能源的低消耗、旅游污染物的低排放、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旅游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特征,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

(二)模式的实施路径

1.四轮驱动构筑核心。旅游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开发方式策划低碳型民族景区,建设低碳旅游设施,规划生态交通方式、新型能源供应设施、循环性卫生设施,打造低碳型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游憩,营造低碳旅游体验环境。在开发过程中通过资源循环持续利用、清洁生产等以保护旅游资源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返回大自然环境,实现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旅游者:旅游者在进行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中,应尽量以徒步、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等相对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选择碳足迹最低化的旅游线路;尽量选用本地的绿色食物,减少食物的生产、运输、包装等环节从而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尽量选择民族地区的家庭式旅馆、乡村酒店、民族村寨等住宿方式,减少了因大量建设而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又惠及了当地居民;优先选择体育、运动、康体低碳旅游体验活动,通过植树或其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行为,对自己曾经产生的碳足迹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消或补偿,培养“碳补偿”或“碳中和”的消费方式。

政府管理:制定低碳标准,对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按照其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和污染破坏资源环境的程度征收排污税、碳税、污染产品税等环境资源税;推行旅游碳汇机制,不断增强旅游目的地或旅游区的碳汇能力,消除碳排放的消极影响,培育高品级的碳汇旅游体验环境。

社区居民:在民族地区推行低碳的生活方式,出行多采用公共交通、电动车、自行车或步行,既节能减碳又健体强身;能源利用方面,尽量使用天然气、沼气、风能等新型能源;社区家庭使用节能电气设备,减少电器待机状态,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同时可有效地节能减碳。

2.变资源-生产的单向过程为循环过程(见图2)。其一,在民族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视制定民族旅游环境保护规划,建立民族旅游开发的技术支撑系统,积极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实行减量化、清洁化和保护性开发,把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要坚持容量控制原则,在旅游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可能出现的污染,进行预防性管理;建立环境补偿制度,在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设定固定的产出-补偿资金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建设、节能设备的采购、环保技术的推广、民族文化的保护等。其二,在旅游经营和消费环节,倡导低碳化的企业经营,建立绿色化的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环节;倡导民族居民低碳化生活的同时,鼓励民族村民发展生态经济,采取经济林果、蔬菜、家禽养殖、花卉养殖等现代生态经济经营模式。同时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推出民族村寨与田园观光休闲;鼓励旅游者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重视废物处理,采用生态化、景观化的方法处理废弃物,尽量多次使用各种物品;尽量使废弃物资源化;对于无法再使用、再循环的废弃物则焚烧或掩埋。实现废弃物的充分利用、减小环境污染。

3.责任与利益共生。近年来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强调居民的参与以及旅游对于当地居民的反馈,但是这远远不够。在很多民族地区,旅游逐渐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所占的GDP上升了,而当地居民的旅游收入上升幅度却远远不够。在民族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应鼓励村民以资金、手工艺、民居、自留土地等方式参与到旅游的开发、经营中来;同时政府和企业必须建立一定的补偿制度反馈于当地居民,着力于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水平等,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条件。

(三)模式的支撑保障系统

宏观层面。一是加强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指导。围绕建设民族旅游开发、推进低碳旅游、推动资源能源节约与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政府应当逐步颁布相关的法律,制定旅游开发和经营的低碳标准,制定推动民族旅游发展激励政策。二是建立先进技术支撑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在民族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在民族居民社区生活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低碳基础上推进循环开发。三是构建生态伦理理论,保护民族地区生态脆弱环境和文化。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复杂脆弱,民族文化和民俗消失严重,在开发和保护的夹缝中生态经济矛盾突出。民族生态环境与民族地区的生存息息相关,为了维护民族地区的自身生存和根本利益,应该倡导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正常运行的道德观念。

微观层面。一是建立民族旅游开发的产业体系。以低碳和循环理念为指导,在民族地区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围绕旅游和惠民需求,整合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企业,构建民族旅游产业体系,形成从单一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到产业联动低碳发展,到产业的惠民、富民的有机联动。二是构建旅游资源开发惠及民生的有效性评价模型。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评价涉及到经济效益,惠民效果,对当地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以及开发过程中是否已达到生态旅游、低碳和循环理念的要求。在旅游开发模式系统中,应提炼出评估因子,建立定量化评价模型。三是构建预警模型,建立生态保护协同行动模式。碳足迹通常也被称为“碳耗用量”,用于测量机构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指标。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计算民族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构建预警模型,以此来衡量低碳、循环理念的推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亚欣.生态脆弱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1)

2.薛梅.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08(3)

3.麻学峰.欠发达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6(14)

4.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J].民族研究,2007(4)

5.蔡萌.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

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旅游业 循环经济 效益评价 指标体系

长江上游的大九寨环线,是以成都-都江堰-汶川-松潘-九寨沟为西线和成都-绵阳-江油-平武-九寨沟为东线的环形旅游线组成的地带。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众多的人文古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际与国内游客,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旅游基地。特别是近年来推行的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对保持大九寨环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就其效益进行分析,以期构建一套可以用于定量评价大九寨环线旅业游循环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及方法。

一、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及效益评价原则

由于九环线地处长江上游,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生态条件脆弱,面临着开发与保护、巩固与发展的双重任务。实现九环线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优先,以生态建设为主,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等生态工程,逐步恢复森林景观,培育森林特色资源,优化森林的各种效益。建成九寨环线“春天一山花,夏天一山绿,秋天一山果,四季有景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在保护好现有生态资源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好生态,增加植被,提高植被质量,同时要治理好污染,通过构建景区特色,把文化、景观、娱乐融为一体,形成具有九寨环线特色的旅游文化。

人们从事旅游循环经济活动是为了追求和提高旅游经济效益,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为此需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技术来评定旅游循环经济的质量,分析和掌握旅游循环经济模式的运行效果。根据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其效益评价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所确定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要能够科学地反映出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内涵。指标的选取要建立在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循环经济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并考虑指标间客观的相互内在联系及完整性。

2.动态可比性

动态可比是指旅游业循环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可以在时间上进行动态比较,说明循环经济效益提高的速率,资源的利用效率,以体现旅游业循环经济的价值。

3.综合性

指标的设置要全面系统、公正客观,能确切的描述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效益, 防止片面化、避免出现系统性的偏差指标,通过设计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和资源的利用效率统一起来。

4.可量性

指标计算要力求简单,其计算依据的资料应该比较容易取得,个数不能太多,以便于实际统计和计量。

二、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是一个涉及经济、环境、社会多方面协调、综合发展的整体,可以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共赢 ”发展。国家发改委、统计局、环保部于2007年了我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宏观及工业园区),包括的指标有资源产出指标(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能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资源消耗指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取水量、重点产品单位能耗、重点产品单位水耗)、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废物排放指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COD排放量)。这些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层次分析方法,根据循环经济评价总目标,分解为若干层次,即各级子目标,最后提出描述、表达目标的各项指标,即最后一层的具体指标,这样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够保持严格的内部逻辑统一性。这些指标体系大部分可直接或间接地为旅游业循环经济评价所用,但也要考虑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与使用。

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效益一般由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部分组成,涉及面广、体现方式多,既抽象又具体,具有综合性、传递性、交互性和时间性等基本特性。因此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经济、社会、自然资源与环境各个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各个子系统由多层次组成,彼此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相互关联的.整个旅游业循环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呈现多维空间的指标群体结构。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通过科学合理的分解、归纳和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其中第一层为总目标层,即综合效益,第二层为子目标层,即各子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景观效益,第三层为指标层,即各子效益分成的具体评价指标。

三、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效益值的计算

1.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各个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在综合评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权重的大小对评估结果十分重要 ,它反映了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聘请相关专家,采用1~9标度法(表1),通过经验分析,从上到下确定指标间两两相比较的重要性比值(同时2、4、6、8、1/2、1/4、1/8为两两判断中间状态对应的标度值),从目标层到指标层分别建立判断矩阵表(表2),通过计算矩阵的标准化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即可得到较为真实的某一层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即层次单排序权值;在此基础上,再与上一层次因素本身的权值进行加权综合,即可计算出该层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整个层次的相对重要性权值,即层次总排序权值。这样,依次由上而下即可逐层计算出最低层因素,即具体评价指标相对于最高层的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权值,也即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2.指标值的无量纲化处理

在如图1所示的22个评价指标中,指标间由于其量纲、函数关系、绝对值不同,不具有可比性,无法按照多目标规划的基本思想综合成一个能从总体上衡量系统优劣的单指标,因而需要对同一指标在不同数值下的价值予以量化,也即无量纲化处理。指标无量纲化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极差正规化法、标准化法和均值化法。这些无量纲化处理方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均有所应用,各有特点。本文采用级差正规化法进行无量纲化。级差正规化法主要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Mi为第i项指标评价值;Xi为第i项指标监测值;Ximax为第i项指标数值最大值;Ximin为第i项指标最小值。其中正向指标表示该指标与循环经济发展正相关,即指标值越大越有利与循环经济的发展;负向指标则相反。

3.综合效益的计算

旅游循环经济的效益值是衡量旅游循环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是各项旅游循环经济效益指标的加权平均值。据此我们可以用数学模型对其做定量分析:

式中,A为综合效益指数;n为指标个数;Mi为第i项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值;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由此公式可以计算出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值、生态效益值、社会效益值、景观效益值及其综合效益值。

上式计算出的A值,作为衡量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效益的指数,其值越大,说明该区域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措施得当,综合效益越好;其值越小,说明该区域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措施需要进一步改进,综合效益越差。同理,上式计算出的各子效益值,也能对应说明该区域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景观效益的相对好坏。

四、小结

本文对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效益值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科学分析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成效提供了技术支持。运用该方法,通过收集、整理、计算、分析相关数据,便于掌握和了解该地区生态旅游的总体状况、主要特点、存在的不足,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科学地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做好生态旅游活动的经营管理,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与统一,从而实现该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周中林: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9

[2]姜春前何艺玲韦新良: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4,17(3):334-339

[3]钱尚瑞王岳能苏为华: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4]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