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优质护理服务心得

优质护理服务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优质护理服务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优质护理服务心得

优质护理服务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产房;优质护理;人性化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深入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在护理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护理的行为动机、内容和护士在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而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优质护理则以对“人、健康、环境、护理”的独特见解,使“我能为病人做什么”的主题思想深入我们护士的内心,融入我们的护理工作,更大程度上的诠释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产房护理与其他专科护理有着很大的不同,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妊娠期妇女有着明显的生理、心理变化,所以我们既要注意生物因素对孕妇的影响,更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孕妇的影响。在孕妇住院期间,除提供日常治疗、护理外,还要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提供教育和咨询服务。使孕妇了解分娩过程,尽可能地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和焦虑,顺利分娩;也要向父母传授有关育婴知识和技能,以便协助他们尽快接纳新生儿,承担起适应新家庭的角色。我科从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给产妇一个洁净、温馨的环境。彩色的宣传图板、明亮的走廊,都能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觉,以减缓由于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感;在待产室为孕妇提供多媒体宣教,指导孕妇在各个产程阶段的适应和调节方法,特别是在第二产程如何运用呼吸减痛分娩法,更好地配合助产士以及用力;为待产室和每间产房都设置了卫生间,方便行动不便的产妇,并且设置了单独的导乐室,方便家属陪护,而且实行一对一陪伴分娩:即产妇宫口开大2cm即进入产房,由助产士全程陪伴至产后两小时。观察并给予全面生活护理,持续地给予生理、心理和感情上的支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相应处理,提高产妇及家属对助产士的信任感,也很好地保护了产妇的隐私,使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很好的舒缓。

第二、实行双班制以减少交接班的次数,更好地实施全程护理。及时作好产后的回访工作以及出院后的电话回访,一切都为了尽可能做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我们不仅要考虑周全,而且语言文明,态度热情,使产妇处处都感受到温暖;主动和产妇交流,学会换位思考,适时表达出对病人的理解与同情和必要的告知,关注产妇的痛苦和对自身及新生儿的担心,体谅其在医院生活的不便。在与孕妇的交流中要多倾听她们的感受,以朋友式的交谈消除其的陌生感、恐惧感和孤独感。与孕妇沟通时,从她们不同的眼神、表情、言语、体态中读懂她们的需求,从每一个细节中寻求最佳的人性化表达,从而给孕妇最细微、最体贴的照顾,缓解心理压力,以利于产程的进展。加强护患沟通,适时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为孕妇提供更多治疗之外的服务,体现助产士的仁爱之心。

第三、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助产士要将人文关怀的意识渗透到护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产妇入科时要笑脸相迎,热情问候,做一个全面的入院介绍和一个完整的健康教育;在待产时,我们要向孕妇讲解妊娠和分娩是女性的正常的生理过程,每个产程的特点、大约多长时间。要注意休息,保存体力,使她们能够正确对待产程中的阵痛,使分娩顺利进行;分娩时,及时为产妇擦汗、喂水和食物,调动产妇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对阵痛的耐受性,让产妇有安全感和亲切感,指导正确用力;分娩后,要帮助产妇解除思想顾虑,进行饮食指导。

第四、改变护理观念及行为,走出被动执行医嘱、一切以方便操作为前提的误区,主动去和孕妇进行交谈,了解她们,询问病情,想方设法解决产妇的问题。发现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正确的处理。加强专业知识理论学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五、出院时要针对不同的患者做出细致的出院健康指导。向产妇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休养环境、饮食与营养及活动与休息等,并做好出院后的随访工作。医院专门成立回访办,记录了解产妇恢复情况并评估产后健康状况和心理反应,婴儿健康状况及生长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护理,得到了所有患者的好评。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房的实行,使孕妇及家属感受到医院服务水平的提升,而服务质量的提高也促进了医护之间的交流和信任,同时也提高了产妇和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在提倡人性化护理的今天,“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求我们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护理服务,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扩大知识面,才能更好地做好孕产妇的分娩以及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为孕产妇提供优质、高效、一流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义兰,王桂兰,赵光红.现代护理教育[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65.

优质护理服务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儿科 患儿家长 心理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1]。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成为现代整体护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儿科工作实践中,由于护理群体是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相对较差的儿童,护士与患儿之间很难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儿童患病,对患儿和家长都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2]。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做好患儿的护理,还做好其家属的心理护理。笔者通过对68例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儿科病房就诊住院患儿的家长68名,其中男性30人,女性38人,年龄23-58岁,患儿家长均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独立阅读及回答问卷。

1.2 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3]和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症状严重程度从1(没有症状)至5(极严重)分5级,自编问卷内容有患儿家长的基本情况、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评分前由组织者讲解答卷要求和细节,被调查者以无记名形式填写,在患者住院三天内进行调查,当场回收。问卷发出68份,收回68份,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与国内常模(644)[4]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与国内常模比较,患儿家属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9个因子分数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人际关系分数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与常模相比无差异。

2.2 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的原因有78.8%的家长缺乏相应的疾病知识,71.5%的家长担心患儿病情变化,66.7%的家长担心疾病的预后,61.3%的家长担心经济问题,27.8%的家长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

3 讨论

3.1 患儿家长主要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表现

3.1.1 焦虑和紧张:是由于缺乏该疾病的相关知识,担心病情及预后、对医院环境陌生等而引起的,表现为反复询问病情,对病情变化反复陈述,希望得到肯定答案,并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担心遗漏病情变化延误治疗。

3.1.2 恐惧与缺乏安全感:是由于家长对疾病预后和心疼孩子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的检查产生的恐惧感,表现为对其他相同疾病患儿的预后敏感,尤其是急、重、危患儿的家长,表现得很悲观,避免说一些关于生死的问题甚至字眼;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家长表现出不敢看或者躲开的行为。

3.1.3 怀疑和不信任:对医疗设施和治疗环境的局限和对疾病的不了解引起对治疗方案的怀疑,对医务人员由于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信任,表现为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信任,拒绝配合医护进行治疗,擅自使用自己所谓的办法或从网络上、书籍找来的方法与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并以网络或书上的方案为准。

3.1.4 患儿家长其他心理表现:容忍:对患儿不正确行为的容忍和支持是许多家长共同的表现;依赖:家长对患儿日常生活上的照顾依赖于护理人员,对自己表现得缺乏信心,生怕自己的动作会伤及孩子;同病相怜:相同疾病的患儿家长,尤其是重症患儿家长之间非常容易沟通,有同病相怜感,新入院的患儿家长有时对老患者的经验的信任程度更甚于医生。

3.2 心理护理

3.2.1 对家长紧张、焦虑的心理的护理

患儿入院后责任护士要第一时间做好入院宣教,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住院期间所要遵循的各种制度、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如需要帮助时可以找谁等,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并全程、系统的做好健康宣教,为家长介绍病情,对疾病原因、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及护理知识进行讲解。对患儿的病情变化,护士应耐心解释可能造成的原因,并向家长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患儿病情需要制定的,使家长对治疗方案放心;经济问题引起的焦虑,首先要表示理解,强调治疗的重要性以及中断治疗的可能造成的影响,鼓励家长克服困难,同时与医生进行很好的沟通,在用药及检查方面,尽量考虑到病人经济情况。

3.2.2 对家长恐惧心理的护理

对疾病的预后应以合适的方式向家长进行说明,对预后好的疾病,采用鼓励性语言,使家长建充分的信心;预后差的疾病应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家长,给予心理疏导,使家长正确面对疾病。

3.2.3 对家长怀疑和不信任心理的护理

对由于医务人员言行、着装等外在条件的不信任的,应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注意有技巧的交流,强调充满爱心的服务,选择适当的时间与家长交谈,避免在患儿哭闹、进食及睡觉时间进行,交流时语言通俗易懂,语调适中,语气温和、诚恳,通过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长的信任。对治疗方案的差异引起的怀疑,可以向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治疗因人而异。医护人员也应通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护理技术,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来博得家长的信任。

3.2.4 对其他心理表现的护理

对家长容忍的心理:要向家长指出一味容忍孩子的溺爱行为是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指出孩子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进行心理护理时应注意利用家长对护士的依赖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家长同病相怜心理的护理:可以利用这一心理,向大家推荐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而使疾病恢复良好的病例,由这些家长亲自指出配合护理的重要性和有利之处,可以使家长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4 结论

通过对68位患儿家长调查分析,找出了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解除了家长的紧张和焦虑,操作中尽到告知义务,消除了疑虑,并将健康宣教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对家长进行正确引导,取得了配合,并加强沟通,鼓励合理宣泻,增强了家长对医疗护理工作的信任感,并能够主动配合护理及治疗,从而影响患儿的心理,使患儿易于接受护士的护理,愿与护士进行交流,既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也对患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增进了护患间的关系,同时促进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为实现满意服务和感动服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参 考 文 献

[1]翠萍,邵玉红.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8,27(12):828.

[2]蒋旭华,张丽.患儿家属焦虑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586.

优质护理服务心得范文第3篇

关键词:门诊;优质护理;措施

New Initiatives of Quality Nursing Care in Outpatient of Hospital

DUAN Yan-hong, LU Kun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the health diseas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plex nowadays. Thus,the requirements of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outpatient in nursing ca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Right now,in the circumstance of promoting people-oriented medical care,personalized service and carrying out high-quality care,building a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becomes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Therefore,changing the service concept which help for enhancing our own diathesis,mobilizing the population enthusiasm, implementing the concept of health care integration initiative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to carry out high-quality care. These ideas will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harmonious medical.

Key words:Outpatient; Quality nursing care; Measures and procedures

门诊是医院及医护人员面向患者、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门诊疾病诊治量逐年攀升。在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个性化服务"的今天,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经成为重要议题。自2010年国家卫生部大力倡导医护人员"优质护理服务"后,我院经过2年余的探索与改进,在"转变服务理念、提升自身素质、调动群体积极性、推行医护一体化理念"等举措上进行了全面的革新,目前已发展成为为门诊患者提供全面的、全程的、专业的、人性化的责任制护理的服务团队。

1转变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模式,强化服务目的

以往的护理服务普遍强调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性化服务。在此次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一个重要的转变措施即是要求护理人员切实开展"患者至上"、"变被动为主动服务"、"把人性化服务作为护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为了带给患者更为优质的服务,我院门诊部要求医护人员把过去要求患者怎样做向以患者要求为导向转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从窗口转向全员、从怕投诉向主动征求意见转变,最终实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患者满意、护士满意、医生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三好六满意"活动宗旨,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服务[1]。

在此项理念开展的过程中,我们紧密围绕护理部的主题"质量、安全、效率、服务、创新,为了达到全体护士对于优质护理内涵的充分认识,门诊系统对所有在岗护士进行了"优质护理服务"合理化建议交流会,让每位护理人员,发表自己的合理化建议,以书面形式认真书写,使全体护士从多角度对于优质护理服务有了更新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增加了护士工作的认同感。同时,为了达到"个性化"服务的目的,门诊对既定患者实施了分级标准并细化了服务规范、内涵及服务项目,并在门诊公示,增加服务的透明度,明确了护士工作的职责,同时为规范护理服务提供了有效的监督机制。

为了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服务于患者,我们还大力推行电子化移动护理服务。此项系统的实施将患者个人信息、患者疾病诊治图像信息、护理需求信息整齐划一,让门诊护理人员一目了然。既可以了解患者就诊情况,有的放矢的提供引导及帮扶,更重要的是真正的把时间还给了护士、把护士还给了患者,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贴近患者,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电子化移动护理服务系统带给护士的不仅是信息化和便捷[2],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升了护士的专业化服务模式。

2提升自身素质,夯实基础护理,细化服务流程

随着医学科学的蓬勃发展,各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我院目前已划分出包括急诊科、儿科、妇科、生殖医学中心、心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血管外科、骨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门诊等专科。由于患者盲目就医及对医学知识的匮乏,往往在就诊时不知所措,进而耽误了就诊时间,甚至延误病情。在此情况下,由于患者踏入门诊的一刻,最先与患者接触的人员即是门诊护士,因此正确地引导及分诊显得十分必要。

为了达到使患者能够正确就医的目的,我们首先对门诊系统的护理人员及社会志愿者进行为期一周的全身重要疾病的知识普及并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才有资格担任门诊护理分诊人员。通过上述培训后,在门诊患者就诊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充分接触和沟通,分析其病情,为患者提供正确的就医信息,使其能够及时、准确的挂号和得到有效的诊断及治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其次,我们定期请各专业教授为门诊护士讲解疾病常识、手术知识、康复信息等,让护士能够为围手术期患者答疑解难,减少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不必要的矛盾。由此可见,门诊护理人员已经成为患者就诊、分诊、教育、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上述举措,门诊护理人员能够达到对初次就诊患者合理安排就诊医生,为患者能得到正确的诊断提供帮助;对于复诊患者能够解答术前术后疑问,解除其就医顾虑;而对于病情急重者,可以为患者优先安排就诊,缩短其就诊时间,以免贻误治疗时机。最终实现对门诊患者的"个性化"服务。

3调动群体积极性,提供品质服务,加强骨干力量

门诊护理工作看似简单、平凡,但随着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护士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难度越来越高、服务对象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只有充分调动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加中坚强骨干力量的培养,才能使她们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做好本职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护理工作的范围扩大,护士角色向多元化发展。因此,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自主性,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保障[3]。

我院门诊系统在调动护士积极性方面,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营造一个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和依靠人的文化氛围;其次,护理工作管理者需要做到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同时,在门诊管理工作中逐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达到奖罚分明,并正确应用激励手段,优化护理人员的群体行为;最后,我们还需要让整个群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力求使个人与集体的目标保持一致,充分了解和满足护士的心理需求,找到可以调动其积极性的支点,并加以引导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才能确保优质护理服务中"医、护、患"3方均满意。

4倡导人文关怀,推行"医护一体化"服务理念

总体而言,关怀照顾是护理的核心和精髓,没有关怀就没有护理,护理的本质就是关怀。护理人文关怀,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以人道主义精神对患者的生命健康的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与照顾。它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不管服务对象来自哪个社会阶层,有何种背景,都应该尊重每一个患者,善待每一个生命,说到底,就是一句话--"一切以患者为中心"。

在我院门诊系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后,为了使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我们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①强调护士本身需要强化职业素质,加强自身人文修养[4],将端庄的仪表、美好的语言、得体的行为、精湛的技术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于护理人员的真诚和关爱[5]。②更加注重服务细节,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与医生沟通处理,达到"医护一体化"服务,更好的为患者服务[6]。达到医生与护士共同参与医疗活动的目的。总之,我们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实践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推进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护理鼻祖南丁格尔曾言道“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她还赞誉道”护理是一门艺术--从事这门艺术需要有极大的心理准备。”这既是对护士的最高赞誉,也是对护士的最高要求。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各种新举措并持续改进以来,确实达到了"三好六满意"的效果,使门诊护理团队以更加迅速的步伐迈向了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轨道。我们也坚信,通过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各种新举措,必定能达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患者满意、护士满意、医生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三好六满意"的标准,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周秀蓉,杨秀芳.预检分诊护患沟通技巧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384-6385.

[2]李薇,曾莉萍.分诊在眼科门诊的重要性[J].华西医学,2012,27(2):286-287.

[3]杨思.门诊分诊工作中护患关系的建立[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5:89-90.

[4]符春菊,许妙珍.护士在现代化门诊信息管理中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8,(6):679-680.

优质护理服务心得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加强临床护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实行责任小组长负责制;简化护理文书书写;调整绩效考核;增设各种标识;夯实基础护理;严格护理质量控制,以更优质、更安全的服务于患者。结论:护士的责任心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关键字】浅谈;新形式;骨科;优质护理服务

2010年卫生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1]。对此,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响应,于2010年4月首先以骨科等4个科室为试点开展示范病房,在护理工作模式、护理文书书写、护士绩效考核及相关护理支持系统等方面积极开展相关护理改革探索,取得了满意效果。

1. 方法

1.1 统一思想,积极转变观念

深入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深刻明确本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办人民满意卫生事业”为宗旨,积极适应新形势下患者对护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严格按照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标准规范,科室多次组织全科护士学习讨论,领会其精神核心,使全科护士迅速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来。

1.2 科学分组排班,调整工作流程

实行责任小组长负责制,做到无缝隙化管理,制定新的排班模式,优化护理人力资源。

(1)由于骨科卧床病人多,基础护理量大,予以增加护士两名,床护比由以前的1:0.38增加到1:0.41

(2)调整各班工作职责,重建工作流程。将本科30张固定床位分2大组,每组5名护士,其中设责任小组长1名,实行8h上班24h负责制,负责本组所有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式治疗.护理及健康宣教,指导该小组的工作落实。排班按年资、能力搭配原则,做到每班人人都是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病情观察、治疗性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等。

(3)采用弹性排班,白天设3名护士分别负责全病区病人的配药、医嘱处理及换药室的管理。

(4)指导式交班,每日晨交班后护士长带领所有上班人员与夜班进行床头交接病人,对病人夜间生活护理及功能锻炼进行检查与指导,同时根据不同病人对当日上班人员的工作重点进行指导。

1.3 简化护理文书书写

简化护理记录及体温图的描绘,制定专科特色的健康宣教路径,将每天的护理文件书写时间缩短在半小时之内,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其主要内容包括:(1)取消一般护理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2)规范护士交班报告。(3)制定专科特色的健康宣教路径及患者入院评估单,均以打钩、签名为主。(4)使用电子版体温图。(5)电脑打印输液卡、治疗单等。

1.4 调整绩效考核,将工作量与绩效挂钩。

科室成立由3人组成的考核质控小组,其中护士长担任组长,护士每天统计工作量,每月底对工作量进行总结,考核质控小组监督,月底考核质控小组将每人的工作量、工作能力、工作品质、工作纪律等进行综合考评后以具体分数显示出来,其中,90分以下绩效系数在原基础上下降0.1个系数,100分以上在原绩效系数上上调0.1个系数。这样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并可以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1.5 增设各种标识,保障患者安全。

为了保障每位患者的安全,防止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科室增设了各种标识,主要包括:(1)对入院患者及时进行评估,对存在压疮的高危人群,填写压疮评估表,并上报护理部, 采取相应护理措施。(2)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在床头、病历、一览卡、体温图上均有标识。(3)对有烫伤、坠床、跌倒等危险人群的床头建立防烫伤、防坠床、防跌倒警示标识,在开水房门前放置“小心地滑”等警示牌。(4)术后带有各种管路的患者床头均有“防脱管”标识。(5)每个病房设有温馨提示卡,比如请保管好您的物品、请勿在病房吸烟、请保持病室整洁、病友也是朋友等等。(6)每个病房悬挂骨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内容包括作息时间,本科开展的各项服务措施等。(7)每位患者床头设有服药卡,包括所用药物的名称、计量、用法及服药时间。(8)在换药室、治疗室门口均贴有“闲人免进”的标识,消毒时门上挂有“正在消毒”的标识。

1.6 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石,是临床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前提,落实基础护理是新医改的亮点部分[2]。在骨科大多都是卧床病人,基础护理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根据科室特点(1)完善优质护理服务项目及内涵,制定科学、量化的基础护理服务工作检查标准。(2)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加强年轻护士的理论和操作培训,每月进行考核,并纳入绩效考核。(3)实行责任制,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4)加强护理人员礼仪培训,规范护理行为。

1.7 严格护理质量控制

1.7.1 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负责质量检查、评价工作。

1.7.2 每周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月底对满意度调查进行分析统计,对患者的意见进行梳理、总结,经全科会议讨论后,对每个人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与指导,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

1.7.3 在病区公示分级护理服务项目,接受患者和社会的评价。

1.8 专科特色护理

骨科患者贵在功能锻炼,为了防止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我科对患者家属实施“陪而不护”的护理模式,并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给其建立健康教育处方,内容包括:功能锻炼的方法、饮食指导、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科护士长。

2、 结果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不但调动和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明确了工作方向,同时也使各项工作流程得到优化整合,走向标准化、规范化。从月满意度统计中可以看出护理服务综合满意度已从2010年的 94% 上升至2012年98%,这也大大提高了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3、 体会

3.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使护理人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得到切实转变,使其明确临床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以更贴心、更优质、更安全的服务于患者,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3.2 骨科大多为卧床病人,生活都不能完全自理,需要有人协助完成,自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患者所有护理服务几乎都由护理人员承担,这样,既保持了病区内的整洁有序,也大大减少了陪护率,减轻了家庭负担,从而也进一步保障了医疗安全。

3.3 责任小组长制,24小时无缝隙化管理实施后,护士的责任心得到了很大提高,通过简化护理文书,护士更有时间与患者沟通并进行指导,这样患者和家属就更加相信与依赖护士,遇到问题愿意告诉责任护士寻求帮助,从而护士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自豪感。

3.4 绩效考核制度不仅促进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加强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使护理事业在良性竞争中得到发展。

3.5 目前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因护理人员人数有限,而工作量更大,使护理人员从生理和精神上深感疲惫,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服务质量。而我科通过实施患者家属“陪而不护”的护理模式后,这种局面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而且也让患者家属亲眼看到了我们优质、高效、全面的服务,使患者和家属更加放心和安心。

参考文献

优质护理服务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结合更加规范的护理流程,增加科学的综合基础护理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降低护患矛盾的发生[1]。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规护理方式和优质护理服务在心内科的应用,旨在总结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科学护理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112例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50例,年龄为43~85岁,平均年龄为67.88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普通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1.2.1改变工作模式 目前研究表明护士在上班期间用很多时间来书写工作表格,严重占用了与患者沟通和护理的时间,因此优质服务要求简化护理记录,取消护理评估等不必要的记录[2],使护士的时间更多的用于护理患者,同时要强化护士责任制将病区内所有病床按护理内容承包到每名护士,科学合理的安排上班时间保证护士有足够的休息更好进行护理工作。

1.2.2增加基础服务项目 要定时对患者进行知识教育、心理辅导、用药指导、紧急施救等多项基础的护理项目,使患者更加全面的认识心内科相关性疾病,降低患者的恐惧性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同时应指导患者和家属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如何在第一时间进行自救,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药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3]。

1.2.3开展专科特色护理 心内科患者大多反复住院,因此对护理人员择优选择情况明显,这就要求经验不足的护士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护理水平同时心内科病情危重患者较多,因此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承受压力和处理抢救工作的能力;由于心内科患者经常夜间发病,所以要根据患者病情增加夜间巡视的次数[4]。

1.3评价方法 两组患者通过护理质量综合评分表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评分,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护士护理患者的时间和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所用数据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

2结果

研究组护士更多时间用于护理患者,而对照组护士书写护理记录时间多占用了护理患者时间;研究组护理质量综合评分为99.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0.12分,P

3讨论

从患者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综合性的优质服务是全社会对护理人员的强烈要求。本研究通过对比传统护理模式和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显示,优质护理服务能极大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加增进了护患的和谐度减少了纠纷,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了病情的同时也掌握了心内科的相关知识、用药常识和相关急救知识,更为重要的是缓解了恐惧心理能更好的接受治疗[5]。

本研究中,研究组护士护理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书写护理记录时间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总之,持久的开展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临床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洁云.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内科病房应用的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8):286-287.

[2]崔群仙.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体会[J].护理研究,2011,25(1B):158-159.

[3]屠燕,房洁,孟江南,等.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体会[J].护理学报,2011,18(4A):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