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高考改革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高考;人才培养;选考制度;高质量教育体系
新高考改革成效截至目前,浙、沪等首轮试点省份已经有四届新高考学生进入高校,新高考生源的学业发展情况是评价新高考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2020年1月,在前期持续跟踪评价基础上,笔者对试点省份6所高校的93名教师和新高考生源进行访谈,涵盖高校招生部门、教务部门的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学生群体包括2017级、2018级、2019级新高考学生,从他们的视角了解新高考生源学业表现与综合发展情况。研究发现可为包括北京在内的后续改革省份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从总体上来说,新高考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在满足学生兴趣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效果明显,同时新高考实施综合评价招生等多元录取方式,促进高校科学选才,也倒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结构调整。首先,新高考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实施平行志愿录取,增加了学生志愿填报的数量,减少了学生调剂的可能性,高校教师和学生对新高考招生录取政策认可度较高,这也是新高考改革过程中阻力较小的措施。其次,试点省份探索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春季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等多种招生录取方式,实现了从单一评价向多元综合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的转变,满足了普及化阶段高校分类发展的需求。再次,新高考在增加学生和高校双向选择性的同时,也倒逼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内涵建设。最后,新高考促进高校内部招生与培养工作的联动,加强高校与中学的衔接,促进高校招生与培养的一体化衔接,拓展了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边界。从学业表现上来看,新高考生源质量因为学校类型、专业、招生模式等差异而有所不同。试点省份高水平大学因为有充足的生源,又可以对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的等级予以限制,可以确保生源质量不降低,省属高校和高职院校部分优势专业生源质量还有所上升。新高考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继而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业表现[1],试点省份将学考成绩与招生录取“硬挂钩”也保障了综合评价招生学生学科基础,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潜力,学习后劲足[2]。但是同时,新高考给高校招生与培养带来一些挑战,尤其是学生选考科目与高校专业要求不一致而带来学业困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北京等四个省市已按新高考模式招生录取,因为考试科目设置、招生录取方式等方面的相似性,首轮试点省份新高考生源学业发展状况以及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带来的隐忧,在后续改革省份也可能同样存在,应该引起重视与提前应对。
新高考生源学业质量隐忧
第一,学生功利化选科的隐忧。新高考选考制度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成绩。但也有学者认为新高考学生较少考虑大学专业科目要求,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专业学习基础[3]。因为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的科学性问题,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驱赶效应”既对成绩中下的考生不利,也对成绩优秀的考生不利[4],带来功利化选科倾向。学生会首先选择容易取得高分的科目而不是感兴趣的科目,试点省份物理选考人数“断崖式”下滑的现象,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跟踪评估发现,没有选考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传统理科科目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专业学习困难,难以适应专业学习要求的学生,有的只能转到文科专业。同时,高校为了确保优质生源的数量与质量,也倾向于放宽专业选考科目限制,一般是二选一、三选一,甚至不设限,这就造成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没有选考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传统理科科目的现象,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但在严格限制选考科目的情况下,也会带来报考人数下降,学生录取分数线下降。总之,在新高考促进文理融合的改革目标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文不理”,继而带来理工科学生学业困难。尽管部分高校会采取先修课程、微课、加强基础课等多种方式进行补课,但收效甚微,与传统文理分科的学生相比,大学物理课的不及格率增加,学生整体成绩差。学生功利化选科的根本原因是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未能很好地解决不同选考科目之间分数转换的等值性和可比性的问题,很难阻止出现功利选科博弈现象[5]。从对北京第一届新高考生源的调查来看,学生选科相比首轮试点省份更加理性,物理选科人数下滑的并不凸显,但学生选科存在盲目和随意性,其在高校学业发展状况亟待跟踪评价。第二,学业水平考试降低难度。我国从1990年开始正式确定毕业会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减少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意图是将衡量高中毕业生全面素质与合格考试,同以升大学为目的的选拔性高考区别开来,在高中合格考试及全面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逐步减少高考科目数量,也有利于高校根据自身特点选拔新生[6]。新高考在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同时,为了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选择3个科目成绩与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成绩组成考生总成绩[7]。学业水平考试的质量就成为新高考“统考+选考”科目设置的重要基础与前提。但从跟踪评价来看,浙江省探索外语与选考科目一年两考,学生会尽早参加选考,如果能够达到高分或者满分,就不再学习这门科目,所谓“早考早了”“考完一门扔掉一门”;上海市将地理和生物科目等级性考试固定在高二进行,多数学生会本着同样的目的选择这两门作为等级性考试科目。尤其是物理、化学等传统理科科目,学生选考后会放弃这门科目的学习,这也造成新高考生源学业困难,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挑战。北京等后续省份等级性科目考试放在高三年级进行,考试成绩当年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合格性水平考试难度降低,而且在北京高考方案中对学生的合格性考试仅以“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就可能存在“放水”的情况,学生进入高校后也会很难适应大学理工科专业学习对学生学科基础的要求。这就有违新高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关联度的改革初衷,应该引起重视。第三,生源质量呈现两极分化。新高考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实施平行志愿招生录取方式,增加学生选择性、专业认同感,继而提升生源质量的同时,也加剧了不同高校同类专业的竞争,使得冷门或者弱势专业产生生源危机,继而影响生源质量和办学质量。同时,新高考选考制度设计及其等级赋分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高考成绩区分度降低。从跟踪评价来看,一方面,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之间录取分差拉大,各专业之间的生源差异比较大,同一所学校有的在二段线以上招生,有些专业在二段线以下二三十分,专业之间的分差比较大;另一方面,即便在高水平大学内部的优质生源也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综合评价招生学生在参加学校校测环节,或者入学后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考试的时候,学习成绩有较大差距。这给高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都带来极大的困难,因为学生成绩明显的差距,同一个专业混班教学难度大;有的学生基础好,有的学生完全没有基础,无法用同一个卷子考试,教学评价难度大。同时,那些长线、冷门、缺乏特色、培养质量不佳的专业,可能在新高考中面临减招或停招、退出的风险,如何突出特色专业,让学校的特色与优势专业脱颖而出,成为高校招生与培养环节的难题。第四,高职生源质量有所下降。我国为解决就业难题,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大规模扩招100万人[8]。当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职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功不可没,但其也存在隐患。跟踪评价显示,部分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因为报考人数多,生源质量有所上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也高,但同时部分院校表示高职生源有所下降。一方面,高职院校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模式,试点省份实施统招、单独招生、提前招生、“3+2”、综合评价招生等多种招生模式,学生来源多样,学习基础也不同,生源质量呈现阶梯式分布,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带来较大挑战。另一方面,学生因为选考科目与所学专业的不匹配,高职院校因为师资等局限,也不可能像高水平大学那样开设“大学物理”等先修课程,或者单独编班进行针对性教学,难以弥补学生因选考科目带来的知识结构不足的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9],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新高考生源质量的下降,势必会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出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应对新高考生源知识结构和生源质量多样化的挑战,尤其是要在招生模式、课程设置、专业结构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同时,在当前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下,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如果高校学生学科基础薄弱,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因为“文理融合”的改革初衷而导致“不文不理”的局面,势必将影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新高考生源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都将产生长远影响。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对策略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新高考背景下,应该重视新高考生源质量的监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从政府、高校、高中、学生、社会等多角度统筹引导学生和学校的理性选择;关键时候高校要有危机意识,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升办学实力;系统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完善高考制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促进大中衔接,统筹考虑高中教学与考试、高校招生与培养等环节,建设发展性、开放性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第一,重视新高考生源质量监测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拓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效将成为影响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新高考生源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全面发展、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发展成效,关系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继而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应该高度重视新高考生源质量监测,加强高考综合改革跟踪评价研究,研制高考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完善对新高考学生学业表现与综合发展的跟踪评估机制。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建立起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第二,深化评价改革,引导学生合理选科。目前,教育部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三种途径引导学生合理选科:一是教育部出台《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引导高校合理限制选科。二是第三批8省市实施“3+1+2”科目设置,限定物理或者历史作为首选科目。三是启动选考科目保障机制。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功利化选科问题,还是要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政府部门、学校、学生、社会等统筹协调,协同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对高中和高校的外部评价机制,改变以高考升学率、最低录取分数线等为标准的评价导向,引导高中转变育人导向,推动高校加强内涵建设,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以制度约束和引导个体、学校的理性选择,实现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统一。第三,加强危机意识,推进高校内涵建设。新时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引导高校审时度势,对新高考可能带来的生源质量冲击有充分认识,及早应对,集中精力加强高校内涵建设。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大类招生下的专业分流、转专业等制度建设,处理好宽口径培养与专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学习质量。二是优化专业结构,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结构体系,突出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发展,完善专业准入、调整与退出机制。同时,对国家需求的基础学科和特殊专业要予以保护。三是加强高职院校发展保障,缓解普及化阶段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多重压力,包括多种招生模式生源质量差异、高职院校扩招、民办高职升格为本科等带来的外部压力,探讨适当拓展优质高职院校与优势专业上升空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四,加强统筹协调,系统推进高考改革。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机构、高校、高中、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领域,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是高风险、高利害、高关注度的综合改革。系统推进高考改革包括:一是系统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基于试点省份改革成效的系统评估,对后续改革省份改革方案和相应的保障措施有充分预估,做好风险预案。二是系统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的完善,完善高考选考制度、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安排等,加强高考制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三是系统推进考试、招生、培养全过程的衔接,加强学考与高考关联度,尤其是以“合格”“不合格”划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省份,应提供各门考试科目的原始分,高校招生录取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予以参考,从而保证高校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新凤.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效果评价:学业表现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7):73-78.
[2]钟秉林,王新凤.基于高校学生发展视域的综合评价招生实施效果研究[J].中国考试,2020(10):1-8.
[3]邵光华,吴维维.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成效与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省2017年高考录取学生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8(6):50-55.
[4]王新凤.新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的公平性问题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0,8(1):58-66.
[5]罗立祝.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案再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4):14-20.
[6]杨学为.高考文献(1977-1999)[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6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N].人民日报,2014-09-05(6).
[8]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9-03-05)[2021-04-23].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23)[2021-04-23].
泾干中学 辛泾生
(2021年3月11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拉开了高考综合改革的帷幕。新高考改革已经推行了5年,有收获有遗憾。2022年,陕西将作为第四批改革省份之一全面推行新高考。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和自己的反思谈几点意见,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高考改革进程凸显“稳”字当头
2014启动,2017高考实行(2个)
浙江、上海(3+3模式)
2017启动,2020高考实行(4个)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3+3模式)
2018启动,2021高考实行(8个)
辽宁、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重庆
(3+1+2模式)
二、新高考改革推进中的反思
(一)高考模式分析
1、“3+3”、“3+3”和“6选3”、“3+3”和“7选3”高考模式
(1)北京、天津、海南、山东等4个省份继续新高考试点,2021年继续实行“3+3”和“6选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必考。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学科中,选出3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在2020年执行新高考的6个省市中,上海、浙江、北京和天津4个省市的全部科目均自主命题。而山东、海南高考试题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
(2)上海市实行“3+3”和“6选3”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必考。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学科中,选出3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3)浙江省实行“3+3”和“7选3”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等)三科必考。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等7个学科中,选出3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2、3+1+2高考模式:
“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是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是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学生可以选择的组合为12种。目前实施的地区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
(二)优点
1、充分考虑地区差异,确保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2、取消了文理分科,发挥学生的学科特长,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从数学排列组合看,学生自主选择科目的组合是可以达到二十种和三十五种。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得到有效的彰显。
3、英语考试有了两次机会。可以避免一次考试发生偶然发挥失误,从而不能准确衡量学生。
(三)存在问题及不足
1、存在资源浪费现象。自主选择后,大多数学生是按学科的难易度进行选科的。由于文科相对简单,因此选择文科的同学多一些(选政治的偏少);理科中生物较简单,因此选生物的同学多。而较难的物理、化学选择的人数偏少,造成原本较少的历史、地理、生物老师资源紧缺,而原本较多的物理、化学老师偏多,资源浪费严重。
2、英语考2次产生一些不合理现象。会出现有些高分学生两次都参加考试,都得到A等次,从而导致其他学生失去得到A等次的机会。
3、自主选课后,学生的随机选择会造成密切相连学科间的共用知识点出现断裂或漏洞,阻碍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影响考试成绩。
三、我校新高考工作情况
(一)已经开展的工作:
1、思想上做好了准备。从领导班子成员到教师已深刻认识到高考改革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人才选拔,改革势在必行,对新高考进行了学习思考,从思想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队伍上做好了准备。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对管理层、班主任、教师分层进行了培训,对选课、生涯规划、走班制都一定的认识,有了初步的设想。
3、进行了高考改革的初步尝试。
(1)进行了模拟分层走班;
(2)推行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合理选科打好基础。
(二)注重几个问题
1、硬件投入缺口较大,缺1/3教室。(需由政府投资)
2、教师方面:
(1)角色转变:从学校人到系统人;
(2)既是教学人员,又是学科辅导员(学科导师)。
3、管理上变化:
(1)走班制带来学生流动性大,学生日常管理难度增大;
(2)学生自主选科,一生一表,教学管理难度增大;
(3)教师任教班级、人员数量不同,对教师的考核难度进一步增大;
(4)最主要的是新高考改革势必带动学校管理的大变革,甚至管理体系的变化,由此必须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步伐。
关键词: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新高考
中华民族的根基是我国传统文化,但伴随着持续发展的全球化经济,一些外来文化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在高考中,语文是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学生高考的总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受语文成绩的影响。2018年我国将全面进行高考改革,改革后不仅是语文科目的分值有所提升,分析最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在阅读和写作题型上都重点考查学生对于传统经典的掌握情况。《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使得中华传统经典在高考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高考改革要及时适应,将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纳入高中语文日常教学当中,使得中华传统经典阅读有效的与新高考进行衔接。
一、新高考对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的考察方式
近年来,对于高中学生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查都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得以体现。在篇幅和题型的选择上,越来越朝着《新课程标准》中高考语文命题方向发展。在试卷当中,中华传统经典阅读题型题目设计非常新颖,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也是短小灵活,对高中语文教材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都进行了充分的考察。而这些考察方式,第一,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第二,多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来进行考察。举例来说,福建省2007年至2010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均节选自《孟子》和《论语》两部文学经典,选择的材料多具有鲜明的文化性质,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第三,重视高中学生日常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这样的题目设置使得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得以体现,在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文化积累水平有着相应的要求。
二、将中华传统经典阅读与新高考衔接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科学的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教学工作开展要根据教材来进行,教材中的语文和文学知识都非常充实。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帮助,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教材进行深度的讲解。指导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高中语文教师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身对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和学习过程,归纳、总结科学的学习和阅读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分享给自己的学生,积极地对学生阅读传统文学经典的兴趣进行激发,鼓励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文化程度和对传统经典的接受程度,帮助学生筛选经典篇目并进行推荐,不可以漫无目的的进行阅读。带领学生在晨读过程当中朗读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对于传统经典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好习惯。
(二)打好文言知识基础
在我国古代,书面语言是文言文。由于时代的变革和发展,学生在对文言文作品阅读时,有着较多难以理解的部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中学生对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兴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作品过程当中遇到的文字障碍尽最大程度的解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考语文成绩中的五分之一都是文言文知识的考查,所以,文言文学习的效果对于高考语文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会对高中生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有着一定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文言文知识的过程当中,要将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并鼓励学生打好文言文知识基础,在提高语文课程成绩的同时,高效率的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
(三)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传统文化自身具有较为浓厚的特点。从古至今,语文都是人们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并且对于人们文化程度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语文素质得以直接体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中华传统文学经典的内在较为晦涩深奥,给学生的理解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根据这种教学现状,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将更多的传统文化气息带到高中语文课堂之上,使得高中学生了解到中华传统经典的魅力所在。在教学过程当中,要积极地建设文化课堂。举例来说,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满足学生对于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和学习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将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与新高考进行衔接,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打好文言文的知识基础,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中,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面对高考中语文经典阅读试题的挑战。但是高中语文教师也不能限制学生仅仅阅读文学方面的经典作品,还要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去进行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的经典作品阅读。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可以获得全面的提升。从发展的目光来看,鼓励学生阅读中华传统经典作品,可以有效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
参考文献:
[1]冯帆.阅读文学经典,把握高考先机――浅谈文学经典阅读对高考的积极作用[J].中华少年,2016,(10):13-14.
[2]李月宁.经典润泽人生,素养构建和谐[J].中学教学参考,2011,(08):22-23.
[3]王文莉.高考改革背景下加强文学经典阅读之我见[J].智富时代,2015,(05):08-09.
作者简介:
重庆市明年高考就将面对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等三大版本。而且高中历史教材与初中历史教材在呈现形式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一改过去通史教材的编写体例,变成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专题史,依文明史观把历史划分成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三大块,分别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三大专题;并且在课程的设置上分成三大必修和六大选修教材。最为重要的是本轮课改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课改理念,比如,转变传统的教材观,要从以前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由一种使用教材的静态过程转变成一个动态、可延伸的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特别是在课程目标上提出了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级目标,课程标准是新高考的核心,课程理念是新高考的灵魂,课程目标是新高考的取向。所以,以上这些新变化将给高考历史备考提出新的要求。那么,在历史课改“一标多本”的背景下,怎样来复习备考,特别是怎样来累积历史主干知识,我认为正确把握“宏观知识”将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那么,什么是宏观知识呢,宏观知识就是指按照历史的时序性或因果逻辑性所形成的宏观知识体系或者知识架构,它超越了孤立的单个主干知识点,一般体现为单个知识点按一定规则的叠加。
为什么宏观知识的把握在课标历史高考复习中如此重要呢?首先是基于“一标多本”的教材现实。课标始终是复习的中心和灵魂,高考备考必须在课程理念的引导下,依据课程标准来整合教材;其次是基于学生学习的实际。尽管当前多种版本并存,但学生面对的始终是单一教材,而不同版本史实呈现差别较大,即使同一史实的叙述也详略各异,表述有别。所以学生在知识的累积过程中需要搭建主干知识的架构,而不必在太细、太偏、太怪、太难的具体单个知识点上打转;最后是基于课标历史高考的实际。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都要在课标历史高考中彰显,可新高考测试的有效度取决于学生学科思维与学科涵养的高低,而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科素养的形成要依托基本主干知识,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宏观体系上来更加优质高效的把握主干知识。
那么,在新高考的复习备考中如何来把握宏观知识呢?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复习备考做法谈一点浅见。
首先,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宏观知识就是教材前面的目录。目录中有单元与课,再把每课的目加上去,就形成单元、课、目的三级体系,这样的体系时序性很明确。当然,这种目录结构必须用历史课标的内容标准来优化,才能提高适用效度。
其次,课标历史三本必修教材都自成体系,自成专题,比如必修一为政治文明历程,讲述人类古今中外在政治领域的发展历程,其核心为制度文明,由此可据此建构如下宏观知识框架:
最后,在具体的复习工作中,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创新宏观知识。比如,可用一个事件的内在逻辑结构来建构宏观知识,例如,新航路的开辟: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原因)-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条件)-怎样开辟新航路(过程)-新航路开辟有什么价值(影响);可用一个事件与其它事件的关联建构宏观知识,例如,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的影响:(如下)
在整个高中阶段,所有学生一般会在高一年级将所有科目作为必修课程,在此期间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会对孩子所擅长的科目,即文理作出一个综合的衡量与判断,然后会作出适当的取舍,在整个教学当中学生也会自发对自己不擅长的科目产生排斥心理,如擅长数、理、化的学生自然会对历史课程不够重视,他们形成的思维是:“反正我又不选文,高考也不考历史,不学也没关系”。出于文理分科的考试模式,学校与老师也不免形成敷衍的心态,再加上不少高中院校重理轻文的风气使得历史课程并不能得到该有的重视。对于文科生而言,历史课程的地位举足轻重,历史、政治、地理在高考中总分值300分,其中各占100分,历史课程本该重视体系贯通,但是初中阶段不少学校将历史课程看得可有可无,尤其是初三年级,所以不少同学在高中的学习中很难将历史课程整体串联在一起,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历史的理解与记忆。
二、新高考模式下的历史课程改革
新高考模式下的文理不分家可谓是对传统模式的颠覆,为适应新高考政策,各学校与老师有必要对历史课程的教学模式作出创新性的突破。
(一)历史教材的编排新历史教材的编排注重分类与专题教学,主题与侧重点都很明确,这样一来便于学生对历史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认识规律、掌握规律,最终能够自己分析差异及成因。另一方面,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其专业度的要求必将有所提高,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按照教材的体系与顺序进行简单的灌输式教学,自然会使不少学生失去对历史课程的兴趣,长期下去,历史教学质量可想而知。所以针对新的历史教材还需要教师的合理安排与应用,激发学生的无限兴趣与潜能。
(二)对历史课程思想的转变近些年来根据文理生的就业形势来看,理科生的可选择性似乎多于文科生,出于这样的原因,不少高中院校形成重理轻文的风气,家长与学生也被渐渐感染,从初中便更加重视数、理、化的成绩,对历史、政治、地理只是做简单理解。这样的思想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新的高考模式也正是做出了对这一错误认识的反驳,不分文理,综合考量学生的能力。新的高考模式一经提出,不少学生也纷纷抱怨学习压力的加大,不少家长也会担心孩子门门学不好、学不精。针对这一顾虑主席也提出“多元录取”的政策,所以在学生录取与未来就业上家长大可不必那么担心。在传统高考模式下不少学生呈现极端化,即理科知识门门精通,但文科却一窍不通或文科知识学得很好,但理科知识却一点也不懂,这样的偏科现象甚至不在少数。我们要知道未来的社会更加需要的是全方位发展的人才,新高考的政策也正是为了适应这一社会需求。综上所述,学校、家长、学生在新高考政策上应该有全面与深刻的认识,不应只顾及到眼前的利益,应为社会的发展与孩子的将来作出更长远的打算。
(三)历史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新课程的改革一直强调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应着眼于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问题,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程度。根据以上宗旨学校有必要对历史课程作出整体的整合,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如若具备相关条件,可以模拟历史的情形再现,也可以组织学生排演相关的历史短剧或者安排学生观看相关历史的电影与电视剧,在近几年电视银屏上历史巨作层出不从,经过改编的故事情节更是五花八门,这样一方面可能会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造成一定的混乱,所以这时候校方应对学生做出正确、积极的引导,对影视剧中存在的历史问题及时做出探讨,避免学生误读历史。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也可以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教师在历史的教学方式上也应作出深刻思考与大胆尝试,首先要优化课堂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如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乡土资源导入课堂,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尤其是在搜集事先布置的材料时,他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主人翁的感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可以多加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历史教学当中刻意去创设一种情境将学生带入预备包含感情的意境当中,进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与震撼之感,从而与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相呼应,如此一来学生对历史的感受与记忆必定深刻;最后就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优化学习的方式,通过对历史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可以有助于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