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范文第1篇

为了尽快以新的机制培养软件产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2002年8月,教育部、国家计委等联合启动设立了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2004年5月,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华南农业大学等20所高等院校试办首批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通过几年的实践,软件学院已经摸索出了一些宝贵经验,我们尝试以其促进计算机学科的本科教育。

一、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培养模式的差异

从教育部设立软件学院的初衷看,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偏重于在已有的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平台上的开发与应用能力、独立完成项目的实践能力、工程组织和管理能力以及科技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计算机学科学生则偏重于对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结构和原理的掌握,强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成为计算机学科的学生在求职和实际工作中遭人诟病的根源之一。

由于培养目标存在不同,软件学院和传统的计算机学院在课程设置、师资配置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在课程设置上,软件学院强调按行业需求和技术流行趋势设课,多设实践课,企业实习期长,而一些理论课和基础课少设甚至不设。例如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人工智能等计算机科学的核心课程在软件学院成为选修课,而项目管理、软件测试、软件架构、用户需求的理解与抽象、知识产权等计算机学院的选修课在软件学院成为必修课。

为了使学生能够用英语撰写项目计划书等技术文档,软件学院在加强学生公共英语教学的同时,特别强调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双语教学,使学生长期浸润在技术英语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专业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这一点上,计算机学院明显存在差异,因为计算机学院希望学生真正理解课程内容和艰深的理论,而不只是专业英语,使用非母语的英语在事实上影响和延缓了学生的思考和理解速度。

另外,软件学院希望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即插即用”式的人才,因此设置了大量的实践课程和长期的企业实习以缩短学生适应企业和社会要求的“磨合期”。除了在课程中引入大量的开发案例之外,还要求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多个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由于高校教师大多缺乏在企业开发项目的经历,对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不敏感,所以软件学院一般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掌握最新软硬件实用技术的企业技术人员和国外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并以兼职教师为主。而在现行体制下,计算机学院教师必须作大量的科学研究才能通过考核,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

软件学院希望针对市场需求培养出进入工作岗位后能立即上手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因此更象是一种职业教育。从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专业设置上可以看出来,其专业和课程的领域针对性很强,主要培养学生对该领域的各种技术和工具的应用能力。而计算机学院培养的是“深基础、宽口径”的知识型人才,不可避免地在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一定时期的实习锻炼才能适应岗位需要,不过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从头到尾参加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和流程的学习潜力方面并不差,只要给予锻炼,就能成为“一专多能”型人才。

二、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互补与促进

虽然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差异,但都是我国信息化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计算机科学的理论研究是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根本力量,没有理论研究也就没有工程技术的更新。真正领导行业潮流和技术走向的仍然是注重研发的企业,而不是搞“订单加工”的软件蓝领公司。

然而,目前计算机学院的教学相对来说有些与实践脱节,而实践同样是创新的源泉。没有实践能力,再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无用武之地。而实践能力恰恰是软件学院和软件工程最重视培养的。因此,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互补和促进是可行的。

计算机学院比软件学院历史长,拥有的学生也多得多。培养好已有的这些学生现实意义更大。针对计算机科学原有课程体系欠缺实践的弊病,借鉴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成功经验,我们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材必须采用近三年内出版的优质新教材,鼓励采用原版英文教材和双语教学,对一些核心课程要求至少采用著名原版教材的译文版,以使教学内容紧跟领域发展。

2、加强学生的英语训练。近年来信息学院学生的四级英语通过率在全校始终名列前茅。同时,开设专业英语、科技英语写作等多门技术英语课程,由外教和在英国留学多年的本学院教师授课,在课程过程中,学生必须作多个presentation,并独立完成一个英文技术文档。

3、重视实验室建设,配置了IBM小型机、Sun工作站集群、硬件原理实验室、集成布线网络实验室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训练环境。

4、将总学时的20%作为平台课程,根据技术发展趋势不断调整,目前开设了C++、Java、J2EE、

.Net、Linux等技术课程,使学生掌握流行软件工具。

5、在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等核心课程的课程设计中,设置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的项目,按照软件工程规范撰写项目报告。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在项目报告的附件中要分别撰写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和心得体会。

6、开设项目管理、软件测试等软件工程方向选修课,考核以项目实践为主、笔试为辅。为保证授课质量,先后派出多名骨干教师参加相关课程体系培训,同时从软件企业聘请技术人员介绍开发实例。

7、设立方向课程模块。根据国内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我们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规划中,除设立专业选修课外,还设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理论分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工程分支)、嵌入式技术(信息技术分支)四个方向模块,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一个方向模块,并完整学完相关模块的5门课程。

8、将“新技术专题讲座”作为一门毕业班的必修课,除由学院内科研能力最强的多位教师讲授外,还经常聘请国内知名教授和本校其它学科教授讲授IT领域新发展和学科交叉情况,以开拓学生视野、启发思维。

9、引导和鼓励学生创新,并作为推荐免试研究生、综合测评优秀学生的重要参考指标。规定学生必须修满创新学分,形式多样,可以申请学生创新项目基金,,参加数学建模、挑战杯、高校杯、ACM/ICPC(GDCPC)等学科竞赛活动,通过软件水平或专业认证考试,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交高质量的总结报告等。

10、利用和农业企业、软件公司的合作关系,依托横向项目,选派优秀学生到企业实习。发动学生利用假期自己寻找企业实习,尽早接触社会,了解企业要求。许多学生正是通过假期实习明确了自己将来的努力方向,有目标地选修或自学有关知识。

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0-4800-02

Reform and Practice in Teaching of Computer Public Basic Course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ZHENG Fu-dan

(Guangzhou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800,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national requirements on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computer, combined with the student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s, discusses how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blems in public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teaching.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computer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2013年3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了关于调整全国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通知,在该通知中,明确提出,从2013年9月份开始,全国计算机基础应用的教学大纲,由之前所要求的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熟练应用Office 2003办公软件,改为要求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下熟练应用Office 2010办公软件,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和考试中,新增了熟练掌握Photoshop CS5操作的要求。同时,新大纲中还提出“MS Office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能力”的要求。

由此可见,随着市场的需求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大学生所需要掌握的计算机技能,不仅要顺应计算机软件的快速更新换代,而且在掌握的层次上也需有所提高和深入。

1 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独立学院发展的日趋完善,独立学院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上,已经发生了各种改变,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1) 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虽然中小学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推广,但全国各地的信息教学水平各不一致,城市和农村的计算机教学基础条件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尤以动手能力更为明显。

2) 教学内容相对滞后,教学内容较为单一:虽然国家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最新大纲已经,但是一些独立学院仍然来不及调整,因此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尤其是如果相应的练习和考试软件没有更新,便会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应用技能的提高。

此外,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地停留在Office系列的Word、Excel、Powerpoint三大软件上。但对于文科类学生所需要掌握的Access或Visual FoxPro,或理科类学生需要掌握的Visual Basic等,却较少涉及。

3)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目前的教学方法,比较多的仍然为较为传统的授课方式。以教师讲解知识点和操作步骤为主,学生往往被动接受,无法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2 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所在独立学院进行了一系列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教学模式改革:

由于学生在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不分层次进行学,势必会使水平较好的同学缺乏兴趣,水平较差的同学失去信心,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他们分层次进行教学。新生入学后进行计算机免修考试。免修考试的内容和重点、难点都依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来设置,难度亦相当。免修考试未达到75分者,便视为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仍未熟练掌握,则应参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免修考试为75分以上,便视为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无须再参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针对这些学生,开设如《MS Office高级应用》、《Access数据库应用》、《FoxPro数据库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设计》等选修课程。

2) 教学内容改革:

一方面,根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最新大纲,将教学内容从原有的Office 2003(包括Word 2003,Excel 2003,Powerpoint 2003) 的教学内容,更改为Office 2010(包括Word 2010,Excel 2010,Powerpoint 2010) ;将Windows XP操作系统相关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更改为Windows 7操作系统;增设多媒体技术基础内容。

另一方面,由于这门课程着重于实践,其主要目标是学生对办公系列软件的操作能力,应避免将过多的时间花在讲解传统的、应用性不强的理论知识上。因此,在教学学时上,增加相应的上机学时,减少理论教学学时,以确保有充足的时间供学生练习操作技能。

针对上述两个内容,确定新的教学大纲,编写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及其实验教程。

3) 教学方法改革:

① 案例驱动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按照章节的知识点逐一讲解和演示操作步骤,学生被动接受,这样陈旧的教学方法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兴趣不高,也无法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因此,考虑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办公需求为案例,以案例来贯穿和引导整个教学过程,即采用“案例驱动法”进行教学。通过“提出案例――分析案例――解决案例――总结案例知识点和方法步骤”这一系列的步骤[1][2],在解决实际案例的过程当中,去寻求解决办法,去记忆解决办法,从而自然而然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② 竞赛驱动法:可以采用“竞赛驱动法”进行教学。例如,针对“文本输入技能”,可以举行打字比赛,针对“Word、Excel、PowerPoint三大软件的操作技能”,可以举办“Office操作大赛”等,以赛促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 引入练习及考试软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引入计算机应用基础练习及考试软件非常重要。这类软件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提出各种操作要求,让学生进行相应设置,并自动打分。学生可以根据系统打分及评析的结果,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点的欠缺部分,并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模块的练习。

3 结论

国家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公共基础改革非常必要。该文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方法,以上各个改革环节已在笔者所在学校进行,收效良好,希望能给各独立学院的同行们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郑馥丹. Flash课堂教学中案例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信息化教学,2011(5).

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程开发;一体化课程;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167 ― 02

随着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的出台,技工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时机,也肩负着巨大的挑战,改革与发展成为技工教育的重大课题。伴随着“一体化教学”的兴起,国家及各省市都纷纷出台了各种相关政策文件,将教学资源向一体化教学倾斜,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已成为技工学校的改革方向。

一、一体化课程开发的前提

(一)教是手段,学是目的

“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在"讲"和"练"两方面的有机有效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具备企业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让改革后的一体化课程在学生未来的工作中能“用得上,用得住,能发展”。因此,在课程开发前,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明确教是为了学。对教学的评价不只是看教师讲的怎么样,教师表现自己(浅层次要求),而重点看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让学生获益(深层次目标)。

(二)育人为首,培养工作态度

针对计算机应用的种种正负两面的影响,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学生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主人,成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合格人才。哈佛大学前校长Derek Bok说过:“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课是能够培养履行责任的能力(工作态度)、就业能力(工作能力)、思辨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课程。”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同样要注重职业态度的内涵教育,育人为首。

麦可思研究报告指出对美国全国雇主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态度是雇主们最看重的特质。技工学校更需要重视职业人培养,借助一体化课程实现学生从学生角色到职业人角色的成功过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掌握应学的知识和需掌握的技能,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增强解决困难的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和健康的思维方式。培养自身履行责任的工作态度、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计算机专业的“一体化教学” 改变传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培养学生岗位技能水平,达到教学目标,培养技能型计算机专业人才。

三、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方法

(一)基本概念

“一体化”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不相同、互不协调的事项,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或措施,将其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协同效力,以实现组织策划目标的一项措施。 “一体化”在教学上是指教学、实训、考核等环节相互配套、相互促进,形成高效运行的有机整体。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边做、边教、边学,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进行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课程整体。简单说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通。开展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1.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尤其是要结合各专业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3.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二)载体选择

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一体化课程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将课程与课程之间以及课程内容与内容之间进行重组,强调对工作体系的系统化,因此,需要寻找一个载体,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做中学的一体化课程,而这个契合点就是典型的工作任务。

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采取工作任务导向,典型工作任务下的“一体化教学”课程具有下列特征:一是针对来源于企业实践的、典型的工作任务,注重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这里所指的典型工作任务,是能够承载知识,技能,态度的工作任务。对于整合教学内容,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加减,而是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下重新调整与组合。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将教学内容整合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内容都结合典型工作任务讲解。教学内容要与考核方式相融合。配套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讨论式、团队式、抢分式等等,并要注重考核的实践性。在不同类型课程中的表现也各有不同。公共课开发应与生活结合,以培养社会能力为主,主要采取表演,辩论,朗诵等活动方式;基础课开发应寻找典型问题,采取讨论等方式以培养方法能力为主;专业课开发需引入具体工作任务,通过实际操作来培养专业能力。例如,在网页制作课程中,涉及到创建站点、网页设计、动态效果、网站与维护等“主模块”; 网站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站点目录结构规划与设计、网页链接结构设计、网页素材制作、页面色彩与布局规划、文本网页制作、图片网页制作、框架网页制作、网页风格控制、域名申请、网站与维护等“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了合适的载体后,通过对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化分析,明确完成某项目的工作过程、能力要求、完成标准等相关内容,若干个项目的集合就是一体化课程的精髓。由于完成一个典型工作任务较复杂、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较多,所以,需要通过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该任务的典型应用。如计算机专业的“办公应用”的开发就是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1、企业(公司)的简介。2、企业招聘启示。3、企业录取通知(图文并茂)。4、设计企业(公司)的电子报刊。5、制作一份企业产品说明书。6、个人简历设计。5、自我推荐信。6、企业机构及功能设置一览表。7、企业部门工资表。8、制作产品报价表。9贺卡的制作。10、制作演讲稿。11、制作与企业产品相关的宣传方案设计等。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就可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

(三)教学方法改革

1.团队学习模式

技工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厌学情绪大等特点,针对非本意入学的学生,通过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变个体学习为团队合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本着竞争性、民主性、自愿性原则划分学生学习团队,将分科课程分解为学习项目,团队成员围绕项目学习讨论,抽签形成对抗性的夺分团队,成员从团队总分中得个人分。教学方法的改革,使课堂教学由“排排坐”变“围圈坐”;使传统的教师考核全体,变为学生考核自己,使寓个体培养于团队培育之中,是“快乐性的学习,娱乐性的考核”的改革。具体的如集体讨论时选组长的方法可以是教师指定、小组推选,也可以是轮流坐庄;团队合作规则是每位学员最起码当一次组长,每半天更换一位新组长,组长负责该小组半天的工作分工,组长负责在该半天里对组员评分,若小组里有不同意见甚至产生争论,谁当组长,谁说了算,组员有责任尽全力为领导(组长)分忧。由多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达到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相互对等交流的目的,引导学生在交流、协作中学会合作和竞争,从而提高学生协作学习、协作克服困难的能力。

2.多种教学手段融合

一体化课程将课堂教学搬到实际操作室,学生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时“做中学”,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讲解、演示、实际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听、看、练等方法全面调动大脑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任务”能够使其思维活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加深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学生在工作目标的驱动下,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这就要求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时注重教学媒体的使用,并将多种教学方法互相配合、灵活运用。同时其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一体化教学的表面层次,似乎只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实质上它是奠定职业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

(四)课程资源建设

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和教学手段后,应抓好课程资源的建设。主要包括教学文件建设、校本教材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其中,教学文件主要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核标准等。校本教材是一体化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教材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要按照项目规模和难度递进式的编排,既要覆盖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全部知识与技能目标,又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实训基地为一体化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一体化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通过设计和开发计算机专业一体化课程,培养更多技能型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使学生们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竞争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张伟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J〕.科技信息,2009,(29).

〔2〕殷琳.浅议高中计算机应用教学中的“任务”设计〔J〕.中国基础教育,2005,(01).

〔3〕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8,(08).

〔4〕陈建辉.计算机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10下).

〔5〕莫钜宝.技工学校一体化课程教学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10).

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定额与预算;课程设计;高职院校

1前言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是工程造价专业一门核心专业课,它的实践环节为该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掌握工程预算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识图、算量以及运用算量软件等综合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课程设计课时少,任务重,难度大

由于时间的限制和教学计划的安排,该门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课都是安排在一个学期学完,而实践课程设计一般要求学生在两周16个课时内完成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土建部分的预算课程设计,这对于刚刚学完理论知识的学生而言时间是非常短的,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是简单计算,大大限制了学生对于本门课程设计的研究深度。

(2)教学管理存在缺陷

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教师对于一门课程需要教授至少两个班级,一个班级至少40个学生,老师指导学生人数多,教学任务繁重,很难对每个学生做详细的指导,对于一些学生可能提出来的创新型的问题会因此而忽略,而平时关注的更多的只能是学生的到勤率和学生课程设计的进度。

2任务驱动法在《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设计》中的运用

2.1任务驱动教学的涵义

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探索研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最终完成特定的几个任务。这种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不断创新[2]。

2.2运用任务驱动法的可行性

(1)教师和学生在此门课程设计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目的性明确,教师有明确的教学重点,学生有明确的学习重点。

(2)使用任务驱动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以前的课程设计学生是根据老师所讲的内容去做自己的课程设计,容易产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而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会布置一个明确的任务给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就会有紧迫感,主动争取完成任务,这样学生就从传统教学的被动接受改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3)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原来分散的学习内容都集中在一个课程设计任务中,使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一来学生对理论知识就不会感到枯燥,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来理论知识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实践设计,增强实践效果。

2.3任务驱动法在《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设计是以使用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原理和现行工程定额规范、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主要内容,以一个建设工程项目为实体,从划分分部分项工程到计算工程量,最后完成整个工程项目的预算造价的过程。

2.3.1任务驱动型《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设计》课程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建筑工程的计量与计价,掌握定额和清单的使用,能够编制工程标底和预结算。

(2)能力目标。①可根据图纸等资料编写一般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②可根据工程图纸等资料编制工程概算、标底、预算和结算、决算。③可以直接胜任工程现场施工员、造价员

2.3.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任务设计。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引导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任务的设计至关中重要,任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必须适中。比如在计算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工程量时,可以将总目标划分为若干个小任务:①熟悉图纸,收集施工规范、工程验收规范等有关资料;②确定项目名称;③计算土石方工程的工程量;④计算砌筑工程的工程量;⑤计算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工程量;⑥汇总工程量。

(2)创设情境,提出任务。任务的提出时由教师去完成,教师可以给学生多看一些类似工程的预算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一份完整的项目预算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3)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主要是在方法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主要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是放在对任务的动手完成和分析讨论上。但是因为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对任务的完成可能会进度不一,所以教师在采用此法的时候要加强总结和复习,跟踪学生的进度情况,不断获取反馈,总结成果。

3结语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技术性很强的课程,除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传授以外,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驱动,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身的实践过程下,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应芳琴.任务驱动法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3).

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范文第5篇

 

1工程硕士的特点

 

工程硕士不同于工学硕士,工学硕士是高等院校培养以学术型、研究型为主的,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和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从事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工程硕士则是高等院校培养着重解决实际问题和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工程硕士肩负着现实的重任,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单位的生产或工程实践当中去;解决自己单位生产或工程实践当中的公关难点;提升了自己理论研究和实践动手能力。

 

2工程硕士计算机学位课的选取

 

本人一直从事工程硕士计算机学位课的教学工作。计算机学位课是工程硕士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员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当前企业信息化中主要运用的软件开发技术,从而加深学员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更准确地把握企业信息化的方向。在近几个计算机学位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总结了我校工程硕士主要的特点有:

 

1) 学员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相对不足。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多数基础较弱,尤其是对目前流行的计算机高级语言的了解不够。

 

2) 多数学员是生产和管理岗位上的骨干,生产和科研任务比较繁忙,集中授课时间十分有限。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通过计算机学位课向学员普及目前流行的软件开发技术,高级语言课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高级语言课程的选择一定要针对工程硕士学员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强,易学易用等特点。目前工程硕士计算机学位课的编程语言课程主要有C++,VB和JAVA等。

 

VB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具有语法简单、容易上手的特点。由于VB采用拖放的方式,封装了很多学员不需要了解的步骤,使用VB进行程序开发时,学员容易掌握,上手快。在授课的过程中,VB的学习有利于学员消除对面向对象高级语言的畏惧感,逐步建立起学员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从教学的结果来看,授课效果较好,学员普遍反映VB简单实用,方便学员用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因此,经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对比和分析,我们选择VB作为工程硕士专业的计算机学位课。

 

3应注意的问题

 

(1) 要让学员正确理解类和对象的概念和关系,这是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用类似下表的例子来讲解:

 

该表的表头就是一个类,而每一行数据就是一个对象,这样学员就可以明了类是对象的抽象,是一种数据结构,而对象是类的实例的含义了。

 

(2) 要让学员明确属性、方法的含义,掌握常用属性和方法的使用。属性、方法的引入应从最简单的示例开始。例如可以在窗体上添加一个Label控件,不需要编写任何代码就可以直接运行程序,让学员观察程序运行结果;然后将标签控件的Caption属性改为“我们一起学VB!”再一次运行程序。学员通过两次运行结果的差异一下就能明了属性的具体含义了。

 

(3) VB是事件驱动程序运行的,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事件集,要让学员能够区分相近事件,选择恰当的事件编程,并可以合理利用多事件协调工作,实现复杂的功能。例如讲解鼠标事件时可以模拟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软件“画图”中的铅笔工具的功能,对窗体的MouseMove事件编程如下

 

Private Sub Form_Mouse Move(Button As Integer, Shift As Integer, X As Single, Y As Single)

 

Me.Line -(X, Y)

 

End Sub

 

运行程序会发现点随鼠标的移动连绵不断的绘出。为了象铅笔工具一样在鼠标键按下时才开始绘图而鼠标键抬起时停止,就必须对窗体的MouseMove、MouseDown、MouseUp三个事件一起编程。代码如下:

 

Dim down As Boolean

 

Private Sub Form_MouseDown(Button As Integer, Shift As Integer, X As Single, Y As Single)

 

down = True

 

Me.CurrentX = X

 

Me.CurrentY = Y

 

End SubPrivate Sub Form_MouseMove(Button As Integer, Shift As Integer, X As Single, Y As Single)

 

If down Then

 

Me.Line -(X, Y)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MouseUp(Button As Integer, Shift As Integer, X As Single, Y As Single)

 

down = False

 

End Sub

 

此例在MouseDown事件中将布尔变量down设置为真,在MouseUp事件中将变量down设置为假,而MouseMove事件中变量down为真时才绘制直线,代码寥寥数行,却很好地完成了铅笔工具的功能,又便于学员接受和理解。

 

(4) 课程选择的例题必须具有实用性,复杂度要低。例如,控件数组的讲解可以以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软件“计算器”为蓝本,顺序文件的操作可以将“记事本”程序作为例题。这些例子是学员所熟悉的,不必花大力气去分析讲解程序功能,可以大大减少课时,同时可以增加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要注重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员可以从容面对复杂的问题,不至于无从下手。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应该从每一个示例着手,引导学员由浅入深,初步积累。例如“计算器”程序模拟的是一个简单的题目:输入两个数据和一个四则运算符,根据运算符对两个数据进行相应的四则运算并输出运算结果。这个示例应在基本语法介绍的选择程序设计部分给出,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 Click()

 

Dim n1 As Single, n2 As Single, r As Single

 

Dim ops As String

 

n1 = InputBox("输入数据1")

 

ops = InputBox("输入运算符")

 

n2 = InputBox("输入数据2")

 

Select Case ops

 

Case "+"

 

r = n1 + n2

 

Case "-"

 

r = n1 - n2

 

Case "*"

 

r = n1 * n2

 

Case "/"

 

r = n1 / n2

 

End Select

 

Print r

 

End Sub

 

改编成“计算器”程序时,无非是将数据的输入改为由相应的控件数组来完成,计算结果显示在标签中而已,而程序的主体并别有太大的变化。

 

4结束语

 

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应该充分体现在教学用例的安排上,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工程硕士学员来源于工作一线,他们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识深刻,有革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强烈愿望。教师应尽可能了解学员在工作中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手段,找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学员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这也正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