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教育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语感和语识
李海林认为,语文是语言运用(此处的语言运用,既是指语言运用的过程,又指语言运用的结果),而语言的运用就是言语,因
此,语文就是言语。他以及大多数研究语感问题的专家,都认为语感是一种心理活动,应该从心理学角度去研究。他们给语感下了许多定义,李海林将之归纳为两种类型:感受论和直觉论。他认为,感受论的局限在于,“感受论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抓住了语感的某些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或者错把语感的一些表现形态当做语感的本质所在”。直觉论的局限在于,“它与感受论一样,是一种外部描述,而不是一种内部规律的揭示”。他对语感概念的界定为:所谓语感,就是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他对语感的研究,和直觉论一样,仅停留在直觉层面上来探讨,窄化了语感的内涵。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类:有意识和无意识。关于无意识,刘大为研究认为,根据主体对于无意识的觉察程度可以将无意识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直觉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所谓直觉意识,他认为,是指“我们在进行意识活动时只停留在知道、意会或者自明的状态中,我们进行的就是直觉意识”。直觉意识指的是主体知道直觉的内容是什么,但是不能或者不能清楚地说出来,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谓下意识,他认为,“对下意识我们不能直接觉察,不知道也不能意会意识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外显的行为动作表明了意识仍然在获取和加工处理信息并对我们的身体发出了指令。”所谓潜意识,他认为,“我们完全察觉不到它的存在,无论是直接的自明意会,还是借助间接地外部动作。对之我们只能根据种种因果关系运用一定方法进行推论,假设在我们丝毫无所知的情况下,意识仍在进行它的活动。”据此,他把语感界定为语言的无意识。这个概念的不足之处在于“语感”之
“语”应该是“言语”而不是“语言”,因此语感可以界定为:言语的无意识。
既然人的心理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语感是言语的无意识,那么与之相对应的言语意识就是语识。语感与语识,在言语心理内
部是对立和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言语经过大量的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就会被排除到意识之外,进入无意识的层面,此时,语识就变为了语感。同样,言语如果在无意识层面长时间得不到强化,有可能又会重新进入意识层面,此时,语感就变为语识。
有人认为语识就是人的语言知识或者言语知识,这是不确切
的。语识是一种心理,而语言知识和言语知识是一种知识。语识有时候会借助于语言知识或者言语知识,但是语识并不是语言知识
或者言语知识。李海林认为,语言知识是一种陈述性知识,言语知识是一种程序性知识,都属于知识的范畴。言语要借助知识,但并不是知识。
二、语文能力包括语感和语识
关于什么是语文能力,李海林在他的著作《言语教学论》中只破不立,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他指出:“语文能力的内涵和结构首先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必须从心理学角度开展语文能力的
研究。”“所谓语文能力,简洁地说,就是运用语言的能力,或者说,就是言语能力。”上文已经得出结论,言语心理分为语感和语识,而能力本身也是一种心理,因此,言语心理就是言语能力,语文能力就是语感和语识。但是在语文能力中,语感和语识的地位是不同的,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
三、语感是语文教学目的的中心
关于语感地位问题的探讨,首先必须明确三个概念,分别是语文、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李海林认为,语文、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关系为“语文是语言运用;语文学科是以语文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知识体系;语文教学是以语文学为学科基础的一门课程”。在这三个里面,要探讨的是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问题。
在经过一番论证之后,李海林认为:“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实现
语用目的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语用目的的‘附带的效果’,开发学生智力是实现语用目的的心理前提,提高什么能力已经内
在地包含在语用能力的内涵之中。逻辑的结论是: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这是语文课程教学目的的唯一表
达,除此之外既不需要其他目的的补充,也没有第二种表达。”“语用能力的核心就是语感,语用能力的基本内容也可以表述为语感目的。”因此,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中心。
四、语文教学的功能是言语训练
从语文教学目的的角度来看,语感的确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但是,判断一个课程的核心,不能从它的目的角度来看,而应该从它的功能角度来看。目的是主体对满足需要的一种憧憬、预测和设
想,而功能是一种行为模式,通过此行为,某物实现了它的目的。如果语文教学从功能上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那么谈它的目的也
就完全失去了意义。所以,探讨语文教学的核心,首先必须从它的功能角度来分析。
为什么要设置语文课?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在叶圣陶先生看来,设置语文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读书、作文的能力,语文课的功能是训练。能力有先天和后天之分,任何一种后天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需要训练。例如学骑车、开车,掌握一门技能,都需要经过训练。作为一种语文能力,同样,它的提高也需要经过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语感能力。”虽然两人用了不同的词语,叶先生用“训练”,吕先生用“培养”,但是他们都指出了语文教学的功能。
五、语文教学的中心是语识转化为语感的训练
语文学习,一般来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自然状态下的语文学习,即从语感到语感,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习得;一类是语识转化为语感的语文学习,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学得。语识转化为语感,首先必须要在一定的语感基础上,还需要借助语言知识或言语知识,通过训练,这种转化才有可能实现。在语文学习中,第一种类型居于中心地位,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后一种类型居于中心地位,否则,设置语文教学就失去了意义。
学术界强调语感在语文教学目的中的地位,但不能因此而否
认语文教学的功能及其所存在的价值。片面强调无意识状态下的习得,忽略或者否定意识状态下的学得,实际上就是否定了语文教学存在的价值。可以承认,语文能力的提高可以在自然状态下实现。古人语文能力的养成,大致就是在自然状态下以无意识的形式进行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话中间就蕴含了这样的道理。但是,我们现在的时代和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不同:(1)学生除了要学习语文之外,还要学习其他学科,因此就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来对所有的言语作品进行熟读、精读。(2)在古代,语文学习是文人仕子们走向仕途的必由之路,而现在,语文学习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手段,没有必要再进行那种“苦吟”性的活动。在现代社会,采用那种无意识状态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方法来促进语感生成,时间上不允许,形势上没必要,操作上不可能。这种做法,只会导致语文学习的低效率。现代教育,设置语文教学,其目的就是改变以往低效率的自然状态下的语文学习,通过训练,加快语识向语感的转化。语识向语感的转化,要在一定语感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借助一定的语言知识或者言语知识。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1)语感是言语的无意识,语识是言语的意识,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2)语文能力是语感和语识,语感是语文教学目的的核心。(3)探讨语文教学的核心,不应该从语文教学的目的角度去分析,而应该从语文教学的功能角度
去分析。(4)语文教学的功能的核心就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核心。(5)语文教学的中心是将语识在现有语感的帮助下,借助语言知识和言
语知识,变成语感的训练。简单来说,就是语识转变成语感的训练。
长时间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一直没有消失,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问题并不是出在训练本身,而是出在训练的不科学之上。张志公先生很早就提倡语文教学要“科学化”和“现代化”,但如何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地安排训练,是每一位研究语文教学和从事语文教学的人应该共同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3]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刘大为.作为语言无意识的语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2003(1).
一、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教师就要解读学科优势,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小目标,将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从理想转变为现实。如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养成。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人们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往往存在一定的错误。在人们看来,语文知识最好学,不需要花费什么力气。可事实上,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既可以作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也可以传递人类的精神文明。再如,语文知识需要学生锤炼语言技能。因此,学生要能够通过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活动积累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便处理语言信息,并积极地反馈。当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要将习惯养成作为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展现语文知识的魅力、教师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欣赏到文字之美,让学生生成积极的民族情感、爱国情感,有助于传播文化智慧,帮助学生拥有综合素养[2]。由此可见,在解读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的内容时,“应试”内容只是选择之一。文化元素、情感元素、思想元素、生活元素都应该融入其中。
二、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开展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时,笔者建议,要将听、说、读、写四项最基本的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充满了活力,他们的潜能正等待教师的挖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通过与教师的能力整合,促使中职语文教学自然化、本色化。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将语文素材资源以舞台剧的方式展示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将更多的学习权利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与作者对话,与课文中的角色对话,将自己的视角与专家的视角整合,使人物演绎更为丰满。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会为学生提供展示空间,让学生能够通过积极地反馈,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获。如中职学生的记忆力非常好,而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词句积累、读读背背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笔者就将二者整合,让学生借助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完成资源的收集,再将他们认定的好词、好句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然后,通过记忆竞赛的方式,将死记硬背转变为一种充满热情与活力的竞赛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没有迫于压力完成记忆背诵,而是成为了最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他们不满足于他人展示的内容,不满足于教材展示的内容,会动用自己的学习能力,积极地获取更多的资源,被我国的文化所感染,被时尚文化所触动,进而形成文化素养、学习能力[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创新教育
序言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学革命。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于漪认为“语文是进行素质教育最有效的一门学科”,这固然赞誉了国语对素质教育的突出作用,然而现行的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显然难以担当此重任。
其一,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理论空泛,大多停留在经验层次,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归根结底还是重知识、轻能力。
其二,灌输式教法依然占据相当大的市场。虽然也有人提出启发式、开放式、快乐式等教学方式,但言之者众,行之者寡,大多不敢贸然尝试。
其三,教材改革的步伐跟不上语文教学的需要。教材多年不更改,有的已经过时,甚至还有的与教育教学理论相违背的现象。
上述状况,势必造成课堂上教师很累、学生很烦的现象。怎样才能“让小学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关键在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真正树立“创新教育观”。而深化改革的前提,是学习和掌握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从而彻底改变“少慢差费”的现象,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为此,我们认为必须抛弃或改变几个传统的教育观念。
首先要改变教师的学生观。传统的“水桶说”,其本身体现的教学思想就是错误的。其致命的弱点在于把学生看成一个个空空的容器,一个空的被动地等待“灌”的容器。这种观点从根本上无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忽视了青少年的活力和灵性。
其次要改变学生的教师观。早在唐代,韩愈就发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这实在是至理。因此,我们应该强调的是,学生在对教师的人格、劳动尊重的同时,更应“藐视”教师,“否定”教师,把教师看成是一个顾问,一个助手,一个可与之争辩的朋友。惟其如此,方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观念的改变为进行崭新的课堂教学扫清了路障,接下来就是如何实施的问题。我深知小学语文教学是义务教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无疑要承担创新教育的重任。
一、更新教育观念,破旧立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中外学生对比起来,虽然外国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大用功,但却经常能有一些独特的见解,而我国学生虽然平时学习刻苦,成绩也不错,可遇到问题时却常常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评判者,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驾驭,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压制下,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毫无创造力可言
(二)、创造和谐氛围,铺平创新路子。
心理学家曼德勒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识解释,认识解释引起唤醒知觉,唤醒知觉导致情绪体验。因而那种昏昏欲睡的思维状态,死气沉沉的思维空间,是诱发不出创新激情,迸发不出创新火花的。怎样创设和谐教学氛围呢?首先,教师要以情激情,以情启智,以情动人,摒弃“师道尊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其次,教学中把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听取学生意见,突出主体作用。三是打破师言堂的教学格局,避免牵着学生鼻子走,师生之间要共同讨论,达到配合默契,心灵相通的教学境界。
(三)、重视多向质疑,播洒创新种子。
疑是创新的种子,是科学的助产士,是真理的磨刀石。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质疑就意味着思维有了方向,有了目标,它会推动人去思考、去探索、去解决。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进取、自信的精神
儿童的信赖意识较强,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这种现象制约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和创造欲望,更缺乏创造意识与能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进取、自信的精神,彻底消除依赖意识。生活中,教师要把学生视为自主、发展、有潜力的人,热爱和关注每一个学生。
(二)、组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生阅读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各种阅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一些探求知识的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有以下一些类型。
(三)、挖掘阅读材料中的素材并充分利用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诗歌、寓言、故事等,很多事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比如曹植的七步诗,充分表现了封建社会因为皇权的争夺而导致的兄弟相残的历史史实。在学习这首诗时,不妨给学生深入描述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并将诗中描述的故事进行引申,列举历史上类似的皇权争斗的故事,让学生内心产生深刻的印象,使其认识到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扭曲,更让他们深刻懂得,生活在当今社会,同学之间团结友爱是多么的值得珍惜,实际上是给学生上了一次生动的思想品德课。
(四)、鼓励学生质疑阅读材料,培养其全方位思考能力
全面的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对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而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地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康纲.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J].科学教育.2009年第4期.P36-37.
[2]李平霞.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教育艺术.2008年第3期.P17-18.
[3]贺芳芳.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J].金色年华.2009年第10期.P208.
1.职业核心能力问题的提出
劳动力市场的必然要求就是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概念的产生是因为社会生产和人才需求不能相互适应的矛盾。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劳动力市场上,技术的进步导致知识技能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就业能力结构发展的预测对于人们来说也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劳动力知识技能的针对性也变得更小。二是在经济生产上,因为技术进步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相应的劳动组织受到新兴生产方式及扁平式劳动组织的挑战。这样的转变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职业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中,职业人才的内涵、培养目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具主义的教育观念逐渐改变为以人为本,立足人才的全面发展,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2.对高职生语文能力的认识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是为培养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而服务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语文能力是职业核心能力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能力是从专业活动的特殊的能力,指人可以完成某种语文活动具备的必要条件及心理特征。我国对于高职语能力的认识可分为四种:一是仅把语文能力看作是一种特殊能力,二是把语文能力看作为结构,有二维结构说、三维结构说、多维结构说,三是把语文能力分成很多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为多种因素,四是提出语文能力结构为表达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等。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在解决人文性与工具性如何有效结合的基础上,还应当考虑到高职生职业生涯的需要,把职业核心能力作为重点培养。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生语文能力构成有哪些
1.信息处理能力
依据职业的需求,使用多样的技术方式,取得、整理、传输、创新和展现信息资源就是信息处理。其能力用数据、影像、文字等多媒体为主,用文件处理和网络通讯等技术为辅助,用来更好的解决处理工作的任务。信息处理能力有多方面组成: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的加工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和信息的应用能力。高职生在这个计算机网络日益重要的时代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尤为需要培养,要涵盖的不仅仅是技术能力,还有信息意识的能力即人们对目标信息的捕捉判断和使用能力,的内层能力,主要表现为三要素:感受、观察和关注。
2.与人交流能力
与人交流主要是在交往之中,用言行探讨、讲说、阅读来获取。并且能够表达观点和分享资源的能力。用汉语做载体,在读写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学的运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工作等目的。交流的含义很广,有:提供建议的能力、提供信息的能力、提供陈诉的能力。在不同人群中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
3.革新创新能力
革新创新能力是用以创新的方法来改进或革新方案的能力,要勇于挑战,并且不断调整修改的毅力。得以为陈旧的信息注入活力与价值,他是各个职业中非常关键的能力。语文是实践性的课程,在实践中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因此学生需要熟悉清楚合作计划,理解合作目标,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语文是综合的学习、是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与人合作能力的一个平台。语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一定的作用。语文不仅能够直接培养创新思维等品质,也渗透在其他学科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高职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语文教育创新程度,已经与创新人才质量有直接关系。
三、结语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含义
我们先来说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它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去整合学科课程,二是信息技术既是整合的手段,也是“整合”好的课程的有机要素。整合在它的初级阶段,可能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似,但实质上是有区别的。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是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也就是说,“整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语文学科原来的一套东西纹丝不动,肯定只能和信息技术简单“拼合”,或勉强“贴”上去的负担。所谓“整合”,就是必须有所“整”,而后才有二者的紧密融合。
从这点看“整合”昭示着这样一种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这意味着语文教学的一场革命,一次挑战。
语文教学面对的既是未来的挑战,也是信息时代的空前机遇,更是对构建新课程体系的探索;语文教材面对的是空前广袤的视野,是空前扩展的丰富资源,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创造所获得的空前便利的条件;语文教师面对的是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都将在极大程度上补突破,是师生互动将在过去难于想象的同步、异步等多种方式下实现空前的优化。这一改革,不会割断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历史,它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起步;但只有充分看到改革的目标、条件、方法都与以往的语文教改迥乎不同,步子才能真正迈出去,迈得高远。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知识、能力、素质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要素,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只有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素养的形成三方面为准则,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网络信息技术为传媒的三维目标的落实,从而建立以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基于文本、语音、图形和视频等多媒体的教学支持。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指示,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师生双方的交流,如讨论、辅导和答疑等,确保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它最终要解决的是全方位问题。从课程标准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考试评价,都要在与信息技术融合中实现改造(不是一般性增补删改),从而“整合”为更合理的能力标准、知识系统和教学体系。当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比如上网,在怎样使学生善于搜索、筛选、鉴别、处理信息等一系列问题上,在怎样良好地体现师生“主导——主体”关系上,就都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地方。
2、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参与、自动探究与交互资源的过程,不仅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而且能手脑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活动,使得学生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增加了所接受的信息量,增强了记忆的效果,加快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速度,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去年,我们六年级语文组搞了一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研究课——走近老舍。老师充分地尊重学生选择学习内容,上课时老师让学生汇报自己想研究、了解老舍的哪方面的内容,有的要研究老舍的作品,有的要研究老舍的生平,有的要研究老舍在北京的生活,有的安研究别人对他的评价……接着学生到学校为本课设立的“老舍网站”去搜集大量的有关的资料。此时,你可以看到全班50多个同学都在参与教学活动之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汇报时,更是丰富多彩,孩子们不但看了大量的图片、照片、而且欣赏了话剧、电影、戏剧、还聆听了语言幽默、诙谐的语言。本节课扩大了阅读量,体现了电脑的先进快捷,产生了平日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3、要发挥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
网络环境下立体交互的教学过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和多媒体地展示教学内容;且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和文字清晰,化虚为实,变静为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学习环境的保证,使学生获得能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并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工具作为助学和促学的最佳辅助方式。
这种新型的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创建,首先在于教师的新型理念,其次是建立了一个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教学程序:在课堂上通过导向、素材资源和操作资源的有序传递,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激导鼓励、诱导启发和疏导整合,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实践为创新和自主探索学习的教育理论。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优势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训练水平,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因此,许多专家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鸟的天堂》一课,写的是广东省新会县天马公社的一棵大榕树,这对于北方孩子来说,从未见过,很难想象,我就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作者巴金爷爷一同到“鸟的天堂” 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文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时而被“鸟的天堂”那幽静的环境所陶醉,时而为船桨那有节奏的划水声而欣喜时而为榕树的繁茂的姿态的独特而惊叹,时而为鸟儿的繁多而称奇。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南国,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的景色,怎能不使他们欣喜若狂?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又怎能不乐于去学习呢?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现代社会对阅读、写作、识字能力提出了新的目标,单就阅读而言,要求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让学生多一点“吸收”。如何迅速而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吸收量,使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阅读总量剧增,背诵课文增多,阅读速度加快,最终提高阅读效率,提高人文素养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为语文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条件。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他还做能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语文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正在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包括:(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传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可见,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学习的基础。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条渠道,为学生创设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广阔空间。
(1) 组织学生课前收集信息。
(2) 教会学生整理信息。
(3) 针对疑点,筛选信息。
(4) 引导学生运用信息。
(5) 互相交流扩大信息。
4、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重新的确认。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
5、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机互动、师机生互动、生机互动、生机生互动的多种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有且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我们相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必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必将对新课标的实施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必将促进教育事业的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1、《语文新课程标准》
2、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3、裴娣娜教授《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发展性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