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的知识点

教育的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的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的知识点

教育的知识点范文第1篇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镇江212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全员、全科德育教育已经加入到当代素质教育的关键部分,实现全学科、全范围的素质教育指日可待。本文主要关注我国当前电子电工学科素质教育的推广情况,在进行大量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我国教育环境的电子电工学科素质教育办法,以期对中等职业院校提升自身素质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 :电子电工课程教学;素质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实施策略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2.046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2—0106—02

收稿日期:2014—07—29

作者简介:解鹤(1982— ),男,江苏镇江人。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学一级,研究方向:电子电工。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现状十分堪忧,由于难以保证良好的生源,中等职业院校压力巨大。中等职业院校要想吸引更多的学生,就必须保证其毕业生的就业。因此,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重点就在于改革当前的就业结构,即实现素质就业。在这一理念中,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被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只有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素质教育的实现有赖于多学科的综合发展,在学科教学当中引进素质教育理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一般来说,中等职业学校都会将电子电工类学科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科,由于这类学科的毕业生容易就业,因此,也成为了中等职业院校的重点发展对象。中职院校要想切实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就应当将素质教育的相关理念植入到电子电工学科当中。因此,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就在于如何才能够实现素质改革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和谐统一。本文在大量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职院校电子电工课程的开展情况,对如何实现素质教育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一、实施电子电工学科素质教育的重点

(一)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逻辑水平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在上课之前,教师应当在熟悉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编写出适合学生的授课教案。每一章、每一节讲些什么,各个章节之间的关系,都应当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不能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应当通过自身灵活的教学方式来丰富课本知识,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有的章节之间联系较强,这样一来,就可以将联系较为紧密的章节结合起来讲解,以建立起系统性较高的教学体系。例如: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在同一章节介绍了几种不同的触发器,但是,每种触发器都具有相似或者相同的逻辑构件,教师应当将这几个有关联的部分一并讲解,确保学生能理解这些触发器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整章的知识要点。在每一章讲解结束之后,教师也可以单独安排一节课来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确保学生记住知识点

(二)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

1.在教学当中,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对相关理论的记忆能力,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结合相关实验来加强学生的记忆。例如:在讲解“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中的电磁学章节知识时,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有关电磁学的知识,很难根据自己的想象构建出电磁学的模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记忆。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电磁学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边讲解,边提问,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丰富教学实践的内涵,促进学生记忆质量的提高。有条件的学校应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验机会,提高其动手能力。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应当完成理论教学并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这样一来,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提升,确保实验质量。例如:在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实验当中,教师在完成理论教学之后提出了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RC、RL与AV等关键变量之间的关系,甚至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实践教学也不能单独存在,而是要与其他的教学方式综合应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完成了大纲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应当有自己的教学创新,以确保学生能真正学到东西。

二、实施电子电工学科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教师团队

为了确保素质教育达到既定目标,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能力水平,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更是如此,不仅要有高超的教学手段,还要有自我创新,确保能够胜任素质教育繁重的教学工作。

1.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自身师德的培养是其综合素质养成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在教师师德的培养方面,学校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为了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体系,学校应当加大相关硬件建设投入,为教师创造舒适的教学环境。同时,教师应当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在理解学生想法的前提下适时地调整教学手段。此外,学校还应当定期以讲座、论坛的形式开展提升教师素质的培训,确保教师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

笔者认为,教师在学校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者,还要能以良好的修养、丰富的学识成为学生争相学习的榜样。可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师德高尚的教师能对学生的人生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师德较差的教师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只有教师的人格完整,才能教出人格完整的学生。

2.不断提升教师团队的能力水平。由于中职院校属于特殊的教学单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体现出其与普通高校之间的差异性。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完成素质教育的相关教学目标,就应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素质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电气化设备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这也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来提升自己。有的教师在教学之余独立设计组装并运行了一套电子电工实验器材,并在教学当中予以运用,极大地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教学质量,这在素质教育当中是值得推崇的。

(二)深入基层课堂,提升素质教育水平

教师处于教学的第一线,其课堂教学水平直接反映了素质教育的质量。

1.让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般来说,不同的学科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并且有各自的侧重点。电子电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相关思想,应当学会挖掘教材当中的隐藏元素,明确教学当中要体现出的重点,通过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做不仅顾及到了学科教学,同时也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2.一个会讲课的教师能通过灵活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来达到教学目的,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是让学生喜爱教师、喜爱课堂的关键。因此,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个人情感,通过个人魅力来活跃课堂,就能有效地提升素质教育的水平。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提问是否合理,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帮助学生提升理解能力,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

三、结语

在上述理论的支持下,中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就变得较为容易了。相关教学单位要提高对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根据自身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玉锋.中职电子电工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0).

[2]王稼耕.关于中等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电子电工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讨[J].课外阅读(中旬),2013(6).

[3]顾爱琴.职业学校电子电工课程教学管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2).

教育的知识点范文第2篇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教师良好的素质能极大的诱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兴趣在学生学习英语中的重要性。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为有效的源动力,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积极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苏联教育家彼得洛夫斯基说:"教师的良好素质强有力地影响着儿童的智慧、感情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良好素质为基础。"那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英语老师的素质有什么要求呢?

1.对教师工作态度的要求

教师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这必然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态度。英语教师的工作热情影响着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身教甚于言说。老师的一举一动,学生都在关注,并进行评价甚至模仿。以身作则的老师是学生的表率。教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做好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十个手指有长有短,一个学校的老师工作态度也不一样,我发现,学生居然也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知道工作努力的老师是为他们好,这样的老师说的话,他们听。即使说的不对或他们不认同,也不会顶撞。

而这样的老师教的英语学科,他们怎不会认真学呢?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工作态度好的老师所教学生的成绩比较好的原因吧!

2.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

2.1 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初中英语教师传授的是语言知识,所以自身要有较强的汉英两个语种的转换和表达能力。在使用的时候要保证适当准确,逻辑性强,尽量加强语言表达的幽默感和哲理性。

2.2 要有较强的教学组织力。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要有足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够合理规划教学时间,适当调节课堂的内容,提升知识讲解深度。初中英语教师还要能够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当中,刺激并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 要具备处理教材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师要分析教学大纲,掌握英语课程的重难点,依照教学目标和要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2.4 提升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能力。英语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辅助工具,例如收音机、电脑等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构建英语实训的交流情景,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2.5 教师应具备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的关键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2.6 要有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比如,可以组织英语合唱比赛,情景剧表演,英语能力竞赛等多种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3.教师要具备教育学与心理学修养

教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不可能一厢情愿地安排和实施自己的教学计划。要达成教学目标,教师的努力最终还必须通过学生来实现,只有学生"爱学"又"会学",教师的"教"才有效。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就等于掌握了一种与学生沟通的有效工具。比如要让学生"爱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多个侧面人手,让学生喜欢英语老师,激发其学习动机和内驱力。再如,要解决让学生"会学"的问题,教师需要针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注意、利用遗忘规律安排复习,形象思维的运用、多感官的刺激等。这些都依赖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和语言心理学的知识。比如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教师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包括记忆、注意、兴趣、爱好、动机水平、意志品质、创新能力、伙伴关系、个性特征与家长的关系等。这些又是指导中学英语教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重要根据。比如中学语音教学中教不教音标,什么时候以怎么样的方式教,什么时候开始要求写,语法讲不讲,讲到什么程度等具体问题,都需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的依据。

4.教师要组织教学能力

英语教师的组织能力表现在制订教学计划、安排处理教材、组织课堂教学、指导课外活动等方面。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善于运用注意的特点和规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课堂互动,提高班级的凝聚力。英语教师要能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把课堂组织得紧凑严密,生动活泼。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英语教师还要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具有根据教学中的突变情况而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例如:我们在课堂上经常采用"开火车"的形式(从教室的前排座依次轮到后排座的同学)进行朗读练习活动,可当个别同学因轮不到而表现出漠不关心或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时,英语教师将怎样改变练习方式,以扫除"死角",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更好地组织语言活动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这暂且不讨论,在此仅说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的组织能力的重要性。

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等),英语课要集表演、讲解、对话、绘画、唱歌、做游戏为一体。英语教师要导演、组织好每个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教师要具备教育反思能力

教育的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质量;认识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报告”明确了当前加强教育优先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下面笔者根据对报告的感悟谈谈在新形势下对推进素质教育的点滴认识。

1、再谈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而学校和教师则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使有不同天赋和爱好的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统一的基础课程外,通过各种教育方式给予他们能发挥天赋和爱好的空间和时间。培养人不能如同用一个统一的模子,把不同形态的材料都压成一模一样的东西一样。

2、当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错误倾向

当前一些学校课内抓应试教育依旧,课外搞一些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点缀,于是形成了内抓“应试”,外抓“素质”的分离模式。这种倾向把课内课外分割开来,把素质教育孤立起来,其课外实践也只不过是一种摆设和点缀而已。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课外应该抓素质,但课内更应抓素质教育,而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绝不能把素质教育局限于课外活动的狭小天地里,造成流于形式的点缀与气氛的渲染。

另一种倾向是“素质教育不要求考试了。”教育是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考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它主要是为应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当前搞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而是就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而言,尽量减少考试的次数,不能只用考试成绩衡量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唯一标准。

3、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不等于不抓教学质量,相反,教学质量的高低事关素质教育的成败。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质量上不去等于空谈,人民不会相信,更达不到满意教育。为此,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3.1 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推进整体素质提高。

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非得重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首先,在师德建设方面,一是学校要从行动落实上,加强教育法规学习、规范教师师德行为。二是教师自身要做到为人师表。唐代诗人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三是要求教师要有敬业精神。教师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其次,要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要引导教师努力学习和钻研业务,熟练掌握本学科教学内容和教育规律;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和各种考核评比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鼓励教师在抓好教学常规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行理论研究和反思,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力。

最后,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优化与更新。一方面,通过自学,努力吸收本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增强与自己教学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的了解,借他山之石攻玉。不断地将新学科知识融入专业知识体系之中,在牢固的基础知识之上,向“博、大、精、深”迈进。另一方面,要坚持有目标的专业知识的积累。只有围绕专业知识有目标地、科学地、有效地积累,才能够建造好专业知识的大厦,优化与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3.2 着力推进高效课堂

要提高教学质量,非得重点从课堂抓起,向40和45分钟要效益。首先,课前充分调研学情。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相关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如何,对本节内容是否感兴趣,预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学生的差异等,这些都是教师需要事先弄清的。其次,整体把握教材,准确定位教学要求。我们应该知道,整体把握教材可以有效的解决内容多课时紧的矛盾,否则课堂的随意性就会太大,出现混乱,无法实现高效。再次,反复斟酌教学设计,实现最优化。一节好的教学设计应当提前成形,然后多次研思、修改,才能逐渐成熟。最后,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这方面要注意:一是不要包办学生的学习。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操作、交流,体验、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体会获取成功的愉悦感。二是提问有艺术性。提问要有启发的作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三是布置作业要灵活。要给学生较大的选择余地,让他们根据个人情况,起到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的作用。同时,作业要有一定的延伸性,激励学生探索。

3.3 抓实“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要提高教学质量,专抓“优生”和“中等生”不行,提升效果不明显。一个简单的道理,要让一个班级平均分达90分的“优生”提高5分,是非常不容易的,但要使平均分才10多分甚至几分的“学困生”提升10分的平均分,应该不是件难事。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们中心校将“学困生”辅导工作纳入全乡年度教研工作的重点来抓,从2012年秋季学期的小学教学质量检测成绩统计中显示,全乡各校共计253名“学困生”,语文科平均分达46.61分,2012年春季学期平均分为38.25分,提升了8.36分。数学科平均分达47.17分,2012年春季学期平均分为36.18分,提升了10.99分。而优等生的平均分两学期相比则成下降趋势。如此可以看出加强“学困生”辅导的重要性。

学校要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首先要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心态。对“学困生”的态度、兴趣、爱好、生理特点、家庭环境以及行为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调查,并采取分类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克制约束不良心态的滋生发展,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一步一步地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其次要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老师,自身的职业性质决定了育人的职责。辅导老师对“学困生”要多留意、多观察、多关心、多鼓励,努力沟通师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爱桥梁,建立起和谐平等、融洽纯真的师生关系。耐心热情地替他们排忧解难,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善于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发现闪光点,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鼓励他们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发现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要找准切合点,正面启发诱导,耐心说服教育。

最后则要找准病因,加强辅导。“学困生”之所以学习进步迟缓,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觉得他们最大的心理障碍莫过于基础差,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而丧失学习信心,遇到难题自己难以解决而觉得孤立无援,陷入无可奈何之中。针对他们这种心理,教师要作具体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原因,找准突破口。教育方式上本着多鼓励、多表扬、少指责、少批评的原则,引导“学困生”向优等生学习,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教育的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学困生 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从一个人出生之时也就开始了,它贯穿人的一生。广义的养成教育包括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及性格等诸多方面。对在读的学生而言,有意识的养成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养成教育,是要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A good habit benefits all your life.”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这是一个长期的,随时与不良的,甚至是错误的倾向作斗争,并且取得胜利的过程。

英语学困生不只是英语知识上存在缺漏,他们中的许多人的学习习惯也是很差的。绝大多数的学困生缺乏信心,英语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方法更是缺乏科学性。所有这一切当然与学生自身各方面的情况有关,但是这与教育工作者在学生英语学习上的养成教育不到位难道就没有关系吗?所以对他们进行教育补救,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养成正确的良好的习惯将是头等重要的,同时也是当务之急。

那么在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着力提高学困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方面,我们该如何做呢?下面介绍我在这方面的做法。

一、改变错误的自我认识,树立坚定信心

进入高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英语学习方面的学困生,初中阶段就没有良好的或者正确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开始基础就没打好,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盲点越来越多。由于知识欠缺较多,句子读不通,文章看不懂,产生严重的畏惧心理,普遍缺乏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有的一上到英语课就头昏脑涨,一堂课下来什么都没学到,于是他们就给自己定位:我是学不好英语的。针对这种状况,我从开学的第一堂课就给他们灌输这种观点:无数伟人的成功都与他们有一股坚定的信念是分不开的;没有自信心,就不会有所成就。Roosevelt(罗斯福)的坚定必胜的信念鼓舞了美国人民,美国才从1929年的大恐慌中走了出来;Churchill(丘吉尔)坚信能够战胜德国法西斯,英国人民在他的领导下,才能够团结一致,奋勇打退了德国法西斯一次次的狂轰滥炸。我还举了学生们身边的例子,在我以往教过的一些英语学困生中,有些由于树立信心,坚持不懈,加上方法适当,很快赶上全班同学,最后通过考核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同时我个别地针对他们的各自情况,指导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在他们取得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时候,我都给予及时鼓励,使这些学困生能够不断排除学习的心理障碍,树立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

二、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困生因为句子、文章读不懂,总觉得英语枯燥无味,上课提不起精神,下课也没有兴趣去看。那么怎么才能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喜欢上英语呢?教师需要慢慢地、有意识地培养。现在的学生大多喜欢听歌唱歌,特别是流行歌曲。根据学生的这一兴趣爱好,我想到用鼓励学生学唱英文歌曲的方式来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效果。每学期要求学生学唱一首英文歌,不仅要弄懂歌词的意思,还要了解歌曲和歌手的背景,对每位学生的学唱效果都会进行考核。虽然一开始有的学困生会觉得这是一个负担,但是我的鼓励下,在全班同学火热的学唱氛围的带动下,最后基本上每位学生都能交出完美的答卷。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赞许,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了,背诵课文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自然增强了语感,阅读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科学方法指导

有了坚定的信心和高涨的兴趣,还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来引导他们。而越是学困生,习惯越差,方法越欠科学。所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提高学困生英语水平的关键所在。摒弃不良的学习习惯,引导学困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英语教师首先要做的事。

1.少构语法条框,注重模仿输入。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与其他学科当然有许多不同之处。诚然,语言是有逻辑的,但语言不等同于逻辑。语言的表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语的学习过程只是一个模仿语言的过程,是一个逐步习惯地用英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过程。学困生由于头脑中所储存的英语素材较少,故极易死抠字词用法、语法条目,钻牛角尖,结果表达出来的都是汉语式英语。英语学习首先必须是以模仿为主,输入(input)为主。学生必须先输入大量的规范的语言素材,用规范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后,慢慢地把自己从“死抠语法”“打破砂锅”中解放出来,反复认真模仿、记忆规范的语言材料。随着语言材料的增多,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既能节省时间,把精力集中到更重要的问题上,又能减少许多无用功。

2.注重平时,坚持积累。

英语学科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词汇量大,知识点多,语法复杂,而学困生由于基础差,学习中顾此失彼,学新忘旧,这是他们自己也感到头疼的一件事。我在教学中要求学困生每人准备两个笔记本:一是积累笔记,把平时所学内容的要点、难点和自己难懂、难理解的知识记下来,每天规定必须有一定地时间看。二是“随身带”笔记,常带在身边,对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东西或事件进行记录,并通过任何可行的方法掌握其英文表达,作为写作或课堂汇报的素材。这样,他们既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又积累了丰富的主题素材。对于课文要求他们多读,而且要求他们到每篇课文当中找一段自己最感兴趣的抄下来自己随身看,并进行背诵。一开始要求只有几句话的段落,慢慢地提高要求,逐步向多段落,乃至整篇课文迈进。这样他们的头脑中慢慢地积累了一定的感性材料。记得多了,不会的就少了。

3.贴近学困生实际,选好阅读材料。

阅读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广泛地阅读是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广泛地阅读对那些只勉强记住单词、词组的学困生而言则是较好的一剂药。较好的阅读材料让他们看到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这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所以除了对所有的学生介绍阅读方法,还应特别为学困生们精心选择好阅读材料,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和基础性。例如我给学困生们选择了英汉对照的“书虫”系列浅显读物,从一开始先领他们读,后来指导他们读,定期向我汇报,再后来就完全放手让他们自行阅读,要求学期末进行读书心得总结。从这样的阅读经历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大量的词汇、句型,还了解了较多的英美文学作品,提高了阅读兴趣,同时也提升了人文素养。

4.经常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学困生往往不能把知识前后总结,结果所学知识零零碎碎、彼此孤立,难记易忘也就不足为怪了。针对这种情况,我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新旧知识的交叉复习外,还隔三差五地将学困生集中在一起,帮助他们归纳总结。例如,it在英语中可算是非常简单的一个单字了。而it的各种繁杂用法在中学课本中却是螺旋式地随着语言学习的深入而逐步展开来的:it作为人称代词的用法;“虚义”it的用法;先行it的用法;分裂句it的用法,等等。我们应该慢慢地培养学生边学边总结的习惯,耐心地启发。而对学困生,我们则要更加耐心,更加小心地爱护他们的哪怕是一点点的兴趣的萌芽。因为这些芽儿若能被我们培育成花朵,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

总之,对学困生的关心和帮助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查漏补缺,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对学困生的养成教育的实施。养成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树立其坚定的信心,促使其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的兴趣,正确科学的方法的养成更是教师应该倾心注意的方面。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件艰巨的工作。但是当我看到学困生取得大的进步甚至顺利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时,心中的欣慰自是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教育的知识点范文第5篇

一、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习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最有效的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对政治课书本知识的记忆程度决定了其在教师心目中的优秀与否。这种死板教条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政治的学习方法也变得单一枯燥起来,因此,也就出现了“单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对学生思维起到任何发散作用,反而还影响到了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与目标,变成课堂内容传授流畅、教学组织手段优化的障碍。

2.以学生个性差异特点为手段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指:在政治新课程的改革下,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批次的指导教学,达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学目的。也就是说,通过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了解,进而为不同的学生层次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其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得到新的提升,并在自己渐渐的提升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喜欢上政治。例如,在讲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创设一种课堂教学情境,然后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辅相成,同时教导学生要养成自觉履行义务的习惯。在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方式和掌握程度,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学习指导教育。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故事性的情景引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采用具有哲理性的小文章来感染学生,还可以利用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交迭让学生真正深入地学习课堂知识。

3.运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来给学生传授知识,主要体现的是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自主学习提倡的是留给学生足够的自我交流空间,让学生能独立自由的思考。

比如,还是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课为例来说明。在讲解这个政治内容之前,教师应该对知识的整体框架进行灵活的讲解:例如公民的含义,权利的含义,义务履行包含的内容等等。如果教师对课题只是简单的进行抽象文字讲解,势必会在无形中加大学生的理解约束力。如果教师在课前对知识只进行简单的提点,在课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每个同学都能尽情地发散其思维并进行灵活的互动与交流,在课时快结束之时,让学生来总结自己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个人理解,这样不仅会带动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还充分地反馈了学生对知识的总结驾驭能力;同时,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政治的乐趣,还为自己以后的政治思维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将政治的学习内容充分融入生活中

1.政治思维的养成需要从生活出发

初中的政治课程是学生学习政治思维的启蒙课程,它被设为学科的内在意义就是: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加强其自身的素质修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我们都知道,初中时期是我们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是我们思想慢慢建立的雏形时期,在这个重要时期内,如何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发挥出政治学科独有的指导作用呢?这就需要教师来把生活场景充分地融入政治课堂中,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来开拓学生的思路,用常见的情境来打开学生理解的枷锁,让他们能从生活中培养对政治的爱好,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政治知识。

2.以生活实例来理解政治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政治观点都是在某些具体的事例中,进行综合研究之后归纳出来的。假如教师只是抽象地将政治知识用语言或者文字进行讲解,则会使得学生对政治的理解更模糊。因为政治语言总是比较抽象的,如果照势而讲,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抽象起来。相对来说,假如我们能够运用生活中的事例去给学生一个验证观点的模具,那么政治知识就会变得有理可据,同时,学生也会对课题的理解更加清晰、更加深刻。

三、利用政治内容的特点,进行开拓的教学方式

政治思维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主要体现,也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核心基础。利用政治内容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开拓性、迁移性的指导教学是目前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以政治知识为中心内容而进行的网络框架学习方式。

首先,教师要领导学生明确本课的中心内容,再通过构建一种较为全面的知识构架体系,将已有知识与本课知识较为系统地揉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相关的知识框架,让学生能将所有知识点都通过这个知识构架图关联起来,实现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其次,再以此图为基础,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性联想以及知识的拓展学习。比如,在讲解“正确认识自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什么是自我,自我认知包括哪些”等等让学生从自身开始去思考、探索、解决问题,同时将课本知识与自身结合起来,实现对政治知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总之,在实际的政治授课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中的差异,从他们与众不同的一面出发,让他们能够逐渐进步;其次,要善于将生活中的活素材运用到政治中,让学生能将生活与政治紧密联系起来;最后,要对政治这种抽象性课程进行拓展学习,从而能够全面的掌握政治知识、运用政治知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