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在线课程合作协议

在线课程合作协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在线课程合作协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线课程合作协议

在线课程合作协议范文第1篇

5.6 为有效防范和打击银行卡违法犯罪,确保为上海世博会提供良好的银行卡支付环境。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牵头沪苏浙甬四地联合整治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办公室成员单位以及中国银联,开展了“长三角”地区银行卡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同时,这也标志着世博期间“长三角”地区银行卡风险联合防范机制正式启动。

5.10 上海金融学院与上海市立法研究所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共同签署了《上海市立法研究所与上海金融学院合作框架协议书》。

5.11 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学会举行换届大会暨学会年会。经选举表决。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原行长、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名誉院长、教授龚浩成担任新一届会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周瑞金应邀在会上作了“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几点看法”的主题演讲。

5.14 2010“金融资”中国股权投资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政府部门、学界、PE/VC合伙人及企业精英代表汇聚,就2010年中国股权投资的趋势、金融创新体系的建立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等命题进行交流。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出席论坛并致辞。

5.17 为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要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防范重点领域信贷风险,上海银监局召开专题会议。会议要求加大监管力度。指导在沪银行业机构严格控制全年信贷增量,注重信贷质量,支持上海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扎实推进政府融资平台的解包还原工作,并严格落实国家房地产政策要求,切实防范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的贷款风险。

5.18 北京银行上海分行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该行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小企业推进服务中心、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以及周宁商会等合作单位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并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热力有限公司、上海极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上海市亚晨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中小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

5.20 国内首创的上海农村商业银行首批7家“金融便利店”陆续在徐汇、浦东、长宁、普陀、闵行街头开业。“金融便利店”主要的服务时间为居民下班以后。在周一到周五营业是下午4时至晚间9时,在夏季最晚营业至晚间10时。“金融便利店”可以办理的金融业务。包括柜面现金服务、个人贷款和理财服务、电子银行服务、小企业金融服务、信用卡等7类银行业务,直接对接社区居民与周边中小企业的日常金融需求。

5.21 2010年度上海市票据业务联席会议在杭州举行。人行上海总部有关部门通报了今年一季度上海票据市场经营,长三角商业承兑汇票推广以及上海地区电子汇票系统业务运行及第二批上线工作进展情况,为金融同业机构搭建项目合作和业务交流,监管机构与商业银行建立政策传导和信息沟通,上海地区票据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平台和舞台。

在线课程合作协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也可以追溯到1998年。为适应市场需求,使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范化、规模化,中国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底和2001年初分两批批准了13所普通高等学校试办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从2002年开始又批准了第三批、第四批等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院校。截至2008年,全国已有327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

一、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引入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是新专业,故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各所高校一般都各所有侧重。国内电子商务专业大多是依托学校的传统优势和教学资源而开设的,其培养方向和院系的专业特点有显著的关联性。比如有计算机背景的院系,其培养计划中含有大量的计算机类课程,重点培养的是直接从事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的规划、开发和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授予的是工学学位;而有经管背景的院系,其培养计划中则含有大量的经管类课程,重点培养的是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管理的人才,授予的是经济学学位或管理学学位,由此形成了国内电子商务专业两个不同的培养方向:技术方向和经管方向。

国内外普遍认为,电子商务专业是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学习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毕业生能在 IT 行业、商业流通企业、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外贸企业、金融服务行业从事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企业信息化等方面的管理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从事电子政务,或是在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专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实用性非常强的一个专业。可以说,它是当今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一个产物,故其知识更新速度快,实践性强。反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就要求高校主管学科教育的掌门人不能因循守旧,按老一套的模式来套在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被引入到高校教学模式改革中。

(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引入校企合作的优势

长期以来,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以经典理论为纲,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初到工作岗位时经常捉襟见肘。校企合作可以使校企双方资源有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在合作中,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一种模式。对于高校来说,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引入校企合作可以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1、促进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能及时将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反映到教学中,以此弥补课本知识时间滞后性的不足,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协调同步。通过校企合作,将教学延伸到企业,又将企业实际问题带到课堂研究。

企业一线员工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传授活生生的实战经验与技能,为学生解决不少课堂上的困惑。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岗位上把书本知识与企业运营与业务操作实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极大地弥补了学校课堂教学的不足。

2、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各高等院校的师资培养远远滞后于学科发展的需要。现有师资大多数是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拼凑而成,不够系统、深入与实用。教师在原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融合度上还处于“新瓶装旧酒”的摸索过程中。由于大多数师资没有企业实战经验,也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教师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中显得勉为其难。

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把学校的专任教师派出去企业接受实践训练和企业的培训,一方面也可以把企业的相关人员请进来,既解决了专业师资短缺问题,又可弥补学校专业教师之不足。

3、提供实践场所

实践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场所,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模拟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模拟操作训练一般可以在校内实训中心进行,而综合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则主要在校外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这就需要有校企合作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指导。因为光靠学生自己去找是很难完成的。

二、校企合作的实践

以笔者所在的钱江学院经济管理分院(原经济管理系)电子商务专业来说,至今已经与两家校外企业签订了正式的校企合作协议。它们分别是阿里巴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教育”)与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要介绍一下我院与这两家公司的合作情况。

(一)与阿里教育的合作

2011年5月,钱江学院与阿里教育正式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协议约定从2011年开始,钱江学院在招生计划中新增1个“阿里巴巴特色班”,计划人数40人,作为电子商务专业招生的一个新增方向(2011年9月已正式开班)。双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合作:

1、 教学研发

针对我方在当前电子商专业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双方将在新型教学内容和和新型教学方式方面进行合作性探索,阿里教育将对我方电子商务重点课题研究提供咨询和支撑材料。

2、 教学培养

双方将以多种方式促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包括在职员工培训、短期特训、特色班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创业创新综合项目实施等。阿里教育将对我方电子商务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重点教材编写等提供咨询和建议等。

3、 师资提升

阿里教育将接纳我方教师参加“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培训师”考试,并将考试合格的教师纳入阿里巴巴特聘电子商务培训师库;双方还将不定期合作举办研讨会,组织双方教师就电子商务最新进展等进行讨论学习,共同提高师资教学水平。

4、 设施共建

为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实战能力,双方将在我方校内建设实训基地。阿里教育将对实训基地软硬件设施建设、实训基地之运作提供咨询服务。

5、实习及就业

阿里巴巴集团公司拥有大量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会员,特色班的合格毕业生信息可以进入阿里教育在线人才库,以促进学员获得电子商务岗位实习或就业机会,由此实现电子商务人才向电子商务贸易企业的输送。阿里教育也可将特色班优秀的毕业生推荐给阿里集团参加就业面试,也可直接推荐给其会员企业。

(二)与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

1、实习就业基地

毕业实习,是大四学生在完成所有常规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之后,就业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阶段。在这个阶段,我方可利用公司所在的产业园环境资源和地理优势,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通过企业订单培养,平滑实现“实验-实习-就业”。

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上,能提前将岗位需求和就业要求对接起来,使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更强,学校充分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综合素质的要求,避免院校培养的盲目性,更快地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2、电子商务产学研基地

双方联合开发管理信息化深度应用课程,共享课程研发成果,建设电子商务行业认知体验室、行业信息化体验案例室和人才培养基地;在教学方面,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与手段、拓宽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思路,开展基于行业信息化实训中心的相关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三、对当前校企合作实践的思考

由于我方与上述几家企业的合作时间都还不长,故还很难体现合作的效果。但从合作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来分析,笔者还是存在以下几点疑虑。

从宏观环境来看,当前政府部门在引导和管理校企合作中的角色是缺位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经费等都没有很好地促进校企合作。从长远来看,政府应该对长期为学校学生实习提供稳定的实训基地的企业和长期为学校提供师资、设备、技术支持的企业均给予一定幅度的财政补贴或税费减免,以此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从微观环境来看,一方面看企业,一方面也要看学校。企业随时处于变化的经济环境中,其面临的不确定性使得合作协议的执行也同样面临着不确定性。合作协议的执行因此有别于学校常规教育的按部就班,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双方的灵活机动。对于学校,则要看该校的领导决策是否真正为学生的将来、为学校的发展去执行校企合作的内容,而不是流于形式。如有些高校为了应付上级的工作检查,托关系与企业签订几个实践基地协议,而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派学生去实习过。像这种合作,只能说是纸面上的合作,没有任何实际价值;而有些校企合作,仅仅是停留在“学校到企业寻求实习场所,企业从学校获得廉价劳动力”表层上,学校关心的只是学生有没有地方实习,至于实习的质量则不予考虑。

四、小结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经济的时代,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工作者能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要。电子商务专业本身是电子商务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兴起和发展的,故其本身带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引入校企合作的模式正契合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弥补了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钱江学院电子商务“3+1”教改课题组.钱江学院电子商务专业“3+1”教学模式改革研究[R],2004

[2]张恩栋,杨宝灵.国内外高等学校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J].教学研究(河北).2006.29(3):196-199.

[3]杨宝灵,姜健.高等学校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与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科学研究.2006.7(5):l-3

[4]于惊涛,武春友.美国校企合作案例及评价标准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5):89-96.

[5]陈晓竹,王德林,道克刚.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5(2):31-32

[6]温辉.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研究[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150-152

[7]左健民,郑锋.产学研相结合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开拓新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2(8):53-54

在线课程合作协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教育 产业经济

一、引言

“互联网+教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这一思维的提出曾被认为是教育界的一场革命。的确,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互联网+教育更是成为了引领时代步伐的先进领域。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我国大学教育未来发展的主方向,而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如进一步地发挥互联网在我国大学教育中的支撑作用,更是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将通过对发达国家在互联网加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的大学教育提出一些思考。

二、国外大学教育中“互联网+”的先进经验

(一)美国“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先进之处

在投入和参与度上,美国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高等教育院校以及教育机构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哈佛、麻省理工等名校纷纷采用“互联网+教育”方式,将学校课程放置在网络上供给学生学习。还有美国一些名校,例如杜克大学,和专业技术公司合作,建立了在线连盟,旨在向连盟内的学生提供课程。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在不间断地使用互联网提高教学质量,并提供在线教学成果展示,

在技术研发上,美国也显得尤为成功。近年来,美国教育出版商数字化出版成为了大学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发展的巨大推力。比如,培生、麦格劳-希尔、汤姆森教育集团等出版商借助他们的教育出版资源开发出了很多在线学习资源和科研资源。出版商与技术厂商合作密切,不断创新,不仅如此,美国的教育出版商也在不断转型,除了提供数字化教材之外,还突破性地提供不同形态的教学软件和内容。

在资金来源上,美国的资金渠道多样,金额巨大。美国“互联网+教育”的投资资金很少来自于政府,大多来自于民间的公益基金。资金来源决定美国很多课程是开放的、公益的。比如美国的在线教育视频网站。Coursera与另外12所大学达成合作协议,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万学生报名参与。它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名计算机教授共同创办的,其获得的几千万元美金是有公益性质的。不仅如此,新的在线教育公司层出不穷,公司的投入巨大且集中于技术研发,例如,Knewton,他们依托领先的技术优势,开发了适应学习的在线系统,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二)德国“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先进之处

在政策层面上,德国联邦政府尤其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2010年,德国联邦政府了《信息与通讯技术战略:2015数字化德国》。该战略为实现在2015年达到“数字化德国”的目标,详细规划了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相关研究项目。其中,增强教育人员与学生使用新媒介的能力是关键的一点。德国在工业4.0的经济发展计划背景下,为了培养更多高等教育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大力推动大学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进程。

在授课方式上,德国很好地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在2001年,德国就已实现了大部分学校免费上网。目前,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德国远程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虚拟教育、移动学习已成为德国远程教育的新起点。德国的大学在远程教学技术的应用方面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把移动学习作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一个重点,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

(三)英国“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先进之处

完善的支持服务系统。英国大学的在线教育课程大多有一个学习包,里面包括学习教材、录音带、作业等。例如,英国开放大学提供给学生的技术媒体资源主要有印刷课程材料、盒式录音磁带等。

学习方法灵活多样。英国的大学教育在“互联网+”下的发展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网络实现课程选择、作业提交、作业批改、师生互评。除此之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比如登陆在线教育网站,可以下载学习指南,获得课程学习的相关信息。

高质量的课程和严格的质量标准。英国在线教育自主决定课程,并对课程、教学、评价等有关质量标准负责。以英国开放大学为例,开放大学已有46门课程,用Internet作为辅助工具,实现通过网络进行授课、提交作业、批改作业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是将课程内容传送给学生,而是包括学生可以通过下载测试题进行自我检测,从而进行质量监控。英国非常重视网络在大学教育中的细节,在各环节都进行妥善的管理,确保在线课程能有效实施。

三、“互联网+”在我国大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不足

在线课程合作协议范文第4篇

其实我不想说现在的教育理念偏离常识,也不想说很多学校缺乏应有的自由与灵性,明明学校的学习体验很差,还要怪学生不听话跑去玩游戏。就好像不去提升国货质量,整天喊抵制洋货一样可笑。因为我知道说什么都没有用,大家只会一摊手——怪体制喽,怪社会喽,怪大环境喽。有这样的大人们做榜样,哪里能对孩子们求全责备?大人们不过就是把持着话语权罢了。还是让我们想想如何给孩子一个机会去探索、发现、发展、创造吧。哈佛的托尼·瓦格纳教授写了一本《创新者的培养》。书中提到,童年时有意义的玩耍,青少年时代寻找的激情,成年后的使命感和觉悟,是创新者的一个成长路径。

我们喵爪公司正在线上为孩子寻找和创造一个真正以孩子为中心的学习环境:www.mzworld.cn。我们以游戏的手法创造了一个MZ星球,用户变身胶囊人,成为一个有超级大脑的创新者,完成一个创造新世界的任务。

像每个大型游戏都有一个世界观一样,MZ星球的价值观是自由、平等、分享、颠覆和创新。 中心功能是召集。我们的世界没有老师和学生,只有召集人和被召集人。老师和学生都可以任意转换角色,为这个学习的游戏创造内容。用户在游戏中通过微课学习Scratch编程和设计思维来参与我们设计的项目,或自己创建项目,召集任何人来参与。

我们和美国名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做了Y-Plan召集。学生要找一个客户,来帮他们解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优秀的团队,可以去美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团队交流。

我们还建立了学生孵化器。每年做一次学生项目路演,我们会资助孵化好的项目,让学生组成公司,把产品或服务做出来。

我们还建立了一个机器人实验室,学生可以通过机器人和传感器做各种应用。

我们网站上的教学内容都是免费的。和我们签战略合作协议的学校,我们会赞助喵爪自主研发的Scratch编程教学内容、教具以及教师培训课程等教学资源。

在线课程合作协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

精品课建设是衡量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来,始终把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基础,因为课程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与坏。作为重点专业的商务日语以日资企业工作环境为背景重构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商务日语视听》课程是商务日语专业的优质核心课程,在精品课建设中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商务日语视听》课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理念为建设指导思想,在基础日语中融入商务词汇或商务情景下开展语言应用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了解日语文化和企业文化,掌握基本的商务知识和商务礼仪,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是提高高职外语教育工学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

(二)课程设计的思路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为主线、职业活动为导向、岗位需求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本课程根据岗位群所需要的真实任务来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据语言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听、说、练”的过程中,掌握听说技能、日本文化知识和商务日语专业术语。

二、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通过对不同产业领域共40多家具有代表性的对日贸易公司、本市日资企业(如东芝、佳能等)、对日服务企业(如简柏特、通世泰等)进行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在职业分析专家、企业管理人员、日语和商务教育专家共同组成的商务日语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确定了外贸业务员、现场翻译、企业商务信息处理与客服三个岗位群。

针对三个岗位群,《商务日语视听》课程项目组开展了广泛的调研活动,并了解企业对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要求和实际工作内容,职业素质以及企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调研了解,学生具备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是商务日语人才的具体岗位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也是授课内容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商务日语视听》课程中设定语言应用、日本文化知识、基本商务知识和商务礼仪,这些内容对三个岗位群不仅有针对性,也有广泛的适用性。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根据学生的需要具备“语言应用能力、文化认同能力、跨文化能力、商务环境的应用能力”的职业能力要求,《商务日语视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规律,也充分尊重学生的外语认知和成长规律。内容上,从简单的字母辨音到单词辨音,并适度融入专业的面向就业岗位群常用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以及有机地融入了商务情景对话,以更好地体现高职日语的应用性、实用性和职业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根据大连地区主要以日资企业为主流的区域经济特点,《商务日语视听》课程以真实场景中的商务活动为背景整合课程内容,以听说技能训练为主线,在基础词汇中融入商务词汇,贯穿日本文化、企业文化、基本商务知识和商务礼仪,满足日资企业对商务日语人才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

《商务日语视听》课程汇集语音、词汇、日常交际会话,日本文化常识、基本商务知识,商务礼仪等内容,把知识和技能充分融合起来,根据不同情境下不同对话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和现代网络资源,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模式:

1.基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能力的结合──把基础语言知识融入到实际语言情境中,让学生掌握辨音、辩词的技巧,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掌握语言知识,并同时训练语言应用能力。

2.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结合──利用视频和音频,给学生播放日本电影,电视剧,听广播等,通过直观地接触日本的文化知识,能够掌握日本的风俗习惯,生活常识,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日语,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语言应用能力训练与商务交际能力的训练结合──利用视频和音频,给学生播放商务方面的情景会话,使学生在真实的商务情境下,进行语言应用能力训练,并掌握商务方面的相关知识及礼仪,从而提高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商务日语视听》是一门实践课,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主要有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1.情景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边看边听边说,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把眼前的情景与听到的内容联系起来。情景教学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语言,也能加深学生对日本文化知识和礼仪的理解。

2.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场景,让学生在商务活动情境下,开展语言应用训练并指导学生进行交际活动,从而使学生在交际环境中学习和运用所学语言。

3.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生活中各种不同的语言情境和商务活动中的某一个情境,设计真实的任务,让学生独立思考并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询问等各种语言表达形式来逐步实现其目的,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和商务有关知识。该教学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和如何处理问题的方法,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把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和各项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

(三)考核方式与标准

为了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商务日语视听》考核形式打破传统的20%的平时成绩+80%期末卷面成绩“一锤定音”的成绩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行的考核方式。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出勤、作业、小测试各占5%,小组活动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各占15%,结果评价、学习态度各占10%,共占整个考核成绩的70%。终结性评价也就是期末卷面考核成绩占30%。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及实际应用综合能力。

四、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充分利用学校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利用多媒体语音室和多功能语音室,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通过现代化多媒体语音室教学系统,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多媒体广播、小组对话、分组讨论、课堂监控、测试考核等操作,实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2.利用校园网,提供课程大纲、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方案、教学进度表、课程课件、电子教案、习题等一系列相关知识内容的基本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课堂课后使用,并提供网上共享,可以下载使用。

3.学院内设有校园网,师生都可以进入图书馆,利用电子图书、在线学习等大大提高学生的趣味性和自主性。

4.利用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卫星接收系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外语的环境,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课程答疑及作业的布置与完成。

5.四个现代化多媒体实训室,配有学习平台和丰富的教学软件,通过现代化多媒体实训室的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

五、特色与创新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我院从2001年开始与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即简柏特(大连)有限公司(原通用电气大连行政管理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大连通世泰建材有限公司(TOSTEM)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开设了冠以企业名称的“简柏特班”和“通世泰班”。 2007届毕业生在这两家企业定岗实习并直接就业的学生共计60名,占该专业毕业生总人数的30%。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巩固了校企合作关系,也实质性推动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发展。

商务日语专业2008年新增合作协议企业10家,2009年新增15家。开设了冠以企业名称的“天道班”、“亿达班”和“中软班”。实现应届毕业生半年以上定岗实习率100%。合作协议企业接收就业学生数2008年达到100人,2009年达到120人。2009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

(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1. 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

构建以日资企业工作环境为背景、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商务日语视听》课程体系。紧密融合以日常职场活动为题材的对话内容,选取以日资企业环境的工作情景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日语进行工作情景对话,处理相关岗位业务,有效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

2.教材适应时展,体现高职特色

由本院教师共同主编的高职教材《基础日语听力》(一)、《基础日语听力》(二)是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其他语言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此教材已于2009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在《基础日语听力》(一)中适度融入专业的面向就业岗位群上常用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在《基础日语听力》(二)中以职业岗位活动为导向,以提高商务交际能力为目的,有机地融入了诸如电话预约、提案、交涉、订购、许可等商务情景对话,以更好地体现高职日语的应用性、实用性和职业性。

总之,精品课建设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相信通过《商务日语视听》精品课程建设,一定可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