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爬山虎的脚教案

爬山虎的脚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爬山虎的脚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爬山虎的脚教案

爬山虎的脚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外来工子女课堂有效性备课授课拓展

如何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呢?这是我在蓝塘小学任教以来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我所任教的蓝塘小学,每班几乎有75%学生是外来工子女,这些外来孩子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化背景都与我们当地孩子有着巨大的差别,以往的教育方式在这群孩子身上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他们问题凸显为这四方面:一是基础差。这校外来工子女大多数没有接受过学前教学,给了小学老师的教学带来巨大的负担,这些孩子也学得非常吃力。二是课余学习时间少。由于外来工子女家庭的经济状况普片较差,父母忙于工作养家,根本没有时间监督孩子们的学习,而且文化水平低,毫无能力对孩子们进行辅导,孩子放学后完全是放任自由。三是阅读面窄,课外知识少得可怜。这样群体的孩子,他们都没什么机会阅读大量的课外书,偶有一两本属于自己的课外藏书已是很了不起的事。四是学习意识不明确,积极性差。

以上的这些问题就造成了外来工子女的学习成绩远不如当地城区的孩子,那该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对他们家庭的情况,作为老师的我们是没能力改变的,但在课堂上的这些孩子,我们是有办法掌控的。对于这些小孩来说,学校几乎就是他们唯一的学习场所,所以课堂上的效率显得尤其重要。那如何在课堂上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呢?我根据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的几点教学心得。

一、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备课,确保课堂的有效性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备好课便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想要有一堂成功有效的课,先决条件就是要有成功有效的备课,对于像我校的学生而言,老师备课时对资源调配是否合理充分显得尤其重要。像老一套只根据《教师教学用书》配上教案在书中点划勾勒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这些外来工子女学生,他们的阅读知识面原本就窄,要是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单单照本宣科,那他们的视野就得不到开拓。那如何在授课时丰富他们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呢?多媒体的普及运用,为教师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我在备《富饶的细沙群岛》一课时,我通过制作课件进行备课,备课的重点突出了西沙群岛的“美”与“富饶”,我的学生都没去过西沙群岛,甚至大海都没接触过,要是单靠文字的表述,孩子们是很难真正领略到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因此,在制作课件时,我出示了大量能体现西沙群岛美丽富饶图片,并配上相关的视频,让孩子们用眼睛与耳朵直接去感受。当我用多媒体平台把这些图片与视频播放给他们看时,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发出“哇!”、“真美!”、“好漂亮啊!”等感叹,这样一来,不用老师再说什么,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就已经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我还运用多媒体对我国其它岛屿作了简单的介绍,这样就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向往!

由于多媒体在课堂是运用,把文字抽象的描述转化为直观体会,这样不单减轻了教师的授课压力,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对于物质资源缺乏的外来工子女学生来说,他们比别的孩子更为渴望能从老师那得到知识的拓展,教师运用上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备课不仅满足了这些孩子的需求,还为课堂效率提供了有效保证。

二、高质量地利用授课40分钟,确保课堂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要在课堂40分钟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课堂几乎是外来工子女学习时间的全部,课堂质量的保证即意味着他们学习效果的保证。

1.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知识达到量的积累

现有教学经验表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充分尝试历经困难之后获取到的知识,比起教师的详细讲解所获得知识,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应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因他们获得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观察、思考、推导的过程。小组合作探究,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达到资源有效地共享,知识量适度扩展的目的。

例如教《桂花雨》时,我让孩子们进行小组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与探究精神,让他们把课文读通、读懂后,小组讨论,根据课文提出自己不能决绝的问题,小组内消化,小组成员不能解答者再在班中提出。我设了个“最会发问”奖,奖励大家一致认为提出最具价值问题的那位同学,我还设了个“最佳解答员”奖,表扬那位最能解答问题的人,我最后设了个“最佳合作小组”奖,奖励本节课合作得最好的小组。我事先把奖项与奖品告诉大家,激励起孩子们我热情,这样,整一节课不单高效地完成了这课书的教学任务,还调动起了课堂气氛,最重要的是一节课下来都是有学生自己主导完成,教师仅仅需要把握时间而已。外来工子女质朴纯真,他们极其珍惜老师每一次表扬,每一份肯定,在这节课中我备的奖品并不珍贵,但却令他们欣喜如狂,通过这种授课方式他们不但在这节课中学到了要学的知识,还得到了身心的愉悦!

2.因“地”施教,拓展课堂空间,知识落到实处

蓝塘小学因地域问题,确实在很多方面不如城区学校,但也有着城区不能媲美的地方优势。课堂不仅仅局限在一座几十平方米的屋子之内,在标准意义上的课堂之外,还有一种天然形成的“大课堂”――大自然。自然和社会都是一部巨大的“无字之书”是语文教育最好的教材,运用得当会为我们带来无尽的惊喜。例如在上《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时候,我带着学生们走出课堂,直接面对一大墙的爬山虎,从而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叫做《爬山虎的脚》,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到好好观察一下爬山虎的脚,好吗?”

生(齐声回答):“好”

师:“那现在你们就细细去观察一下爬山虎,特别是它的脚,然后告诉老师你的观察所得”。

没过多久孩子们纷纷来报告自己的发现。

生1:“爬山虎的叶子刚长出来时是红色的”

生2:“爬山虎的叶子都往下长的”

生3:“爬山虎的脚长的像个小毛球”

生4:“爬山虎的脚贴在墙上贴得可紧了”

……

这样教《爬山虎的脚》不仅能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的有效性基于它的实效性,实境学习就是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追求一种实际效果,亲近自然因地施教,有利于学生更为直观地把握实际生活,通过标准课堂之外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细致地观察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认知能力。

3.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大多数老师最为头疼的难点,那对外底子薄,积累少的外来工子女而言就更是难中之难了,面对这个问题该如何应对?我们在基础性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比如要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必须要让他认识词句的修饰作用,要想他们能认识词句,他们必须要学会这些词句,要学会这些词句,就必须要学会如何拼音,如果再往下细分的话,拼音之中又有重点和难点,所以我们经常所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三年级的写作课上,我采取了一下方法:(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讲一讲写作文,写作文对大家来说难不难啊?

生(齐声地):难。

师:是的,写作文很难,但是写作文也有方法的。农民伯伯原来用肩膀扛面粉发现又重又累,所以他们就开动脑筋发明了推车,有了推车就发现再多的粮食也能轻松地运完。写作文也要有方法,也要开动脑筋,让难写的作文变得轻松有趣。大家要不要学一学啊?

生(齐声地):要。

师:好,我们仔细读一读屏幕上的两篇作文,然后说一说你们的感受。

大家都认真地开始读屏幕上的作文。老师让学生依次说自己的想法。

生1:这篇文章的语句很优美。

师:对,语句优美,你们知道这些语句是从那里学的吗?

生1(摇头):不知道。

师:好。还有没有其他的地方好呢?

生2:老师,我感觉这篇文章的读起来很流畅。

师:对,但是为什么流畅呢?我们先放一放,再听下一位同学的看法。

生3:老师这篇作文中写到了“旋转木马”可我们从来都没发现过。

师:恩,很好,这种旋转木马只有在城市的公园里才能看见。

……

先让学生自己体会好作文究竟好在哪,最后老师作总结:①好的作文都是语句优美的,而这些词句都来自于书本,教学生要善于记录,还要多读多练。②好作文读起来都是很流畅的,因为它们的结构好,教学生抓好开头与结尾。③要学生写真实的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不是他们没有题材,而是不会组织词语,不懂布局谋篇,我从两篇范文入手,指出写作文的关键所在,从刚入手学写作文就要掌握好写作的方法,这样就铺顺了他们以后写作的路。

三、结合地方资源,课后拓展,巩固课堂的有效性

我们学校位于蓝塘村内,学生都居住在村子里,离校近,放学后,我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20分钟,这20分钟的就是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拓展时间。我常组织他们在小学的图书室内进行,或小组通读一本书,谈谈读后感受;或记录书中的好词佳句;或找到与当天所学相关的资料阅读等。课后的延伸起到了知识延续加温的作用,是课堂有效性落实的一个好保证。

外来工是目前很多城市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子女教育是学校面临的新挑战,针对他们的特殊性,找出一套保证他们学习成效的办法,不仅是作为老师对学生应有的态度,更是教师作为这个社会成员该尽的责任。我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探究,力求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课堂。

参考文献

[1]罗丹语《实验・探索・创新》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卷。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1-5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8月

爬山虎的脚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作文阅读导学模式

***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的总设计,使单元课堂教学模式学科化,课型化,我们设计的“小学阅读导学”和“作文导学”两个亚模式,经过41名教师的一年多验证,证明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概括性。该模式提练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作文”两个重点。2.操作性。提出了教师的行动步骤,使教学活动开展有理有据。3.整体性。要求教师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握年级特征,以单元和课时目标为依据教,不肢解课文,不搞串讲分析。4.针对性。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来的:一是课堂教学存在着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二是教学活动缺乏科学有序的管理常规;三是教学优劣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教师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5.优效性。该模式从德育、学习能力、认知三个领域规定了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任务和目的,体现了小学语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特征;模式还运用了目标导学理论,在操作程序上汇聚了众多成功的教学活动方式,养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其具有优效性。

一、对目标导学体系研究中教学模式的认识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一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引导绝大多数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以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基本范型。

(一)理论依据

小学目标导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及我国目标教学的丰富实践和理论探讨,现代认知心理学之认知理论的建构学说,元认知理论。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形成了认知、德育和学习能力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体系。

(三)操作程序

1.单元教学操作程序是:设定单元目标课时按标导学形成性测验矫正补救单元达标测验。

2.课堂教学操作程序是:准备示导议练诊断评补。

(四)操作策略

教师在该模式中是目标的提供者和学生达标的组织者。教师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分解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并用目标去准确界定它。教师按标施教,以标导学。

二、关于小学阅读教学目标导学模式的构建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特点

1.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发展认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语文知识的基本特征具有教化功能和情感性,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让学生感知、理解、鉴赏、积累、运用语言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就阅读教学来说,学生是凭借语言和文字思考的,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主要心理成分就是思维,所以发展思维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

2.阅读教学是一个整体,词、句、段、篇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构成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根据目标进行整体训练。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小学阅读教学,要通过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答思想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和复述指定的课文;能读懂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

2.德育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3.能力目标。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

(三)操作程序

1.初读准备。初读全文,感知全文,了解全文大意;深入学习每个段落时要初读,承上启下。从而在认识上有所准备,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2.精读示导。确定重点词、句、段作例子,进行导读;教师通过指导,诱导、引导、辅导,释疑解难,把握作者思路。

3.情境议练。以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议练;根据课文的特点,通过图画,生活,实物,声象,语言再现情境,引导学生听、说、议、练。

4.回讲诊断。学完每个段落后,可回讲重点词、句和段,诊断掌握情况,及时矫正;学会全文后可根据板书提示,问题脉络,图画情境进行回讲,诊断掌握情况,及矫正。

5.归纳评补。一般是每个知识点学习之后有小结,归纳,并视其掌握情况进行评补和补做;重点是在精读示导之后,情境议练之后,回讲诊断之后,一方面归纳梳理知识点,一方面要归纳总结存在的问题,从而再次补救。

(四)操作策略

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

(五)运用示例

课例:人教社九义教材第七册《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

执教:德阳市中区八角井镇小学教师黄沐洁,女,20岁。

本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对《捞铁牛》、《蝙蝠和雷达》、《新型玻璃》、《一项科技活动》的阅读,要在理解词句,读懂自然段,练习给课文分类的基础上,学习归纳段落大意,以便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同时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立志为祖国现代化作贡献的教育。

本课时教学目标:德育——使学生懂得人类可以从研究其它生物中得到启示,激发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教育他们爱科学,学科学。学能——练习归纳段落大意来理解课文的能力。认知——①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②“启示”是什么意思?③用一句话说一说1、2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以问题促读促议)。然后精读3—6自然段,并创设情境议练:①填表并说一说: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实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证明了什么?②“反复”一词表现了科学家怎样的品质?③看灯片说一说: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飞行的?④练习P105第3题,互评矫正。(精读示导,精境议练)。继续学习第7自然段,根据图法和板书说一说:①飞机和雷达的联系;②练习P105第2题,互评矫正。(情境议练)。最后总结全文:①出示1,2,3—6,7自然段的大意,并根据这个意思分段;②归纳概括段意的方法和全文的主要内容;③用“启示”“摹仿”“发明”3个词语,举例说一说人类仿来的例子。(归纳评补)

三、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目标导学模式的构建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

1.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答出来。

2.小学作文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的集合训练。

3.学生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加深,改造和系统化,并能进一步猎取自然和社会知识;在情绪体验中,可以陶冶审美感情,激发求知欲,发展个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逐步做到①有具体内容。②有真情实感。③有中心。④有条理。⑤有重点。⑥展开想象。⑦注意选词用语。⑧写完后要修改。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①观察、思维、表答密切结合的能力。②能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要表答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说假话,思想健康,别人看了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三)操作程序

1.观察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作有关人、事、景物的观察,准备作文的素村。

2.范例示导。结合单元的读写重点和本次作文要求,分析一两篇范文,引导学生揣摸作者的写法,迁移到本次作文中来。

3.口头议练。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口述片断、梗概,思路,脉络,也可以口述若干细节,可以口述开头,结尾,过渡部分,也可以口述全文。

4.试作诊断。在观察,范例示导和获得其他同学口述信息的基础上试评,进行自我诊断。

5.修改评补。经过试作之后,引导学生自改,互改,有针对性地集体评改,修正,适当重作,然后誊正。

(四)操作策略

指导学生作文从内容入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多练笔。

(五)应用示例

课题:人教社九义教材第七册《围绕一个意思写好一个片断》,两课时。

执教:东方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弟小学教师周建华,男,24岁。

相关期刊更多

厦门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厦门市委宣传部

老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