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养成教育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思政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126
高职思政教学的进行,可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及其他综合素质进行系统化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引入到高职思政教学中之后,教师所要把握的关键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更为迅速地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将个人价值不断地融入时代潮流之中,融入社会发展之中,融入国家变革之中。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思政教学中的养成教育成了我们要思考的关键性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思政教学中的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1.教育理念发展层面要求。教育理念其本就是我们对于教育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认识,包含“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和“我们怎样开展教育”这两大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随着我们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展着,教学实践的路径也在不断变化着,而最终目的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得以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一方面,高职思政教学会不断地去融合社会实践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基于社会实际构建来对意识思维进行建构,使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能够参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予以培养,故被定义为“教育理念发展层面的要求”。另一方面,高职思政教学相关教育理念的发展,可以让教师不断地认识教育、充实教育、拓展教育,逐渐形成基础迁移式的思想引入,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养成教育,使得教育理念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2.教学实践开展层面需求。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思政教学中的养成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思政教学的开展与发展将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一方面,当前高职思政教学所使用的模式较为单一,整体内容的设置及教师偏重的知识点都在理论之上,没有很好地践行“与时俱进”的发展导向,这将对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培养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随着教学实际开展的不断深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教育融入思政教学之中,能够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对教学发展及学生发展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当前高职思政教学承担着极为重大的责任,即要对学生政治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进行培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起坚定的政治立场,要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当前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要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新形势下价值观所呈现出来的新态势。因此,教师就必须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找对、找好、找准发展的方向。正因如此,我们可以从教学实践层面看到当前高职思政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客观必要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思政教学中的养成教育策略
从上面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是高职思政教学的一大关键性重点,是思政教学得以更为有效开展的强有力保障,故不妨对相关的养成教育策略进行深入探讨,试着弄清应如何对学生进行培养。
1.引导性教学方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思政教学中的养成教育并不难,其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把握好相应的教学方法。具體而言,高职思政教学的重点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教育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能够更为全面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高职思政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教育才能得以进行得足够成功。例如,教师可以在思政教学中适当考虑引导性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是直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剖析,而是要试着引导学生从国家、社会、个人这三个方面去深入探索,最后试着去建立这三者之间的统一关系,这样高职思政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教育才能得以成功进行,而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和能力才能得以培养。
2.引入信息化教学资源。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思政教学中的养成教育,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就包含有结合时代背景的信息技术引入。一方面,高职思政教学需要进一步明确信息化教学资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借由丰富的网络资源从多个维度进行切入,更为全面、深入、细致地进行思考。另一方面,随着高职思政教学中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持续引入,思政教学的改革发展将会得以有效组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教育也将获得更好的推动。反正,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引入,高职思政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实施将会进行得更为顺利,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不断提升。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法科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是Spady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该理念最初在工程教育领域提出,但很快被欧美国家所接受,现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近年,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备受关注,法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成为法学教育改革的重点。
一、成果导向教育与法科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成果导向是指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导向。这种教育理念认为应当将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所取得的最终学习成果确立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以此区别以教师和知识体系为中心,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传统教育理念。Spady将成果导向教育设计为金字塔结构,由“一个执行范例、两个关键目标、三个关键前提、四个执行原则以及五个实施要点”组成。其中,“一个执行范例”是指要有一个清晰的愿景及框架;“两个关键目标”是指建构成果蓝图以及营造成功的情境与机会;“三个关键前提”是指学校的工作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影响,成功学习能促进更成功的学习,对学生成功要充满信心;“四个执行原则”是指清楚聚焦、向下设计、高度期许、扩展机会;“五个实施要点”是指明确学习成果和教学策略,构建课程体系以及形成自我评价并逐级实现目标[1]。可见,成果导向教育首先要求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即要取得的成果,该成果的确立应结合学校的目标定位,体现出培养对象的差异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学生的个人价值和潜力,实现学生在不可知的未来对新生事物的可控性要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核心能力最初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C.K.Prahalad和GaryHamel提出,是“核心竞争力”演化的结果。学界普遍认为核心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是经过学习而形成的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并为其带来较强的、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3]。法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学科之一,法科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应当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应当加强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肯定,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自恢复重建以来,在其发展过程中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法律职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法治国家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4]。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法律职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法学培养的人才成果与社会现实需要之间的距离却逐渐加大,法学专业学生适应社会、得到社会认可的能力受到挑战。反思法学教育的现状,现行的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制约着学生核心能力的养成。其结果,与社会亟需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相比,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仍然停留在知识狭窄、技能薄弱、法律思维欠缺的层面。因此,以成果导向为指导,进行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法科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法学专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成果导向教育在法科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中的路径设计
成果导向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从社会需求开始,由社会需求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学校的培养目标规划学生的毕业要求;由学生的毕业要求安排本学科的课程体系。因此,成果导向教育体现出“反向”的设计原则。
(一)培养目标的确定
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即对学生毕业时的验收标准。确定培养目标应当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培养目标要满足内外部需求,二是培养目标的表述要精准。培养目标的内外部需求既应当考虑国家及社会发展和行业内部的发展需要,同时还应当考虑学校自身的定位要求以及学生自己在大学学习期间的成长需求,并通过多种途径的调研进行佐证。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及个人发展的需要[5]33。精准的培养目标应明确具体的核心能力,每一个核心能力要有明确的要求,每个要求应有详细的课程对之相对应。目前法学专业培养目标通常区分为适用型和研究型两种,相同之处在于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备法治信念和法律职业素养。不同之处是适用型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具有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案件分析与处理的能力,从事法律工作的职业素养好、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法律实务人才。研究型培养目标强调培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从事法律工作的理论素养好、研究能力强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与培养目标相对应,在核心能力的确定上,不同的培养目标要求具备不同的能力。适用型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具备法律语言表达、司法文书写作、案件分析与处理以及其他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研究型的培养目标侧重于法律语言表达、司法文书写作、法学研究方法及其他从事法律研究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联系密切,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是指向对应的培养目标以及相应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要求:课程体系应当科学、合理,具有支撑毕业要求的能力结构[5]37。在课程体系中,课程与能力并非单项对应关系,若干课程的开设对应一个能力的培养,一门课程也能够促进多种能力的提高。培养目标和能力不同,设置的课程体系也应当有所区别。对适用型培养目标,应突出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案件分析与处理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基础上,增设注重实践能力的特色课以及自主发展课,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进行选择。对研究型培养目标,应突出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理论研究,具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自主发展课的设置上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加大自主发展课的选择范围,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进行选择。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
成果导向教育要求围绕培养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直以来是我国法学界的热点话题,也是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教学改革致力的目标,在此探索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例如,采用“转动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整个教学体系、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重新构建。“转动课堂”的主旨强调:转型、转法和转体,即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培养学生的思考、创新、动手能力转变;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向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案例式转变;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6]。法学教育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考核标准的确定
考核标准是实现培养目标,检验能力的重要环节。成果导向教育引入美国工程教育领域的一个突出成就是美国工程与技术教育认证协会提出的ABET《工程标准2000》作为某一学位的认可标准。其中涉及应用数学、科学及工程知识;设计及进行实验和分析数据;设计系统、组建工序以满足特定需要;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7]。认证标准实质上是对学校培养人才能力的考核检验标准。传统的教学考核注重对传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单纯以理论考核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果导向教育要求注重对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体现多样化,对理论知识以及运用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考核。
三、成果导向教育在法科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实施要求
实践证明,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为学校和学生学习提供支持的良好方式。在实施成果导向教育,对法科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转变教学理念,以成果作为法学教学导向
长期以来,法学教学以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单一标准,学校和教师的任务是如何将法学知识理论系统、全面地传授给学生,学生的任务是如何准确无误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在这种教学理念支配下,教学的中心是教师,教师依据的是教材,教学过程是把教材的内容完整地讲授给学生,考试的内容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其结果考核优秀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适应社会,甚至因为能力低下屡屡受挫。对此,必须转变观念。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为前提。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单纯地适应社会,而是更好地满足社会,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就要求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切实以社会的需要作为成果导向,以成果的实现作为教学主线。
(二)更新知识结构,增强法学教师教学能力
成果导向教育的实施更多地涉及到法学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触动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以及能力范围。培养目标确定之后,如何实现培养目标,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一门课程的讲授都是总的培养目标的分解,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确定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通过多种形式完成课程的最终考核。成果导向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基于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甚至有些情况下课程的开设由教师进行选择,对于教师不熟悉的课程基本上不予开设,由此导致课程的设置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学生的知识获取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成果导向教育是以最终的培养成果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开设的目的取决于学生应当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而不是根据教师的知识结构确定讲授的内容。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加强能力培养,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三)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如何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是成果导向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当前我国的法学教学中,主要采用的仍是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主导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环节,学生多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倾听者,缺少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8]。长期以来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习惯于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缺乏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影响。成果导向教育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作为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养成。成果导向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强调人人都能成功。相信所有学生在学习上都可以获得成功,只是采用的方法和时间有一定的差异。而且,成功是成功之母,即成功学习会促进更成功的学习[9]。基于此,教师对学生要给予鼓励,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充满信心,共同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成果导向教育作为在美国兴起、继而被许多国家借鉴和接受的一种教育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有关成果导向教育的研究已经开始,在很多学科进行了相应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我国法学教育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才以及如何培养法律人才是需要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借鉴成果导向教育的精华,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才能消解现行法学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利用自己的优势培养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申天恩,斯蒂文•洛克.论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J].高校教育管理,2016(5):47.
关键词:中职学生 感恩教育 诚信教育 道德素养
班主任工作是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中心环节,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较之普通高级中学的任务更为繁重,面对的大多是身心发展未健全的青少年,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需要做很多耐心细致的工作才能慢慢培养和树立起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性。当今中职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思想道德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中职学校班主任作为学校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怀者,是第一线的管理者,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导航者,因此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引导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一、对中职学生道德现状的思考
中职学校的在校学生,经过十多年的知识储备,已经形成了一些相对稳定的观念和方法,但从思想意识和年龄特征上毕竟属于特殊群体,有情绪波动大、心思敏感细腻、过分自卑或自信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文化素养不高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文化素养不高、学习自觉性较差的问题,有些学生较多时间沉迷于电脑游戏,对娱乐界、时尚潮流界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国内外大事、公民道德素质、社会风气等问题的关注,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地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自己的家庭。
2.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规范
思想及行为不规范主要是指违道德准则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中职生的各种行为虽然不至于严重到需要予以制裁的地步,但是班主任如遇到问题不加以及时地教育引导,很有可能让学生误入歧途。中职生的品德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迟到旷课、打架斗殴、惹是生非、言语素质不高、夜不归宿、故意损坏公共财物、沉迷网络、吸烟酗酒、不懂得亲情的重要性、不讲诚信等。
3.辨别是非能力差
中职学生处于思想上的叛逆期,在遇到问题和矛盾时通常没有完善的思维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很多时候存在意气用事、“想当然”等毛病。加之大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过分溺爱,导致部分独生子女有很明显的性格缺陷,如虚荣心强、爱攀比、不愿意吃苦、碰到问题就放弃、耐力差、受挫能力差等。
二、提升中职学生道德素质的途径
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品质的培养,是在社会实践中加以锤炼和完成的,中职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形成与提升不能少了班主任的关爱和引导,中职学校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问题的解惑者、专业学习的指导者、人生发展的导航者和生活心理的关怀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职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除需构建社会道德规范体系、营造大德育局面外,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探索学生易于接受的途径。
1.在实践中加强对学生感恩之心的培养
(1)注重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中职生处在成长阶段,难免在生活中会出现与父母、家人产生矛盾的状况,有些中职生性情骄纵,以自我为中心,不会顾及父母的感受,认为父母养育是理所当然,无感恩之心,因此班主任要抓住时机进行亲情感恩教育。例如,在主题班会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树立“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意识。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让学生体会到母亲的伟大、无私、勤俭、朴实等品质。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意识,让学生们回忆母亲对自己不求回报的爱和平常做过的不起眼的小事,引导和要求学生回家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说想对父母说的话,通过主题班会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父母亲的感恩意识、强化学生的亲情意识。
(2)注重培养学生感恩朋友的情感。中职学生渴望得到真挚的友情,但又未能真正理解友情,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些学生为了友情甚至出现打架、帮朋友考试作弊、逃课旷课等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不良现象。班主任要在实践中处理关于学生间友情的矛盾纷争,培养学生正视友情的能力,告诉他们真的友情需要相互理解和帮助,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在实践工作中,班主任要较出色地处理好学生间发生的矛盾,以实践经验让学生体会友情的重要性。如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为班集体荣誉“拧成一股绳”的能力,增加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对友情的感知,知晓友情的可贵和重要性。另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班会活动,通过一些生动的图片和案例强化学生对友情的感知,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兼备、亦动亦静,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珍贵友情的识记效果。
(3)注重培养学生感恩社会和祖国的情感。有些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漠不关心,甚至还仇视社会。学校作为有组织的教育形式,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和道德实践产生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学校是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确立和社会的使命感的树立有关键作用。班主任工作繁琐而细致,大到对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小到对学生任何细枝末节都要了如指掌并能及时应对。班主任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多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环境,让学生多关心国内外大事,切实落实教育实践活动。
2.在实践中加强对学生诚信之心的培养
当今社会媒介多样化,中职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增多,诚信意识也在形形的浪潮中受到挑战和冲击。有些学生欺骗同学、家长和教师,慢慢演变成为令人担忧的诚信问题,班主任要在平时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寻求切实有效的办法,从根源上推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
(1)积极配合学校营造诚信建设的良好氛围。在青少年的诚信教育中,学校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配合学校各项诚信教育活动,在班集体中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多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杜绝不诚信现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停留于口号,流于形式,而应在平时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中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诚信涵养等素质,从自身形象做起,以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诚信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要成为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廉洁从教、甘于奉献的好榜样。班主任要配合学校各项政策制度,平等对待每一名W生,不带有色眼镜看学生,洁净学生的心灵。
(2)注重培养学生道德的自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就是要针对社会现实问题,解除学生们的思想困惑,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心态。从诚信教育的微观层面来讲,让学生养成讲究诚信的好习惯是由班主任进行落实的,班主任应该利用班会时间,搜集一些热点事件,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讲评的方式,让学生将诚信意识根植脑海,让学生用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去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诚信教育,不仅是要把教育角度放在诚信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思考和体悟该如何建立诚信,使社会多些诚信,从而培养学生思想独立和精神自由,培养学生道德上的自觉。
(3)建立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将学生们平时的日常行为表现记录在案,对学生个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和监督,以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失信学生的教育和鼓励。建立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可以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也让学生们有了行为的约束,时刻提醒自己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应该远离,从而培养学生守信的良好品质。班主任还应要求学生们从小处着手,从一些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做起,引导学生在诚信的道路上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培养出拥有完善人格的学生,让大家受益终生。
(4)增强家校互联,高度重视家庭教育。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一种法律意识,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修养。诚信是一个养成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当今有些中职生诚信缺失,除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外,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作为家长,必须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楷模,重视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做好教育工作。班主任也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动态,主动与家长通过多种形式取得系,有效的沟通能够让家长找到适合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从而慢慢积累起孩子对诚信重要性的感知,直至养成习惯,变成自然。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的语文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语文教师素质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而深入。但纵观此前的研究,多侧重于探讨语文教师的教学素质,涉及其人文素养的着实不多。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既决定教学效果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陶冶教化作用的综合素养。作为一种主要通过非强制性的文化手段去陶冶学生心灵的隐性课程,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文素养极富影响力与渗透力。一个人文素养较高的语文教师,其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精湛的教学技艺、灼灼逼人的思想光辉、独特的人格魅力,无不吸引学生的目光、熏染学生的心灵,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某些外在教学条件的欠缺,成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活的教科书,对学生的能力获得、人格成长和精神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因如此,我认为语文的学科特点和改革需要对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一、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基础――独特、进取而又健康积极的生活情趣
语文教师应该是怎样的人呢?有爱心的人,有丰厚文化积淀的人,德艺双馨的人……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但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富有独特而进取、健康而积极的生活情趣的人。在瞬息万变、炫目多彩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作为一个肩负着母语教学重任的语文教师,他的爱心、素养、教学艺术固然重要,然而这一切总要通过某种方式、途径表现出来,才能达到教育、影响学生的目的。
什么样的方式是最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呢?我想应是身教。教师用自身的品格、兴趣、习惯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是一种最直接、最自然、最有效的育人方式。具体表现在:应具有一颗永不熄灭的童心,对新鲜事物永远充满强烈的好奇;应有健康乐观开朗的心态,要直面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艰难与困惑,要幽默风趣,沉着积极,充满生活的睿智;要表现出语文教师独有的内在气质、生机活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保持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坚定执着而积极进取。这是语文教师永葆青春活力的密诀,这是现行状况下语文教师新的有效的语文课程资源。没有这一点,语文教师将可能永远只会沉浸在“命运不公”、“金子不发光”,“千里马被埋没”的“无病”之中,谈何做学生有血有肉的导师?谈何教学的生命与勃发?
二、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精髓――“三化”,即情趣化、才识化、文采化
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广博而丰腴的文化
底蕴。教师的文化根底不仅要“渊”要“深”,而且要“博”和“广”,教师要成为杂家,广收并蓄,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更需要“丰腴”,广泛猎取,并消化吸收,长成自己身上的人文血肉,面对学生时能得心应手,举一反三,旁征博引,而授予学生的东西,也是教师自己人文思想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为了改变课程缺乏整合的现状,教师要广收博采,更要“整合”,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理解、感悟和观点。正因如此,语文教师应该做到“三化”:情趣化、才识化、文才化。一是要使语文课活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唤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即对语言和文学的兴趣。学生一接触到语文便有解放感、愉悦感,写作文时不但无压力且有摩拳擦掌欲。二是要把知识讲得活泼,当然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凭相声、滑稽表演来取悦学生,而是要求语文教师广泛涉猎,进行“整合”,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靠对语文的真正学识,在课堂上把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理解、感悟讲通、讲活,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三是要能妙笔生花,笔下应有高于学生的文采,由此学生对语文(尤其是作文)就不会“谈文色变”了。一个语文教师成功的“笔耕”往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在分享写作成功的同时,也会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并会努力去尝试。
总之,语文教师要把语文知识学得通些,把语文教材教得活些,把自己的笔墨练得美些。做到这三点,即谓之“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自己未“化”,何以“化”人?又怎能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呢?
三、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灵魂――拥有“关爱、尊重、宽容、赞赏”之心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育实践证明,激发学生良好的心理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情感激励。关爱他人是人文精神的内容之一,教育教学中许多孩子生动地描述了在他们生病或有困难时老师出现在身旁的情景,这暗示了教师的另一种人文素养:作为一个好教师应该能够关爱、尊重、宽容、赞赏学生,时刻把学生的冷暖、喜怒哀乐放在心上。
传统意义上的师爱,是非平等的、非双方自愿的,有强加之嫌,施舍倾向严重,教师居高临下的爱,常常“为了学生好”却“不讨学生好”,一些教师急功近利,甚至演出一幕幕“爱”的悲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更应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宽容、对“人”的赞赏的博大的爱。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学生时应平等相待,宽容大度,不粗暴,特别是对后进生、不幸者(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弱者应做到不鄙视、不讽刺、不挖苦、不放弃,应该同情和尊重;对幼稚原谅,对过失宽容,对冒犯宽恕,时时事事怀有一颗宽容之心,而不是呵责、惩罚;更要由衷地赞赏每一位学生,相信他们都是可造之才,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赞赏”的眼光来珍视他们的体验、感悟、潜能、智慧,鼓励他们一次次微小的进步,而不是忽视和疏忽。这样才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尊重、宽容、赞赏,更利于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四、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支点――与时俱进、鲜明深刻的时代感悟
教师的时代感悟,首先表现为一种积极感受时代气息的精神状态。现实生活中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应是语文教师视野所及的。教师的时代感悟,更应是一种悟性:要感受各方面的信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要悟有所得,这样所得才是特有的、个性化的、与时俱进的。它包括深刻的洞察和体验、反思和批判、感悟和思考,有理的启迪、情的激荡、美的浸染。
五、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积淀――清醒高尚、和谐优雅的审美情感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丰富的情感恰如肥沃的土壤,可以耕耘、可以收获。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该有着清醒高尚、和谐优雅的审美情感,并且在这方面要走在前列。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种知识和情感交织、聚合、升华的过程。教师只有具备清醒高尚、和谐优雅的审美情感,才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恬静而陶醉,才能使学生崇敬而向往。这种审美情感在教学中要自觉地成为一种教学的氛围,一种心灵的磁场,一种灵魂的感召。它可以体现在教师的端庄仪表中,也可以蕴含在温文尔雅的言谈举止中,还可以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采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只有做到了这一些,语文教师工作才有“源头活水”,课堂教学效果才会“清如许”。现行教育状况下学生也需要具有清醒高尚、和谐优雅的教师,这样整个教育过程才会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人文素养,具备与时展相适应的完整能力结构的个体。以上所述几点仅是“人文素养”的几个侧面,但这也应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们促进自身发展,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几块“铺路石”。
参考文献:
1.让孩子学会专心倾听。
要非常注意培养孩子“坐得住、听得懂、表达得清”。如经常让学生来重复老师的作业要求或同学的回答,回答问题要求举手一个人来说,不滥竽充数,听广播通知时,听值周老师讲评时,要求孩子认真听,再给孩子提提问题,看他听懂了没,表达是否清楚,口齿是否伶俐。
2.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一个思维懒惰的孩子,不可能成才。因此,老师对于在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孩子给予充分的肯定,每节课都大约统计一下学生的发言,根据发言次数、发言质量给予不同的奖励。
3.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图书书箱有专人负责借阅,登记,一周至少借一次书,要求中午回家大声朗读,至少10分钟。利用班会让个别学生讲一讲书中的故事。激发孩子对书的渴求。
4.生活上,营造孩子自己的小天地。
固定孩子摆放物品的位置。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柜子,教会孩子将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分类摆放,在柜子上方贴上一些卡通图片,营造出孩子自己的“小天地”。同时,刚入学的孩子最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在“小天地”里布置一个荣誉栏,孩子在学校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家长不妨也以小红花、小红旗或其他小玩具鼓励孩子再接再励。培养孩子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教会孩子每天按照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开始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可先给孩子做示范。
5.以榜样感染学生的言行,还要奖惩分明。
一年级的学生,喜欢模仿别人,尤其是对老师的想象近乎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所以,我们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两种效应,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孩子在接受训练时往往会有逆反情绪,你越严我就越不按照你说的去做,所以在训练中还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如对标志升级,表现优秀的小队长升为护旗手,表现优秀的护旗手升为升旗手。在集体中树立榜样。同样表现不好的,违纪的要撤职,摘掉队标志。
6.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力的事情。
在这过程中,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起一种责任意识,促进其责任心的发展及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扫地,擦黑板、洗抹布、折抹布、浇花。分配了花长、室内卫生委员、室外卫生委员,劳动的程序讲得越清楚,指导越具体,孩子学会、学好的可能性越大,成功机会越多,就越能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
7.训练必须持之以恒。
俗话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孩子年龄小,自制力不强,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需要长期抓。比如说要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每节课我都展览、讲评优秀作业,教给各组组长查作业的习惯,只要布置了作业,一定要检查,一开始就杜绝不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和,杜绝应付作业、不认真的习惯。从新生刚开始就不给他坏习惯的沃土,好习惯在孩子越小的时候,培养越容易。为了培养学生举手发言的习惯,不论问题难、易,老师都要求学生知道答案要先举手,老师请到的再说。为了培养学生及时整理书包的习惯,每天放学前都要求学生整理一遍,直至养成习惯后再放手。
8.以评价强化养成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优良行为,并及时给予积极评价,让学生获得优良行为被认可的积极心理感受。学生互相现场评价同学的行为,为了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多为集体做好事,我为他们安排了不同的为集体服务的岗位,同时授予他们不同的称号,其实也就是比较另类的正面评价,尤其在家长会上,对动手能力强,热爱班级的,喜欢打扫卫生的李若晨、高敏卓、金子琪、王非凡、潘多多、李嘉欣、李婷等等,能吃苦,下狠心练跳绳高世荣、赵亮、王子瑞、胡潇等等,毫不吝啬赞美之词,我发现越夸,孩子越优秀,家长在后面是强大的后盾,帮助我,推动孩子在进步。学生干起活来,乐此不疲。
9.以家长巩固养成教育。
教育学生要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力量,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家庭的教育力量在养成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家长来自于各行各业,文化层次、个人修养、心理差异很大,教育孩子的方法各种各样,有“专制型”“放任型”“溺爱型”“民主型”等。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期望也是多种层次的。他们可能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卷面成绩,而忽视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的家长教育理论懂得挺多,但在实际操作中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新生刚入学的几天,在家长会上对家长提出了建议。
以各种形式,特别是通过定期的家长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进行学生在校与在家表现的及时交流、反馈,适当地调整教育方式。
10.以教室充盈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