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网络技术规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网络技术;建设工程;使用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rough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network planning technique application not ideal reason analysis, and network planning technique in China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est model is discussed.
Keywords: the network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project; use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额巨大、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建设工期较长、整体性强、具有固定性等特点。传统的静态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网络计划技术作为一项动态的管理技术,能根据不断变化的项目内外因素,及时做出优化与调整。以保证工期计划和成本计划的顺利实施;网络计划通过时间参数的计算,清晰地表明各项工作对紧后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合理安排各工作的实施时间和机械设备的进场时间,以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确定,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的依据。
网络计划技术广泛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各个领域,尤其应该作为在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工程索赔的管理工具和理论依据,广泛进行应用。
网络计划技术已被许多国家公认为是当前最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职业资格考试中也会常常考到,也充分说明了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建设工程的重要性。通过国内外大量施工实践证明,如果能够很好的使用网络计划技术组织与管理施工进行很好的结合,能够缩短工期20%,降低成本10%左右。但是在我国建筑业当中,使用情况却不是很理想,笔者所经历过的多项工程项目,以及所了解到的工程项目,对网络计划技术使用都不是很好,以下通过调查笔者进行分析总结。
1、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多年来,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对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普遍性不高,针对应用水平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并得出了研究成果。结果资料认为,造成网络计划在我国应用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工程设计多变、工期的确定受到行政干扰的比较多、工程进度付款能够很好的与网络计划联系上、工程款拖欠严重以及企业自身素质差等原因。如果消除了以上原因,我国的网络计划应用现状必将好转。然而,专家们并没有完全揭示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五十多年不能推广的最根本的原因。
2、网络计划技术在中国建筑业发展应用的最佳模式分析
2.1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我国于1965年引进网络计划技术,1991、1992年才了行业标准JGJ/T1001-91,《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和《网络计划技术》(术语、画法和应用程序),2000年新颁发了JGJ/T121-99,《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代替了原标准。这些网络计划技术的标准化文件在促进网络计划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该一系列的标准都是推荐性的,没有配套的法令,更没有建立了网络图编制和管理的专门机构,使得我国网络计划技术推广无力。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在推广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议措施如下:
(1)社会培训,领导当先。加强对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培训,增强他们对网络计划的重视。
(2)专设部门,法令齐全。结合我国建筑业的实际,加快建筑工程网络计划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颁布法令并设置奖惩办法,这是进行网络计划技术推广的基本工作之一,有规定就要落到实处,这是先进技术顺利实施的保障;另外,应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网络图编制和管理的专门机构,加强服务和监督检查,在还没有尝到该技术的甜头的时候,就应当对企业形成一定的压力,帮助他们渡过困难期。
(3)公共项目先行,做好示范。政府应该起示范带头作用,在一些公共项目中率先实行网络计划实施研究。
2.2积极培养网络计划技术需求市场
体制和认识上的误区束缚着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企业没有经营自,所以网络技术作为一项计划决策技术,缺乏其生长的土壤,只是在少数领域发挥了一定作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企业经营自的逐步放大,直到今天的企业行为市场化,可以说体制上的阻碍已经完全解除,网络技术应该发挥其重要作用了,但由于企业认识上的误区,网络技术仍然不能获得发展。企业认识上的误区表现在:从技术的角度看存在重视硬技术,忽视“软技术”的倾向;从行为的角度看,存在重视“市场发展”行为,忽视“内部管理”行为的倾向;从决策的角度看,重视“获得生意”机会的决策,而忽视“即得生意”机会的决策。这样,网络计划技术作为一项内部管理技术,操作性决策技术,很难引起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领导者的重视。自然地就阻碍了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应当加强对企业领导层的培训,只有提高了领导意识,才能使整个企业重视;同时,对业主的培训也可以增加对新技术的需求。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业主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不知道网络计划技术,更没法理解该技术的先进性。我国特有的买方市场决定了业主在推广先进技术方面的特殊地位。通过宣传与培训,让业主知道网络计划技术能够为其带来巨大效益,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甚至主动要求建设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在项目中实行网络计划管理;另外,施工单位也可以主动提出应用该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共同的需要将会进一步推广网络计划的应用。
2.3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基层行业协会,形成认证制度
目前,我国高层次网络计划管理人才缺乏。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教育力度,工程类院校大都开设了类似课程,预算员、施工员、造价师和建造师考试也已经开展多年,可以说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大批管理人员都经过了基础理论培训,只要进行简单的指导,进行计划的日常管理已经没有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既能精通技术又能精通管理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十分匮乏,各级政府和协会应当加强活动,通过组织研讨班等方式,联系工程实践和我国实际,为各施工单位培养实用型计划编制和控制人才。
2.4建立行业协会和企业信息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客户需求的日益提高,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建造和生产过程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进度管理人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熟悉和了解项目的情况,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和信息;另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也要求管理人员快速做出反应。因而,除了要求管理人员掌握必要的项目管理软件以外,还应当借鉴已有的经验教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立详细的基础数据库显得十分重要。数据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行业协会应当建立基本的原材料、人工、机械和工期等详细的数据库,并不断更新,供协会会员了解平均消耗水平使用;第二层,大型公司还应当对已完成的项目建立一个详细的、完整的数据库,并注意对已完工程进行施工项目管理后评价,作为公司管理人员内部参考,由于切合地方和公司实际,将会进一步提高进度管理的效率。
3、网络计划在我国的应用展望
网络计划技术是当前最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成功采用数十年,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成效。我国研究网络计划也已经五十年了,推广阶段也已经历十数年,虽然效果不尽人意,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已经有了完备的理论基础,也有了大批具备网络计划技术初步技能的技术人员,只要给以实施的环境,网络计划技术必将像雨后春笋,遍地发芽。我们建议,该是政府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 卢向南.网络计划技术在大型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 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00(03)
关键词:揭东台 地脉动背景噪声 功率谱密度 RMS值
中图分类号:P31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006-04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unified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to carry out the“National seismic intensity rapid reporting and early warning project”,Guangdong province will be completed a number of reference stations, basic station and general station construction task during the“13th Five-Year”. Based on the field recorded waveform of Jie Dong Station, analyze natural and unnatural seismic event. According to the exploring analysis of “China Digital Seismic Observing Network”region digital staions. Calculate and analyze Root Mean Square (RMS) of background noise and noise-spectrum density of 48 continuous hours,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ckground noise level of the station base arrive at “I-class station base level”.
Key Words: Jie Dong station; Background noise of earth motion; Power spectrum; RMS value
根据中国地震局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部署开展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结合项目的总体要求,广东省将在“十三五”期间完成基准站、基本站、一般站等三大类台站的建设任务。为此广东省地震局组织有关技术小组开展台站野外的勘选和调查场地背景噪声的试记录工作。观测系统采用了珠海泰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TVG-33S一体化短周期地震仪,作者依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技术规程”台站勘选技术要求,分析了记录到的天然与非天然地震事件,并选取连续24 h的记录数据计算背景噪声速度均方根值(RMS)、噪声功率谱密度等,对建基准站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1 地理位置及环境
台址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坪水水库,周围是私人水库和果林农场,远离市区,位置偏僻,人员流动稀少,干扰小。地理坐标为:东经116.309 9°,北纬23.739 6°,高程431.5 m。台址建设场地出露完整的基岩,岩性为花岗岩,岩体生根,裂隙较少,周围地貌为侵蚀剥削山地和丘陵。周边交通发达,距离通车道路30 m,水泥公路通往各村,常年有交流电,供电电源正常,也可用太阳能光伏板供电。具有良好的数据通讯条件,可以采用光纤专线SDH传输。台址环境安静、安全,施工条件良好,满足新建台站的要求[1]。
2 野外勘选测试概况
该次测试所使用的设备是珠海泰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TVG-33S一体化短周期电容反馈式速度型地震仪。该地震仪内置短周期地震计、24 位地震数据采集记录器,适用于野外地震流动观测。同时配备了GPS天线、笔记本电脑、电池以及一些辅助设备(见图1)。这套流动地震观测设备可同时测量垂直、东西、南北3个分向的台基地脉动速度值,传感器的分向灵敏度约629 Ct・s/μm,动态范围为130 dB以上,响应频带为5 s~50 Hz。测试过程中可以通过电脑实时查看数据波形,也可以将数据保存在本地笔记本电脑中。
3 事件记录分析
观测记录从3月18号下午16:00开始,至3月20号17:00结束,保证有完整连续的48 h波形数据。通过浏览分析整个时间段的波形,仪器正常,台基稳定,测试期间不但很好地记录了台址正常的地脉动波形,还记录到地震事件(如图2)、爆破事件(如图3)等波形。作者选取的时间段为2016年3月18日17:00:00至2016年3月20日17:00:00连续48 h的波形。统计,广东省地震台网中心共记录天然和非天然地震事件共26个,而此次揭东台有震相记录的有6个,分析每一次地震事件的波形,揭东台均能记录到本区域的事件,且震相清晰易识,持续时间正常。在这48 h内基本符合规范要求的非天然地震事件发生次数为3次,发生频度N=3/48=0.062 5次/小时非天然地震事件持续时间为73.9 s,占记录时间的百分比R=0.043%。根据测震项目台站勘址规范,0.05 N 0.2且R 0.5%,因此评估该台基稳定,干扰少[2]。
4 台址背景噪声水平分析
根据中国地震局2004年的“地震测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求”,规定台基背景噪声在1~20 Hz频带范围的速度RMS值作为台基噪声水平的评估标准[3]。共分为5类台基(Ⅰ、Ⅱ、Ⅲ、Ⅳ、Ⅴ),下面列出评估的标准,单位:m/s。
Ⅰ类台基噪声水平:RMS
Ⅱ类台基噪声水平:3.16x10-8m/s≤RMS
Ⅲ类台基噪声水平:1.00x10-7m/s≤RMS
Ⅳ类台基噪声水平:3.16x10-7m/s≤RMS
Ⅴ类台基噪声水平:1.00x10-6m/s≤RMS
以此为依据,作者用所选时段的记录数据计算了揭东台台基 1~20 Hz频段48 h噪声RMS值,由于所用仪器型号均为珠海泰德公司生产的一体化地震仪,型号为TVG-33S,这种仪器在国家要求统一使用的噪声计算软件中没有相应型号和接近的型号可供选择,因此采用广东省地震局谢剑波高级工程师研制的噪声计算程序进行计算,噪声功率谱密度分析是评估台基噪声水平的另一有效方法。计算得出1~20 Hz频带内1/3倍频程各中心频点处地噪声RMS均值及功率谱密度均值结果(见表1),48 h各时段的地动速度噪声RMS值随时间分布的柱状图(见图4),作者的计算结果:台站背景噪声功率谱密度曲线在地球高噪声模型(NHNM)和低噪声模型(NLNM)之间(见图5)。揭东台48 h台基1~20 Hz频段的噪声 RMS值为:1.97×10-8 m/s,符合RMS
5 结果与讨论
(1)台址背景噪声水平为1~20 Hzl段内速度RMS值1.97×10-8 m/s,达到Ⅰ类台基噪声水平(RMS
(2)新建台站的台基观测一般在野外架设流动仪器进行,观测时容易受到气压、风速、温度、湿度等天气因素的影响[4]。通过浏览波形数据,揭东台观测系统运行基本正常,没有发现记录中断与波形异常情况,记录到的天然地震与非天然地震都比较理想,波形特征突出,震相清楚易识。
(3)值得探讨的是揭东台地处南方丘陵地带,气候湿润,降雨充沛,雷雨天气频繁,因而在台址建设阶段应充分考虑防雷防雨措施,做好防雷接地网。
通过揭东台野外试记分析,依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区数字测震台站勘选技术要求,充分考虑台站观测环境、基础设施条件、台站仪器配置、供电、通信、网络、交通、安全以及后置维修等方面因素,因此认为在所选场地建揭东基准站条件比较理想。
参考文献
[1] 吴书贵,蒋秀琴.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建设与运行[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
[2] 胡文灼,林伟,杨选,等.曲江台野外试记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3):77-80.
【关键词】高职 专业教学资源库 建设流程 框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76-02
一、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及其特征与功能
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是高职教育的有效工具,它具备下述基本特征和功能:
(一)特征
1 职业性。资源库应以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而制定的专业教学或职业培训标准为基本依据,厘清专业教学或职业培训所需的基本教学元素,从而合理设计数据库的基本框架,有效配置与之相关的各类优质教学资源。
2 应用性。资源库中存储、管理的各类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只有通过广泛使用才能为学习者了解并掌握,因此资源库不应只停留于资源的开发、收集、加工等基本建设,还应着力于大力推广与有效使用。
3 共享性。资源库只有实现校际、校企间的共建、共享,才是全面发挥优质专业教学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弥补高职优质专业教学资源非均衡发展,实现国家启动该工程建设初衷的有效途径。
(二)功能
1 可提供规范化的专业教学或培训服务。通过提供符合高职专业教学标准或职业培训标准的教学资源,可规范高职专业教学或培训活动,保证教学或培训的基本质量。
2 可提供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服务。通过提供丰富的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素材和案例等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并结合在线答疑辅导、网络交流、在线考试、在线实训等教学辅助系统,可使学习者自主完成专业课程或培训项目的学习。
3 可提供资源的共建、共享服务。使用者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资源库,可自由上传、下载和使用库中资源。
二、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定位
(一)意义
1 通过构建符合高职教学规律、特点和标准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有助于规范高职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确保基本教学质量。
2 通过推进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校际间的共建、共享,利于辐射优质高职专业教学资源的示范作用,进而弥补高职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短板、促进高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3 通过形成开放的教、学环境、创建自主的学习空间,便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便于教师创新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业务素质。
4 通过面向社会开放涵盖“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内容的高职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可为社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平台,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定位
由于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服务对象以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和一线工人为主,故其建设定位也与“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和“职业”的双重属性关联,即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汇集大量优秀专业教学资源,具有专业教学和职业培训功能,能有效满足学校和企业的职业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工具”。
三、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基本建设流程、框架与内容
(一)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基本建设流程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中最具代表性、成果相对突出的建设项目。但由于该项目仅针对于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即并未以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为对象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故目前尚无法完全发挥精品课程建设服务于专业建设和教学的最佳能效。本文认为资源库建设应以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逻辑起点,以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教学标准或职业培训标准为准绳,以构建与之配套的网络精品课程体系或职业培训教程为支撑,进而搭建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其建设的基本流程见图1。
(二)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主体框架和内容
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应至少包括以下5个子资源库。
1 专业教学基本信息库。包括专业和课程的教学标准等教学相关的基本文件。专业教学标准应具体规定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教学安排和教学条件等内容;课程标准应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实施建议、考核方式等内容。
2 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库。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专业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讲义、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生产实录资料、典型例题、应用案例、模拟课堂、在线答疑辅导、网络交流、在线考试等内容。
3 在线实验实训仿真库。在线实验实训是指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完成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包括实验实训室介绍、仪器设备介绍、实验实训内容介绍、演示录像、实验实训素材、仿真系统、交互式多媒体资源等内容。
4 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库。该库主要为企业员工和在校学生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服务,包括培训的案例、教材、技能题库、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学习视频、职业技能的在线测试系统等内容。
5 职业信息资源检索库。该库主要提供与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文献等信息资源的检索、阅读等服务,包括行业标准、政策法律法规、企业生产管理资料、企业专业技术资料、工艺设计、技术规程、绝技绝活、专利、期刊和会议文献、数字图书、资源目录索引等;收录和专业相关的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及研究资源。
四、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保障体系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艰巨工程,只有在组织、政策和资金的可靠保障下方能建设一系列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有效推进高职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实现优质专业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运用和共享,全面提高高职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加强组织保障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涉及专业知识的传授、网站的建设与管理、影音文件的制作和编辑、仿真和在线测试系统的研发等大量复杂工作,因此需要一支由具有不同背景、不同专长的专任教师、网络技术人员、录像专家和影音视频编辑人员等构成的建设团队的通力合作方能完成。
(二)加强资金保障
充裕的资金投入是保障专业教学资源库顺利建设、使用和维护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及有关单位应以多种渠道筹集必要的建设资金,并通过设立专项建设资金、完善投入和受益机制,确保该工程的圆满完成。
(三)加强政策保障
[关键词] 防洪堤;信息采集;通信系统
[作者简介] 林慧,梧州市防洪排涝工程管理处助理工程师,广西 梧州,543002
[中图分类号] TP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3-0019-0004
一、工程概况
梧州市河东防洪堤起点于梧州龙母庙下游125m处至梧州口岸联检大楼。防洪堤设计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设计水位为24.50m,防洪堤全长3.364公里,总投资为3.2亿元。防洪堤的建成,有效地保护了梧州市河东2.25平方公里面积、主要商业区和10多万城市居民。梧州市河东防洪堤非工程措施调度系统工程的建设总目标:应用信息技术,建成可靠、快速、实用、先进的防汛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做到信息采集准确及时、传递迅速、处理高效,为梧州市的经济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决策人员可据此进行防洪物料调度、防汛工作部署指挥。通过这个系统,实现面向防洪堤管理处、河东区领导、区办、镇(街道)指挥所、水利局及其他主管科室、洪水预报人员、系统管理员等多种用户。对河东防洪堤围、险段、水闸、电排站等工程的基本信息、工程图纸、照片和多媒体信息实现统一的入库、管理和查询;集成多种洪水水情预报方法的预报成果,提供水情会商发播功能。梧州市河东堤防汛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建成,为防汛会商提供实时动态的水情、雨情、工情、气象信息,提高防汛抢险指挥的时效性、准确性,以非工程措施提高水利工程在防洪抢险中的效益,为防汛指挥行政领导提供先进的、可靠的防汛决策支持,达到防洪减灾防灾的目的。
在梧州市河东防洪堤非工程措施调度系统工程中,信息采集系统的作用是负责完成现场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实时传输,其中实时水雨情采集、泵站工况、闸门状态、堤防工况等是信息管理自动化的中枢神经。
实时水雨情采集是通过水情信息通信处理软件,将梧州水文局的相关实时水雨情信息采集到本系统中。
二、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是梧州市河东防洪堤非工程措施调度系统工程的中枢神经,为完成现场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实施防汛指挥调度、水利工程远程监控等业务实时传输的需要而建设的。通信系统按功能划分为:语音传输、数据处理传输、图像处理传输和跨部门信息交换等。畅通可靠的通信网是实现水利信息化、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因此,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建立高效的水利信息传输网络是超标准洪水防汛调度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所以,通信系统部分的主要需求为:语音的传输;数字信号的传输;图像资料的传输;监控闭路电视的传输;自动化监控的传输;计算机网络。
在本系统中,负责完成现场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通过通信系统所得到的数据信息实时汇总,为防汛指挥调度提供科学、及时、可靠、完整的决策依据。
(二)数据采集的主要内容及系统结构
1.河东防洪堤两座排涝泵站的主机机组、辅助设备、配套水工建筑物的各种电量、非电量运行数据、水情数据、图像信息以及各种计算、综合和统计信息。
2.信息采集系统有线网络结构设计采用的分布式网络系统分为三个层次:水利局中心级、本地级(地区医院泵站、鸳江码头泵站)和现场级(各泵站PLC群、现场传感器及仪表)。整个信息采集系统设计本着可靠、先进、实用、智能、标准化、灵活可扩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及高性价比的原则进行。
信息采集处理中心计算机、信息采集处理分中心计算机、PLC主站、各视频网络服务器之间通过光纤组成TCP/IP协议的专用局域网。各泵站PLC主站、从站与远程从站之间通过专用PROFIBUS工业总线网连接。
系统结构总图如下:
(二)汛情监视
汛情监视是为各级防汛部门的值班人员提供实时汛情自动监视和汛情发展趋势预测服务的应用系统。它主要是把数据库中的汛情信息直观、醒目地提供给用户,并满足值班人员对汛情深层次的专题查询和分析比较等要求。它是一个信息输出的系统,通过综合数据库与其他子系统联系。
(三)堤防辅助管理
堤防辅助管理模块主要服务于梧州河东防洪堤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并为非工程措施决策的实施提供支持,包括如下部分:防汛部门和防汛责任管理、文档管理、汛前管理、汛期管理、汛后管理、物资管理、日常办公管理、活动日常安排、文件收发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会议管理、防汛经费、电子邮件和网络传真等。
三、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一)通信单元
通信单元是梧州市出现超标准洪水时的防汛调度信息系统工程的中枢神经,为完成数据信息、实施防汛指挥调度、水利工程远程监控等业务实时传输的需要而建设的。通信系统中各类数据信息时间性强,种类繁多,并且其输入输出量巨大,数据信息的加工、处理、管理工作十分复杂。所以,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建立高效的水利信息传输网络是超标准洪水防汛调度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1.主要功能
通信单元负责完成现场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是信息管理自动化的中枢神经。通过这个单元可以将底层的各类数据信息实时汇总到水利局的监控中心,为防汛指挥调度提供科学、及时、可靠、完整的决策依据。
2.单元组成
通信单元主要包括:超短波移动通信网(已有)、TCP/IP协议的专用监控局域网、现场专用PROFIBUS工业总线网。要充分利用已经建有的400MHz超短波移动通信网,完成语音话务、通信联络、指挥调度和无线数据采集等工作任务。
(二)防雷单元
防雷单元需要多方面同时顾及,互相配合。在内部采用屏蔽技术、光电隔离、浮空等措施,使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防雷性能,减少雷击损失;在系统外部,根据监控系统的技术特点,加设避雷装置和地网,构造完整的避雷系统。
防雷单元应包括:现场采集元器件的防雷避雷措施,泵站数据处理分中心的防雷避雷措施。主要防雷措施包括:供电电源的保护、网络通讯和数据信号线的保护、直击雷的防护、接地网和设备绝缘。
1. 主要功能
主要是防止雷电通过供电电源、网络通讯线路等途径对设备安全造成危害。
在设备电源配线端接入电源避雷器,保护设备安全;
在渗压模拟信号PLC端安装信号隔离器,滤除干扰,保护设备安全;
建筑物内部设备接入建筑物内部地网,保护人身及设备安全;
在两个泵站分中心分别安装1台在线UPS进一步滤除电源的不稳定干扰。
四、主要设备配置
(一)防雷系统设备其主要性能指标
指标要求
1. 室内电源避雷器指标参数
(1)通流容量:Imax=40KA(8/20μS)
(2)保护功能强:热感断路器,过流熔断器
(3)模块式设计,安装、更换方便
(4)响应时间≤20ns
2. 室外220伏交流电源防雷器指标参数
(1)工作电压(V):AC220V±10%
(2)通流容量8/20us(KA):40
(3)响应时间(ns):≤25
(4)标称导通电压(V):560
(5)限制电压8/20us 3KA(KV):≤1
3. RS-485接口指标参数
(1)传输速率:1Mbit/s
(2)插入损耗:≤0.5dB
(3)通流容量8/20us(KA):1.5
(4)限制电压10/700us:≤25V
4. 视频信号防雷器指标参数
(1)接口:BNC
(2)同轴电缆标称阻抗:75Ω
(3)工作电压:24V
(4)传输速率:10 Mbit/s
(5)插入损耗:≤0.5dB
(6)通流容量8/20us(KA):3
(7)限制电压10/700us:1KV/us:50V
(二)光端机设备其主要性能指标
指标要求
连接光纤可采用:8.3/125, 8.7/125, 9/125, 10/125μm 等单模光纤。
一根光纤上传输视频信号与控制信号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保证极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高视频质量,各路信号之间无相互干扰。
五、系统整体性能
(一)实时性
集控层及现地控制单元的响应能力应满足数据采集、人机通信、控制功能和系统通信的时间要求。
1. 数字量采集周期<1S;
2. 实时数据库更新周期<1-2S;
3. 控制命令响应时间:(1)控制命令回答响应时间<1S;(2)接受执行命令到执行控制的响应时间<1S。
4. 模拟量采集周期:(1)电量≤1S;(2)非电量≤10S。
5. 集控层对现地系统数据采集和控制的响应时间≤2S。
(二)安全可靠性
为保障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网络系统设有完整的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设备选用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的技术产品,整体设计采用高容错、高冗余、多链路组成的网络系统,并采用完善的网络管理平台。
(三)先进实用性
采用的网络技术和选用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网络交换机、集线器等)均为国际上先进实用的技术和产品。建成的网络不仅可以满足近期内计算机数据通信的需要,而且具有多媒体通信功能。在保证准确、快速的同时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和设备。
(四)标准化和开放性
网络设计采用国际上流行、成熟、完善并被广泛认可的工业标准(如TCP/IP通讯协议等),以实现与Internet的平滑联接。
(五)可用率
1. 对于主机硬件设备、应用程序错误、数据库系统故障、网络端口故障、网线接触故障、主机响应故障等,应用系统应配备Cluster高可用备份软件,做到不停机应用切换,确保系统平稳运行。
2. 系统可用率是在整个系统交接前的试运行期间30天内不应低于99.9%,在设备验收后的两年保证期内应达到98.8%。
3. 可用率定义为:A=可使用时间/(可使用时间+故障时间)。其中故障时间包括故障控制和预防性检修时间。故障检修时间只计及关键功能损坏时,把事故设备恢复到正常运行的时间(有备件和检验设备)。
4. 其他性能如系统安全性、可扩性、可变性均应满足《水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基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六)扩充性和灵活性
1. 网络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充性能,能够适应局部、分阶段的更新要求;同时随着网络规模逐步发展,在增加新节点时易操作,且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该网络同时具有支持多种通信媒体、多种物理接口、多种网络协议的灵活性。
2. 应提供下列方面的可变性的限制:(1)变化的点参数在只读存贮器之类的永久性存贮设备中的限制;(2)由数据库结构所产生的限制;(3)对硬件或软件兼容性的限制;(4)硬件限制;(5)软件操作系统的限制。
河东防洪堤第一期工程按十年一遇标准设防,这需要准确预报出超标准洪水的时间,作出开闸放水、确保堤防及人员财产安全的决策,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人员撤离、物资转移工作;同时控制开闸放水的准确时间和闸门放、充水流量,避免出洪水漫过堤顶、危及堤身的现象。另一面,在汛期的前前后后需把大量的工作转移到防汛抢险上来,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很大。因此,梧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洪水的制约。以上这个系统已于2005年开始逐步投入使用,并在不断更新完善当中,现在已经成为河东防洪堤堤防防汛指挥调度系统的主要技术信息来源之一,为梧州市的防洪防汛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发挥出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定 DL/T5065-1996[S].
[2]水利水电工程通信设计技术规程 DL/T5080-1997[S].
[3]基于IP网络的事务处理业务技术规范 YD/T1099-2001[S].
[4]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97[S].
[5]河道堤坊工程管理通则 SLJ703-81[S].
[6]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S].
关键词:建筑楼宇电气技术发展
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电气科技的发展而同步的。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显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建筑电气技术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与国际上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国际上许多先进的新产品、新技术不断进入中国建筑市场,使建筑电气行业迈出了新的一步。
70年代末,建筑行业是我国大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电气专业处于无标准规范、无科技期刊、无专业学会、无科研机构、无情报交流的状态,这与国家经济发展是很不相称的。建筑电气专业存在的上述问题不解决,势必要拖建筑行业的后腿。经过短短几年时间,这一情况得到了巨大的改观。大专院校先后在电气自动化专业开设与建筑电气有关的基础课程;成立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学术委员会、全国建筑电气设计技术协作及情报交流网、出版发行《建筑电气》杂志,部标《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也于83年颁布。为建筑电气专业设计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推动建筑行业同步发展的动力。
各省市也在此基础上陆续成立了相应的学术机构,为本地区的建筑电气发展和进步积极努力,通过介绍、交流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新技术,达到了培养在职广大技术人员业务提高的一条卓有成效的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国际技术交往、合作愈加频繁,从70年代末期的南京金陵饭店首开高层建筑国内外合作设计的先例后,相继在广东、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陆续建设了一批高层建筑。有的是合作设计,有的则是国内设计单位独立完成。在此期间,广大设计单位纷纷感觉到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是我们闭关自守这么多年所始料不及的。我们可以回顾改革开放初期建筑界的形势,国家以邻近港澳的沿海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全国许多省市的建筑设计院则以在沿海特区开辟分院、公司作为了解新技术的窗口。这种举措,在当时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使我们进一步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逐步了解了国外建筑电气发展的情况。通过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引进新产品、新技术用到建筑中来。促进和加快了我国的建筑电气技术的进步。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基本建设的推进,建筑电气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尤其是从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经过拨乱反正,认准了方向,全国基本建设的形势历时十余年,以令世界瞩目的势头持续高速发展,使建筑电气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建筑电气包括强电和弱电两部分,强电部分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变配电系统、电力和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一般来说,建筑中变配电系统主要包括:高低压系统、变压器、备用电源系统等;电力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配电及控制;照明系统则包括室内外各类照明;防雷接地系统包括防雷电波侵入、防雷电感应、接地、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辅助等电位联结等等。在这短短二十多年中,这些系统的技术和产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设计的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高压系统中的高压开关柜,其最早采用的断路器为油断路器,后逐渐发展到少油断路器,不仅体积大,而且不防火。所配置的高压开关柜体积大,还必须独立设置在自己的隔间内,占用了很大的建筑面积。现在所采用的真空断路器和SF6断路器,不仅体积小,而且短路容量也高,柜体尺寸也比原来的柜子小了许多,由于断路器无任何油,防火性能大大提高,并且可以与其它低压设备共置一个房间内,既节省了空间,又方便了管理。低压断路器已从过去的体积大、短路容量小发展到大电流、高分断能力、体积小、性能稳定,使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并给设计带来了方便。近些年低压断路器又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可将断路器的多种参数通过工业控制总线,直接将信号传送给计算机。
干式变压器的出现,为建筑电气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由于不存在由于变压器油泄漏而发生火灾的可能,使之可以方便地设置在建筑物的内部,更直接深入到负荷中心。另外也消除了建筑内对油变压器容量的限制,建筑中干式变压器可以采用更大容量。在曾设计过的工程中,就采用过4台2500kVA干式变压器。
应急电源所采用的发电机组,从其性能和体积上看,都比过去有很大进步。除在工程中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外,作为应急照明,可采用EPS,对于允许中断供电在毫秒级的设备,则可采用UPS。
电力设备的控制,从过去的单一继电控制走向了自动控制,除了各类元器件性能更好、体积小,使控制箱体体积减小外,更主要是由于采用了数字技术控制,使受控设备处于最佳控制状态,进一步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照明工程更是从过去的光源单
一、光源和灯具效率低的状况中走向了更广阔的前景。目前在建筑中所采用的光源,有多种品种可供选择,光源朝着发光效率高、光色好、显色指数高方向发展,灯具也在不断提高其效率和配光形式,以利于各种不同场合的应用。光源的附件,例如用于荧光灯的镇流器,从过去的普通电感式镇流器发展到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子镇流器,而且针对谐波分量的大小,生产出低谐波电子镇流器。众多的光源、附件和灯具,能满足设计人员的各种选择和设计,并充分满足各类建筑、各种场所对照明的要求。不管是室内的工作照明还是装饰照明,不管是道路和庭院的室外照明还是建筑物的泛光照明,无一不显示出照明技术的发展给建筑照明带来的方便和好处。
另外在电气设计中所采用的其他装置和设备,例如双电源互相切换的互投开关,也从传统的产品走向了专业化的生产,除了满足常规的电源切换外,还出现了能满足电子设备双电源互投,能在1/4电源周波内互投的产品,大大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供电电缆和导线是建筑电气中大量采用的产品。查看过去的电缆和导线样本,其品种显得贫乏,而如今,各种缆线不断推出,从普通PVC缆线到阻燃、耐火、低烟无卤辐照环保型缆线;从普通绝缘材料到矿物绝缘;从普通绝缘母线到封闭型母线、预分支电缆等等。这些技术均为建筑电气的安全、可靠、便利、环保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针对特殊建筑的配电需求,一些新型的装置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大型医院手术室采用医疗场所的漏电保护,剩余电流监视系统等。
强电系统的技术发展,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有目共睹的,也是我们所亲身经历的。如此巨大的发展,为我国的建筑电气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建筑的安全用电创造了条件。
随着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深化应用,有些设备或系统的控制,逐渐走向由专业的控制系统进行监控,并向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开放其通信协议,达到系统间的互联和互通。例如建筑物的电力自动监控系统,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集中进行监控,达到对变配电系统的遥测、遥调、遥控和遥信,实现变配电所无人值守。系统能不断进行采集和分析,提前给出必要的提示或警告,便于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力自动监控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可基本取代传统的二次回路,具有接线简单、性能可靠、易于维护等优点。与此同时,对建筑物中第二耗能大户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也开始被普遍重视,专业的照明控制系统在许多建筑物中被广泛应用。照明控制方式由单一的定时开关控制向实时感应控制、减光控制等方面发展。此外,场景控制、遥控器控制、现场控制等多种灵活的控制方式,在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的同时,还实现了照明系统的舒适性、功能性和人性化。
例如80年代末编制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90年代的《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l33—9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9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l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等等。为建筑电气设计提供了可遵循的依据,也为建筑电气走向规范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弱电方面在70年代末其主要是语音通信的电话系统和简单的广播扩声系统,进入到80年代,随着共用电视天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应用,弱电系统的内容越来越多。尤其是进入到90年代中期,综合布线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弱电系统的设计内容从当初的几个系统逐渐扩展到十几个子系统。
“智能建筑”开始在我国出现,在国内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为摸索和实践阶段,这一阶段在智能建筑的概念、设计理念、建设标准等方面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第二阶段是90年代中末期至今,为大规模的建设和高速发展阶段,经过第一阶段近十年的实践应用,行业中和社会上对智能建筑的认识逐渐趋于清晰,从早期的较为盲目到回归理性、客观。与其相对应的建筑智能化技术及其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关智能建筑的设汁、施工、验收规范和相关的法规逐步得到建立和健全。到90年代末期,国内智能建筑的建设己逐步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建筑智能化系统己成为许多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智能建筑的设计、系统集成商队伍不断扩大,已发展成为建筑行业中的一股新兴力量,与其相配套的产品制造行业也向国产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并赋予了建筑全新的概念。
自1996年1月建设部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智能建筑研讨会以来,我国的智能建筑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次会议从智能建筑的定义、概念、建设标准等到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技术应用形成了较客观的认识,并提出了应理性对待智能建筑的建设和发展,对智能建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智能建筑从最初房地产商开发的商业建筑逐渐扩展到政府办公楼、宾馆、商务楼、医院、银行、证券、图书馆、博物馆、展览中心、航站楼等各类公共建筑,并逐渐向住宅小区拓展。
为了加强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管理,规范工程设计、保证工程设计质量,1997年和1998年,建设部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和《智能建筑设计及系统集成资质管理规定》。1998年底,建设部颁布了<1998>194号文件,即“关于建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专项资质及开展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及系统集成商的资质标准的附件,这是对于参与智能化设计和承包的市场准人资格,在建筑智能化行业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至今为止,获准进入该市场的设计和系统集成商已达一千多家。为了协助建设行业政府部门进行相应的管理及技术支持,在建设部设计司的领导下,1998年6月成立了第一届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专家委员会。在2003年1月,将专家委员会进行改组,由建设部的部领导亲自负责,成立了建设部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建筑智能化技术专家委员会作为其中的一个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作为政府的顾问和助手,协助政府进行行业管理和技术服务,开展示范工程和试点工程的技术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为相关部门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随着智能建筑在中国兴起。迫切需要有相关的规程、规范及标准作为设计和施工的指导性技术法规。1995年3月,中国工程建没标准化协会通信工程委员会颁布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1995年7月,上海市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我国第一本地方性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随后,全国多个省市也相继编制了各自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2000年7月建设部颁布了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2000年2月,由信息产业部主编,建设部批准的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及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正式颁布。这些技术法规的制定,为我国智能建筑健康有序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2000年8月,建设部修改颁发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重点增加了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大量电子产品防雷击和防止雷电脉冲破坏的条款。2004年又颁布了《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C-B50343—2004。
为了能更好地与设计标准衔接,对工程质量做到公正、客观的评价,为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提供依据,建设部于2003年7月颁布了GB/T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从而基本上达到了从设计、施工到验收各重要环节均有章可循。
智能化技术只是一种手段,是通过对建筑智能功能的配备,强调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在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实现节约能源、提升建筑使用功能、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筑的实施,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注重生态、注重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通过多年的实践,以理性和务实的态度,从工程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实用和适用为标准,不盲目跟风、片面追求智能化系统的先进性和全面性,而是以在技术上适度超前,又做到投资合理的设计理念,针对不同工程的使用功能、投资标准和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找出先进性、可靠性、合理性与经济性的最优交点,这一观念目前己成为智能建筑行业的共识。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全国各建筑高校纷纷针对此项技术开设了相应的专业课程,并培养出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至今为止全国已有数千座智能建筑相继建成,令世界建筑界瞩目,同时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也相继建成。经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评估通过了一批在工程中已实际采用、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建筑智能化技术的科技成果。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多学科、跨行业的系统工程。
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数字会议及视频会议系统、系统集成等十几个子系统。国内的建筑智能化技术已从最初独立的各子系统发展到系统集成。
(一)建筑设备监控技术
二十世纪80年代主要采用计算机集中监控的方式,由于可靠性较差,运行速度较慢,90年代以后已经很少采用,取而代之的是集散式控制方式。在9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结合,建筑设备监控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突出表现在:
1.现场总线的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应用软件的开发平台与工具、现场总线的应用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现场总线技术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在对控制网络的组网技术、实时网络操作系统、可靠性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出现了以太控制网络。
3.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集成成为控制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各种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信息网络的集成技术日益成熟。
4.各种控制网络的新技术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得到应用。计算机领域的OPC技术、Web技术、TCP/IP已逐渐融合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大大推动了建筑设备监控技术的发展。
(二)安全防范技术
安全防范包括闭路电视监控、入侵报警、通道控制(门禁)、巡更、对讲、周界防越等子系统。安防系统从最初的各子系统相互独立,发展到如今的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极大地提高了安全防范的严密性、可靠性和实时性,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也从以往的模拟技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整个安全防范系统也朝着系统规模化、数字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三)通信网络技术
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网络包括计算机网络、双向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和电话通信网络等,前两者作为智能建筑宽带骨干网集中了几乎全部的信息应用和信息管理资源,连接了几乎全部的用户站点。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种类型的网络均有一定的市场和用户,但在90年代后期,以太网以其投资合理、布线灵活、性能优越、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逐渐在各种网络通信技术中独占鳌头。以太网的传输速率,已从最初的10Mbps、100Mbps发展到1Gbps、10Gbps甚至更高的速率。智能建筑的电话网(包括ISDN、xI)—SL),目前除用于语音通信外,还可兼备数据、图像等的窄带数据通信,使人们可以通过通信网络,实现电视会议、电话会议等功能。接入网技术是智能建筑与外部网络连接的关键,它使有形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智能建筑接人城域网或Internet,要求接人的带宽越来越高,以满足用户数据通信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有线网络发展的同时,无线网络以其接人的灵活性,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最初的11M到2003年通过54M,如今又发展到百兆以上,它为人们的移动上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在许多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正成为网络发展的潮流。
(四)综合布线技术
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中数据、语音以及多媒体通信的基础平台,自该项技术进入我国市场以来,由于其优异的性能,给国内的智能建筑市场带来了一种新理念、新技术,并立即在建筑行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各类智能建筑所广泛采用。为了适应网络传输带宽和速率的发展,综合布线新产品相继问世,从最初的3类线、5类线到6类线,甚至出现了超前于标准的7类布线系统产品,以满足千兆网的需求。随着网络传输速率的提升,为适应其发展的万兆光纤网也已投入市场,新型的多模和单模光纤将作为良好的传输介质得到广泛的应用。铜缆从三类到五类、超五类、六类甚至更高类别,从铜缆发展到光缆,技术和产品不断更新,充分体现了汀发展的迅速以及智能建筑应用新技术的广阔前景。
(五)系统集成技术
在智能建筑内的每个子系统,一般来说均由各自的网络连接起来,在各自的操作站下完成预期的工作,但尚未达到信息资源共享。为了达到管理的方便快捷,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应进行系统集成。
在系统集成过程中,集成所选择的系统平台不同,网络结构不同,所集成的子系统范围不同,有不同的集成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的发展,使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其它子系统相连,由此产生以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为主的系统集成方式。还有以各自系统平等进行集成的方式,建立系统集成管理网络,将各子系统视为下层现场控制网并以平等的方式集成。各子系统的实时数据,通过开放的工业标准接口,转换成统一的格式存储在系统集成的数据库或服务器中,系统集成管理网络通过程序对各子系统实现统一管理、监控及信息交换。
系统集成,利用开放的协议以达到各相关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和信息共享,提高了管理效率,也提高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并达到了节能和节省人力的目的,这就是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系统集成不是目的,而是提升建筑使用功能和提高管理效率的技术手段,集成的内容不是多多益善,而应根据使用和管理的需要,在技术成熟、系统可靠、投资合理、管理高效等前提下,按需集成。
(六)住宅小区智能化
二十世纪90年代受国际智能住宅及电子屋理念的影响,建筑智能化技术逐渐延伸到住宅小区,最初在我国沿海少数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取得成效。建筑智能化技术开始从公共建筑向住宅和居住小区发展,建筑智能化技术迅速向小区智能化延伸,己成为智能建筑发展的重要市场。从公共建筑的智能化到住宅的智能化,这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实际发展的需要。全国各地设计院均将住宅智能化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住宅给智能化提供了平台,而智能化又是住宅设计中具有前沿性和挑战性的领域。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系统设计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兼顾各层次居民使用的便利性,并处理好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关系、先进性与实用性的关系、功能配置与合理投资的关系。安全防范系统从一个个独立的安防子系统发展为家庭与小区、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综合安防体系。信息通信方面由单一的宽带接人方式发展为多运营商可选方式,宽带接入网络由xD—SL、双向有线电视网络等向组建小区计算机局域网方向发展,小区居民可享用的信息通信服务从单一的宽带Internet接人服务向小区局域网上多样化的增值服务延伸。机电设备自动监控、水电气表远传抄送、音视频系统、物业管理信息化等系统的应用,使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家居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小区居民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信息时代为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和精彩,使家庭办公、网络生活等概念成为现实。新晨
为了引导我国智能住宅小区的健康发展,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于1999年12月颁布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及技术导则》(试行稿),对进行示范的工程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与要求。这对于规范住宅小区智能化市场,推动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住宅智能化示范小区方案示范,用以指导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的健康、有序发展。住宅小区智能化在我国各地发展迅速,在每年全国城镇住宅开发总量的数亿平方米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并且已逐渐成为住宅建筑发展的主流。在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于2003年2月颁发了《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作为小区智能化设计、施工的依据。这也表明住宅智能化从示范工程正式走向了全面的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
由于我国居住环境和条件的特殊性,智能住宅小区的产品难以成套引进,促使国内产品供应商大量开发智能住宅小区所需的各种产品,从而形成了新的智能建筑产业。由于宽带网进入小区以及小区规模的扩大,现在又提出了数字社区的理念,将智能住宅小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数字社区进一步加强了网络的功能,具有完全的局域网和广域网、国际互联网宽带接人。通过完备的网络可以实现社区机电设备和家庭电器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控,安防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控。数字社区应用现代传感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提高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显示的性能,增强了安全性。数字社区提高了智能化系统的集成程度,实现了信息和资源的充分共享,提高了系统的优化程度。数字社区是数字城市的单元节点,数字社区的建设为数字城市创造了条件,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物流等技术的应用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