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球经济市场

全球经济市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球经济市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全球经济市场

全球经济市场范文第1篇

金砖四国消费加速

美国消费者可能仍然在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上占据统治地位,但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消费者支出两项增长跟新兴市场相比黯然失色,尤其是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所谓的“金砖四国”)相比。事实上,自2007年以来,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一个过渡阶段,中国和印度的消费者对国际贸易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

鉴于此,自从2009年6月的“大萧条”结束以来,平均通货膨胀调整后的美国消费者支出年增长为2.2%。与此同时,自从2006年以来在印度和中国的通胀率调整后的消费支出每年增长已超过7%。

图1说明了在新兴市场的消费转变。美国的消费占世界GDP的百分比于2002年达到高峰,约22%,从那时起一直稳步下降。消费者在西欧的消费支出在2004年达到了世界GDP总值的近18%,自此之后,以大致相同的速度下降。

这种趋势有望继续。IHS Global Insight的全球方案和全球消费市场的计量经济模型预测:到2015年,美国和西欧消费支出总和占世界GDP的比例将只有26%,从2002年38.5%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下降。

与此相比,金砖四国的消费支出,从1995年至2005年平均为4.4%,占世界GDP的8.1%,在2010年到2015年预计将达到近12%。

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推动变革

经济大衰退,欧洲目前债务崩溃,欧洲和美国的增长乏力可能加剧了这一面向新兴市场的消费转向,较强的相关人口和经济是这一转变的推动力。

例如,消费者支出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约70%,而西欧的消费者支出占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略小于60%。发展中国家是不太一致的。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例较低,约为36%,而印度的这一数据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与西欧相当。

对外贸易(进口+出口)在金砖四国中发挥的作用比在西欧和美国小,这些国家的政府正在努力促进出口增长,以避免因疲软的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尽管金砖四国的对外贸易占国内GDP的比重下降,对外贸易对于西方国家的经济体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在过去,发达经济体通过不断增加债务和减少储蓄来刺激经济增长以便继续保持高消费支出水平。但现在,一些新兴国家都希望消费在其经济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印度政府正在努力刺激消费,试图通过开放其国内市场,引进国外多品牌零售商店。另一个例子发生在中国,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其首要任务之一是让国内消费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强的作用,而不是继续严重依赖出口和投资带来增长。

这反映了普遍的全球失衡,作为货币储备国家的美国,积累负面的财政和贸易收支不平衡,而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通过出口和购买美国债务的方式维持这种失衡。此外,还有那些新兴市场与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之间的深刻分歧。例如,食品支出,相比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而言,经济欠发达国家的开支更大。然而,在中国、印度和巴西,中产阶级崛起对消费模式有明显的影响,面向消费者的跨国公司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增加他们的收入和盈利能力。由于更多的中国和印度的家庭进入到上层中产阶级行列,与之相关的消费行为可能更为普遍,并会进一步改变全球消费市场的组成。

这种现象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凡勃伦在他的经典著作《有闲阶级论》中提出的。凡勃伦认为,一旦人们都取得了一定的财富和闲暇时间,他们希望通过炫耀性消费和休闲活动来显示他们的生活地位(这个准则被称为“凡勃伦效应”)。这一现象在今天的中国和印度是显而易见的,在那里买空调、汽车或典雅的意大利钱包就是此种目的的表现,而且这种行为还提供了一种社会信号,即消费者是一个暴发户成员。

创新正向东方转移

美国大公司正在关注这个全球重组的现象。IHS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纳里曼·贝赫拉维什在他的著作《拆分经济学》中写道:“大多数跨国公司认为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市场,尤其是蓬勃发展的中产阶级是他们成长战略的核心”。但中国不是唯一寻求增长的地方。“在某些方面,印度比中国的机会更多。”贝赫拉维什在书中提到。

新兴市场对于跨国公司的重要性日益增长,这样的论据比比皆是。

例如,戴尔最近在中国推出了其超薄XPS14Z笔记本电脑,现在中国是戴尔私人电脑用户最大的市场,而此前一个月前戴尔刚在美国推出该模型。

全球经济市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 全球化 市场 结构 国际化

一、经济全球化为规模经济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经济全球化可以是企业采用更加先进的工艺、设备,实现大批量生产,可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和设备投资,降低能耗和原材料的消耗,突破一国资源利用和市场销售方面的限制,从而实现长期平均成本的降低。全球化对加速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吸引并利用外资。据统计,流入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之初累计为11.66亿美元。以后逐年上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迅速增加,到2002年年底,累计达到44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自1993年以来一直居世界第二位,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

2.引进和利用外国先进技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众多技术领域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缩短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甚至在一些技术应用方面能够与世界同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济全球化以及公司的全球性科技活动加速发展,使国家之间的科技性活动不断深入,使全球性科技交流得以加强。

3.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更多引进世界先进管理并实现管理创新的机遇。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和物流的涌动过程,我国能够引进、吸引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事实上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已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借鉴。

4.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经济全球化使我国能更快地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

5.资源利用的全球化。

6.开拓国外市场。有利于企业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 拓展海外市场。一方面,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是全球性的,为世界范围的消费者所认同,有助于我国“借船出海”;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能够影响和刺激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尽快走出国门并形成基于全球经营实绩的真正竞争力。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国际市场进入壁垒的多层次性

冷战后,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单凭一国力量已无法应对各个领域的挑战,于是普遍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取得集团优势增强自身实力。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许多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区域集团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最为显著的发展趋势。当前,全球区域性的双边、多边经济组织和经济合作协定已超过100个,其中70%以上是20 世纪90年代后建立的。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贸易保护主义,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据独立监测机构“全球贸易警报”2010年年初发表的一份报告,自2009年11月二十国集团华盛顿金融峰会以来,仅集团成员就实施了 121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另有134项在酝酿过程中,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关税、补贴出口、限制移民及其他特别救济措施等,全球90%的商品贸易不同程度地受到保护主义的限制。

三、生产集中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动作的载体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重要现象就是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投资和运作。现在5万个大的跨国公司,加上他们50万个大的子公司在全球运作,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可能。所以,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实行的全球经营战略促进资源优化组织。

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正是通过跨国公司实行全球经济战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根据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需要,一些著名跨国公司立足全球, 对生产经营实行全球性战略安排,把别国的市场和资源纳入其全球性的安排中。为了实现其全球经营战略,许多跨国公司把本国的跨国公司变为世界范围的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全球经济市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场与政府;国际与国家;利益博弈;制度变迁

一、 引言

随着全球生产的社会化、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与交通技术的发展,世界各个相对独立的市场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使全球市场成为一个整体,其中任何一个小的局部市场地变化,都将影响全球的经济变化,从而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但是,地球村市场毕竟是由独立政权体系下的不同国家控制下的各国市场组成,因此,如何使全球的整体利益与各国的个体利益实现博弈的均衡,构建全球市场规制制度就成为经济学和法学共同关心的焦点。要实现全球市场规制度制度的现代化,就是应当根据经济法理念,首先,分析全球社会与市场个体、全球社会与各国利益、各国政府间利益、政府所代表的该国整体利益与市场个体利益的博弈;其次,构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市场与政府、全球社会整体与局部各国的关系的和谐制度。

二、 经济全球化需要以经济法理论构建全球市场规制制度

市场机制是一种建立在优胜劣汰竞争规则上的资源配置机制,核心以资本为纽带的商品价值规律,本质是资本的盈利性及其扩张性。当然,市场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特定的时间和历史条件下其市场区域范围是特定的,也就是说,市场的区域范围是随历史时间和其所处的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市场机制必然导致该条件下的市场区域内的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冲突;相对于一个国家范围内的市场来说,这种冲突具体表现为政府调控的资源配置与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冲突;相对于全球或全球部分几个国家或地区组织的区域如欧洲联盟,则是区域政府联合体的资源配置与市场资源配置的冲突。总之,社会整体利益与市场个体利益矛盾的运动,首先,导致了国家与法律制度的产生;其次,市场的异化导致了政府或政府联合体调控与市场机制耦合的经济法理念产生。

1. 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冲突导致国家及法律制度的产生。在人类物质生活领域一对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是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矛盾,基中,集体与个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相互转化。例如,欧盟区域经济利益相对其成员国家来说,是集体利益,而相对全球来说,则又成为个体利益。因为,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由于精神和物质利益的双重需要就必然存在交易或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就产生了不同层次的利益冲突,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产生了包括国家和市场交易在内的各种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冲突各方的利益博弈均衡,实现各方利益共赢。

各利益冲突的个人或集团,为了防止在冲突中不至于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达成一种默契的契约,一定的地区范围内,让渡人民部分自由和权利组成国家制度,并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实施保障通过认可或制订一系列法律制度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当然,当市场力量超出一国的力量时,就会产生如欧盟的区域国家联合体政府,与相应的市场相匹配,并通过制订国家联合体制度来保护各方的利益。所以,法和国家的产生是利益博弈的结果。

因此,人类发展史就是各种利益的博弈史;而作为利益博弈规则的制度则是“集体行动对个人行动的控制”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制度通过提供基本的结构创造秩序并减少交换中的不确定性。

从利益博弈的视角看,针对全球经济发展而言,主要体现为政府与市场的不同形态组合的博弈,主要表现为:一是全球社会与市场个体的利益博弈,二是全球社会与各国利益博弈,三是各国政府间利益博弈,四政府所代表的该国整体利益与市场个体的利益博弈。其中,政府或不同政府的联合体代表社会整体利益,而市场代表个体利益;而政府又存在全球所有政府应当共同维护的全球利益与区域各国联合体如欧盟或个国的利益博弈,市场则存在全球社会整体市场与区域国市场、区域国市场与单个国家市场、单个国家市场与个体市场的利益博弈。因此,要实现全球市场规制的理想制度,就是要构建一种能使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协调发展并实现博弈各方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制度,这种价值追求正是经济法理念的体现。

2. 经济法理念是全球经济制度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理念是指人们由一定世界观所决定性的对事物价值的认识和追求;法的理念则是对法的精神或价值的理性概括和追求。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到市场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冲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调和时,就客观需要与市场力量抗衡的社会利益代表国家通过其执行者即政府解决这种冲突的制度规则从而实现利益博弈的均衡,但是政府不是天然的价格必然容易导致政府人官员的私人利益与代表利益的冲突而产生权利寻租等问题,为了实现社会集体利益与市场个体利益的均衡发展,就客观要求“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耦合。而人们对这种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耦合的价值需求的概括和追求就是经济法理念。

经济法理念是一定区域或全球经济社会化条件下的实质公平正义,其核心内容是“包含以消费者为本、平衡协调和社会责任本位三项基本要素”;在兼顾私人利益的基础上的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而全球市场规制制度就是要构建一种将使全球社会整体利益与区域或国家个体利益、国家与国家、政府与市场协调发展的制度从而实现全球各种市场博弈利益的均衡发展制度,这正是经济法理念所追求的目的,因此,经济法理念是全球市场规制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三、 全球市场规制制度构建

尽管制度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但由于源于实践中利益博弈结果的制度供给,特别是其中的国际间通过谈判而形成制度,相对于制度需要来说永远是滞后的,而当社会群体觉察到新制度有可能获得在现行制度条件下实现不了的利润时,才可能会引起制度变迁;而如何实现制度变迁,则依赖于利益博弈各方的力量及谈判能力。因此,这就要求,在构建全球市场规制制度时,首先应当分析目前市场全球化语境下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问题以经济法理念为理论基础构建可靠的全球市场规制制度。

1. 目前全球市场制度存在的问题。全球制度是全球利益博弈的规则,从广义上说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其中,正式制度是由国家或国家联合体制定或认可并有强制力保证的习惯或成文规则;而非正式制度是人们自发形成且没有强制力保障的不稳定的规则或习惯。非式制度是正式制度的来源之一,往往是市场创新的结果,除非正式制度严重损害正式制度所保护的利益外,一般是正式制度的有益补充,因为,制度是利益博弈的规则,是有谈判能力的人或团体为了其自身或团体利益而创设的,所以,他可能会为了制度设计人的利益而损害整个全球国际社会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利益。全球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因发达国家将高消耗技术和高污染的废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影响全球环境利益外,主要具体表现为:

(1)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强国谋利的工具。2007年,主要国际机构已经明显地暴露出弱点。如:石油价格的急剧上涨使得穷国和富国都深受其害,但是国际能源机构似乎不足以对此做出反应,而其27个成员国并不包括像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甚至成员国之间其权威性也有限。在全球金融领域,货币基金组织似乎面临着重要性下降以及失去合法性的危机。MF的会费缴纳国已经用脚来投票,而且它还面临新的批评,因为其对最近的金融危机缺乏预警。

(2)以美国为标签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下的制度输出导致全球的资源浪费,加剧了全球经济危机。在东南亚危机中,美国和其影响的IMF要求受危机影响的国家削减支出来减少赤字,却全然不顾这样必将导致下列严重的结果:如2008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并迅速蔓延到全球的危机,使上千万的人沦为贫困人口,就是因为新自由主义的忠实信徒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为代表的美国政府监管人员放松市场管制并任其自由发展的恶果。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感觉到了多年来自己所受到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欺凌所产生的痛苦,这些国家被要挟采用了美国的组织制度,解除了对经济的监管;尽管美国承诺这些国家最终会得到更多的好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

(3)美国经济霸权对自己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规制采用双重标准不利于全球权威制度的形成,增加全球市场制度交易成本,损害了全球的整体利益。从东南亚危机与2008年的美国危机对比可知,发达国家在美国危机中采用了逆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在发展中国家,美国及其主导下的IMF却强迫他们采用顺经济周期的政策,如提高税收和利率、削减支出,这导致这些发展中国家发生很大的经济波动,而发达国家则因逆经济周期政策而波动很小。如果这些发展中国家也采用本次美国危机的政策,自然其经济波动也会很小。因此,这种双重标准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协调发展,损害了全球整体的利益。

总之,从全球制度的视角来看,目前全球市场规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一是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理念输出导致因缺乏政府调控而引起的市场失灵;其二是美国经济霸权导致的为了美国等个别发达国家利益而损害全球社会利益;其三是跨国企业个体利益或美国等发展国家为了其经济利益而操控发展中国家政治及经济从而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及全球社会整体利益

2. 全球市场规制制度完善。综上所述,全球市场规制制度完善主要是如何实现全球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均衡发展,如何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政府或各国政府联合体与市场个体的均衡发展。而全球市场规制制度主要是通过国内法而体现,因此,全球市场规制制度的完善应当以耦合经济法理念为理论基础从国际经济关系及其国际规则和国内法两个方面进行变迁。

(1)国际规则及其国际经济关系制度的完善。首先,各发展中国家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地缘或文化传统观念构建国际自由贸易区域形成自己的政府联合体,一方面,实现国际区域经济与其本国个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联合体形成自己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力量,从而摆脱美国等发达国家制定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制度的控制,提升国际形象,提高国际新秩序规则制定时的谈判能力。其次,通过政府联合体,制度国际区域政府联合体调控与国际区域市场机制耦合的市场制度,实现区域集体利益与个体成员国及其个体企业利益博弈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三,国际区域新制度,改革现有的IMF或WTO等国际组织规则,使国际双边或多边规则起到维护全球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协调发展。第四,通过国际区域新制度促进或形成国际规则的权威性,防止如美国等个别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而采用双重标准,损害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

(2)国内法的完善。首先,以经济法理念为理论基础,借鉴根据自身因素而建立的国际区域市场规制制度及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规则的合理成分,完善本国的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耦合的经济法制度,形成全球化趋势下的本国市场规制制度,从而实现本国社会利益与市场个体利益、区域集体利益与本国国家个体利益、全球集体利益与区域个体利益博弈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其次,以经济法理念为理论,对经济全球化过程的新问题,从全球集体利益的高度,制度本国的国内法律制度,为参与国际市场规制制度提高本国的谈判能力,从而实现与全球集体利益协调发展条件下的本国利益最大化。第三,通过完善国内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市场规制制度及丰富全球语境下的司法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国际旧秩序规则的改革,从而实现本国个体利益与全球集体利益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四、 结论

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矛盾,在物质生活领域中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其在全球经济中具体表现为:全球社会与市场个体的利益、全球社会与各国利益、各国政府间利益、政府所代表的该国整体利益与市场个体的利益博弈。

目前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其一是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理念输出导致因缺乏政府调控而引起的市场失灵;其二是美国经济霸权导致的为了美国等个别发达国家利益而损害全球社会利益;其三是跨国企业个体利益或美国等发展国家为了其经济利益而操控发展中国家政治及经济从而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及全球社会整体利益。

经济法理念是经济社会化条件下的实质公平正义,其核心内容是在兼顾个体利益的基础上的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因此,全球市场规制制度变迁或完善就需要以经济法理念为指导,通过分析目前全球市场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国际经济关系及其国际规则和国内法两个方面进行变迁。

从国际规则及其国际经济关系制度的变迁看,首先,各发展中国家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地缘或文化传统观念构建国际自由贸易区域形成自己的政府联合体,一方面,实现国际区域经济与其本国个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联合体形成自己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力量,从而摆脱美国等发达国家制定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制度的控制,提升国际形象,提高国际新秩序规则制定时的谈判能力。其次,通过政府联合体,制度国际区域政府联合体调控与国际区域市场机制耦合的市场制度。第三,国际区域新制度,改革现有的IMF或WTO等国际组织规则,使国际双边或多边规则起到维护全球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协调发展。第四,通过国际区域新制度促进或形成国际规则的权威性,防止如美国等个别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而采用双重标准,损害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

从国内立法的完善看,首先,以经济法理念为理论基础,借鉴根据自身因素而建立的国际区域市场规制制度及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规则的合理成分,完善本国的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耦合的经济法制度,形成全球化趋势下的本国市场规制制度。其次,以经济法理念为理论,对经济全球化过程的新问题,从全球集体利益的高度,制度本国的国内法律制度,为参与国际市场规制制度提高本国的谈判能力。第三,通过完善国内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市场规制制度及丰富全球语境下的司法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国际旧秩序规则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 徐孟洲.耦合经济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文华.中国经济法基础理论(校注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4. 刘诗白主编.政治经济学原理.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

6. (美)约翰·康芒斯著,赵睿译.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7. 魏建,周林彬.法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 杨紫烜.经济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 陈共.财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0. 徐孟洲.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探讨.社会科学,2011,(1).

重点项目: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项目号:20090911);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测度、国际比较与影响因素研究”(项目号:2013LD03)。

全球经济市场范文第4篇

艺术经济变故的生命线

2007年至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对主要经济体有连锁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全球就业岗位的减少。在美国,失业人数在2007年12月到2009年12月期间从770万人增加到1530万以上,欧洲的失业率在2009年11月底达到了美国的水平(10%),是1998年以来的失业率最高的一次。

但艺术市场一点儿也没衰退的迹象,它已经比其他许多行业好多了,依旧是全球经济重要的就业支柱和收入来源。全球目前有超过40万家注册商行,这些企业提供了近万个工作岗位,其他与艺术相关的贸易形式也提供了相当多的间接就业和收入。

图表一统计了2009年在艺术市场中的企业:表格中的统计企业数包含注册的艺术画廊,拍卖行、古董商。当中这些数字很可能低估了一些国家和整体的总额,因为相当多的小企业并没有记算在内。

聚焦艺术行业中的就业

在2009年,欧盟艺术市场有超过59000家艺术企业,直接聘用了将近270000人。这些工人在欧洲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高增值文化产业的角色。根据欧盟统计局(Eurostat)最新的统计数字,欧洲的文化类职位指的是,在欧洲整个经济中的文化职位,以及任何从事文化经济活动的职位,估计在欧洲27国中有490万人从事此职,占总就业额的2.4%。(欧盟统计局2007年的文化统计资料)

在美国的艺术市场中,有58500家上市企业,雇用了约257000人,而中国有40300家艺术企业,提供了超过142000个职位。

1、拍卖行业的就业情况

在艺术市场的拍卖领域,顶级拍卖行在全球聘请了600到2000个人。但平均起来,纽约和伦敦是顶级拍卖行聘请职位最密集的地方,这两个城市已经占有了80%的比例。根据中级拍卖行的数据,平均雇员为20人左右,这个数字更加具有地域性和多样性。如果从雇员数字来看,全球大部分拍卖行交易可被归为“小型企业”之流。

某些艺术部门在全球经济衰退时期也遭受到裁员的境况,在调查所有顶级拍卖行的报告中可以得知,2009年的雇员数量比2008年减少了。佳士得和苏富比这两家顶级拍卖行都公开宣布会在2009年要收紧开支,其中有一项很重要是职位的裁减、工资和其他就业职位的削减。中级的拍卖行就好一些,多数报告都显示,比起2008年,就业职位仅下降了11%,甚至还有22%的职位增加。中国的数据亦显示就业职位在2009年保持平稳。

顶级拍卖行的就业职位往往是全职的,只有15%的兼职人员或暂时性职位。中级拍卖行的兼职数字要高得多,47%的文化类职位是兼职的或是暂时性的。文化类职位一般都比较灵活。例如,在欧洲,42%的文化类职位是兼职的或是临时合同制的,占总劳动力的31%。兼职职位数量在中级拍卖行比例较高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也很可能是因为一些人找不到全职的工作,或因为工作时间被缩短。就此延伸出来的问题是高兼职职位数量可能掩盖了下降的就业人数,这就可以解释为何数字可以保持平稳以及一些公司职位增长的数据。

一般在欧洲的文化领域,性别平衡比例反映的是:在欧洲,有46%的女性参与了就业。这几乎跟美国这样的大国的数据相同,在美国,2008年的女性就业比例为46.5%。但在艺术领域的职位似乎更倾向聘请女性,在顶级拍卖行中,女性职位占有率为57%。在中级拍卖行中,男女比例的数量旗鼓相当。

从事文化职业的职员比起其他职业的受教育程度要更高一些。在欧洲,48%从事文化职位的职员具有大学教育的背景,属于第三层次,而一般劳动力占26%(美国数据为35%)。在顶级拍卖行中,平均88%的雇员具有大学学历。然而这个数据在中级拍卖行中就有差异了,33%的雇员是具有大学学位的。

2、艺术品经销领域的就业情况

许多艺术品经销商的职位十分不起眼,但也有例外。根据对这部分经销商就业情况的调查,大部分老板都会请3到4个人,还包括了老板本身在内。这个行业请的雇员从1个到50个都有。只有20%的人是个体经销商,到了2009年,个体经销商所占的比例下降到18%。77%就职于艺术机构的经销商在经济萧条当中仍然保持平稳,只有17%任职艺术机构的员工在2009年有所减少。

在就业率方面,艺术品经销商一职跟其他的没什么两样。69%的艺术品经销商都是全职工作,有27%是兼职,还有4%是非固定职位。跟文化行业其他职位一样,艺术经销商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都比较高,接近60%的人是本科学历。但跟其他职位有所区别的是,艺术经销商的男性比例(57%)要比女性(43%)高。

欧洲艺术产业链的价值

艺术品市场除了直接聘用了大概二百万人外,亦透过不同的副业创造了稳定的收入及就业机会,由此来支持经销商及拍卖行的运作。在2009年,估计在全球艺术品交易中花了大概72亿欧元在支援各种服务。图表三显示了全球艺术类消费的分布,艺术博览会以15亿欧元成为2009年花费最高的项目,而这些花费都是由经销商投入的。排行第二的是花费14亿欧元的广告及市场营运,此为拍卖行最高的消费项目,当中包括印刷、摄影及目录制作。至于经销商方面,第二大的支出是保存及修补的费用。虽然艺术博览会为经销商带来很重的经济负担,但62%的受访者赞成及强烈赞成继续举办艺术博览会,而11%表示中立,25%表示不同意。

图表四显示2008年欧盟艺术品市场花费在衍生服务上的总额是47亿欧元。2009年,由于某些部分的艺术品市场削减成本,衍生服务支出下降至36亿欧元,但也比2006年的25亿欧元增长了45%。图表四亦显示了由艺术品市场衍生的副业所聘请的人口数目。根据估计,2008年,直接为欧盟艺术交易工作的不超过139000人,2009年更下跌至107530,但这数目仍然是2006年的1.5倍。

除了一些与艺术交易有直接关系的服务行业可以提供就业机会,艺术交易也因为各城市及艺术中心的文化和历史的吸引力,亦间接制造了很多收入和就业机会。文化旅游是全球旅游业最大及发展最迅速市场。艺术、文化及创意工业逐渐成为推广旅游业的景点,来提高竞争力及吸引力。许多国家及地区均主动发展其 有形及无形的文化资产,以发挥其旅游业的相对优势,及在全球一体化的同时,可以为国家创造独特的一面。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The UN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估计文化旅游占整个旅游产业的40%。根据资料提供,国际旅客的文化旅行人数于过去十年增加了80%,达到接近3.6亿。

旅游业整体上为欧盟产生超过4%的GDP,其中包括200万家企业,聘请了总劳动人口的4%(大约8百万职位)。如果将有关行业列入计算,估计由旅游业产生的GDP会更高:旅游业间接地为欧盟大约11%的GDP提供了大约12%总劳动人口(大概2400万职位)。(根据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 2010),参看ec.europa.eu/enterprise/sectors/tourism。虽然未能知道实际有多少是来自文化旅游,但根据UNTWO指出估计有320万人直接聘任文化旅游,亦间接制造了960万个职位。

所以,以下几个要点可说明欧盟2009年艺术品市场的状况,

1艺术品拍卖行及经销商直接聘用了270000人。

2艺术品市场提供了107500职位辅助艺术品交易程序。

3文化旅游提供了超过三百万个职位:有关行业的职位亦有960万个。

4不考虑是否文化旅游,只考虑那些有关艺术品交易直接及间接的聘用状况,2009年占377500个。

以相似的方式来计算全球的数字,有204万人是直接或间接为艺术品交易工作(包括180万直聘职位及268000辅助职位)。

全球一盘棋格局雏形已现

从过去经济不景气的经验来看,每次经济收缩都为各行业、地区及人带来不平均的影响。在同一个国家里,文化服务业比其他行业更能承受冲击,有些甚至会持续发展。在同一个行业中,大学毕业生比非毕业生影响更小。现时的经济衰退比起上世纪90年代,文化服务业的优势将更顺利地显露,成为持续恢复经济的基础。

明显可见,艺术交易由细小而知识密集的行业所组成,聘用者性别比例相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他们不单是重要的收入产生者,更间接地带动了一连串艺术衍生行业。

拍卖行、经销商、博物馆、展览会、博览会及其他有关艺术的活动都让世界许多主要城市成为文化旅游的目的地。这类型游客不单占旅游业的重要部分,更是消费力最强的一群,令他们的拜访更添价值。

文化旅游为全球经济加入了高位值,经济学家及决策者必须重视发展这个行业,寻求重新振作经济及重建繁荣的方法。而某些国家,例如中国,并非处于衰退时期,政府视这些国家为经济上的重要部分,因为他们协助重组及以其他政策鼓励和稳定增长。

从以往的经济衰退期看出,艺术品交易往往会在经济的拐点出现异常集中。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经济衰退期,全球大部分焦点落在印象派系列。当经济复苏,市场逐渐趋向过去十年持续增长的当代艺术。大部分当代艺术品市场买家是富裕及拥有数项生意经营,但总是与财务和银行有关。这群人中,部分买家进入当代艺术品市场是为了投机。可是,大部分收藏家亦受到债务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毫无疑问地减少了他们对艺术品市场及奢侈品的消费。有些投资者甚至会于低价时卖掉其收藏品折现,令当代艺术品市场价格下滑。

全球经济市场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民族国家 市场经济 丝绸之路

经济全球化促使市场不断扩大,国际分工更加深化,各国不断扩大市场,拓宽产品销售渠道,通过与他国产品的对比弥补自己产品的不足与差距,从而改进管理模式,提高创新能力,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对市场经济和民族国家的影响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之。早在西汉、东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目前已经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通道,而且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命名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丝绸之路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其中陆上丝绸之路是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途经甘肃、新疆,通往中亚、西亚,将东西方的文化、历史、经济、宗教等相互传播交流,开启中外交流的新纪元。海上丝绸之路是以南海为中心,分为东洋航线、南洋航线、西洋航线,贯通世界各条海上通道,形成于我国秦汉时期,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和外国文化、经济、科技等传播交流的重要商贸渠道,为人类文明历史进步发挥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这种重要的“友谊之路”为我国市场经济和民族国家产生重大的影响。首先,市场经济空前繁荣。丝绸之路将我国丝绸、瓷器、银器等通过这条要道输送至欧亚各地,同时将欧亚各地的珍贵商品输送至我国,这种商品的交流带动经济的互通,使得欧亚大陆的市场经济得到空前繁荣。古代中国通过这条交通要塞将西方市场经济引入到中国的市场经济,使我国古代的市场经济不断繁荣,产品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同时将我国的市场经济产品向他国发展,达到商品交流互通有无,使得欧亚各国的贸易、金融、投资等市场得到空前发展。其次,文化传播技术的交流覆盖范围广,知识层面深。丝绸之路将古代我国的造纸术、印刷术传递至世界各国,为欧洲和中亚带来一场巨大的历史变革。各国利用丝绸之路这个强大的传播手段向我国古代宣扬他们的文化和生活,为科技知识的传播、文化技术的实践、宗教的传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最后,丝绸之路带来的是民族国家的繁荣强盛。丝绸之路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各国在互送利益的同时也要互相受到牵制。各国的文化和生活传递至我国,我国的传统文化势必受到冲击,所以此时的民族主义应运而生,为维护民族国家不断进行斗争。使我民族国家的利益不被他国践踏,使我们的华夏文明不断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和丝绸之路相似的还有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第一条是陕甘茶马古道,第二条是陕康藏茶马古道(古道),第三条是滇藏茶马古道。这条茶马古道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通往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国,成为历史文化的载体。茶马古道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成千上万的马帮通过古道,经历艰难险阻,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的商贸通道。促进茶叶、布匹、盐等商品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的发展,加强民族之间的联系,发展当地的市场经济,与此同时,途径地区的宗教、文化、艺术等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这是我国古代重要交通要塞,而今天我们经济全球化除了这些重要的交通要塞承载各国文化之外,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将全球市场经济、各民族国家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把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全球化,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全球化实现资源整合的全球化,加速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全球化导致发展的不平等,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经济全球化通过各国经济的往来反映国与国之间经济的联盟、共同的市场甚至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关系,使各国之间的信任不断加深。但是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矛盾与冲突,经济的发展使得地区间人口流动的速度加快,伴随着跨境民族问题。再者如果地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完全独立开放,那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危机也就相应而生。民族认同出现危机,直接影响民族国家的稳定发展。

基于经济全球化下市场经济和民族国家带来的这种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制度创新是民族家维护国家和市场经济的出路。科斯证明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制度安排与资源配置及经济表现是相关的,认为市场失败的关键在于制度安排,‘没有适当的制度,任何意义的市场经济都不可能'”。制度创新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使国家的经济政策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减少资源的浪费。

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建设中。如何能够在经济全球化建设中把握我国的贸易、经济的区域网络,就需要不断拓展新兴市场、引进先进技术、确保战略资源的足够供应。同时,需要处理好内、外两个市场,不仅要积极加强我国东西南北的发展,而且要不断吸引周边地区投资,激发我国与周边地区之间经济间的频繁往来。

建立国家间信任体系。民族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民族利益的建立,而民族利益的产生则离不开市场经济的一些列活动。因此,民族国家的市场经济活动使通过双边作用作为基本保障,从而激发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流动。构建国家间的信任体系,是处理好国家品牌和国际间品牌的基础。既要引进国际的新兴产品同时防止过分依赖国际产品,以免给民族国家的市场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通过构建国家间的信息体系,扩大内需,开放更多的市场,提供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不断提升我国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正毅.国际政治经济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杨春学等.对自由市场的两种理解[M].社会科文献出版社,2013.

[3]马淮.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关系探析[M].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

[4]黄梅波.国别与地区经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