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外贸易的优势

对外贸易的优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外贸易的优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外贸易的优势

对外贸易的优势范文第1篇

附图

分子表示一国总出口中某部门所占的份额,其中X[,ij]表示j国i部门的出口,分母表示OECD总出口中该部门所占的份额,因此RCA表示了一国出口结构(分子)与OECD出口结构(分母)的比较。如果一国某一部门的RCA等于1,那么该部门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OECD的平均水平相同;如果RCA大于1,则认为该国在该部门处于比较优势;如果RCA小于1,则认为该国在该部门处于比较劣势。

本文中的数据来自《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Yearbook》,产品分类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

在式(1)基础上进行推导,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计算农产品RCA的公式:

附图

其中RCA[,jt]表示第t年j国某部门的RCA,M[,it]表示第t年该部门i类产品世界出口额占该部门产品世界出口总额的份额,RCA[,ijt]表示第t年j国i类产品的RCA。

式(2)表明只要计算出各个年份世界各类农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份额和中国各类农产品的RCA,就能计算出中国农产品在各个年份的RCA,因此选取16种二分位的SITC农产品进行RCA计算得出除烟草的RCA一度上升从而由比较劣势变为比较优势外,其它15种农产品的RCA均下降或保持平稳状态。它们可分为5类:(1)杂项食品、含油籽仁及果实和纺织纤维等8种农产品的RCA呈下降趋势。其中肉及其制品、咖啡、茶叶、可可及调味香料、饲料、杂项食品、纺织纤维5种农产品由具有比较优势到失去比较优势。(2)饮料、天然及合成橡胶、动物油脂和固定植物油脂4种农产品的RCA变化不大,且历年均不具有比较优势。(3)食糖及蜂蜜的RCA波动较大,具有比较劣势的年份稍多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年份。(4)谷物及其制品的RCA波动较大,大致每过3、4年发生一次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的相互转化。(5)乳品及蛋品的RCA逐年下降,且历年均不具有比较优势。

然后计算我国这16种农产品的世界出口额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份额,由于本文篇幅所限,所得结果没有详细列明。但是对出口份额的分析,我们看到:对各种农产品历年的份额进行排序后,该顺序一般比较稳定;份额在10%以上的农产品一般包括水果及蔬菜、谷物及其制品;有的年份也包括肉及其制品或咖啡、茶叶、可可及调味香料。其他的重要农产品包括乳品、蛋品、饮料和纺织纤维。它们的RCA变化对中国农产品总体的RCA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式(2)计算中国农产品RCA结果参见表1。

表1 中国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时间序列(1978-1998年)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RCA 2.0559 1.8597 1.7086   1.621   1.5611 1.5759 1.056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RCA 1.5446 1.5823 1.5055   1.4662 1.4346 1.2956 1.2162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RCA 1.0964 1.0633 0.9952   0.8296 0.8458 0.7778 0.7264

资料来源:根据United  Nations: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Yearbook(1978-1998)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的RCA自1978年以来几乎是逐年下降的,并且在1994年就失去了原来具有的比较优势。具体划分的话,中国农业在1978-1990年具有次强比较优势;1991-1996年具有中等比较优势;1996年以后只具有较弱比较优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1978-1991年期间,加权后的RCA(各种农产品的RCA乘上它们的份额)在0.1以上的农产品一般有6种;而在1992-1998年期间,加权后的RCA在0.1以上的农产品只有2种,最大的值来自水果及蔬菜,此外是谷物及其制品(在1995年和1996年是肉及其制品)。失去比较优势的最重要的农产品是纺织纤维。

再选取47种三分位的SITC农产品,分别计算它们在1978、1988、1998年的RCA。得出:1978年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有25种,占样本总数的53.19%。1988年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有21种,占样本总数的44.68%。1998年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有13种,占样本总数的27.66%。其中有极强比较优势(RCA>2.5)的农产品只有4种,占样本总数的8.51%;有次强比较优势(2.5<RCA<1.25)的农产品有7种,占样本总数的14.89%;有中等比较优势(RCA<0.8)的农产品有3种,占样本总数的6.38%;有较弱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有33种,占样本总数的70.21%。这是因为1978-1988年期间,RCA下降的农产品有32种,RCA上升的农产品有15种。其中由具有比较优势到失去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有8种,由不具有比较优势到获得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有4种。1988-1998年期间,RCA下降的农产品有32种,RCA上升的农产品有15种,这与前一期间相同。但这一期间由具有比较优势到失去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有9种,由不具有比较优势到获得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只有1种。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RCA的下降主要发生在1988-1998年期间。农产品比较优势正逐步由少数产品所占有。

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的总体特征:

1.包括谷物及其制品在内的粮食产品已经基本失去比较优势。粮食产品为土地密集型产品,中国人均占有土地资源率较低,不具备竞争的自然禀赋优势。目前中国还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仅有大米、未粗磨玉米和小麦类混合粉及团状物。

2.肉及其制品与活动物一直具有比较优势。目前中国的生猪等畜产品多为农户散养型,劳动力资源是比较优势;相关产品的加工制品因国内消费偏好影响,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3.油类产品比较优势变化明显。其中固态固定植物油和含油籽仁及果实由比较优势变为比较劣势。

4.园艺类农产品仍然具有比较优势。园艺类农产品主要包括各类水果、观赏类树木及蔬菜,多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中国在此类产品上具有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除干果、鲜果及坚果失去比较优势外,其它类别一直保持了比较优势。

5.纺织纤维失去了比较优势。主要原因是植物纤维和黄麻纤维由具有显著比较优势到失去比较优势。棉花和蚕丝本来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但由于1990年代以来国内需求的激增和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到1995年左右均失去了比较优势。

二、入世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入世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将获得诸多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入世会使中国的农产品进口进一步增加,特别是小麦、玉米等粮食的进口数量将大幅度增加,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自1995年以来,中国粮食已经完全失去了价格优势。其中小麦价格高出国际市场价格28%,玉米高出71.1%,大米高出17.8%。

2.美国对谷物的出口补贴,使中国粮食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加上中国对美国西北部小麦进口禁令的解除,可以预计从美国进口的粮食将急剧增长。

3.进口配额与以往实际进口量相比增加较多。到2005年,小麦、玉米和稻米的配额量将分别达到930万吨、720万吨和530万吨,而1992-1998年小麦、玉米和稻米的实际平均进口量仅为681.8万吨、85.3万吨和53.4万吨。

4.入世后,每年进口配额的一部分必须分配给私营部门。在这种条件下,只要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政府就不能再用传统的办法通过国有外贸部门的垄断地位把进口数量控制到配额数量以下。

5.中国入世后,农业平均关税要从22%降至17.5%(除粮棉油免税外,中国一般的农产品关税税率为50%-70%,高的达100%以上),降幅很大。这样一来,以前受保护越大的产品,其进口增长的幅度就会越大。

【参考文献】

1.Balassa,B.,(1978),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FurtherEvidenc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5.

2.Hickman,B.G.,(1992),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andCompetitiveness,Oxford  Uni.Press,New  York.

3.Richard,J.David,(1971),Some  Sensitivity  Tests  for  a"Constant-market-shares"Analysis  of  Export  Growth,The  Review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53.

4.United  Nations,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Yearbook,1978-1998.

对外贸易的优势范文第2篇

一、 浙江对外贸易的演变历程

浙江对外开放的发展与浙江区域经济和区域优势有密切联系,经济的发展推动区域开放,使得区域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因此,浙江对贸易发展呈现“以市场化带动区域工业化,再以工业化促进区域贸易国际化”的特征,结合这一特征可以将浙江对外贸易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产品市场区际化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对浙江投资建设的工业项目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政府主导的工业化进程缓慢,地区生产水平和人均生产水平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区域内除港口条件较好之外,自然资源缺乏,交通条件相当落后。此时,浙江的对外开放多采用的是市场区际化的方式,将轻工业产品推向全国各地,这一贸易模式成功的推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一大批针对区际市场的家庭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大批产生和发展。

(二)产品市场国际化阶段

改革开放给浙江家庭工业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极大的提高了浙江省企业家的市场开拓能力,同时也培育了一大批依托市场开拓生存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或直接以贸易而存,或者依托强大的市场网络低成本的拓展市场。在该阶段,一方面国内产品日渐充足,部分产品甚至出现剩余,浙江产品在区际市场上的获利能力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比浙江的产品价格更便宜,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相比,浙江的产品质量较高、销售网络较健全,因此,浙江走上了产品市场国际化的对外贸易模式,使得浙江的产品遍布全球各地,如打火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70%左右。

(三)产品生产过程国际化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显著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由于这些企业在本地具有成本优势和地缘优势等原因,对浙江企业形成了明显的“替代关系”,使得浙江企业在国内面临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此时,试图在国内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难度加大,因此,部分有实力在国际并购或至直接投资等手段,实现生产过程国际化。如华立集团、康奈集团等已分别在泰国、俄罗斯建立国家级的工业园区。同时留在省内的企业较多从事加工贸易、贴牌生产等,积极融入国际生产环节。如浙江有90%以上的中小民营企业从事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

(四)产品要素投入国际化阶段

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呈加速发展之势,仅仅依靠产品国际化、生产国际化的对外贸易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浙江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因此,浙江的对外贸易模式慢慢的转向了要素投入的国际化阶段。主要表现为:人才方面,一方面,不断地使用国际化人才, 即引进境外智力和聘用境外专家来浙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培养现有人才达到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资金方面,浙江凭借有利的引资政策、相对自由灵活的市场机制、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地处长三角经济圈、毗邻上海以及本身拥有优质港口等优势, 抓住国际上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良机,大量吸引境外投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实现要素投入的国际化。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在运用国际化要素的同时,还致力于培育本土具有创新能力强、有相当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公司,因此,优化对外贸易模式并不是简单的利用国际要素。

二、 浙江对外贸易模式存在的不足

浙江的对外贸易模式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每一个阶段的开放模式为国内其他省份,特别是不发达省份的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参考。但是浙江这种渐进式贸易模式,在给浙江经济发展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内在的不足。笔者在总结众多不足后认为主要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其他相关内在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源头。

(一)产品市场开拓能力较强,但要素汲取能力较弱

由于浙江产品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以及浙商文化的影响,浙江的对外贸易模式使得浙江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市场开拓能力很强。不完全统计,浙江省的企业提供了全球大约60%的书写工具,45%的领带,35%的袜子,同时浙江生产的鞋子、服装等也遍布全球。但是通过对比浙江省民营经济一般贸易出口、技术设备&原材料进口、企业海外投资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等几个指标后,发现浙江开放模式中的要素汲取能力并不强。要素汲取能力较弱不强并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将导致浙江形成产业锁定,如浙江的纺织产品国际竞争优势非常明显,但是浙江的纺织生产技术,特别是一些高端技术和设备,完全依靠国外技术,长此以往,浙江的纺织产业将被锁定在生产环节,而高利润的设计、纺织生产设备制造将被国外企业占据。

(二)产品出口以粗放型为主,与资源、资源紧缺相矛盾

渐进式对外贸易模式,使得浙江省外贸出口产品集中在浙江省的优势产业上,出口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为主,如纺织、服装、鞋类、箱包、床具、玩具、伞具、打火机、眼镜等。在这些产品出口上浙江仍然是数量扩张型,低附加值的粗放型出口,这与浙江省资源能源紧缺很不协调。浙江省本身是个资源、能源小省,人均矿产资源储量不到全国的1%,人均耕地仅为0.6亩,人均水资源比全国平均水平少7%,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全国的27%。渐进开放模式使浙江浙江出口贸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低附加值和粗放型商品为主,即使用大量区域内资源生产廉价出口商品,这有可能导致资源、能源紧缺,给浙江经济长远发展埋下不确定因素。

(三)出口产品国际知名品牌及其战略长期缺失,价格成为出口竞争的唯一选择

浙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使得浙江的产品可以遍布全球各地。但由于浙江企业产品多通过中间商或贴牌进行出口,本地品牌难以穿透至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浙江企业对自身品牌的国际化重视程度并不够,以宁波市为例,全市6500余家出口企业仅有367家拥有境外注册商标,部分厂家满足于现有的虽然稳定,但很低的利润率,并不在意品牌的国际化。因此,浙江品牌国际化并不明显。品牌是差异性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缺少知名品牌使得浙江产品差异性低,相互间具有较高的替代性,价格成为企业竞争的唯一选择,使浙江在对外贸易中出现竞相压价的现象,相互挤压自身的利润。拥有国际品牌常能引领业界的发展方向,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产品国际化与品牌国际化不一致,使得浙江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变得异常脆弱,一旦某些国际品牌或商破产或终止合同,都有可能殃及浙江企业,给浙江部分行业带来冲击。

(四)对外贸易的中心城市功能不突出,经济空间集聚度不高

浙江的对外贸易模式使得有实力和比较优势的城镇逐渐实现工业化,呈现遍地开花的强镇经济,如宁波服装、温州皮鞋、绍兴化纤面料、海宁皮革、义乌小商品、嵊州领带、诸暨珍珠、永康小五金、乐清低压电器、东阳磁性材料、黄岩精细化工、安吉竹制品等。但是强镇经济使得浙江对外贸易的中心城市功能并不突出,经济空间的集聚度不高,首先建立在城镇基础上的多元对外贸易,不仅无法提高土地的投资密度和产出密度,在基础设施共享、环保投入等方面都无法达到规模经济要求;其次,强镇外贸经济导致经济发展对外贸中心城市的离心倾向使得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规模集聚度不高,创新动力不足,辐射能力不强。这使得部分成长较好的企业不得不搬到中心功能更强的城市去,如浙江美特斯邦威、均瑶集团等优势企业纷纷将总部搬到上海,而不是浙江的杭州或其他城市。从长远来看,这将导致浙江优势资本不断外流,对外贸易模式的发展失去后劲。

三、浙江对外贸易模式优化的战略选择

浙江的渐进式对外贸易模式曾一度给浙江区域内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活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弊病不断出现,为更好的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优化浙江对外贸易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从浙江开放经济发展现状出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第一,积极吸收和培养高级生产要素,实现成本优势型向技术优势型转变

长期依赖低成本竞争一直是浙江出口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特点,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浙江这种依赖低成本对外贸易模式的竞争与发展空间越来越有限。充分利用当前浙江对外开放的有利发展势头,积极吸收与培养高级生产要素,实现使当前成本优势型开放向技术型开放,改变渐进式开放的路径,实现开放模式跨越式发展是浙江对外贸易模式优化的关键。要做到这些首先应积极融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与价值链网络。即大力承接跨国公司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国际外包业务,或纳入跨国公司的采购体系和供应链管理网络。吸收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更重要的是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并引入国际高级人才。其次要通过产业内升级,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内部升级和要素密集性的逆转,不断的培养出产品的高级生产要素。最后,要利用先进技术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嫁接改造,促进其结构调整和技术提升,以达到轻型制造转化为高加工度制造,新型产业与传统产业相融合的效果。

第二,增强产品技术和品质内涵,由数量型贸易转向质量型贸易

浙江应该借助知识经济带来的资源,对于国际市场上具备一定的质量优势的产品,进一步提升起质量,使之成为国际技术标准。另外,应对产品改进过程出现的专有技术实施有效保护,对于部分品质并无优势的产品,很多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一旦采用一定的技术实施质量改进后,该技术易被其他厂商模仿,促使厂家都失去提高产品质量的动力,产品质量一直停滞不前。例如,如总部坐落于浙江杭州桐庐县富春江畔的浙江华光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一项氧化镍矿经高炉冶炼镍铁的专利技术,极大的提高了该产品的的质量,然而该改进技术竟遭到全国近百家企业的群体侵权,给公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害,极大的挫伤了企业增强产品技术和品质内涵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质量改进者的获利能力,以使得浙江企业有动力提升产品质量,实现数量型贸易向质量型贸易的转变。

第三,将品牌战略纳入对外贸易长期发展规划,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

浙江应将品牌战略纳入对外贸易发展的长期发展规划,在企业采用贴牌和加工贸易的同时,需大力宣传品牌的作用,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产业内培养本土品牌的能力。另外,要加大本土企业国际注册的力度以及国外宣传力度,在国外注册是品牌国际化的必经之路,但是在国际注册的同时,加强国外宣传力度,提高本土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国际竞争力。在拥有自己的品牌后,企业面对的是最终的消费者,而不会让中间商抽走大部分利润。加快浙江企业进入国际分工利润链高端,提高产业获利能力,有助于浙江对外贸易模式的长期优质发展。

对外贸易的优势范文第3篇

一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渊源与现状

西部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较早的地区,有着悠久的贸易传统。在历史上曾经作为我国古代的“经济特区”,发挥了对外(特别是对中亚地区)交流的窗口作用。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使得我国的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关系非常密切。日本早稻田大学长泽和俊教授曾指出:“丝绸之路是古代罕见的国际贸易通道,是联结欧亚大陆的动脉、世界发展的主轴、现代文明的母胎,它为欧亚广大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汉代以来,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当时西北地区与中亚地区诸国的贸易往来达到空前规模。至清朝,西北地区与中亚出现了颇具规模的自由贸易。只是到了近代,西部地区的沙漠化倾向以及其它一些因素,致使“丝绸之路”辉煌不再。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跃成为世界第十大贸易强国。但是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一度低迷,一直在低水平、低层次上徘徊,对外贸易依存度长期偏低,1996年,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仅为9.4%,而全国平均水平为35.55%,东部则高达48.49%;其贸易绝对额只有109.75亿美元,约为广东省的1/10,仅占全国贸易总额的3.78%。

在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上,首先从进口来看,西部地区处于能源、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前期,原材料供给较为充足,因而主要进口机电产品、钢材、化工材料、汽车及其配件、化肥、农药等物资生产资料,且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如美国、德国、意大利、香港等。其次,从出口来看,西部地区主要出口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近年来工业制成品比重逐步上升,出口商品结构已初步完成了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出口工业品为主的第一梯级转换。以较具代表性的甘肃为例,1998年该省出口初级产品比重占11.5%,工业制成品占88.5%,其中,工矿产品占78.4%,农副加工品占12.6%,农副初级产品占9%。迄今为止西部地区出口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对香港、日本、美国、独联体、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就占西部地区出口总额的80%以上。近年来中亚和西亚地区在西部地区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开始加大。

二 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一)与东部相对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理论及实证分析

传统国际贸易产生的理论基础是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和俄林的资源禀赋学说。国际贸易的根源是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生产本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而形成国际贸易。比较利益学说指的是:不同国家生产的不同产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差异,各国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双方获取最大利益;资源禀赋学说指的是: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即劳动、自然资源、资本等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因此,各国在生产使用本国最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并参与国际贸易时,可以获得最大利益。这些理论不仅是西方全部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它们同时也构成了大量经验验证的理论基础。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其原来具备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却日渐削弱,以致于在国际市场上逐渐丧失了其比较优势。那么,相对东部而言,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及劳动力成本又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表1显示了1996年东西部地区及全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成本差异,表2则对他们在该年度的单位工资产值和单位产值工资额进行了比较。

表1 1996年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及全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成本

地区省份   国内生产  从业人口  从业人口人均

职工平均

总值(亿元) (万人) 年产值(元) 工资(元)

西藏    

64.53

 

115.67

5611

  8930

四川  

4215

   6464.9

 

6519.8

  5010

贵州

 

719.83

 1783.20

   4032

  4758

云南    

1491.62

  2186.2

  6823

  6231

陕西    

1175.38

  1762.7

  6668

  4937

甘肃

 

714.18

 

1521.46     4694

  5882

青海

 

183.57

 

247.20  

 7426      6513

宁夏

 

193.62

 

245.36  

 7891  

5635

新疆

 

912.15

— 

  5098

西部地区 

8757.73

 

14326.69  

6112.88 

 5888

东部地区  37903.2

  23906.41  

15854.8  7229.9

全国

 

67795

68850  

9846.8  6210

注:(1)本表根据1997年《中国经济年鉴》编制;(2)劳动力成本用(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来代替;(3)劳动生产率=从业人口人均产值=(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地区)从业人口

表2 1996年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及全国单位工资产值和单位产值工资额

地区/省份

  单位工资产值(元)   单位产值工资(元)

西部地区

1.03

 

0.96

东部地区

2.19

 

0.45

全国

1.59

 

0.63

注:本表根据表1编制

由表1可知,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约38%,比东部地区要低61%,而劳动力成本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2%,比东部地区低18.56%。更具体一点说,西部的工资产值偏低,在西部每获得1元的工资只需生产1.03元的产值,而在东部需2.19元的产值,全国平均需1.59元的产值;而同时西部的单位产值工资额偏高,在西部每1元的产值就可获得0.96元工资,而东部为0.45元,全国平均为0.63元。可见西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上虽然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此优势还不足以弥补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低的劣势。

(二)西部地区资本、资源的现实比较优势分析

1.资本。由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市场不完善,竞争不足,“瓶颈”约束严重等原因,所受到的投入约束往往特别紧,资本不足是这些地区的常见特征。对西部地区而言,一方面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了非均衡的地区发展战略,国家投资大幅度向东部地区倾斜,使西部的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1981年~1995年,东部沿海地区国有单位固定投资占全国比重由45.91%上升到54.27%,15年增加了8.36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由17.49%下降到14.27%;另一方面,在1985年~1995年整个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中,东部沿海地区占87.3%,西部地区只有4.2%。与此同时,在优惠政策和市场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中西部有相当一部分资金通过银行存贷差、横向投资和股票投资等多种形式流向了沿海地区。

2.资源。在劳动力、资本、资源这几大生产要素中,资源应该说是西部地区目前唯一的丰裕要素和优势所在。(1)能源等矿产资源。西部地区地上虽然贫穷,地下却很富饶。据勘察,西部地区主要的矿产有天然气、煤炭、石油、镍、铜、铅等,其中煤炭保守储量达300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石油储量为5.1亿吨,占全国陆上总量的23%;天然气的储量为4354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总量的58%;全国近62%的镍、57%的铂储量集中在甘肃,97%的钾盐分布在青海。(2)农牧业等物产资源。西部地区由于具备诸多农林牧物产所要求的特殊的生态条件,如光照、温差、土质、水质等,从而使得其物产资源具有其它地区不可替代、不可比拟的天然垄断性。西部的瓜果、药材、皮毛等特产久负盛名,如能深度加工、开拓市场,极有可能成为西部地区的希望产业。(3)旅游资源。西部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与复杂奇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在人文资源方面,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有着众多的人类遗址、王朝故都、陵寝墓碑、宗教胜地、石窟城墙等,加之多民族聚居,民风民俗特色突出,由此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在自然资源方面,西部地区大川名湖、奇峰险山、高原盆地、雪峰冰川等自然景观构成了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基础。

以上对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分析是在与东部地区的比较中进行的。而东部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尽管这种优势正在削弱)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西部相对于东部更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将使西部的这种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更为突出,但其低下的劳动生产率、严重的资本约束将极大地制约着其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发挥。西部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虽然较为明显,但是资本“瓶颈”、市场约束、技术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该优势在目前仅能成为一种潜在的优势,而难以演化为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综上所述,依据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分析,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存在着现实比较优势上的不足与缺陷。因此,如何选择一种正确的贸易战略便成为西部开发与开放中的重要课题。

三 西部开放中的贸易战略选择

诚然,比较利益论是一种静态理论,以上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分析也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的。但是劳动、资源和要素禀赋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客观上的确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战略的基础性因素。因而上述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并不是要拘泥于静态利益的获得,而是旨在通过对这一影响贸易战略的基础性因素的分析,为西部地区贸易战略的选择提供思路。

(一)西部地区贸易战略选择的原则和标准

各国和地区在选择贸易战略的时候都有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些原则或标准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性。笔者认为,西部地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欠发达地区,既有着自身经济发展的特别区情,又有着发展中大国的特殊国情,因此在选择贸易战略的时候应该遵循下列原则和标准:

1.有利于动态利益的获得和可持续性发展。西部地区多年来处于低度开发状态,若在开放中只强调单纯的贸易静态利益,忽视长期的动态利益,那么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于其资源禀赋、劳动力的成本(尽管因劳动生产率的低水平而被削弱,但仍具备一定相对优势)方面的优势而获得一些贸易静态利益,在长期内却丧失了贸易促进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动态利益。同时,过度的、掠夺式的开采资源又会造成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西部地区贸易战略的选择应有利于获得动态利益,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取得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开发联动效应的开发性收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东西协调,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很不合理,二元经济矛盾突出,而西部、东部地区既要支撑广阔的国内市场,又要共同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在选择贸易战略时要避免与东部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相冲突,也不能把东部的问题转移到西部,而应该在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分工协作、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使东西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广阔的国内市场,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

3.有利于充分适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在经济全球化、全球多边贸易制度日益自由化的趋势下,西部地区如果不能抓住机遇,不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其经济发展的步伐将十分艰难。而且如果其所选择的贸易战略过分倾向于保护,则可能招致贸易伙伴国的报复或贸易冲突,同时也可能给我国加入wto的进程设置故障,或者在加入wto以后因违背wto的原则和精神而招致制裁。因此,如何顺应和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是西部地区在制定贸易战略时应着重考虑的基本问题之一。

(二)几种贸易战略在西部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主要有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学术界对这两者孰优孰劣的争议颇多,但对贸易战略选择的客观基础和条件缺乏深入的分析,而离开了客观制约因素来讨论贸易战略的优劣是不现实的。应该说各种贸易发展战略都有其自身的有效性和局限性,都有其在特定现实情况下的优越性和适用性。那么,对于西部地区这样一个贸易水平和层次低、现实比较优势不很明显、潜在比较优势较难发挥的落后地区,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贸易战略呢?

1.进口替代贸易战略。

进口替代型贸易战略是指以国内生产和保护替代进口、以内销代替出口的贸易战略。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途径之一,它主要以保护来求得本国比较劣势产业的发展并实现工业化。

进口替代战略具有明显的政策特点:在关税水平上,高关税是进口替代实现保护下发展的基本手段。国产进口替代在高关税的保护下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通过保护国内市场建立自己的产业和工业体系;在关税结构上,进口替代对资本产品和部分投入品实行较低的关税,甚至进口补贴,以降低国内生产的投入成本;在外汇、汇率方面,进口替代战略一般对汇率进行高估以降低进口投入的生产成本,同时往往对外汇的供给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以控制进口的总量和进口的商品结构、地理方向;在政府管制方面,进口替代是一种典型的政府统制和保护型的贸易战略。非关税壁垒的设置、关税及汇率水平的规定、特殊优惠的提供等都是政府干预或管制行为的体现。

对于西部地区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经济贸易水平严重滞后的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无疑仍是其必经之路。一方面由于其建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各种资源要素投入约束较松,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内市场都比较大,当一些资源被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其余的资源用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一来,其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后可能就没有多少用于出口了。因此,西部地区的进口替代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在现阶段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从而获得工业化发展的长远、动态利益。但是进口替代在关税、汇率等方面的政策要求极有可能与东部经济逐步外向化、国际化的趋势相冲突,不利于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而且进口替代对比较优势的忽视和明显的保护倾向又不利于顺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还可能导致贸易冲突和制裁。

2.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贸易战略是指通过扩大制成品的出口来带动工业化和整个经济发展的贸易战略。它是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途径。

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政策特点主要有:在关税水平上,出口导向所要求的平均关税水平较低,以有利于降低进口投入品的成本,同时也使进口替代不能在过高的保护下发展;在汇率上,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实行比较适当的均衡汇率,有时还实行低估汇率,以促进和鼓励出口;在补贴方面,出口导向的首要政策工具就是出口补贴,补贴的形式主要有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等;在政府管制方面,出口导向客观上要求实行自由的贸易体制,要求政府放松管制,取消贸易壁垒特别是非关税壁垒。

出口导向战略重视比较利益和贸易利益,特别是贸易所带来的动态利益,这有助于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出口导向是一种典型的外向型经济战略,西部地区若采用该战略有助于更好地协调同东部的关系,从而创建整体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而对出口的鼓励和扩张则为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提供了信息交流的渠道和足够的竞争压力,有利于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促进西部产业结构的转变、升级。出口替代主张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经济大环境。但是对出口的过于重视会导致依赖国际市场而忽视广阔的国内市场,出口过度将造成西部地区贸易条件的恶化甚至贫困化增长,西部在资源方面的潜在优势使得其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这极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从而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另外,出口替代所极为强调的出口补贴也可能引致贸易摩擦和违背wto的规则。

3.混合型贸易战略。

鉴于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各有其有效性和局限性,有人提出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既通过进口替代保护国内市场发展独立自主的工业化,又采用出口鼓励政策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混合型贸易战略”。如果这种有效结合在理论和现实上都行得通的话,那么显然这是西部地区最为理想的贸易战略。然而,尽管许多国家都没有实行单一彻底的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但上述理想结合的难度极大、可行性极低。原因在于保护政策会通过经济关联的过程形成对出口行业的转嫁,加重出口的压力和负担。这种转嫁系数据统计低者达0.43,高者达0.95。进口替代既提高了可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又可能提高了不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这会使得进口投入品和国内投入品的价格上涨,这相当于对出口产品征税。而出口鼓励政策的实行又会抵消进口替代的保护效用。总之,保护政策的“反出口倾向”决定了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战略是不可能结合的。对西部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西部需进口的大多是资本品,技术含量、价值含量较高,对出口产品的转嫁系数更高。

4.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

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就是“以国际比较优势为依据,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以适度保护为辅助,全面对外开放的贸易战略”。(1)这种战略强调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走外向型发展道路。西部地区尽管现实比较优势不太明显,但还是具备一定的相对比较优势,特别是其巨大的潜在比较优势。因此在世界经济的广阔背景下挖掘、利用、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建立自己的出口产业和主导产业,可以保证贸易经济的持续发展。(2)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重视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以国内市场支撑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内市场广阔不是拒绝对外贸易的理由,但毕竟是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所在。目前西部地区的市场虽然只占国内市场很小的一部分,但市场潜力很大,东部沿海的一些大型公司和企业甚至一些跨国公司现在都开始把目光投向西部。若西部地区的潜在市场得以开发,将和东部、中部共同组成层次更深、范围更广的国内大市场,为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支撑工业化和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更多支持与保障。(3)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主张政府适度保护下的自由贸易政策。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政府行为,离不开对一些落后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但整个贸易倾向是自由的,总体上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由此可见,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属于开放型贸易战略,追求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一视同仁,适合西部地区现实特点与经济发展需要,总体符合前述的西部地区贸易战略选择的原则和标准,有利于发挥西部的潜在比较优势,获得动态利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东西协调,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有利于遵守wto基本框架和规则,适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从而把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把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白光主编.西部大开发丛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2] 杨圣明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 王耀中主编.国际贸易学[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对外贸易的优势范文第4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处于由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那就是社会风气的败坏和公民道德的大幅度滑坡。提升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自上而下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滑坡及人文精神的失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价值取向乃至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大变革中,加之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不适应,出现了道德尺度废弃,人文精神失落,社会风气恶化,违法犯罪猖獗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等腐朽的价值观念取代了过去的价值理想,很多人把个人摆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不仅造成了个人欲望的膨胀,自私自利心理的泛滥,也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金钱化,及人情亲情的淡薄。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外来文化大量入侵,我国青年学生受到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的影响,导致他们对本民族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不足,而对西方文化的认同率越来越高。但是由于缺乏人生经验,加之对西方文化了解不够全面,分析不够理性,他们在接受西方一些带有人类普适性的价值观念的同时(如提倡民主自由,增强竞争意识,遵守社会公德等),对西方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却缺乏识别和抵制能力,容易迷失自我。

人文精神的失落与人文教育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以后,长期应试教育制度导致中小学校人文教育的缺位。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式日益严峻,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盛行,导致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目前看到,一方面,大学生们对英语的热情不断高涨,对专业课丝毫不敢懈怠,对各种资格证书趋之若骛。而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语文能力欠缺,对中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一知半解,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均存在一定的偏差和缺陷,人文素养不高。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矛盾已日益尖锐。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学正应该适时地发挥作用。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大学语文教学在我国已有30年的历史。早在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等院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当时的目的有四点:一是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此后,大学语文课就扮演着对大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重要角色。三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门课程的经历也是一波三折,而且渐渐地变得面目全非,或被取消(不开),或被瘦身(压缩课时),或被改头换面(由文学欣赏或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代替)。当前,由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及语文能力的低下,大学语文教育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关于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和讨论也在各地迅速展开。经过众多专家、学者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在很多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但是这些改革思路与改革模式,依然存在很多局限和不足,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写教材。总的来说,各地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基本上都以教材为突破口,体现了不同的改革思路和改革模式。近几年,新的大学语文教材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正式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有上百种之多,这些教材或者推陈出新、或者另辟蹊径,在选文方面、思想内容方面、体例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代表了众多大学语文教材的最高水平,并在各重点大学推广使用,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开创了新局面。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教师讲授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注意改革教学方法:由一言堂式的单方面说教,转变为群言堂式的有目的引导;由传授知识、明确观点转变为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寻找答案;教师由课堂的主角转变为配角;学生由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积极的探索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效果。

第三,更新教学手段。目前很多大学引进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为大学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大学语文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也日益丰富多彩。

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局限性:这些改革全都只是在《大学语文》这样一门课上做文章,无论怎样改革,都要受制于有限的学时,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三、突破惯有模式,探索大学语文教育的新途径

多年来,我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内涵进行重新解读

综合分析历年来全国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与不足,应该重新解读大学语文教育的内涵。大学语文教育,绝不等同于一门《大学语文》课,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应该树立“大大学语文”的理念,建立全新的大学语文立体化的教学体系。为此,在对已有大学语文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将大学语文的内涵扩展为以大学语文必修课为核心,以其他人文艺术类选修课为辅助,与语言、文学、艺术类讲座及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相结合的综合体,使大学语文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全面,使大学语文教学更有针对性,目标更加明确,意义更加深远。

(二)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实现有效突破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都仅仅局限于一个大纲、一本教材、一份试卷。又因受学时的限制,教学内容极为有限,很难发挥大学语文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基于“大大学语文”的理念,如果在已有大学语文课及教材的基础上借助选修课和第二课堂就会使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文学、语言、写作、艺术各方面内容相辅相承,使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够接受比较全面的文学、语言、写作和艺术的教育和熏陶,强化母语意识,提高人文素质。

(三)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有效拓展

基于“大大学语文”的理念,构建立体化大学语文的教学体系,使大学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几十学时,而是伴随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也不再局限于小小的教室,而是从“小课堂”走向了“大课堂”,走向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大学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将课程教学与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相结合,不仅巩固、深化了课堂教学成果,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兴趣、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

(四)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专业的对接

在这一教学体系中各门课程首先面向全校学生,以培养和提高全校学生的人文素质、语言文字能力、审美能力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同时也兼顾课程与专业的融合,例如《经济文书写作》选修课主要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倾斜,《世界文学名家名作赏析》选修课主要向英语、日语、俄语等专业的学生倾斜,《职场口才》选修课主要向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倾斜。

自2007年以来,大学语文立体化教学体系开始在我校实施并逐渐加以完善,一直沿用至今。通过在2007级至2013级学生当中试行,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我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的人文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等均有了显著提高。例如在“朗诵会”、辩论赛、主持人大赛、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才。在全国及全省的各类比赛中,我校学生也屡创佳绩,展现了我校学生良好的素质和精神风貌。

目前,由大学语文课和几门选修课及其他形式构成的立体化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已经成为我校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讲座的举办以及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每个学期也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构建大学语文立体化教学体系是我校的一项创新之举,既然是创新,就可能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因此,我们不断论证、讨论、调研,并利用各种方式深入学习,2010年至2012年我校大学语文教师就《大学语文》、《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史》、《语言学》等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将全国最新的课程内容、课程发展趋势等与我院大学语文体系整合,使这一体系得以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

(本文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3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XJJGYBXM04)

参考文献:

[1]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J].新华文摘,2008,(8).

[2]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对外贸易的优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专家、学者有许多关于外贸转型升级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针对外贸升级的路径进行研究,特别是产业链升级方面。例如,Gereffi认为,当一个行业进入全球价值链时,它不仅可以升级其产品,还可以升级其产业能力。卡普林斯基等学者认为,产业价值链的升级涉及两个方面,即内在属性和外部组合的联系。国内学者在这方面也有大量的研究,以升级的必要性、影响因素、路径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为主。比如杨慧力等学者认为我国的贸易这些年虽然发展速度快,但是目前所处的形态还是比较原始的。学者曾贵提出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制造和对外贸易的大国,同时也将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在分析影响因素时,汤碧学者认为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制约:外资投资额增加、增长率的增长速度慢、产业的关联性较低、抗风险能力低、劳动力优势丧失。学者林祥则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出发,认为有五个因素影响外贸转型升级:配套产业及设施滞后、资本程度低、劳动力成本高、研发能力低、投资方式不成熟,并且认为研发能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王君学者通过研究得出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有三条路径,分别是产业和产品的升级、产业链的升级和产业集聚水平的升级。刘春林则提出另外四条转型升级路径:扩大活动领域、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经营主体过渡、采用高效科学的监管方式。在政策建议方面,叶详龙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应该坚持“有促有控,以促为主”的原则,并提出十点相关的建议。袁定喜等学者认为可以从增强研发技术和营销能力、加大贸易梯度转移和推动贸易企业本土化发展三个方面出发。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苏省对外贸易的现状分析

(一)外贸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江苏省高薪技术产业得到发展,出口产品不再以低端初级产品为主,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提高。其中,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如计算机、生命科学等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逐步加快。同时,进口方面能源资源类的产品进口相对扩大,铁矿砂、煤炭、成品油、液化气等实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此外,中国主要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对这些国家的产业优势较为明显。

(二)外贸主体的贡献率发生变化

从贸易主体来看,江苏省对外贸易中,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比高,将一直保持着第一大进出口主体的地位。由于民营企业主要进出口区域为东盟和东北亚地区,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民营企业利用其管理和市场优势,进出口地位将不断上升。国有企业则借助强大的资本和技术实力,向“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包括高铁在内的高新技术产品,加速江苏省对外贸易的增长。

(三)对外贸易格局转变

随着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近年来外贸结构的调整,江苏省对外贸易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由片面追求数量转向注重质量,贸易方式也从加工贸易转向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同时江苏省相较于“一带一路”国家具有更高的一般贸易水平,这加速了江苏省对外贸易格局的转变。

三、江苏省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们研究的是江苏省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因此综合江苏省外贸发展得现状以及加工贸易在江苏省外贸中的地位,我们以江苏省加工贸易的增加值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从技术水平、人力成本、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和研发投入五个方面分析影响江苏对外贸易的因素。因此我们设定如下模型: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

(一)技术水平(T):虽然江苏省贸易产业尤其是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技术水平的提升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的产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因此,对于江苏省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来说,技术水平是其核心影响因素。

(二)人力成本(L):江苏省外贸快速发展并在全国占据优势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但是近几年随着人口增长的减速,人均工资水平的增加,全国性人口红利减少,江苏省传统的加工贸易优势也在不断削弱,对江苏省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产生不小的影响。(三)产业结构(I):产业结构是影响对外贸易发展得内部因素,江苏省对外贸易结构中依然存在着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从长远角度看,江苏省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离不开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对江苏省对外贸易的影响程度很有必要。

(四)基础设施建设(S):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外贸发展也和该国或地区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有这必要联系,基础设施能促进对外贸易的顺利推进和完成,所以,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为江苏省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研发投入(R):研发投入对外贸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加大出口商品的研发投入,产品的附加值才能不断提升,中国对外贸易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改变其一直处于微笑曲线中间地位的尴尬境地。所以,江苏省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需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政府对研发投入的鼓励。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到,技术水平(T)、产业结构(I)、基础设施建设(S)、研发投入(R)都与加工贸易增值率正相关,只有人力成本(L)是负相关。

四、政策建议

(一)优先发展高新技术,增强江苏省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实证结果可知,技术水平对外贸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核心影响变量,因此,江苏省对外贸易实现转型升级离不开技术水平的提升。而提高技术水平,首先要从国外大量的引进高新技术,并把这些运用我们的企业生产中去;其次要增强江苏省的技术开发能力,在应用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属于自己的高新技术,从根本上提升技术水平;最后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扶持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在技术上的创新。从全球来看,江苏省加工贸易还是处于低端地位,因此要实现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必须要增强江苏省加工贸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开发水平,促进产业链升级,转变发展模式。江苏省应利用其自身优势,加大高新技术机电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改变之前的贴牌生产模式,加强自主生产,形成自己的独创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推进服务贸易的发展,优化出口商品的产品结构

实现江苏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必须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当前江苏的服务贸易在全国位居前几,今后,江苏省也必须立足现有的服务贸易优势,加大技术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不断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扩大金融、文化、旅游、娱乐,物流等服务产业对国外的投资规模和力度,特别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力度的加强,将推动江苏外贸整体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江苏省外贸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的升级,促进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实现品牌化经营,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出口,提升江苏省出口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三)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并培养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外贸企业要加大企业内部产品研发创新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利用江苏省高校众多的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及其他科研机构的长期合作,实现产、研、学的紧密联合,为企业储存高质量的人才后备军。其次,促进江苏外贸转型升级需要人才,人才在提升外贸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依靠企业自主和政府相关扶持政策,面向海内外引进技术、专业人才以及优秀的创新团队,为江苏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最后,外贸企业要从自身出发,加强员工专业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知识和技术,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