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职学科核心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引导学生构建丰富的科学知识
1. 更新科学知识。人类科学地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纠正、丰富的过程。这一认识过程也反映在化学科学知识中。传统的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知识主要侧重于以实验现象为代表的经验知识和以实验原理为代表的理论知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应该对这些知识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那些属于基础性的、具有“生产性”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包括那些丰富的科学事实和科学规律,而且更重要的是包括那些带有方法性、应用性、发展性的知识,它们可让学生终生受用,在未来社会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2. 构建科学知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构建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应达到“知识的高丰度、结构化、方法化、现代化、综合化”等五项指标。
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创设适宜的情景,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主动构建“五化”的科学知识。
比如,在引导学生了解氯化钠的相关知识时,老师从生活中氯化钠的使用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谈谈生活中食盐的使用,之后教师从人体为什么要摄入适量的盐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进一步探讨氯化钠的特性。
再比如,在教学《化学与生活》中“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提前布置学生了解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作用,如果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将会给人体带来什么危害。课堂上,老师通过一些医学案例导入新课,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通过分析,学生非常直接地感悟到它们的作用。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水果和食物含有这样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时候,学生聚精会神,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有了新的认识。这种基于生活实际的化学知识,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因此才是有效的知识。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新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样获取知识的过程才是融合构建的过程。
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使之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以及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评价、表达交流等具体的方式,科学地再现研究过程,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下面的这个案例比较充分地表现了上述观点。
师:现在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把桌子上的蜡烛点燃,用各种方法将蜡烛熄灭,方法越多越好。并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并结合燃烧的条件进行简要分析,为什么你这种方法会使烛火熄灭?
这下教室里可炸开了锅,每个组的同学都很积极的参与其中,讨论的、动手操作的、记录的,时不时还传来阵阵笑声、争论声,但忙而不乱。约五分钟后,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
生1:我们小组采取了以下方法:①用嘴吹灭;②用烧杯罩灭;③用水浇灭;④用书本直接向蜡烛上盖灭。
生2:用书扇灭,用剪刀挨着烛芯的根部剪掉烛芯而熄灭
生3:把燃着的蜡烛倒立过来,一会儿就熄灭了。
生4:在第六单元我们还实验过,把二氧化碳向烛火上倾倒,也会熄灭。
……
然后,教师让学生分析其熄灭的原因,对有些难度较大的进行适时引导,如“学生把用嘴吹灭分析为二氧化碳使其熄灭的”。再把各种熄灭的方法进行归类,很顺利的得出灭火的原理。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并没有按照以往常规的教法,根据破坏燃烧条件来推论,再根据推论举些实例,进行一些分析就算完成了,而是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假设和实验论证,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再现了探究的过程。
本案例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还体现了科学本质,让学生明白科学是探究自然的“思考”方式,科学必须建立在真实的证据上;科学是一种“探究”的方式。科学家所采用的方法没有不变的程序,但是对问题的解决必须采取有组织的方式。
三、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
什么是科学态度?有论者指出,科学态度是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的综合,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以及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还包括高度的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具体到初中化学学科来说,科学态度主要表现在:(1)尊重化学的客观现实;(2)严肃地对待化学知识;(3)以严谨的态度进行化学实验;(4)善于从化学实验、化学现象中提出问题,勇于探索;(5)在化学学习中要勇于坚持真理;(6)对社会和自然有高度的责任感。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活动
通常来说,一个人才的优秀与否主要是看他身上的三点,一是人品,二是态度,三才是能力。所以说,在我们的各种学校里面的教育首先应该是对于孩子们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教育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认真学习各领域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拥有一个完善而优雅的道德情操与爱国情怀,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学活动就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新理念与新思路,在漫长的高中政治活动教学里面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总结,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体现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上面。从而在认识上面进行激发他们的各种爱国思想感情的融入。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那么,何为核心素养?广义上说它与“素质”非常相近,狭义上来说,核心素养指的是一个人身上的各种美好情怀与优秀品质的结合,它包含一个人的格局与胸怀的境界,同时又可以在学生时代倾尽所能的去学习与运用知识的广博来不断的丰富自我。在我们的高中教学阶段来不断增加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与学习,是我们国家的主导思想方针,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努力做好高中政治思想教育活动的同时,并且提倡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调子的科学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竭尽全力去融会贯通我们的各种政治思想教育主旨。
二、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现状
话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我们的国家里面,永远都把“科教兴国”作为本国的最为基本的兴国大计,那么以来我们的学校里面如何来进行科学、有效的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呢?这是面临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制约的瓶颈,在我们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理念当中,对于孩子们的德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学生高中阶段所需要不断去架构起来的心理建设,当他们对于各种领域的科学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与探讨的同时,如何来进行对于他们的一言一行进行恰如其分的规范与约束,让他们更加健康与成熟的生长起来,这是我们的学校与教师们亟待去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课构建的具体措施
(1)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这样充满着德育建设的基调下,我们的高中学校里面不断与教师们进行各种教学方面的有效探索与研究,终于大家提出来了“核心素养”的全新理念,让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出现了新的契机,首先来说,是抓住核心素养里面的个人修养的不断培养,对于如何发展成为适应社会与国家需要的新时代人才,这样一个伟大的目标,我们需要做出的一个价值观的生成与肯定。那么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呢?就需要我们在努力探索适合孩子们发展的新道路,譬如说是增加他们的各学科间的学习能力,在我们时下的今天里面,由于是互联网盛行的时代,所以说知识呈现信息化的状态准时与我们见面, 那么在高中的政治活动从各个学科的开展来看,经常举办一些符合孩子们发展的计算机技能知识的比赛,来不断的培养他们的严谨的科学思想与对各种信息化的知识进行掌握,这是非常有益处的知识竞赛。
(2)思维素养的培养
接着来说,是关于对于孩子们进行一些逻辑思维方面的素养培养,在我们的各地高中教学当中,不断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对孩子们进行不断的潜能的开发,特别是对于数学等特殊学科的不断学习,可以去打开孩子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严谨的运用数学的思想去看问题、看世界等等,会让孩子们的视野不断的被开阔,或是不断锻炼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让孩子们的思维素养不断的得到新的突破,作为思维素养的锻炼与熏陶来说,一种是人们常用的语文方面的语言组织能力、编故事能力等等,可以在学生中间进行饶有兴趣的作文与诗歌朗诵大会,使得孩子们的才情不断的被烘托起来,在不断的强化学生朋友们的爱国情怀下进行对母语文化的深层次教学与研究。然而数学学科可以不断培养出爱好科学与学术性活动的孩子们,让他们的思维日渐缜密而又逻辑思维力变得异常敏锐。
(3)人文素养的培养
提到核心素养的理念与思想精髓,主要是指意在培养孩子们的人文素养,什么样的姿态才是称得上是“人文”呢?它是一种蕴含在人们心中的内在精神,支撑着人们在这个偌大的社会与时代中能够不断的生存与发展下去的最为动人的力量,一个人的能力不足并不是致命伤,重要的是人品需要赞,拥有一个好的人品相当于一张响亮的名片一样,可以把自己的气质与情怀给彰显出去,运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来不断的感染到别人,这样别人就会发自内心的愿意去接触甚至是接纳我们了,让我们的人文主义精神不断的发光并且进行深层次的升华,这是对于人们的自我成长与成才的最为重要的品质之一,它的情怀是否高尚与伟大时时刻刻都体现在我们的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而且身处在中华美德的大地上面,如何来运用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进行巧妙的德育活动,是广大的教师工作者们一直需要用心的地方。
(4)专业素养的培养
另外的就是需要对于核心素养里面的专业知识技能素养的不断培养了,它是我们拥有这个世界与看世界等方面进行自主的学习与探索的新思路,也是可以不断充实自我的万能钥匙,对于我们所说的专业素养的培育,主要是各科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研究,学校里面可以不定期的为孩子们开展各个学科内的科技小发明活动,或是一些物理知识竞赛等等,充满知识性的各种学科间的活动会让学生的脑袋变得更加聪明,专业素养的培养使得他们可以德育与智育双丰收。在他们人生的道路上进行重点的去培养,学校里面的教师们再根据孩子们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使得他们所擅长的学科可以大放光彩。
(5)身心素养的培养
对于我们新时代下的莘莘学子,我们的国家与社会需要更多的是身心健康发展的优质人才,他们不是书呆子,是一群活泼好动的新青年,既有健康的体魄,又有快乐阳光的心态,他们的状态一直都是热情与活力并存的,释放他们心中的激情与斗志,在宽敞的操场里面举行一场篮球比赛,或是在室内体育馆里面办一场流光溢彩的文娱晚会等等,使得孩子们的心态与良好的身体都可以进行协调发展,从而培养了他们自身的身心素质,也是我们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之一,总之为了千千万万学生们的健康的成长,学校里面与教师工作者们也是煞费苦心去努力规划他们的高中阶段的生活与学习。在动与静中间找寻那一抹平衡感。 结语
总体来讲,我们的国家与社会需要一批又一批阳光快乐的新时代青年,他们各个都身怀绝技,怀揣梦想,在我们的高中学习与生活中不嗍髁⑵鸶髯孕闹械娜松观、价值观、世界观。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来不断的学习与成长,他们的个人修养、尊老爱幼、爱国情怀、崇尚美好与善良的品质在我们的核心素养理念的教育下,一直都在慢慢的形成着。教育工作者们通过对他们的信息素养、思维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素养、以及身心素养等方面的不断架构与建设,使得他们拥有了诸如健康的身体、阳光快乐的心情、完善科学的技术知识、闪着无限光芒的人文精神等优秀品质,从而使得他们不断从平凡走向卓越,为了美好的人生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邱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活动课堂构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7(01):26-32
[2]徐国松.试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06):85-86+89
【关键词】数学 新课程 素质
在全国实施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通过研习教材及与同事们的讨论,认识到数学新教材的编排富有一定弹性的教材结构、注重从实际问题引入等特点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实施新课程一年来,发现很多教师无视新教材的这些变化,在教法、学法上没有作相应的调整,只按照自己多年得教学经验进行教育教学,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因此,如何科学、合理、正确地使用好新教材,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是我们基层教师特别是基层农牧区普通高中教师应认真严肃思考的问题。
1.解放思想、切实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数学。让学生体会"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这一富含哲理的名言。事实上,数学是理性的世界,感性的音乐。它庞大的体系,严密的推理,精确的计算,灵活的思维方法,深刻的数学思想,以及数学史丰富的内容,数学家艰辛的探索与崇尚科学的精神,数学游戏的变幻无穷,用概率统计作决断、指导行动,电子计算机使整个社会为之改观等等,让学生感受数学,热爱数学,为学好数学树立必胜的信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的弊端显而易见,过分强调了共性,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强调按计划执行,盲目服从偏重概念与结论的学习模式,在专业、课程、学习方式等方面受教育者没有实质性的选择权利。现在的课程已经不再只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本知识,而是包括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上要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观念,树立"师生共同探索"的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教材改革只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是如何充分利用新教材进行教法、学法的改革。实际上,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新编教材得不到充分利用,课程改革就会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如何挖掘新教材的教育功能,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持久、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它的好坏关系着我区课程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2.注重课前阅读和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素质
高中数学新课程是一个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知识编排顺序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我们必须课前认真研习教材和课标。培养学生提前阅读教材、自我探索知识,通过阅读,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逐步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也比较好。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前预习、阅读教材,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新教材的这一特征,每节课都一定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教材,让其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设置出适合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强烈的求知欲去阅读。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3.注重实习作业、研究性课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教育在各国备受重视,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素之一。如何才能培养出一批批具有优秀计算机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我国计算机教育的目标。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作为计算机教育的入门课程,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这么课程的效果,也对他们对以后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新课程标准的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我们主动地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信息的素养,最终让计算机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国家的发展服务。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我在一线执教数年,现谈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和感悟,敬请各位同行不吝指教。
计算机素质培养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试想一个缺乏必要的道德素质,而拥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的人员势必会对计算机行业乃至整个社会产生危害;而一个只是拥有基本素质,而没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的人对于我们社会来说又不会产生影响。所以,我认为信息技术素质的培养应该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在学生具备必要的素质基础下着重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素质培养
《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一章对操作技术的要求比较低,主要是一些理论知识,它的重点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像这一章的教学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比较乏味的感觉。那么怎样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语言的描绘、多媒体工具的演示、当时教学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情绪。
教学实例:在讲计算机发展史的时候我们可以准备计算机从出现到现在在外观和操作系统方面一步一步“进化”的典型图片。如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ENIAC它在体积、重量、运算速度和现在的计算机的区别。在讲到未来计算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时候,我们可以找一些机器人、微型计算机、或一些科幻电影片段中的计算机作为代表来讲授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这样图形并茂随着讲课的进行逐步展示图片,要求学生们结合历史课的知识讨论不同图片中物体出现的大概时间,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
由于本节课基本属于纯理论知识,其中的内容学生有的不了解,通过这种展示、讨论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避免那种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育。最后结合媒体的报道,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减少学生对教学的反感。
二、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最终目标是让计算机为我们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会亲自动手去操作计算机。
首先,打字技能的培养。打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这是一个比较乏味的学习过程,但我习惯让学生在玩的同时提高打字速度。比如,我会让学生知道正确的指法对打字速度的影响,告诉他们正确的指法对他们盲打有非常大的帮助,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打字的时候必须用正确的指法。其次,结合打字教程的一些打字游戏让学生们在玩的同时提高打字速度。再次,我会不定期地进行一些打字比赛,让学生们在竞争中有所提高。
另外,一些使用性很强办公软件的学习,如:World,Excel,Ppt等。像这样的学习,我会以完成一项任务为线索,通常情况下我会把一个任务分解成几个分支任务,把教学融入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自主地去研究和求助于教师,从而把问题解决,掌握这项任务的操作技能。
教学实例1:任务,让学生利用World统计我班其中考试每个学生的各科成绩,并计算出各科的平均成绩,班级的平均成绩以及学生的排名。任务分解:1.信息的录入。这部分都可以很好的完成。2.表格的设计。首先我会教学生如何去合并单元格,如何去设置行高和列宽,如何去个标准设置颜色。3.数据的计算。我会让学生手动计算一下,再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计算机从而比较出计算机的性能。4.自己总结从新头在做一次。
教学实例2:任务,让学生自己制作一种电子贺卡。上课时我会演示制作好的电子贺卡让学生去看。然后我会把任务分解。1.自己在纸上设计一张贺卡,比如中秋快贺卡。2.电子贺卡素材的搜集。在这里我会教会学生如何去互联网上去搜集自己所需要的素材。3.Powerpoint中电子贺卡的实现。我会先给学生演示如何去实现简单的动画效果的制作,给学生演示各种动画效果是如何实现的。4.完成并展示自己的电子贺卡。
摘 要: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将成为当今地理教学和评价的重要指标,应融入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中。本文介绍高中地理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分过程性评价和测试性评价设计了评价量表,并Y合地理核心素养制定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案。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课程 学业质量评价
一、高中地理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
高中地理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应该包含测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不仅评估学生对地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考查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行为等情况,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应该渗透到学业质量评价中,和测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结合。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供的三种较为常用的评价方法:观察法、档案袋法、测试法,将高中地理课程学生学习质量分成三块分别评价,观察法、档案袋法主要运用于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学习的行为和学习的情感态度,档案袋记录学生平时的学习成果,测试法包括单元测试、期中期末测试。其中,地理档案袋可以很好地记录和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可以在平时课堂学习过程中观察,也可以在测试卷对应内容中考查。除此之外,为了引起学生、家长和老师足够的重视,基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单独设计量表对学生达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强调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教师评价以外,还应注重与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的结合,真正达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和评价方法的多元。
二、高中地理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量表
说明:(1)过程性评价中地理课外知识拓展和地理竞赛类不设减分项,满分各为10分,加完为止,其他各项基底分为5分,满分10分,评价者按照量表给定的项目,根据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扣分或加分,扣分及加分额度为0到5分,酌情给分;(2)测试性评价中,期末测试成绩100分,其他三项满分各为10分。总分具体算法为:期末测试成绩×60%+(量表总分-期末测试成绩)×20%,即期末测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满分100分。(3)由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完成,其中教师要注意在试题的编制中融入对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空间思维、地理实践力的考查,综合成绩为(学生评+同学评+家长评)×10%+教师评×70%,满分100分。
三、基于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量表
21世纪以来,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以课程改革为抓手,高中教育尤为关键,地理核心素养应运而生。通过对百年地理课程文件及教材的梳理,地理核心素养最终确立为四条,分别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1]。其中人地协调观指学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确价值观,是学习地理的基本价值观念,地理实践力指学生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综合思维指分析地理事物中所包含的各要素及相互关系、多角度多要素思考的能力,区域认知即学生分析区位条件,认识区位特征,能够用区域观点进行地理分析、评价的能力[2]。
目前,地理核心素养已有5个层次的水平分级,但这五个水平分级没有和学生学业水平真正联系起来,没有和学业成绩连在一起的评价都不会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如何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其评价,如何在测试中得到体现,如何做到有操作性、约束力,笔者结合现实学生的情况,将四个核心素养分别设置了三个扣分项和两个加分项,这些项目主要通过在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观察、档案袋结果的呈现情况和学生的反省实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操作性,在地理学习中结合使用,既提醒教师平时多涉及地理核心素养的内容,又引起学生对地理核心素养足够的重视,让学生了解自己地理学习应努力的方向。
说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包含大量观念性、思维性的评价内容,所以此量表的作用主要用来提醒学生、激励学生和鞭策学生,促进其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认知及养成。各项基础分15分,满分为25分,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总分100分。为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应将地理核心素养纳入最终的高中地理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具体算法为:期末测试成绩×60%+(量表总分-期末测试成绩)×20%+地理核心素养总分×10%,满分100分,其中要注意的是期末测试成绩60分以上为及格,总分60分以上为及格,双及格才算真正的学业质量合格。
制订这份高中地理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案,是对地理核心素养5水平划分的认同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的思考,地理核心素养已经被明确要求写进课标,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每个地理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评价同样重要,它将成为地理教学的标杆。笔者认为这份学业质量评价量表只适用于地理核心素养颁布的初期阶段,起预热作用,未来随着新版课标的颁布,应该有专业可行的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方案在每个中学得到普遍使用。
参考文献:
[1]汤国荣.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9):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