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教育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历史 课改 教学
一 要尽快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教学课堂,课程教学实施的关键在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过程,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创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性质定位为“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而且在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把这种资源看做是“唯一的资源”,只重视教材中的内容,“死教书,教死书”,让学生死记硬背,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本资源狭小、封闭、不全面,且不同的地方使用的教材也不尽相同。结果导致全部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教科书”和研究考试大纲展开,这是无法促进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课改下《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这样对教材性质的理解发生了转变,“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教材的“资源性”没有改变,但必须强调的是,教材绝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而只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更重要的是,教材除了具有资源性,还具有“工具性”,它承担着提供学生学习方法的功能、方便学生随时查阅的功能等。这种工具与功能性的增加,意味着教材不仅不是师生学习的唯一资源,也不会是师生学习借助的唯一工具。所以,我们必须看清现在的形势,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是“一纲多本”和“一标多本”,与过去的教法和学法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二 历史教学要体现历史的特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们碰到了一些困惑和棘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行课改的大环境不尽如人意。尽管教师是课改的具体实施者,但是教师受方方面面制约的因素太多。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是否有新课改的意图,是否建立起与新课改相配套的新的评价机制,是否为新课改保驾护航,这些都是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二是初中、高中历史课改不配套,从而加重了高中课改的难度。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于破除旧课程繁、难、深、重的知识体系,大量删减知识点,其结果新课程展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点却放在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上,结果新课程展现出的特点是分量重、内容深、时间紧,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重视基础教学,强调人文熏陶仍很重要。历史讲的是人类社会过去的事情,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博大精深,既宏观又微观地帮助人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懂得社会、认识自己,树立起科学且充满人情味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学科在提高中学生现代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如何抓住这一优势,扬其所长,应当是中学历史课程的指导思想。但在现实中,中学历史教学却被异化为入学的“敲门砖”,尤其是在高一年级的历史教学中明显存在着一种倾向,也就是不根据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现状,片面强调教学与高考接轨,希望学生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到位的理论分析,熟练的解题能力。这种教学定位,往往因为起点过高,造成学生在心理上对历史学科产生畏惧,进而形成思想上的厌学情绪。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历史新课改的进行。
三 要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后历史的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通史变为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分别反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内容。新教材主题比较突出,有一定的条理性,注重各单元内容间的逻辑联系,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广大师生用世界的眼光去认识历史的发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了解和思考历史问题。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3 个必修模块、6 个选修模块以及教科书选用多样化的制度,保证了教学的多样性和学生的选择性。由于相同年级可能进行不同的模块教学,各地区可能选用不同版本的教材,无论从实现课程目标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综合考试或者高考评价的角度考虑,历史教师都应当以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切实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作为历史教师,应认真研究模块教学带来的新变化,特别是模块形式从过去的通史转变为专题,每个模块自成体系,容易给学生造成支离破碎的感觉,教师应当注意局部与整体的联系。也由于模块教学的对象是选择模块的学生,学生学习兴趣相对浓厚,更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础,更加努力地、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 改变教学氛围,创造新的课堂环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中英语教学 有效整合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将使传统教育进入教学方式改革的时代。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英语知识,还要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在这种环境下,英语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整合,就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整合,要求教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利用计算机及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英语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优化组合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及教学环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整合的目的主要是为英语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以“教”为主,信息技术为“辅”。
二、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区别
传统课程教学结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传统教学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教材等教学媒体达到教学目的,获取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偏重于语法知识、词汇,常常忽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对英语提不起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十分不利。另外,由教师统一放录音、统一核对答案的听力训练方法,更是无法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满足学生的个别需求,容易让学生失去新鲜感和学习兴趣,使部分学生染上“厌语症”,严重影响效果。在这种教学结构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
在网络环境中,教育信息的显示呈多元化,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教育信息的传递呈网络化、智能化,这使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更具魅力,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的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变成现在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模式。下面我就以所学课本中的真实素材为例,向大家简单介绍我在课堂中关于信息技术的应用。
例如:在讲述奥运会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在网络上找出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如:谁为中国在奥运会上赢得第一枚金牌?第一届奥运会在哪个国家举行?最早的奥运会是否允许女子参加?中国在哪一年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奥运会,同时我把学生分成组,让学生通过网络的途径了解有关这方面的信息,并进行整理、组织,然后在课堂上用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大家,看哪一组表现得更好。这样不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而且使课堂变得生动,使学生变得爱学、爱听,不再觉得英语课堂枯燥乏味。
三、信息技术教学的优点
1.内容全面化,类型多样化。网上资源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任何方面的相关知识都可在网上找到详细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所有需要的信息,多角度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英语表达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2.互动快捷,便于远程交流。英语对我国学生而言是一门外语,缺乏一定的真实语言环境,而信息技术为改善英语教学环境提供了一定帮助。学生可以通过远程交友网站或聊天工具和国外的朋友结交成好朋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通过简单的英语聊天方式及英文写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英语成了活生生的语言,真正提高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
3.更新方便快捷,材料丰富多样。教材中的材料往往受到时间的局限,显得陈旧、过时,而网络的材料则更新方便、快捷,可为学生提供最新、最鲜活的资料。如:我们在学习“Earthquake”这节课时,课本中讲述的是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同时学生需要关注汶川和玉树地震),学生在网站中找到关于地震的背景知识,通过自己的查询,组织相关材料,把有关地震的情况介绍给其他同学,使学生对地震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会。课堂不再显得枯燥、乏味,而显得生动、有内涵,学生真正领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4.教学模式更加先进。强大的互联网功能不仅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还促进了教育方式的巨大变革,使教育资源获得空前的利用与优化。现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学习环境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由学生自主选择所学内容,自主探究,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使学生了解更多与本课有关的知识,通过网络查询,获取信息,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模式的变革。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和思考。实践证明,一线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中大胆引入电脑辅助教学,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学到课本知识,而且能学到丰富的课外知识,更能感受到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乐趣。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信息技术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机整合,必将取得更好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d.初中英语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自主学习 优化教学结构 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新教材以“综合编排的体系、富有一定弹性的教材结构、注重从实际问题引入、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等鲜明的特点,为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如何科学、合理、正确地使用好数学新教材,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从而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是我们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在的高中数学新教材,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具有许多适合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
1.知识体系的综合编排,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打破了原来分科安排内容(分为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编写体系,安排知识顺序时注意处理好与初中数学的衔接,符合逻辑上的基本规则,在深浅上注意坡度的设计,工具性内容靠前安排;相关内容适当集中。这些特点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也有利于我们展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不应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在讲知识内容的同时注意对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提炼总结,使之能逐步被学生掌握并对他们发挥指导作用。因此,新教材在各章的内容安排上,十分注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3.采用实际问题引入,强调数学应用意识
新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教材编排上:章节前图的设计为了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章节前引言从实际问题导出,阅读材料很多是介绍数学模型及应用方法,习题也适当地增加了联系实际的题目,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创设联系实际问题的氛围,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4.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又一大特色,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数学学习从教室走向了社会,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完善。
二、如何挖掘新教材的教育功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充分挖掘、利用新教材的这些特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下是本人在使用新教材过程的一点体会:
1.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预习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高中数学新教材知识编排顺序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而一个善于提前阅读教材、自我探索知识的学生,通过阅读,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逐步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前预习、阅读教材,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新教材的这一特征,每节课都拿出十至十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教材,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注意设置出适合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强烈的求知欲去阅读。
2.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学活动的热点。其中英语教学中的核心素养相关内容也不断被中小学英语教师当作日常教学工作的重点。高中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以及思维品质等方面素质是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现阶段高中英语阅读实际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方面还做得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英语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几乎每个单元都有相关英语阅读部分。因此,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高度关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增加阅读知识,以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保证学生英语素养的全面进步。
同时,高中英语教师要打破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桎梏,在课程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利用有效教学方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相关文章进行批判性阅读,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等批判性思维方式能够对所读文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是带有主观能动性的阅读方式,在这种深层次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英语教师还可以利用“头脑风暴”法,来活跃高中生的英语思维,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拓展他们的知识面,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力来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以使他们在英语应用方面有进一步发展。如在讲解单词inventions时,英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inventions?cdiscoveries两个单词,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讲自己知道的inventions与discoveries相关内容分享给大家,并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还使其能正确区分inventions与discoveries两个单词的应用范围。
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逐渐养成一个具有自主高效阅读能力的人。所以,英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对阅读材料解读,同时为学生设计好不同的阅读方法。学生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英语教师提供的阅读方法,能够从本质上对阅读材料进行理解。英语教师要在充分分析和研究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针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及其特点,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阅读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其阅读理解水平。
三、增强学生语言能力
高中英语教师应从自身做起,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在英语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用英语来组织,如要求师生都用英语进行课堂问答,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讨论等等。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都用英语进行互动,不仅能促使英语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还能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还可以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来提升教学效果。对于文化艺术类相关阅读内容,英语教师可以鼓励高中生根据阅读内容中描述的文化艺术特征进行表演。学生为了能将相关文化艺术充分展现给大家,肯定会深入了解相关文化艺术内容,揣摩其文化特点,然后通过动作和语言将相关艺术形象表现出来。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能锻炼其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如在高二《Let’s Dance》阅读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别挑选一种舞蹈,在学生准备充分后,让其用简洁英语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将所选舞蹈表述出来,然后再让学生之间用英语讨论相关舞蹈的特点。学生会仔细阅读和研究ballet、folk dance、popular dance等舞蹈类型,找出他们的区别,并挑选一种自己熟知的舞蹈艺术,用英语流利地表达出来。
四、提高学生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文化输入活动,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于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先为学生送上部分优美的英文朗读片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阅读情境,使其在良好语境中体会、感悟和学习英语相关文化。
另外,高中英语教师还应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分析和了解阅读片段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文化知识,并将英语文化意识逐渐渗透到学生的英语学习中,不断提高其国际文化意识。学生通过了解英语相关国家的文化,能加深对英语以及我国文化的认知,并能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有利于其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阅读英语资料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各种英语长短句以及不同的文章结构,这时英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对比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的文章与句子结构的不同之处,将中西方文化于无形之中渗透进去。
社会:在新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尤其是因特网与校园网的接轨,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更丰富的资源,产生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形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思想,拉开了深化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
学校:我校地理学科组开展了“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整合研究”的课题研究。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中,重新构建地理学习环境,以实现“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机整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如何把老师所传授的问题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如何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当前,学生处在一种被动的教学氛围中,例如:为什么很多学生会说,老师你一讲我就懂了,但是考试就是做不到。似懂并不真正懂,这确是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二、策略
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新构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我们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1、运用信息技术,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例如:讲到中东问题,如果仅仅是文字化的表述,新闻联播式的播放,学生厌倦了,老师也苦于知识体系的欠缺,颇感到无奈。我们课题组针对这种情况,采集网上信息,收集资料,制作了一个关于中东地区的课件,里面通过影视资料详细介绍了中东问题的由来,从而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并进一步引发学生寻找中东的位置、资源等。此举不仅唤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丰富了老师的知识。
2、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
例如:地球的公转、自转、月相的成因、水循环等等,仅仅依靠理论的强灌,学生无法打开思维的大门。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一些缺乏感性认识的地理现象、难以理解的地理规律形成过程、难以理清的地理事物之间复杂的联系和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利用图片、动画、声音等多种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同时引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激发思维活力。
3、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我们已经习惯了一节课中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飞遍整个校园,教学的过程只体现了“教”,而没有体现出“学”。要运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主体性,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教师则从“满堂灌”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转贴于
三、条件
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整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既需要整个学科组的集体协作,又需要必备的硬件支持。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教育、教学提供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师计算机能力的问题、课堂上对学生的组织和控制问题。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计算机知识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掌握课件制作、网络技术,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学科组一方面组织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现代化教育离不开基本的硬件配备。我们在每个教学班“三机一幕”进教室的基础上,装备了多功能教室,添置了实物投影仪,建立了校园电视台。2005年7月,学校积极筹措资金,投资近几十万元,筹建了一个高标准、高品位的微机房,建立了校园网,建设了颇具特色的学校网站。为了让使教师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学校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实现了宽带上网,购置了相当数量的电教软件,包括音像资料、投影片、光盘等,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许多资源。这些硬件的投入为我们的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提供了保障。
四、反思
1、要善于借鉴,并不断积累,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库
例如:在讲到工业区位的时候,我们制作了我县工业园区的影视和文字资料;在讲到旅游的时候,我们收集了电视台关于当景观的专题片等等,把它们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发生在身边的事情。通过学科组的积累,不断完善具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库,让现代化教育技术真正派上了用场,而不是停留在花拳绣腿上。
2、结合传统教学方法,注重“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