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创新;服务对象
一、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认识
我们教学团队通过学习《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和《关于开展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提高了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认识。
(1)目标和建设规划: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开放课建设旨在促进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实现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课程范围: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3)基本要求:课程资源系统完整,由网络有限开放到网络传播、充分开放。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4)建设方式:2012、2013年重点是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采取遴选准入方式选拔课程;同时,从2013年起,适应新需求,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教学改革成果,采取招标建设和遴选准入两种方式建设一批新的课程。
(5)共建共享:通过协议实现精品资源共享,基本资源免费共享、拓展资源有偿共享,通过爱课程网站可以便捷获得所需资源,更好地为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服务。
二、建设实验类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体会
实验类课程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的困难与问题:
(1)精品资源与实验教学环境密切相关,各校的实验项目的不同、内容的差异、仪器和装置的差异……如何共享?
(2)各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教学要求不同,不同专业的学时也不同……如何使各校的学生、教师和社会自主学习人士能各有所获?
(3)现有的国家资源共享课程申报系统,是针对理论课程设计的,与实验教学的结构和特点有差异怎么办?
面对上述困难和难题,我们教学团队成员认真学习教育部有关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文件,认识到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不怨、不等、不靠”,转变观念主动转型求发展的思路。
因此,我们梳理了原有国家精品课程的资源,将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模板中的章对应某级物理实验课程,将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模板中的节对应具体的物理实验项目,克服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差异。为减小各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教学要求不同,不同专业的学时也不同的矛盾,我们选择了以本科生受益面最广的基础物理实验系列课程为基础,构建资源共享课程的结构,完成了基本资源上传,标注了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上传了部分拓展项目,为低年级本科生、一线教师和自主学习的人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教学资源。为解决各校的实验项目的不同、内容和仪器设备的差异等问题,我们将在后续的课程建设中成立区域协同创新小组通过共建共享完善基本资源、丰富拓展资源和加强交流合作,使各高校的师生都可以各取所需。
在申报过程中,我们就原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等问题,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们反映原精品课程网站课程体系架构清晰,连接方便,有的表面上看在线学习授课录像参考资料练习题一应俱全,但是很多东西只有一个链连接,里面没有内容。学生们认为是原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或者说没有形成合理的运作模式。对学生们的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国家精品资源还是有需求的,调查结果见表1。
在教师中的调研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是很重视和愿意参加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通过调研和研讨,我们坚定了教学资源建设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方针,提出“以启迪物理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强化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内容和模式”的建设思路。我们认为:
(1)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是前提。精品资源共享课不仅坚持了以学生为本,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基本要求,还强调了高校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提升高校的教育理念。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目标。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思路要紧密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设计、整改、转型和升级。
(3)引领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是动力。我们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内涵的理解是: 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基本要求与拓展创新的有机结合。广泛开展教育方法的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4)建设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是关键。对于实验类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不仅仅是教材和网站,更重要的是教学团队和实验平台的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精品资源建设的可靠保证。教学团队建设要确保教师队伍和技术队伍的合理配置,教研能力的整体提高和技术队伍稳定;实践平台建设要注重安全、环保、功能齐全,确保教学计划和目标能顺利进行,并为大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和课外科技活动提供软硬件环境和氛围。
(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是核心。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启发、提问、互动、讨论、项目、专题和协同式等各种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虚拟仿真等各种教育技术的灵活运用,突破教学时空的限制(例如:学时、实验室、实践场地和条件…),实现课内外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6)推动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是责任。高校三大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校有责任和义务为服务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为科学技术的普及提供精品资源和服务,促使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在这次升级过程中我们构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结构,上传了能反映课程结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基本的核心资源,标注了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上传了部分反映课程特点的教学案例、仿真实验系统、自主学习和交流平台、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的相关软件等拓展资源。因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时间短,任务重,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我们将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高校师生和社会的需求,以及他们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成立区域协同创新小组共建共享,不断丰富、改进和完善精品教学资源的建设,更好地为师生和社会大众服务。
三、国家精品课程升级后的思考
(1)与时俱进丰富教学资源。结合学科发展,不断将科技前沿的最新成果融入实验教学,进一步调整课程结构和更新课程内容。进一步丰富精品教学资源内涵,构建能够涵盖课程相关领域和实验项目的背景介绍、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应用案例、学生作品、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科学讲座、素材库等核心内容的各类资源。
(2)共建共享协同创新发挥实效。进一步了解高校师生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做好调研和需求分析,突破使用者厌烦的瓶颈,激发师生和社会受众的使用欲望,提高资源吸引力、利用率和共享性,为师生和公众做好服务。加强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兄弟院校合作交流,我们最深刻的的体会是:共建才能共享,共享才能共赢。根据我们在资源共享课建设中的体会,提出几点建议。
① 以学生为中心,广泛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渴望,建网站和资源库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网站和教学论坛的研讨,使教学资源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活泼,与学生的需求结合的更密切。
② 以教育目标为导向,广泛了解教师的教学需求,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参加拓展资源和资源库建设,加强校际合作,使之成为教学研讨和交流的公共平台。依托区域协同创新小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构建远程协同实验室,空中实验室,请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做实验专题和案例分析讲座,让实验环境和条件比较匮乏的老少边穷地区的师生也能受益。
③ 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了解并满足社会对终身学习的需求,例如:面对社会各界、学前儿童、中小学开放(开展科普讲座与实践、举办科普夏令营等),或为企业培育相关人才。
④ 借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做法,建议教育部或教育厅设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开放基金,在假期对外校师生开放,或外校师生通过申
关键词:名师空间;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库建设
1 建设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且指出“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对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来说,如何利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是英语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而课程资源建设是推动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逐步深入之不可或缺的环节。
为大力推进全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湖南省于2011年推出了世界大学城空间,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和学习交流平台。通过多年建设湖南高职院校已基本实现了“网络空间人人通”。为加快湖南省职业教育“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及应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湖南省教育厅又于2014年首次组织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项目的申报。而本人主持的《大学英语》课程有幸被立项为第一批名师空间课堂。借该项目建设,以世界大学城为平台,《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努力打造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库,以推进高职英语的信息化教学改革。
2 建设思路
《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空间为依托,支撑职业发展,服务终身学习,力图通过建设、推广和辐射,将《大学英语》名师课堂打造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英语课程资源库”、“英语学习交流互动平台”,成为提升学习者英语综合能力的学习载体,成为培养职业者综合素质的学习工具。
3 建设目标
1、完善《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
建设好《大学英语》课程的网络资源,包括视频库、课件库、教案库、音频库、素材库、训练和测试题库等。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教学信息化。
2、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资源应用
开展基于空间课堂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应用,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重构师生关系,为学习者提供在线学习、在线辅导答疑、在线研讨、在线测试等。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教学信息化。
3、开展《大学英语》课程信息化推广
以网络学习空间为平台,实现数字化课程资源开放、共享,新教学方法应用推广,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方法推广,为湖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与推广提供一些经验、案例,助推湖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
4 建设内容
1、重构课程内容
结合学生学情、企业调研和企业招聘信息,并根据典型工作岗位所对应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所需的职业素养,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定位《大学英语》课程目标。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就业需要重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大学英语章节、单元的结构,将《大学英语》课程分为语言学习认知、日常语言习得、中西文化探究和职场英语实践四个模块,根据不同的主题又设Going to College, Learning English, Learn a Lesson from Unusual Stories, Parents’ Love, Going Online, Improvement in Appliance, Celebration of Holidays, Lucky Number and Lucky Day, Body Language, Symbols of Culture, A Successful Career, New Jobs Today, Getting a Good Job, Dreams, Trend and Fads等14个情境,每个情境包含4个任务,共56个任务。
2、制作碎片化教学资源
视频微型化。从原本的14个情境中提取知识点,制作为原创教学微视频136个,实现每个任务的重点和难点都有对应的有效教学视频,且做到内容完整、播放流畅。
知识碎片化。英语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语言点的学习,在《大学英语》资源库里每个语言点都有对应的PPT素材。为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文章,将原来的整篇文章录音碎化至每段分别对应单个音频材料。与所有任务知识相关的碎片化素材有832个。能实现想学哪里点哪点。
同时分教学任务单元上传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训练/测试题库、音频库、素材库等教学或学习资源,教学课件116个,各种训练题(含单选题、多选题、讨论题、小案例等)600多道。完成综合训练资源建设,课程综合训练的试卷、方案等,有20个。
3、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
碎片化教学资源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现提供了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即把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做到了让学生课前获取部分知识、课中学习和内化知识、课后拓展知识。具体做法是:上课前,教师布置任务,要求课前到名师空间课堂项目《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堂上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化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再深化教学重点;课后学生再到大学城对课堂上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再学习,并完成相应练习。
4、实现情境下的教学探讨和答疑
《大学英语》14个情境,每个情境开设一个主题探讨版块,大家自由用英语交流,根据不同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根据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分组,在学习一定的语言知识点和语言技能点后,再在课堂上以探讨或是辩论的形式深化主题表达。
每个情境同时还开设有答疑版块。关于这个情境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的这里提出来,所有问题都及时予以详细解答。以前很多不敢当面问老师的问题都纷纷在空间中提了出来,虽然老师的工作量大,但确实能解决实际问题。讨论和答疑版块的设制能深化生生、师生在大学城空间中的交流。
5、提高教学资源质量
本课程资源形式力求丰富多样,文本、图片及视频资源均可以直接浏览,各类资源做到版式美观、图文清晰、格式规范,前后一致。教学视频内容体现主要教学内容,较有特色,讲述条理较清楚,教学视频播放流畅,符合视频技术规范,适合在线学习。教案及课件内容体现职业教育和本校格式要求,结构较好,版面清晰,方便学习,训练测试题库题型多样,符合课程内容及学生实际学习需要。
5 总结与反思
《大学英语》名师空间课堂有待加大推广力度,并邀请更多同行教师参与空间资源建设与应用,进一步发挥空间资源共享与教学示范作用。
在完成《大学英语》网络空间资源建设后如何结合世界大学城空间信息化教学技术,并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些信息技术提高空间课堂教学质量,有待后续建设中重点研究、试验,不断优化和创新空间课堂教学,为湖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与推广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江友君. 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探讨[J]. 文教资料,2016,(4)171-172.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53)
摘要:校企合作共建教学资源库是高职院校实现协同创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大胆尝试,从校企合作角度开展课程资源库建设,将会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的进行,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170-04
作者简介:郑淑英(1966—),女,辽宁阜新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会计与财务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课题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B-b/2013/03/007);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学科资源库建设与共享研究”(项目编号:25161)
高职教学资源库是一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具有资源类型多样性的特点,其表现力和作用是普通纸质图书和传统教学无法替代的。由于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尤其是中西部省份高职院校都面临着优质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实力较弱的教学单位至关重要,低成本投入即可享受到高效优质的教学资源。
目前,国内的高职院校资源库建设总体来说存在着一些问题:标准数据的采集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参与群体不多,普及面过于狭窄,重数量轻质量,管理制度化欠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后继乏力。笔者拟探讨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开发共建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对切实提高资源库建设的质量。
校企合作高职会计专业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建设目标
以会计专业领域学习者的职业生涯发展及终身学习需求为依据,重点满足职业院校教师、学生、企业和自学者四类对象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强调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申报指南等文件要求,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全国相关院校、行业、企业等优势群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建成包含2类资源、4大平台、2个素材库在内的四层级架构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具体包括:(1)“素材—课程—专业”三层递进的课程资源和专业资源。(2)系统管理、教学资源、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等4个子系统。(3)两个子库为媒体类型素材库和应用类型素材库。实现“时时可学、人人可学、处处可学”的目标。
(二)建设思路
注重科研引领,科学制定专业标准,促进专业建设 突出科研的引领作用,以资源库建设促进专业建设标准的科学化,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保证专业建设的科学性、前瞻性。
注重用户需求和使用率,发挥专业经验优势 强强联合组建团队,发挥专业优势,确保资源库的可用性。同时,强调用户需求导向,提高资源库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注重素质提升,重视技能培养,改善职业形象 坚持学用一致,切实提高学习者的职业技能。同时,关注会计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为学习者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聚焦资源内容建设,注重形式设计 在精心设计开发资源内容的同时,关注资源形式的多样性、趣味性,适应职业教育生源素质现状,强化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注重中高职衔接,立足高职教育 重视职业教育的整体性和层次性。以资源库建设为契机,组织高、中职院校与企业共同研讨,促进中高职教育的有机融通和衔接,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做出切实贡献。
校企合作共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规划
(一)资源库结构及建设任务规划
资源库建设工作始终围绕学生、教师、企业、社会自学者展开,资源库的设计规划工作以四者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和需求点展开,资源库结构包含四个层次:用户层、需求层、资源层和素材层,如图1所示。
根据四层次结构,建设任务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资源建设 根据岗位能力设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从业基础、业务技能和提升发展3大类13门课程。每门课程将建成教学大纲、教学活动设计、案例、试题、实训、网络课程、理实一体化教材等课程资源,同时配套建设视频库、动画库、图片库等,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满足四类用户自主学习的需求。
专业资源建设 聘请全国高职院校会指委、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联合高、中职申报院校,遵照职业教育国家制度的精神和要求,根据调研结果,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标准、会计素质养成方案、典型行业案例等进行规划和建设。为促进用户全面提升和发展,搭建了四大专业资源平台,即教学资源子系统、网络教学子系统、精品(专业核心)课程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还搭建了互动社区、行业动态和国内教学资源库。
素材库建设 素材库建设包括图片、视频、动画、专业应用、教学应用等子库。
用户需求清单建设 理清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为四大用户主体设计符合需求的多层次需求清单。另外,提供多维度资源检索功能,更灵活地满足个性需求。
(二)资源库建设进程规划
资源建设与集成 根据调研结果,结合会计职业标准等建设2类资源、4大平台和2个素材库。同时,将上述内容与门户网站等进行集成,完成资源库的构建任务。
资源库推广与应用 依托政府部门(财政部和江苏省财政厅)、行业协会(全国高职院校会指委、中国会计学会等),在企业、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中推广和应用。借助主持院校现有网络空间教学优势,提高资源应用效率和应用规模。
资源库更新与完善 逐步扩展课程内容和课程门数,不断补充行业营销最新技术和信息;建立反馈更新机制,通过“应用—在线调研—效果分析与需求再分析—调整修正—再应用”,形成循环。
资源库建设内容、预期效果、应用推广目标
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具体包括“素材—课程—专业“三个梯进层级,如下页图2所示。
(一)课程资源建设
调研结果表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大致分为两类。单纯财会岗位包括出纳、记账、会计三类。其中,初始就业岗位主要有出纳、文秘兼出纳,毕业3年后升迁岗位主要有记账、主管等。基于以上结果构建从职业基础到岗位能力再到职业发展三阶递进式课程体系,重点建设“基础会计”、“企业会计实务”、“成本核算与分析”、“财务管理实务”、“纳税计算与申报”等12门核心课程,完成12门课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活动设计、实训项目、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的建设,并建成网络课程。
(二)专业资源
专业建设资源 (1)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会计专业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2)职业标准:提供国家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国家职业标准》,整理汇集会计职业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流程、业务规范、岗位描述等标准。(3)会计素质培养方案:根据会计素质要求提升学生会计素养。(4)典型行业案例:选取制造业、商品流通业、交通运输服务业、房地产等典型行业,开发行业典型案例。同时,开发综合案例反映网络环境及影响。
专业教学资源库软件平台建设 专业教学资源库软件平台的建设目标是:通过校企合作开发制定相关标准、管理制度,构建一个功能完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于Web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软件平台,为建立资源库和收集、整合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具体内容是:(1)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软件平台。校企沟通,共同制定专业教学资源库软件平台开发方案,采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协同开发教学资源、网络教学、精品(专业核心)课程、系统管理等软件平台。该平台各子系统功能如表1、表2表3、表4所示。(2)制定统一的专业教学资源标准和提交流程,建立定期更新的管理机制,使教学资源库建设正常化、制度化,规范专业教学资源的格式。(3)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每个专业都确定一名专门技术人员负责资源建设的指导和提交入库工作,教务处指定一名专门技术人员负责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解释工作,网络管理中心确定专人负责资源库平台维护、技术支持和对各专业的专门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三)素材库
按照内容丰富、分类清晰、搜索便捷、使用方便、结构合理的原则构建素材库,实现素材分类检索功能,包括文本、演示文稿、图片、视频、动画等。
(四)用户需求清单
对学生、教师、企业、社会自学者四类用户进行需求分析,开列不同的需求清单。见下页图3、图4、图5、图6。
(五)可监测指标
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如下页表5所示。
专业资源 专业资源如下页表6所示。
(六)预期效果与应用推广目标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目标是开放、通用、先进、实用、标准化,预期效果如下:
促进中高职衔接,为会计专业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为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可供借鉴的指导性资源,促进中高职的有机融通与衔接,提高全国会计专业类的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优化学习效果,为职业院校学生和社会自学者提供服务 为高职在校生、中职毕业生及其他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会计岗位知识、获取职业素养与技能、进行资源检索等提供开放互动式的学习平台。资源库为上述学习群体提供了丰富、灵活、多样、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与手段,实现面向人人,各得其所的目的。
提高专业水平,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教学科研提供服务 资源库将为全国高职会计专业教师提供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帮助教师形成体现鲜明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活动设计,节省日常备课的精力、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
教学资源库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效果,为企业提供借鉴 为企业开发岗位培训课程,提供相关素材资源的检索、会计咨询等。校企合作共建教学资源库是高职院校实现协同创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大胆尝试,从校企合作角度开展课程资源库建设,将会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的进行,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本课题组通过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企业、行业及国内同类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资源库建设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和效益。建设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全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提供标准方案,方便学生及广大从业人员自学会计知识,为企业管理、行业发展和职业培训等提供专业服务,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的社会目标、教育目标和经济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石川.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78-81.
[2]金天泽,武妾霞.高职高专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研究[J].软件导刊,2011(4):73-75.
[3]卢新海,张继道.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7(2):30-32.
关键词:教学资源;CELTS
中图分类号:TP311.13
职业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满足产业升级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生产率,改善民生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尤其重要的作用。纵观我国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只求数量而忽视教学性,与教学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教学资源没有体现职业教学特色,有利于技能训练的虚拟多媒体和实景操作的资源素材缺乏;教学资源系统的动态维护效果也不理想,不能随时充实和更新。高等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资源建设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由于职业教育的一些特殊性,如何建立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等问题成为资源建设的关键问题。
1 教学资源建设标准
如今,从事网络教学资源标准化工作的主要有研究机构和国家级的标准化组织。我国还处于初始阶段。国外己经有了相对较成熟的成果,并且有几个标准进入了实用阶段,如LOM,SCROM,还有IMS全球学习联合公司提出的学习系统技术规范等。现就影响比较大的几个标准做一下简单介绍[3]。
1.1 IEEE LTSC LOM标准。IEEE LTSC(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 Committee)是IEEE下的一个专门对教育软件、教育资源、教育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和维护进行规范的标准化组织。Learning Object Metadata(LOM)标准是,IEEE在2002年6月正式通过的。LOM是他们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该标准的影响较大,是当前最重要的关于学习对象元数据的模型,针对学资源将Metadata分为九类(category),分别为General、Educational、Rights、Lifecycle、Meta-Metadata、Relation、Technical、Classification,Annotation、说明如下:(1)General(一般):为对该学习资源的一般性描述。(2)Educational(教育):描述该学习对象在教育和教学方面的特征。(3)Rights(权利):决定该学习对象再利用的条件。(4)Lifecycle(生存期):则是描述该学习资源的历史、状态、贡献者等。(5)Meta-Metadata(元-元资料):用来描述Metadata本身的信息。(6)Relation(关联):说明该学习对象与其它学习对象之关系。(7)Technical(技术):描述该学习对象的技术需求与相关特征。(8)Classification(分类):定义该学习对象的分类位置。(9)Annotation(注释):为该学习对象教育在教育上。
1.2 SCORM标准[1]。SCORM(The 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ce Model)即可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是ADL提出网络学习内容组件的基本技术架构,希望能带动“可再用学习内容”经济的蓬勃发展。它定义了一个网络化学习的“内容聚合模型”和学习对象的“运行环境”。它采用“教学组件”的理念,是为了能使课程能够夸平台,并且快速准确地搜素素材,创建可让不同课程共享的可重用的构件。SCROM标准规定了一种标准方法来定义和存取关于学习对象的信息。只要遵循这种标准,不同的教学系统之间就可以互相沟通了。SCORM采取XML作为定义数据及其意义的共同语言,至今已经提出几套规范,主要有:(1)基于XML的课程结构表示规范。(2)课程内容元数据规范:关于如何为课程、内容及媒体素材建立元数据记录。(3)一组与运行环境相关的规范,包括API(应用编程接口)规范,内容到LMS之间数掘交换模型以及内容分布规范。
1.3 我国CELTS标准。CELTS(China E-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s)标准,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研究制定的国家标准,它包含5类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育管理相关标准、指导性标准、学习环境相关标准、学习资源相关标准。是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31是针对资源建设而制定的资源开发指导规范。该标准统一了开发者的行为,为资源的开发者提供了一致的标准,同时也为不同资源库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提供支持。
教育资源建设可以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育资源建设,二是网络课程建设;三是资源建设的评价;四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在这四个层次中,需要规范的重点和核心是素材类教育资源建设和网络课程建设,他们是基础,第三个层次需要规范的重点和核心是对资源的评价与筛选;第四个层次是工具层次的建设,即管理系统。对网络课程和素材类资源进行管理。
教育资源建设包括试卷库、试题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库、常见问题解答库、资源目录索引库的建设和网络课程建设,媒体素材库、课件库、以及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研制开发。媒体素材库在整个资源中是最基础的。资源库都分别建有其索引信息,以便快速地查询、浏览和存取。教学管理系统也都要与教学资源发生联系。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系统要对各种资源进行管理,功能如图1所示。
2 基于CELTS标准的高等职业教学资源规范设计
2.1 教学资源设计原则[2]。高职的教学资源与其它教育资源不同,它要求更多的体现职业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并且要符合建设标准,能开放共享。
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要求以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及社会基本适应能力等综合能力为本位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课堂教学形式上,要求理论够用、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更对的是要有大量的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或者是企业实习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除了提供各专业“必须、够用”的各类型学习资源外,要特别提供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应用技能的资源类型,如实况操作视频、虚拟实验、情景视频等,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新技术知识和各种最新动态、背景前沿和相关职业生涯等[3-4],同时各种资源要具备一定的工作流程,各个资源进行工作任务分解,方便学生掌握工作技能。
2.2 教学资源结构逻辑层次设计。教学资源按层次可分为用户层、平台层和资源层,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1)用户层:教学资源用户层主要是指在校学生、专兼职教师、企业技术人员、社会学习者等。通过建立教学资源统一管理门户网站,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和权限,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平台引导。(2)平台层:教学资源平台层主要是指资源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的软件平台,包括学习平台、实训平台、测试平台、交流平台、管理平台、服务平台等。按照不同的需求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为不同用户提供友善的互动操作界面和后台技术实现。(3)资源层:教学资源层即资源内容层,主要包括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教学资源库、素材教学资源库和图书期刊等公共教学资源库。
2.3 教学资源内容逻辑层次设计。本规范将教学资源按内容的逻辑层次可以分为专业教学资源、课程教学资源、教学素材资源和公共教学资源[3] [4]。(1)专业教学资源:即供专业建设所需的相关信息、数据和参考资料等资源,由专业建设资源、主干课程资源、综合项目案例资源等构成。(2)课程教学资源:即供课程建设所需的相关信息和参考资料等资源,由课程建设资源、课程教学与实训资源、考核评价资源、部分素材库资源等构成。(3)素材教学资源:即教师备课和教学、学生学习和实训等所需的公共图文、声像、动画等原素材资料等资源,按素材元素格式、功能和用途分辨别类归档,供教学、实训、应用开发和服务使用。(4)公共教学资源:即数字图书、电子期刊等公共教学资源,按国家图书期刊分类归档和使用。
各教学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素材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课程资源是专业资源的一部分;公共教学资源相对独立存在,提供专门检索查询服务,同时也是专业和课程资源的重要渠道之一。各教学资源的构成及逻辑层次关系如图3所示。
3 总结
论文就基于CELTS标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了规范设计,包括教学资源结构和教学资源内容逻辑层次。该规范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特点,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L Hua, W Bo, S Jinling, W Baoshan. Integrating practical teaching resources completely and creat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nter.Experimental Technology,2009.
[3]侯威.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管理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2).
[4]马勃民,程建钢,韩锡斌.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库系统[J].中国电化教,2002(12).
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基于国内外现有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教学资源现状调研与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相关的四大类学员的自主学习需求调研,设计以实用、便捷、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的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与功能概念模型,指导教学资源库的内涵开发与建设,实现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系统开发、建设、使用、管理、评价、更新与升级等。
1.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功能系统模型的设计
邀请文化艺术品经营与管理行业协会、高职文化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典型企业的专家,根据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布点情况分区域邀请相关院校组建资源库模型研发小组,通过文化市场经营企业相关岗位任职要求,制定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项目指南和考评标准,开发专业综合实践项目库,分解制定课程专项实践项目选择、教学组织与考评标准,形成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基于人力与网络的两类考核平台。实现四类学习者可差异化自主学习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资源库模型。
2.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与建设
以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概念模型的整体设计为指导,联合不同地区开设本专业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典型企业共同组成资源库建设团队。通过与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协会、雅昌艺术网等搭建集虚拟、实战于一体,具有研发、建设与考评功能的专业资源库平台;依据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项目指南要求,以教学活动设计为主线,通过《书画品鉴与装裱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带动《陶瓷品鉴与陶艺技术》、《文化市场营销与策划》等10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建成集课程音频库、视频库、案例库、动画库、图片库为配套内容的网络化课程,服务教师教学及满足师生、企业员工、社会不同学习者网络自主学习与创新创业需求等功能的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3.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有效运行的管理与维护
聘请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协会、高职文化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典型企业及相关院校专家组建资源库运用管理小组。依托上述三个小组及学院网络平台,在资源库建设、使用过程中,整合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教学资源,促使资源库每年进行必要的更新,通过不断完善资源库网络协同平台的上传、审核、使用、激励等成套管理机制保障体系,逐步将资源库向全社会开放,形成一个共享共建与边建边用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开放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实用型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4.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成效评价
聘请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协会、高职文化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典型企业、相关院校专家组成资源库成效评价小组。通过评价小组依据系统、科学的对资源库建设目标、内容、使用、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核,提出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改进的意见,以便资源库的优化工作。
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依据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项目体系,建设服务不同学习者自主学习、引领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教学资源库。
1.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职业岗位标准库
收集整理国家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职业标准、文化市场经营典型企业岗位标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标准等,形成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职业岗位标准库。供学习者认清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以便有的放矢的学习。
2.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库
以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为引领,逐步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建成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梯队。以课程的标准为依据,体现课程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要求,将课程的各种资源集成,并通过课程网站,精品课程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效果及特色等方面展示出课程建设成果,为同行提供教学帮助,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目前己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建设机制、建设思路、建设模式,包括学校、省市、国家级各个层面的精品课程,这里不再赘述。
3.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素材库
(1) 媒体素材库。一般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2) 练习试题库。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练习试题的集合。练习试题库不仅涵盖必须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而且要有参考的解题思路或答案。
(3) 试卷素材库。针对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各课程具有典型意义的试卷集合。
(4) 项目或案例库。校企合作开发、收集、整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或案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任务)或情境。
(5) 文献资料。文献资料主要包括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有关的政策、法规、条例和规章制,以及对文化市场中发生的重大经营项目、管理事件记录,重要文章和书籍等。
(6) 常见问题解答。主要建设文化市场经营或管理过程中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文化市场中经营或管理最常出现的问题解答。
(7) 实训基地建设资源库。包括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信息库。
(8) 校企合作的师资团队信息库。主要是指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基本信息和研究的方向和成果。
(9) 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的索引。以便学习者使用专用教学资源库进行查找学习。
上述的案例库、视频库、动画库、图形库等资源与专业课程密切相关的可以灵活链接到专业课程库中,以便专业教学的开展。
4.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项目库
(1) 专业综合实践项目的设计。在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项目建设部分,项目参与的学校根据专业自身的建设优势编制专业综合实践项目选择指南、教学指南、考评标准。每所学校搜集开发专业综合实践项目若干个(视具体情况而定。
(2) 课程专项综合实践项目的设计。在课程专项综合实践项目建设部分,在参与建设院校主持的核心课程中设计完成。项目参与学校制定课程专项实践项目选择指南、教学指南、考评标准。
5.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资源库门户网站
建设一个具有集成信息资源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门户网站。主要功能有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网站的资源管理、行业信息、交流等功能,为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搭建全国性的教学信息平台。
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建设步骤
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包括:架构组织体系、调研论证、建设与运作管理方案设计、方案实施与优化等。
1. 架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组织体系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作为国家骨干院校建设辐射专业、省级特色建设专业,不仅有责任而且有财力开展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工作。通过组建行业、企业、高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中心专家组成的项目建设指导小组,进行科学的项目宏观设计与指导;聘请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协会的顶级专家、高职文化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典型企业、相关院校组成项目开发团队;按资源库建设分工,组建由资源库模型研发小组、资源库建设小组、资源库运用管理小组、资源库维护更新小组、资源库功用评价小组等组成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系统运作组织体系。
2.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调研论证
项目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研。选取具有代表性、能体现区域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特点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艺术品经营企业样本进行人才培养调研。调研对象包括华东、华中、华南、华北等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文化市场经营企业、管理部门、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项目调研采用纸面、网络问卷,个别访谈、人才岗位信息收集分析方式进行。通过上述的调研活动正确认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为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专业资源库建设提供依据。
3.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运作管理方案设计
在充分进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托组建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研发小组、建设小组、功用评价小组,依据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概念模型、功能定位、建设内容、建设步骤等研发制作资源库建设与运作管理方案,并进行方案的科学论证。
4. 建设与运作管理方案实施与优化
依据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整体设计及建设要点,进行资源库概念模型、人才培养方案、综合实践项目指南、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活动设计、建设与运作管理方案等研发,指导资源库具体内容建设。通过职业岗位标准库、综合实践项目库、课程库、素材库、专业教学资源库门户网站平台等具体建设,使顶层设计理念与资源库建设相互融合并落到实处并试运营。在专业教学资源库试运营一段时间后,通过资源库评价小组的教学资源库功能与成效评价,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动态优化,促使其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