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本理念;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英语是一门较为国际化的语言,掌握英语能够帮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因此,英语学习几乎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英语词汇的学习必不可少。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但词汇学习也是学习过程中较难的部分。不少学生真正学习英语是从初中开始的。初中的单词较为简单,学习时并不困难。但高中英语包含的词汇不仅多,在学习时对学生要求也较高。因此如何让学生掌握大部分高中英语词汇成为教育界探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结合了“生本理念”这一教育理念,提出了几点新的教学方式。
一、简述传统英语词汇教学方式及弊端
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英语词汇时,教师主要通过在课堂中对词汇的讲解、分析来帮助学生记忆词汇,同时也要求学生课后花时间进行记忆。部分教师会要求学生在早自习或晚自声朗读并进行背诵;或者在课堂前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进行听写;还有教师会要求学生抄录陌生单词来增加词汇量。这些方式确实能够帮助学生记忆部分单词,但效率较低。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对重点单词进行讲解、分析,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还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在听课时感觉课堂乏味而失去听课兴致,影响记忆效果。朗读听写会起到较好的记忆效果,但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记忆不深刻,学习效率难以提高。抄录陌生的单词需要大量的时间,且大部分摘录的单词由于少见而难以维持长时间的记忆,这对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寻找新的、效率高的且适合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词汇教学方式尤为重要。
二、“生本”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
生本教育理念是全新的教育理念,在“生本”视角下进行英语词汇教学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就当前的情况而言,不少教师和学生并不熟悉“生本理念”,难以将这一理念真正地运用到课堂中。本文就结合生本理念与课堂教学,通过具体教学实例进行说明。
1.紧扣生本教育方法论,开创新的教育方式
生本教育方法论强调“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这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有所差异,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在进行传统的词汇教学时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在进行词汇学习时也习惯了教师教完后再进行记忆。而生本理念强调先学后教,要求学生自己进行主动学习后,再由教师讲解。在课堂中为了让学生主动提前进行单词学习,教师可以这么说:“同学们,在学习新的单词之前,老师希望你们能够提前学习新的内容。在课堂中,老师会对你们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查。请同学们认真对待。”此时,学生所有的学习行为都是主动的。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会更加深刻。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则由传授知识变成了加深学生理解与巩固学生记忆,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也较为轻松。
2.明确生本教育价值观,摆正师生位置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一切为了学生。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时刻谨记教育本质,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进行课前备课时需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尽可能地保证备课的细致、专业。在课堂中也要习惯以学生为主体,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此外,在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影片、设置游戏等一系列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领悟生本教育核心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本性
每个人都具有学习能力,这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深刻领悟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采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本性,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学习,进而主动地学习。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时,教师只有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了解学习英语的意义与用途,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把英语学习当作乐趣,使记忆单词成为一种爱好和挑战。
英语词汇的教学非常重要,在此希望广大教学者能够重视英语词汇的教学方式,不断改善现有的教学方式。文中提及的“生本理念”是一种新的理念,对大部分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但“生本理念”是一种良好的教育理念,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是一种值得尝试、推广的教育方式。在此也希望教育者能够关注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以“生本理念”为前提,找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初中物理新教材具有下列特点:强调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多;充分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式生动活泼。
二、物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问题的表现
1.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现时的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教学要求对比滞后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然而到了教学的具体实际,在乡镇中学,在非重点的学校,教师面对学生、环境及教师自身的能力这些因素,觉得难以达到实施新课程教学所需的条件,教师对新课程核心理念的认同态度就发生了动摇。加上教学中,还要承受学校、上级教育部门下达的教学质量任务的重压,部分学生的挑剔,个别学生家长的责难,于是教师们沉不住气了,对新课程核心理念的认同态度就更动摇了。新旧理念碰撞时,教师对新理念的动摇,使旧的理念占据了上风,因而教师的教育理念就跟不上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显得滞后。反映在物理教学中,提问学生、评价学生学习表现、指导学生学习等时就出现与新课程教学要求背道而驰的行为。
(2)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淡薄
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佳,这里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教学设备仪器的配置未齐全,但也有“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淡薄”这种主观因素的影响。说到要靠教师自己开发,那更加是如要盲人开眼(难)。
(3)课堂教学仍普遍表现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开展物理新课程教学时,教师在落实课程目标的过程中仍然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未注重过程与方法,更加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4)教师的能力发展提升速度跟不上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开展物理新课程教学,教师表现的突出问题是教师现有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能力跟不上新课程教学的要求,表现在:教师主导角色仍未得到体现;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倾向于知识方面,未能有的放矢;教学过程的设计考虑仍沿用老一套,不懂得运用评价理论,更加不懂得利用形成性的评价手段去评价学生学习的发展;评价的导向功能未在新课程教学中得到发挥;相当数量的教师不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物理新课程的教学。
2.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新课程教学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强化
实施物理新课程,既为学生带来了机遇,也为他们带来了挑战。可惜我们的学生未能把握难得的时机,通过课堂上与教师展开教学上的互动去争取自己的主体地位。恰恰相反,学生们还将难得的机会向老师拱手相让,他们学习的依赖性强,学习中的每个环节,非要老师督促不可。学习主动性的欠缺,使学生“学习的主人”这种身份体现不出来,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地位得不到确认。
(2)学习方式单一,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入体验
现在的学生没有教师的帮扶,就不懂怎样学习。他们不敢自主学习,不敢自主探索,依赖性过强。甚至个别学生还表现出就算老师如何催促,也不愿学习的情况。肯学习的学生又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不热心共同钻研,通常是单打独斗。由于没有自主、合作与探索的学习,没有自主、合作与探索的体验,学生素质没有多大的发展提高。
3.校本教研流于形式,新课程教学“涛声依旧”
实施物理新课程的教学中,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教材虽变,但教法、学法变化不大,“涛声依旧”,“穿新鞋走旧路”,“新瓶装旧酒”。这是由于担任物理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得不到有经验老师的指导,加上周边学校都是同时开展新课程教学,同课程的同科教师之间没有可取之经,因而教师的教法变化不大。加上校本教研气氛淡薄,形同虚设,跨学校跨地区的物理新课程教学的研究没有人来组织协调,根本就无法开展,因此不同学校的同科教师未能开展深入的横向交流,无法共同研究新课程教学的新问题。
三、对策
物理新课程的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机遇,也是对我们教师的挑战。怎样消除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阻力,扫清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障碍呢?我认为:
1.加大开展新课程教学的岗前培训的力度,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加快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加大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岗前培训的力度,做到全员参与。通过培训,提高每个教师的思想认识,消除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阻力,扫清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障碍。使教师对实施新课程教学与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达成共识。为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将教师教学理念转变到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状态上来。
2.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加强对开展新课程教学的探讨研究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原有的教学能力不足以应对开展新课程教学的需要。要使教师能够适应新课程教学,满足全面铺开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必须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加强对开展新课程教学的研究探讨。通过开展研究探讨,深入研究新课程的教学,反思教学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达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能力水平的目的。
3.积极学习适应开展新课程教学的技能,提高教师开展新课程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以生为本;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保证班级建设有效性,营造优质学习环境的学校德育建设中的重要方式,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职阶段学生已经具备明白是非的能力,但处于这一阶段学生,正直青春叛逆期,故此,在这一阶段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行为习惯的规范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基础教育开展过程中,每个班级之间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思想环境也不尽相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班级形成优越的文化氛围,并起到统摄学生的精神行为的作用。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渗透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教育理念下提出的新思想,以生为本顾名思义为以学生为根本,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着手点,进行班主任管理工作。班主任管理工作涉及到班级建设,学生思想工作引导,学生学习督促,教学环境营造等多方面, 但不论哪一方面班主任工作的实施皆以是为了学生的良好成长与发展。故此,也可以说,中职学校班主任良好的管理意识,将确保中职学生身心培养与三观建设,其对中职学习学生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科学开展中职班级管理工作,从学生学习成绩督促、班级文化建设等角度出发,有效建设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终落实“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但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需注重在尊重个性化差异的同时,以共同发展为原则,促使学生在思想意识及行为方式上将个人利益与班级整体利益紧密联系,从班级整体利益的情况出发,进而培养学生鉴定信念,为学生成长发育打造优质环境。
二、以生为本加强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建设途径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班主任管理教育理念
班主任管理工作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班级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重视中职学生在班主任管理工作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而实现班主任管理教育效果的最大化。班主任管理要以德育教育工作为前提,充分利用德育教育的相关理论对学生进行指导,侧重于稳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实现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最终达到建设优秀班集体的教育目标。同时,教师要在素质教育理论及新课程改革相关内容的引导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意识、人格品质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深入细致的了解W生的精神需求,通过个性化的满足引导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
(二)关注学生学习为学生学习营造优质环境
班主任管理工作包含众多内容要求,学生学习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项目。因此在进行班主任管理工作时,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建设优良的学习环境,将日常教学活动与班级文化建设紧密联系,加强两者的联动性,进而为学生学习营造优质环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建立以引导和启发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德育教育的相关理论内容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侧重于鼓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积极挖掘和高效整合教育的相关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构建民主、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增加学生的优越感。
(三)以学生为根本创新班主任管理新模式
要不断创新班主任管理新模式,需要班主任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优质管理,并对班级管理的目标、组织形式、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将发展性的管理理念落实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之中。首先,要在人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个性与班级集体发展相协调的理念,管理方式以班级内部的实际情况而不断革新;其次,管理方式要以学生的自主性为前提,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教育目标;最后,以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对话,班级事务的处理过程中采用集体协商等形式,满足学生民主需求,实现班集体管理模式的优质化发展。
(四)举办教育活动重视班级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
教学活动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为促使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公众的有效实施,就需注重教育活动,并将以人为本的班主任管理思想渗透于活动之中,以此实现寓教于乐的良好教育目的。班主任管理工作要以本班的视情况出发,从而保证各项活动的全体性、基础性和实践性。
班主任管理工作除了应注重教育活动外,还应重视班级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班级干部良好的行为表现,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教育,进而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首先,教师要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采用班级内部民主选举、学生推荐等方式挑选班级干部,并对班级干部的集体荣誉感、组织能力、进行综合考察,保证班级干部具备基本的示范素质。其次,教师要对班级干部进行耐心培养,对班级干部的管理方式给予积极的引导,进而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效。
综上所述,班主任管理工作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质目标,通过个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班级内部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提高,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贯彻和落实于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实效,以促进学生的良性成长。
参考文献:
[1]凌万里.坚持以生为本,增强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实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5,09:26.
一、解读花样跳绳的文化内涵
花样跳绳,平常的跳绳运动简单地说就是单人或多人手持绳子,身体腾空,使绳子越过头顶通过脚下绕身体摇动的一项民间体育运动。花样跳绳就是在平常跳绳的基础上增加跳绳的花样动作,可以按照跳绳运动的基本规律,合理安排跳绳的姿态变化,结合一些体操类、舞蹈类元素,一人或者多人完成一套跳绳的动作。花样跳绳,能激发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特别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合作性和耐力,也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它是一项很有特色的阳光体育运动,老少皆宜,终身受益。
近年来,特色办学成为农村小学的发突破展的瓶颈,许多农村小学都在不断摸索特色办学之路。我校就是典型的农村小学,硬件设施落后,办学理念落后,这些都为特色办学带来困难,如何将让“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就成为学校建设的重心,也成为基础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特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集思广益,发动全体教职工建言献策,针对少年儿童自身特点结合我校实际状况,最终确定“花样跳绳”为我校的特色项目。该项目确定后,校领导、体育老师及教职工从网上及各种途径对花样跳绳这个项目进行了解学习。并决定以体育课为基点,培养学生的跳绳项目的兴趣。
花样跳绳体育项目的建设,无疑为学校创办特色提供了一条可探索的道路。特别是以“花样跳绳”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师生的共识,学校在深入推进花样跳绳体育项目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途径,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丰实校园文化的内涵。
二、居于花样跳绳的特色文化建设思路:“三步走”
学校致以“绳”为载体,着力打造“有形”和“无形”两根绳,用“绳”文化中的精神凝聚、发展和提升师生的生命品质,具体分三步:
1.第一步:核心理念梳理。学校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将“绳”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内容融入到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提炼出与“绳”文化密切相关的学校精神:“创新、坚持、自信”,由此体现出适合学校快速发展和学生心智发展的校园文化。
2.第二步:核心理念物化。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的墙面、楼道、教室、网络等环境,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并制作出能体现“绳”文化特色的标识牌、宣传栏等,以提升文化品位。有绳的寄语,绳的发展史,花绳的创编,绳的种类,绳的童谣,绳结的介绍,绳与科学,绳与生活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绳”文化墙、“绳”文化长廊、“绳”文化网页。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深入了解绳的发源、演变、功能以及创新。
3.第三步:核心理念课程化。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学校继续围绕花样跳绳做文章,进一步开发、充实校本教材,形成丰富的课程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展跳绳文化:绳与健康、绳与艺术、绳与学习、绳与生活、绳与劳动、绳与法制等序列内容,实施生活化教育。通过“阳光绳韵”,让校园特色文化溶入师生的血液,成为师生自觉言行,凝成特有的气质,打造学校特色,让师生神采飞扬!
三、居于花样跳绳的特色文化建设策略:“六个一”
以“一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理念,勇于探索,构建以跳绳为核心的体艺教育与德育、学科教学相辉映的立体型特色体系,实现跳绳特色的跨越式发。
1.确保人手一绳。学校投入资金购买跳绳器材,做到师生人手一绳,为普及和提高奠定基础。
2.锻造一支队伍。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学校还组建了以“绳彩飞扬”花样跳绳队,在全校范围为寻找在跳绳运动上有基础、有潜力的学生组成队伍,体育专职教师进行严格的训练,构建一支以体育专职教师为主体、以优秀青年教师为预备役和后备队的跳绳教练员群体,“人人会跳、跳有水平”将是每个教师的基本功。
3.构建一套梯形跳绳体系。以课堂教学为起点抓普及,以大课间活动为平台,以兴趣小组为基点求提高,以竞技比赛为抓手,以花式表演为展示舞台,彰显学校跳绳特色。使学校每一位学生在刻苦学习的同时,努力锻炼,强身健体,练就一身跳绳好本领,身怀表演一技之长。
4.营造一个跳绳文化场。学校开发绳操,师生创编花式跳法,课题组编撰校本教材;在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凸显“跳绳文化”主题,大力挖掘墙壁文化;设立跳绳节、校园吉尼斯记录、铺设跳绳明星星光大道,彰显健康的、和谐的、有活力的校园活动文化。
5.开设一个课间展示空间。为了积极落实教育部阳光体育工程,保证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我校每天大课间活动形成了以“跳绳”为主体,广播操、跑操为两翼,“绳类游戏”为辅助的锻炼体系。每天一小时的锻炼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协调能力、弹跳力,也训练了孩子的跑步速度和耐力。
李建成,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淮安市劳动模范,淮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2年任洪泽县实验小学校长,现兼任洪泽县教育局副局长、淮安市成长教育研究所所长。在教育教学领域创立很多理论,形成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创立“自问自探”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此教学法获江苏省首届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十五”教育科学成果二等奖。在教育领域,创立“成长教育”思想――提出“教育即成长”的核心价值观,建构关注生命成长的校本教育。在管理领域,创立“用文化发展人”的思想――学校围绕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建构学校文化,通过学校文化建构引领和促进教师、学生与学校的发展。“十五”以来,主持国家和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6项,出版专著4本,主编教育用书8本,其中专著《小学阅读教学的革命》创新了阅读教学理论,受到省内外很多教育专家的认可;在《人民教育》等刊物一百余篇,《人民教育》等多家主流媒体对其教育教学思想进行了深度报道。
李建成,洪泽县实验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最近,他集中梳理了自己的语文教学,明确提出自己的语文教学主张:让学生和语文一起成长。这一主张鲜明,独特,很有意思,透析着他的语文教学追求,表达了他对语文教学意义与价值的深度思考。当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让学生和语文一起成长”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命题,也是一个很有见地的教学主张。
其一,语文成长观是从李建成的“成长”经历和感悟中“长”出来的。李建成是一个不断“成长”着的人。这似乎是个伪命题,哪个人不在成长?其实不然,不是所有人都在成长――我说的是思想、精神的成长,是生命的丰盈和强大。李建成恰恰是一个追求精神成长的人。他的成长表现为爱思考,是在思考中成长。而他思考的方式主要是阅读、写作,以及与别人交谈、讨论。因此,阅读、写作、交谈、讨论成了他成长的方式,也成了他成长的动力。阅读,使他视野开阔;写作,使他思维缜密;交谈,使他获得新的思考点和生长点;讨论,则使他逐步深刻。
他对成长的认识与思考是深刻的。他认为,成长是一种生长,是生命内部力量的自然表现;成长是一种姿态,是向上、向外、向远处的拓展和望;成长是一个过程,是内心唤醒、积聚、升华的过程。他认为,这一切既需要内在的力量即生命的力量,又需要外部的力量即教育的力量,准确地说,两种力量汇聚成文化的力量。不难理解,他的语文观是成长观,是来源于他自己的成长经历与体验的;他的语文成长观是植根于他自己成长的情境之中的。李建成语文教学主张的形成和表达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主张不是外在于生命的,是在自己生命中成长起来的,因而,语文教学的阅读、写作、交谈、讨论是如此重要。
其二,语文成长观是在他办学核心理念的践行中自然生成的。走进洪泽县实验小学你会看到“成长”二字,成长成了学校办学、教育的主旋律。成长,让学校蓬勃向上,充满无限的生机,因此,“成长”二字不是镌刻在石头上,不是镶嵌在墙壁上,而是充溢在师生的生活中,当然也充溢在课程中。成长成为课程建设的主旋律,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标志。不难理解,语文也应当是成长的。
李建成的语文成长观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教学主张的追求与明晰都需要一块文化土壤,学校应当是教学主张的诞生地、栖息地。问题在于学校有有成为文化土壤,校长有有自己的核心教育理念。李建成就是用学校的核心理念来观照和引领课程改革,让学校核心理念与学科改革产生一种契合。问题还在于教师自己有有一种敏锐,有有一种责任感。所谓敏锐,是指教师使自己的教学主张与学校的核心理念相对接、相呼应;所谓责任感,是说教师应当从自己的学科教学出发,使学校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具体化,从而支撑和丰富学校的核心理念。在洪泽县实验小学,这点是相当突出的。
其三,语文成长观基于对语文特质的深刻认知。语文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长期以来,大家都围绕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讨论,这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与视角,但仅就这一个视角来讨论似乎是不够的,必须寻找另外的视角。李建成找到了,那就是生命的视角,他认定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是成长的”。他说,“语文,无论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还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无论是一门文化艺术,还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载体,她都是不断发展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是的,语文是有生命的。仅从语言文字来看,马克思就有深刻的论述:“观念从一开始就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形式。”马克思正是“在澎湃的思想上盘旋”,从而“找到了语言”,于是,“灵魂这家伙,从人的身体里不断涌出”。马克思让我们看到了语言文字鲜活的生命,看到了勃勃生机。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论述也是为大家所熟知的:“语言是存在的家。”他又说:“我们把呼唤看作一种言说……呼声从远方来,到远方去。”就是在呼声的“来去”之间,我们听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命发出的呼唤。李泽厚提出“情本体”,要让哲学“走出语言”,不过他接着解释:“人的一切活动是不能‘走出语言’的,所以,所谓‘走出语言’,不是让人不用语言……而是让人不可被语言的牢笼所框住。”其实,活生生的语言不可能是“牢笼”,而真的像海德格尔所说的是“家”。李建成“让学生带着‘写什么’和‘怎么写’读文章,在作者和文本情感体验的对话中同成长”,又“让学生带着‘悟什么’和‘怎么悟’做作文,在见闻和个体感悟表达的创造中同成长”,就是把准了语文的特质――语言文字的运用,让语文教学、语文学习成为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
其四,语文成长观说到底是儿童成长观、儿童创造观。语文是有生命的,儿童更是有生命的,语文教学应当是两种生命的相遇,是两种生命相遇中的对话、分享与共生。所以,李建成的语文教学主张是“让学生和语文一起成长”。
李建成有自己的儿童观。他认为儿童是活生生的语言拥有者,是活生生的语言享用者,也是活生生的语言创造者。而儿童语言的拥有、享用和创造,既来自他们心灵中的智慧,也来自丰富的生活,抑或说是在丰富生活中儿童灵性的显现。拿作文教学来说,李建成主张“作文教学应追求学生‘做作文’:引导他们自己去‘种稻’‘机米’‘做饭’,感受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感悟生活见闻和个体认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生活,丰富了语文内容;完成了写作任务,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语言智慧和情感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