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电网的发展背景

智能电网的发展背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能电网的发展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能电网的发展背景

智能电网的发展背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设计;研究

智能电网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电力发展趋势。其优越性能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很好的缓解目前各个国家与地区所面临的能源资源紧张局面。电力设计处于电力建设与发展的首要位置,在某种程度上能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促进电力设计的发展与进步就成为人们研究与探讨的热点。

1 智能电网概述

对于这个问题,为了理解与阐述的方便,我们主要可以从智能电网的定义、智能电网的特征以及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智能电网的定义。所谓智能电网就是指在物理电网的基础上,通过将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传感测量技术等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智能化供电网络。智能电网的目标与核心是将电网建设成为信息化、数字化、互动化和自动化的电网。

(2)智能电网的特征。与传统的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具有很多的特点与优势,其中比较显著的就是兼容、绿色、高效、优质、集成、交互以及协调等,所谓绿色是指智能电网所利用的均为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尽可能地降低环境污染,所谓交互就是指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双向交流与通信。

(3)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主要有输配电技术、智能调度技术以及发电储能技术等几种,其中输配电技术又包括特高压输电技术和高温超导输电技术两种,前者可以实现远距离电力系统的连接,后者主要具有损耗小、污染少等特点与优势。智能调度技术是智能电网中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项技术,它能够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调度等。发电储能技术贯穿于能源转化、传输和使用等几个环节,由于发电所使用的均为清洁能源,所以在提高供电安全性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环境。

2 智能电网的设计背景

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市场面临着非常大的机遇,归结起来,主要有高效可靠的电能质量保证体系、多样化的交易主体以及全面信息化的智能交易平台等几个方面。首先,高效可靠的电能质量保证体系。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不同,它从发电、电网以及用户端等各个方面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为电能质量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保证。比如,在电厂方面,智能电网中的并网技术可以将绿色能源安全有效的接入电力系统,在用户方面,智能电网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两种手段来对电能质量所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消除;其次,多样化的交易主体。在智能电网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双向互动通信得到较为充分的应用,这些都导致电力市场的交易主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包括传统的发电商、电网运营商以及各种单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中间商、投资商等,还包括大量的普通电力用户以及各种能源微电网等。市场主体的增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强化电力市场竞争的力度,从而更好的推动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全面信息化的智能交易平台。一般来说,一个成熟的电力市场需要强大的信息技术与平台的支持,智能电网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为电力市场提供全面有效的技术保证。与传统的电力系统相比,智能电网可以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以及测量技术等对系统中的中压和低压进行实时查看。除此之外,智能电网背景下,交易平台的智能化也能为电力市场的运行提供其所需的各项技术指标,以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

3 智能电网的设计要点

3.1 智能电网的可靠性

对于智能电网来说,可靠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智能电网的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一般的普通电网,在发生比较大的故障时,电网的正常运行就受到影响,智能电网就能弥补这一缺点,所以在设计中一定要考虑。通过合理的设计,不仅可以让电网的安全和可靠得到保证,还能防止电网的信息泄露,给电网企业和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2 智能电网的自我修复性

智能电网的自我修复性也是电网可靠性的具体的一部分,所谓自我修复性,就是在发生故障时,只能电网可以对故障作出自我诊断,找出发生故障的位置。另一方面,智能电网可以对电路中的故障情况进行预测,把故障造成的损失降低。

3.3 智能电网的兼容性

对于现代的电网的建设,我国的发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火力发电了,而是向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等方向发展,而智能电网被大力推广。传统的电网在风力发电、核电等地区覆盖率低,电网的承受力很差,对电负荷的承受力小,只有一小部分电力能被利用,不仅可靠性低,也浪费了资源的浪费,所以智能电网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兼容性,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提高智能电网对环境的承受力和兼容性,满足现代社会对电力的需求。

3.4 智能电网的互动性

智能电网的设计最主要的要求是满足实际应用,对电价实施有效的管理、让居民对电的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提供质量更高的电。所以,智能电网的互动性要好,可以与现代电器等有很好的联系,更合理的对电能进行利用。

3.5 节能环保的设计原则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相比,最大的优点是节能和环保,据数据表明,我国的智能电网每年送电可以节约到5~10%的电能,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智能电网的设计中也要有节能环保的意识,可以通过绿色材料的应用,采用合理的线路、总线设计,达到节能环保的原则。

4 智能电网背景下的具体电力设计

在智能电网环境下,需要更好的推进电力设计的发展与进步,归结起来,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设计主要包括短路电流和设备的设计、电气二次部分的设计以及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等几个方面。

(1)短路电流和设备的设计。从整体上来看,所有的电力设计都必须在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对新建变电站的设计补充规定的基础上来进行,比如,对于220kV屋外配电装置来说,通常采用的设计方式为双母线设计,并将管母线、断路器等进行中型布置;110kV屋外配电装置来说,与220kV屋外配电装置的设计基本相同,而对于35kV来说,所采用的设计方式为单母分段接线,对配电装置进行单列布置;

(2)电气二次部分的设计。电气二次部分的设计要充分结合智能变电站优化集成设计建设指导意见进行,对于一台应用数据服务器来说,集成变电站的辅助控制系统需对主机进行在线监测,除此之外,还需对故障录波和网络分析系统进行一体化配置,对过程层交换机进行间隔配置,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好的实现电力设计的优化;

(3)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对于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来说,为了更好的实现对系统数据的处理与备份,尽量对主机配置2台以上的操作员工作站,而对于220kV、110kV电压等级的电压表则应进行单独配置。除此之外,在对终端进行设计与配置时,还必须遵循特定的要求与标准。

5 结束语

在未来不长的一段时期内,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以及能源资源紧张局势的不断加剧,要想实现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就必须在电力设计上多做努力。电力设计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设计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在智能电网背景下,加强对电力设计的重视与关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智能电网概述、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市场面临的机遇以及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某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成斌,姜涛,孔祥玉.智能电网下的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2).

[2]李玲,付生辉,张丽.浅谈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Ⅱ.神州,2012(35).

[3]刘卉.浅谈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4).

智能电网的发展背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能源;智能电网;建设

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我国传统能源存量的不断减少,有必要将新能源技术应用于未来电力事业发展,着力寻求智能电网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在稳步提高电能质量的基础上,有效的缓解能源危机。同时,我国目前新能源技术在电力生产应用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效,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上,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文章在分析我国目前智能电网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新能源背景下我国知网电网建设面临的问题,并着重分析了新能源背景下智能电网建设策略,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1 智能电网概念及建设现状

1.1 智能电网概念

当前,智能电网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表述对其进行了解:它是未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电网,其物理基础以各种发电、用电和储能设备为主,同时还有配套的输配电网络,另外,它还集成了诸如新型传感测量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等;可以实现对其中的任意一个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用户和节点等的实时监控,也即可以完全实现自动化,保证了所有节点的电流、信息的双向流动;有效实现自愈,其可以自我恢复发生的任何事故,从而保证了电网的可靠运行;可以自行调节对用户所需要的电能质量的满足;支持接入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电网整体、灵活和效率等性能得到了提高;完美解决和大量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接入和整合等等。

1.2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现状

当前,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对智能电网涵义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认识和了解,且每个国家的能源、用户分布和电网建设情况也是相差甚远。考虑到我国的基础国情,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电网的建设要依靠特高压电网实现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输电,减小煤炭运输压力,实现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的统一高效配置和高效利用。上文也探讨过智能电网的诸多优势,这些优势势必为我国建设的大容量电力,远距离外送的电网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另外,特高压输电的诸多优势也使得其成为国际上输电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因此,我国也具有很高的特高压输电技术、产业等领域的优势,我国应该积极探索自己的智能电网发展模式,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实践认为,我们应该对统一坚强的输电网进行优先发展,并把中国电网的建设重心始终放在对骨干电网的建设上。以上种种都对能源的清洁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接下来,我国要始终把只能电网的发展集中在对新能源利用的探讨上。

2 新能源背景下我国智能电网建设面临问题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展下的智能电网建设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将未来我国智能电网的积极发展提供现实意义。

2.1 可再生能源分布的分散性

可再生能源具有分散性的特点且在存在统一大电网的同时,使得靠近负荷侧就地利用的分布式发电也会逐渐凸显重要。因此,在未来的电网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这么一种格局:统一的大电网与分布式电网平行发展。另外未来电网可能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即是如何优化平衡利用分布式电力资源和集中发的和使得大电网和分布式电网的有效互动。这是因为未来的电力用户不仅仅是用电方,如果他们也具有发电系统的话,其不可避免地要成为电力供应方。同时,未来电网的一次能源并不仅仅局限在现今主要的水电和煤电,可能还会有水电、光电、海洋能发电、风电和生物质发电等方面,当然,如果对其时空分布特点和发电方式进行考虑,则又显得更为复杂了。因此,充分地对此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为以尽量最大限度地使得相关资源和负荷得到优化平衡、电网系统的总体效率和效益得到提高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2.2 可再生能源和负荷资源的分布不匹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也促使了发电量的逐年攀升。但是未来其可能不会成为发电量攀升的唯一因素,还需要考虑到能源结构的影响。众所周知,当前对新能源的利用主要是以发电为主,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将必然成为终端能源的主要部分。因此,就要对电网的容量提起重视。不仅仅如此,很多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会使得其在发电时产生的发电功率有较大的影响,另外一些诸如惯性之类的因素,也对其提出了很大挑战。所以,应该重视对未来高容量电网的管理和高效、可靠、安全地的运行问题。

2.3 能源系统中石化能源的退出

未来能源系统中的化石能源的退出,将会带来很大的变动,对智能电网的发展也会提出很大的挑战。一旦诸如轨道交通用机车、汽车等燃油交通系统不再使用石化能源时,其不可避免地将会采用电力。这些因素的变动也会对电网产生很大影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未来的电网符合特性将会和现在的负荷特性产生很大的变化,未来电网中将会有大量的包含电气化机车的移动负荷和大范围分布的充电电站以代替现今的加油站之类的设施以用于汽车等的充电,同时,在未来规划中,也要考虑将充电电站作为储能备用系统来使用。

3 新能源背景下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策略

3.1 大力发展储能技术

大力发展储能技术,可以极大地促进未来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考虑传统的电力系统模式主要遵循的是生产-传输-使用的模式,在未来智能电网建设中,可以增加一个“存储”电能的环节。这种存储技术的应用,将会使电网的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且对可再生能源以及分布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站的开发利用具有一系列明显的优势,其不仅提供丰富的技术选择,也为其提供非常有利的技术支撑。另外,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对储能装置也有一些要求: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能量密度大,能够以较小的体积重量提供较大的能量;功率密度大,能够提供系统功率突变时所需的补偿功率;耐温性能好,能够适应一些特殊环境;储能效率高;储能量大,能够满足调节峰谷和适应可再生能源资源昼夜变化和短期不稳定性变化的要求。因此,储能技术的应用将会使电网运行无论在安全、经济还是灵活性方面都会得到明显的改进。

3.2 着力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

所谓分布式智能电网,是这样一种智能电网:它构建起靠近用户的小型发电机组、储能系统和微型电网,并且与外部电网进行互联(或独立运行)。同时,这些小的发电机组的发电系统也可以不同,其可以运用太阳能、风力和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原来配电网的结构不会因为分布式的电源的接入而发生改变,这样延缓了输、配电网升级换代所需的巨额投资。当然,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也会随着它的接入而得到非常有效的改善。因此,通过笔者分析可以看出,分布式智能电网的采用,可以大大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

4 结语

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只是结合笔者认识提出了新能源背景下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在建设实践中,还需要从社会支持、国家政策、技术研发等方面综合实施,以促进我国能源问题的缓解和电能质量水平的提高,保障人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所[J].华北电力技术,2012,(4).

智能电网的发展背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3-0095-01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加剧,发展新型的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2009年,我国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规划,加强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一流电网,也给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 智能电网主要特征及其技术支撑体系

智能电网(Smart Grid)与传统电网相比,更加灵活、自愈、清洁,它是高度自动化、信息化、电力潮流和信息量双向流动的电能供应系统。

1.1 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

与目前电网的功能相比较,智能电网具有以下特征:

①对外界干扰的快速自愈能力。传统电网在面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时相对脆弱,如2003年的美加大停电,由于网架结构、电网设备和调度、保护控制等方面的原因,从美国克利夫兰开始迅速蔓延为北美历史上最大范围的停电,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智能电网具有快速自愈能力,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可以自动预警,并具有持续监测和自我测试能力。

②较强的预测和抗干扰能力。传统电网在面对干扰时,可以动作于保护跳闸,智能电网则可以独立的识别系统干扰并进行检测分析,可以对干扰实现预测,并进行主动的预防性控制。

③电网能源结构更加优化。传统电网中,以一次不可再生能源为主,含有少量的分布式能源和储能形式,智能电网可以兼容所有的发电和储能形式,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即插即用,大量清洁能源,包括风电、光伏、潮汐等将接入电网运行。

④透明而灵活的分时电价。传统电网中,电价相对不透明,不可以实现实时定价,用户不能积极参与电网的优化和运行,智能电网由于能够采集充分的电价信息,可以实现分时电价,方案相对灵活。

1.2 智能电网的技术体系

结合上文所述,可以将智能电网的支撑技术总结为六大系统:灵活的网络拓扑系统;高度集成的通信系统;发达的传感和测量系统;新型继电保护系统;快速故障诊断和排除系统;实时运行决策系统。

作为智能电网支撑技术的六大系统之一,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因智能电网的发展而发生了深刻变革。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可再生能源并网、灵活多变的电网运行方式变化、大量电力电子元件应用等新的发展形势,催生了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新技术发展。

2 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新技术

2.1 适应超高压交直流混联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交直流运行电压等级最高的国家,根据规划,2015年,“三华”同步电网将建设成为“三纵”、“三横”的网架结构,超高压交直流混联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在发生故障时,电网的非周期分量衰减逐渐变慢,暂态特性更加复杂,并带来巨大的谐波分量,给保护的互感器传变特性提出更高要求。应用于特高压的互感器要求具有更强的性能,并针对电网特性进行更好的滤波和直流分量处理。

其次,电网暂态特性日益复杂,给继电保护内部使用谐波判据的难度变大,例如,对变压器保护来说,传统的二次谐波制动和波形识别等判据可能失效,内部故障与励磁涌流的区分更加复杂。

此外,高压交直流混联还带来许多新的特殊问题,例如超高压长线路的串联补偿和电容电流问题、同杆双回线路的零序互感和跨线故障问题、交直流互联暂态特性与计算误差问题、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的特殊性问题等,都需要继电保护设备进行特殊处理。

2.2 考虑可再生能源并网

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以风电、光伏、新型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新能源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特点,然而,新能源由于来源不稳定、并网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在接入电网时,可能给电能质量、电网运行、故障电流带来一定影响。

以风电为例,风电接入后给接入点下游电流保护带来助增电流,可能导致保护误动,给接入点上游带来的分支电流影响可能导致电流保护II段拒动,此外,当风机接入点相邻馈线故障时,还存在方向电流,可能导致保护反向误动。此外,风机的接入类型、工作状态、控制策略和故障类型不同,对故障电流产生的影响也不同,电网的潮流分布和短路电流特征更加复杂,有风电接入的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考虑这些变化并在判据中加以优化,使得保护既能够适应单向潮流,又能够适应双向潮流的影响。

2.3 大量电力电子元件应用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大量电力电子元件应用也日益增多,如无功补偿器、可控串补、潮流控制器、换流器等,电力电子元件的应用有利于改进电能质量、提升控制策略的灵活性,但与此同时,也给电网运行特性带来了质的变化。

电力电子器件具有较高的开关频率,在系统中将产生大量的谐波,此外,FACTS元件在风能、光伏并网、直流输电等中的应用,还存在继电保护设备与电网控制策略协调的问题,继电保护装置设计时,必须考虑电力电子元件带来的谐波影响,尤其是直流线路中,行波保护作为直流线路的主保护,受到接线方式、波速和FACTS元件特性影响,依然存在行波信号不确定的问题。

2.4 定值配合式保护有待改进

智能电网背景下,灵活多变的网络拓扑和系统运行方式使得很多传统保护的缺点暴露,不再适应电网发展。目前,以光纤电流差动为代表的主保护依然是电力系统主流的保护方法,然而,很多传统的后备保护表现出了较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后备保护与系统的整定和配合比较复杂,为了确保后备保护的可靠性,常常需要牺牲其选择性和灵敏性,导致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过长。其次,后备保护对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适应性较差,对于智能电网下运行方式的灵活变化带来的电网潮流改变,经常不能很好的区分,导致越级跳闸或拒动。

2.5 广域保护的发展和应用

广域保护是近年来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热点,它改变了传统继电保护仅能利用单端量和双端量的现状,能够通过高速、实时、准确的信息通信,采集多点和多类型信息,从而实现对保护的开放/闭锁,以及相关的逻辑判别,并动作于告警或跳闸。

广域保护具有集中式、IED分布式、站域集中和分布相配合的三种模式,由于对故障的检测更加全面,所以,广域保护能够更好的适应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降低继电保护装置对定值整定的依赖,并有利于提升系统躲过负荷和振荡等异常情况的能力,由于广域保护采集的量相对较多,信息交互时间较长,所以保护的快速性很难达到主保护要求,但可以较好的承担后备保护的功能,或充当第二套主保护。

3 结 语

作为电网运行的第一道防线,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在智能电网发展背景下,也在不断探索与进步。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力电子元件应用成为智能电网的突出特征,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技术,依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邵宝珠,王优胤,宋丹.智能电网对继电保护发展的影响[J].东北电力技术,2009,(33).

智能电网的发展背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 大数据处理技术 应用现状 面临困境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1-0256-01

在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时期,为人类带来了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各国都加强了对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工作。在智能电网的管理过程中,对于大量数据的管理、处理、存储等方面的问题困扰使用者,这也是现阶段需要及时改善的内容,因此本文以此为背景,对其应用和挑战进行分析和研究。

1 智能电网大数据处理技术目前的应用现状

1.1 智能电网的大数据

在智能电网中,大数据的产生和存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一方面是对于电网运行以及设备数据方面的内容,这方面的数据也是智能电网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程序最复杂的部分;第二方面是对于电能的营销数据,这也是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部分,很多企业都对这部分内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第三个方面是对于电力企业的管理数据。在这三方面形成了严密、系统的整体,但是很多专家和学者都不会采用分层划分的方式,因此导致多数学者倾向于数据内部的层次划分。同时对于非结构数据而言,无法利用数据库的二维模式进行编辑,这种类型的数据呈现出高速发展增长态势。在电网系统中,对于智能电网数据而言,非结构数据占据极大的比重。

1.2 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复杂性

随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和深入,大数据的应用和科学的发展都对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2]。现阶段的国家、企业之间的竞争都是围绕大数据进行的控制和管理工作。但是对于云计算平台自身而言,其实用性存在较大的劣势,对于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等方面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随着大数据的多元化发展方向,对于数据的发掘以及处理方面都得到了及时的提高,从而有效利用复杂的混合计算模式,从而实现智能化电网的大数据技术的局限性突破和发展。

2 智能电网大数据处理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2.1 智能电网中大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技术

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电网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的相关数据和设备的监测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使得监控系统承担着比较大的压力,对于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3]。在电网数据的传输方面,通过利用数据压缩的方式可以减少数据的传输量,保证数据传输效率的提升。在数据的存储方面,通常情况下使用的方式是分布式文件保存,实现对于大量数据的存储,但是在对于实时数据的处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在智能电网中,非结构化数据占到了比较大的比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存储方面要将这些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有效转化,是当前智能电网大数据处理技术所面临的困境。

2.2 大数据的实时处理技术

大数据处理技术在当前的智能电网进程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中,处理速度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如果数据的规模过大,所需要的处理时间就比较长,当数据规模超过处理技术的承受能力,会对电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保证数据传输、分析以及处理的速度。大数据云计算系统虽然能够为智能电网提供优质快速的服务,但是也有可能会造成网络堵塞现象,会使得电网的服务器运行受到影响。

2.3 可视化分析技术

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而对这些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时在有限的显示屏内展示给用户,这也是当前智能电网大数据处理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利用可视化技术能够有效的处理这些数据,并逐渐的用于智能电网中,该技术运用的是高度集成技术、高分辨率的图像以及交互工具给用户提供准确的数据处理结果[4]。同时还要保证智能电网数据网络的质量,对整个网络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如果出现故障,要结合出现故障的现象采用相关的技术进行分析处理,在根源上解除故障,保证数据网络正常运转。

3 结语

现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应用,我国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进程有着比较好的效果,大数据处理技术成为当前智能电网中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措施。云计算为智能电网的数据处理、传输、存储提供了可靠的平台,保证了智能电网中的大数据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为电网的树立运行提供一定的保障作用。但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智能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大数据处理在传输、存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受到了比较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探索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促进我国智能电网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霞,苗新,刘丽平,张焰,刘科研.智能电网大数据技术发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01:2-12.

[2]邓炜瑛.智能电网大数据处理技术现状与挑战[J].中外企业家,2015,06:126.

智能电网的发展背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 运行形式

近几年来,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加快,在促进经济发展、方便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也为我国电力发展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传播信息高速性、有效性,更高的运营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智能电网的广泛应用开启了我国电网发展的新阶段,逐渐成为目前人们生活中所最为常见的具有高效使用价值的电网类型,迅速占领了我国电网发展的主流趋势,同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了国家经济、军事、文化等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智能电网的应用与发展在诸多方面都与以往的电网存在发展形式有所差别,本文将从智能电网的定义、特点、定位、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重点对智能电网在其运行形式上的变化进行简要的论述。

1、智能电网的内涵及特点

1.1智能电网的内涵

智能电网属于电网的范畴,建立于集成、高速双效的通信网络基础之上,通过各种先进的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测量技术和设备技术)应用,最终实现电网可靠及安全性等目标,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1.2智能电网的特点

(1)较高的智能型元件装备。智能电网的网络结构中装配了较多的智能型元件,极大的提升了其硬件条件,增强了其自身保护能力,能够起到多方位的、高效率的抵御外界的破坏。

(2)高效的信息集合、归纳和传输性。智能电网中的多元智能元件能够高效的将各种信息流进行集合、传输和归纳,其实打造成为一个信息高速公路平台,从软件角度来分析,他可以实现多种层次信息平台来实现可视化,利用网络化的信息处理模式将各种命令、状态信息、数据代码进行控制化的科学操作,从而达到提高人员工作效率的目的。

(3)极大的提高了多类型电能产品的用电需求量。智能电网的普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高效性、大容量、系统化的智能电网不仅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生产生活所需的用电能力,还能够有效的抵御高负荷用电压力,确保各项用电设施的正常运转,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保障作用。

1.3信息化为智能电网的定位趋势

根据现今智能电网的只要运作方向,我们可以较明显的看出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定位趋势为信息化。在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智能电网开启了电力行业的新纪元,其重要的变革便体现在信息化的发展上,信息化的运作模式已逐步成为本次电力变革的主要内容,信息化的定位方向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电力工业的信息化体系的不断完善。

1.4国家电网对于的认识与界定

随着智能电网在全程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并逐步占领了电网发展的主流趋势后,国家电网公司对智能电网的认识也随之逐步提高,并对其有了明确的价值定位。智能电网由于其能够将信息化、数字化、互动化和自动化等加以统一运作的特点,以及我国电信企业的信息化起步较早,国家电网便将信息化作为我国“四化”的重要突破口,使其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背景下,逐步形成由应用系统及数据资源等诸多方面所组成的信息化的体系。随着智能电网相关建设设施的不断跟进以及大力度的专业人才培养,促进了我国的电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逐步进入到建设与应用共同推进的阶段,电网的信息化应用也正逐步迈入到信息体系综合化、一体化的方向,极大的提升了点网页的数字信息化程度。以上诸多因素的的综合发展为智能电网的科学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用。

2、当前智能电网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2.1智能化的元件配置及测量装置

智能电网的高效运作能力的实现主要来源于其众多先进元件的装备为其提供了较高的硬件基础,在发生情况时相应的控制中心可以通过元件的反应进行命令传输的智能化操作,从而提高了智能电网的外界干扰的抵御能力。但是就我国目前而言,先进的智能化电网的元件配置以及相关的测量装置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不能及时的满足其发展的需求性。

2.2在正确的选择通信方式方面

智能电网属于网络化模式中的广域网的范围,这一特征性决定了其在进行电能的传输过程中一旦因某些因素而发生相关的故障后,将在会极短的时间的迅速蔓延至相关的整体电网区域内,造成区域性电网的系统的瘫痪甚至是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为有效的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就应在其光速传输的过程中选择最为合理性通讯方式,通过智能电网所具有的实时性来保证其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通信的安全与高效。

2.3对智能电网运行规律的认识不具体

作为现代电网发展的主要形式和电力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人们对于智能电网的认识程度还有待提高。人作为事物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助推器,若不能对其运行的方式与规律进行系统的认识,那么必将会阻碍其前进发展的脚步。

3、智能电网信息化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