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国建筑市场越来越进入到一个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里,同时,新型的城镇化建筑市场给建筑企业带来和巨大的竞争压力。在激烈的竞争正,建筑施工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进而获得发展,就需要让竞争具有对手无法复制、自身能够衍生优势产品和优良服务的独特能力。所以,参与市场竞争的建筑施工企业就要有不断创新和拓展新领域的理念,在实际市场的运作中不断寻找、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同时要用优质的、能够代表未来建筑业流性趋势的产品和服务,让企业的竞争优势继续得到传承和发展,只有这样,建筑企业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1 积极打造精品工程, 提高社会影响力
当今时代,一个优秀的品牌会成就一个企业,一个精品工程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无疑就是一个对外形象展示的窗口。塑造品牌已越来越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无形力量。在我国建筑市场中,那些优秀的建筑企业往往在获得一项重要工程之后,首先考虑的是这个项目面对着怎样的群体,他们会将市场竞争、人群关注、对外形象等因素考虑的非常细致,而不是首先去研究这个项目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一个有素养的建筑企业管理层,第一看得是项目未来的前景。第二看的是项目本身的社会效果呈现、第三看的是在项目建设中能够有多大的利益空间。第四还需要考虑要建设怎样的工程。这些考虑的因素就是在决定是否是建设一个精品工程的基础。在建筑行业日渐国际化的形势下,不管事从事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建筑企业还是从事国内工程建设的企业, 都需要创造出强有力的品牌, 才能立足建筑市场,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正赢得主动权。例如瑞典的斯堪斯卡、法国的布依格等都是全球著名建筑企业, 他们在国际工程承包合作上都具有无法抗衡的实力,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500强建筑企业,最关键的是这些公司特别重视品牌经营和塑造。近年来, 那些经过了市场洗礼的建筑企业,能够在今天站稳脚的, 多是具有知名度的企业,但是,从国际建筑优秀的企业相比,我国的建筑企业仍然存在着缺乏品牌经营战略意识、往往会过多的关注本区域范围内的建筑行业的竞争,对国际的建筑企业品牌塑造关心的不是很多,显然就多少有点夜郎自大的显现,如果站在这个角度去经营企业,塑造品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预期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国内企业不能局限于本区域的视野关照竞争,而是应该把作家的视野放到国家化建筑行业里寻找差距和不足,按照企业实际,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 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建筑企业品牌。
2 注重技术创新, 让企业在发展中提高实力
实践证明技术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许多创新性企业其效益的增长幅度为20%到30%之间,这是一般性企业无法实现的,同时也是通过 技术创新来获获取的,但是这个效益的增长空间仍然还有一定的幅度空间。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创新不仅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推动力,更是参与竞争的制胜法宝,体现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方面, 主要是设计的创新、材料技术的创新、施工技术的创新和项目管理的创新。建筑施工企业要积极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 努力增强技术创新的活力, 同时也可以与科研机构或者是国际先进建筑企业进行合作, 使企业技术能力有一个大的提升,使企业在技术方面一直保持领先地位,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 让企业保持不会衰减的市场竞争力。在项目管理的创新上,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国际国内建筑企业的成功经验,认真分析解决自身企业内存在的事关企业管理创新的问题。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规划施工方案要科学严谨,切实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管理,把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纳入到企业长期发展规划来加以实施。在管理上建筑企业要真正树立“市场就在现场”的管理理念,眼睛要始终围绕建筑市场转,创新的功夫要用在现场, 充分拓展技术空间,未然施工项目不断总结好的技术经验和技术方法,让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积极推行绿色施工和管理
我国未来建筑业在发展中, 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更要重视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 推行绿色施工和绿色管理理念将成为今后建筑市场的主流。绿色施工技术的施工方法和技术, 它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 而是将传统施工技术的一次升级换代和技术更新。绿色施工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施工的噪音、粉尘污染, 减少材料的损耗, 还涉及人们的空间和生活空间的生态保护和污染排放的减少等,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也是涉及其中。实施绿色施工, 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筑企业的绿色管理思想是近年来才产生出来的, 这时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企业的必然要求。 把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和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身心健康的理念融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作为企业要在经营的各个环节着手来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 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当今的建筑市场,人们已经越来越对绿色环保的概念加以重视,人们多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有着很大的起到,这就给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 在管理上树立绿色管理的理念, 在宣传上倡导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思想, 同时要积极履行绿色认证, 全力打造绿色建筑, 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塑造竞争优势。当前我国绿色施工推行有限, 还未达到系统综合的程度, 绿色施工的作用并不明显。这除了认识上的不足外,企业管理水平低, 绿色施工经济性效果较差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 实施绿色施工, 必须要实施科学管理,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使企业从被动地适应转变为主动的响应, 使企业实施绿色施工制度化、规范化。这将充分发挥绿色施工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增加绿色施工的经济性效果,增加承包商采用绿色施工的积极性。
总之,建筑市场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谁能及早在建筑理念上有改变,谁就会早一天开辟新的市场,谁掌握和先进技术谁就会在市场中抢占先机。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创新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尽管建筑创新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企业要认真在人们生活中寻找商机,在建筑施工中融入新的设计理念,在竣工的项目上展示企业的绿色环保思想,以创新的精神在建筑市场中开拓疆域、占领市场制高点。
参考文献
[1]柳卸林.从核心竞争优势看多元化经营的利弊[J].中国软科学,1999,(7):37- 45.
[2]左建军.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创新[J].长江论坛.2000,(5):38- 39.
[3]宁建新,建筑施工企业创新体系构建与能力提升[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2.
[4]管益忻.绿色环保之城市运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5]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芮明杰.建筑行业未来走向及获益空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关键词:建筑企业;竞争战略;构建;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企业的经营战略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发展方向、总体策略、经营谋略,对企业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制定适合中小型建筑企业的经营战略,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前提;企业有了准确的经营方向、市场定位、优势的产品,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确立集中一点战略
中小型建筑企业要采取集中一点战略,做强主业,突出主业的特色,提升竞争优势。
由于中小型建筑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各种资源相对贫乏,因此不一定适宜搞多元化经营,经营多元化只能分散经营的精力和分散有限的资源,其结果可能是主业没做强,其它的业务也没做好,业绩平平,毫无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施工企业决不可与比自己强大的施工企业集团展开全面竞争,而应扬长避短,避实就虚,从本企业没有优势,也很难做强的领域中主动退出,作到有所不为。采取集中一点战略,集中有限的资源,把主业做精,做强。使自己在工程质量上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进度上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快,成本上比竞争对手更低,善后服务上比部分对手更优。突出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建筑领导中这种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特长和特色,就是企业竞争中的优势,不断强化这种优势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确立特色经营战略
树立正确定位、特色经营的理念,就是要依靠特色参与竞争以求自下而上和发展。我国建筑业市场需要解决过度竞争问题:一是进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二是形成差距化生产。从企业的角度看,前者是定位问题,后者是特色问题。对中小型企业来说发展专业化生产能力是比较现实的,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产业内组织结构的调整
中小型建筑企业要想健康的发展,必须在整个产业内部找准自身的位置。这也有赖于整个建筑业规模结构的调整。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筑业的企业规模结构应该是刚性的,即各类企业所占的比例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其中,大型企业为少数,集中资金、技术和管理的规模效应,可以跨地区承包;而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建筑企业,按地区分布,从总承包人手中分包业务。这种刚性的企业结构不仅能实现建筑业生产力的优化组合,而且能够保证正常的建筑市场运行秩序。适应这一规模结构的调整,中小型建筑企业应该通过资产重组,调整自身在产业及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在大公司的带动下开展业务。
(二)差距化生产
对于中小型建筑企业而言,发展专业化生产能力比较现实,只有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的方向发展,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根据建筑工程服务的特点,建筑业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朝着项目总承包的方向发展,以管理、技术、资金、知识为经营基础,为项目业主提供整体综合的工程服务,满足现代项目业主对建筑业提出的新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并在工程项目总承包层次,在总承包市场上进行规模竞争或集团竞争。而中小型建筑企业则是向专业化、特色化、精益精简方向发展,市场经营方式主要是围绕大型建筑企业或企业集团,在专业分包层次,在分包市场上展开竞争。以项目总承包为主的核心层大型企业,将项目总承包工程中的相关专业工程向与之合作的专业分承包企业扩散,逐层分包,从而形成分层竞争的建筑业企业组织结构。
中小型建筑企业通过这种专业化发展,本身就可以汇集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专业特色,提高专业工程质量,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能从工程项目中获取利润。而且,这种分层竞争的建筑业企业组织结构,界定了建筑业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不同层次的竞争空间,可以避免产业内各类企业间全面的过度竞争,获得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规模经济效益。中小型建筑企业在这种竞争环境中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并最终在某一领域内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确立协同竞争战略
由于建筑市场的不规范,许多建筑企业或者习惯于寻找保护、竞争意识淡薄,或者靠自相残杀、“窝里斗”、压级压价等恶性竞争手段争夺工程项目。面对全球化的竞争,要转变“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的思维定式,与供应商、用户乃至竞争对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将各自的优势综合起来,努力开拓市场,分享利益。因此,在竞争策略上,需要关注企业间竞争――合作的基本原则及策略、企业战略联盟的组成及运行、竞争――合作中的利益协调及风险防范等问题。例如,加强与外地承包商合作,以尽快适应外埠承包商的经营模式,从承包方式、融资渠道、管理程序等方面对接,学习和研究他们的先进经验,熟悉竞争规则,提高竞争力。
四、几种合作关系的建立
(一)基于业务外包的劳务合作
中小型企业应对外部环境,最重要的就是定位。行业环境决定企业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企业只有在正确的定位下,才能在和其他企业竞争中胜出,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造就、拓展核心竞争力。中小型企业即使在无法和大型企业竞争的环境下,仍然可以选择补缺市场、或者选择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甚至与大型企业合作。在企业的发展中,选择自己具有相对较强的技术或市场空间,集中企业的优势资源,专注于相互关联的某几种产品的生产,走专业化经营外包业务的道路,这无疑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明智之举。
作为建筑企业,走专业化经营的道路,实施归核化战略,把经营的重点放在核心行业价值链上自己优势最大的环节上,就要强调外包。对中小企业而言,这里的外包不是指导的把自己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供应商,而是重视外包其他企业的非核心业务。中小型建筑企业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取得外包业务,并把此类业务作为本企业的核心业务。作为资源有限中小型建筑企业更应该将资源集中于某一领域内以强化在该领域内的竞争能力,创造竞争优势。
(二)基于战略联盟的合作
从各个方面来看,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所以中小型企业之间积极地建立战略联盟可以较快地提高整体的核心竞争力,缩小与大型企业的差距,从而拥有与大型企业竞争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任何一方都可以获得获得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加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比如联合投标,就是中小型建筑企业组成战略同盟的一种主要方式。有些工程招标要求较高,许多中小型企业被拒之门外,通过这种方式,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组成联合体投标就能符合投标的基本条件。
(三)基于知识联盟的合作
中小型建筑企业通常都面临技术和经验的不足,要想顺利完成较大规模的工程施工,仅靠企业现有的技术力量是不够的,因此加强企业的技术力量成为迫切之急。
对于中小型建筑企业来说,对外聘请技术和管理人员虽能解决一时之需,但不是长久之计。培养相对固定的知识联盟是中小型建筑企业值得探讨的一种方法。由中小型建筑企业与当地相关院校、设计院、科研院所结成知识联盟,企业派人员到各个单位去学习培训、现场观摩,迅速吸收施工所需知识,而建筑企业可以为以上单位提供科研和实习的便利,在实际施工当中为各单位提供检验新技术、新工艺的机会。对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则由各个单位视情况派人员参与解决。通过这种知识联盟可以有效的共享联盟内的各种知识,帮助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提高职工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内部挖潜 信息化 分阶段推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257-02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1990年由管理科学家G・哈默尔和C・K・普拉德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的,该理论一经提出,就迅速在企业发展与企业战略的研究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成为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理论之一。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是企业持续竞争的源泉和基础。企业的发展应该由企业自身所拥有的不同于其他企业特有的资源来决定,企业利用并合理整合这些资源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实现并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核心能力是整体资源,是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独特性。独特性是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同类型企业中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竞争者可以与该企业已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竞争优势上进行比较。该独特性是在企业长期发展中对于特定的技术、知识、管理技能等不断地延续和积累而形成的,因此不会被竞争对手轻易模仿,竞争对手也很难完全了解和复制。
2.价值性。创造独特核心竞争力的价值特征体现在:首先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核心地位,并能明显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其次能满足并实现顾客特别关注的价值,它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应是关键性的。最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原因,可以通过凭借它在竞争中获得相对优势。因此,它无论对企业还是顾客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3.延展性。延展性是指企业能从核心竞争力中不断延伸出新的系列。满足客户现在和未来的需求,最终服务于客户,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性保证。
4.动态性。核心竞争力不是一劳永逸的固定形式,当竞争对手通过不断地研究、学习和创新,逐步缩小并甚至超越时,原有的核心竞争力逐渐一般化,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寻找新核心能力作为竞争的新方法。因此,核心竞争力是在不断变化和调整的。
5.整合性。它是将企业内部不同的资源不断进行优化,最终整合的过程,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形成的关键步骤。
二、我国现阶段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建筑行业现阶段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无论是建筑行业的客户数量,还是建筑企业的数量都非常多,但建筑企业的规模、水平却是良莠不齐。由于建筑企业大多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整合、分离而来,因此仍然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市场逐渐开放,机会在增多的同时,挑战也更加严峻。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看我国建筑企业大致有以下几点:
1.我国建筑企业大都重生产、重产值,但在研究、开发、创新属于自己企业的核心技术方面非常欠缺,同类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基本一致,主要优势集中在量变的范畴内,没有形成企业自己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国外建筑企业一般都具备自己的核心技术或方法、方案,其他竞争对手很难轻易地效仿,各个公司之间也有其各自的优势,特点鲜明。
2.由于建筑企业各项目相对分散,企业对项目的管理相对松散,企业成本难以控制,运转效率不高,很难创造超额利润。
3.“保质保量”在国外属于行业自律范畴。但在我国仍然是满足客户需求的主要砝码,其次通过压低价格来争取客户的方式依然普遍。客户需求的价值没有得到优质体现。
4.资源浪费严重,各项目之间没有形成资源整合与共享。
总之,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乏是企业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之一,怎样通过内部挖潜方式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应是建筑企业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三、信息化对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将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企业各部门资源等,凭借计算机和网络作为桥梁对资源进行汇集、整理和优化,整合成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及“流”处理平台。使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人员流等被科学有效的管理,从内部入手,提高企业协调、沟通、组织等的效率,使企业高效运行。从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来看,信息化将对建筑企业在技术、管理、整合能力上产生重要影响。
1.信息化可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形成技术核心力。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低已经成了建筑企业的代名词,但随着业主要求的不断提高,施工难度也随之不断加大,粗矿生产已不再适应市场的要求。精细施工、精细生产已成为建筑产品新的要求,因此对建筑企业原有的生产技术水平提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如北京首都机场A380飞机维修库钢屋架整体提升、钢屋架跨度约360米,进深约114米,提升高度近40米,要求一次提升到位并将误差控制到合理范围内。若提升中不同步力过大就可能造成整体提升失败,后果不堪设想。该施工单位通过计算机建模和模拟技术经过精确计算,以及不断验证确定施工方案,并在现场通过安装压力传感器、同步控制器等设备,将数据信号通过网络传回现场办公室,同时利用现场视频设备,在保证现场安全的同时,对提升过程实时监控,及时调整,最终顺利完成。针对项目部分散、沟通不畅的特点,通过建立企业信息平台,利用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网络电话会议等信息化手段、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获知项目遇到的技术难题,并通过企业组织专家及技术人员进行处理,形成解决方案。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渐形成企业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
2.信息化加强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除了本单位以外,所涉及的外部单位多,涉及人员多,往来文件多。因此所需要的信息量大,变化快,延续时间长,企业若针对每个相关节点都分配人手,显然产生了很大的成本,且效率难以控制。据此,若想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来自中南集团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显示,通过远程指挥和监控系统实现了对项目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物资管理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施工进度计划目标达成率,同比增长10%~15%;加大了质量、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的管控力度,主体结构质量管理问题同比下降15%~20%,安全管理问题同比下降30%,文明施工问题同比下降40%;有效控制了项目物资、材料、工具等的浪费和遗失,损失同比下降近20%。据该报告2007年数据统计,由于视频电话会议系统的使用,节约公司管理人员往来项目参加会议的差旅费用和人力成本,每年超过300万元,间接影响效益在500万元以上。由此可见,信息化将一个个分散的管理问题连接起来,提高了交流的速度、质量,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本身生产力的发展。统一规范的管理,大量业务数据的集成,减少劳动成本。这恰是管理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3.信息化实现企业资源整合,构建核心竞争力。整合在核心竞争力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它不仅汇集了企业所有的资源,而且还汇集了企业的优势,能够将项目和企业总部分层连接成有机的整体,并形成“1+1=3”的超额利益,将企业各部分的竞争优势放大化,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实施
1.平台搭建。网络是信息流的重要载体与传递通道,根据建筑企业自身特点,主要分为同一企业平台下两个分系统,即企业总部管理系统与项目管理系统。目前建筑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企业总部的局域网平台已搭建完毕,并且OA系统的部分模块正在运行中,如财务、人事等,但基本属于独立运行状态;项目由于其短时性和分散性的特点,网络平台需要临时搭建。根据这些特点,应形成企业总部整体联接,项目部在同一接口下,实行模块化快速搭建的标准数据平台。
2.实施顺序。信息系统的建设投资比较大,涉及部门多,范围广,若一次性到位会占用大量资金,所以应按一定步骤逐步实施。一般应由内部到外部,由上层到下层,先试点某一项目再带动其他项目,分阶段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保障措施。(1)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形成统一的思想。从领导到员工都应该了解信息化将给企业带来的变化,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认识的不统一也是信息化改造半路夭折的主要原因之一。(2)我国虽然还没有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化,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用于本企业的标准,统一各类型编码、形成标准流程等工作必须落实,这是信息化能否顺利应用的根本基础。(3)体制改革与流程再造同时进行,这是信息化建设中的挑战,原有的管理体制与标准的信息化流程之间必定存在差别甚至矛盾,但如果两者互相脱离,就形成“空架子”,信息化的建设就成了形式主义。(4)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和队伍建设。一般企业都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从以往的经验看,信息系统都是外包型,有专门的公司负责管理。但从服务质量和及时性方面看,企业能拥有自己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将会使企业信息化道路走得更顺畅。
参考文献:
1.荆德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2005
2.燕平,邱岩.信息化管理是建筑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来自中南集团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2007
3.张立梅,刘晓泉,潘天华.首都机场A380机库钢结构工程安装测量控制技术.建筑技术,2008
关键词: 建筑企业;企业文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企业文化力的内涵
企业文化, 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是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它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 精神文化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伦理等企业意识形态内容; 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各项政策、规定、章程、计划、标准、程序、方法等内容; 行为文化是企业的经营作风、工作习惯、人际关系的动态反映; 物质文化则是以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设备和经营成果( 产品)等物质形态为研究对象的文化范畴。核心思想、核心策略、强势行动和品牌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四个核心要素, 它们分别是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精髓, 四者相互结合, 构成企业核心文化。
3 建筑企业文化力的培育
培育企业文化力决非套概念, 而应当着力研究企业的历史、类型、性质、规模、特色、人员结构等, 以寻求真正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和多元目标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说, 在明确了上述企业文化力创造阶段过程后, 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培育建筑企业文化力。
(1) 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西方企业经济管理的3P理论认为: 企业为人( for people) 的需要而存在、而产生; 企业依靠人( by people)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的重要资源是人和人才( of people) 。人是企业的中心, 现代企业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因此, 建筑企业培育企业文化力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 一切为了人, 一切尊重人,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精神文化创新,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尽最大可能利用他们的创造性使之为企业目标的实现尽职尽责。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是培育企业文化力的重要保证。培育企业文化力应当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 因为企业的领导制度、分配制度等无不体现出企业文化。同时, 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也要靠制度去保证实现。在建筑企业中, 项目制度文化创新尤其是关键。其中专门给项目经理建立一套既能保证项目管理顺利进行, 又能反映、维系和弘扬项目文化的规章制度非常重要, 这些制度可以强化他们创建项目文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3)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典型示范是把企业文化物化为外形的基本方法, 是形成企业文化力的关键。只有通过塑造、宣传代表企业文化( 精神) 的典型的人和事, 才能使员工们体会到企业文化之所在,并从中受到鼓舞, 增强斗志和力量。而其中领导者率先垂范是培育、形成企业文化力的重要环节。
(4)深化CIS战略意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 能够创造竞争优势并最终能够胜出的因素是独特的思想, 以及在此思想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风格。企业形象战略即CIS战略的成功导入和有效运行, 就是使企业创造出独特的思想并体现出独特风格的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建筑企业通过优质工程、文明施工环境、零缺陷服务等产生品牌效应, 有效宣传自己的优势, 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以在竞争中取胜。
三、建筑企业文化的在建筑企业中发挥的作用
1、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内在动力和基础
长远来看,企业的持续发展取决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生成的基础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的价值观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渗透到企业机体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部分,对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靠企业文化的建设来维持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具有导向作用,对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
2、企业文化是激发企业中人的作用,推动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源泉
(1)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在价值观层上,与员工认同并支持的目标有机结合,促使员工建立共同的愿景,对员工深刻持久的激励作用,并使其在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良好的企业文化会对员工的绩效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它能够带动员工树立与组织一致的目标,建立责任感、认同感与荣誉感。建筑企业员工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环境较恶劣,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提供积极的精神环境,激发员工的高昂士气,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组织运行效果。其以强大的凝聚力使企业成为统一协调的整体,不断地推动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2)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人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第一要素,建筑企业人员层次多、分散性大,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的意识和行为,协调组织运行中个人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之间的矛盾,激发员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与高凝聚力的绩效标准相结合,使员工以共同的目标团结在一起,把工程做好,高效地完成任务。
(3)企业文化的道德标准作用。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无形地指导和影响员工行为,形成员工的自我约束。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现在每个企业成员的价值观念与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之中,融入进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冲突处理方式之中。建筑企业不仅本身人员层次多,且每一个建设项目都要涉及到许多参与方,建筑企业要与多方打交道。企业文化不仅可以作为企业内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标准并且可以为企业在处理与企业外部各方冲突时提供思路,造就道德的企业,道德的个人。
3、企业文化是优化企业管理,实现企业又好友快发展的指南
优秀企业文化蕴含的科学管理思想、创新的管理模式、务实的管理理念不断推进管理的进步,使其适应市场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并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高。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是企业管中的桥梁。企业文化能够形成自身的发展机制,改善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渠道,促使企业管理各要素之间协调配合,相互制约。减少经营管理中的摩擦,调节内部矛盾,营造一种和谐、健康、进取的工作氛围,减少内耗,提高工作效率。
4、企业文化是提升产品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灵魂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品牌、产品的核心和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对于高品质的不倦追求。企业产品、形象、品牌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吸引顾客,招揽人才,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产品品质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
参考文献
[1] 于善军.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6(04)
关键词:专业化公司;经营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106-01
1正确的目标市场定位是实施专业化经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目标市场定位是根据企业产业和产品发展方向,确定企业核心产业、产品,进行企业内部资源整合,选择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提高价值的竞争能力,是稀有的竞争能力和难以模仿和学习的竞争能力。选择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战略策划的前提,有了正确的目标市场定位,明确的发展战略,是企业实行专业化战略成功的基础。泰安天元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把目标市场定位为综掘机的制作、安装、维修及矿山大型设备的安装撤除,努力打造自己专业化技术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2实施项目管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项目管理作为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体现了建筑企业生产方式和社会化管理需要,工程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效益的源泉。可以说抓住了项目管理就抓住了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牛鼻子”,抓住了纲。结合天元安装公司实践看,项目管理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多年来公司的成绩都与项目管理息息相关,尤其是近几年来公司积极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承包经营责任制等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保证了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3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行业市场壁垒减少,国内市场国际化,市场竞争必然日趋激烈,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来“僧多粥少”的工程建筑市场上,又进来了一批“本领极高”的“洋僧人”。国有大型设备安装及建筑企业面临的已不单单是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而是有集民营的灵活机制、外企的品牌、国企的人才等诸多优势于一身的新的竞争对象,因此国有大型设备安装及建筑企业必须走专业化战略。通过精干主业、分流辅业和辅业改制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开发人力资源,培养专有技术人才是实施专业化管理的根本保证
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企业不仅要保证施工任务的完成,保证建筑产品质量,还要承担很多的技术研究开发工作。为了推行专业化发展战略,为了面对未来的市场需求,必须尽可能提高职工的学习层次,调整员工的知识结构。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市场服务意识、技术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从整体上提高职工队伍的知识技能水平。
5培育发展专有技术是实施专业化战略的根本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