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化学在线课程

初中化学在线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化学在线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化学在线课程

初中化学在线课程范文第1篇

教材衔接 学生心理 教学方法

1、明确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差异,做到衔接教学心中有数

初中化学新课程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方面发展为基本课程目标;而现行高一、高二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进一步普及加深化学知识,以适应多种社会选择的教学;高三的化学选修课则是根据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而进行的化学知识的提高教学。

从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诸方面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以掌握“双基”、培养能力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逐步转向了以培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因此,深入开展化学课程标准的研读活动,切实把握化学新课程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工作,这是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在课改理念下搞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分析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1.1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在课程理念上均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课程性质上均体现了化学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性和实践性;在培养目标上均强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即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1.2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差异性

初中化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注重教学的基础性和启蒙性;高中化学是与初中化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要求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科学体验的过程中认识科学的本质,掌握科研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此,初、高中化学教学在培养目标的层次上有一定的差异性。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总是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2、搞好衔接教学需要采取的措施

2.1.明确新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学大纲,合理把握教学尺度

初中化学额教学的目的在于普及知识技能而高中的化学则是对学生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高等人才,是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重大转变,但这一目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过选修的部分进行的。必修1和必修2的学习仍是以普及化学知识为主,因此,应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控制好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许多内容不宜过分扩展,留到选修时再讲,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2.做哈知识的承上启下,设立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

要控制好高中化学新概念的教学进度,不要操之过急,要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地深化,对较难理解的个别概念可分阶段给出定义,最后再达到完善的定义。必修一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要注意到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已有的资料进行两者的自然过度,同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再加以适当的铺垫。

2.3.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高中化学有些知识较抽象,增加了教学上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多运用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和比较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解释高中化学教学上的一些化学原理。通过例子,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而且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理解概念的能力。还可以用实验做为引导,先让学生观察,进而做出概括总结,对一些无条件演示的实验,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演示,以增强化学知识的直观性。

初中化学在线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课 初高中化学 衔接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40-02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任何学习都必须在一定的学习准备的前提下进行。初中化学学习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准备,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一直是困扰高一化学教师的难题。高中化学教师到初中听课较少,不熟悉现行的初中教材和教法,衔接意识不强,甚至没有梳理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或者因高一化学教学时间紧,不能花费一到两个星期的时间专门复习初中化学知识等,导致学生初高中化学学习出现脱节和低效的现象。还有,处于高一的学生,面对环境的新旧临界点,也面对自身的心智发展的新旧临界点,需要寻找一些途径帮助学生克服他们学习的困境。

微课是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重要资源。微课短小、内容精、情境化、便于应用等特点满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微课贴合了学生的兴趣,避免疲劳和乏味,可反复观看学习。如今,以微课为主的现代化教育方式正在我国迅速火起来。科学、有效地应用微课,可以帮助教师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值得探讨。在此,笔者尝试聚焦探讨,如何使用微课,助推化学教材知识内容、教学重难点的有效衔接;助推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衔接及其学生学习心理的有效衔接。

一、微课的内涵及其有关研究

在国内,2010年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提出微课,并定义了微课的含义,2013年再次丰富微课的内涵。胡铁生认为,微课又名微课程,它的主要载体是微型教学视频,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他特别强调了微课的视频型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近年来,黎加厚,张一春,郑小军,吴秉健等各地学者也都提出了微课的内涵,强调了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融合了多种数字资源。微课在我国研究发展的时间比较短,2013年后知网上呈现的有关微课的研究明显增多,研究者大多在研究如何设计微课内容,寻找开发微课的工具、软件,或者进行理论建构。有学者研究如何将微课融入高中的化学教学中,或者探讨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使用策略。有关如何使用微课进行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的文章很少,2015年中学教师郑于艺在《地理教学》期刊上发表了《让微课为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润色》的文章,对探寻使用微课助推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的策略有借鉴意义。

二、微课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的应用

(一)理清知识内容的衔接点,找准微课切入点

借助微课开展衔接教学,首先需要理清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初中的化学学习主要包括5个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高一化学必修模块提出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六个学习主题。初高中化学课程在内容设计,教学要求,编排体系上都有相应的衔接,但是高一必修化学的教学内容广度大,起点高,习题相对初中难度大。通过分析这些衔接点,找准切入点,再强化和铺垫,有效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比如,在教材的第一章“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的第 1 节,关于粗盐的提纯,与初中重点学习的溶解、过滤、蒸发衔接紧密,在此,可以以微课重现这些基本操作的过程,温故知新。同时,以此为线索,让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杂质CaCl2、MgCl2及硫酸盐等,深化过滤除杂知识。再比如,学习必修 1 第二章物质的分类时,以微课展示图书馆,超市等因为有序分类带来的方便性和重要性,避免教师讲解枯燥。同样,以微课对初中酸、碱、盐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从物质进行有序分类方便生活,过渡到对化学物质的分类,这些都是为了方便研究其性质,引导学生从分类法的高度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CO2H2CO3CaCO3和 CaCaOCa(OH)2CaCO3的转化关系,从而强化了学生对酸、碱、盐的认识,领会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研究的重要性,为日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梳理知识衔接的重难点,建立微课资源库

短小精悍的微课,集中几分钟的时间聚焦解决一个问题,丰富又灵活,可融合于课堂又可移动地学习,高效突破教学重难点。运用微课,可以浓缩初中知识关键点,整合教学资源。教师通过测试,教学经验积累等途径找准学生初中化学知识的盲点。针对知识盲点把握关键内容,包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及其易错点,组织语言讲解透彻,录制成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者从互联网上整合多方资源,形成知识关键点的微课资源库,呈现给学生。针对高中时间紧,无法使用长时间专门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复习的情况,可以尝试在每个章节中使用微课对衔接知识点进行铺垫,使用微课资源包,融入课堂,或者留给他们做移动性的随时性的自我充电,引导学生事先适当地复习和预习,实现初高中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平稳过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资源包也可以融入课堂教学中,比如在初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时,学生的障碍点往往是不记得元素的化合价,或者不会判断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或者思维还停留在“得氧和失氧”的片面角度。此时,把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分析的过程和元素化合价记忆口诀以微课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从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及时突破学生的认知障碍,也衔接了知识点,并使得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延伸。

(三)分析学情,以微课助推学习方法的有效衔接

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教材内容浅简,直观性和趣味性强,以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为主。高中教学内容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化学原理多,知识的难度深度加大,以理论和抽象思维为主。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方法也跟随着转变才能适应学习内容的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不只是内容的衔接,更需要解决学习方法的衔接。当前的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处在高一的学生,生理上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潜意识里普遍存在习惯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去对付高中的学习。生理、心理上微妙的变化,使得更多的高一学生碰到问题碍于颜面不敢于或者不愿意向教师或者同学请教。还有,学生处于求新求异求新奇的时期,手里的手机、iPad、平板电脑、MP4播放器是他们的挚爱,如何引导他们发挥这些信息设备的学习功能呢?

微课发挥独特的魅力,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有效引导学生运用微课资源库自主掌握学习节奏,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点击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点,或者重点关注自己的学习盲点,反复琢磨,因时因地因需克服学习盲区,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激发他们主动分享学习的乐趣,提出问题,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线提出疑惑,在QQ群或微信群中进行讨论,解决问题,收获成就感。教师从中及时地分析出学生在哪些知识的衔接上断链,或者及时反馈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采用微课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新手段引导学生在移动中学习和在线学习,促进学生比传统课堂更积极、投入地学习,在潜移默化中适应高中的学习,助推学生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另外,教师把学生交流的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可以使得备课更有针对性,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做到以学定教,有效助推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总之,微课这种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以视频为主的教学资源,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微课为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注入了活力,是帮助学生迈进高中化学学习的关键性的第一步,为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习得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供资源。建议我们广大化学教师,以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为起点,集中集体智慧,开发微课资源,不断扩充、优化和综合利用微课,建立微课资源库进行分享,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汪金鑫.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7)

[2]张晓菊.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论坛,2011(13)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

[4]郑于艺,黄志明.让微课为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润色[J].地理教学,2015(17)

[5]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项课题[2013ZJJ107]

初中化学在线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微课程教学;设计分析

一、前言

所谓的微课程教学,实质上是指将教学要求、教学课程标准作为教学依据,通过视频、演示动画等载体来深入开展课程内容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视频由教学素材PPT、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馈以及课程练习、测试等内容构成,是开展微课程的关键内容,具有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微课程教学的设计分析

1.明确教学目标

微课程整体上包括了知识点背景以及初中化学每一章节所要处理的问题。所以,有效的微课程应当在满足学生认知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在认真分析教材的整体结构及考虑学生自身具有的特点的同时,构建符合化学实验教学要求和满足学生学习要求的化学知识网络。不管微课程应当实现什么样的目的,其深度、广度以及容量均要满足学生认知要求与认知规律。比如,在微课程中可设计“证明黑色粉末中含有氧化铜的实验比较”“溶液的酸碱性”等标题,使教学目标直观地、准确地在设计的标题中体现出来。当进入溶液酸碱性环节的教学时,可认识到实际生活中诸多物质具有酸碱性的特性,该教学目的是促使学生能够认识并初步掌握通过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酸碱性。

2.设计教学内容

微课程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来源于教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说明典型性问题,并且以适宜的表现形式合理呈现知识点的教学活动。具体表现如下:(1)知识点总结型。初中化学教材具有一定知识点分散的特点,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将知识点连接起来,存在一定的概念混乱、知识点储存不全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在有限学习时间内系统、全面理解总结化学知识点的能力,微课程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增设知识点总结的学习模块。系统、科学的知识点总结模块能够确保学生高效地掌握分散杂乱的化学知识点,在解题时能够准确判断题型和快速、正确地解题。比如,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适当总结归纳“化学式定义”“水的化学性质”等知识点的内容。(2)实验操作型。该类型的微课程内容设计来源于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以及重要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促使实验操作要领、过程以及现象转化为视觉化影像资源,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前学习、复习巩固与深入分析。以影像资料等形式表现的演示实验,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以及基本技能,还能够确保学生动手实验的准确性、安全性,通过演示实验来加深学生对化学相关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例如,将部分典型化学实验加入到该板块的内容中,具体表现为: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特定的黑色粉末是由炭粉以及氧化铜混合形成的,并对比两种实验方案的优劣程度。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甲:黑色粉末足量盐酸,充分振荡观察现象乙:黑色粉末在试管中加热,将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1)甲方案中证明有氧化铜的实验依据是;2)乙方案中证明有炭粉的实验依据是;3)对比上述两种实验方案的优劣程度,并给出判断依据。解析:1)由于CuO+2HCl=CuCl2+H2O,铜的盐溶液一般显蓝色,因此,该方案的实验依据是:溶液变蓝绿色。2)由于C+2CuO=2Cu+CO2,反应生成的CO2能够使得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该方案的实验依据是:石灰水变浑浊。3)甲操作只要将样品加入试管中,加入盐酸即可验证;乙操作需要铁架台、酒精灯、澄清石灰水等操作比较复杂,故答案为:甲方案更好,操作简单易行,不需加热。通过演示实验的现象观察,学生能够很好地判断实验的优劣,既有利于在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方法的创新,又有助于学生培养发散性创新思维。(3)课程练习型。在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时,根据实际实验教学中学生遇到的难题、易错题制成课程练习型的课程内容,其中包含推断题、图像题以及计算题等。课程练习型内容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对典型题加深印象和加深理解,确保学生在遇到同类型题时能够快速、正确解题。

三、结束语

众所周知,化学实验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从初中生的角度出发,其对化学课程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高主体意识,发挥主导作用,学会在碎片化时间里利用微课程等学习手段来实现预先学习新的化学知识、课后巩固复习等目的,从而加深对较为抽象、分散的化学知识的总结、归纳以及理解,促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钟绍春,张琢,唐烨伟.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

初中化学在线课程范文第4篇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50-02

微课全名微型课程,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圣胡安中学是最早应用这一教学方式的学校。它是基于视频等多媒体技术,记录的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系列精炼片段,这些片段集中探讨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某些重点及难点。微课不仅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提供给学生相关的教学课件,还能够结合教师的教学经历和经验展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反思。此外,微课还包括与教学课题相对应的习题、测试和师生的在线互动等环节。

1 微课在初中化学中的教学依据

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迈进信息时代。互联网诞生至今,已经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巨大的改变。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以及移动终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人们迎来“自媒体时代”,每个人在作为信息接收者的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这都为微课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适应学生精力的需要 胡铁生作为佛山市教育中心的一名教师,是国内最早研究微课理论和实践的专家之一,凭借结合亲身实践得出的一系列理论和应用成果,在业内占有权威地位。他认为,一节课精彩的、的环节都是瞬间的,学生视觉停留的时间只有5~8分钟,将课堂上的难、重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相应教师,借鉴意义和交流价值更大。而黎家厚教授也认为微课程时间应该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因此,微课的这些特点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微课在初中化学中的教学优势

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 微课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短,即节约时间。一段微课只有几分钟,长的也不过10分钟,短时间内就能将一个或多个知识点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能够大大地节约课时。二是精,即教师讲解更为深入。首先,一段微课通常只关注一个知识点或者教学重点,学生在学习时不会为其他内容分散精力,可以根据所讲内容,集中深入地进行前期准备,所讲内容要比传统课堂深入得多。其次,微课集中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环节,省略掉了一些冗余的内容,教学内容更加精炼。在传统课堂中,知识点多,教师无法做到一一深入,学生也只能细大不捐地照单全收,难对知识有深入了解。更加精炼的微课能够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变得“精”和“专”。

另外,由于微课借助了时下最流行的多媒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能够贴合学生的兴趣,牢牢吸引住学生。初中生总是对新事物充满无限向往,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非常快。同时,在微课教学中,学生可一对一地面对教师的讲授,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灵活。有时微课的制作还需要学生的参与,这都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化解抽象概念,易于重难点突破 化学教学中有很多抽象性的概念,对于初中生来说很难理解。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依赖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对抽象概念进行解读,一旦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只能依赖教师的语言阐述,而教师往往很难全面、生动地将抽象概念阐述清楚。比如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教学中,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乍一接触,学生可能短时间内不能对其形成认知,对于三者的结构也更加难以理解。此时利用视频、图片,将三种微粒无限放大,并展示其结构特点,就能将这一知识点直观地展示出来。其实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很多难点并不是因为多么深奥,而是因为太过抽象,学生并不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将这些知识消化、吸收而内化为己有。微课则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现抽象概念,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加快、加深理解,提高对教学难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实现攻克教学难点的目的。

整合教学资源,弥补实验的缺陷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能够促进学生掌握化学物质的特性,并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但由于实验教学耗时较长,对实验器材、实验物质的要求较高,很多学校不得不减少甚至取消实验课教学。另外,很多实验在学校的实验室根本无法进行,有的是因为实验物质的稀缺性;有的是因为实验物质的剧毒性,比如氰化物等;还有些实验需要借助专业的实验器材,否则会有很大的危险,比如涉及浓硫酸的很多实验,若操作不慎很容易发生危险。微课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资源,拍摄实验视频,或将专业人士在高级别实验室进行的特殊实验拍摄下来,做成微课供学生观看、学习。

有些化学实验有着繁琐的步骤,每一步可能都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耗时较长。微课能够把这些无谓的等待时间删减掉,直接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呈现给学生。

3 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从全局出发划分知识点,合理设计微课教学 微课不应该是单独孤立存在的,要增强数节微课之间内容的连贯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根据统一的课程主旨,用数节微课构建微课程。因此,在微课的设计之初就要从课程体系的全局观点来考虑,将课程包含的内容划分为若干边界清晰、离散而又具有一定耦合性的知识点,根据知识点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合理安排时长和形式,保证微课的实效性。

用多方面内容充实微课 微课不应该仅仅为讲授新内容、展示教学难点服务,还应该包括课后的微练习。应注重教学中的微课与课后微练习的对应性和相关性,保证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微课讲授的新内容,彻底消化教学难点和重点。另外,微课不仅是知识的展示平台,还应该反映教师的教学思路,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适应教师的节奏,提高学习效率。微课还应该包括评价、反馈和互动环节,让学习者在运用微课学习时产生的一些疑问和意见能够及时反馈给教师或微课设计者,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或者微课设计者还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到微课设计、制作中来,一来可以集思广益,让微课臻于完善;二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微课教学更加有效。

微课教学的技术手段 以微课视频的录制技术作为划分依据,可以将微课划分为操作录屏式微课、电子手写板录制式微课以及摄像式微课三种类型。其中,操作录屏式微课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如屏幕录像专家),配合PPT等演示软件进行录制,该形式适用于展示化学物质的性质、结构等静态的知识点。电子手写板录制式微课也可以在电脑上使用录屏软件,配合电子手写板进行录制,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也能够很好地完成这项工作。该类型相当于传统课堂上的板书,适用于知识点的结构及联系的展示。此外,教师也能够利用这种方式展示化学方程式。摄像式微课则需要摄像机及一些辅助设备等专业设施,对场地条件要求也较高,适用于展示化学实验的过程以及化学反应的现象等复杂的、动态的知识点。

初中化学在线课程范文第5篇

>> 教学视频支持下的网络时代个性化学习研究 Google Apps支持下的目标驱动个性化学习模式研究 北京展示“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 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研究 微博支持下的中学化学教学模式研究 微课教学下提升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的行动研究 场景化教学视域下的《金融投资实践》课程个性化学习研究 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大数据时代量化自我支持的个性化学习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体验式学习与化学概念图教学整合的研究 微课――网络个性化学习的资源 学习空间支持下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立体化教学资源构建研究 个性化学习改革背景下的德育观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 教育信息化时代下的个性化学习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支持下的微课程资源平台应用研究 远程教育支持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韩丽.基于Moodle的混合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5).

[3]马颖峰,陶力源.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个性化学习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6):31-33.

[4]蔡基刚,武世兴.引进多媒体网络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3(6):2-7.

[5]颜正恕,徐济惠.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74-78.

[6]吴洪艳.智慧学习视角下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5(6):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