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影产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汽车电子产品 半智能化 前景 应用推广
1、汽车上电子产品的应用前景
1.1车载电子产品发展的大环境
从2005开始,我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全球汽车产量亦远远超过600万辆,最近几年我国汽车行业更是突飞猛进。同时,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民收入增多,购买力急剧增长,加之中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因而从多个方面分析得出:汽车行业在我国将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汽车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必将带动汽车电子行业的高速发展。
另外,我国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走近我们,各种国内外高新技术在这里汇集,各种技术人才层出不穷。正是在这些积极因素的作用下,给汽车电子行业注入了极大活力,同时也给汽车电子行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汽车电子行业面临的将是一个广阔无边的发展市场。
1.2消费者要求汽车在休闲娱乐及驾驶中有更好的体验
汽车市场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而发展,今天的中国市场对汽车的消费明显增加,可以用剧增来形容。国内个人消费水平的增加,导致私家车的需求量也跟着上涨了不少,而私家车的消费者不会仅将汽车作为一种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一种高技术上的享受。消费者对汽车电子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对汽车功能要求更全面,而这些诉求实际上可归于对汽车电子产品性能整体提升的要求在不断增加,从而增大了汽车电子的应用前景。
1.3汽车电子是新生的汽车革命
汽车电子现在比较多,但离饱和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是由于汽车电子普及得比较晚,从而使汽车电子的市场前景变得更加宽阔。当今汽车产品中如ABS、EMS等核心电子技术虽然普及比较广,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电子产品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例如:车载GPS、车载雷达等等还处在不成熟阶段,甚至是刚刚起步,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这些电子产品可能会爆发式地进入市场,从而迎来车载电子市场的又一次革命,这对车载电子市场的前景和广阔程度不言而喻。
1.4汽车电子未来几年市场发展的因素解析
1.4.1就我国的汽车行业现状来看,未来几年汽车行业将持续走好,汽车销量稳步上涨趋势比较明显,这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步伐是一致的。如今各大汽车厂商为了占领更大市场份额纷纷推出新车型、新的汽车电子配置,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占领更多的市场,这无疑使新车中的电子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将提高不少,从而推动汽车电子市场的更好发展。
1.4.2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随着科技进步向着汽车电子方向越走越近。随着人们安全意识和享受理念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汽车硬件设施和软件设备的要求随之提高,而汽车电子作为汽车的软实力,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会不断发展以适应消费者诉求,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几年,汽车电子技术必将迎来高速发展,汽车电子产品也会更加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1.4.3各种新的汽车电子产品应用有待创新,从而满足消费者更多的要求。在这块给我们留下极大发展与创新空间的领域里,未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汽车产品亦必然与网络融合,车载网络、车载通信等全新的技术也会涌现出来,这样,未来车载电子产品的应用广阔程度将更大,显现出巨大发展空间,前景也会一路大好。
1.4.4当然,汽车电子的未来发展也存在不利因素。新推出的拥有新技术的车辆要完全取代以前的汽车也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尚需更多时间去占据市场。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一个新的电子产品在投入实际运用之前,必须要进行很多次的测试,太过盲目的投入使用可能在日后引发更大的问题。而在测试阶段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汽车电子的发展。
2、汽车电子的商业应用推广分析
2.1我国车载电子的产业解析
2.1.1车载电子产业的规模。
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车载电子行业有了一定的规模,我国车载电子行业成绩也相当不错,发展迅速,这是因为电子产品的研发费用相对较低,不像发动机、汽车底盘那样需要很多的资金支持,所以汽车电子凭借着我国在加工方面的优势快速发展起来,并生机勃勃,前景乐观。加之各种高新技术的支持,使得很多汽车电子产品派上了新的用途,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在汽车电子产品的推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让消费者更加称心如意的功能和更为人性化的设计使得电子产品在推广的路途上一路顺风。
2.1.2汽车电子产品的合理结构
我国车载电子产品结构中主要是车载音响和GPS两大块,占据了大概85%的产品份额。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它车载电子产品没有发展前景,相反其它产品的商业推广前景同样乐观。一方面因为现在数码产品越来越多,各种数码产品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车载电子产品也将融入这个大家庭中,车载电子产品也必将像手机、相机一样得到更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现在年轻人群的消费观念和以前有很大地改变,对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对电子产品的关注程度必然上升,这将十分有利于我们对车载电子产品的推广,从而推动车载电子产品的发展。
2.1.3车载电子产品的特点
车载电子产品是汽车的辅助设施,往往在汽车核心性能上没有直接影响,因此本土汽车电子产品在当地很容易发展,优势极大,不会存在太大的利益问题,相反可能更加受到本土消费者的青睐,使车载电子产品的推广力度快速加大。
2.2车载电子产品的重要厂商分析
车载电子产品中的车载GPS在我国日益发展壮大,但仍然滞后于国外GPS产业的发展。国内车载GPS要成长、推广、发展就要抓紧国内GPS的各个重要厂商,及时制定出符合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切实加快我国车载GPS的发展步伐,从而扩大国产车载GPS规模,让其商业应用得到推广,造福国内消费者。
参考文献
[1]赖春萍,世界经济[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关键词】纪录片;院线;发展前景
一、我国的纪录片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内容相对严肃、文化积累深厚的纪录片的偏好程度逐渐转移降低。走进影院观影的观众,更多的,愿意选择喜剧类的、大制作大场面大牌演员的影片。针对这样的现状,导演们也开始将重心放到了商业电影中。由此可见,我国的纪录片发展面临着一个挑战。
《2009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纪录片发展所面临的不是局部问题,而是系统问题:从运营体制、制作模式到传播模式的全链条。面对我国纪录片岌岌可危的发展态势,广电总局于2010年10月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发展我国纪录片产业提供了契机。
二、我国纪录院线发展的条件
实现院线制改革六年来,我国院线的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市场总量成倍增长、发展速度史无前例、院线的实力全面提升。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
纪录片产业是重要的文化产业。《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扩大国产电影纪录片放映规模,采取措施将优秀国产电影纪录片推向主流院线和主要影院,在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立数字电影纪录片专门放映场所,在高校建立数字放映院线播放优秀国产电影纪录片,在广播影视网络媒体推出国产纪录片展播展映平台。
由此可见,我国的纪录院线建设有我国政策的支持。
(二)国内日渐回暖的纪录片市场
《中国纪录片蓝皮书(2012)》指出,未来两三年,中国纪录片行业将迎来整体上升、多因素复合影响、理性化发展的新阶段。
2011年全国纪录片电影产量为26部,科教电影产量为76部,进入院线放映的纪录片4部;其中国产3部,进口片1部。这个数量,较以往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2011年由法国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拍摄期长达7年,耗资5000万欧元的纪录片《海洋》在内地上映,该片自上映以来广受好评,让大家看到了纪录片的潜在市场。由此可见,纪录片在内地并不是没有市场的,若是内容贴合人心、拍摄形式又能为大多数人接受,消费者还是会愿意为纪录片买单,走进影院观看的。
(三)业内人士力推纪录院线的建设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高峰曾公开表示,新影集团正策划建设纪录片电影院线,填补这一市场空白。“我们建设专门的纪录片院线,就是要尽量做到与商业电影互不干扰。”
事实上,除了力促纪录院线建设的高峰之外,还有许多的行内人都盼望着纪录片能够迎来自己的院线,并且认为,或许只有建立了专门的纪录院线,才能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营造一个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
吴鹤沪指出,要想提高纪录片的放映场次,增加观影人数,还需多建专门放映纪录片的影院。不少业内人士也建议,就扶持“小众电影”的角度而言,在国内推出“纪录片院线”的前景是可以期待的。像内地第一家艺术影院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2009年底在北京落成后着实为艺术片提供了“肥沃土壤”,不少难在商业影院生存的艺术片都在MOMA延续了 “生命”,如果有类似的纪录片影院出现,纪录片前景也将大为改善。
三、我国纪录院线发展的前景
纪录院线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了较好的发展前景,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笔者认为,开拓者应该更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保每部纪录片的质量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在国际电影节中虽屡屡获奖,但在国内却遭遇市场的冷板凳,这其中的矛盾在于:中国纪录片人单一追求审美标准而不考虑市场价值。而纪录片要生存和发展,最终的决定者不是专家评审,却是普罗大众。台湾影片《音乐人生》在金马奖中一举拿下最佳纪录片、最佳音效、最佳剪辑三项大奖,在台湾各电影院也是备受追捧。可见,审美价值和市场价值并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真正的纪录片精品正是二者兼具。
的确,纪录片本身的内容应该更加的多样化,题材本身潜在的个性,为作品的风格化表现,提供了空间和可能。现在的纪录片政论性题材,历史文化阐释的题材过多,其他的种类偏少,特别是关注人物性格、人物个性发展、反映一定社会问题的题材还有待挖掘。而已经存在的一些边缘题材、城市题材的影片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当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趋势与世界纪录片的创作走向大体一致。从发展的潜力和方向说,我们所面临的是如何拣拾历史的碎片,在光影流动中重现尘封的过往,记录历史真实的一刻。
(二)了解市场运作的重要性
中国每年有200多部故事片,其中只有二三十部有幸进入电影院,这其中除了影片本身质量的问题外,市场运作也是重要的原因。纪录片的创作虽然与故事片有质的区别,但是其市场规律是一致的,要想进入院线并赢得票房,需要制片方树立市场意识,在前期制作、后期发行上进行全面的策划和成熟的运作。
因此,中国急需建立成熟的纪录片发行体系。发行,是纪录片市场化的关键所在,它一方面实现纪录片的流通,一方面协调、沟通制作方和播出方。创作与市场脱节,需要发行方来引导;发行连接生产与播出,形成市场链条,政策体制自然逐渐松动;受众基础需要播出方来培育,观众的好恶由播出方传递到生产方,需要以发行为介质;发行机制往往能拉动投资,而多元的播出渠道也要靠发行机构来开拓;至于题材、节奏和故事讲述能不能切合市场规律,必须由发行来协调。可是,恰恰由于这至关重要的发行环节的缺失严重阻碍了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之路。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纪录片的支持,业内人士对纪录院线建立的推动,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见到属于纪录片的特有的纪录院线诞生,实现许多纪录片爱好者多年来,进入影院观看自己喜欢的、有欣赏价值的纪录片的梦想。就像高峰说的那样,属于观众的纪录院线,并不需要多么奢华的影院装修环境,也不需要很高的放映要求和消费成都,甚至可能投机成本相对目前的影院而言会是微不足道的数字,但是,它为纪录片爱好者营造的那种文化氛围和播放的耐人寻味的有特色的纪录电影,能够让观众在闲暇时找到自己的消遣方式。许多人,都期望可以将放映纪录片的影院比作精品店,虽然去的人不多,却有着局部固定的受众。
这或许是纪录片走向市场,最重要的一步,笔者相信,这也会是纪录片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2)[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
Q&A
Q:《影视圈》杂志社
A:于正
Q:说说袁姗姗。
A:你说她长得非常美丽吗?反正不能说她丑。你说她演技非常好吧,反正不能说她差。她是一个综合素质挺不错的姑娘,可能她红得比较猛,又挑战太多经典,所以遭人嫉妒。
Q: 你捧红的演员离开你的工作室时,会失落吗?
A:不会,离开我是正常的,人往高处走。有些公司把人捧红了,还要打官司,还让明星恨他。我不会这样,凭什么让你恨我。
Q: 你不太理会别人的评论。
A:我在娱乐圈见太多了,在这个圈子待了10年了,没什么东西让我特别激动,偶尔也是一个小点,很快就结束了。
Q: 第一次做电影,有票房压力吗?
A:之前没有,这几天真的紧张了。感觉自己这脚跨进来,说什么话的都有,感觉电影圈好乱,高端黑一百倍。
Q: 你自己看了烂片会吐槽吗?
A:我不会吐槽电影,会吐槽电视剧,因为做电影太辛苦了。那个电影但凡有一点优点,我都会夸它。
Q: 在《非诚勿扰》做嘉宾,你为什么对选手那么温和?
A:上这个节目属于赶鸭子上架。很怪异,不太喜欢这种氛围。那天发挥失常,我本人很毒舌,我看不惯的东西好多,会忍不住。我不太合格,宁财神比我厉害多了,他更适合。
周铁东,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译审、国内外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专栏作家。2013年出版新书《号脉电影》。
Q:《影视圈》杂志社
A:周铁东
Q:如果有机会与30年前刚大学毕业的自己对话,最想告诉年轻的周同学什么?
A:我会跟他说:你有幸生在了一个不用拼爹就能学以致用的时代,所以必须以终身化的学习态度面对一切挑战,要么不干,要么干好。
Q:怎么看待“叫好不叫座”的电影以及“烂片高票房”?
A:都是伪概念。依照市场主导的原则,观众永远是对的。即使他们是错的,他们的趣味在哪里,往哪里设计就行了。任何鄙薄观众的电影人必然会被观众鄙薄。
Q:全世界最会讲故事的导演,您心目中排名前三的是谁?
A:吕克·贝松、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Q:美国电影制片人与中国电影制片人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A:最大的不同就是“制片人”和“制片主任”的区别。对此,我在《号脉电影》中有连续十篇专论。
Q:怎么看大数据分析方法在影视行业的应用前景?
A:如果说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一说法成立的话,那么这一来自IT行业的分析方法在影视行业的应用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它至少可以为尚在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电影产业提供一些可资参照的航标甚或航线。毕竟咱们电影产业过去十多年的飞速发展与跨行业资本的注入以及跨行业智慧的介入密不可分。
本次中国国际动漫节期间,俄罗斯国家展团向观众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了近几年来俄罗斯在动画领域取得的成就,使观众了解了俄罗斯动漫品牌,感受到了俄罗斯文化的魅力。除此之外,俄罗斯动画电影协会考察团还对位于杭州的多家动漫企业进行了参观考察,这对国际合作的建立意义重大。
在俄罗斯动漫产业专场交流会及优秀动漫作品展映会上,为促进两国间动漫文化产业交流、协作及共同发展,俄方与中国动漫企业、电视台播出机构及其他产业专业人士就国际合作共同探讨了两国间动漫文化差异化及发展前景。
对于本次考察,作为俄罗斯动画电影协会执行会长的伊莉娜・马斯图索娃女士表示,中国的动漫产业近几年整体发展很快,出现了很多好的作品及先进的产业模式,有自己独有的发展战略,值得俄罗斯动漫企业进行借鉴交流。动漫产业在中国的前景广阔,希望两国间能以动漫作为纽带进行更多的文化合作。
5月26日,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在北京召开第二届“3D立体影视技术发展与运营实践研讨会”,会议主题是“内容与渠道:打通立体影视的前端与终端”。本届研讨会就我国3D电视发展思路、3D电影电视内容制作、3D电视频道运营模式等问题进行讨论。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孙苏川、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姜文波、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技术总监王亚明、甘肃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向坤、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总监应必善等出席了研讨会。
3D产业规划
“十二五”末建立10个3D播出频道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孙苏川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明确了我国今后五年3D电视的发展目标:一是要制定国家3D立体电视标准,二是要提高3D立体影视制播能力,到“十二五”末开通10个播出3D立体电视节目的频道,对3D立体影视存储量和播发能力都提出比较高的要求。
3C驱动3D电视发展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
立体电视发展受周期性驱动,目前3D电视在急速推动之下也需要等待,等待尽快出台3D拍摄制作指导意见。目前,全球电视机销量的增幅大部分来自于互联网电视,在3D设备方面新媒体播放器、手持移动设备、蓝光碟、3D接收器、显示器等增长较快。2011年2月13日,Discovery、Sony、IMAX合资,共同推出3D电视频道3Net,包括自然历史、太空探索、冒险、工程、科技、电影、儿童节目、索尼电影娱乐等, Discovery、Sony、IMAX也计划在未来让3D电视频道进入其他市场。2011年5月,3DWorld Forum London上,SKY宣布要将3D电视与高清业务绑定,其中6%的用户打算为3D电视业务付费。驱动3D电视的是“3C”,即Content(内容)、CPE(终端设备)、Cost(成本)。
标准制定需要过程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心研究所副所长董文辉
对于3D电视,广电规划院操作的课题包括《3D电视集成平台和终端系统研制与产业化》以及《立体电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并研究立体电视传输标准、立体电视广播制式、立体电视节目制作规范、立体电视图像质量客观测试方法等一系列标准。目前,立体电视尚在发展之中,技术需要持续创新,搭建平台仍然需要充分的试验和测试,对于标准的建立,需要循序渐进的研究过程,也需要和国际标准组织进行良好互动,及时关注最新研究成果。
产业链完善需要时间
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总监应必善
2010年到2014年,全球3D电视市场将快速发展,从2010年的3%左右份额增加到2014年的41%,3D电视机的出货量大概在9000万台左右。未来3-5年观看3D电视主要还是依赖主动快门式眼镜,5-10年后真正裸眼式的3D能够逐渐进入普通家庭。据统计3D电影在2010年是50部,2011年预计大概是70部。另外也有些研究机构提出2D转3D的技术,效果和技术本身都需要完善。目前来看,终端产品价格相对偏高,裸眼式3D不够成熟,提供3D服务还需要更高的网络带宽。国内3D影视的运营还在探索和起步阶段,市场热度、技术成熟度、产业链成熟度不太匹配,终端厂家热情参与,电影内容生产商积极参与,电视内容生产商积极性不高,对电视运营商来说,由于3D传输需占用大量的带宽资源,因此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
技术应用
如何恰到好处地进行“立体”呈现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技术总监王亚明
双眼3D图像质量的把握要通过视差管理、误差管理以及避免出现视野冲突来完成。视差管理要求考虑长时间观看3D可能引发的人体不良反应,因此视差的容许范围比过去更小。好莱坞的3D电影正视差最大控制在双眼间距以内,负视差是画面水平方向的2%以内;2010年4月20日日本经济产业省的“3D财团指导方针”中正视差是儿童双眼间距最大值50mm以内,负视差是视差角1°以下,在这个范围内看起来立体感比较弱,但适合长时间观看。拍摄3D时要避免摄像机的误差、几何学和光学以及其他误差。不容易看到立体效果的包括水平方向重叠的形状如格子、LED显示屏等,融合成对的图像如雪花等,背景无纹理的图像如蓝天、白墙等,以及从树叶空隙中透过的阳光、光晕、镜头眩光等。
裸眼3D成为推动力
Quantel(宽泰)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乐永升
第四次技术聚变是双路裸眼3D快速进入消费市场,小屏幕的裸眼3D是双路,这和我们的影院和电视是一样的,它的原理是在显示屏上增加一个折射膜,里面的画面有一个错位就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没有干扰,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裸眼双路3D和我们的传统3D已经接轨,夏普刚刚上市一款手机,它的屏幕就是裸眼屏幕,其实这块屏幕的成本并不高,也许两年后手机全部是裸眼3D屏的,你可以切换2D打电话,可以看3D电影,还可以拍3D照片和短片,所以裸眼3D的发展会成为3D更重要的一个推动力。目前来看是手机、相机,很快就是笔记本,再就是数码相框,很快我们可以预估苹果的下一代产品或者新一代MP4都会把它装上去。从影院到电视到消费品,裸眼3D的链路已经走通了,同时也形成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内容缺口。
“边框”对3D电影拍摄影响巨大
北京大学数字媒体试验中心主任邱章红
下边框在传统电影里主要起平衡作用,在3D电影里却被夸张。拍摄时为了增强画面深度,特意在摄像机前面增加一个与内容无关的前景增加深度,实际上这对拍摄3D而言是一场恶梦。好莱坞流行的大片都在规避拍前景、尽量少拍前景。我们把前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小草这种通透性的,通透式的要求占画面不能超过1/4,另一类是实体常态性的,比如垃圾桶,它必须占到画面的1/5以下,或者用虚化的手段来实现,在通透状态下,它的透明度能到70%就行了,观众就能接受了,常态式的最少要降到50%以下。下边框的存在对运动拍摄会造成困难,摄像机慢慢往前走,物体与摄像机之间的距离不同,运动速度不同,形成速度差,这在3D电影拍摄里是个大问题,所以后面所有的背景都要拉大,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立的活动空间和独立的层面,两三层运动起来没有问题。因此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对于背景层面的内容动作要进行规范,在3D中动作会被放大好多倍,只要稍微一动观众就马上会有感觉。尽管边框是最基础的东西,但对于3D电影拍摄而言它的影响巨大。
实践验证
楼宇广告3D前景开阔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姜文波
3D电视相应的标准很多,包括制作标准、拍摄标准、演播室标准、编码标准、后期制作标准、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最关键的是到底谁能看到3D电视?电视机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因此3D标准出台将是一个漫长的道路。换一种思路来看,我认为一些楼宇屏幕装3D蛮有前景,包括3D广告在内也很有前景。电梯里的广告做成3D会很吸引眼球,前景也比较广阔。
逐步实现从时间段播出到频道播出
北京电视台技术发展与规划科科长赵宏伟
北京电视台在去年7月成立了3D电视拍摄制作实验小组,摄制了《大觉寺》《昆玉河》《BTV园区》等实验短片,并在2010年12月19日拍摄了3D的“2010时尚大典”,在2011年1月10-12日,3D实验项目组与海外节目中心合作,完成“2011BTV环球春晚”的3D版本拍摄,利用2套3D摄像机多场次拍摄,形成6个机位、10多个小时的3D节目素材,并完成后期制作。北京电视台实验研究3D立体电视,要逐步实现从时间段播出到频道播出的目标,并与相关单位和机构合作,建立3D节目的分发、传送、管理、运营的集成播控平台,形成高端电视产品制作、分发、发行、电视播出、院线播出的全产业链技术和管理运营体系。
3D电视将部署到甘肃省14个地市
甘肃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向坤
目前,甘肃有1万多户具备3D电视收看条件的用户。甘肃省3D有线电视服务覆盖范围包括兰州等6个地市,很快会部署到全省14个地市。3D电视运营需要有很好的片源或节目源,另外就是平台和传输信号的机顶盒都要具备相应条件。一般而言,终端主要是电视机支持。由于片源少,因此目前的3D电视仍以点播为主,不可能做直播,我们希望和制作公司就优质的3D节目内容进行合作,采用分成的方式共同经营。现阶段3D-TV应该追求技术先进,同时也呼吁生产厂商尽快降低成本,让老百姓去买一副1000元的眼镜是有困难的,降低成本会为拓展市场营造条件。
建议科技司牵头面向全国电视台开办3D频道
中央电视台技术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路晓俐
中央电视台今年的3D电视计划以跟踪技术、做一些相关试验为主,尤其在3D节目的工艺流程方面做一些试验,准备建立一套EMP系统。另外还要做一些前期拍摄、后期制作,还有节目的传输,包括从播出到主控和对外的播出传输的试验。目前还没有打算开播3D频道,试验播出也没有,时机还不够成熟。开播一个频道,开始每天至少要有两小时内容制作的能力,以后每天有两个小时的新内容,其他的就是旧的来回滚动播出,这样,试播阶段大家看到重复内容比较多可以容忍。如果可能的话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牵头建立一个频道,全国各地的电视台可以在上面展示自己的3D制作。
3D电视运营可涉及购物、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