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相关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0年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合作启动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项目。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名校品牌建设是此次合作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项目为期3年(2010年-2013年)。共有8所学校参与此项目,包括北京市京源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实验学校、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北路小学、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北京市石景山区爱乐实验小学、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幼儿园、北京市石景山区师范附属幼儿园、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其中,5所中小学由教育管理学院负责,2所幼儿园由学前教育研究所负责,1所职业高中由职业教育研究所负责。
实施该项目的目的是在专家的专业引领和技术支持下,改进学校管理和教学,组建学校自主联合的发展协作体,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打造5~8所学校品牌,带动其他学校发展,整体提升石景山区域教育质量。
项目实施的思路
学校品牌建设项目的实施采取大学—政府—学校三方合作模式,组成项目团队,各司其职,共同推动项目实施。由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负责协调和监督项目实施进程和效果。大学指定专家对接学校,实行项目校专家负责制,专家定期下校,调研诊断学校问题,与学校沟通协作,拟定改进方案。学校组成相应项目工作团队,协助学校调研、研讨和相关改进方案的落实,组织和激励教师参与项目实施。学校是自身发展的主导者,专家是学校的合作伙伴,在理论逻辑上专家是梳理者、提炼者、文本规范者;实践逻辑上专家是观察者、咨询者和建议者。
学校特色和品牌的核心是学校文化,学校竞争力的本质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竞争力,而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因此,品牌学校建设项目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品牌建设的突破口,采取学校文化驱动学校发展的模式,我们简称为“学校文化驱动模型”,以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全面梳理办学历史和办学思想,寻找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当然,文化建设是在高度契合与符合绿色教育理念“尊重、持续、和谐、适度发展”的基础上展开的,以营造促进学生健康和快乐成长的文化环境。
项目实施采取“全面展开,重点突破,分步推进”的方式,以一学期一个主题的方式,逐渐推进项目校品牌建设。
项目团队构成
品牌学校建设以“行政支持,专业引领,学校自主发展”为原则,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国际化和专业化的项目工作团队。整个团队由四个不同的群体组成,一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项目专家组,主要是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从事学校管理改进的专家学者,以及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团队首席专家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鲍传友。二是石景山教委行政支持团队,由教委主任叶向红带领教委相关人员随同专家一起下校指导,协调相关工作。三是咨询团队。除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的教师以外,还聘请了教育学部其他学院和研究中心在学校改进领域有比较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并利用北京师范大学的国际交流平台,聘请了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学者到校一起下校研讨。四是学校项目组,由校长担任项目组组长,全面负责项目实施。学校中层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组成工作团队,与专家和教育行政工作团队一起研讨交流,落实工作方案。
项目管理与运作
为了确保项目实施效果,项目组高度重视项目管理工作和运作机制,重视过程管理,强化各方责任。项目正式启动前,教育管理学院采取教师自愿报名的方式组建了石景山绿色教育学校文化建设项目小组,由教育管理学院负责人担任项目组组长,全面负责项目实施。项目校实行“一校一专家”。
工作方式
实行团队合作和个体工作相结合,每所项目学校由一个大学专家担当固定的项目联系人,学校每个阶段的焦点主题诊断和研讨以专家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这个小组包括项目学校校长和教委负责这个项目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工作机制
第一,项目学校成立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项目由联系人协调,学校校长亲自负责,学校至少3人加入小组负责该学校项目整体策划、实施和推进工作。
第二,专家小组工作日制度。采取集体研讨形式,针对每个焦点问题,专家团体(包含校长)集体下校工作,到每个学校现场工作1天,进行研讨式评估,分五个环节:课堂观察、校园观察、五组访谈、校长汇报、专家头脑风暴。
第三,专家个体工作制度。要求大学联系人每学期至少5次单独到自己负责的学校;每次任务明确,讨论和检查工作进程,修订不当之处,并和学校沟通好下次去的时间和任务。
第四,研究生辅助制度。项目组专家全部是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导师,每人每次带1名研究生或根据需要单独去学校执行任务。
第五,信息管理制度。所有工作过程和协作过程有文字、图片等记录,在网站上公布适当内容。定期制作学校文化建设项目简报,简报有文字版和电子版。各校负责信息收集,由各校研究生负责处理,学校协助。
第六,三方双反馈制度。每个学校是一个项目小组,5~8个项目组构成整个项目大组。项目小组每月至少1次全体会议。大组会议由教委参加并进行人员召集和会议组织。配合工作日制度,当天有专家口头反馈汇报,之后需要形成学校文化发展状态评估报告,最终三方坐在一起召开反馈会,大学联系人进行正式的书面反馈与汇报。
项目举措
一所优秀的学校不仅要有精良的教学设备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更需要有卓越的办学品质,能够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氛围。品牌学校建设项目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文化建设统领学校工作,全面推动学校改进,简称为“文化驱动”模型。
项目组将学校文化界定为学校成员所认同的符号系统,包括办学理念、规章制度、仪式行为、物质环境等。学校文化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和学校个性特色相融合的一种组织文化,包括四个层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的共享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理念系统,包括核心价值观、育人目标、学校发展目标、校训校歌、学校标识。学校制度文化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学校行为文化指学校成员的共同遵守的规则和共享行为,包括领导与管理者行为文化、教师行为文化和学生行为文化。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载体,包括学校建筑、楼道与办公室教室、人文景观、文化场所等。项目学校文化建设以上述四个方面作为变量进行实践,将工作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并分阶段推进。
学校文化状态评估。这是品牌学校建设的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对学校文化发展状态进行诊断与评估,完整把握学校文化建设情况。专家采用团队工作的方式,集体下校调研,发放问卷、访谈、课堂观察、召开研讨会等,并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收集相关利益者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对学校的看法和建议。专家组根据各方意见,运用SWOT分析的方式全面梳理学校办学思想,总结学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撰写学校文化状态评估报告,并及时反馈到学校。
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学校品牌建设的第二阶段是帮助学校策划文化建设思路,专家组根据学校前期调研情况,结合学校发展的历史、学生特点和需求、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专家组为学校量身定做一套文化建设方案,包括学校文化理念体系、学校环境的改造、特色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改进、学生活动和学校管理结构与制度设计等。不仅要体现教育本质的要求,更要彰显绿色教育的理念。
学校文化建设实践推进。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阶段,主要是在学校办学理念体系指引下,项目专家与学校一起设计或完善学校文化特色项目。由专家组指导学校分步落实文化建设方案的一些设想,并在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中,与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一起做研究,帮助学校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过去的两年里,学校品牌建设小组先后下校百余次,围绕学校办学定位、校园文化、校本课程、教学方式和管理制度,做了大量的研讨和指导工作。围绕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同时,指导教师做行动研究,推进学校文化进课堂,使课堂教学彰显绿色教育理念。
学校文化实践总结与提升。品牌学校建设的目标不仅是帮助学校梳理办学思想和提高学校办学品位,而且要努力推出一批能在北京市乃至全国产生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典型案例。项目组专家将和项目校一起总结和梳理学校办学思想和文化建设的经验,凝练和彰显学校特色。同时,通过学校文化建设研讨会促进项目校之间、区域内校际之间,以及跨区域的交流分享。项目实施以来,项目校先后与沈阳市、齐齐哈尔市、石家庄市、广州市和贵州盘县等地区的校长和教师进行了交流。项目校文化建设的经验得到了同行们的高度认可,并对这些地区的学校产生了较大影响。
项目取得的成效
项目实施两年来,各项目校围绕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无论是校园环境建设,还是课程与教学都发生了一些实质性变化。项目校不仅贡献了大量的行动研究成果,还贡献了丰富的实践案例。
项目组向项目学校提交了问卷分析报告6份、学校文化发展状态评估报告6份、学校文化建设方案6份、项目活动简报汇编3本、指导校长研究选题6项、指导教师撰写了大量的行动研究论文。当然,作为一项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项目,目的并不仅止于文字成果的产出,而在于学校内部管理和教学的改进,体现在以下几点。
项目学校的办学方向进一步明确。在项目组充分调研和广泛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各项目校系统总结学校办学经验、学校的优势、劣势,对学校发展进行了准确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找到了学校工作的突破口,使学校整体工作思路更加明确。
项目学校的文化理念系统更加完善。文化建设是品牌学校建设的抓手和落脚点。项目组专家从梳理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思想入手,帮助学校清理文化脉络,提炼文化要素,使各项目校的文化要素更加鲜明和具有个性。比如,京源学校的“求真尚美,明德至善”、爱乐学校的“爱育智识,乐纳人生”、古城二小的“微笑伴我成长”、杨庄中学的“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励耘实验学校的“励精图治、勤奋耕耘”、八角北路小学的“展灵动之翼,铸精彩人生”。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推进,文化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也愈来愈受到高校建设者的重视。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思考
1.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
总书记在十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充分说明提高文化软实力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而高职院校在传承人类文明、建设和创新先进文化、培养人才、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独有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迫切要求。
2.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院所独有的,强大、持久的某种优势,是超越其他院校的内在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内涵丰富,如办学理念、学科设置、教师素质、学生来源、硬件设施、管理制度、校园环境、服务能力、社会声誉等。随着生源减少,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活力和优势。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使命是实现对人的培养,唯有人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高职院校的竞争,本质上是先进文化的竞争,因此,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3.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
人才培养是办学的终极目标。办成什么样的学校,坚持怎样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这些是办好高职院校的根本性问题。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专门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任务,只有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才能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创造良好条件。学校的办学方针、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水平,其文化建设一方面对凝练办学方针、理念、人才培养思路提供参考,指导学校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将高职院校的方针、理念、思路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师生,对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功能性探索
1.文化建设的教育导向功能
文化建设作为教育的一种背景力量,是教育的有效补充。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如通过橱窗、广播、院报、校园网络等手段对国家政策、优秀事迹的宣传,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能量,既有助于树立正面的社会风气,也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将其内化成人格、习惯和精神气度。
2.文化建设的凝聚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是高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的综合体现,具有无形的凝聚力,并通过长期的熏陶、感染,培养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为学校共同目标和追求而努力。优美的校园环境、完整的院训、院规、校园建筑等能激发起师生对学校历史、办学理念的认同,优秀的事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优秀人物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能激发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师生参与、建设和创造的潜力。
3.文化建设的职业培养功能
培养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赋予了高职校园文化突出的职业化特征。通过与企业文化的接轨与融合,使高职校园文化增添了责任意识、效率观念、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和吃苦精神。高职校园文化实践性更突出,通过各项教学实践、生产、实训,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也提高了合作精神、交流能力,树立了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
4.校园文化的控制调适功能
校园文化有内在约束力,主要由校园文化氛围、群体意识、集体舆论施加给师生,引导个体的从众化心理,达到行为上的自我约束。同时,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发掘特长,培养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作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近年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学院党委按照“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方向,遵循导向性原则;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适应发展的变化,遵循时代性原则;坚持农业类高职教育个性特征,充分体现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遵循职业性原则;坚持文化建设创新,创新发展符合学院示范校建设和发展要求的文化内容和形式,遵循创新性原则;坚持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充分发挥文化活动、组织机构、工作队伍、文化设施等各要素作用,遵循系统性原则”的总体建设思路,按照弘扬主旋律,打造高品位,建设立意高远、格调高雅、特色鲜明和主题突出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实施了“五个一”文化建设工程,即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北京精神和示范校建设精神为主线,树立一批思想道德模范;以职业文化建设为重点,以专业文化建设为特色,通过都市型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打造一批有影响力、具有鲜明农职特色的文化精品;以人工色彩与自然色彩相协调为原则,建设一批有品位、有教育意义的文化设施;以提高文化品位和推进文化创新为目标,培养一批具有带动作用、奉献精神和较高水平的文艺团体和文化骨干;以推进文化活动大众化为目标,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文化创新和建设的积极性,打造一批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品牌。通过全面推动学院文化建设,构建了一个多元、先进、开放、互补的学院文化结构体系。
1.围绕环境育人,强化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师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标志、物质环境、物质设施等方面的统一。学院近年来不断增加校园硬件设施的投入,改善硬件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实训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首先,加强了物质标志的建设,包括学院LOGO、院徽、院旗等设计,体现出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的特色,突出了 “立足首都,面向全国,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和“立德、修业、求知、笃行”的院训精神,以及“以德为先全面育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办学与服务双赢,开放办学不断创新”的办学理念。其次,优化校园环境,坚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相衔接,综合功能与多元发展相统一。在校园建筑楼群的设置上充分满足教学、科研、生活所需要的使用功能,对校园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娱乐区等各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布局。校园环境做到“三化”(绿化、净化、美化):绿化上,注重树木花草修剪的图案、形态、层次,使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多层次绿化相结合;净化上,注重学院环境卫生工作,做到校园的整齐、清洁、安静;美化上,则通过山石、花坛、长廊、凉亭、雕塑、喷泉等营造茂林修竹,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自然成趣的靓丽景象;精心设计校园人文景观,通过校园文化雕塑、文化广场、校史碑等人文景点传递学院精神,陶冶师生情操。
2.围绕素养提升,强化职业文化建设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受教育者的职业素养,使他们获得各种职业能力。学院围绕提升学生素养的目标,重点打造职业特色和品牌专业,以提高学生三个层次的职业能力:一是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信息能力、实践能力等;二是专业能力,即与某种职业相关的技能培养;三是发展能力,如人际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
在校园布局上,做到了校场结合,校中有场,场中有园。学院现有校内实践场所700余亩,建有彩色苗木繁育中心、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心、教学动物医院、种禽繁育中心、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等37个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156个实验室,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达80%以上;连同330个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为有效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准职业环境中。学院将园艺技术、畜牧兽医、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作为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创新形成了“植物生长周期循环”“岗位轮动”“1―4―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成了“任务导向、模块设置”“岗位化”“从田间到餐桌”的特色课程体系,为全国农业种植类、畜牧兽医类、食品安全类高职专业建设提供了范例。同时,开设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进行完整的职业规划,使其顺利完成职业目标。此外,学院作为北京地区“旅游开放日”的活动单位,正在重点打造涉农专业相关的教育基地和农业观光项目,并在每年举行职业技能大赛,使之成为校园传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职业环境和职业要求,加深对职业技能和行业规范的认识。
3.围绕行为育人,强化行为文化建设
学院行为文化是指师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学院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院精神、学院价值观的折射。学院在文化建设中积极促进各种行为文化的建设,包括各种社团活动,如艺术团、专业协会、兴趣小组等;庆典活动,如院庆、重大节日和重大事件的庆祝活动等;文体活动,如文化节、艺术节、运动会、体育比赛等;重要仪式,如开学、毕业典礼仪式,各项揭牌仪式等;报告会,如时事报告、知识讲座、专业论坛、英模报告会、理论宣讲、职业礼仪、就业指导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达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发掘出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和文化需求,扩大学生的交往对象,提高学生交往的质量,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4.围绕核心价值,强化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高职院校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与追求,是学院文化的精髓,包括价值观、学院精神、学院形象等。学院始终围绕“学院精神、办学理念、院风、院训、教风、学风和班风”等方面进行核心价值观建设,通过充分发掘学院的精神文化,来体现学院价值观取向、道德归属、文化思潮、学院精神和形象。
通过深入学习院训精神、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等,充分挖掘管理者和师生的精神资源,逐步形成了学院价值观的群体意识、整体价值观和主旋律;利用各种会议、谈话、典礼和仪式等形式宣传学院的价值观念,强化全体师生对学院价值观的认同,并转换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实际行动;加强院风建设,表现在干部的作风建设、教师的教风建设、学生的学风建设以及行政人员的服务水平建设等;注重院貌建设,表现在学院的办学实力建设、管理水平建设、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建设和办学环境建设等;通过校区合作、院企合作、建立校友会、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学院的特色建设、品牌打造的方向、目标和阶段性进展,树立起学院在社会各界中的良好形象。
5.围绕科学管理,强化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在教育实践中设置的学院组织结构和建立的管理制度文化。它是学院师生进行文化活动的准则,是学院教育和管理职能发挥的手段,起着“制度育人”的作用。
学院由四所学校合并而来,在发展中逐步建立健全了组织结构,形成了“一校四区”格局。通过确定各党群机构和管理机构、教学系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及教辅机构、后勤产业及附属机构内部关系,确立了学院各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工作范围以及学院管理人员的权利及责任范畴,促进了“一校四区”的平稳运行;通过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形成了责、权、利统一的制度系统;通过在管理制度上体现学院发展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作风态度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条款,让学院管理制度的影响深入到师生的心理层面并发挥作用。
此外,学院在北京市高校中首批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和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经过三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实现教职工聘任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过渡;同时,行政管理队伍年龄结构明显改善,知识水平与履职能力显著提高,优秀的年轻人才正成为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内抓素质,外塑形象,以雅智的学习环境,科学的管理体制,高效的教学质量,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在保持高效率高质量的同时,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的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倡导环境教育,多渠道挖掘教育资源,始终把环境建设、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纳入同步发展的轨道,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绿色教育新路子。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几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和环境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构,构建体系,实施网络化管理
培养环境意识,共创美好家园。正是基于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作出创建绿色学校的决定,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主任、各科组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力图形成多角度、多侧面的环保教育管理体系。
为了维护优雅的校园环境,学校还制定了一整套的卫生管理制度,实施网络化管理。把全校划分为若干片卫生公共区,任务落实到班,责任落实到人。2021年,学校强化了广大师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有效地促进学校师生文明素质的提高。全校师生经常进行校园义务劳动,清理卫生死角,植树育花,绿化净化美化校园。优雅的校园环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现在,我校已成为一所文明雅智的学校。
二、确定目标,立足渗透,开展专业化研究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问题。构建具有特色的环境课程体系,包括目标、结构、教材内容、教学模式与评估机制,是落实环境教育的基本保证。
(一)确立课程目标
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是确立课程目标。初中教育的性质属于基础教育,这就决定初中环境教育的课程目标,总体来说是普及环境教育,帮助正在成长的初中生,对环境科学综合性的基础知识体系应有较系统的认识;对环境观念(持续发展观念、基本国策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价值观念、环境公德观念、环境法规观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二)改革课程结构
我校推行的环境教育课程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谐性的特点。其结构为:“学科加活动 ”、“显性加隐性”,我们认为环境教育课程应以必修学科渗透教育为主,同时注重活动课程的开设。
在改革课程结构过程中,我们有三点体会:一是对于学科渗透,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动性,就不会有学生乐学的积极性;二是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更益于学生接受;三是只有各学科形成合力,才能使学生的环境意识植根于心灵深处。
(三)开展课程实践
1.注重相关学科的教学渗透
我们在学校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所有学科都要渗透环境教育”。为此,学校制定的课堂评估细则中,增加了环境教育方面的权重,规定在课程中,任课教师要把教科书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自然地与社会环境现实联系起来,给学生指出环境污染的危害,点明环境保护的意义,进行渗透性的教育。如,在地理课中进行土地、水、森林资源保护教育,结合人口、资源、能源、土地、粮食等讲明人类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在生物课教学中加强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人口与环境教育;在道法课中注重环保素质,提高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2.设置环保课
学校每年制定环境保护教育计划,并纳入素质教育计划一并实施。确定环境教育的教师,由学校各学科教研组长担任。我校还开设了环保课题,上课形式相对较为自由,或作专题讲座,或请专家作报告,或实地调查研究,或通过实验来加深理解……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我们还搜集其他环保资料,认真钻研,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做到教师教有方法,学生学有兴趣。学生能认真听课,记好听课笔记。在交流传授环境科学知识的同时,充分注意本地区的环境问题作为渗透和拓宽,还紧密联系实际,及时将教学的内容与本地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确定不同的要求,做到触类旁通,加深理解。
(四)进行环境教育科研活动
学校结合研究性课程的开设,组织各类实验小组,参加科技及环保实践活动。学校鼓励教师进行环保教学、科研,并建立了环保教学激励机制。做到经费保障,奖励及时,列入教师教学成果奖奖励项目。并且把教师积极参与环境教育活动,取得较好成绩的,作为晋升职称,年度评优的条件之一,其余条件同等的情况下,环保教学好的,优先考虑。因此,全校教师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实践劲头足,研究能力也提高较快。
三、丰富载体,强化意识,注重生活化教育
“关注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通过动手做、用眼看,加深对环境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突出视听功能,加强宣传,营造环保氛围
学校把环境宣传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不断为环境教育营造浓郁的氛围,如在校园内设立环保教育宣传专栏,班级进行环保板报竞赛。学校还利用广播,通过感染力较强的直观的听觉效果,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共鸣。
(二)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开展环保知识教育
学校把环境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讲话中,加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等内容,使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中,提高了师生的环境意识。 每学期德安处都会定期开展绿色承诺活动、环保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环境意识。
(三)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活动
结合植树节,开展植树护绿,美化绿化校园。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加强吸烟有害身体健康的宣传,努力创建无烟校园 ;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观看录像,了解身边环境状况……在其他环保节日,如世界气象日(3月23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等学校都配合有关主题,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
(四)积极举办各种环保知识竞赛
参加各级各部门组织的各种比赛活动,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和运用环境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四、加大投入,积极规划,建造园林化校园
学校把校园建设作为环境课设计,坚持物理环境和文化底蕴的和谐统一,坚持面的整体效果和点的特色相统一,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抓主干、后增枝叶,努力构造集习、生活、运动、科研、实践、欣赏于一体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校园,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空间。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顶层设计;转型
基金项目: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zdjy12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顶层设计与内涵建设研究――以铜陵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9月20日
目前,我国高校发展存在同质化倾向严重、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一方面地方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另一方面企业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紧缺,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因此,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拟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2015年1月,安徽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将安徽省高校分为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和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三类高校建设。同年10月,铜陵学院被批准立项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
那么,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推动地方本科高校顺利转型,建成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如何进行“顶层设计”,使学校在众多同类型大学中脱颖而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中顶层设计的必要性
“顶层设计”(TOP-DOWN)是源于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理念。针对某一特定研究对象,运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自上而下进行总体战略的构思与设计,着重强调设计对象定位的准确性、结构的优化性、功能的协调性与资源的整合性。该理念提出后,很快被应用于信息科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成为其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地方本科高校想要提升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在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取得成功,必须要进行系统、全面的顶层设计,针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战略举措等一系列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的全局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构想与设计。缺乏顶层设计,学校发展就会迷失方向。
二、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顶层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如何进行顶层设计,推动地方本科院校顺利转型?这是一个本质的问题。把握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本质,就是要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该类学校的定位:以全面服务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性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以应用型学科和专业群、模块化课程、“双能型师资”等为重点,以省市共建为抓手,集聚社会资源,形成校企、校校、校地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其核心是地方性、应用型与高水平。
下面以铜陵学院为例,系统探讨地方本科高校在向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转型过程中,进行顶层设计的理念与做法。2015年10月,铜陵学院成功获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立项,这对于铜陵学院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经过充分论证,铜陵学院认为高校转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从系统的、全局的观点出发,认真做好校内顶层设计,对决定或影响学校转型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性问题进行顶层判断,制定宏观实施战略和具体解决方略,即将“顶层设计”理念运用于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确定发展目标、明晰转型要义等方面,对涉及转型的诸多重点、难点领域稳步推进,逐一突破。
(一)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高校发展的灵魂和纲领,具有文化建构、目标导引的重要价值,对高校的发展有着长远而全局的影响。在向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尤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办学理念,解决好“办什么学”和“如何办学”的问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学院先后开展了四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应用型高校办学理念逐步明晰。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铜陵学院明确提出“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紧紧围绕提高质量这一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要手段,以凝练特色为重点,继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战略,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协同育人、提升质量,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办学定位。办学定位是指高校根据自身历史发展条件、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生发展特征,准确把握服务面向与发展目标。教育家伯顿・克拉克曾说过 “高等教育忌讳单一的模式”。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要坚持准确的办学定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当前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改革中走出一条差异化的特色发展道路。
从2006年开始,学校经过一系列发展规划的确立,明确了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性大学的发展定位,紧紧围绕“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性”三个关键词。“高水平”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新、办学特色鲜明上,具体体现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内部管理和教师学生的个体特色等诸多方面,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在“应用型”方面,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能力。在“地方性”方面,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大力加强应用性科学研究,推进科技创新,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
(三)发展目标。发展目标是高校对于自身长期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科学预见和创造性思考,体现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全局性的、战略性的奋斗目标。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准确定位自身办学特色,科学定位学校发展目标,明确自身办学方向,并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
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铜陵学院的总体建设目标为:以安徽省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为引领,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三个核心要求,深化改革,融入地方,产教融合,实现“五大显著提升”、建成“四大高地”,即:现代大学制度基本建立,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区域创新合作平台逐步建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开放办学格局基本形成,办学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实践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总体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将学校建设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与地方产学研优质资源相协同的科技创新高地、与地方产业升级及技术创新需要相融合的社会服务高地、与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相呼应的文化传承创新高地。到2020年,初步建成国内知名度较高、省内一流、财经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力争成为全国转型发展示范校。
(四)发展任务。为了提升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其向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转变的发展目标。地方本科院校应根据其办学定位、围绕发展目标,构建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关键要素和发展任务:如建立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构建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对接行业企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服务区域发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深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等。
铜陵学院将紧紧围绕“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这一目标,大力推进“五个校园”建设,全面落实“十大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建立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体系。打造特色与优势学科,改革传统学科,培育新兴学科,促进优势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注重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优质专业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铜陵学院在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改造传统专业,优先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优势专业。以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为重点建设专业,发挥示范作用,带动相关专业共同发展,重点打造一批支撑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服务贸易、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5个应用型专业群,力争新建金融学、市场营销等2个以上国家级特色专业或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新建电子商务、经济学、机械电子工程、土木工程等10个左右省级特色专业或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特色优势专业在校生比例不低于50%。积极推进专业评估认证试点工作,完善行业企业参与学科专业设置评议机制。力争在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等学科实现专业硕士学位点突破。
2、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要把培育既具有一定的教学水平,又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作为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路径。要把培养教师的学术理论水平与实践应用能力结合起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铜陵学院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中青年教师培养、“双能型”教师培养力度,到2020年,副高以上职称、硕博士学位比例分别达到40%、90%以上,“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80%以上,35岁以下专任教师挂职锻炼达95%,具有国外学习、培训、研修经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30%以上,高层次人才与团队获得新突破,着力培养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5个以上。学院以优化结构、提升素质为目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厚植人才成长土壤,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形成能够支撑地方应用型大学发展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3、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合理性、科学性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在提倡高校分类发展的今天,地方高校需要根据其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构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能够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铜陵学院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4、科学创新平台。“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必须要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学术研究,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学一线,做到“寓教于研、研教融合”。同时,应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在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利用学校独特的学科优势、师资优势与地方优势,积极开展智库建设,与政府、企业、高校之间共同开展合作研究,为政府的决策、企业的生产、重大课题的攻关等,提供有价值、高水平的智力支持。
在转型过程中,铜陵学院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以质量、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科研评价机制、激励分配机制和科研平台建设管理制度,激发科研活力,提高科研水平。围绕皖江城市带和铜陵市战略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协同创新平台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集成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5、社会服务功能。地方本科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教学、科研与企业生产过程相结合,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应依托优势学科,推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效地体现自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围绕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建设目标,铜陵学院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密结合国家、安徽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应用型科学研究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强化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五)战略举措。战略举措是为了贯彻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实现发展目标,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问题而采取的重要对策。铜陵学院在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抓住本校加快深度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建设“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目标,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科学研究与积极服务社会等方面实施了有效战略举措。
1、立足优势学科专业,培养应用型高水平人才。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依托学校财经学科的特色优势,在继续做好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基础上,加强校级专业硕士点培育,力争获批省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单位。强化应用型专业建设,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战略,按照“以重点专业对接支柱产业群”的原则,优先发展地方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工科、文化创意、服务业类专业,逐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撑地方产业发展。凝练专业特色,促进相关学科重新整合优化,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
2、建立应用型教学团队,注重“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紧缺高水平应用型教师,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继续实施“双百计划”、“名校名师名企工程”和“一小时人才圈工程”,柔性引进行业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培育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逐步形成若干个学术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富有团结协作精神的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
3、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创新人才模式深入转型。深化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重构学习流程,鼓励教师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专业链与产业链、教学过程与企业流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建立以提高应用水平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改革,加快课程模块化体系建设,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4、加强应用科学研究,不断提高科研创新水平。加强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优化学校学术委员会结构,尊重并支持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学术职权。不断完善科研考核与奖励、科研经费、科研平台、创新团队、智库建设、学术交流、学报等方面管理制度,持续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强化学术带头人培养工作,建立起以“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为引领的塔型科研人才梯队,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能力。
5、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着力构建优势突出的人文社科基地和新型智库。重视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培育基地,进一步整合校内智库资源,联合省内外高校、地方政府、大中型企业高管,积极建设省级智库,遴选一批重点研究项目,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主动对接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和安徽区域创新驱动需求,注重对安徽经济转型升级和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促进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深度融合。
三、结语
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是一个持续、艰苦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型提升过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要紧密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现状进行顶层设计,形成差异化的办学理念,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凝练和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为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铜陵学院坚持思想引领和理念创新,开展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大讨论,改变对传统学术研究办学思路的沿袭与路径的依赖,精确把握以应用型为核心的办学理念。组织全校师生广泛参与,积极建言献策,使全校教职工在“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内容和水平上达成共识,为学校顶层设计奠定了思想基础。通过学习动员与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审议审定等一系列工作,学院制定了《铜陵学院章程》、《铜陵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对于如何进行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即在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健全内部治理体系,提高办校治学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校,突出以德育人、以美塑人。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志义.中国地方高校发展的顶层设计[J].中国大学教育,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