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影院线行业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这个庞大的产业中,电影产业链包括系统内产业链和系统外产业链。系统内产业链包括编剧、制作、发行、放映等一体化的流程,系统外产业链包括电影投融资和多元化的后电影产品:电影音像制品、电影广告、游戏、在线网络电影和付费电视播放等等。
今天,让我们将视角聚焦在中国电影产业的下游:院线。
企业界流行这样一句话:谁掌握了销售终端,谁就是市场的赢家。企业只有控制了终端,才能控制市场的主动权。 院线及其影院作为电影产业链的终端,已是电影市场中兵家必争之地。
全国电影院线发展状况如何?院线下一步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院线及其影院未来发展趋向?为此,我们制作本期专题,为大家梳理、探讨这些问题。
现状
据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年底,中国共有37条院线,1687家影院,4723块银幕。依靠这些院线,2009年全国票房取得了62.06亿元的成绩,较2008年全国票房43.41亿元增长了近42%。广电总局最新的数据是,截止到2010年6月底,全国电影票房收入48.41亿元,也就是说用半年的时间已经完成了2009年全年票房收入的78%。
电影院及电影院线无疑是当前文化产业最为热门的领域之一,受到近年来电影票房的迅猛增长,电影院和电影院线的投资异常火爆。无论是老牌的院线企业,还是新锐的业外资本,抑或如华谊兄弟这样的产业链扩张,各路资本纷纷看好电影院线的投资,都想在具有非凡想象力的市场中占有一杯羹。
“目前中国电影产业正在经历着一个跨越式的新时期,可以说是一个新商机。中国的电影票房的增长幅度是全球所有地方所没有的,所以这是中国所有电影人的骄傲,也是机遇。”新影联院线总经理高军说。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人均拥有银幕数量较其他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这也是观众感觉电影票贵的主因。综合来看,我国电影院线呈现如下特点:
分布不均
国际上通常所指的院线是由一个发行主体(如电影公司或制片公司)和若干电影院组合形成,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机制。
2001年底,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以院线制为核心的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机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可以说,院线的发展对中国电影票房破百亿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对中国电影市场爆发型增长和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全国院线大致可分为三大方阵:处于领跑地位的是万达、星美、联和、新影联、南方新干线等;居中的大概不到十家,票房在两亿到六七亿之间;第三方阵,数量最多但票房不高。排名前200名影院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这些城市的票房占全国总票房的70%以上。在二、三线城市中,沿海地区的影院发展很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迟缓。在县乡,因为受到设备和条件的限制,目前主要发展数字院线。
五大院线的银幕规模挤入亚洲10强,而有些院线生存困难,一些小院线都是由原省市电影公司翻牌而来,不仅经济效益差,而且历史包袱重,发展潜力也很小。中国的院线多数由原有的省市一级电影公司改制,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物力的长期积弱,也就随之换牌出一批实力微弱的院线。然而,也正由于这层旧有的国营割据背景,在短期内,中国院线不可能完全凭借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实际上,在这几年票房火爆增长的背后,是中国县一级影院的湮灭无踪和二三线城市电影放映市场的严重萎缩。
排片雷同
中国电影市场有个“二八规律”,即20%的档期占有80%的票房,20%的电影占有80%的票房。去年国产故事片达526部,仅次于印度和美国。然而,走进影院的只有200多部。
三个因素导致了两极化,一是电影市场空间不够,影院和银幕数量不足;二是中小成本的电影制作水准不高,市场定位也不准确;三是发行渠道不畅,作为电影产业链的中间一环,相比于上游制作和下游院线的发展而言相对滞后。
所以,有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我国院线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大多数影院放映的是相同的影片,拼的只是服务和设施。有一些很好的纪录片、专题片,宣传规模小、上映时间短,很多都没有引起关注,这不能不说是种遗憾。
于此同时,中国电影在排片上也不尽合理,国产影片存在着资源上的浪费。一些大片在暑期档、贺岁档扎堆上映,这就造成了三四月份的“空档期”。其实,真正意义的竞争格局,应该是院线各有特色,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可以专辟艺术片、喜剧片等类型化的院线。
发达国家电影院线现状
从1980年开始,美国电影业就形成了一种“大电影产业”的概念。电影市场是一种可扩展市场,能通过不同的发行窗口在衍生市场获得高额回报。这些市场按顺序一般包括“影院―电视计次点播――付费电视―音像租售――开路电视――衍生产品”等多级市场,此外还包括在海外发行的每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样的多级市场。
虽然美国的电影票房收入已经不是电影产业的唯一收入,甚至在总收入当中仅占30-40%的份额,但是,电影票房仍然是电影收入最重要的来源,而且也是其他一切非影院收入的前提和预示。影院是电影进入市场的第一通道,影院票房是电影业绩的风向标,影院成为大电影产业的发动机,它的重要性就像是汽车发动机,决定了每部影片在以后的其他市场能够走多远,亦即高额的影院票房是影片在其他环节成功获利的可靠保证。所以,电影产业链的终端――院线及其影院起着关键性作用,因而又称终端为王。
所以,院线竞争在所难免。全美的主流院线经过多年的竞争发展之后,现在只剩下3到5家。从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由于以往我国电影产业链上院线的缺失,致中国电影放映市场过于分散疲弱,这种结构性弊端已经制约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终端为王的巨大商机吸引各类资本争相投资建设电影院、建立电影院线。
未来发展
一部电影要进院线,要考虑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靠什么吸引院线来发行你的电影。
电影的发行,要讲市场学、营销学。电影的制片方、发行方与院线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配合的良性互动的关系,彼此各有所需。制片方希望院线在影厅、银幕、排片上给予支持,而院线则希望通过发行电影赚钱。比如,制片方就像是总的批发商,院线则是各级零售商。批发商需要通过自己的推广、宣传,让零售商相信,发行这部电影能够赚钱。而院线接受到这样的信息后,也可能通过制作视频、增加排片等方式,来为影片进行造势、宣传,共同推动影片的传播效果。院线要赚钱,这是可以体谅的,维持院线运行和发行电影的成本都在那放着呢!要求院线以情怀发片,这不现实。通过宣传推广,给院线信心,让他们相信,发行这部电影是能够赚钱的,这是制片方的责任所在。
电影公司和院线一边面临着如何抢占先机、瓜分市场的焦灼,一边面临着资源配置不合理、尚存很多未开发的巨大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提高自身的核心优势并形成品牌效应,成为院线下一步的发力点。通过对近几年全国电影院线经营状况的分析比较,发现前十名院线(影院)有着共同秘诀:抓住品牌建设、善于创意营销。但是,中国大多数影院都没有现成的品牌可依托。因为中国的影院经营历来缺少理论指导,影院的上座率和票房成绩往往取决于影片质量,影院的经营基本停留在对影片的宣传推广上,少有宣传影院自身的意识,即便做广告也多是宣传影片,几乎还没有影院真正做过让人关注的影院广告,自然也就谈不上影院品牌。其实,品牌效应是营销手段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一种,影院应找准自己的特色,巧用创意营销,树立影院的形象,打造影院的品牌,在观众中形成品牌效应。
比如,星美是从产业链下游――院线做起,逐渐扩展到上游的制作和投资环节,是国内最早形成较为完整产业链的公司。而万达70%―80%的影院建在万达广场,旗下的影院都是直营店。万达的院线和影院之间的资产无缝连接。
高军曾说,在中国电影市场,光做制片,不做发行、院线,就是“瞎子”。因为这样就很难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光做发行,不做院线影院,就是“瘸子”,因为缺少了能够在市场走路的腿;光做院线、发行,不做电影的中上游,就是“傻子”。
华谊的电影发行负责人朱墨说,电影行业是典型的“赢家通吃”的行业,华谊兄弟是综合娱乐公司,电影只是华谊的“内容”之一。华谊的优势在于做大片的能力,在电影产业链的下游,华谊的注意力放在了二线城市。此外,华谊还有完善的监制机制,较为完善的制作和营销发行的体制,能够用精良的制作保障影片质量,形成了品牌效应。当更多的新影院出现后,院线及其影院自身的吸引力成为决胜焦点。
由此可看,是做全产业链还是做精某一个环节,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模式。
小结
票价虚高、同质化竞争、院线盲目建设、赢利模式单一、粗放式扩张……中国电影产业似乎走到了瓶颈期。突破口在哪里?
9月19日,北京双井店ume国际影城熙熙攘攘。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这里看电影的以年青人居多,由于是星期六,年轻白领、大学生不少,其中不少是恋人。
当天的电影票价80元一张。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年轻人都表示,感觉“票价偏高”。不过有几位大学生告诉记者,“我们是从网上团的票,实际价格35元。”
业内人士透露,从电影院排档的票价看,一般是六七十元一张,大片基本超过100元一张。而实际上很多观众通过团购、打折、网络等手段购票,一般平均票价在三四十元左右。“即使是30元的票价,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票价与居民收入对比来看,仍然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电影市场研究专家刘嘉也认为,中国电影市场整体的平均票价和国民的收入来比的话,应该是偏高的。“从绝对值看我们已经很高了,要从人均收入来讲,那已经高的离谱了,所以高票价的合理性是值得探讨的,高票价本身也限制了很多老百姓来看电影。”
他同时指出,票价虚高带来的后果是,“中国电影长期以来没有享受到其他行业享受的人口红利。”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电影的高票价?专家表示,原因很复杂,但问题的本质不是票价高低,而是价格机制混乱,导致票价虚高。“影院的挂牌价是很高,但问题是没有多少观众是按挂牌价买票,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以低于挂牌价的价格买到票,比如会员卡、团购券、兑换券等。这样混乱的结果只有一个:损害行业秩序,最终损害观众的积极性,导致影院的观影人次上不来。”
同质化竞争
记者了解到,ume电影管理集团成立于2002年,到现在已经发展到全国有16家五星级电影院,并且是以每年新开4家店的速度在发展,2011年票房收入4.2亿元,全国院线排名第八位。
谈起中国电影,ume国际影城总经理陆遥告诉记者,他感触最深的是国产电影的“题材撞车”和同质化竞争现象。
“比如‘五一’节期间接连上映的,《黄金大劫案》《匹夫》《杀生》等,这都是同类型的片子,都是排的民国时期的,除暴安良的、土匪的。”他举例说,“这些杀富济贫类型的片子,同时撞车了,那么在这期间呢,上映了14部电影。通常中国的现代化影城也就是六七个影厅,同时上14部电影,制片方都希望自己的电影最少能保证有一个厅放映,但实在太难做到了,太拥挤了。”
专家对此表示,从整个电影产业链来看,粗放式的、单一依靠票房收入,依靠投资扩张来拉动增长的盈利模式是造成目前影院同质化竞争的主要原因。
陆遥也认为,现在国内的影片排片处于无序状态,利益导向主宰了一切。“现在市场出现的什么是按效益排片,按上座率来淘汰等等都是这样来。那么在黄金时段,大家都去排挣钱的影片,都恨不能在这个时间,最大限度把所有的观众都吸引到我这里来。”
而这样带来的后果只能是,国产电影自相残杀,一地鸡毛。
盲目建设院线
和高票价相对应的是,中国电影院线建设方面的“繁荣”。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统计显示,中国的影院已达到2800多家。截至2011年底,全国影院数量达2803家,银幕总数9266块,其中90%的银幕已经数字化。2011年,我国影院和银幕建设继续爆炸性增长,年新增银幕3030块,平均每天新增8.3块,比2010年增长约50%。
记者了解到,中国的电影产业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始自2002年,当时各省级电影院开始院线改革,寻求市场化道路。2005年,以万达为代表的民营投资进入电影院线,并于2010年成为国内院线中首条突破10亿元的院线,至2011年其票房更达到17.85亿元,平均市场份额近14%,在全国院线排名第一。
但据中影新农村电影发行公司总经理耿西林透露,目前中国的2800多家影院中,可统计票房的只有2261家,有五六百家影院对票房基本没有贡献。
“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过于严重。”耿西林表示,扎堆建影院的直接后果就是银幕数增长,在观众数量没有得到相应幅度增长的情况下,资源被严重浪费。2011年,中国银幕总数较2010年上升了50%,但票房只上升了28%。
专家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院线的发展仍然是粗放式的量的扩张,而电影产业的活力或者院线市场的活力,不能仅靠外延性增长的方式,应该是外延性和内延性相结合的——院线靠自身的经营水平,增加电影的附加值来提高盈利的水平。遗憾的是,大部分中国院线至今还没有走到这一步。
“大家是还在一个很粗放的阶段当中,一种很粗放的竞争,大家院线的竞争还是在规模上,就是还在不停的圈地啊,或者说吸引影院啊,增加荧幕啊,就是靠外延性的那种增长来拉动,让自己能够好像壮大起来。”电影市场专家刘嘉直陈中国电影的弊病所在,“实际上,对于影院经营来说,服务的品质最重要。”
制片内容相对单一,观影人群过于集中
在ume国际影城,记者采访到了数名观影者,他们均表示,平常观看的电影以国外大片居多。“因为大部分电影院的影片,就是以动作片和大场面的那种3d效果片为主,文艺片或者是一些小众片稍微少了一点。”其中一名观影者告诉记者。
不得不说,制片内容相对单一正是中国电影目前的真实现状,而这也导致
转贴于
了观影人群的相对集中。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电影类型的分布情况是:爱情片28%,动作片22%,喜剧片20%,战争片10%,历史片9%,动画片6%,惊悚片5%。其中爱情片、动作片以及喜剧片主要吸引年轻人的消费。
市场的票房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中国电影90%的票房是由16岁到30岁之间的人群消费的。
电影市场专家刘嘉认为,制片内容的单一跟整个电影产业的“急功近利”有很大关系。“在以前,影院的投资回报率时段就是晚上6点到8点,这比较正常。但是这几年,投资者投资一个影院,往往要求3年就收回投资,最多不能超过4年或者5年。这给影院经营者的压力就特别大。影院靠什么来完成利润指标?只能选择所谓最受市场欢迎的片子,来追逐利益的最大化。而这种导向也必然导致制品内容相对趋同单一。”
在刘嘉看来,这是中国电影不成熟的表现,“美国人看电影,很多都是家长带上小孩再加上青少年来消费,这个市场就很大,这说明我们现在电影的水平还没有跟上。当然,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电影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十字路口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2012年,中国电影行业已经面临投资和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全行业在大规模数字化的冲击下将重新洗牌,盈利模式和发行模式亟待创新,同时优化和扩大海外发行渠道也已势在必行。
“这就意味着中国电影事业要寻找新的出路,”刘嘉分析,“单纯靠票房市场,靠高票价的单一盈利模式注定越走越窄。”
他以美国为例比较,目前美国电影本土的票房只能占到30%, 剩下的70%中有30%以上是靠海外市场。还有30%左右,它开的是产业下游部分附加值的窗口,如点播、网络、音像等。“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讲,中国电影也做的比较不够,比如电影院线产品开发啊,电影好多的周边或者是合作的一些投资,比如说从电视到电影到游戏这种综合的开发等等。”
摩立特集团大中国区副总裁李广海认为,中国电影目前最尴尬的是缺少好电影,这是制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对于文化产业而言,我觉得就是内容为王,最关键你还是有内容,你说别的都没有用,哪怕你有很好的发行渠道,中国一年也没有几部好电影,所以大部分时候那些院线影城都放在那儿,电影不好,自然没有人看。”
未来走向
业内人士认为,在“十二五”期间,国内的院线还会有一个比较大的重组或者说改革的机会。如果有五六条势均力敌的大院线作为全国院线市场的领头,那么势均力敌,体量相当、份额相当、经营水平也各有所长的话,相互之间的竞争可以反过来推动电影领域的一些改革,比如说
转贴于
影片分线;或者说影片发行如果更有技术含量,也能引领观众的欣赏口味,促进创作的繁荣和丰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书记兼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电影已经走上了产量大国的平台,电影产业发展超越人们的想象,于是,2009中国电影的大步跃进令人惊讶,而延续至2010年1月票房竟然达到十亿规模的扎眼现实,综合整个2009至2010贺岁档的创作,更是以贺岁季的持续票房增长,实现了超过30亿元的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催发了电影人长久以来的电影大国期盼。于是,在2010年中国电影进入了值得骄傲的二十一世纪10年代,但凡转折时期都具有无限的期待。2009年的确是中国电影的跃进年――归结而论:创作数量创新高、市场反响猛增、观影热情高涨、主流走向市场、大片占据主导、档期主宰江山、国家支持凸显等都是重要的显现。由此,当年初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突出显示了国家层面支持推动中国电影的架势,也让人分外感受到中国电影发展的美好前景。无论是市场收益、产量规模、还是大众观影热情、都在显示中国电影黄金机遇期的到来事实。我们的确遇到了如何增强本土电影大发展的判断和方向确认的关口,如何认知中国电影现状是发展方略的基础。
在发展疾速的现实面前,不断有美好的设想催促着中国电影尽快跃升,其中将当下中国电影确立在当之无愧的电影大国行列,并且将向电影强国攀升作为目标。好意固然可感,但判断的准确性却需要辨析。我们承认,中国电影发展的迅猛速度已经可以谈论大国、强国,但就综合指标而言,中国电影的“大国”地位也还有些差强人意。随着产业化策略的正确实施,2009年中国电影年产量已经达到456部,相比于世纪初的2001年100部年产量,的确增加倍数惊人,已经多年位居美国、印度之后的世界第三产量大国行列。但产量不是唯一指标,作为稳固的大国还有其他一些指标需要衡量。而就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大国”而论,则除了总量生产外,不能不考虑票房排名、人均观赏片量、影院与银幕块数等产业指标,而就“强国”而论,还有更为深入的电影创作质量与风格特色,以及电影文化的影响力等要素。所以,沉下心来盘点现状,才能为进一步的发展确定路径和努力方向。
比如就票房排名而言,中国电影的世界排名并不凸显,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以美元折算位列全球第十二位。以产量前三名的国家电影票房来比较,产量票房都世界第一的美国票房是89.2亿美元,产量第二票房第三的印度的电影票房是18.60亿美元,而中国产量第三但票房却第十二(6.22亿美元),显然产量和票房并不是理想比例。票房在中国之前的是排名第三的日本,第四至第十位的国家按票房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排名第十一位,其后是中国。显然,仅就票房这一直观产业数据而言,依然需要大步跃进的努力。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人民币62亿元,折合美元已经进入世界前十之内。但应当承认,在这单一数据面前,还显然不足,而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
自然,关切到电影文化的普及性,我们还需要关注人均观影次数,因为对于电影的观影热情才是促进本土创作的最重要动因。参照艺恩咨询的研究报告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2008年美国人观影次数为人均4.46次,英国为人均2.67次,日本是人均1.3次。而2008年中国城镇人口的人均观影次数仅为0.28次,平均每个中国城镇居民大约4年才去一次电影院欣赏电影,显然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鉴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数量自然不能简单比较,但考虑到国家GDP上升与人均GDP也不断同步快速增长的事实,我们自然期望随着近年产量和票房快速跃升,人均观影量应当有加倍的增长,根据预测,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观影次数达到0.5次左右,票房总收入也有望进入世界前六,所以这一指标意义重大。关键还在国人对于电影文化消费的热情应当有幅度的增加才是正态,才能“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也才能增强文化大国梦的实现期望。
除了电影产量、票房数量、人均观影量等涉及观影人化指标外,保证电影实现良好观影条件的,还有必不可少的也不能省略的影院数量和银幕块数。无论就产业指标还是实际效能,电影院线和影院银幕数量都非常重要。按照《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电影数字化发行放映网络日益完善,电影院规模迅速扩大”是重要目标。按照电影局的指标,2009年全年主流市场新增影院142家,新增银幕626块,平均每天增长1.7块,全国主流院线银幕总计达到4723块。与之同步发展的是电影放映数字化程度全面提升。在2009年新建的电影院中,数字影厅达到500多个,约占新增影厅的80%,部分影院实现了全部数字化放映。这些数据都令人欣喜,但显然还不足以骄傲,因为建设需要逐步积累,比如:单就2002年而论,头号电影强国美国是世界上银幕密度最大的国家。2002年,美国就拥有电影院6050家,共有35280块银幕,相对美国而言,法国2002年的电影院数目有2167家,共有银幕数为5280块。印度那时就拥有影院9000多家,是影院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影院建设和银幕块数增加很快,却依然需要更大规模的布局,尤其是地市以及以下城市的放映设施建设还有待今后几年的增强。在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造就当今电影繁荣的局面,不能不说和影院建设、银幕块数的增长分不开。现代化的影院建设是电影产业确立的重要指标,而布排足以实现大众观影需要的银幕数量,才能让不同风格创作有实现放映的可能。在产业化进程中,中国电影的硬件建设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实现大国梦和强国期望,更需要加速在城乡建设电影院和设置更多的银幕。
自然,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东西部和城乡差距明显的大国,要实现城市化还有很长的路程需要行进,短时间内还难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所以,发展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规模是一个重要弥补:2009年全国农村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18条,数字电影放映队28730支,共放映农村电影781.0334万场,观众人次达18.15亿。没有这一块数字放映的大幅度补充,电影强国依然还是梦幻。而在国家大力推动的2K数字设施的建设上,美国的3K普及和向4K迈进的比照也需要我们看到长远的差距。中国电影自然还有极大的放映空间,在二级市场和农村院线放映上具有极大的扩展余地,《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具体发展目标是:“2009年至2012年基本完成地级市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完成部分县级市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2013年至2015年基本完成县级市和有条件县城的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显然,这里既说明发展壮大强国梦有了具体的措施,也说明目前还有显明的缺陷。
我们一定会稳定中国电影的产量大国地位,而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实现电影大国的多项指标。充分意识到电影大国的真正实现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努力。至于电影强国的目标则更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在产业化进程中,我们已经具备良好基础:中国电影已经超常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大众感兴趣的文化娱乐对象,已经具有产业确立的模样等,都是有力的条件。
需要强调,论定如何实现电影强国梦的意义更多是民族文化建设的责任驱使。简单确立产业目标也许容易实现,而根源于国家文化意识的建设,才是既能突进产业规模又从根本上建设精神文化高端目的的双重目标的实现。从某种意义上看,后者既是更本质也更为迫切的任务。在电影大国梦的后面显然不能忽略更多文化软实力的要素。我们需要确立电影强国意识还包含了本土大国气度和大国实力,和文化坚实的实力背景。提到一个最近的现实实例也许可以借鉴:为了保持全球第一的数量,日本丰田汽车大规模扩张,却因为失去质量而不断被召回,显然,远比电影巨大得多也产业宏阔得多的汽车行业尚且有内在质量的要求定律,电影还是文化产品,不能不把精神文化的内质要求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此而言,坦率地说,中国电影大国姑且认可,但强国几难谈论――原因在于:大国是数量,而强国是质量;中国制造可以为大国,中国创造才谈得上强国;电影强国是文化软实力强悍的强国,包括数量指标的坚硬和艺术感染力的强大。
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电影强国除了观念认知外,防止急功近利的追求也是电影强国实现中的应有之义。我们已经看到娱乐文化消减艺术追求,技术炫耀淡漠本土特色,媚俗大张旗鼓而人文内涵受到冲击的时候,中国电影强国梦不能不把中国电影的本土特色寻求、现实关怀加强、人文情感鼓励、艺术精神提升到重要的位置。必须有更大力度的国片推进策略,国家倡导的良机和力度加大,但深入的创作质量与特色,以及文化影响力等要素的发挥更需要强化。
电影强国的基础是对于人文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政策引导。而其创作体现应当是艺术文化把持和大众对于艺术感知的普及性。在汹汹来潮的娱乐和“愚乐”风潮中,不断跌落的艺术追求显然难以令人满意。于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大众文化盛行、娱乐至上、大片正当获取市场的同时,艺术创作和探索作品的生存可能问题。多样生存才是强国电影的正常状态,基本解决电影产业生存和已经具有良好政策支持的时候,不能没有多元风格和多样艺术特色的创作存在,尤其是具有本土风格和艺术独特性的电影艺术的生存环境。而这里不仅需要视野开阔的电影文化观念的引导,更需要政策鼓励支持的力度。如果说建设电影强国的基础在产业规模,那么产业支撑的后面应当是文化氛围和艺术力量。显然,在高速发展的电影热潮中,冷落艺术文化的现象不能不高度警惕。2009年中国电影高歌猛进中,也有明显的得失反差形象,大致而论有以下凸显方面:其一,档期空前明确、市场收益兴旺但佳作清冷,如果没有《十月围城》等少数既能叫好也能叫座的创作,抗衡外片能力更要降低。其二,娱乐肆无忌惮,但艺术文化失衡,在艺术沉着创作越来越少,无味的影片充斥市场时,国片的信誉危机难以避免。其三,主流格局改观但多元创作低迷。主流创作的商业化和商业创作主流化的交织中,得益的是观赏效果颇佳的大片,但挤压的也有艺术风格多样的小片。多样性的艺术探索得不到市场评判的机会,成为产业化进程中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关键词:电影经济;市场;调查
谈起电影,人们更多地是把它归于文化艺术的范畴。然而,随着近年来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影越来越“经济”。其实,电影生来就具有商业性,1895年,电影诞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时候,就是收费的,人们要看电影就得扔硬币。“电影推动经济”在美国绝对不是种夸张。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的改善,电影这种精神领域的消费必定会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关键是我们的电影企业是否能生产出迎合市场需求的好产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电影在复苏中取得了新的发展,并呈现出红火迹象,电影的综合效益也呈稳步增长的趋势。然而,在中国电影“入世”之初,国产影片创作远远偏离市场的轨道,一大批影片由于缺乏吸引观众的手段最终遭遇观众的白眼,与进口影片相比,缺少市场竞争力。同时,我国的电影市场相当狭小,国人平均每5年看一场电影,这与我国快速腾飞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使得中国电影的营销依然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今天,中国电影实际上走到了一个临界点,改革的力度在日益加大,但电影市场的潜力依然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电影经济的活力依然遭受着重重束缚。因此,生产出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产片,是目前我国电影发展中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电影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
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内地已经拥有电影制作机构100多个、电影院线36条、专业影院3000多家,其中新增影院55家、银幕272块。另外,全年影院观众有10多亿人次。随着电影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非公资本进入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领域,多项重要政策赢得市场叫好。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产影片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但是电影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可能高收益”的行业,电影制片好比石油勘探,需要大笔投入,但找到的矿是贫矿还是富矿,虽说有一定规律可循,但运气占很大成分。在电影业内,判断电影能否赚钱就是看“一周内票房”。去年全年国内电影产量在400多部,今年有望达到450部左右,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叫得出片名、谈得上有印象的影片绝对不足一成,那么,这些影片中能够赢利的数量更可想而知了。
二、我国电影市场所面临的问题
(一)中国电影市场机制还不完善,造成不少电影不能和观众见面
据电影局公布的数据,国产影片生产出来后很多电影都没有在影院放映,浪费的资金数计!报告显示,国产影片的单部市场竞争力无论在票房排行榜中的位置还是观看率统计,都优于进口大片。但国产影片的整体市场竞争力还是不敌进口片。之所以出现如此现象,是因为许多影片还未开拍就已瞄上各类国际电影节和国际大奖等,而并没有注重电影消费市场的本身,此外,还有一些影片的出笼及市场前景取决于是否“适时”与政策支持程度,负载的是宣传元素。
(二)电影营销方法和策略滞后
中国对现代电影营销方法和策略的认识和把握明显落后,也缺乏有效的执行力。电视、VCD、DVD和VOD等媒体出现以后,电影市场被严重分解,从而使电影营销面临严峻的挑战。电影公司老板往往关心的只是票房,重视的还是如何把观众带进电影院,而忽略票房以外的市场部分。对票房的情有独钟,使目前的中国电影成为风险丛生的沼泽地,进去容易出来难,让很多投资人望而生畏。
(三)我国电影市场还相当狭小
随着电影票价的具高不下,大众电影正在沦落为少数人的奢侈消费。电影院缺乏、票价昂贵使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在电脑、碟机和网络里看电影,国人平均每5年才进影院看一场电影,这是中国电影的悲哀。中国要想发展电影市场就应该建立更多的电影院,让观众走进影院可以看到更多风格的电影,满足不同需求。
三、电影经济时代的发展对策
(一)电影管理体制需要改革与创新
1.增强市场意识
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提供电影产品,建立完全市场化的电影制作体系和发行放映体系。单看制片,风险当然很大,电影是一个产业链,包括制片、拍摄、发行、放映、技术、服务等等相关产业,如果是拥有完整产业的集团,风险其实不算太高。也就是说,大多数电影的赢利不是靠首轮放映的收益,而是要靠数十年版权的收益。片库经营是美国成熟电影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也是平衡年度风险的安全阀,有时,一家公司全年的版权收益会是新片收入的好几倍。
2.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政府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提高中国电影竞争力,如何为电影发展创造良性市场环境,如何为电影制片与发行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上去。就电影而言,政府的主要职责一是负责根据本国民族习惯、政治制度,对电影的内容进行审查;二是维护电影业的正常运作,如打击盗版。真正面向市场,掌握市场的变化,运用市场调控手段,来实现对电影市场的管理目标,促进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拓宽电影产业的融资方式
中国电影企业的整体实力是不强的,融资渠道狭窄仍然困扰着中国影业的发展。面对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时候与资本“谈谈恋爱”了。在电影这一文化产业中,资本是很重要的一个核心。我国电影产业应该有效地采取资本运作的方式,消除资金屏障,广开渠道,促进资本的市场化流通,并建立一个健康的资本运作平台,从而进入资本运作的高级阶段,以此提升中国电影产业的规模。目前中国电影的主要融资手段有两种。除了各式各样的业外资本,更主要的则是各影视企业自有资金的相互对流。
坚持了10年电影市场化道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娱乐消费大国。电影院线从无到有,由10年前的2000多块银幕、10多亿票房,到如今2万块银幕、200多亿票房,既吸引了大批观众和各路投资,连政府的角色也从抓和管转换为放和扶。中国电影市场云蒸霞蔚,绽放出一批新生的创作者,掺杂着弹幕众筹各种粉丝模式,席卷起新媒体大数据互联网热风,其产业潜力深厚强劲。按照历年35%票房年增长率和目前每天新增8块银幕的趋势,对比于美国10年来基本稳定在4万块银幕和100多亿美元票房的现状,中国可能在3到5年内赶超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影生产和消费大国。
电影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它展示国家的文化科技实力和融合水平,通过视觉冲击影响受众的价值判断,潜移默化地传播文化理念。电影吸引观众的同时,还给观众带来心理暗示,3D动感带来娱乐体验的同时全方位支配着你的消费取向,4K投射出高清的画面也辐射出直刺大脑神经的精神光芒。因此,无论是美国的版权保护,还是韩国的文化振兴,乃至中国七部委的若干政策,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扶持、保护和推动电影产业发展。
中国电影产业呈现出美好的前景和极大的潜力,应对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到2017年电影市场的全面解禁和开放,5万块银幕和600亿票房的期望并非神话。但问题是如何能在保持目前这种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改变我们的电影市场一半是替好莱坞电影提供场所,而国产电影却在海外寥若晨星的不对称局面?我们的电影不能一直靠张艺谋、冯小刚等《老男孩》,或依赖郭敬明、韩寒等号召《小时代》粉丝,永远处于与国际市场《后会无期》的《途》,而让美国《哥斯拉》的《X战警》和《变形金刚》横冲直闯在中国电影市场开辟《暴力街区》。我们能不能让《同桌的你》手拉手讲好《北京爱情故事》,借助《催眠大师》的法术,手持《绣春刀》去《无问西东》地《大闹天宫》一场而凯旋《归来》?
当我们努力把中国电影做得市场最大化、观众最大化、品牌最大化和社会影响最大化之时,别忘了美国已将全球电影的市场重心转移到中国,依托成熟的电影生产优势、创作水平的高位和制作技术的先进,借助雄厚的资本实力,不断抬高应对中国的宣发成本、明星大导甚至频频在二三线城市亮相。强大的广告攻势和全媒体覆盖,发行攻略的不断翻新,不仅对我们电影市场机制提出挑战,也对国产影片如何实现高品质、多样化、大市场份额增压。电影产业除了总票房标志整体水平,还有两个重要参数来表现其竞争力:产业绩效率和海外渗透力。据美国电影协会(MPAA)2014年3月数据显示;去年,北美生产了714部电影进入院线455部,总投入约260亿美元,获本土票房109亿美元,海外票房约90亿,产业绩效率45%,海外渗透力为42%;中国生产824部进入院线326部,总投入约412亿元人民币,在本土票房218亿中占128亿元,海外票房约1.2亿美元合7.4亿元, 产业绩效率69%,海外渗透力83%。这说明电影产业全球都是风险极大的行业,真正盈利的电影必须是独具匠心的、在排行榜前列的。美国具有稳固的电影本土市场和一定的海外渗透力,而中国电影产业绩效甚弱,本土依赖进口而无海外渗透力。中国电影人在黎明的曙光中奋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