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业在线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旅游专业 教学创新 专业特色 语文能力
高职院校语文课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肩负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具体教学实践,重点探讨如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出发,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发展有机融合,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旅游专业《汉语言文学知识》教材分析
由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作为“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1]之一,是目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通用的语文教材。该教材体现了旅游专业的特色,内容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语言基础知识,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的角度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介绍;二是语文能力应用,分为“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两部分;三是文学作品赏析,这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共收录34副对联、51首诗歌、8首词、59句诗词曲名句、22段佳文节选,包含对联、诗歌、词、曲、散文等各种体裁。教材对收录的各类作品,主要根据作者年代的先后进行编排。
从教学的角度而言,这样的教材,其优点是知识点比较全面系统,体现了高职院校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其缺点则是内容过于庞杂,教学时容易造成“蜻蜓点水”、“泛泛而谈”的局面,不利于拓展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知识视野。因此,如何通过创新教学理念,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实现课程设置的目标,对教师来说就是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尺。
二、语文教学与专业特色相互渗透融合的实践探索
针对上述情况,在教学中,我们坚持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出发,重点突出“文史渗透”、“文旅交融”,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使语文教学充分体现旅游专业的特点,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1.注重“文史渗透”,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在教学中,我们强调“文史渗透”,采取“溯源探流”的教学策略,以中国古代山水文学发展历史为线索,为学生适当地增加补充中国古代山水文学的发展历史、山水文学鉴赏等知识,指导学生在文学发展长河中找到教材所收录相关作品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通过讲述精彩的历史文化故事,帮助学生“返回历史现场”,从而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我们在讲授有关南京古都的文学作品时,首先,开篇介绍了南京“背倚钟山,怀抱大江”、“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的独特地理位置。其次,以“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萦绕着沧桑兴衰之感”为切入点,简要介绍它作为“十朝都会”的历史概况,指出“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记录了一段帝王之都的沧桑往事”。再次,结合具体景点对教材收录的对联、诗、词进行逐一品读、赏析,同时穿插讲述莫愁女的传说,秦始皇为破金陵王气而开凿秦淮河,王导、谢安世家豪宅的兴盛衰败,石头城、台城的沧桑变迁等精彩历史故事。最后,以元代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结尾点题,在吟诵“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时,拈出本专题诗词的共同特点——把金陵的景物与古都的历史文化紧密结合,面对苍凉的景色抒发怀古的幽情。
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喜欢,课堂教学氛围也十分活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比较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有比较广博的文史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要有比较高超的教学组织能力和现场把控能力,备课充分详实,讲课声情并茂,从而取得以生动的故事吸引人、启迪人,以热烈的氛围熏陶人、感染人的良好教学效果。
2.注重“文旅交融”,凸显旅游专业特色。
鉴于教材内容比较庞杂,在教学中,我们注重“文旅交融”,通过引入“人文地理”的概念,以城市或建筑物为中心,对教材收录的有关名胜古迹的名联、诗、词、名句和散文等进行重新分类组合,形成专题进行讲授。这些专题包括:
古都神韵——北京城,包括故宫、颐和园、北海濠濮间、陶然亭、潭柘寺等名胜对联5副,以《北京故宫养心殿西门联》为代表。
怀古幽思——南京城,包括对联1副、诗歌5首、词1首,涉及莫愁湖、凤凰台、石头城、秦淮河、台城等景点,以《满江红·金陵怀古》为代表。
人间天堂——苏州杭州,其中有关苏州的对联2副、诗1首、文选1段,有关杭州的对联2副、诗6首、词2首、文选1段,涉及苏州寒山寺、虎丘,杭州西湖、钱塘潮等景点,以《枫桥夜泊》、《虎丘记》选段、《钱塘湖春行》、《观潮》选段为代表。
经典建筑——亭台楼阁,包括江南三大名楼即南昌滕王阁、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对联各1首,以及昆明滇池大观楼、天津旧鼓楼、长沙岳麓山爱晚亭等对联6副,诗2首,同时还有《岳阳楼记》、《滕王阁序》散文2篇,以三大名楼为代表。
一、树立理想,帮助教师明确发展目标
理想和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航标,没有航标的航道无法确定航向;没有目标的探索往往是盲目的、无效的。因此,要促进教师发展,学校首先要帮助教师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师素质标准,让每一个教师明确发展方向。我校的教师素质标准是:
有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需要——教师把工作当作享受,在育人的同时育己,在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焕发教师自己的生命活力,真切地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
有高尚的师德——善良、公正、责任感是师德的核心。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对家长的热心、对同伴的贴心。有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艺——教师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生;灵活地、技巧地驾驭课堂教学。有较强的课程开发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教学“操作工”,而是一个思考者、思想者和研究者。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能力——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能灵活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学校倡导教师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构建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和研究专题,从而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在实施过程中,学校还指导大家完成年度规划,年度自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包括个人现状分析、三年发展目标、具体落实措施三部分。
二、加强教研,调动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中,学校设置了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等管理机构,并形成一定的管理秩序。比如:教研组,每学期初,教研组长在学科主任的协助下,制定本学期学科教研计划。学校学科教研活动主要体现为:组织教师学习教研计划,组织学科公开教学,或校内评优课活动等。备课组长负责制定本学期本年级的学科教学进度,定好教学计划,每月负责检查备课组成员的备课情况和反思情况。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则在做质量管理和考核工作,如命题,调研、分析……一定程度上,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成为事务落实者。
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确切地说,就是教师通力合作形成的支持教与学的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才能形成改革的力量。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基本的学术研究集体。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教师之间建立的积极的伙伴关系,将有助于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因此,每个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首先应从事务应对走向主动策划。新课程实施以来,随着校本教研的逐步推进,学校积极倡导各教研组、各备课组立足本学科教育教学,围绕自己组内存在的问题,开展自主研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可以根据小组研究的需要,自己设计开放的研讨形式和交流形式。学校为各组的交流提供平台,为每一个教研组、备课组的主动发展提供保障。
为促进教研活动,学校还成立了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中心,并围绕各学科课程建设开展相应的研讨活动,以形成学校学科发展特色,总结教师的教学经验和风格。各学科发展中心组成员由本校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市教学能手、教坛新秀以及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每个发展中心都聘请了顾问,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学科发展中心成立以来,围绕学科建设,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研讨活动,在形成学校学科发展特色、促进教师发展上做出了大胆的探索。
除此以外,学校各办公室都有以主题聊天为主要交流形式的其他非行政组织的教师教研群体。他们往往会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展开主题争鸣,并进行实践改进。没有行政权威,没有学术霸权,以志趣相投而集合起来的教师教研群体,以其氛围的民主、争鸣的自由、活动的灵活性深深吸引着教师,并影响着教师的发展。
一个阶段以来,局前街小学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帮助教师实现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更新。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教师个体的成长变革是以整个学校和所在团队为舞台的,离开了学校和团队的支持,教师的变革实践就很可能难以持续和深化。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局前街小学建立了教师合作团队,在促进教师发展中做出了大胆的探索。
教师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如何激发教师的潜力和智慧,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改革的主体?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在管理工作中,增强部门管理职能的同时,对部分工作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来推进。学校推出一系列项目,确定项目目标,向全校教师招聘领衔人,由领衔人自主选择教师组建项目组。项目组根据目标,制订项目计划和方案,并具体实施。项目实施完毕后,学校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发放项目奖励经费。
想法很快就从《局小教育》的创编开始落实。2004年10月,学校大胆聘用德才兼备的教师担任此项目负责人,并由她选择志同道合者组成一个项目组团队。团队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有明确的绩效考核。当第一期《局小教育》创刊后,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
一期期由项目组教师自主创办的《局小教育》引领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激发了项目组成员更高的工作热情。同时,项目组的诞生与推进,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全校教师的生存理念,改变着全校教师的行为方式。
目前,学校相继成立了“成长的脚印”“文明礼仪工程”“校友故事集”等项目组,他们在各项目负责人的召集下,正创造性地开展着工作,同时也在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三、网络交流,促进教师自我更新
随着校园网的改版升级,校园网的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我们在校园网建立了“在线研训”“焦点透视”“新基础教育专栏”等栏目。“在线研训”栏目中有“校长阅读推荐”“理论前沿”“新书导读”等。随着“在线研训”栏目的开设,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更便捷、更开放、更自由的学习时空。为信息互换、理念引领、导读视窗、思想碰撞……提供了有效平台。
农村幼儿园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队伍中最薄弱的部分,整个学前教育教师的缺口非常之大,需要大量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投入到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很多在城市求学的毕业生选择回到农村,担任农村幼儿园教师。笔者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农村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追求、影响了中职毕业生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可、最终更是影响了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1 目前农村学前教育整体发展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影响
1.1 农村幼儿园发展现状
地方政府在学前教育部分投入精力有限便鼓励民办幼儿园的设立并减少审批手续和审批环节。大多数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者和管理者素质不高、开办幼儿园主要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因此一些农村幼儿园为了降低教育成本,采取私自降低硬件设施标准,低薪聘用缺乏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幼教工作,减少配班教师人数,甚至降低幼儿的生活水平等做法。
1.2 农村幼儿教师工作超负荷
据笔者调查,在大连普兰店农村地区幼儿园的教师与幼儿的比重一般在1∶30至1∶40,也就是说一个班型在30~40人的班级里,一名幼儿教师在没有配备保育员的情况下要负责30~40个幼儿吃饭、喝水、盥洗、睡眠、组织幼儿活动、制作玩教具及环境布置等等一系列工作,不仅如此幼儿的安全是幼儿工作的重中之重,家长的指责和不配合让幼儿教师身心俱疲,工作负重可想而知。
1.3 农村幼儿教师身份“尴尬”
2001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进行核编定岗工作,幼儿园教师被排除在外,这就出现了一个尴尬的悖论――农村地区急需大量幼儿教师投入到学前教育的工作中去,但是10多年来幼儿教师编制不增只减目前、尤其在农村幼儿园,由于大部分都是民办形式,更没有编制这一身份的认证,因此在其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医疗保险等方面,无法和在编公办教师相提并论。
1.4 我国农村专任幼儿园教师学历层次总体偏低
2005――2010年我国城镇专任幼儿园教师的学历以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为主; 2010年有75.96%的农村专任幼儿园教师未评职称,与城镇相差14个百分点。农村24.04%拥有职称的专任教师,不论是在高级教师、小学高级,还是小学一级、小学二级职称中,城镇专任幼儿园教师的比例都是农村幼儿园教师的5~6倍[1]。很多农村幼儿教师都是以乡村招聘的民办教师或者小学教师转岗为主,大多没有收到正规的学前教育理论技能培训,加上农村幼儿园教育投入不足,继续学习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很少,蔽塞的教育环境和信息交流的不畅通,使得幼儿教师的发展停滞甚至是落后。
2 中专学前教育毕业生在农村幼儿园工作遇到的问题
幼儿教师这个职业有其特殊性,幼儿教师从业人员年龄较轻,需要承教育的角色,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特长,如美术、舞蹈、音乐、键盘等方面的技能,中专毕业生作为现代服务型人才虽然目前很受农村幼儿园的青睐,但实际状况却是流动性很大,由于现实的种种困难即便到了农村幼儿园也很难长时间坚守这个工作中;办园者急切需要年轻血液的融入,却因为无法满足人才的需求不得不面对人才的流失。
2.1 待遇普遍偏低导致人才流失
调查显示,目前大连市无编制的幼儿教师的平均工资参考城市社平工资,即每月在1300元左右。因为职称评定政策的不完善及教师身份难以被认同,此后工资再次调整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也就是说农村幼儿教师最高工资水平平均维持在年收入20000元左右。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将数量众多的农村无编制教师置于市场中的弱势位置,成了工资的“价格接受者”。这种制度必然会对幼儿园教师劳动力市场和学前教育事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在幼儿园教师工资普遍较低但劳动强度超负荷的情况下,一些素质较高的中专毕业生也会因为预期工资较低而流人其他行业,导致幼儿园教师的人才流失。
2.2 被重视程度低、自我价值难以实现
由于农村幼儿园开办者本身素质有限,加之农村地区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值偏低,毕业生的特长没有人重视,更难发挥出来,很多中专毕业生回到农村幼儿园后要适应当地幼儿教育的特点,只是进行机械的重复性劳动,毕业生自我实现的程度非常低。而无法实现自我,就会在年轻的教师的心态产生恶性循环。她们自信心和职业满足感低,使其对自己职业的选择产生怀疑。
2.3 继续发展的空间狭小、机会少
由于中专生源以初中毕业生为主,文化基础比较低,因此培养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为了学校或专业的生存、保证生源,很多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院校也迫不得已取消了入学面试关、降低了文化成绩要求。目前中专院校对学生并没有科研训练方面的要求,在幼儿教师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具体课程的设置上都没有把教育科研素养的培养作为重点。个别幼儿教师想突破瓶颈在事业上有所追求也找不到实现的途径。其自身的文化水平抑制了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外在繁重的工作环境也不得不让这些年轻教师面对现实,有想要搞科研或写论文的想法,除了利用互联网下载或剽窃之外,不知道其他的方式方法。
3 以幼儿教师为出发点对农村学前教育提出的几点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第三章“学前教育”中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因此,在政策上建议。
3.1 完善农村幼儿教师工资保障制度
(1)鼓励政府、企业、个人、家庭对农村幼儿园的工头投入。应鼓励社会力量的资金注入,调动家庭力量参与幼儿园的建设和管理中,试图建立家长――园长轮流制,让幼儿家长切实地参与幼儿园一日工作常规中、去理解幼儿教师的辛苦。幼儿园资金充足了、家长的重视程度增加了是保证幼儿教师愉快工作的必要前提。
(2)中职毕业的幼儿园教师年龄小稳定性相对弱,这个年龄的劳动者稳定的心态需要牢固的社会保险作为支撑。这就要求幼儿园负责人要与幼儿园教师签订劳动合同。从调查数据来看,民办幼儿园中有48%的幼儿教师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在公办幼儿园也有33%的幼儿教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2]。刚毕业的幼儿教师权益得不到保障,发展前景渺茫会产生换工作离开幼儿教师岗位的想法,即便继续留守在幼儿园也很难有积极的工作热情,在工作中也不可能全情投入。
(3)建议政府对农村幼儿园教师实行特殊的津贴制度,增强吸引力。各地方政府针对本地区的经济和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对边远的、条件艰苦的农村幼儿教师实行补贴,让年轻的幼儿教师感受到被关爱,愿意踏实地、稳定地在农村长期发展。
3.2 建立并完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对于民办幼儿园来说,首先在管理体制上应建立园长负责制,投资者仅作资金方面的扶持,园长全权管理幼儿园。这样,使投资者和管理者合理分工,避免为了经济利益违背教育原则的事件发生。此外,教育部门应经常对农村幼儿园园长进行培训,如省培计划和国培计划都应让农村幼儿园园长参与进来建立省、市、县、乡幼儿教师堵训网络,设专家讲座、优秀教师上示范课、在线答疑等多种活动,为年轻的农村幼儿教师开辟自我提升的平台。鼓励省、市级的示范性幼儿园与乡镇幼儿园结对子,采取教师和管理人员互换的培养模式,组织专家、名优及骨干教师定期到县、乡镇、村幼儿园或办班点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推动城乡幼儿教师的定期轮换流动制度,通过城乡教师的流动政策[3]。
3.3 为幼儿教师减负,让其快乐地工作生活
中职毕业生年龄普遍较低,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正是年轻女孩爱娱乐、关注自身形象,体验社会的时期。因此提倡让年轻的幼儿教师快乐地工作生活,让她们充满青春活力去感染身边的同事,带动幼儿园的气氛。
(1)逐渐完善农村幼儿园“两教一保”或是“一教一保”的教师配置,让年轻的幼儿教师不拘泥于繁琐的幼儿工作,放开手脚,发挥自己在专业方面的特长,让其实现自身价值。
(2)开展幼儿园生活会,定期开展同事之间交流和学习研讨会,年轻的幼儿教师要多学习老教师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在处理家长问题及应急事件的方法;老教师应该多从年轻教师那里获得新鲜的教育资讯和最前沿的理论技能。
(3)鼓励年轻教师参加多种技能培训及技能大赛,不断的展示自我。完善“双师”政策,让年轻人在本专业之外掌握一门或多门技能,丰富了年轻教师的头脑,为其生活带来新的感受。
教师专业伦理是专业情意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育责任心、敬业精神和服务精神、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审慎行使自己的权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理想的专业伦理发展趋势是:随着教师在职时间的延长和不断逼近“专家”境界,教师专业伦理也应该日臻完善,但这种期待的趋势却并不容易或者很难大面积看到。除了部分教师能在时间流逝中不断砥砺自己的教育境界和教育能力之外,相当多的教师要么低效发展,要么鲜有精进,一些教师处于停顿甚至倒退状态。常常看到新教师满怀激情走上工作岗位,但很快就不同程度地失去了这种激情,并在此后的教育生涯中沦为“常人”,职业能力缺失了创新之维,专业伦理趋向庸俗。教师专业伦理的“此在”状态开始迷失,由“本真”状态滑向“沉沦”,须是由一系列的“烦”所引起。
一、现代性陷阱与教师专业伦理发展困境
现代性不仅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物质环境与制度环境有关,而且蕴含着一系列现代性文化与观念。其中,以科学、民主和平等为核心的现代意识,以壁垒森严为特征的社会分工,以优胜劣汰为导向的现代竞争,以制度建设为努力方向的问题解决方案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对教师专业伦理建设有较大影响的“烦”。
(一)以科学、民主和平等为核心的现代意识对教师专业伦理崇高维度的冲击
民主、科学和平等的过程同时也是消解权威、迷信和特权的过程。权威、迷信和特权往往需要通过系列化思想机制才能成型。其中,作为“伟大观念”的“崇高感”对于权威与迷信的形成具有建设性作用。在人类历史上,这种观念被包装成不同形式向大众兜售,从而为各种利益诉求提供了思想依据。这种隶属信念,类似“神启”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会“抵制我们的判断力”,蒙蔽我们的理性,促使我们走向偏执和极端,甚至产生“滔天罪恶”。孔子“敬鬼神而远之”,柏拉图“公开宣称他是神话的敌人”,其实就是人类疏远神灵、迷信与权威的努力。这是一个漫长的、充满抗争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科学击败了众神,民主与平等瓦解了权威,而那些还在现代社会苟延残喘的“魅”则不断地遭到“后现代”思想的分解。科学、民主和平等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但一条原本康庄的大道却被我们走得那样狭隘,不该退场的价值也随着“崇高感”的消失而“在公共社区生活中销声匿迹”。对于教师来说,“崇高感”既是教师伦理自律的内部动因,也是大众对教师公共形象的期待。不幸的是,连这点应该坚守的“崇高感”,也被置于现代社会消解的强力聚光灯下。象征着教师职业“崇高感”的隐喻――“蜡烛”和“园丁”――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一种可能招致嘲笑的措辞。
(二)以壁垒森严为特征的社会分工对教师专业伦理责任维度的消解
一方面,壁垒森严的社会分工造成了教师专业伦理与其他伦理之间的分隔与疏离。教师专业伦理仅仅是一种“部门”伦理,主要规定在教育教学领域内什么是正确的和什么是善的,没有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教育教学领域之外。伦理领地的割据状态导致部分教师的伦理王国无法统一,使一些教师成为分裂的伦理道德主体。我们只是在教育教学领域来判断伦理的价值,对专业伦理进行宣判,而大众和学生却是从教师生活的全部来审视教师的伦理道德问题。作为一个负有各种角色和身份的教师,其他领域内的伦理问题,必然会越过边界来影响教师的专业伦理。另一方面,社会分工也导致了齐格蒙鲍曼所说的后现代伦理的困境。由于分工的原因,每个人都是产品生产中的一个片段。这种片段性消解了产品的著作权,使我们只能看到作品,却看不到作者,也找不出该为产品负责的人。学生的发展是所有教师在不同时空中合作的结晶。没有任何人可以把学生的发展功劳全部揽到自己头上,也不会有人说,学生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于是,不管是从学生的整体发展,还是从学生在某个时候的发展来看,教师都无法为之承担责任。于是,无法扎根的责任就处于漂浮状态。
(三)以优胜劣汰为导向的现代竞争对教师专业伦理归属维度的影响
竞争与分工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现代性矛盾。如果我们对一些盛行的现代社会运作手段失去反思的意识,迷失的就是我们本身。如果我们不能伴随理性而行,在这个西方文化肆虐的当代社会里,中国文化被别人牵着鼻子行走的可能性加大。中国的传统文化倡导在和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承担的语境中认识世界。我们可以从语言分析中看到中国人的这种思维取向。英语用冠词“the”和代词“it”来实现一致性的能指。在英语语境中,“the tree”就是庭院里的“那棵树”,而在中文语境里,庭院里的“那棵树”是和周围的景色、和春夏秋冬给这棵树带来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汉语的这种不确定性与中国人认识事物的方式有关。中国人以联系的、变化的方式认识万物。在《说文解字》中,“阵”被解释为“陈”,“镜”被解释为“景”,就是这种互相联系、互相印证的关系在词语诠释中的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倡导在和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承担的语境中承担责任。古汉语中的“君君”“臣臣”所表达出来的规范,要依靠联系与联想来解读,一个动词“君”就包括了所有忠君的思想和行为。中国人的个性和人格也是在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父―子”关系演变到“子―父”关系,只有认真地履行了“父―子”中的义务才能最后享受“子―父”中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可能只是施惠者,也不会只是受惠者,而是施惠者和受惠者的统一体。古人所不断追求的“内圣外王”道路就是个体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联系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方式。我们不能否认其他文化有类似于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这种文化特征是几千年来一直铭刻在中国人意识中的东西,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竞争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联系”和“变化”是一种致命的打击。竞争的主要策略是在压力下促使机体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优胜劣汰的效果。这种动力机制巧妙地利用了进化论的假说,把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视为必须做出的选择,是为了自己的安身立命而顺便成就的事业。这是一种单向的责任承诺,蕴含着强迫和无奈,也面临着容易崩溃的可能。除此之外,在一个需要协作才能形成最大合力的教育环境中,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保守,先天性地为合作设置了障碍。教师是一群在所谓的“象牙塔”内传播人类文化,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的人。如果价值有等级体系的话,教师的工作应该比其他各种工作更有价值。这种更有价值的职业应该得到细心的关照与承担。如果需要教师全心全意地投身于教育事业,那么社会就应该为教师承担起责任,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全力以赴、才会穷其一生致力于教育。
(四)以制度建设为取向的问题解决方案对教师专业伦理自律维度的影响
在教育相对而言属于一种稀缺资源的前农业和农业社会,教师专业伦理境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品质。在这种不对称关系中形成的专业伦理,要么以感人至深的方式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要么愚昧之极而具有最大的破坏力。而在教育成为其内在需求的工业社会里,作为提升教育水平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武器,专业伦理被赋予了更多的客观制约性。在教育开始迈向大众化和终身化的后工业社会里,随着教育服务功能的上升,专业伦理开始逐渐与证明教师的合法性联系在一起,专业伦理的缺失可能会导致学生的讥讽和批评,从而使教师失去自己的尊严感和幸福感,甚至可能导致教师职业的终结。从历史演绎中,大家很容易形成这样的印象:专业伦理是一个客观性不断强化,离教师安身立命日益迫近的要求。专业伦理已经从某种意义上脱离了伦理的范畴而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规范”或“游戏规则”。这种历史发展脉络强化了人们的一种认识――伦理可以通过游戏规则(制度)的完善加以解决,于是,制定“完善”的游戏规则就成了提高专业伦理的突破口。当教师日益被各种伦理规范“包围”起来时,伦理开始也变质成为一种“异己”力量,一种给教师带来诸多“压迫”的外在规定。这种状况会从两个方面消解伦理建设,一方面是对“游戏规则”功能的夸大与滥用从而削弱了“游戏规则”的价值;另一方面,将教师的自发行为变成了外在约束,使伦理成为鞭策的结果而失去了提升的内在动力。
叶澜教授在总结近四十年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时候认为,在各级教育决策中,存在着重视短期的和显性价值,忽视长期的和隐性价值的倾向。在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种种短视行为和混乱现象:呼吁教师承担“传道”任务和以身作则,却在消解崇高;要求教师承担责任,却在消解责任主体;呼吁道德自律,却在不断制造规则和制度神话;渴望伦理回归,却失去了教师伦理的归属之维。在现实生活中,器物、制度和精神等层面的现状,很多时候不仅没有推动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反而成为教师专业伦理异化之源,成为一种“他人”和吞没“此在”意义上的专业伦理的“存在者”。实际上,由于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他人”的存在,教师本身的“此在”已经遍体鳞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在2005年对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进行了调查,共有8699名教师参与了这次活动。结果显示:在所有被调查的教师中,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有49.70%的被调查教师有较明显的情绪衰竭;有68.20%的人成就感低落;近60%的被调查教师出现了中度的工作倦怠;有38.50%的被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还有20.70%的被调查教师的生理状况不是很理想;有56.10%的被调查教师在“玩世不恭”这一项上得分比较高。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忧虑的数据。任何职业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是人存在的一种方式,如果这种职业生活是如此的辛苦和提心吊胆,在这种生活中,人们普遍感受到的是压力、低成就感、情绪低落、高度的疲惫、心理健康不佳、生命的价值无法体现、扭曲的人格……那么,生活与生存也就失去了意义,职业本身的价值实现就会受到严重损害。
二、追寻非沉沦的存在:
教师专业伦理的回归与发展
教师职业价值的低迷造成的危害是全方位的,必然会从根本上撼动教师职业伦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该认真反思我们在安排器物、制度和精神时的意识问题,要把教师有意义的“存在”作为教育决策的出发点。教师的存在,理想的状态自然是“此在”的存在,只有“此在”的存在才不受外在存在的异化。所以,不论是从教师职业进行提升,还是从师德上进行提升,都需要考虑怎么让他们恢复“此在”状态。海德格尔用两个办法――“先行到死中去”和“良心呼唤”――来帮助人找回“此在”状态。关于“先行到死中去”,海德格尔认为,“烦”的展开形式是“畏”,它是“此在”的本真原始的存在方式,是为本身选择和掌握自由所需要的自由的存在,是一种茫然失据的状态,时时给人带来不安全的感觉,为了逃避这种状态,人们心甘情愿地受“常人”支配,从而从选择中逃避出来,获得一种安宁感,这就是沉沦与异化的根源。为斩断异化之根,海德格尔要求人们“先行到死中去”。从时间上看,“死”本是“此在”的归宿与终结,也就是“此在”最后走向的目标,进入“死亡”状态,意味着“烦”的结束,于是就能无牵无挂,才能摆脱世界与他人的制约,促使人从沉沦状态中醒悟过来。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人从历史与将来中摆脱出来,毫无牵挂地、自由地展开自己最本真的存在,实现“此在”的独特性。尽管海德格尔哲学不可避免地染上主观主义的色彩,但是它深刻地揭示了异化的根源,同时也启示着人们怎样去寻找“回家之路”。“死亡”的意义是要求我们尽量营造一个“无涉”的状态,让教师不受任何威胁地回归本真的自我。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让教师生活在有意义的状态中,从教师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存在形式上去探讨教师的职业。教师生命的完整性应该被纳入教师职业的视野,让教师的理性生命和非理性生命都得到充分张扬,使教师的思想、心灵、精神、人性在一种自由的基础上得到适当的表达。海德格尔的第二个方案是赋予伦理学的“良心”以本体论意义。由于良心不受“此在”以外的任何因素的制约,不受任何世俗和神定的牵制,因而能同样扮演迷失“此在”的呼唤者。在良心的感召下,常人又重新找回遗失的“此在”。“良心”带给人们的启示是,应该重新恢复教师的崇高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任何环境中,自觉自愿地、充满力量和勇气地、一次次地找回“此在”的状态。受存在主义的启示,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角度来检视现代性的陷阱以及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问题。
(一)重新定位教师专业伦理发展的假说基础
教师专业发展的每一种模式都有自己的理论假说:自我导向模式的基本假设是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能够自我驱动;观察评价模式的基本假设认为反思与分析是专业成长的核心手段;发展提高模式将问题解决作为专业发展的基础;培训模式的基本假设是有些行为和技术是可以复制的;而探究模式的假设是教师是理性的人。教师专业伦理发展的一种重要假设应该是人性论。尽管人性观点已经受到古今中外教育家的不断演绎,而且经过了现代教育科学的讨论,似乎没有必要再深究它,但是,在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中接纳一种人性观,不是科学的问题,而是信仰的问题。由于我们没有坚守一个类似信仰的人性基础,我们在促进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中,不假思索地使用了一些流行的做法:保持压力。施压是现代社会盛行的一种动力机制,身边不断报道的施压事件使人们已经产生了一种错觉:保持压力肯定是一种合理的途径。似乎只有把教师逼到“死路”上,教师的潜力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当我们用这种视角去分析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里形形的评价和奖惩措施时,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这种思维取向。在保持压力的背后,其实有一个没有经过仔细澄清的价值观――人性恶的假定。对于“恶”的群体,需要有规则去约束,这种规则执行得越彻底,群体“恶”就削减到最小。这种决策取向忽视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获得学生的尊敬、爱戴并在其中感受幸福、尊严和价值,是教师的无穷无尽的渴求。这种渴求深深扎根在教师的心中,模塑着教师的欲望结构,并处在一种永恒的匮乏之中。从教师走进课堂的那一刻起,这种匮乏就开始蔓延生长,并成为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
(二)营造相互承诺的生存关系
20世纪末,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孔子智慧的核心是天人合一,是一种共生共存的联系与变化。从共生共存出发,我们可以对目前教师群体的焦虑加以反思。很多教师的焦虑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下岗的话题。因为教师害怕下岗,一些决策者就把下岗作为最有力的威胁话语。“仓廪实而知礼节”反映的是人格独立与经济独立之间的制约关系,失去了“仓廪”之实也就失去了独立人格最可靠的保障。到处去寻找安慰与宿主的人格就会被蒙蔽、被消解乃至被修改。哲学可以被视为最普遍的价值学说,锲而不舍地追求价值的往往是那些“闲暇”的人。如果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海德格尔,因为“糊口”而被迫离婚的话①,谁还会相信他们能成为哲学家呢?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推测,孔子如果不是因为担任了“委吏”“乘田”,有一定的收入来源,如果不去接受学生的“束侑”,“四体不勤”不屑于“器”的孔子是否还能坚持他一贯的言行呢?中国面对西方世界的人权责难的回应是,“先谈生存权,再来谈人权”。失去或者动摇了“生存权”的根基,任何价值都或多或少地蒙上了虚幻的色彩。教师是或长或短地寄寓在相对单调、封闭和单纯的教育社区的人群,不是在市场上打拼的自由人,不会像他们一样相对容易地进行姿态调整和东山再起。这是一群对谋生有着深深恐惧的人,牵动下岗这根线,痛的不仅是下岗的人,还会让那些在岗的人感到心寒。在教师的归属感逐渐迷失的时候,我们需要反思:是把那些“不中用”的教师通过各种形式抛弃掉,还是在一种相互承诺和善意的鞭策中促使教师自动地奔向我们期望的目标?是采取措施构筑教师职业的稳固感,还是让教师职业成为一个驿站,让教师成为这个驿站的过客,让责任不断地游牧?
(三)设计具体而微的制度与政策
这几年在教育领域,出现了大量荒唐的决策现象:立意与出发点无可指责,但一旦实施,却直接催生了种种怪现象,从而引起舆论的哗然和社会各界的质疑与讽刺。这些教育决策,有一些共通的地方――宏大、教条、缺乏动态跟踪和动态调整。这些顾此失彼的教育决策在很多时候,不仅没有推动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反而成为教师专业伦理异化之源。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微观管理能力的丧失。长期以来,我国主要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虽然初步形成了规范的教育体制,保证了学校正常秩序和工作效率,但是,随着教育问题的具体化、复杂化和地域化,仅有宏观的教育管理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各级教育决策部门还需要提高微观决策能力。微观决策虽然具体而微,但很多时候却可以解决大问题。不同种族的和睦相处应该是个大问题,似乎应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加以干涉,但这种宏观决策常常流于空泛。在美国解决此类问题的措施中,有一条规定,如果白人拒绝黑人搬进某个白人社区,那么黑人就可以诉诸法律。这是一个很微观的手段,但却可以有效阻止一些种族排斥现象的发生。严复对鸦片和女子缠足之事的建议也能体现出微观决策的特征。他对“贻害民力”的吸食鸦片现象提出的治理办法是,“天子亲察二品以上之近臣大吏,必其不染者而后用之。近臣大吏各察其近属,如是而转相察,藩臬察郡守,郡守察州县,州县察佐贰,学臣察士,将帅之察兵”,并要求“定相坐之法而力行之”。而对“沿习至深,害效最著”的女子缠足之事提出的管理意见是宣告“毋封”即可“去其习”。比起朝野诸公的态度,严复提出的第一个办法似乎过于简单,第二个办法似乎有点幽默,但是作为启蒙思想家的严复决不至于如此幼稚。如果我们细心揣摩其中的意蕴,就会发现一条我国现阶段教育管理最需要的管理思想――微观策划能力。这种管理取向需要对教育中可能显露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预测和论证,进而采取具体措施加以预防,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后采取补救措施。微观决策的旨趣在于“落到实处”,而不是仅仅制定一些空泛的政策,搞一些宏观的战略部署,喊一些无力的口号。这种决策应该基于丰富的工作经验之上,基于周密细致的考量之上,基于准确的判断之上,建立在高度负责的精神之上,建立在不怕繁琐的态度之上。在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中,能否将策略延伸到每一个环节,将细致与调节作为工作的重心来抓,直接关系到伦理发展的效率与效益。
(四)让教师专业伦理成为一种自律
以制度设计为中心,以压力与竞争为动力是目前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主要途径。但事与愿违,压力与竞争在多数时候,并没有真正实现它的价值。相反,在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力的情况下,压力与竞争直接催生了各种各样的寻租行为。在这种所谓的现代社会的特征面前,教师的心理困惑日增日多,越来越不“自在”,自在才能自如和自然,才能文思泉涌,才能充满创造性。不能感受自在状态的教师,怎么能真正胜任创造性无处不在的教育工作?单单从伦理的角度看,随着伦理的外部决定力量的增强,在某种程度上,“伦理”愈来愈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一种不断对教师提出要求的力量,它的约束机制也开始失去了原有特色。因此,要重新让伦理回归它的真意,就必须让师德重新成为教师的自由选择,让它发自教师的本心。有学者在介绍列维特的“魔鬼经济学”的时候说,“许多看起来自以为是简单甚至不需要思考的现象,其复杂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在列维特的著作中,对教师舞弊现象做了分析,教师也会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作弊,这跟公司为谋求利益而进行会计舞弊一样。实际上,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教师的“小动作”决不仅仅局限在提高成绩上,而且人们可以感受到教师在舞弊,但却无法准确测量,很难对其危害程度进行判断。要有效提高教师的职业伦理,最根本的动力来源于教师的内心,而不是外在的压力。
总之,深深蕴藏在现代社会中的现代性矛盾,可能将教师伦理湮没在一个无法喘息的陷阱中。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只有仔细聆听教师的内心召唤,怀着悲悯的环视眼光,始终保持审时度势的决策态度,才能协助教师走出现代性沼泽,真正皈依伦理王国,充满喜悦、饱含激情地谱写教育者平凡而又不凡的生命乐章。
注释:
①2006年,某地出台政策,要求中小学全面实行竞聘上岗以精简超编人员。但政策规定,“离异或丧偶且抚养未成年子女的老师”可以成为照顾对象。于是,有四十余名教师集体离婚。本文的写作即基于对此事件的反思。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高职衔接;问题;对策
近几年,“学前教育”专业异常火爆,这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普及之下教育改革的成效,这也使得中高职衔接成为我国当前职业教育领域中所探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还没有完成协调发展的步伐,二者在学前教育方面缺乏沟通,因而造成诸方面的不匹配:比如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最终形成脱节、断层或重复的现象。要想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就应该重视中高职教学的衔接问题,了解其形成原因,对症下药。
一、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实践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从一些相关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分段式,一种是下延式,还有一种是提升式。分段式,通常被说成“3+3”,是中、高职联合办学的学习模式,以专业对口为前提,实行一所或者多所的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的联合办学。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满三年时进行考核,考核通过的学生就有机会就读高职院校的相同专业,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下延式是指,高职院校越过中职学校,直接对新毕业的初中生进行招生,学制为五年制。提升式针对的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这些学校以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格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学制三年。三种学前教育中高职衔接模式中,分段式和下延式较为普遍,但是无论哪一种模式,在实践教学衔接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
1、实践教学衔接受到忽视
“实践性”是幼儿教育工作的一大特殊之处,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之后要在幼儿园与小朋友们接触,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都应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慢慢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为学校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学前教育教师提供保证。同时,还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衔接,让中职学生与高职学生的实践具有层次性。但是目前我国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却不够理想,实践教学衔接问题更是受到忽视。
2、实践教学衔接不畅通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立。近几年,实践教学在中、高职虽有发展,但尚未形成体系,而且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与高职也存在重复和脱节现象,中职主要包括军训、社会实践、见习、 教育实习和顶岗实习等,而高职则包括军训、幼儿园见习、毕业论文、顶岗实习等。可见,这样的实践没有形成系统化。
二是实践教学教材没有形成一体化。在缺乏统一实践教材的情况下,我国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材都是以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教师的教学经验为依据来编写,是典型的校本教材。由于各个学校情况不一,有的院校甚至实践教材的实训大纲和实践指导书都没有,在实践教学中仅凭借着想象完成实训、实习,使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训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受到影响。
三是存在“倒挂”现象。“倒挂”现象在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并不少见,主要原因是高职学校的办学条件低于中职学校。由于一些中职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管理经验丰富,因而在学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但是一些高职学校,是近几年才申报学前教育专业,在设备投入、师资力量、实训场地都存在不足,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无法与上述的中职院校抗衡。
二、重视中高职实践教学衔接,实现科学发展
1、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内涵
学前教育的专业技能课程是彰显中高职培养特色的关键,因此,中高职院校应该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实现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创新。上面提到了中高职不同的衔接模式,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应该建立一个课程体系,实现教育理论课程、技能课程的科学性。比如针对五年一贯制(即下延式)的学前教育专业,其课程体系虽然没有建立,但多数研究者已经默认了几个版本:一种是公共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技能教育课程和社会实践,另一种是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文化基础课及教育实践课。这两种课程体系的设计都关注到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术,侧重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
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培养必须有以下三个层面:基本教育技能、一般教育技能和综合教育技能。基本教育技能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行为的基本要素,幼儿教师与小学、中学、大学教师都应该具备,具体包含了课堂导入、活动引导、设疑提问、知识讲解、衔接过渡、归纳总结、课堂评价、多媒体使用等等。一般教育技能是幼儿教师与其他教师的区别,体现为特有的技能,包括舞蹈、唱歌、绘画、弹琴、讲故事、观察和护理幼儿等等。而综合教育技能则是能够对上述基本技能协调运用的能力,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桥梁。三个层面的内容表明看似独立,实质却是相互渗透,它们全面地揭示了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的行为结构,只要将三个层面的培养做到位,就能够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内涵,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
2、实现学前教育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统一
有一项调查表明:幼儿园的园长们在挑选幼儿教师时,除了关注到幼师本身的谈吐之外,还会关注到幼师毕业学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特别是在专业理论课程和艺术技能的学习方面。可见,园长们渴求的是个人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幼师。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中高职院校应当关注到实践技能课程的重要性,适当调整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形成“实践性特色训练”,实现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为此,建议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比例应该各占 50%,这种最佳的比例不仅能够帮助学前专业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能提升素质,促进实践能力的发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1)从校内训练中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要加强基础性训练。基础性训练可以算是常规课程,每一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必须要扎扎实实做好基础训练,训练内容涵盖了音乐、说话、绘画、舞蹈等几大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自觉训练,学校还应该建立起相应的考核机制,发挥教师的监督作用,使这种训练带有强制性,从而帮助学前专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
重视模拟训练。模拟训练的形式不受限制,可以有教学小竞赛、课前5分钟小表演、教学试讲等等。形式多样的模拟训练可以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因此模拟课往往会受到学生的喜爱,这是模拟课特有的魅力。但是这一类的训练必须由任课教师进行主导,并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参加,使得课堂的互动率提高。
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可以定期开展,形式也不受限制,比如专业汇报演出、年级擂台赛等等,可以由学生自己组织,也可以由老师指导。
以上三种形式的校内训练可以搭配在一起,贯穿于整个在校学习阶段,形成整体性的综合实践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训练、自觉参与、逐步提高的良好习惯与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因自己所学专业与众不同而感到骄傲。
(2)从校外训练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一是利用好校外实训基地。为了提高学生深入一线幼儿园的机会,亲自感受一线教学的专业需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双休日或其他课外时间进行援教活动。这样学生可以在就业压力之下树立起强烈的专业意识,发奋学习。
二是利用好寒暑假的实践机会。学校可以在新生入学之后的第二个学期开始,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家乡的幼儿园开展假期实践活动,返校时每位学生都应交一份实践报告,对自己的假期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
三是制订与时俱进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方案,提高教育实践的效果。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实践教学衔接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来为社会培养出更出色的专业人才。未来的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实践教学衔接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展:一是政府支持,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统一制订专业课程标准。二是学校创新,不仅要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清晰定位;还应加大中高职院校的合作力度,携手开发,优化课程结构,重视师资建设,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使学校自己形成品牌。三是社会关注,我国幼儿园教师人才的输入离不开中、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应该关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就业情况,监督中高职院校的管理和运营,使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衔接得当的环境下得到均衡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幼师人才。
【参考文献】
[1] 秦铭.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学前卫生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
[2] 黄芳.《学前英语》中高职衔接的教学与实践[J].内江科技,2015.07.
[3] 董晖.学前教育专业(双语幼教方向)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4] 郑莹莹.中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初探[J].考试周刊,2014.66.
[5] 李新生.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2014.08.
[6] 梁俊.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