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022-01
“文化创意产业”又称“创意经济”、“创意工业”,是一种在全球经济、技术与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强调依靠人的创造力、技巧及天赋, 来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形式。
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知道,文化创意产业首先是一种产业,它必须具备产业的共性,在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顺畅运作,有较好的发展环境和相对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并拥有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另外,它还具有其特殊的内涵。
1.1 文化需求性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著名的层次需要理论指出,当人的缺失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的发展性需要就被上升到更高的高度。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纯粹的物质性和经济性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文化性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文化可以说是发展创意产业的灵魂。文化创意源于文化并高于文化,是对文化资源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是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渗透力、影响力的拓展和挖掘。创意产业正是有了文化,才显出了灵气和品位,从而才有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1.2 技术创新性
文化要展现自身的巨大价值,单靠传统的传播方式是很难的,必须依靠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文化创意产业是把与文化有关的信息服务技术都纳入其范畴,借助于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再包装,而非简单的复制。可见,技术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它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方式和创新渠道。
1.3 收益高额性
文化创意产品,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是用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和特殊性需求,涵盖了科技和文化的因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较高的附加价值。同时,好的创意能够大幅度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并使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焕发新的生机,获取高额利润。
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相应的教育水平及科研投入也在不断地增长,这对我国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可以创造适宜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创意人才增多,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创意产品产生了更多的需求;另外,拥有13亿人口的大陆市场,潜力巨大,易于吸引各种创意产品;最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低廉的生产成品也是其发展的一大优势。
2.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劣势
我国的起步较晚,创意观念较为落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沿海与内陆对创意产品的需求不同;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相对薄弱,创意产业政策保护确定;创意人才的相对匮乏使得大陆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另外,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也是其一大劣势。
3 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成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机构
至今为止,我国还未明确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机构,创意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自发状态,这样,其发展就会受到制约,难以形成系统化、规范化以及规模化的产业体系。因此,我们应该加快组织机构建设的步伐。笔者认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机构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主要职能,包括:基于本国实际,以国际化的视野,合理规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引导其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科学划分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制定文化创意产业的行政审批手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规则;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行业协会,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形成各省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见和要求。总之,政府应当全面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着力理顺产业体制, 积极打造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度平台, 从而形成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培育出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创意品牌。
3.2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最大限度地整合各个地区的资源,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不仅仅是传统的旧厂房与艺术家的简单组合,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模仿外国的做法,而应该以现有的地区资源为基础,加强行业间的协调合作,从完善创意产业链和优化资源配置出发,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和资源整合,建立起具有地区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该园区应包括从事文化创意设计、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产品生产与交易、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企业的集合体。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我们可以借鉴。上海市政府通过整合当地资源, 制定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目标及策略,逐步形成以“上海市创意产业中心”为平台、各个设计创意产业园区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架构。比如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区就结合了浦东软件园,整合分散在各区的动漫和网络游戏业、多媒体内容产业和影视后期制作业,集中体现了“研发、培训、孵化、展示、交易”五大功能,形成优势,实现共赢。
3.3 提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需的资金支持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一切的发展都只是空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投资主体相对单一,需要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这可以从两方面来实行。一方面,设立政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放宽贷款政策,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引导基金,降低新兴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利率或进行政府贴息,支持区域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扶持符合区域发展定位及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塑造区域文化创意知名品牌。另一方面,完善投融资环境,吸引企业、民间和外商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制定吸引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对创意产业进行投资经营, 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中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形成集聚的效应。
参考文献
[1]王素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J].经济前瞻,2006,(9).
[2]李非.论两岸创意经济的发展和合作[J].台湾研究•两岸经贸,2005,(4).
文化创意产业对应英文CreativeIndustries,直译为“创造性产业”,是一种在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至今也无法统一。因此,本人通过深入学习认为,它是综合开发和运用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生产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人才就业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21世纪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竞争力最为活跃的行业,与既有文化产业相比,文化创意这一理念更能真实反映出低耗高产这一特点,能够形成具有循环效益的产业链,所以在文化产业中,它是能够创造可观价值的主要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虽然在各国家和地区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上各有特点,但都具备下列共同的产业属性特点:
(一)文化性文化创意产业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实际上,任何文化创意产业都必须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任何创意既是对一定文化的创新,同时创意本身也必须是有文化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始终建立在文化与价值的产生、累积、消化和吸收上,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宏观产业,与传统的、以生产资料为基础进行的生产活动截然不同。文化产品的属性极为丰富,不但具备商品功能,同时也承载着教化、娱乐等功能,更为关键的是文化产品能够影响消费者的价值观和认识取向,能够对全社会道德、文化、精神、经济等层面造成影响,这些影响力是普通物质产品所不具备的,其社会效应更为显著。
(二)创意性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创意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创意产品的不断推出,才能吸引消费者眼球。在文化产业中,创意就是其生命力,新颖独特的创意是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命脉。文化资源虽然有限,但是文化创意却可以无限延伸。没有文化的文化产品是无法占据市场的,所以创意性的体现和发挥是其区别于普通文化产业的最大标志。
(三)跨界性创意产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类型,它的关联度极高,主要表现形式为产业融合。同时,创意产业的整合性较为明显,对周边行业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通过跨界发展,能够在不同行业进行融合重组,进而形成独立的行业特色,成为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在产业的横向发展中,不少传统产业经过创意开发后,具备了一定的增值价值,例如在工业生产中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以及服务业、文教事业的相关内容等。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一段时期,国内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新兴产业的一大特色,同时不少创意基地相继建成并开发利用。相关数据显示,在创意产业最为发达的上海地区,截至2013年,区域内创意产业的发展受益已经占据整体GDP的7.7%。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到,国内创意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发展趋势良好。同时,在国内经济环境较为优越的区域,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文化层面的消费较具活力,而消费水平也在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一线城市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视,并将其视为整体提升文化产业收益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其外向型发展寄予较大希望。在国内经济环境有待发展的西北地区,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文化消费却处于起步阶段,这些区域的文化经济发展应当以当地资源为基础,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以城市为核心市场,不断推出主题特色明显的文化产品,进而形成其独特品牌,以文化产业为发力点,有效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三、加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是促进文化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健全的行业制度尤为重要。目前不少国家为了保障本土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已经从法律角度对这一产业的发展进行规范、立法,并逐渐形成完善的法治体系。日本制定出台的《企业安全法则》中规定,外资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先决条件是与当地公司进行合作,以此对外来资本进行有效控制。通过上述事例可以看到,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的立法已经迫在眉睫,对于本国知识产权的合法保护用尽快完善,并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版权审核登记,在国际交流中强化文化资源的保护,使版权保障更为全面。总之,在当前条件下,政府应当以科学论证为前提,尽快出台并实施相关法律监督机制,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体系在文化单位的转制过程中,要明确界定其产业属性,划分出公益性以及盈利性产业范畴,以此为基础进程差异化管理。在文化政策的制定上,要以全面促进其文化发展为前提,在研究理论与实践发展中找到平衡。在实践管理中,要逐步制定创意产业的评价指标,通过更为科学、规范的评价,使其具备政策支持优势,建立更具发展潜力的循环持续模式。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要在土地征用阶段为创意产业发展预留空间,政府应当全力支持厂房、土地等资源整体出租,作为创意园区建设基地,并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及政策倾斜。
(三)推行创意产业集聚战略创意园区的建设,能够成为多产业融合的最佳载体,在资源的优化整合上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并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促使文化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园区的建设,能够强化企业间的跨界合作,发挥其创意优势,形成市场集成效应。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当加大对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基础环境建设提供更为优越的物质条件以及政策支持。上海区域的张江文化产业园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该园区对上海不同区域的动漫、网游研发单位进行集中,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科技转化、成果展示、市场交易”五项功能为一体的先进运作模式,实现了合作商家的供应。在产业链的构建与成果转化中,不少品牌例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已经相继推出了动画衍生产品。这种运营模式实现了创意价值的市场转化,获得了巨大成功。
[关键词]创意;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8―0079―02
1、文化创意产业的含义
创意产业的理念最早由英国提出,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能够通过应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机会的产业”。此理念提出的意义在于强调创意产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形成及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此提出后虽然被普遍认同,但各国根据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使用的具体名称和界定至今都还没有统一,其他常见的提法还有“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这些概念不尽相同,但总结起来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注重文化内涵。以文化内容作为创意产品的核心价值。②强调创造性。在产品中融入创意的元素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也是与其他产业的最大区别。③强调知识产权。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④强调财富创造性。财富的创造是创意的最终目的和终极目标。
我国不同城市对于创意产业的提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创意产业”,主要以上海为代表,包括广州、重庆、西安等;二是“文化创意产业”,以北京为代表,包括南京、杭州、成都等。北京市结合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把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和其他辅助服务九个类别。
2、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整体实力雄厚,已经成为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示范性城市。2005-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7%。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489.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2.3%,文化创意企业达到5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的文化创意企业近8000家,从业人员114.9万人。文化创意产业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仅次于金融业成为第二大支柱型产业。
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地处首都的特殊区位带来的市场、人才优势等,使北京市具备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先天条件和雄厚基础。
2.1 文化资源丰富
北京市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明显资源优势。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融合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和众多民族的优秀文化,是现代文化与古老文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会处,具有任何一个城市无法比拟的文化汇集优势,为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无形资产。
2.2 市场空间广阔
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近3万元,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北京市恩格尔系数在全国最低,居民的文化消费意识和需求越来越强。据新华网报道,2010年北京地区电影票房达11.8亿元,连续4年获全国票房冠军。“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出版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在10%左右,年出版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品种均居全国首位。同时,北京市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每年都举办众多的艺术节、音乐节等文化交流活动,对于国内文化品牌的推广和出口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2.3 文化创意人才集聚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北京市聚集了一大批全国一流的文化名人、文学家和艺术家;此外,北京市高校众多,又是我国最大的专门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强大的人才供给能力。北京市人才的数量、质量和密度均大大高于其他城市。为了支持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北京市于2006年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并且北京的多所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如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工业大学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
2.4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
根据国际经验,产业的集群式开发是促进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产业的空间集聚形式能够发挥很强的群体竞争优势和规模效益,极大地促进产业的形成和壮大,提升区域竞争力。近年来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搭建起了很好的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北京市的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数量达到30个,而各县区的集聚区更多达10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不仅促进了资源整合,实现了科技、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也提升了知名度,更能引起社会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
3、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发展潜力大、附加值高、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等特点,已逐渐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和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北京市推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增长效应
北京市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04-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了近1000亿元产值,年增速达到19.7%,对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不断增大。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489.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2.3%。文化创意产业跃居北京市第二大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成为推动北京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2 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北京市自然资源和能源短缺,但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北京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内在要求,也有助于推动北京市产业结构向知识型、服务型转型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鲜明的产业优势。相对于传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所依赖的不是自然资源,而是文化传统、创意观念等,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能在很少甚至不损害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带来巨大的经济回报。2006-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1.9%,高于全市经济增速7.5个百分点,在财富创造能力上显示出强劲的实力,并且缓解了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合理选择。
3.3 就业效应
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国家。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不但是英国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更是英国雇用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也相当显著,2006-2009年的从业人员年增长率达到了8.7%。
3.4 相关产业带动效应
文化创意产品的主要生产要素是人力、知识、信息等无形的生产要素,融入了几乎所有的产业领域,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的关联度,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比如文化娱乐业将推动旅游、餐饮、交通、演艺市场的发展;广播影视业将带动音像、通信设备、广告等产品及服务市场。文化产品和服务还能提高传统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拓展制造业的发展空间,提高传统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北京市第一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国(怀柔)影视基地的建成,对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不仅促进了道具、房屋等租赁服务业,还将创意文化融入民俗旅游等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农村经济良性互动发展。
4、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设
知识产权保护是使得创意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果,如动漫、影视等作品一经公开之后,人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刻录复制,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创作者的经济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如果创作者无法从自己的劳动和投入中有所收获时,创意的积极性也就无从激发,从而制约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美国是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美国政府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已经全面实施版权战略,形成了全球保护范围最广、相关规定最为详尽的法律系统。完善的版权保护,使好莱坞各大制片公司彻底消除了后顾之忧,创作激情不断进发。
4.2 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融资难的问题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融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特点,从政府、银行、企业等多渠道积极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为文化创意企业打造良好的融资发展环境。目前北京市政府已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北京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陆续推出文化创意金融产品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对加快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4.3 注重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发展已相对成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了解国外市场的需求和运作规则,在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不仅对于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壮大与成熟。
参考文献:
[1]郑洪涛,基于区域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2]赵弘,王俊红,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3]赵弘,首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就业的影响及对策[J],前线,2010(9).
关键词:发展;创意;瓶颈;措施
文化创意产业是目前世界上一种较为新兴的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
1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作为一个古老的国度,中国拥有令世界惊叹的文化底蕴,拥有世界各国无法比拟的文化传统,但是为什么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还是相对的滞后,为什么弹丸之大的韩国、日本,或是一些历史并不悠久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却拥有风靡全世界的文化创意产业,动漫、网游、3D商业片等等。但是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满眼看到文化创意元素或产品基本是舶来品,不得不引人深思。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但在中国现在因为体制的问题,在人才教育创新,政策体制保障及新兴科技运用方面与欧美、韩日差距不小。从2005年起,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思潮的影响,我国大陆也吹响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结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随着北京、上海建立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我国业已形成首都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滇海创意产业集群、川陕创意产业集群及中部创意产业集群等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数目众多、发展模式不尽相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促进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截止“十一五”规划结束,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2%的目标。
2 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
作为公益性的文化场馆,博物馆进行产业化的开发与运作,在现在还未能在全国有效的开展起来,更不要提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根发芽。但是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博物馆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场所却是使她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推手,如果只是教条的走展陈研究的老路子,博物馆必将被历史的长河所掩埋。
2.1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
笔者以为,以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创意已经是产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文化产业自然亦是如此。博物馆拥有第一手的文博信息,拥有最让人垂涎的文物资源,这个就是博物馆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大支撑。笔者认为,根据欧美、韩日等国的发展趋势来看,利用高科技,开发文博藏品的市场价值,实现文博藏品的经济与社会利益的双丰收,是以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2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途径
根据笔者在博物馆的经验,现阶段我国的实际状况,很多欧美国家的博物馆融入市场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所以完全照搬欧美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形式不科学的,同时,因为博物馆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其他行业的经验很多也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这个就需要我们博物馆人自己开拓探寻新的途径。第一、与市场主体合作,引进新技术、新理念,系统开发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文化、文博产品。第二、利用博物馆藏品的数据库资源,开发其网络价值。利用文博场馆的优势,以及现阶段社会对于收藏艺术品的热度,可开发文物鉴别软件、文物识别软件、文物市场价值研究软件系统等。第三、利用博物馆也是旅游景区的一份子的特点,针对旅游市场的特点,开发引进一些有创意、有价值的旅游项目,结合博物馆特点,进行市场化运作。
3 制约发展的瓶颈
毫无疑问,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博物馆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除去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大型的博物馆拥有较为雄厚的财力、人力资源,可以发展的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业,以一些国家二、三级博物馆为代表的地方博物馆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确实比较滞后,当然制约发展的瓶颈也是多方面的。
以淮安市博物馆为例,淮安市博物馆,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4A级景区,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馆,是淮安市的文物收藏、陈列和考古研究中心。创建于1959年,馆藏文物丰富,分陶瓷器、玉石器、青铜器、钱币、书画等诸多门类。馆藏文物达3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有76件,二级文物38件。但是作为一个地市级博物馆,目前想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很多困难。
(1)财政的制约。现在的博物馆主要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主要是纳入国家财政体系。以淮安市博物馆为例,现在其所有支出全部为财政拨款,所有收入全部上缴财政,实现零余额账户,单位基本没有自主的财力。众所周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而在大部分的地市级博物馆与淮安市博物馆的情形是一样的,很多时候连考古经费都无法落实,哪有充足的经费进行产业开发呢?
(2)人才的匮乏。博物馆的人才引进主要是以陈列、考古、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缺乏专业的市场开发研究型人才。如淮安市博物馆的专业技术人员占了单位的80%。同时因为市场对于博物馆文化产业的相对漠视,关注此方面的市场人才也较为匮乏。
(3)政策的倾向性。地方政策的支持对于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是特别重要的。政府的政策可以对一个产业起到很好的导向和保障作用,对于产业的做大做强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淮安市目前虽然比较支持文化创意产业,也拨付了一定的经费进行支持,但是对于保障性的政策和法规缺失比较匮乏,只有清河区出台了《鼓励和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的政策,但是对于文博单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市一片空白,这样让文博单位对于政策的走向性难以把握,使得对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顾虑重重。
4 解决的建议
这些提出的问题是困扰文博单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瓶颈,如何解决,笔者结合淮安市博物馆等地市级博物馆的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解决人才问题。从地市级博物馆的现状来说解决该类人才问题主要有两个办法。其一,通过公开招聘,从社会上选择具有专业人才。其二与地方的高等院校进行全面的合作,从本单位选择合适的人员到高等院校进行深造,利用院校的教育资源,培养人才。
第二,解决经费问题。这一点根据各地的特点不同,解决的方法不同,一些财政比较宽裕的市,可以以申请财政支持为主,而以淮安目前的地方财政状况,财政无法解决,笔者认为如此只有走引资的路线,寻找市场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寻求资金。
文化创意产业是综合国力提升的 重要方面,是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
文化创意产业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
在今天,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国民经济主体从单一实体经济向多种经济的复合形态变化,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
“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核心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基点。这也给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确立了其作为国家战略性的支柱产业的地位。
目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加快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
品牌战略促使文化创意产业成熟并走向规模化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领域,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对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就产业发展周期来看,我国目前处于初级阶段;
(2)整个行业比较零散、规模偏小,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3)创新性不足,产品附加值低。
显然,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还很不成熟。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形成需要有规模化产业平台作为基础,通过资本化运作,兼并与重组,形成较大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将为塑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品牌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从而打造一批强势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
当我们津津有味的品尝着一道道来自欧美、日本、韩国的文化大餐时,其实我们已经不自觉的陷入了一场“符号的战争”之中,因为文化产品的创作实质上就是符号的构思和生产过程。中国文化产业要想在这场“符号的战争”中赢得先机,除了国家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等生产要素层面的建设以外,必须加强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建设。通过品牌战略,增强创意能力,提高附加值,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文化产业品牌。
三大策略促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成长
1. 政府战略观念的形成是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成长的根本支撑。
纵观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政府的主导与扶持是该产业成功的重要保障。英国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之初,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创意产业促进组”,把“创意产业”作为振兴英国经济的出发点,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整体规划,在音乐、电影、广告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全球性文化产业品牌,成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典范。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韩国政府设立了文化产业局,并通过了《文化产业促进法》,明确鼓励文化、娱乐、内容等产业的发展。此外,韩国还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作为辅助机构协助将文化创意内容衍生成文化产品,成功实现“设计韩国”的战略。
为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与政策。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软实力”核心组成部分,也随之成为各级政府重点扶持的发展产业之一。随着“十一五”规划全面启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如期出台,该报告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模式,延伸产业链,推进产业升级,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部门与地方各级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相关配套措施,积极推动与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亮点。可见,政府观念的形成就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成长的根本支撑。
2. 资本运作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加速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成长。
高投入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创意产业与高科技密切结合,有着与网络密切相关的内容产品,这种内容产品的生产和推广需要大量的资金。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成熟,需要高度资本化的力量推动和一个循序渐进的市场培养。为此我国各级金融部门出台一些政策,为各地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资本,激励他们做大做强,扩大产业规模。从发展来看,国家对文化产业应该从以往政策扶持、财税补贴的外部型支持,转变为允许上市融资的内环式推动,对资本运作也由禁止转向了限制性进入,降低外资及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门槛,开辟金融资本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接通道,加快用资本力量改造文化产业的步伐,从而增强文化产业活力,加速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成长。
同时,通过资本运作,能够从源头激发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多元化,进一步整合产业价值链,从而加快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
3. 差异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构建的核心手段。
创意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程度和消费结构达到较高层次的产物,它们以创新和创造为核心,强调知识文化、经济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注重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是知识、智慧与灵感在特定产业或行业中的物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