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情绪行为心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表扬;激励;真诚;时效;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8-0097-01
“小明,今天你真棒!”“我又不是棒棒糖,棒什么棒?”“你……”“小红,你真聪明!”“老师,我这次考得好是瞎猫碰到死老鼠,其实我不聪明。小明比我聪明呢!”……当表扬的话语回荡在学校和家庭,当赏识教育充盈整个社会,随之而来也会产生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教师原本期望可以用表扬激励出更优秀的行为,可是经常会冒出一些“经不起表扬”的现象,或者说“表扬”往往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这不禁令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问题的出现。教师经过对儿童成长表扬激励的长时间研究,发现要想达到预期的表扬激励效果,就要从儿童心理的角度去运用“表扬”这一有力工具,注意把握好表扬的时间点,使用恰当的表扬方式和表扬内容,才能更好地发挥表扬的力量。
“表扬”用心理学术语来说是一种“正强化”。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给儿童施加他们喜爱的刺激(如表扬、鼓励)――也就是正强化,可以增强儿童良好的行为出现的频次。由此可见,表扬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儿童成长的催化剂。需要注意的是,要让表扬真正激发儿童的内在潜能和力量,就不能随意、盲目地表扬,而要让表扬更为精致,让精致表扬成为儿童心灵的一剂营养液。
一、精致内容,让表扬更走心
儿童对表扬表现出“不在乎”的反应,可能是由表扬的内容不走心所造成的。认知心理学这样认为:人的行为并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简单联结,来自外部的刺激必须经过个体的知觉与解释才能对个体的反应起作用。回顾家长和教师经常使用的表扬内容,大多都是根据成人的价值观去判断儿童的行为是否正确或优秀,并从成人的视角去表述儿童值得赞扬的因素,而往往忽视了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比较容易,但是却缺乏较强的逆向推理能力,因此也就难以理解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如教师在表扬儿童时会经常说“你真棒”,但儿童并不会去想:我棒在哪里?也不会立即明白:我为什么被表扬了呢?这种简单表扬的目的对儿童来说是不够明晰的。因此,教师在对儿童进行表扬时,既要做到语言简单,又要表述明确,让其清楚地知道“我是因为哪种行为或者想法才受到表扬”,进而来鼓励其将这种好行为或好想法坚持下去。家长在对儿童加以表扬时,也应注意表扬的内容和表述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经常表扬和称赞儿童的话语就是简单的一句“你真聪明”,而事实情况却是儿童并不能够完全领会家长的意图,而且一旦发生诸如考试失败的情况时,儿童就会怀疑家长表扬的可信度,甚至可能会因为怀疑自己不够聪明而放弃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因此,在对儿童进行鼓励教育时,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关注儿童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表扬其为取得成功而付出的努力,称赞其为获取成功而使用有效的思考、方法和手段,如“你今天写的字比昨天整洁多了”“你今天画的颜色用得真恰当”等话语,使表扬内容更加精致,让走心的表扬激励儿童自信地成长。
二、精致情绪,让表扬更真心
只有真诚的表扬才会得到儿童积极的反馈,因此表扬必须是发自肺腑的,教师和家长不能把表扬当作是操控儿童的一种手段。如果儿童感受到成人的表扬不真挚,就不会将表扬放在心上,表扬也就很难起到积极的效果。从心理学角度看,表扬的使用过于频繁、夸大表扬的真实性或明显的敷衍语气等,都不会被儿童认同。家庭教育中,同祖父母辈一同生活的儿童往往会长期处于过度溺爱的环境之中,家长的表扬也更加浮夸,久而久之,儿童就会对这样的表扬产生反感情绪,因此,当教师试图用表扬的方法激励他时,就很难收到的预期效果。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妨尝试改变对儿童的表扬策略,看到儿童努力或有进步时,就轻轻地微笑,用眼睛看着儿童说出表扬的话语,同时辅助适当的肢体接触,如摸摸头、竖起大拇指、轻轻拥抱等……当儿童感受到表扬的真切、真诚,就会由原来的逆反渐渐变得默许和接受了。
三、精致时间,让表扬更贴心
表扬是引导儿童一步步走向真善美的动力,但表扬对儿童的激励是有时限的。行为心理学中有如下阐述:刺激之所以发生作用,是因为刺激与反应之间不断强化,而这一过程中,刺激的时效至关重要,当行为出现如果不能及时刺激,其“连接”就会“退化”。由此可见,表扬的时间尤为重要,要使被表扬者及时看到自身的力量,迅速获得成功的喜悦与自信,就需要控制好表扬的时机。因此,教师在表扬儿童时只有把握好恰当的时间,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只有抓住适当的表扬时间,用脱口而出的表扬话语和走心的表扬深入儿童的幼小心灵,才能使表扬激励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最有效的营养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内在儿童 内在成人 内在父母 情绪池 心理健康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7-095-01
“我们的孩子给别人教,我们希望他们把我们的孩子教好,而别人把孩子交给我们也希望我们把他们教好”这是我从一位老班主任那儿听到的一句话,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候,我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担任班主任肩上承担是几十个家庭的希望。我感觉到这个担子的沉重。而我觉得要当好一个班主任一定要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且可以有技巧地和学生沟通和交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学是管理者有效工作的法宝.运用心理方法,能得到各层次,各类型学生的接受,并赢得支持与合作;能减少工作障碍,化解矛盾,提高工作效率,当然也让我们对于一些日常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了我们很久的一些问题有了较深的认识,让我解开了困惑的谜团。
其中最让我受益的是心理学当中的的了内在儿童,内在成人,内在父母的这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让我们对于学生一些经常发生的问题的本质有了清晰的了解。了解这三个概念可以让我们更加好,更加高效地处理学生所发生的问题。在心理学内在儿童,内在成人和内在父母三个概念中,明确指出,当我们可以理性解决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内在父母,内在儿童,内在成人三种自我状态可以转换自如,在现实中感觉良好。而当我们产生困扰的时候其实就是某一功能被弱化后很少表达。学生内在儿童过度表达是因为互为激发的过程,互为强化。也就是说当一方(老师)的内在父母或内在成人过强的时候,就会导致另一方(学生)的内在儿童强化。了解这一点对于指导教师的工作有很重要的影响。有时候我们教师会发现学生很任性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很叛逆,而犯了错总是逃避,不愿意承担,把错都归咎在别人的身上等等的现象其实这都是由于学生的内在儿童表达过强。所以要处理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弱化学生的内在儿童自我状态。而弱化学生的内在儿童的自我状态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父母和内在成人自我状态来实现,弱化教师的内在父母和内在成人自我状态。比如说老师可以提供学生多付出、多承担的机会增加学生的经验来激发学生的内在父母状态。而老师与学生双赢关系的寻求行为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成人状态。而提供了学生和老师的反转体验的操作方法,这种反转体验对于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有很好的帮助。在老师和学生的反转体验中,老师要注意的是:不可以使用老师的特权继续纠正或指导学生。而且,老师需要处于更低的位置状态来体验。因为低的位置,容易激发出对方“内在父母”的状态。如果在过程中,老师随时纠正学生“不对”的地方,或者尽可能帮助学生来扮演小老师,这两者做出的体验效果会不那么理想,因为纠正、指导、帮助,都会再度使老师处于“内在父母”的状态,而强化了学生的内在儿童。
著名心理学史家波林曾经说过,“一部心理学史,就是一部实验心理学史”。实验研究方法的创新发展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心理学的繁荣和进步。由北京师范大学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心理学经典实验书系”精心选择心理学发展史上科学严谨、极具代表性、设计巧妙的实验,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重新梳理和理解各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关键理论问题和现象,为研究者认识和掌握实验研究方法的特点、范式以及应用提供了清晰的脉络。同时,该书系还将实验本身以及实验所阐释的实践意义加以引申和拓展,在促进心理学基础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心理学的社会和教育服务价值方面堪称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兼具学术著作的严谨科学性与心理学的生活性与教育性,这也是本套书系得以入选“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原因之一。相信广大基础研究工作者、一线教育工作者和一般公众都会从该套丛书中获益。总体看来,该套丛书有以下特点。
一、涉及六大重要、经典,且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分支领域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有很多,该套丛书特别选择儿童心理、教育心理、管理心理、社会心理、生活心理、健康心理等六大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分支领域,通过既严谨科学又生动有趣的语言对这六大重要领域的心理学理论和实践问题予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阐释,为研究者整体掌握人类心理活动、为心理学与人类现实生活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科学素材。
二、每本著作都以该领域最为核心的理论、发展问题和现象等作为主题
丛书的每本著作选择的主题既是该领域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发展现象,也是教师、家长、一般公众等关心和困扰的现实问题,且按照从一般理论到相关方面发展再到影响因素、相关教育建议等的逻辑顺序组织每本书的框架。既能帮助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理解有关理论和现象,也能为学校、家庭教育和一般公众的生活提供科学研究的启示。
三、实验案例选择巧妙、引用经典,具有代表性、严谨性和科学性
书系的系列著作秉承着“经典”的原则来精选实验,呈献给读者最为经典科学的实验,所选择的实验案例目的明确、设计精巧,能够科学准确且通俗易懂地揭示人类的心理特点、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等。而且通过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客观准确的介绍,也能帮助读者从中领悟到实验研究方法的特点、范式和应用。
四、语言准确精炼、生动有趣、深入浅出,严谨科学与通俗易懂相得益彰
书系力求通过通俗有趣的语言来阐释基本的理论和关键问题。这首先体现在全书的标题设计上,作者巧妙运用有趣的、吸引眼球的语言或提问的方式来概括实验所揭示的理论和发展问题的精髓。在每一个主题的阐述中,作者首先科学简略地介绍理论或问题,并在“实验应用”部分引经据典,提供大量丰富的拓展资料,进一步提升实验的理论含义和教育意义,实现了科学严谨和轻松有趣的和谐搭配。这种深入浅出的阐释,易于读者理解和消化,能够强化人们对于抽象理论和原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人们对于某一心理现象和问题的科学认识和应对。
五、适用读者范围广,将成为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普及以及心理学在大众生活中普及的重要窗口
该套丛书既有对人类心理活动的理论和现象的介绍,也通过具体呈现每个实验的目的、设计及操作程序、实验结果等对实验研究这一重要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实验应用将实验本身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加以引申。这样的设计思路对于心理学研究工作者更深入地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理论和现象,对于方法学工作者更深刻地体会实验研究的特点、范式和作用,对于一般公众通俗地掌握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理解人类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现象,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启示。因此,可以说,本书是一本适合心理与教育研究工作者,也面向教师、家长等一般公众的适用范围极为广泛的书籍。
《儿童心理学》
本书选择8个方面共64个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经典、巧妙的实验案例,对儿童发展的重要理论和现象进行了严谨、科学、通俗、有趣的解释,为读者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重要心理特征的发展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独特发展现象等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角度。比如,该书首先从“成熟与学习哪个更重要”“心理发展是由遗传还是环境决定的”“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发展有关键期吗”等等理论问题开始,进而过渡到对儿童认知、情绪、道德等方面的重要发展特点、规律、环境影响因素方面的阐释,对儿童各项重要心理特征的发展独特性、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科学教育和指导等进行了介绍。例如,儿童的思维、语言和自我意识是如何发展的,电视是儿童的好保姆吗,儿童的攻击是如何习得的又该如何矫正,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等等。这些基础理论、发展规律和现实发展中的普遍现象、问题等有机结合的组织框架对于研究工作者梳理儿童心理发展脉络,对于一般公众了解儿童发展的特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成因以及如何对其帮助和指导等大有裨益。
《教育心理学》
学习和教学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课题,既涉及学习、教学的本质、特点,以及学习的普遍规律和现象,也因为受到个体发展经历、成长环境、所受教育的特点等而表现出独特性。《教育心理学》一书正是把握了这一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和我国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和特点,紧密围绕学和教两大科学问题组织全书框架,选择9个方面64个生动有趣的经典实验案例,对学习的本质、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等基础问题,以及学习的普遍现象、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促进学习的科学方式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科学、深入、生动的阐释。作者在主题框架设计上,既没有面面俱到,也没有挂一漏万,而是按照从基本理论到普遍现象、关键问题,再到科学教育指导的逻辑组织内容。比如,该书既有对学习本质、学习的科学规律等基础问题的阐释,如“学习的本质”“学习的记忆策略”“学习迁移规律”等;也有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的科学解释,如“人的从众心理是怎么回事”“习得性无助对于学习动机的影响”等;还有对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的阐释,比如“成就动机对学习的影响”“情绪影响学习”等;更有为教师、家长提出的科学的教育指导建议,如“过份奖励无益于学生内在动机的维持”“怎样发挥期望效应的作用”“怎样合理地进行表扬和批评”“怎样培养孩子的亲社会性”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特别将“创造力培养”和“道德学习”作为该书的两个重要主题,这恰好应和了我国未来人口素质建设对于当代儿童青少年创造能力、思想道德的要求,是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中亟须关注和加强的两个方面。
《管理心理学》
实验是心理学中最常使用的研究范式,正是因为实验,管理心理学逐渐成为一门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科学的独立学科。然而一直以来,管理实践者们并没有对这一学科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管理心理学的众多理论往往过于抽象和笼统,与现实管理环境有一定的心理距离,且往往欠缺可操作执行的具体办法,因而如何让心理学研究结果真正能够指导管理实践一直是困扰管理心理学领域研究者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一问题,《管理心理学》进行了大胆而有力的尝试,书中不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介绍,而是结合实验结果以及作者自身的管理实践经验,提出了很多颇具实用性、有效性的实践方案,供管理者选用。在此举一例:职场中,很多信息的传达不能总是通过直接的方式,否则可能影响个别员工的情绪或自尊。这时“暗示”就变得非常重要。不过并不是每位管理者都能够很好地使用暗示,有时暗示不到位,不仅不能达到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因此,该书中专门设立一章介绍一个关于暗示方法的实验研究。研究通过区分不同暗示者特征、受暗示者特征和暗示情境可能达成的暗示效果来发现职场中有效暗示的心理机制。最后作者专门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例如如何使用权威语言和群众语言来管理员工,在怎样的情境下可以以行动来暗示员工等等。作者对每个方法都进行了详尽具体的介绍,使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涉及的通常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例如“怎样认识自己”“怎样为他人喜爱”“偏见是如何产生的”,等等。《社会心理学》一书不仅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提供了一本极佳的课外读物,同时也为那些希望深入了解社会心理学的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举个例子,在介绍认知失调理论的相关实验时,作者并不急于讲解实验过程,而是以一个小故事作为导引:一个青年被催眠了,催眠师让他在晴天穿上雨衣和雨靴,去很远的地方买6瓶他并不喜欢喝的咖啡。等他回到家,从“梦”中醒过来后,他竟然给自己的这些不合常理的行为做了充分的解释,比如天气多变所以要穿上雨衣、买咖啡是为了放松心情……这个生动的小故事为介绍费斯汀格的“一美元与二十美元”的认知失调研究实验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原本很难讲清讲透的认知失调理论立刻生动起来。
本书另外一个可贵之处在于,虽然介绍的是西方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但是探讨和诠释的几乎都是中国现实社会中出现的真实现象。比如在介绍纽卡姆有关价值观和态度的纵向研究时,结合的是5.12地震中,一位母亲用身体保护怀中婴儿的感人故事,引发读者反思在当今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发展的变革社会中,人们的心灵家园究竟在何方?当人们津津乐道物质追求时,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否还能找回最初的美好?本书在讲实验,但最终的目的不仅在于把西方学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实验讲透,更重要的是引发中国读者思考当今中国的问题,在中国社会现实背景中研究社会心理学。
《生活心理学》
怎样去剖析生活?如何才能够智慧人生?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是读书无疑是重要的备选答案之一。一本好的书籍,不仅可以扩大读者的视野和胸襟、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还可以从整体上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力和判断力。《生活心理学》一书就是一本这样的好书。该书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主题(例如,压力问题、婚姻问题、理财决策问题等),用生活化的语言系统组织心理学研究中与这些主题相关的经典实验,是一本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读物。全书以一个个经典心理学实验为基本单元,每一个实验主要包括引言、实验介绍(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实验应用等几部分,试图通过对实验背景、过程尽可能详细、完整的介绍,对实验结果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有深入的分析,让读者既能够了解实验所揭示的生活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又知晓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认识生活真谛,点亮智慧人生,就来看看《生活心理学》吧!
《健康心理学》
著名瑞典病理学家韩森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人类的历史即其疾病的历史”。人类在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生病的原因不再仅仅是机体损伤、细菌侵入、病毒感染,负性情绪、工作压力、不良习惯等社会心理因素一样可以杀人于无形。
关键词:书法练习 情绪人格 心理健康
一、引言
书法艺术的形神韵动及其天人合一的特征体现了心理学的意识运动思想和人本思想,其畅神与健心的价值功能又符合心理健康的需要,这正是弘扬书法艺术、推广书法教育的新价值所在。著名心理学家高尚仁先生总结了近几十年来的书法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指出书法练习不仅能促进心理健康,还具有临床治疗的功效,是一种临床心理治疗的有效手段。
二、实证研究
(一)书法练习与情绪
书法对情绪的调节作用一直都是书法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周斌等人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对170名三年级儿童进行了两学年的追踪,探讨书法练习对儿童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和情绪状态的影响。结果发现,练习书法对儿童的积极情绪状态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且书法练习能够促进儿童更多地采用积极认知调节策略。罗学正等人以90名军校在校男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书法训练对军校大学生负性情绪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书法训练对军校大学生在紧张环境下的不良情绪有较好的调节效果。
(二)书法练习与人格
周斌等人采用纵向设计,探讨书法训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研究选取了124名三年级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追踪。与没有接受书法训练的学生相比,书法训练组的学生,在情绪上更加稳定、冷静,性情相对和顺,有较强的自制力,思维也更加开阔,因此周斌指出书法练习对儿童个性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郭君环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52名师专生进行调查,探讨书法兴趣水平与自信心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师专生书法兴趣水平与其自信心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即师专生书法兴趣水平越高,其自信心水平也越高。之后,周斌等人采用纵向研究设计,以114名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书法练习对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书法练习对儿童的情绪智力,如情绪管理、自身情绪的认知和理解他人情绪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书法练习与心理健康
辛晶考察了书法练习、个体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书法练习组在应对方式方面,更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在人格特质方面,精神质维度上得分较低,比较稳定;在生存质量方面,心理、生理、社会关系三个领域得分较高,健康总状况评价和生存质量总评价得分也比较高。周斌等人研究了书法练习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研究对象为参加书法练习的小学三年级学生87人,以及未参加书法练习的小学三年级学生37人,共计124人,采用纵向设计进行两年的追踪,比较两组学生在焦虑、神经过敏性以及行为问题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书法练习有利于减轻焦虑和神经过敏,降低学生的问题行为,同时书法练习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崔明、敖翔以参加书法与绘画练习的老年大学学生60例作研究组和非老年大学老干部30例作对照,探讨书法与绘画练习对老年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同样支持了书法练习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三、机制探讨
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大量实证研究都表明了书法练习能够促进心理健康。那么,其中的机制又是怎样的呢?高尚仁对此做出了解释:第一,汉字书写的心理几何论。汉字和其他文字不同,汉字本身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如封闭性、对称性、方向性等,这些特征与人的视觉特征有相对应之处,所以练习书法能够促进人的视觉空间能力的发展;汉字书写过程千变万化,有利于书写者的知觉―动作系统的协调发展;汉字书写过程为书写者创造了丰富的知觉和认知体验,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能产生更多的乐趣。第二,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书写者会产生多种生理反应,如身体放松、心律变慢、呼吸减慢、血压降低、脑神经活动加强等。第三,书写过程中,有利于大脑右半球的激活,促进大脑发展。
四、研究展望
目前,关于书法练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多集中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较少,对书法练习促进心理健康的机制探讨更少。如果书法练习能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那么其他与书法有关的活动,如书法欣赏、书法创作等是不是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在接下来教学中深入探讨的。
参考文献:
[1]周斌,唐菁华,李春凯,唐宏,李荆广.书法练习对儿童情绪及其调节策略发展的促进作用[J]. 心理科学,2013(1).
[2]罗正学,苗丹民,高定国,高尚仁,王广献,安超.书法训练对军校大学生的情绪调节[J].心理科学,2000(5).
[3]周斌,刘俊升,桑彪. 书法练习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J]. 心理科学,2005(5).
[4]郭君环. 师专生自信心发展与书法兴趣水平的相关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08.
[5]周斌,刘俊升,桑彪.书法练习对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影响[J]. 心理科学,2009(5).
[6]辛晶.书法爱好对个体心理健康及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7]周斌,刘俊升,周颖.书法练习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5).
[8]崔明,敖翔. 书法与绘画练习对老年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 四川精神卫生,2003(6).
[9]高尚仁.书法心理学[M]. 台北东大出版社,1986.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20世纪末出生的第一代留守儿童却已经长大成人,在高职院校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其留守经历的价值与意义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究和关注。文章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留守儿童、有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等心理健康因素和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教育行政机构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 :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32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LJKJY1426B)
作者简介:张娜(1980-),女,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方向硕士,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讲师,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收稿日期:2015-04-16
0 引 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到城里打工挣钱已经成了目前青壮年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北上广等地区,“留守儿童”问题非常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20世纪末出生的第一代留守儿童却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成为有留守经历的在校高职学生,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和发展,他们成了最被忽略的一代,其留守经历的价值与意义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究和关注。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留守儿童、有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与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探讨。
1 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
心理学界对社会支持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人们探求生活压力对身心健康影响的背景下产生的(Holmes,Rahe,1967) 。施建锋,马剑虹)将社会支持定义为“当个体出现某种需要时,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一种给予和满足”。Zimet认为社会支持根据来源划分,分为家庭的支持、朋友的支持和其他支持。
刘广珠等认为“社会支持源仅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支持,积极求助行为才可以使可能的支持变成实际的帮助。同时,其求助结果还将影响以后的求助行为”。肖水源,杨德森提出,除客观支持和主观体验外,还包括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这一观点在国内普遍得到认同。人们对社会支持的利用都是有很大的差别:在面对困难时,有些人会主动寻求帮助,一些人却在可以求助的情形下拒绝外部的支持;有些人不懂得如何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因此,一个人只有良好的支持源是不够的,采取主动求助,充分利用社会支持,才可以真正受益,从而保持身心健康。
2 关于心理资本的研究
心理资本这一概念源于西方,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等相关文献里。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Seligman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认为导致个体行为的积极心理因素均可纳入资本范畴。Avolio,Gardner,Walumbwa,uthans,& May认为,心理资本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自我恢复力、积极归因等。Luthans、Youssef和Avolio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目前心理学界基本认同这一解释。
国内关于心理资本的研究已经逐渐拓展到教育领域。李林英,李健将大学生心理资本定义为“大学生在大学求学时期所具备的、可以通过测量和开发来帮助其获得自我肯定与成就的积极能力的总和”。
3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给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使人们对于主观幸福感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Diener(1984)将主观幸福感定义为个体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整体评价,判定标准则以个体本人的内在标准作为依据。国内研究人员多采用Diener的观点,笔者也认同Diener关于主观幸福感的观点。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主观性。主观幸福感的评定不是依赖他人或外界所设的标准,而主要是自己设定的内在标准;二是整体性。主观幸福感从整体上,而不是某一个方面来反映个人的生活质量;三是相对稳定性。尽管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每次都会受到个体当时情绪、情境影响,但长期看来,主观幸福感仍然是相对稳定的。
Andrews和Withey指出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三个成分,其中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属于情感成分,生活满意度属于认知因素。现在一般都认为主观幸福感的结构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组成。Furnham研究表明,儿童主观幸福感的最主要、最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就是父母权威型的养育风格。
4 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
一个人的社会支持情况越好,其消极的情绪、情感较低,而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生活的满意度和积极的情绪、情感则会相对比较高。关于社会支持,女生认为在教师那里得到的情感上的支持多一些,而男生则认为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工具性支持多一些,赵景欣,刘霞,申继亮,李志凯认为客观支持对心理弹性有一定预测作用,而主观支持对心理弹性没有显著影响;另外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于留守儿童不良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王玉花认为有童年期留守经历大学生比之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其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水平要低,且差异显著;温义媛研究发现,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相比,留守经历大学生在客观支持、总体支持上差异显著。
Luthans,Avolio,Walumbwa等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及其维度能够对工作绩效和工作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Larson,Luthans研究发现,员工的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密切相关,呈显著的正相关。丁凤琴认为,一个具有积极心理资本的人经常会体会到自己对事情的掌控感,因此能比较好的适应环境,所以也有助于自身主观幸福感的保持和提高,主观幸福感可提升和发展心理资本。Choi和Lee认为员工心理资本影响其工作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
5 结语
袁莉敏等发现,乐观这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显著预测生活满意度。陈雪芳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自我满足、积极和消极的情绪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胡会丽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得分也较低。因此,可以通过提高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水平来提升留守儿童、有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的心理弹性,从而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帮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Holmes,T.H.,Rahe,R.H.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J].J Psychosom Res. 1967(11)
2 施建锋,马剑虹.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J].人类工效学杂志,2003(1)
3 Zimet,G.D.,Dahlem,N.W. The Mule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2007(52)
4 刘广珠.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 1996(3)
5 肖水源,杨德森.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4)
6 Seligman, E. P. AuthenticHaPPiness[M].NewYOrk:The Free Pres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