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宁夏;内陆开放;向西开放;先行先试;税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2
2012年9月国务院批复了《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同时,国务院副总理在2012宁洽会暨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开幕式上宣布,同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这是宁夏对外开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宁夏成为我国内陆地区第一个开放试验区,全国第一个以省为单位的试验区,是一种专题类开放试验区,是国家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既有改革任务,又有开放任务,主要探索内陆地区建设开放型经济的经验。《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中国家给予宁夏很多支持政策,其中包括财税政策。即“加大对试验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中央财政继续对试验区贫困地区扶贫贷款进行贴息,继续对符合条件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贷款给予贴息”。《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先行先试。”那么,如何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中的作用,加快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步伐,税收政策在哪些方面先行先试,是需要我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内陆开放条件下宁夏现行税收政策现状及不足
当前,宁夏税收政策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税收优惠上,宁夏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鼓励现代农业发展、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现代服务业发展、鼓励节能减排、对特定项目扶持、对自治区专项战略扶持等六个方面的税收优惠。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对降低企业负担、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宁夏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内陆开放条件下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基于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宁夏受益较少
宁夏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如属于鼓励类的新办工业企业或者新上工业项目,除享受西部大开发的优惠税率外,给予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二免三减半”的优惠(即从第一个获利年度开始计算,第一、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四、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但由于西部自身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之企业规模、资金、技术等限制,盈利水平较低,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亏损面大,大多数西部企业难以享受到所得税优惠。据统计,西部地区货物劳务类税收占80%以上,企业所得税只占10%左右。2013年宁夏地税系统为各类纳税人落实西部大开发、招商引资减免税优惠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3.29亿元,仅占地税当年减免税额的12%。可见,宁夏并未从西部地区以企业所得税为主体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二)以直接减免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利于培植宁夏税源
宁夏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减免形式主要是税率、税额式的直接减免,如被认定为高新技术的企业,企业所得税执行15%的优惠税率,对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经营困难的可给予减免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优惠等。这种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缺少税前扣除、加速折旧等税基式间接优惠,不但不利于培植宁夏税源,而且还会带来宁夏税收收入不稳定以及政策难以普遍执行到位等弊病,背离国家政策制定的预期效果,影响宁夏提高企业经营能力。
(三)缺乏内陆开放的针对性,难以形成富有吸引力的税收政策“洼地”
目前宁夏的税收优惠政策只是现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汇总,既没有体现出建设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先试”的特殊性,也缺乏对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四个战略定位”的针对性,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不足以支持其所承载的区域和国家战略目标,需要中央额外、适度、有序地加大税收政策倾斜的力度和空间,从而增强宁夏内陆开放的吸引力。
二、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发展离不开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要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宁夏内陆开放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必须紧紧围绕“向西开放”和“内陆开放”这两个着力点,紧紧抓住“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先行先试”这个突破点,积极向中央争取突破性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发展。
(一)实施着力于向西开放的税收优惠政策
试验区的重点是开放,而宁夏开放的重点是“向西开放”,宁夏应把面向中东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穆斯林地区作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的主攻方向。按照《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的定位,应实施着力于向西开放的税收优惠政策。
引领我国对外开放领域
深刻变革的科学理念
开放发展是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先进理念。从国际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肩负更多的国际责任和期待。同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新角色相比,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不够高的矛盾非常突出。从国内看,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好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用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开放发展理念所倡导的对外开放,不是对过去做法的简单重复,而是要以新思路、新举措发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既立足国内,充分发挥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成果。
开放发展是深化认识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一发展规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国顺利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大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飞跃。只有打开国门搞建设,把一国发展置于广阔的国际空间来谋划,才能获得推动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乃至机遇和理念,才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开放发展理念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抓住经济全球化时展的关键,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开放发展理念引领对外开放领域深刻变革。开放发展理念,赋予开放发展以富有当今时代特色、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符合我国发展要求的深刻内涵,必将引发对外开放领域的深刻变革。开放发展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是其他四大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联通国内国际的纽带桥梁,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动力源和试验场。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我国对外开放必将实现质的提升,迈出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的新步伐。开放发展是观念、是体制、是格局,不仅将引领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也将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事业。
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全方位升级开放型经济
开放发展理念,核心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目标是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开放发展理念包含主动开放、双向开放、公平开放、全面开放、共赢开放等重要思想,将全方位升级我国开放型经济。
主动开放,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主动开放,就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以开放促改革,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努力实现对外开放与维护经济安全的有机统一,在扩大开放中动态地谋求更高层次的总体安全。
双向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引进来方面,适应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着力提高引资的质量,注重吸收国际投资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先进管理经验以及高素质人才。在走出去方面,适应我国对外开放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投资大国以及市场、能源资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支持我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推进双向开放,要求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公平开放,构建公平竞争的内外资发展环境。公平开放要求改变过去依靠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做法,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为外资企业提供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实现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推进公平开放,表明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必将进一步增强外资企业长期在华发展的信心。
全面开放,全面布局开放举措、开放内容、开放空间,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开放体现在开放举措上,就是坚持自主开放与对等开放,加强走出去战略谋划,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体现在开放内容上,就是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体现在开放空间上,就是改变我国对外开放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区域格局,逐步形成沿海内陆沿边分工协作、互动发展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推进全面开放,要求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
共赢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共赢开放反对保护主义,主张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充足空间;主张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对多边贸易体制形成有益补充,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碍或藩篱,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以开放发展为各国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促进形成各国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新格局。推进共赢开放,要求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国际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的利益汇合,实现互利共赢。
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推动
互利共赢的国际发展合作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弘扬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精神,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奉行以人为本、造福于民的宗旨,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推进同相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积极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环保等领域合作,共建开放多元共赢的金融合作平台,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应进一步加大制度改革力度,在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上迈出新步伐。建立贸易便利化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质量,在更大范围推广复制;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等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大力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合作共赢的人文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
形成对外开放战略新布局。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布局、双向投资布局,是形成对外开放战略新布局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应贯彻开放型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的思路,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加快内陆沿边地区开放步伐,形成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基地。完善对外贸易布局,应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推动外贸由大进大出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着力建设贸易强国。完善双向投资布局,应在大力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的同时,支持我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积极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同时,注重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
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中国将继续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承担与自身能力和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促进形成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
开放发展的具体部署
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在前四批自贸区探索试验的基础上,针对山东实际,国务院近日批复了《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根据《总体方案》,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济南片区、青岛片区、烟台片区。所谓自贸区,就是对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新的改革开放措施,通过试验区内的探索、试行,形成经验后再在全国复制推广,其本质不是形成“政策洼地”,而是通过制度性创新推动形成“制度高地”。
一、 建设重点:
山东自贸区的主要任务,可概括为“5+2”。5项共性任务,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这是规定动作,有着丰富内涵,细化为一百多项具体政策措施。对照先前自贸试验区的要求,这五项规定动作的难度都大大提高了:从探索到加快,从扩大到深化,从方式转变到转型升级。同时三大片区要结合各自定位和特色,探索差异化发展。
2项特色任务,即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这是中央根据山东独特地理位置和产业特色确定的。一方面,从产业特色来看,山东自贸试验区可以重点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海洋现代服务业,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山东的海洋资源丰度位列全国第一,并且拥有丰富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山东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将为经略海洋带来重要机遇。另一方面,在东北亚发展的大格局下,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正在有序推进,促进三国地方经济合作既能分享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果,又能夯实自贸协定谈判的基础,推动东北亚区域的和平与发展。
二、政策红利
首先,山东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将在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发展创新、深化中日韩经济合作等方面为山东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其次还能创新国际贸易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促进跨境电商迅猛发展,让老百姓在进行网购时更加便捷,买到物美价廉的进口商品。同时,自贸区的建设也为所在区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空间,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和相关人才的稳定就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贵州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倒逼改革,南下北上、东进西联,贵州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避免“过道经济”
9月12日,贵阳综合保税区(一期)正式通过国家十部委组成的联合验收组正式验收,实现了贵州综合保税区零的突破。
作为贵州省首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贵阳综合保税区将努力建设成为“内陆开放试验区、科技创新先导区、金融创新引领区、高端制造聚集区、现代服务示范区”,在贵州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贵州全方位开放格局的构建搭建起了又一个发展平台。
“通道不是过道。但通道不能充分利用好,就有可能变成过道。”贵州省发改委常务副主任张平表示,与贵州建设好大通道同样重要的,是加强平台建设,实现资本、人才、技术向贵州集聚。“避免成为‘过道经济’,关键是有好平台,确保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实现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在新一轮大开发的舞台中,贵州正形成一批高水平、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合作平台。以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双龙临空经济区为代表的引领性平台,将以先行先试的优势,创新体制机制,成为贵州开放型经济的新高地、新引擎。“5个100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布局和重要战术布局,通过发挥其集聚性平台的价值,“5个100工程”将成为贵州对外开放的主阵地和转型发展的主战场。
此外,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一系列开放性展会、会议和活动,为贵州深化对外经贸交流合作,加快国际化步伐提供了综合性平台。
2014年,台湾名品博览会在贵阳举办,为黔台合作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同时在贵州毕节、黔西南等地,贵州的台湾农业产业园为两地产业对接搭建了合作平台。贵州在境外开放方面积极作为,与瑞士、韩国等交流合作可圈可点。贵安新区中瑞产业园则为中瑞两地合作提供了产业载体。
为使各类平台真正具有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贵州积极建立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区,以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10个市(州)直管开发区等为先行先试区,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和模式,制定先行先试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同时,建立健全外来投资跟踪协调服务机制,构建新型大通关协作机制,2014年起对全省重点进出口企业试点执行凭电子信息“先退税、后核销”的管理模式,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放宽对外投资限制,建立“走出去”合作机制,搭建银企对接互动平台,协调解决资金供需矛盾。
突破交通瓶颈
贵州即将迎来高铁时代。
9月1日,贵广高铁开始进行联调联试。贵广高铁对于贵州交通格局将会产生深远影响。贵广铁路开通后,贵阳至广州的列车运行时间将由原来的20小时左右缩短至4小时,成为贵州连接珠江三角经济区的重要出海大通道。
明年5月份,长昆客专贵阳至长沙段可完工。未来,还将建成渝黔铁路、成贵客专等高速铁路。随着这些高速铁路相继贯通,贵州将快速融入全国主要经济区2―7小时经济圈。
“打造功能完整的基础设施体系,是内陆地区走上开放创新发展之路的共同经验。”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指出,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大通道,就能改变区位优势,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为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技术人才创造条件。
过往,人们对贵州区位的认识,习惯以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三不沿”表述,如今取而代之的是“近海、近江、近边”,这种转换缘于交通条件的改善、缘于贵州开放的自信。
“只有真正破除交通瓶颈,构建通江达海的快捷通道,才能支撑大开发格局。”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表示,贵州在开放通道建设方面必须要有大战略、大思路、大作为。
近三年来,贵州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31个2469公里,建成19条1774公里,是1986―2010年建成总里程的1.2倍。
围绕着全方位开放格局,贵州大通道建设进一步铺开。今明两年,贵广高铁、兰渝铁路将相继通车,贵阳至重庆的高铁也在积极推进,建成后,将打通“乌鲁木齐―兰州―重庆―贵阳―广州”大通道。 同时,贵州将加快推进到长沙、昆明、重庆、成都、南宁高铁建设,并争取贵阳至郑州高铁早日纳入国家规划。
贵州省政府提出,到2015年,贵州出省高速公路通道要达到15条,出省铁路通道达到12条,形成27条陆路出省通道;到2017年形成贵阳至广州、长沙、重庆、昆明新的“十字形”快速铁路通道。
省内路网方面,到2015年,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并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同时加快建设贵阳到各市州中心城市的城际快速铁路,形成黔中经济区1小时经济圈。
水运方面,按照贵州省制定的《贵州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方案》,2015年贵州将全面打通北入长江的乌江水运通道,2016年贵州高等级航道将达到700公里以上。届时,贵州“北入长江、南下珠江”的水运通道将全部打通。航空体系趋于完善,随着龙洞堡机场三期工程和威宁等支线机场的加快建设,民航“一干十三支”机场布局建设全面推进,将有效完善贵州航空运输体系。
抢占开放先机
进入新阶段、面对新常态,中央明确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与全面深化改革相伴而行的是中国新一轮的开放战略,上海自贸区建设、京津冀一体化、打造长江经济带、“一路一带”战略……新一轮的开放战略不仅将进一步提升沿海开放水平,也是国家内陆开放的重大战略布局。
大战略带来大机遇。当前,包括重庆、四川、甘肃、宁夏等众多内陆省份都在跃跃欲试、竞相发展,抢占内陆开放先机。“贵州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必须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主动迅速融入到内陆开放开放的大洪流中。”陈敏尔说,在新一轮的国家开放战略中,贵州只有主动作为,积极融入才能抢占先机、加快发展。
贵州并不属于“一路一带”战略沿线省份,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规划中,可以看到,贵州正处于中枢腹地位置。依托不断完善的交通设施,贵州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向北,贵州可以经过重庆、成都连接亚欧大陆桥,直接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可以通过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连接广东、广西等地,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西,还可以通过云南进入东盟地区,连接中印缅孟经济走廊。
为确保区域合作有的放矢、有力推进。今年4月以来,贵州完成了《深化黔渝战略合作研究》、《推进黔湘战略合作研究》、《贵州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研究报告》等课题研究。联合广东、广西等省份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获批,支持贵州建设西江上游重要能源基地、南宁―百色―兴义特色旅游精品线路等项目纳入规划。这些成果为黔渝、黔湘、黔粤、黔桂等区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推进提供了理论和政策支撑。
此外,贵州多次与重庆、四川等联系沟通,对常态化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合作事项的落实等进行磋商,并就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基本达成共识。
今年7月,为加强交流合作,主动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贵州党政代表团到甘肃、宁夏学习考察,寻求合作,在生态建设、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等方面加强合作对接。
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2008年,广东本地生产总值35696亿元,增长10.1%,约为全国的八分之一;人均生产总值达37588亿元,增长8.7%,突破5000美元,其中,珠三角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财政总收入8470亿元,约占全国的1/7;进出口总额6833亿美元,占全国的26.7%;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56119亿元,约占全国的1/8。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广东省经济发展面临新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困难: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去年,广东经济增幅低于1979―2007年13.8%的平均增速,比上年回落了4.6个百分点,回落幅度高于全国。二是出口持续下滑。去年出口增长9.4%,回落12.9个百分点。特别是去年第4季度出口加速回落,到今年1月单月降幅达到23.6%。三是企业经营困难。去年前11个月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3.1%,增速回落46.4个百分点,关闭、停产、歇业、转移的中小企业数量增加,就业压力增大。四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去年全省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376.08亿元,下降8.9%。五是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去年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仅增长9.3%,增速回落42.2个百分点,今年1月则下降27.9%。
出现如此严峻的局面,一方面由于广东经济外向度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来得更早、更直接、更明显。2007年广东外贸依存度155%,比全国高89个百分点,加工贸易约占2/3,近七成商品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三地。另一方面,2003年以来广东经济保持14.5%的高速增长,存在调整的必要。重要的是,广东省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条的中低端,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制造业比重较大,产品技术来源60―70%属于外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二、广东抓改革、促调整、保增长的初步实践
我们深刻感受到,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极致。这场危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科学发展模式之机。化危为机”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经济结构。去年,广东对新一轮发展进行了谋篇布局,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取得了重要成效。
(一)着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为有效扩大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供制度保障
制定实施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颁布实施省政府第三轮第三批行政审批项目调整目录,下放管理权限102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信息系统实现全省网上备案。开展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尤其是启动“新十项工程”,加大投资力度,决定统筹使用2009―2012年各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集中投入财政性资金约1000亿元,安排重点工程投资3030亿元,集中投向公共交通网络、节能减排基础设施、现代产业体系、重点领域自主创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农村基础设施等领域。去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40亿元,农业和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9.4%和18.7%,高耗能工业投资下降7.1%。
(二)着力完善产业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支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省市共建先进制造业基地14个,新增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11个。出台实施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2万亿元,增长15%,发明专利授权量跃居全国第一。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全年共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50万吨、关停小火电300万千瓦以上。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00万吨,提前完成国家下达全省“十一五”期间的任务。单位生产总值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5.58%和5.28%,超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启动省部合作共建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工作,全省“招拍挂”出让土地数量占出让土地总量的80%。
(三)着力完善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全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取得新进展,省国资委监管的24家国有企业集团企业总资产达到4750.27万元,比2004年增长39.39%。完善和落实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着力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开展股权出资试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民营经济增加值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
(四)着力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发制定《关于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的意见》,建立健全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试点,经营权流转面积占总数的14.4%。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1136个,成员达16.9万人。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将城镇化的农村地区居民,统一转为城市户口。
(五)着力完善区域发展政策,促进珠三角与东西北地区协同发展
制定实施《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及配套文件,以竞争方式安排资金择优扶持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东西北地区销售电价区域同网同价。
(六)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扩大消费提供有利条件
公共财政进一步向民生倾斜,用于民生、公共服务、帮助市县增强发展后劲的省级财政资金852亿元,占总支出的73.7%。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量约占全国的1/5。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0元的困难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100元以上,参合率达95.4%。
三、围绕“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去年年底,国务院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东将抓住实施规划纲要的历史机遇,围绕“三促进一保持”(即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个中心任务,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着力创新“六大机制”,为应对危机、优化结构、确保增长增添新动力。
(一)创新行政管理机制
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增强科学调控能力。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第四批审批制度改革,省本级争取减少一半审批事项。加快推进省、市、县和镇电子监察系统的四级联网。建立健全在专项资金分配环节引入竞争性机制的有效办法。开展乡镇财政和村级财务管理方式改革试点。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决策权,扩大地方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权限,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和审批管理制度。
(二)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机制
加快推进结构调整优化,提高经济竞争力。促进自主创新,探索完善政产学研商的创新推动机制,促进形成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扶持发展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拳头产品和销售收入超百过千亿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产业基地,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航空制造等新兴产业。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资源、基础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建立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
(三)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实施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战略,促进区域协调与合作发展。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和实施细则,落实完善先行先试领域的综合配套政策,加快珠三角地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突出建设好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鼓励珠三角企业加快向东西北地区转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支持东西北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加强教育、就业、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制定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选择1―2个市(县)按照主体功能规划开展试点。
(四)创新城乡统筹发展机制
建立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长效机制。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农村土地确权,推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推动惠州、佛山、中山等市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村镇银行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实现城乡规划“无缝对接,统一管理”。积极推进“市县同城”的行政整合,加大“并镇”、“并村”和“镇改街”、“村改居”的实施力度。实行城乡居民户口统一登记管理制度,并对相关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险、义务教育、计划生育等进行配套改革,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建立和完善“积分制”,有序吸收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
(五)创新资源和环境持续利用机制
综合运用法律、价格、财税、行政等手段,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完善电、油、气、水、土地等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改革。探索建立环境容量有偿使用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市场,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建立政府部门间的环境与发展协商制度,解决区域、流域之间的重大问题。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统一区域环境政策和标准,统一规划区域环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节约能源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制订及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