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途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社会经济状况(SES);健康
中图分类号:F0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8)02-0108-08
健康既是每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又是福利或幸福的首要内容。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社会成员健康状况的普遍改善。然而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们的健康状况总是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社会经济状况(Socioeconomic Status,SES)的差异联系在一起的。
在国外,SES与健康的关系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SES与健康的密切联系已被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学术界对此也有所涉及,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足。在此背景下,总结和借鉴国外成果,对于拓展我国的相关研究无疑是有帮助的。
一、社会经济状况与健康的相关关系
关于SES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早在1950年代就已出现o。早期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将样本按收入水平或受教育程度分组,然后对各组的死亡率进行比较。1970年代以后,严格的经济计量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大量的描述性研究表明,控制住影响健康的其他因素以后,SES与死亡率的相关关系仍然存在。
(一)社会经济状况与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
数以百计的经验研究显示,不同SES人群的健康状况呈“梯度”特征:与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高SES者)相比,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低SES者)健康状况较差。对于各种各样的健康指标或患病状况,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或考察时段,这一规律都成立。总之,SES与健康的正向相关(或与“不健康”的反向相关)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
SES不仅与健康状况相关,也与健康行为相关。良好的健康行为在高SES者中更为常见。相形之下,低SES者由于健康行为方面的欠缺,面临着更高的健康风险。
(二)不同层次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
SES包含不同的层次:个人的,家庭的,社区的,以及地区的。其中,个人与家庭的SES与健康的关系最直接,其次就是社区层次的SES。许多研究表明,个人/家庭的SES和社区/地区的SES都与健康相关。需要指出的是,经验研究中的“社区”范围与生活中的社区范围并不一致。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研究者常常不得不使用一些统计分区来代表社区,如人口普查中的统计区域、邮政编码所覆盖的区域等。即使如此,除了少数例外,社区SES与健康的相关关系在多数情况下仍是显著的。
(三)社会经济状况,其他因素与健康
在现实中,SES与其他和健康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医疗保险和公共政策等,是交织在一起的。探寻这种交叉关系,对于理解SES与健康关系的性质和制定政策十分重要,故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1 SES,年龄与健康
SES与健康的相关关系不是即时的,而是持续性、累积性的。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儿童时期非常关键。儿时的SES与健康状况是成年后SES与健康状况的基础。有研究表明,儿时家中发生过经济困难的人,成年后长期患病或自认为健康状况不佳的概率较高;儿童时期健康较差者,成年后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阶层显著较低,健康状况也较差。
许多经验证据显示,SES与健康的关系(即“健康梯度”)在生命周期中不是一成不变的,然而,对于其变化趋势尚未得出一致结论。
2 SES,性别与健康
两性的健康状况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SES与健康的关系亦然。一些学者发现,男性的健康状况与收入或受教育程度的相关关系似乎比女性更强。
3 SES,种族与健康
种族虽然是一种人口统计学特征,但与SES紧密相联。一些经验研究表明,不同族裔之间的健康差距部分或主要来源于SES差距。那些既属于少数族裔、SES又差的人,健康方面的劣势尤其突出。
4 SES,居住地与健康
居住在城市还是乡村,对于SES与健康的关系也有影响。与居住在城市的老人相比,居住在乡村的老人的健康状况与SES相关的程度较低。
5 SES,医疗保险与健康
医疗保险在各国卫生政策中居于核心位置,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医疗保险对健康的影响如何,特别是它对不同SES群体的效果有无区别,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公共医疗保险最为薄弱,对其效果的争议也最大。一些学者发现,公共医疗保险与较差的健康自我评价和较高的慢性病发病率相关。不过,美国公共医疗保险的积极作用可能表现在健康的其他方面,比如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拥有医疗保险的人,患病后HRQOL改善较快。
除美国外,其他OECD成员国大多已实现公共医疗保险的普遍覆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医疗成本对就医行为的约束。既然低SES者健康状况较差,那么可以预期,低SES者对医疗服务的利用率更高。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低SES者的住院率和与全科医生联系的频率的确较高,但接受手术的比率和与专科医生联系的频率并不显著高于高SES者。这可能表明医疗体系中某些部分(主要是专科医生)未能按照实际需要向全体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简而言之,即使在平等进入的医疗体系中,也有迹象表明不同SES患者所享受到的医疗服务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在非平等进入的医疗体系中更加突出。
6 SES,公共政策与健康
公共政策有可能显著改变SES与健康的关系。例如,为了改善印第安人的生活条件和健康状况,美国联邦政府于1960年代向印第安人保留区投入了大量公共资金。据测算,60年代以来美国印第安人与白人的婴儿死亡率差距明显缩小,这种变化有40%可归因于联邦政府的上述公共政策。
二、社会经济状况的度两个
SES的涵义十分复杂,很难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对SES的定义进行深入讨论无疑是必要的,不过,经验研究所面临的更加关键的问题是怎样度量它,或者说选取哪些指标来代表它。
大量的经验研究使用收入、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来代表SES,这三个指标可以说是度量SES的三大支柱。但这三个指标与健康的关系往往是不一致的,其系数估计值的大小和显著程度可以有很大差异。多数研究者认为SES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并使用了多种衡量指标;但也有研究者只使用了单一的衡量指标。一些研究者使用某一特定的数据集检验了不同SES指标与健康的关系,发现某种指标更“有效”,
但其结论并不具备普遍性。
除以上三个指标之外,财产(Wealth)也是比较常用的SES指标。不过由于数据收集方面的困难,财产常常只能用一些容易获得的指标来粗略的代表,如是否拥有汽车,是否自有住房,有几头牲畜等。
为了解决不同指标与健康之间关系不一致的问题,一些学者主张构造复合指标来度量SES。好的复合指标与健康指标的相关度非常高。然而,复合指标有两个缺陷:一是缺乏实际经济含义;二是当不同单项指标之间相关度比较低的时候,复合指标的准确度也比较低。因此,对SES的衡量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有学者主张,应根据被研究人群的具体情况,按照SES影响健康的途径和SES与所考察的健康结果的关系来选择合适的SES指标;或者,使用尽可能多的指标来衡量SES并分别讨论它们与健康的关系,此外还要充分考虑未被观察到的其他SES因素的影响。
三、社会经济状况与健康之间的作用机制
纵观SES与健康关系领域的经验文献,不难看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只有少量研究明确使用“SES对健康的影响”这样的表达方式,大部分研究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及因果关系,一律以“相关”指代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SES与健康之间的作用机制还在探索之中,因果关系的方向也还没有定论。
(一)SES与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
1 因果关系的有无
过去,认为SES与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只是一种假象的观点曾颇为流行。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观点是,在同样的健康或疾病状况下,低SES者倾向于觉得自己健康状况更差或病得更厉害,于是被观察到更高的发病率或就医率。需要解答的问题仅仅是为什么低SES者对自己健康的认知更加悲观。但后来的研究证明,包括上述观点在内的“假象”说的各种解释都是站不住脚的。
与“假象”说不同,“遗传因素”说不否认SES与健康的相关关系,但认为这种相关关系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第三方因素――遗传因素作用的结果。很可能有某种遗传因素对个人的SES和健康状况都有影响,于是造成两者相关。这可以用双胞胎数据来加以检验,因为同卵双胞胎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结果表明,遗传因素确实对SES和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但SES与健康的相关关系不能完全用遗传因素来解释。
2 因果关系的方向
在SES与健康之间的确存在着因果关系,但孰为因,孰为果,或者更确切地说,哪个方向的因果关系是主要的,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要对SES与健康之间因果关系的方向进行严格的检验,单凭计量技术是无法做到的,要靠满足一定要求的数据。其中一种是时间跨度很大的时序数据,据此可以分析个人早年的SES对很长时间以后的健康状况的影响,或者早年健康状况对以后SES的影响。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方向上的因果关系都存在。
另一种可用的数据是发达国家高龄老人的调查数据。由于高龄老人都已退休,又大多有公共医疗保险,所以他们的健康状况不会影响收入。这就使SES与健康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单向。一项使用美国高龄老人调查数据的研究显示,SES对健康的影响十分微弱。
考察健康状况的变动,而不是健康状况本身与SES的关系,是另一种检验因果关系的办法。一些学者对加拿大劳动与收入动态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在调查初始年份健康状况良好的50岁以上的人,在后续调查中健康状况的变化与其基期SES显著相关。这表明SES对健康具有显著影响。
看来,比较可靠的结论应当是SES与健康互为因果。虽然如此,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都更关心SES对健康的影响,因为健康影响SES是公平竞争的结果,而SES影响健康则可能反映了社会不公。后者正是“社会肇因”说的内容。
(二)“社会肇因”说
许多研究者试图从个人致病因素(健康风险)方面寻找SES影响健康的途径,比如研究SES与健康行为的关系。但这却忽略了更根本的问题。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迁,健康风险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在罹患癌症的风险因素与以前染上肺结核的风险因素可以说完全不同,但这两种疾病与SES的相关关系却没有太大区别。可见,与个人健康行为相比,SES才是健康的基本原因。SES制约着重要资源的可及性和利用程度,由此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着多种疾病的后果,从而与健康状况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这种观点又被称为“社会肇因”(Social Causality)说。
从“社会肇因”说可以得出推论:与容易防治的疾病相比,不容易防治的疾病所导致的死亡率与SES的相关关系比较弱。这一推论得到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三)SES影响健康的途径
健康是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政策的重要目标。探讨SES是如何影响健康的,有助于制定更好的政策,促进社会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增加得很快。
1 SES,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大量文献表明,心理因素与健康有着直接联系,而心理因素在不同SES群体中的分布是不同的。低SES者应对压力的能力较差,容易沉溺于不良健康习惯,从而更易产生健康问题。
为什么对各种压力因素的心理反应模式与SES相关?换言之,社会结构与个人特征是怎样联在一起的?一种有影响的解释是,个人是通过与SES高于自己的人进行比较来对自身福利状况进行认知的。这种社会比较会给低SES者带来一种“相对匮乏”(Relative Deprivation)感,导致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长此以往就会致病,如心血管疾病和抑郁症等。
2 SES,物质因素与健康
与社会心理因素相比,物质因素对SES与健康关系的影响更直接,也更容易检验。在各种物质因素中,最令人关心的是与医疗系统有关的因素。不同SES患者的医疗可及性是否相同,在医疗系统中是否得到了同等对待,成为经验研究的重点。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影响患者就医概率的最主要因素是疾病严重程度,但收入和教育状况也有一定影响。一些研究发现,患者的SES与被医疗机构收治时疾病的严重程度呈反向相关。即使在完全平等进入的军队医院中,患者的军阶也与决定做手术时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患者的SES对医生的表现也有影响。在发达国家,不同SES的患者在就医后对医生的满意度没有区别,但就医后的身心健康状况、医生服务质量指标和住院费用有区别。
3 社会心理因素+物质因素
SES影响健康的途径一定是非此即彼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即使在两种不同观点持有者的争论中,双方也都承认另一类因素的作用,只是更强调自己所支持的因素的重要性而已。综合考察已有的经验证据,一个稳妥的结论是,SES同时通过社会心理因素和物质因素影响着健康,只是两类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四、我国的研究现状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我国的研究现状
19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差距的扩大和人们健康需求的提高,健康公平问题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
相关经验研究呈加速增长趋势。但其中以SES与健康的关系为主题的研究与国外的丰富成果相比还比较少。
1 主要发现
一些研究表明,我国居民的SES与健康存在正相关关系;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只与高SES儿童(家庭收入高或母亲受教育程度高)的健康状况显著相关,与低SES儿童的健康状况相关性不显著,说明SES对医疗可及性有影响;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不同职业地位的人群之间,健康与收入和收入不均的关系存在差别,说明不同的SES指标之间存在交叉作用。
2 主要局限
到目前为止,我国绝大多数相关研究集中在收入与健康的关系上,其中部分研究的结果与国外同类研究类似。然而,也有一些研究得到了反常的结果,即收入与健康呈反向相关。出现这种反常结果的原因很可能在于只关注收入与健康的关系,忽视了SES的其他方面。当然,我国研究者强调收入与健康的关系是有原因的。我国多数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也还很不完善,这就使收入成为医疗可及性的主要约束。此外,我国学者十分重视健康不平等问题,现有不少相关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计算健康不平等指标。但健康不平等指标只能显示人群的累积健康指标如何随着累积收入而变化,无法据以分析多维度的SES与健康的关系。
除收入外,考虑其他SES指标与健康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收入并不是SES的唯一标志,其他SES指标和健康的关系可能与收入和健康的关系有所不同。其次,我国的收人数据大多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测量误差比较大,而且一般只能得到现期收入,缺乏用于推算长期收入的信息。而其他SES指标,如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相对而言易于准确测量,相应地,检测出来的其与健康的关系可靠性也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SES与健康(包括收入与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只有在严格的数据条件下,使用缜密的分析方法,才能确保检测出来的相关关系是某一方向的因果关系。然而在我国现有的研究中,相关关系常常被不加讨论地宣称为因果关系。
(二)可能的研究方向
改善人民健康、缩小健康差距,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亟须从各个角度开展SES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以便为制定卫生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可能的研究方向包括:
1 对SES与健康相关关系的检验
究竟哪些人群对健康风险的抵抗力最差,最需要政策援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现有的研究尚未清楚地揭示出SES与健康的关系,需要使用更广泛的健康指标和SES指标以及不同人群的数据,重新、反复加以检验。此外,SES与年龄、性别、民族等因素的交叉作用也非常值得研究。
2 SES,医疗保障与健康
医疗保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它与SES和健康的关系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改革效果的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在评价中引入SES视角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及时发现改革中的不足,修正下一步改革方案,我们需要知道SES与医疗保障状况是否相关,以及医疗保障对SES与健康的关系有何影响。
3 SES,城乡差别与健康
巨大的城乡差别在我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根据我国的国情,城乡差别已不能单纯视为居住地或户口登记类别上的差异,而应看作SES的内容之一。城乡居民之间的健康差距有多大,SES的其他方面与健康的关系有无城乡差异,居住地重要还是户口登记类别重要,这些问题都有很强的政策含义。
4 社区/地区SES与健康
地区差异也是我国现阶段的突出问题,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资源分布状况很不均衡。在更小的范围内,社区之间差异也很明显。研究社区/地区SES与医疗资源和健康有何关系,对于我国建设基层医疗体系、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很有意义。我国已有一些研究涉及了这个问题,但它们使用的大多是加总数据,从中无法看出社区/地区SES与个人健康的关系。
5 SES,社会流动性与健康
论文摘要: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新闻会上说:“素质教育当中要提高多方面的素质,一个是思想道德素质,一个是科学素质,一个是人文素质,一个是身体心理素质。我们把心理素质提高到很高的位置上。我们希望孩子们都是身心健康的孩子,这是我们的基础。”然而,当前我国许多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相当普遍,有的甚至十分严重,若不及时削除这些心理问题,对未成年人人格的健全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做好未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什么是健康?健康,不但是身体无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内涵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因此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然而,当前我国许多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相当普遍,有的甚至十分严重,若不及时削除这些心理问题,对未成年人人格的健全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做好未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新闻会上说:“素质教育当中要提高多方面的素质,一个是思想道德素质,一个是科学素质,一个是人文素质,一个是身体心理素质。我们把心理素质提高到很高的位置上。我们希望孩子们都是身心健康的孩子,这是我们的基础。”
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有媒体报道,杭州9岁男孩张毅,是个学习优秀的小学三年级三好学生,还担任班长、少先队中队长职务,在家里却因为想要姐姐手中的两块糖果,没有得到而上吊自杀。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更是给我们触目惊心的警示。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大多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还存在部分未成年人在情绪、行为、自信心、人际关系、性观念、性格等方面还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因素颇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建议在遵循未成年人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构建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家庭教育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忽视
很多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学习,往往不重视甚至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为只要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生活,并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了。即使有些家长认识到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往往苦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孩子心理特点不了解,无从下手甚至越关注越乱,引起孩子的反感与抵触。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学校纷纷响应号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经验不足以及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学习等诸多因素也困扰着学校,虽然目前已有不少学校开始着手培养相关教师,但在短时间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薄弱环节。
3.社会原因
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尽管我们的和谐社会正羽翼渐丰,但仍存在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自我中心意识、拜金主义、盲目攀比,以及一些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影视、书刊及网络使孩子们迷失了方向。一些腐败现象甚至造成未成年人丑恶不分、是非不明,缺乏正确的处事原则。
三、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我们要积极吸取国外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但是也要根据国情的不同采取必要的取舍。任何一件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需要不断探索和积累检验,不能急于求成。重要的就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模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同时用社会的影响力来促进家庭心理教育的进步,使未成年人真正拥有一个有利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幼儿教育 心理健康 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越来越被人所重视。在我国,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事业这几年才刚起步,所以,仍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据统计,目前幼儿园的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胆怯、孤僻、脆弱、过度依赖、意志薄弱、性格怪异、不善交际等。而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比例大大增加,长辈的溺爱、骄纵更使得孩子在养成健康心理上雪上加霜。那么怎样来维护和矫正幼儿不良心理、行为,如何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呢?
一、现状分析,发现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因素。
家庭、学校、社会这三项因素的联系。现在大部分孩子都属独生子女,家庭角色、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从原来的“父核心”形态转向了一种以孩子为核心的“子核心”形态:这种变化使得家庭的中心人变了,它使得独生子女享有了更多的权利,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但如果说家庭影响是造成孩子形成健康心理的前提,那么,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对于幼儿行为发展的影响则是最为根本的。
(一)亲子关系
缺乏父母的疼爱、信任、鼓励与支持,不仅会在孩子智力方面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还会使孩子产生孤僻、无助的性格特征,甚至导致难与人相处等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而现如今,有些父母仍坚持“棒下出孝子”等教育观念,对子女过于严厉甚至失去了爱等。
(二)父母对孩子过度爱护
现代家庭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通常处于全家人溺爱的地位,本应该孩子自己去做的事,家长全都包办代替,使孩子在获得了不合理的自我认同的同时导致孩子表现出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任性、自私、固执、娇气、懒惰等,而孩子一旦进入幼儿园这个社会环境后,他们所暴露出的不良行为习惯就会引起小朋友间、家长与教师间或家长之间的矛盾,而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幼儿健康心理的养成。
二、对症下药,寻找解决途径
(一)实施幼儿园“三部曲”:入园前奏曲——引导教师鼓励、启发和克服问题
为了促进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我们采用了开放式、多渠道的培训方法,通过订阅报纸杂志、观看相关讲座等途径,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广泛、深入以及多角度、多层次的研讨,使教师切实加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幼儿生理和心理都能健康和谐发展。如我们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队活动展示》,《心理辅导案例评比》等系列活动,在实践中积累成功经验,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性发展。同时我们也同意走出幼儿园,走进幼儿家庭。一来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有的观点等。
(二)活动进行曲——引导幼儿发现、感知和解决问题
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其次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使幼儿能更系统的获得健康心理的途径。可以通过课程、视频、书籍等一系列途径,帮助幼儿获取合理和不合理的信息,引导幼儿正确、合理的解决问题。如在小班刚入学的阶段,我们就利用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来教会幼儿不和别人打闹要友好相处,这样帮助他们更好地形成正确健康的心理。
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将日常生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集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针对群体进行教育,改变整个群体的行为习惯,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形成。如与大班幼儿结对开展“哥哥姐姐来带我”的活动,请部分能力强的大班孩子来示范,使幼儿产生“大家都这样,我也要这样”的想法,并再针对特殊个体进行多提醒、多关心、多指导,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使整体幼儿获得较全面的健康教育。
(三)家园联系曲——引导家长重视、思考和杜绝问题
孩子的行为是复杂的,因此对孩子的行为矫正也并不简单,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配合。所谓“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教育不是单方面的,若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要有家园的协助和支持。如发放《家长调查表》,了解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情况以及孩子自身心理健康的实施情况;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幼儿园网站》等沟通平台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在班开展“我健康我快乐”“家园桥梁”等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同时在《家长座谈会》上教师为孩子的父母提供教育和咨询,让他们懂得这种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应该如何矫治这种孩子等,并向他们介绍一些有关某行为问题的最新资料和书籍,帮助孩子们的父母答疑等,而家园的共同协作配合,也会从根本上促使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从而取得教育上的一致和统一。
家庭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成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能促进幼儿完美人格的形成;而吵吵闹闹的家庭气氛由于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致使他们形成扭曲的人格。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着想,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让他们在有爱的家庭气氛影响下身心健康发展。
(四)循序渐进,引导其形成健康的心理
一、对心理健康现状认识不一致的原因
若把所有问题,包括认知上一时想不开、出了偏差者归为心理健康问题,则心理健康问题的内涵就扩大了,自然不健康学生的检出率就高。我们应分清楚不同层次的心理问题,有认知上的偏差,有心理状态层面上的,也有人格层面的。心理是否健康应从心理状态这一层面来认识较为妥当,它有可能是认知层面的问题没得到及时解决而导致的某一阶段的心理不适。若从心理状态这一层面来看健康问题,心理不健康就如同感冒,抵抗力好的也许过段时间好转,进入正常的状态,若积极治疗则好转得更快些。若有良好的卫生健康常识,能主动预防,那就不会“感冒”。心理健康问题若长期不能得到解决,许多症状就会内化为人格层面的问题,成为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特征,那就较难矫正和治疗,这时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无济于事了。对不同层面的心理问题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可见,不分层次的调查数据,再加上过时的、各取所需的调查表和常规以及局部的调查,其所得结果的可信度自然是不高的。另外,人们的主观判断上,有的把心理健康问题混同于思想品德的问题;有的又把违纪、违规问题纳入心理健康问题的范畴;不同角色的判断者(如不同的年龄、教师中是否当班主任)受自身角色的限制,会突出学生问题的某一方面,并把它放大成整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都是认识不统一的原因。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从理论上看,由于大学生大都是以成功者的心态进入大学的,其认知水平也大为提高,大学的集体生活为大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因此大学生的绝大多数在绝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心理健康状态的。分层调查的数据也表明,大学生不是深层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这样的结论丝毫不影响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强调。学生一些浅层的心理问题时有发生,如适应不良,无法正确面对压力,烦恼、压抑、考试焦虑、失恋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会影响到健全人格的形成。
大学生中不同层次的心理问题客观上都存在,在认知层面与心理状态层面的心理问题的比例与其他人群没有显著的差异,只是因学校环境的特殊性使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人格层面的心理问题的比例与中小学生相比虽有所增加,但仍不算很高,与其他同龄人群相比,在比例上、表现形式上都没有多大差别。值得重视的是,纵向地与过去相比,心理问题的比例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心理问题也出现一些新的表现形式,如网瘾、同性恋等。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原因时,人们有时会犯逻辑上语义重复和因果界线不清的错误,有时把心理不健康的已有表现又当成不健康的原因。如有的说“严重的考试焦虑是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之一”,其实严重的考试焦虑已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了。
影响心理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为了准确分析心理问题,需对各种影响因素做出高度的理论概括,也需对学校条件下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具体分析。
(一)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
外界有许多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如充满关爱与和谐的家庭、具有良好人际关系与社会秩序的社区,优质的教育、发达的文化、丰厚的物质生活条件等。
但是,现实中存在的却是许多与上述理想环境不一致或相反的、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可即使是在同样的不利环境条件下,心理不健康的人仍是少数。这说明影响心理不健康的因素主要还在于内部,这些影响心理健康的内部因素与外在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导致不健康心理的产生。而人的内部条件又是在外界影响下形成的。当下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是过去生活长期积淀的产物。外在不利因素是否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这取决于人的内心是如何解读外在信息的。
(二)影响因素的理论概括
纷繁复杂的外在因素可概括为两点:一个是环境变迁,―个是环境压力。前者可能导致心理适应方面的问题,后者可能导致过度的压力感。二者均可引起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上的表现。尤其是在情绪、情感这一心理过程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如焦虑、抑郁、自闭等。外在环境的突然改变,往往使许多大学生一下子不能从自己的经验划界中找到应对的方式,或新的刺激与自己的信念系统发生冲突,这些均可产生适应不良的问题。大学中引起这类问题的主要类型有:新生的适应问题、家庭成员或经济条件的突然变故、人际关系的突然变化以及新的社会思潮会折射到校园等。环境变迁不是个人能左右的,有的也是预期不到的,人们只能学会怎么去适应。环境压力是外在环境施予人的各种要求,这些要求又与自己的能力以及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之间有一定距离,使人有一种紧迫感,总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身后驱使着。这些压力往往是与主体自己不得不完成的活动任务有关,也与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有关。有任务目标的压力,有完成任务质量标准的压力,有完成时间的压力。大学生中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业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就业的压力。
所有影响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在因素最终都是通过自身的挫折感这一因子而起作用的。挫折感是自己追求的目标未实现、活动失败、发现了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差距仍然很大等情形下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大学生中常见的有:学业上的挫折、人际交往的挫折、恋爱中的挫折等。
环境变迁、压力以及内在的挫折感是引起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但不等于说必然导致心理不健康,不是绝对的一因一果的关系。另外,某一因素导致的不健康问题又可成为另一心理问题的原因。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
重点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在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及学生自身方面的生活事件这四个因素中,许多研究都得出学校教育是首要因素的结论,如学习负担过重以及学习中各种尖锐矛盾带来的心理压力;学生间、师生间人际关系不协调及教育方式的不当带来的情绪障碍等。
学校教育这一首要因素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负担过重;教师教育方法粗笨;被教师讽刺挖苦;经常性考试失败;教师偏心不公;教师水平低;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教师作风不正;教师有病态。这九条分别与敌对、偏执、强迫、人际
关系敏感这五方面心理健康问题有较大的关系。如教育方法粗笨就与学生的敌对、偏执方面问题相关度较高;经常考试失败则与强迫症和忧郁相关;教师的讽刺挖苦、偏心不公则与学生的敌对、人际关系障碍方面问题相关。这个结论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真对待。学校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位因素,同时学校也应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主要阵地。教师素质的高低、观念的新旧以及教育方式是否科学,这些都影响到学校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
四、从内外因素的辩证关系看心理健康的维护
心理健康的保持与维护,心理素质的提高,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共同努力。从教师、家长等教育者的这个角度考虑,应尽量地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问和心理空间,减少或避开诱发他们不健康心理产生的外部因素,减轻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让学生尽量多的感受到愉快学习的过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信任和期待。同时,用自己正确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认知能力、乐观向上的处事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去影响、感染学生,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健康的学校环境和人际关系中。
而作为学生本人,应学会适应各种新的外界环境,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对生活与学习应有一个接受磨砺、吃苦受累的心理准备,不断增加自己抗压力与抗挫折的能力。
(一)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学校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外在因素。学校的制度、管理方式、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校风、教师的教学方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等都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关联。
1.民主科学的管理体制
学生在校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学习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教学、行政、后勤等部门共同配合,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有效的管理。若管理制度的制定不民主,制度的科学性不强,或管理松散、不公正,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维持。学校应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公正、正义、井然有序的形象,在学校规章制度原则面前人人平等。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进程,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2.合理设置课程
学生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提高认识水平,有助于心理的自我调适。但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应注意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关系、知识的深与浅的关系、知识量与学生接受力的关系;在课程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学科课程又要考虑活动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应关注情感、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在课程实施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尝试“服务性学习”。服务性学习把学生带出了校门,带进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使学生走进了社区中那些需要关注与服务的群体之中。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学生全面了解现实社会,并通过不断地反思,自己悟出一些道理,这是一个“发现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期待学生能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人生的艰辛与意义,提高社会责任感,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其自尊和自信,同时能找到自己将来的职业兴趣和方向,激发提高自身学业成绩的动机。这些都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
只有合理的课程结构才有可能让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合理与和谐将有助于心理的和谐,这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3.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有了充实感。文化是一种感染力,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世界。校园文化渗透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在一定校园文化氛围下,学生会自发组织体现各自兴趣、爱好的各种学生团体,开展各式各样的团队活动,这同时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在各种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交往与沟通,培养了独立性,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元素。
4.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对学生的期待与评价均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关联。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仅仅是指专业知识扎实、授课技能高超,更主要的还应是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人格,懂得学生的心理,会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心理健康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每个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应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持与维护。学生本人也应主动关注、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寻求调适的办法。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一项教育活动,它既能解决许多浅层的心理问题,也能预防出现深层心理问题。但是,更主要的是对那些健康的、没表现出心理问题的广大学生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系统地学习与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增进心理自我保健的意识与技能,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塑造健康的人格。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办法
1.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
大学生可通过自学、听讲座、课堂学习等途径,学习并掌握好心理卫生知识,它将有益于大学生从理论上正确理解和认识自身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大学生自我心理保健的理论武器。如学习科学用脑,注意用脑卫生,这就是首先要学会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张弛有序,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而使思维、记忆力减退。二是要注意营养健脑,以必要的营养来保证大脑正常工作所必须的能量。三是对某些脑疾病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又如,学好性心理适应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形成科学的性意识,合理调节性冲动,增进男女正常交往。再如,有关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知识,让人真正懂得戒除不良嗜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不酗酒不吸烟等。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证明,过量的饮酒和吸烟对身体是极为有害的,尤其是对大脑的刺激更为明显,它能麻痹脑神经和破坏脑细胞,干扰记忆,促使遗忘。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
2.积极参加校园科技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课余活动形式多样,包括社会调查、科技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以及各种类型的文体活动、学术交流等。在学生的自由时间内,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从事各种活动,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社会调查、科技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外文体活动,是大学生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一个人如果封闭自己,除了学习之外不去参加任何文体活动,那么,他的大学生活将会单调、乏味,甚至会连正常学习、生活和人际间的交往都难以维持下去。在今天强调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大学生更应积极地参加各类文体活动,锻炼身体、培养能力、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方法
【关键词】体育锻炼 身心健康 作用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09-01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的不断现代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正在不断地得到改善和提高。同时伴随着激烈的竞争、文明病的侵蚀、人的冷漠以及高频率工作节奏的压力等等,人们的身体健康逐渐显现出诸多问题。如:肌肉疲软无力,关节变得僵硬,身体容易发胖,易疲劳,睡眠常常不好,脾气易暴躁,甚至容易生病等。人们开始关注身心健康,关注生活的质量和多彩的生活内容。
科学实践证明,体育运动有益于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经常从事体育运动有益于全身各个系统的发展,可改善肌肉、心血管、呼吸系统功能,提高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调适能力,改善亚健康状况,从而达到人体形态结构(体格、体型、营养状况、身体成分)、生理功能(机体新陈代谢水平、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抵抗疾病能力)、运动能力(跑、跳、投、攀爬等运动能力)的完好状态。使人精力更加充沛,进而使工作效率提高。
一、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体育运动能促进认识能力的发展
体育运动各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运动或高速运动中要求运动者既要能对外界物体(如球、器械等)做出迅速准确的感知与判断,又能迅速感知、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动作的完成。这样长期的运动便能促进人感觉、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直觉判断能力,使人变得敏锐、灵活。
(二)体育运动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目的性、自觉性、自信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锻炼者越能克服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活动的特征是克服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是培养人的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
(三)体育运动可调节情绪
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情绪状态,也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情绪几乎参与人的所有活动,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而体育活动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有些研究人员发现,用力运动可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减轻或消除情绪障碍。在当今比较发达的城市,人们处在快节奏,高效率,强竞争的环境下,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和不安的反映。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使不良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
(四)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个体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一个人想要较好地适应社会,必须具有这个社会所要求所认可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标准,这种思想意识和行为标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体育可以加快这一过程。这是因为体育活动是以公开的形式进行,每个人的思想都通过行为展现在其他人面前,众人的评价标准无形之中影响每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促使其个性和品德向公众认可、社会认可的方向发展。
二、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身体健康的良好影响
尽管休闲娱乐体育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但身体活动则是最主要的手段和方式。对于不同年龄者的身体健康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人类有机体生命的一种强化。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通过休闲娱乐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提高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状态,全面发展体能,促进体格健壮健美,并为终生健康打好基础。对于处于人生压力最大的中青年来说,通过休闲娱乐体育活动可以起到保持、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对于老年人来说,通过休闲娱乐体育活动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的进程。现代社会已经日益高龄化,如何在寿命延长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既是老年人的愿望,也是社会的需求。
(二)对主要身体功能的良好影响
1.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
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大量的流行病学调研和实验研究结果已经揭示,心血管疾病虽然主要发病在中老年,但时常起源于少年儿童期,而且该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以为许多称作为“危险因素”的因素所加速。这些因素中,部分受遗传制约,如家族病史、年龄与性别,更多的与行为和生活类型有关。如过大的心理压力、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和超重、吸烟、不良饮食习惯、体力活动不足和身体素质低下等。也就是说,心血管疾病的大部分危险因素可以通过生活类型的改变得到改善。其中最为关键的行为因素是加强体育锻炼。研究已经揭示,适度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善高血压、高血脂状态,可以改善肥胖和超重现象,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并且可以改善身体素质。
2.对运动系统功能的影响
人类衰老的特征性变化之一,就是表现在肌肉力量减退,骨质疏松,关节活动度变小,运动能力下降。通过休闲娱乐体育活动之所以能够延缓衰老进程,其重要途径之一便在于它能够有效地保持肌力,增加和保持关节的灵活度,保持乃至增强骨密质。
3.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
免疫功能标志着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因此是人体健康和体质的代表性指标。大量流行病学调研、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结果已经证实,长期的大强度、大运动量运动训练会导致明显的免疫抑制现象,使得免疫功能降低,对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明显降低。而长期从事适中的体育锻炼则有益于促进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降低。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休闲娱乐体育活动可明显改善参与者的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