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险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保险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险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保险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保险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范文第1篇

答:“温州模式”曾是我国市场经济进程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模式之一。改革开放30年以后,由于缺乏适应性调整,温州经济遭遇发展瓶颈,在特定宏观经济背景下出现了企业家“跑路”和民间借贷风波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为积极化解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探索民间融资阳光化和规范化有效途径,改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问题,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为全局性金融体制机制改革积累经验,国务院于2012年3月28日决定在温州开展金融综合改革试验。

需要强调的是,温州金融综合改革适逢温州经济下行、借贷风波蔓延之际,试验探索、改革成效和公共预期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试点以来,当温州经济在下行周期中回稳重起的速度与社会期望值出现差异之后,舆论开始慢慢转而质疑改革的作用和有效性。更有甚者将温州经济出现的问题归咎于金融综合改革,或者将温州经济纾困无力直接归因于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这种观点过于简化且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实际上,一国或地区经济周期波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综合结果。当前温州经济下行态势主要是受到温州产业结构转型影响。温州经济恢复较快发展势头、重塑产业竞争力需要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等协同配合。金融综合改革的本质在于疏通投融资渠道,合理引导民间融资阳光化和规范化,探索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有效途径,改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通过金融改革试验,在促进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问:温州金融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有哪些?

答: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提出十二项任务,旨在引导民间资金运作规范化和阳光化,畅通民间资本与实体经济的渠道,有效提升民间资金向产业资本转化的能力,完善专注于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创新体系,增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充分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是一种典型的自下而上的区域金融改革。开展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积极化解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仅对温州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于探索区域特色金融改革,为全局性金融改革提供经验借鉴也具有重要意义。

问:温州金融改革进展情况如何?

答:试点以来,温州围绕十二项主要任务,深入谋划、细化方案、落实项目,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大力推进民间融资规范化和阳光化。温州组建了4家民间借贷服务中心;4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出台了《浙江省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温州民间融资利率指数编制方案》(按周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简称“温州指数”)。温州金融改革广场正式开业,现有托管企业13家,挂牌交易企业2家,交易额、交易量位居浙江省前列。设立温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主要负责对地方金融市场主体的现场检查和监督管理;同时成立金融仲裁院、金融犯罪侦查支队和金融法庭,形成一套金融管理体系。

二是进一步夯实金融基础设施。人民银行牵头将征信查询服务成功引入温州市民间借贷登记中心。同时加快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和电子化进程,目前已采集温州61731户农户信息。初步完成金融业综合统计信息平台和温州金融监测报数平台两大系统建设。2012年12月开始,就部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金融组织已开始试报数据工作。温州定期对外温州市民间借贷监测利率(按季监测)。

三是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银行机构方面,温州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增资扩股工作顺利推进,已完成内部配股72.47%,入股资金总额6.6亿元。已开业村镇银行6家,分支机构5家。温州鹿城、龙湾2家农村合作银行均已完成股改总体方案,并上报浙江省政府待批。积极引导泰国开泰银行等外资银行到温州设立机构。推进资金互助社增资扩股。证券机构方面,先后成立上海证券和中信证券两家分公司,证监会已经拟订设立温州证券监管分局方案。保险机构方面,新增保险机构3家,全市现有保险机构达46家。

四是不断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加强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创新,推出股权、专利权、海域使用权、林权、排污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多样化抵质押信贷产品,试点开展“增信式”、“分段式”、“年审制循环贷款”等还款方式,有效破解企业融资的“贷款难”和“还款难”问题。推动银企有效对接,召开银企合力推进会、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推进会,启动“万家百亿”小微企业培育计划。出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区域资本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中小企业改制规范工作。温州市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合作相关协议正式签署,温州市政府设立1亿元温州市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基金。

问:很多人都很关心民营金融发展问题,比如在温州由民间资本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民营企业家希望能实现“银行家”梦,对此怎么看?

答:目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问题,要求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呼声比较高。温州地区民间资本充裕、民间金融活跃,需求更为迫切。《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13号)也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

针对社会呼声,监管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民间资本投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没有政策限制。只要符合股东条件,不论民营资本还是国有资本,都可以对银行进行投资,而且对投资对象、投资渠道和投资地域都没有限制。银监会去年7月还将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最低持股比例从原来的最低20%降低到15%。

温州民营企业家希望实现“银行家”梦想的本质,在金改革过程中体现为民营资本(民营企业)能否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一些学者认为,允许民间资本(包括民营企业)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是贯彻落实国发[2010]13号文件精神,完善金融市场结构和优化金融竞争格局的重要举措。部分学者从国际经验梳理角度提出,国际上的金融监管部门对发起设立银行及银行控股公司的审批,主要关注股东财务状况和声誉,以及高管人员能力和经验,对股东身份并无限制。还有学者从风险防范角度提出,民间资本(包括民营企业)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并不必然产生风险问题。防范风险关键是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只要制度设计得当,准入条件合理,日常运营监管加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区域试点是可以实现风险可控的。

当然,也必须注意到村镇银行吸收公众存款,对经营安全性要求较高。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发起制度在风险防范、失败救助和业务支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关于民营资本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问:对于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问题,各方面关注度也比较高,对此如何看?

答:这也是学者热议的话题,普遍认为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有利于形成合规有序的对外投资渠道,抑制通过非法或“灰色”渠道投资活动,帮助小微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有利于“藏汇于民”,减轻央行购回压力,拓展境内居民个人在全球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的渠道,促进跨境资金双向平衡流动。

近年来,上海、天津和浙江省温州等对外开放程度和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先后向有关部门提出开展相关试点的意愿和请求。在温州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可以为我国放开资本账户积累有益经验,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支撑。当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涉及资本项目开放问题,对现有外汇管理政策有所突破,需要国家层面统一研究和部署。

问:温州金融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一是要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既要重视民间金融规范发展,也要重视正规金融稳健持续发展。对于温州近期出现的企业经营不善、金融风险暴露等问题要予以高度关注,既要积极推进改革,同时也要稳妥处理好金融改革与金融稳定关系。既要推进温州产业机构优化升级,又要通过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来保障经济金融稳健运行。

二是要处理好改革创新和政策突破的关系。温州金融改革需要在政策框架、利益诉求、改革目标等方面寻求合理平衡。在现有政策框架下,通过政策要素组合,也会产生不同效果。例如,充分发挥正规金融机构作用;积极发展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通过鼓励创新、减少管制等方式激活民营资本活力,保护借贷双方利益、降低交易成本。

三是要处理好金融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关系。温州金融改革目标是建立一个通道,让“民间资本之水”灌溉“实体经济之田”。在规范发展民间融资过程中,合理有序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将民间资金转化为符合发展需要的产业资本,通过金融改革为民间资本提供一个更好的资金运作平台。地方政府也应当关注实体经济,关注产业升级和产业经济发展。

问:温州金融改革能否帮助温州走出经济困境?

答:温州经济的困境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结构性因素,其中包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滞后、民间资本外溢、资源要素瓶颈制约较大、家族式企业影响经济可持续性、外向型经济模式受外部影响较大等因素,不是单一金融因素能解决的。

温州经济问题的本质是“温州模式”发展30年后,因“代际锁定”导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跟不上全社会改革步伐,长期陷入粗放式增长困境,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影响下衍生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在巨大的利差面前,温州企业没有守住实业,身陷经济泡沫而引发民间借贷风波,并将风险传导至金融领域。很多学者的讨论都提到这一点。解决温州经济问题,关键在于打破“温州模式”瓶颈,产业转型升级是根本出路,温州实体经济的重振不能仅靠金融支持,除了货币信贷政策外,还需要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贸易政策、劳动用工政策尤其是当地政府服务职能转变和效率提高等一系列政策体系的配合,单靠金融的力量远远不够。

保险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改;实体经济;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9-0047-03

一、泉州金改的发展现状

(一)泉州金改区建立

2012年12月25日《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通过,泉州市成为继温州市、珠三角地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泉州金改方案主要任务包括建立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加大对小微企业及民生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加强泉台港澳侨金融合作、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提升保险服务水平、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等。

(二)泉州金改与温州、珠三角金改的区别

泉州金改与温州、珠三角金改相比有几个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建立金改区的目的看,温州金改区的定位是进一步规范温州市的民间资本。温州市的民间资本充裕,从前几年的炒房团到后来的炒煤团,一时间成为国内舆论的焦点,庞大的民间资本缺乏足够的引导和规范,使得温州市民间资本脱离了正常的运行轨迹,“高利贷化”的倾向比较明显,如何规范这些庞大的民间资本,使之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而不是扰乱整个市场秩序,金改区的建立便成为温州市的主要目的。珠三角金改区建立的主要目的则是为经济转型服务,促进广东省经济新的发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萧条,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产业的珠三角受到极大的冲击,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锐减,发展模式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时,广东省有大量实体企业倒闭、GDP增速放缓。因此,广东省希望通过金融改革的策略,来探索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利用广东自身的地理、经济优势促进珠三角经济转型。泉州金改区建立的定位与温州市、珠三角地区不同,泉州市与珠三角地区一样,也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受影响的力度不如广东省。泉州市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意愿不如广东省强烈,加之民营经济的发展稳中有进,如何进一步促进泉州市实体经济的发展,便成为泉州金改区的主要目的。

2.从建立金改区的意义来看,温州金改区是我国第一个金改试验区,金改区建立之前,其金融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有高垄断、高管制的特点,服务的对象比较窄,只服务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大企业,广大中小企业很少能够受到光顾,温州金改区的建立就是为了打破这个格局,使得社会资金有效分布到各个层次的经济实体。珠三角金改区建立的意义则在于相比温州金改,其涉及“9+2”个城市,无论是金改的内容还是金改的覆盖面都比温州市多,把广东省建成一个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金改区以广州、深圳两个区域为金融中心,建设前海、横琴、南沙三个创新平台,而以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作为后援基地的建设总体布局。在金改路径上,珠三角金改区则着力发展国际金融、科技金融、产业金融、农村金融、民生金融。泉州金改区建设的意义更多的是引金改扩散之风。泉州金改区之所以能够建立也是由于泉州市民营经济的强大和它的影响力。

3.从金改区与外部联系来看,温州金改区主要是着眼于温州当地。温州金改区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温州市的民间资本,因而金改区建立与外部关系不大。珠三角金改区建立的区位因素则比较突出,从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特区多数集中于广东。此次珠三角金改区的建立也是由于广东省毗邻港澳。香港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引进外资最多的地区,珠三角金改区的建立则能更好吸引港澳资金进入广东省,为珠三角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资金。泉州金改区之所以能够顺利获得批准,一方面除了泉州市经济在福建省排名第一之外,更主要是由于台海关系、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缘故,泉州市当属首选。20世纪90年代台资也曾在泉州市大量集聚,后来随着长三角的崛起,台资逐步北移,撤离泉州市,泉州金改区的建立有利于重新吸引台资,改善两岸经贸关系。

4.从金改区的发展进程来看,三个金改区的发展现状各不相同。温州金改区自建立起发展的速度就比较缓慢,进展不顺,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味道,高调转低调。珠三角金改区相比温州则是低调开局,但是前景不错,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基本完成,在“腾笼置鸟”过程中金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泉州金改区则是温和推进,也取得一定的效果。

(三)泉州金改区建设取得的成效

自2012年国家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以来,泉州市始终立足打通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两个通道”,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实体金融服务体系,取得了不错是成效。到2014年底,泉州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增幅比GDP增幅高0.7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4.36%和12.36%,银行贷款余额与GDP比值提高到0.86:1,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比重提高到12.3%,有效推动了泉州市产业和金融的有机融合。

泉州市的金融改革注重顶层设计,围绕央行等12部委《总体方案》和省政府《实施意见》,制定了近20份金改配套政策文件,比如《鼓励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基础入手,构筑金融业加快发展的信息、信用和风控“底座”,营造金融业有序竞争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强化专业引领,坚持“专业的决策由专业机构做”;成立市政府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起向上对接争取通道和通联机制;完成59个金改项目;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设立多个产业金融专营机构和高新区金融服务中心,在小微金融方面,组建市县两级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公司,建设重点小微企业融资项目库,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加强对小微企业融资的辅导。建成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开展多项新业务,如泉台跨境人民币贷款、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泉州市引入了更多的金融资源,厦门国际银行、恒丰银行、广发银行等纷纷来泉建立分行,兴业消费金融公司、七匹狼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海峡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海峡石化产品交易中心获批开业。仅2014年准金融机构就累计向中小微企业投放资金360.73|元,为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起到了桥梁和载体作用。

二、泉州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泉州市民营经济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如广东省明显,因而泉州市民营经济转型的意愿不如珠三角企业强烈,但是随之而来的全球经济的萧条也让泉州市经济感受到严冬的酷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企业的订单量大为减少,国际跨国公司把他们的订单转向东南亚、印度等地。

2.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劳动力的红利逐步消失,劳动力不再廉价,原材料的价格也不断提高,泉州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的被压缩,现在大部分传统产业都在亏本经营,倒闭的企业不断增加,如曾经的品牌价值王“旗牌王”的破产就是典型。

3.泉州市的产业集群是引领泉州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同时也是泉州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束缚。由于同业之间无序的竞争,以及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挤压,泉州市实体经济面临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4.企业成长中的管理模式和老板角色转变缓慢。泉州市与广东省相比,转型升级较慢,有相当企业经营者缺乏创新动力,目标不够明确,战略部署不清,家族化经营依旧是困扰泉州市民营经济的主要因素。

5.国内房地产价格的异常波动,使得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实体经济缺乏资金,企业经营者的心思也不在实体经济上,未来泉州市实体经济的增长点在哪里很多企业都不清楚。

6.福建自贸区建立应该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泉州市这个作为福建省经济总量第一的地级市却不在自贸区内,这对泉州市来讲也是个极大的挑战。

三、泉州市经济发展的新思考

相对于广东省来讲,泉州市实体经济尤其是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较慢,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型升级的压力逐步显现,市场萎缩,企业倒闭,利润大幅度下降,泉州市传统产业经济发展遇到了最大的瓶颈。至于如何突破,目前泉州市业界和理论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虑。

(一)五大传统产业的升级

传统产业一直是泉州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GDP 中的贡献率超过85%,拥有众多的国内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是我国知名的品牌之都。但是,泉州市缺乏国际知名品牌,近几年匹克、安踏、361°等企业在国际上有一些运作,但是相比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泉州市没有一个国际品牌,品牌的国际化运营是泉州市业界的首要任务。产业集群一度是泉州市经济的骄傲,但是集群效应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集群重组和转移是当前产业集群的改革方向,产业链重组,重心转移,即以服装鞋帽为主的中心集群转向以机械装备、电子商务及制造服务业为主。长期以来,泉州市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行其道,随着竞争的加剧,其优势已经消失,技术创新势在必行,差异化经营是首选。家族化的经营管理方式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因素,现代企业制度如何实现与家族制管理的融合是摆在泉州市企业眼前的难题。

(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泉州市的发展目标应集中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生产业、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及LED照明、新型环保电池等新能源产业。

四、泉州金改与泉州市经济

泉州市经济的新发展除了需要政策的支持之外,更多的是资金的支持。泉州作为我国第三个金改试验区更应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今后一段时间,泉州市金改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风险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商业银行如何一如既往地服务泉州市地方实体经济是个比较现实的问题,要实现共赢还需政府的介入和支持。

2.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主体地位,使之有序发展,更好地引领泉州市经济的发展。争取引进境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泉州市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区域总部,引导和鼓励未在泉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来泉设立二级以上分支机构,引导其增加网点设置,包括乡镇一带,使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村地区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要改革审批流程和相应机制,建立完善的平台,降低融资成本,有效缓解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

3.支持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使它们能够得到快速的扩张。做强做大泉州银行,加大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对泉州银行要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其经营规模,逐步拓展省外市场。

4.有序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让那些地下资本转为地上,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在市级和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活跃、有一定经济辐射效应的县(市、区)开展民间资金管理公司试点。

5.泉州市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很大,金融机构对这些传统产业的支持必须有的放矢,重点扶持。

6.大力扶持泉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才是引领泉州市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吕振奎.泉州民营经济发展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3).

[2] 彭松建.民营经济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8,(11).

[3] 黄身发.泉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5).

保险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范文第3篇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日趋严峻。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预测,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2026年达到3亿, 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将一直维持在3亿至4亿的规模。人口老龄化浪潮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初现端倪,老年护理供需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纵观发达国家的情况,解决老年护理问题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发展老年护理保险。所谓老年护理保险是指为那些因年老、疾病或者伤残导致丧失日常生活能力而需要被长期照顾的人提供护理费用或者护理服务的保险。德国在1995年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由政府强制推行,所有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员都有义务参加社会护理保险,风险的实际承担者为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建立了商业性质的长期护理制度。日本在2000年将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建立老年护理保险不仅能够保障和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还能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我国也可效仿。从国家层面上,应尽快推动出台《老年护理保险法》,为老年护理保险的开展创造公平、有序、规范的政策法律环境;在发展模式上,初期可以由公民自愿投保,待条件成熟之时再进行政府强制投保;在保险资金来源上,由政府、企业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共同缴费,具体比例可以参照现有医疗保险的比例,在保险人选择上,可参考德国、美国模式,由商业保险公司运作管理。保监会应出台相关办法或细则,明确老年护理保险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功能职责、服务内容的适当区分和有效衔接,并加强经办机构资质管理和市场监管,实现老年护理保险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老年护理机构和专业护理人员比较缺乏,应鼓励引导商业保险公司等社会资本参与兴办养老服务机构,逐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机构自主经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实质性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促进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

近年来,随着国内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规模也得到了迅速积累,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保险业总资产已经达到6.01万亿元。但是,如何有效实现与负债成本相匹配的、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率,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2011年我国保险投资收益率只有3.6%,仅高于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0.1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比较狭窄,投资收益高度依赖资本市场,在当前国内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导致保险投资收益率大幅下降。虽然新《保险法》和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名义上已经拓宽了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但目前监管部门对保险机构开展股权、不动产等另类投资在投资团队、投资资质等方面要求很高,投资对象等范围相对狭窄,形成“门虽然打开了、但门槛很高”,渠道名义上放开了、但仍难以实质性运作的尴尬局面。

而与此同时,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则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一些领域和项目也对保险资金有着迫切需求。保险资金规模大、周期长、资金来源稳定等特点,也决定了其在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可以考虑适当降低《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和《保险资金不动产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中相关要求,制订出台可操作的具体实施细则,给企业以更大的自,改变目前名为备案实为行政审批、有制度办法而无法开展投资活动的情况。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放松保险机构直接投资股权范围;扩大保险机构间接投资股权基金的范围和类别,如夹层基金和FOFs(基金的基金)等目前适合保险资金特点的产品。同时,出台优惠性政策,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养老、医疗机构等经济实体,建设能够延伸养老保险服务链条、满足不同人群健康养老需要的养老养生社区。

用强制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推动食品安全

建立强制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是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补充,不仅能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及时地补偿受害消费者,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且对于促进提高投保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虽然我国2009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后,一些保险公司也结合新规专门推出了食品安全责任险,然而只有极少数企业选择投保。

为推动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建议参考借鉴《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中规定建立强制性责任保险制度的做法,积极通过立法形式建立强制性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建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对参保的企业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激发其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积极性。保监会可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立食品安全保险评级机制。根据每款产品在上一保险期内的表现(如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客户投诉率等),由保险监管部门予以保险评级,保险公司可以根据保险评级调整其下一期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费率,顾客可以根据保险评级来挑选安全可靠的食品,企业则以保险评级为动力和约束而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支持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

保障房建设在未来五年将面临1.3万亿至1.5万亿元资金缺口的挑战,由于资金需求庞大,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希望机构资金能够助保障房建设一臂之力。

保险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288-03

成本始终是影响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后勤餐饮服务是整个高校后勤服务的主要支撑点之一,既有教育的事业性质又有经营成本的企业性质,高校后勤餐饮更是两者紧密结合的一个教育服务领域,是服务育人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理解高校后勤餐饮的成本构成,加强它的成本管理,科学地进行成本控制,为师生提供低价质优的服务,始终是高校后勤服务实体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的构成及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1.高校后勤餐饮成本构成的基本模式。为响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中国许多高校后勤餐饮服务机构转为后勤服务实体,实行企业化运行模式,其营运成本构成包括社会餐饮业成本的基本要素。餐饮成本,对社会餐饮业而言,是指生产加工和供应餐饮产品的各种耗费或支出的总和。但是,由于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实体,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服务的性质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餐饮生活服务。因此,高校后勤餐饮服务成本构成与社会餐饮业的成本构成是有实质区别的:第一,高校后勤餐饮设备设施是由国家投资或由学校出资,属于高校事业费支出。因此,高校后勤餐饮成本中,不承担所占用的固定资产投资应计提的折旧费。第二,高校后勤餐饮经营服务享受国家的免税政策。因此,高校后勤餐饮服务没有承担税收的义务。第三,高校后勤餐饮经营服务作为公益,除承担必要的管理费用,不能盈利。

从以上分析表明,高校后勤餐饮成本构成的基本模式应是:直接费用+部分间接费用+期间费用。

直接费用是指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实体制作食品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配料、调味品、燃料、动力等)费用,直接人工(工资、加班费、各类津贴和补贴等)费用,其他直接支出(福利费及社会保障费等)。

部分间接费用是指除高校餐饮实体使用的房屋、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外的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杂费、保险费、检验费、劳动保护费等。

期间费用是指餐饮服务实体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餐饮服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加班费、津贴、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以及其他各项费用。

高校后勤餐饮成本构成的基本模式,分别反映了就餐人员、餐饮从业人员和餐饮经营管理人员的利益状况。直接材料费用的多少,反映了就餐人员得到实惠的多少;直接人工费的多少,反映餐饮人员工资待遇的高低;间接费用的多少,反映了管理人员工作条件的好坏和薪酬水平的高低。因此,高校后勤餐饮成本构成结构必须科学合理。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后勤餐饮成本构成,在不分摊固定资产折旧费、不承担税收支出和不计算盈利的前提下,直接材料费用和部分间接费用应不少于 80%,直接人工费用和期间费用应控制在20%以内。由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其餐饮成本的构成也不相同,随着后勤改革的深入,其成本构成的基本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高校后勤餐饮成本构成应该有一个基本原则和范围。否则,将给餐饮成本管理带来直接的影响。

2.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回顾中国高校的后勤改革,餐饮服务改革一直是走在前列,最初是从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福利型餐饮服务开始的(即开始注重服务成本),并在管理体制和指导思想上也有所突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学校对后勤服务要求越来越高,逐步认识到控制成本是做好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工作的关键。因为,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工作面向的主要是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贫困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学生餐饮消费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对价格特别敏感。学生评价学校餐饮工作的好坏,首先看餐饮价格是否合理。因此,高校后勤餐饮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实体,虽不是独立法人,但实行的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化运作模式。成本管理不善,亏损严重,势必影响员工的利益,造成员工队伍的不稳定,影响餐饮服务实体正常运行和学校的稳定。另外,加强成本管理也是防止违纪违规、产生腐败行为的重要措施。高校后勤餐饮物资采购数量大、品种多,如果不注重成本管理和控制,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很容易滋生犯罪行为。

二、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1.稳定的校内服务市场,弱化了高校对餐饮服务的成本管理。中国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实体与社会企业相比,具有许多优越的经营条件。成规模的、稳定的市场,使他们的经营服务“皇帝女儿”不愁嫁,成本的大小,质量的优劣,对他们的经营收益没有根本上的影响。“高进高出”的现象依然存在。当餐饮成本、价格受到市场冲击和影响,学校为了维护稳定,不得不给予政策上支持和保障。而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指出,在人事分配制度上实行的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处于餐饮管理岗位上的人员和承担学校改革的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国家事业编制职工,每年还有两个多月的寒暑假,其工资待遇是受到保护的。餐饮经营实体的成本高低,经营效益好坏,对他们的利益没有多大的影响。因此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2.不合理的餐饮成本构成,增加了成本管理的负担。高校作为事业单位,餐饮服务的公益性,决定了高校餐饮成本构成的严肃性。高校餐饮成本构成不能分摊事业经费支出的费用,也不能为学校提供积累。但也有少数经济状况不好的学校,没有很好地遵循这一原则。因此,在餐饮成本管理中,不但要考虑直接成本的控制,还要承担部分资产的折旧费用,或要完成学校下达的经济目标任务,有的学校已经除房屋外,实行准成本核算,增大了成本管理的难度,增加了后勤餐饮服务的负担。

3.稳定的餐饮供应价格与变化的市场价格之间的矛盾。价格是成本的表现形式,有多大的成本,就应该定多高的价格。由于受高校师生员工消费心理和消费水平的影响,高校餐饮定价相对稳定,不能随行就市,需保持一定的福利性。蔬菜类原材料,因季节变化,价格差距大,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粮、油、肉、食品、燃料市场价格变化大,并且有呈持续上涨的趋势,对高校餐饮成本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而高校餐饮价格却是师生员工、学校领导乃至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确保稳定,学校对提高餐饮价格十分谨慎,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让餐饮服务调整餐饮的价格。频繁的市场变化与稳定的餐饮供应价格形成的矛盾,使高校餐饮成本管理处于十分为难的境地。

4.高校餐饮物资采购的复杂性,给餐饮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餐饮物资采购批量大、品种多、质难辩,面临复杂、分散的市场,价格不确定因素大,要采购到物美价廉的物资,工作难度大。加上社会风气不正,也会影响到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

三、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的措施与办法

1.坚持集中采购,加强采购环节管理与监督。加强餐饮物资采购的管理与监督,是搞好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因此,必须坚持集中采购,制定严格、规范的制度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1)成立专门的采供部门,承担降低采购成本的责任。高校后勤餐饮服务一般管理着多个分散的餐饮服务单位,如果各服务单位分别采购,无论是采购人员的浪费,还是采购数量和采购价格上形成不了优势,势必会增加采购成本。成立专门的采供部门,专职负责各服务单位所需物资的采购和调配,形成集中采购的优势,降低采购成本。采购员是采购行为的主体,应加强对采购员的思想教育,明确他们的职责,严把质量和价格关,对采购员还应实行定期轮换制,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2)建立物资采购计划申报与审批制度。 餐饮物资采购,品种繁杂,原材料保质期短,价格变化大。制订科学的物资采购计划,不仅能为食品的制作提供质量上的保证,而且可以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各餐饮经营服务单位应根据需要,认真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报有关负责人审批,才能送采购部门采购。(3)建立严格的采购询价、定价制度。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实体要成立市场询价、定价机构,进行广泛的市场询价,制定阶段性的有一定幅度的物资采购价格目录,作为指导采购人员确定采购价格的依据,采购人员超出指导价格幅度采购,要说明情况或报批。(4)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和招投标制度。高校后勤餐饮应根据物资类别来征集专业供应商,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对于大宗物资(米、面、油、肉、禽、蛋、燃料等)的采购采用公开招投标制度。招标要对供应商提供的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费用和保障能力做全面的评价,以保证物资采购取得较好的效益和防止违纪违规的行为发生。(5)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和库存物资管理制度。要制订物资验收标准,确定验收责任人。验收责任人对采购物资的数量、质量、计划、价格,要严格把关。对于质量低劣、价格不符、无计划进货有权拒收。要合理控制物资的库存量,根据餐饮经营的需要,合理设置库存物资品种和下限存量。要建立严格的物资出、入库手续,发生残损霉变、短缺、盈余,要按财务规定办理有关手续,进行账务处理。加强库房安全管理,确保库存物资安全。

2.加强对食品制作过程的管理,控制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是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要逐步规范和强化。制定各类原材料出材率标准和边角料利用方案,做到物尽其用。(1)加强标准成本与标准食谱管理。所谓标准成本管理,是指制作某一食品、菜肴投入的总成本,能否按规定的份量、数量和销售价格,实现预定毛利率的成本管理办法。标准食谱管理,是对制作某一食品、菜肴的名称、份数、份量、投入原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需要的生产设备、制作工序、时间和方法做规定的管理办法。标准成本和标准食谱管理办法,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工作难度大,但易于控制餐饮成本,提高饭菜质量和保证就餐人员的利益。(2)加强员工的能力素质培训,提高标准成本实现率。 高校餐饮销售的特点是批量大、时间集中。因此,要求员工在销售过程中要有敏捷的反映能力,快速的计算能力和对食品、菜肴份量的把握能力。标准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销售过程中对食品、菜肴份量的控制,控制不准,标准成本管理将会是一句空话。同时,尽可能在供应销售过程中用标准容器定量销售,以提高标准成本实现率。

3.建立原材料出入库价格管理机制,抑制市场价格波动对餐饮成本的影响。根据季节、市场变化,所形成的价格差异,制定相对稳定的、折中的原材料出库价格,使原材料入库价和出库价形成一定的差额,将这一差额作为调节基金,以“旺”(季)养“淡”(季),以“低”(价)补“高”(价),用以保持食品价格的相对稳定,形成自己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由于高校师生员工就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建立价格平衡机制,不会损害就餐人员的利益,是调整市场价格波动对高校后勤餐饮服务价格影响的有效措施。

4.定期分析主料成本,从大处控制餐饮成本。主料是餐饮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包括米、面、油、肉、鱼、禽、蛋、豆制品、蔬菜等。由于高校师生员工餐饮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使餐饮主料投入比例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对两个和两个以上核算单位在同一经营周期主料投放的比例对总成本的影响分析,根据数据调整主料投入比例,从而达到控制餐饮成本的目的。

5.建立全面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制。餐饮成本管理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过程,如何制订全面系统的成本管理目标,将目标责任落实到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并实行严格考核与奖惩。形成人人讲效益,处处有管理的氛围,使餐饮成本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多,不论是管理书中所提供的,还是自己实践经验中总结的,但是有一点就是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是人去执行与完成。因此,成本控制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是把成本控制的意识根植于员工的思想中去,管理者能提出许多有效的方法,也能加强跟进的力度,但是却不能做到事事亲历亲为,总有看不到的地方,总有想不到的地方。因此,建立管理责任考核制,让员工理解成本控制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把成本控制转化为日常工作中的一种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成本控制。

6.运用市场机制经营高校餐饮服务。(1)在完善餐饮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监控机制的前提下,适当开放高校餐饮服务市场,引进社会有实力、经营管理水平高的餐饮业进入高校经营,加大高校餐饮服务市场竞争力度。通过竞争降低餐饮成本,通过竞争提高服务质量。(2)严格企业化运作,增强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实体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能力。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实体要实行准成本核算,一方面学校不向后勤服务实体转嫁负担:另一方面,学校也不提供餐饮成本补贴,使餐饮服务实体真正成为自负盈亏、自我 防范风险、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3)深化高校餐饮实体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管理水平。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实体人员聘用、薪酬分配要严格按企业化模式运作,坚持竞聘上岗,同工同酬、对不能适应餐饮经营服务岗位工作的“老人”,要调离餐饮服务岗位,要制订特殊政策吸引餐饮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要加强职工思想业务培训,增强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全面提高餐饮服务实体成本管理水平。

四、结语

以上所述只是高校后勤餐饮管理的共性,事实上每一所高校、每一个高校后勤实体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一个高校对后勤的政策也是各有不同,高校后勤餐饮服务不可能有一种现成的完全适合自己的模式。因为高校后勤餐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解决实际的个案时,还必须认真研究个性问题,运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理论,提升高校后勤餐饮的服务水平的同时增加运营效益,有效地实现服务育人。

参考文献:

[1] 黄永胜.高校餐饮服务社会化战略选择[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 姜华.新形势下办好高校伙食工作的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

[3] 王军.论与高校后勤发展相适应的人才[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4] 王阳.高校后勤定位及发展道路之我见[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7,(23).

保险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范文第5篇

一、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回顾中国高校的后勤改革,餐饮服务改革一直是走在前列,最初是从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福利型餐饮服务开始的(即开始注重服务成本),并在管理体制和指导思想上也有所突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学校对后勤服务要求越来越高,逐步认识到控制成本是做好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工作的关键。因为,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工作面向的主要是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贫困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学生餐饮消费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对价格特别敏感。学生评价学校餐饮工作的好坏,首先看餐饮价格是否合理。因此,高校后勤餐饮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实体,虽不是独立法人,但实行的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化运作模式。成本管理不善,亏损严重,势必影响员工的利益,造成员工队伍的不稳定,影响餐饮服务实体正常运行和学校的稳定。另外,加强成本管理也是防止违纪违规、产生腐败行为的重要措施。高校后勤餐饮物资采购数量大、品种多,如果不注重成本管理和控制,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很容易滋生犯罪行为。

二、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1.稳定的校内服务市场,弱化了高校对餐饮服务的成本管理。中国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实体与社会企业相比,具有许多优越的经营条件。成规模的、稳定的市场,使他们的经营服务“皇帝女儿”不愁嫁,成本的大小,质量的优劣,对他们的经营收益没有根本上的影响。“高进高出”的现象依然存在。当餐饮成本、价格受到市场冲击和影响,学校为了维护稳定,不得不给予政策上支持和保障。而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指出,在人事分配制度上实行的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处于餐饮管理岗位上的人员和承担学校改革的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国家事业编制职工,每年还有两个多月的寒暑假,其工资待遇是受到保护的。餐饮经营实体的成本高低,经营效益好坏,对他们的利益没有多大的影响。因此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2.不合理的餐饮成本构成,增加了成本管理的负担。高校作为事业单位,餐饮服务的公益性,决定了高校餐饮成本构成的严肃性。高校餐饮成本构成不能分摊事业经费支出的费用,也不能为学校提供积累。但也有少数经济状况不好的学校,没有很好地遵循这一原则。因此,在餐饮成本管理中,不但要考虑直接成本的控制,还要承担部分资产的折旧费用,或要完成学校下达的经济目标任务,有的学校已经除房屋外,实行准成本核算,增大了成本管理的难度,增加了后勤餐饮服务的负担。

3.稳定的餐饮供应价格与变化的市场价格之间的矛盾。价格是成本的表现形式,有多大的成本,就应该定多高的价格。由于受高校师生员工消费心理和消费水平的影响,高校餐饮定价相对稳定,不能随行就市,需保持一定的福利性。蔬菜类原材料,因季节变化,价格差距大,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粮、油、肉、食品、燃料市场价格变化大,并且有呈持续上涨的趋势,对高校餐饮成本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而高校餐饮价格却是师生员工、学校领导乃至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确保稳定,学校对提高餐饮价格十分谨慎,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让餐饮服务调整餐饮的价格。频繁的市场变化与稳定的餐饮供应价格形成的矛盾,使高校餐饮成本管理处于十分为难的境地。

4.高校餐饮物资采购的复杂性,给餐饮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餐饮物资采购批量大、品种多、质难辩,面临复杂、分散的市场,价格不确定因素大,要采购到物美价廉的物资,工作难度大。加上社会风气不正,也会影响到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

三、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的措施与办法

1.坚持集中采购,加强采购环节管理与监督。加强餐饮物资采购的管理与监督,是搞好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因此,必须坚持集中采购,制定严格、规范的制度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1)成立专门的采供部门,承担降低采购成本的责任。高校后勤餐饮服务一般管理着多个分散的餐饮服务单位,如果各服务单位分别采购,无论是采购人员的浪费,还是采购数量和采购价格上形成不了优势,势必会增加采购成本。成立专门的采供部门,专职负责各服务单位所需物资的采购和调配,形成集中采购的优势,降低采购成本。采购员是采购行为的主体,应加强对采购员的思想教育,明确他们的职责,严把质量和价格关,对采购员还应实行定期轮换制,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2)建立物资采购计划申报与审批制度。餐饮物资采购,品种繁杂,原材料保质期短,价格变化大。制订科学的物资采购计划,不仅能为食品的制作提供质量上的保证,而且可以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各餐饮经营服务单位应根据需要,认真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报有关负责人审批,才能送采购部门采购。(3)建立严格的采购询价、定价制度。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实体要成立市场询价、定价机构,进行广泛的市场询价,制定阶段性的有一定幅度的物资采购价格目录,作为指导采购人员确定采购价格的依据,采购人员超出指导价格幅度采购,要说明情况或报批。(4)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和招投标制度。高校后勤餐饮应根据物资类别来征集专业供应商,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对于大宗物资(米、面、油、肉、禽、蛋、燃料等)的采购采用公开招投标制度。招标要对供应商提供的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费用和保障能力做全面的评价,以保证物资采购取得较好的效益和防止违纪违规的行为发生。(5)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和库存物资管理制度。要制订物资验收标准,确定验收责任人。验收责任人对采购物资的数量、质量、计划、价格,要严格把关。对于质量低劣、价格不符、无计划进货有权拒收。要合理控制物资的库存量,根据餐饮经营的需要,合理设置库存物资品种和下限存量。要建立严格的物资出、入库手续,发生残损霉变、短缺、盈余,要按财务规定办理有关手续,进行账务处理。加强库房安全管理,确保库存物资安全。

2.加强对食品制作过程的管理,控制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是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要逐步规范和强化。制定各类原材料出材率标准和边角料利用方案,做到物尽其用。(1)加强标准成本与标准食谱管理。所谓标准成本管理,是指制作某一食品、菜肴投入的总成本,能否按规定的份量、数量和销售价格,实现预定毛利率的成本管理办法。标准食谱管理,是对制作某一食品、菜肴的名称、份数、份量、投入原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需要的生产设备、制作工序、时间和方法做规定的管理办法。标准成本和标准食谱管理办法,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工作难度大,但易于控制餐饮成本,提高饭菜质量和保证就餐人员的利益。(2)加强员工的能力素质培训,提高标准成本实现率。高校餐饮销售的特点是批量大、时间集中。因此,要求员工在销售过程中要有敏捷的反映能力,快速的计算能力和对食品、菜肴份量的把握能力。标准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销售过程中对食品、菜肴份量的控制,控制不准,标准成本管理将会是一句空话。同时,尽可能在供应销售过程中用标准容器定量销售,以提高标准成本实现率。

3.建立原材料出入库价格管理机制,抑制市场价格波动对餐饮成本的影响。根据季节、市场变化,所形成的价格差异,制定相对稳定的、折中的原材料出库价格,使原材料入库价和出库价形成一定的差额,将这一差额作为调节基金,以“旺”(季)养“淡”(季),以“低”(价)补“高”(价),用以保持食品价格的相对稳定,形成自己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由于高校师生员工就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建立价格平衡机制,不会损害就餐人员的利益,是调整市场价格波动对高校后勤餐饮服务价格影响的有效措施。

4.定期分析主料成本,从大处控制餐饮成本。主料是餐饮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包括米、面、油、肉、鱼、禽、蛋、豆制品、蔬菜等。由于高校师生员工餐饮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使餐饮主料投入比例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对两个和两个以上核算单位在同一经营周期主料投放的比例对总成本的影响分析,根据数据调整主料投入比例,从而达到控制餐饮成本的目的。

5.建立全面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制。餐饮成本管理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过程,如何制订全面系统的成本管理目标,将目标责任落实到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并实行严格考核与奖惩。形成人人讲效益,处处有管理的氛围,使餐饮成本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多,不论是管理书中所提供的,还是自己实践经验中总结的,但是有一点就是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是人去执行与完成。因此,成本控制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是把成本控制的意识根植于员工的思想中去,管理者能提出许多有效的方法,也能加强跟进的力度,但是却不能做到事事亲历亲为,总有看不到的地方,总有想不到的地方。因此,建立管理责任考核制,让员工理解成本控制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把成本控制转化为日常工作中的一种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成本控制。

6.运用市场机制经营高校餐饮服务。(1)在完善餐饮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监控机制的前提下,适当开放高校餐饮服务市场,引进社会有实力、经营管理水平高的餐饮业进入高校经营,加大高校餐饮服务市场竞争力度。通过竞争降低餐饮成本,通过竞争提高服务质量。(2)严格企业化运作,增强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实体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能力。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实体要实行准成本核算,一方面学校不向后勤服务实体转嫁负担:另一方面,学校也不提供餐饮成本补贴,使餐饮服务实体真正成为自负盈亏、自我防范风险、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3)深化高校餐饮实体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管理水平。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实体人员聘用、薪酬分配要严格按企业化模式运作,坚持竞聘上岗,同工同酬、对不能适应餐饮经营服务岗位工作的“老人”,要调离餐饮服务岗位,要制订特殊政策吸引餐饮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要加强职工思想业务培训,增强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全面提高餐饮服务实体成本管理水平。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