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电子实训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电工电子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电工电子实训教学而言,其不仅是通向理论及实践的桥梁,且通过实训教学也可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拓展其思维。但是,由于传统电工电子实训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因而导致不少学生动手及应用知识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理论及实践能力也发生严重的脱节,因此,有必要对电工电子实训教学进行创新,并建立一个新型实训教学模式,以便有效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
1.1 各专业学生量大,且专业之间的差异性也较大
通常而言,各学校在培养电类学科学生的同时,也应重视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化学工程等非电类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及时对于电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基础多少存在差异性,因而若对电类专业及非电类专业的学生采取相同的实训教学模式及方法,不仅不会起到扫除电盲的效果,还会对许多电学基础较差的电类及非电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打击。
1.2 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对实训教学造成了影响
随着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大纲的改革,实践课程同理论课程相比比重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与此同时也引起了许多新问题,例如同实践课程相比,理论课程的推进速度相对较为落后,因而导致开展实训课程时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造成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实训项目的原理,从而造成实训项目的难度增加,这种情况对于非电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更加普遍,由于理论课程大幅缩减,因而对实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3 实训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对于电工电子实训教学而言,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不同学生间自主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而目前我国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仅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基础性教学,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并无多元化选择,因而大大限制了其创新性发展。
1.4 传统实训评分模式较为落后
目前我国多数学校在电工电子实训评分模式中采用的是实训电路、作品及报告的检查,并结合出勤率进行教学评分,由于实训学生人数相对较多,教师很难顾及各个学生的实际实训情况,因此,学生之间代工情况严重,除此以外,不少偶然因素及电子元件失效等情况会使得实训作品功能存在差异,因而容易造成实训评分失去其公平性和客观性。
2.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
2.1 对各专业进行相应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对电工电子实训教学体系进行不断改革,构建从基础到专业,再到能力拓展三大环节的教学体系。例如,对于电学专业而言,可将其实训时间设为三个星期,实行“1+2模式”,即高一设为一周,内容主要为元件的识别以及仪器的使用与制作等;高二则设为两周,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工程能力方面,可设电子、电工及PLC实训等内容。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从基础到前沿,形成一个逐步深化的教学体系,以便对学生实训技能及创新思维进行全面的培养。
2.2 对授课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用
了解企业所需,结合顶尖科技是电工电子实训模式的工作重心,紧密围绕学生将来的工作内容设定相关的培训科目,保证学生在实训中心学到的都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到,避免在实训中出现无用的、落伍的科目。
2.3 构建启发式实训教学模式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进行实训指导时,通过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动手进行设计和研究,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以便使其有信心独立大胆地完成整个实训项目。此外,教师进行实训指导时应当注重引导,而非辅导,对于学生操作不正确的情况,应当引导其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而不是直接将问题和解决办法指出,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动手、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这种模式下,才能真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适应知识的不断更新与时代的逐步发展。
2.4 注重学生工程意识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中,应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放在第一位,依照工程现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加强安全性和规范性的培养。在学生的培养期间,应当让学生学会熟练操作将来工作会用到的机械和仪器等,保证学生在进入工作环境后可以直接开始工作。此外,在培训中,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学会更多仪器等的操作,提高效率。
2.5 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实训要以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为前提,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学习,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工作能力,还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电气专业的制造元件过程中,每一步都让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亲手将一堆原材料经过加工后变成一个合格的产品元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
2.6 实训教学模式中应注意学生的差异性
针对实训教学过程中缺乏差异性这一问题,可从如下方面入手:将实训项目进行层次的区分,可分为基础型、创新型以及个性化等层次。基础型项目主要面向多数学生,创新型项目面向则是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这些学生可以依据兴趣进行选择,而个性化项目面对的是学习能力相对较强,且有竞赛要求的学生,由于其占用的多为学生课外时间,因而宜采用开放性实验室。
3.结语
随着电工电子实训教育重要性的日益突出,如何对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并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摆在各教师面前的重大难题之一。只有不断创新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提高实训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兼具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闫孝姮,朱凤龙.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常见问题分析[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01):157-159.
[2]李殿宝.“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1(06):32-33.
[3]郝凤肖,钱莉,张善姝,等.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2(22):144-145.
【关键词】实训 教学 指导 方法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由于基础差、起步低、理解能力弱,实验的直观性和新奇性能让学生亲身地体验和感受到电学知识的神奇,在感知的基础上提升到对理论的理解,使课堂中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轻松而易懂,提高了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觉到知识的乐趣。
一、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学生独立进行或者合作进行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合作精神,使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成为学生质疑、搜集信息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但是在电工电子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十分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比如在电动机正反转实训时,短路现象和实验台的报警声常常出现,以至于实训不能顺利进行下去,个别学生甚至于不敢打开电源,运行电路。针对此类现象, 在漏电保护器和实验台保险装置的保护下,我们要求学生大胆动手,尽量完成实训任务。
二、允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错误和缺陷
实训教学过程中,在不违反实验室安全条例和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允许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存在某些错误和缺陷。当错误和缺陷出现时,往往能促使学生继续思考或探讨,让学生自己去评价或全面思考自己的实验,指导教师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提醒。实训指导老师,一般不太愿意接受学生的不足,一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会马上提醒学生急刹车,或者阻止学生进一步动手,这样会失去很多真正挖掘学生才能的机会,也会慢慢养成学生懒惰的习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让电工电子实验激发并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如何在电工电子实验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积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如做功率因数测试这部分内容时,可要求学生在实验室接一个日光灯电路,并以日光灯这个感性负载电路为例,观察并联电容后功率因数的变化,并让学生去电子市场了解电容的种类、型号、价格及电容参数的有关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功率因数概念的理解以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又如可要求学生自制小型变压器,教师给出变压器的参数要求,学生制作完成后自行检测变压器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再进行改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对所学的理论课也更有兴趣。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积极性。
四、实训步骤及实训指导方法
实训过程可以分为指导教师示范操作、分配实训任务和学生实操训练展开三个步骤。示范操作:是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把理论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这是实训教学的重要步骤。教师的示范操作要做到步骤清讲授晰,动作准确。分配实训任务:针对每班学生情况进行分组,一般三人一组,指定小组长。按小组给学生分配实训任务,并分配实训所需的工具、仪器、设备、元器件、材料等,要求由组长负责进行全面检查,做好实训的准备。实操训练展开:一切准备就绪,检查完毕之后,实操训练开始。
在对课题讲解和示范的基础上,实操训练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实训教学的指导方法有集中指导法、巡视指导法、个别指导法和总结指导法四种。
集中指导法:教师对全班或全组的学生,将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工作态度,使大家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
巡视指导法:在实训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各实训小组学生的实训作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在巡视指导中要注意发现学生中能应用理论指导实践,构思独特,有创意、学得快、操作好、注重安全等各方面的典型,及时总结推广,以点带面,激发大家的实训热情。
个别指导法:是指在实训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位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技巧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差异进行指导。教师需准确地发现、指出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偏差,根据实际状况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特性,鼓励个性化发展,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不足,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
总结指导法:是指实训课题结束后,教师对实训小组及学生进行总结、考核和评价,肯定成绩,交流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供反馈信息,综合提炼感性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加深认识理解。帮助学生把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五、实训成绩考核
考核方式一般主要依据预习和实验报告,但由于这两项都是在课余时间完成,只能做参考,而且在课余时间完成的实验报告中,我们发现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平时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记录应成为考核的主要环节。如果实训过程中的表现不好,实验报告写得再好也不能得到高分。每次实训,我们都需要记录每个学生对待实训的态度、实际的操作水平、实训任务完成后仪器设备的整理等。平时成绩占到了实验总成绩的70%,其余的30%用最后的一次考核来评定。考核命题的范围是本学期学生已完成的实验及相关知识,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动手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命题内容能反应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及应变能力,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水平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先祥,邝小磊,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2004,24
2.金平,等.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
论文摘要:《电工电子技术》是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对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以及电工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分析当前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现状,重点论述了提高电工电子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1 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电工电子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较广应用性的课程,目前我们的教学多采用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接受型教学方式,具体表现为:
1.1 教学一般是依据教材,以该课程该课本的知识为中心。
1.2 在教学中,教师是智者,是知识的权威,是教学的中心和关键,学生从属于教师。
1.3 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不能与EDA软件充分结合。
1.4 一般采用大班授课,较少考虑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基础,学生的学习以接受知识为主。
1.5 教学条件相对封闭,教师借助一本书、一支粉笔或一个幻灯片就能维持基本的教学。
1.6 教学评价以考分为主要依据,着重考察学生的记忆力和应试能力。
可以看出,该教学方式存在着重知识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课堂轻课外、重记忆轻运用、重教材轻阅读、重教师轻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严重缺陷,不符合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也无法适应当前提出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2 如何提高电工电子课程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涉及教学内容、教材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教学方法、手段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以下就各个方面分别阐述。
2.1 在教学条件上重点考察实训大纲、学生指导书等教学辅助材料建设及实训硬件设施条件,实训项目开设等内容,除在数量上符合实践教学要求,还要在质量上反映出高要求。
制定科学的实训教学大纲,实训大纲是指导课程实践的纲要。实训大纲注重科学性,从实践教学目的、教学定位、教学特色、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给出纲领性文件。制定教学大纲突出重点、难点并留有根据学科技术发展及时补充和更新的“接口”,提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2.2 教材建设。适合实训方式的教材体系是实训教学的基础。实训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实习等环节,最大特点是边学边练。实训方式的教材体系由文字教材和多媒体课件教材构成,且重点应放在后者。其特色是注重技能和相关知识的指导,以使学生快速理解相关知识,掌握技能要领,再通过练习获得技能。加强实训教材和指导书的建设:实训教材必须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来确定,突出实践性教学内容。指导书着重强化动手能力训练,解决实践技能问题。学校组织专业教师编写符合自己要求的实训教材和指导书,一方面能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一方面能促进实训教学。我校电控学院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根据本校特点自己组织编写了《基础电子实训指导书》。
2.3 教学内容。任课教师把实验涉及的主要原理、内容、目的、实验方法和操作要领等内容融于课堂教学中,在实验室直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准备和完成实验。也就是说,任课教师既进行理论课教学,还直接指导实验教学,包括完成实验教学的准备,参加设备检修维护,批阅实训报告,掌握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和实验设备的原理性能等。这种实验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在指导方式上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任课教师教学质量高、有影响、在长期教学工作中积累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课程。无论如何,对教师来说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有详细的备课教案和笔记、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适时引入现代教学媒体和手段、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根据学生的课堂反映随时调整教法。要注重动笔、动手与动口相结合。在实训考核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口、动手来展示自己的实力,而且动笔即书写实训报告。
2.4 队伍建设。要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梯队。教学队伍中配备足够的指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实行实验教学队伍与教学科研队伍的合理流动,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实验教学队伍为“固定与流动结合,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复合模式。我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与副主任为副教授兼职,现有两名学历为硕士的固定工作人员,其余是一些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短期流动,切实保证了实验教学队伍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从而也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实行刚参加工作的硕士到实验中心锻炼一年,增强实验教师队伍的活力和竞争意识。
2.5 机制建设。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为校院两级管理及中心主任负责制,并实行开放运行机制。所有实验资源向全校师生开放,师生按照预约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或研究;建设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实现仪器设备管理、教学管理和师资信息管理的网络化。
2.6 教学方法上,处理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恰当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7 完善实训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服务质量。教务处负责学生成绩考核的调控,注意实践成绩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实践环节的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试密切联系。学生成绩与教师的业务考核挂钩,尤其是实践教学成绩。教务处负责对教师业务能力考核,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考核测评。
2.8 完备实训教学文件,有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学生实训签到记录、实训报告等。
2.9 完善了实验中心的仪器使用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等。制定了“实验室工作条例”、“实验实训室学生守则定”、“学生实训考核办法”、“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做到实验实训内容、考核标准、实训实践、指导教师四落实,还使用采取预约制,在运行中还严格执行使用登记制度,保证实训室正常运转,并落实到人。
总之,学生实训的质量好坏,必然会影响学生在以后的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在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设备的情况下,需要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合理的实训计划,开发合理的实训项目,教师与学生互相合作,通过实际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管齐下共同努力,提高实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丽娟,王平安.电工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06).
[2]赵玲艳.《电工电子》教学改革浅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0).
[3]张宏,曹伟.浅谈电工电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0).
[4]杨颖,王昆.“电工电子”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04).
【关键词】自动化;实践;特点;作用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制图测绘、基本技能实习、专业认知实习等环节,是学生获得基本技能的训练手段,是形成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依托学校现在的实训设备,开展课程实训工作。学校现有钳工实训室、车工实训室、机械制图室、机械原理陈列室、电工电子实训室、数控实训室、机器人实训室和机电综合创新实训室。基本可以满足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的实训教学。教师在授课中,应根据开设课程的内容适当比例地安排一定的实训时间。原则上理论课的时间与实训时间比例多于1:1。
一、实验
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根据不同课程情况,实验有两种安排:一是将实验安排在相应的章节讲授完毕进行;二是在学完或即将学完某一课程并进行了一些实验的基础上,集中一周(实验专用周)实践。在相应的实验室里进行。
课程设置安排物理、公差配合和测量课程开设实验专用周。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实验指导书要求,独立完成实验的全过程,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实验领域的实践者和积极探索者,训练学生调试、操作实验设备、仪器的基本技能以及数据处理、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并培养严谨的实验习惯。实验占重要地位的课程和开设实验专用周的课程,实验要单独考核,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实验在各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要作具体的规定。
二、基本技能实训
基本技能实习包括钳工实训、车工实训、电工电子实训、数控加工实训、维修电工操作技能实训、无线电装接工操作技能实训、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计12周。
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常识,使学生获得有关机电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中级技术工人必须的基本操作训练。基本技能实习应以培养基本技能的实习为主,通过钳工、车工、电工电子、数控加工和计算机等实习环节,使学生具有机电和计算机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基本知识。
每次实习完毕,必须进行操作及理论考核,同时结合学生实习中的工作情况,评定总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
三、专业认知实习
专业认知实习是在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时,安排在校外工厂完成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工矿企业的生产概况、生产过程、设备维修、设备管理、产品装配以及企业生产组织和车间管理的一般情况。以获得本专业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初步培养观察分析生产现场常见的机械加工、设备维修方法,了解生产的组织、管理形式,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认知实习一般应选择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为先进的工厂为基地,并根据工厂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实习指导书。专业认知实习安排3周。
专业认知实习中,要对学生加强纪律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对学生的表现和实习报告要作全面考核,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
四、企业实习
学生学完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后,第三学年安排同学开展为期一年的企业实习,学校尽力联系尽可能多的企业单位让学生实习。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习的单位有:东风仪表厂集团、西光集团、惠安集团等各类机械加工和电子企业。
关键词:中职学校 电工电子实验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11-02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我校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其实验教学对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实验教学培养模式的制约,使得实验教学难以起到相应的作用,不能满足当前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必须对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笔者近两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谈谈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和观点。
一、传统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弊端
传统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主要以配合理论教学为目的,在整,个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它处于“教辅”的地位,实验课时较少,通常只占总学时的10学时左右,实验也不进行专门的考核,实验成绩只占平时成绩的一小部分或不计成绩。实验内容也基本上为验证型实验,通常是在教师讲授完某部分理论知识后,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操作步骤,在老师的示范下按部就班地进行电路连接、数据测量、填写表格、书写固定格式的实验报告等。由于学生是在实验结果已知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所学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因此在整个实验中,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实验的最后结果上,而对整个实验过程以及实验中所出现的现象并不关注,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明白实验为什么要如此设计,更不懂得如何去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因此在开始另一新的实验项目时一切又需从头开始。同时由于实验项目固定单一,实验接线图、步骤及所使用的实验器材,仪表都已确定,学生很少需要动脑筋思考,造成实验中学生自主操作的自由度几乎为零,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实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由于受到教学大纲和实验课时的限制,无法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开展分级别的实验教学。加上实验设备数量有限,实验中往往是两人或多人一组,学生没有足够的动手操作机会,使之造成个别学生依赖和推诿心理,形成“实验课来报个到,实验中看一看,最后抄抄数据算完成”的现象,学生的实验成绩也难以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实验教学难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做法
针对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和目前中职学生现状,我校尝试对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进行以下改革。
1.独立设课,单独考核,以实验引领理论教学
将电工电子实验课独立设课,单独考核,自成体系,与理论课同步进行,加大实验课的课时,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改变过去“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实验引领理论教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通常一个教学班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为同一个老师,这样便于课程内容的安排与实施,实验引领理论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引领学生在后续的理论学习中带着问题学习,并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例如,在讲授“整流滤波电路”这节内容时,过去的教法通常是先理论阐述整流、滤波的概念和波形的形状,然后再用实验验证,学生通常对整流、滤波概念和波形感到抽象,难以想像,因此在理论学习中有一定的困难。实验独立设课后,学生通过提前完成整流滤波实验,直观地观察到整流后输出的脉动的不连续的直流电压波形和并接滤波电容后变得连续平滑了输出电压波形,有了这些感性的认识,学生再学习整流滤波电路理论知识时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实验课单独考核,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使绝大多数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每一次实验中,一改过去“只看不做,抄数据”的现象,考核的方法和内容从一开始就向学生说明,考核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平时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对待实验的态度、实际的操作水平、运用知识、技能及应变能力、实验完成后仪器设备的整理等。考核方式采用分批、分组的形式进行,边做、边问、边答,每个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都非常清楚,因此从根本上杜绝了个别学生想抄袭作弊的心理。考核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几种。为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容许学生自己选择考核内容,但考核成绩相应降低一级。
2.重组实验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实施教学目标
以往的电工电子实验内容是完全跟随理论教学内容来确定的,通常是实验中需要用到什么器材、设备,就和学生介绍这部分内容,学生通常只知其一,不知其它。例如学生在做完“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测量”这个实验后,仅仅学会用万用表来测量直流电压和电流,而对实验台上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使用就不得而知了,整个实验内容的设计不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学习应变能力和创造性,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在分析了学生的学习基础的情况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和电工电子实验室整体的设备情况将整个实验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把实验内容分为:①常用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②元器件的识别与测量;③基础性实验;④设计性实验;⑤综合性实验五部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以学会万用表、交直流电流表、电压、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真空管毫伏表等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灵活使用多种仪器、仪表对同一个电量进行测量。
第二阶段:以学会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性能判断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会对元器件极性、管脚、性能的好坏进行判别。
第三阶段:以完成一些基础性实验电路的连接和电路参数的测量为教学目标,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学会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报告书写,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的工作作风。
第四阶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安排一些设计型实验。
第五阶段: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安排一些有难度的综合性实验。
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求完成前三个阶段内容,着重教会他们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和常用元器件的认识和使用,培养他们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学习方法。而对于那些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在完成前三个阶段教学内容后,尝试完成第四、第五阶段的内容。这部分学生根据自由组合的原则,两人一组(一人一组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根据实验内容、自己拟定实验方法、实验步骤以及所需使用的仪器设备(期间老师只需检查设计是否合理,适当给予提示),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整个实验内容,最终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整个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3.加强安全教育,以“6S”管理标准要求学生
由于电工电子实验通常会在220V、380V电压的环境下进行,而中职学生的年龄偏小、好动,对电充满好奇心,同时又缺乏安全意识,因此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重点加强安全教育、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事故预防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实验安全。同时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实现校、企文化对接、塑造学校的良好形象,增加学生就业的竟争力,在电工电子实验室推行“6S”管理制度,以“6S”管理目标要求学生。
4.建立学生社团、有限开放实验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能有效地实施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改革,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在学生入学初期,就在全校范围内吸引爱好电工、电子的学生参加电工维修社团和电子制作社团,并利用下午7、8节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辅导,通过让学生制作一些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电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帮助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维修技巧,同时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家电维修入手,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电器维修和电子制作中。学校每年还举办一次技能节,为有电器维修和制作特长的同学提供施展本领的舞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能充分动手的实验,发挥其想象力、思维力和创新力的环境,我们利用课后时间,对实验室实行了有限开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支持部分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索,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总结这两年我校在电子电器专业尝试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改革,深感教学改革任重道远,如何在当前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的教学改革中进一步把电工电子这门实验课程开好,使学生在经历了电工电子实验后,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是一个值得我们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张亚婷.基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改革.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