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通货膨胀的本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早在7月份,科技调研机构ChangeWave(变浪:InvestorPlace Media, LLC旗下核心成员企业,成立于2001年。目标是缔造一个世界级的专家研究网络,追踪研究新出现的趋势、技术等“变革”因素帮助企业主制定最佳的公司定位战略,从而实现帮助企业“Hleping You Profit From Change(帮助你在变革中把握利润)”的事业理念。)统计调查结果显示: 4525名消费者指出,尽管美联邦注资1500亿美元消费退税以刺激内需增长,帮助美国经济走出疲软的僵局;但是消费者在消费支出方面仍然坚持认为经济景气状况不容乐观,1500亿美元相对于3.05亿国民,53万亿美元国债,10万亿美元左右的消费总额而言,显然是“杯水车薪”,不足以让他们收紧的腰包“宽松”起来。
在此次7月份的调查中,我们重点调查了影响消费者支出减少的关键因素。正如下列图表显示,影响消费者支出减少的罪魁祸首是通胀率( 56 % ; 上升4%)和高能源成本( 56 % ;上升7%) 。
这两个因素自1月份暴涨以来都在消费者支出方面带来结构性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其他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如减轻债务( 24 % ) 、节省更多的钱( 18 % )和投资更多的钱( 8 % )都有所下降。但是,除此之外还有美国次级贷危机、利率调整、美元贬值、美联储调控政策等其他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多种因素。不过,在这里ChangeWave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论证认为,通货膨胀和高能源成本上涨对消费者的行为的后续影响将是最主要的两大因素。
首先,在我们7月的调查中,我们要求受访者告诉在未来90天内较高的能源价格是否构成影响他们开支自由支配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什么影响-如果有的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5 %的受访者表示能源成本上涨对于他们的消费决策具有前所未有重大影响,而超过60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希望能源价格上涨的态势能够有所缓和,他们对于生活在“能源价格恐慌”的环境已经非常“厌倦”。
此次受访的人群中,超过80%的受访者对于目前的通胀形势表现出忧虑和恐慌的心态,此项数据远高于两个月以前我们所做的同一调查的统计数据。在此前有关能源价格上涨对于消费行为影响的问卷调查中, 仅有12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驾驶行为已经“Very Much(非常)”受到自今年年初以来汽油价格上涨了三倍的影响。但是在铁矿石、煤炭(电煤)等自然资源、能源形原材料继续上涨以及钢材、化工原材料、电力等生产性原材料价格继续走高的情况下,消费者改变的不仅是其购买行为,而电器、汽车、娱乐等消费行为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显然,通货膨胀所改变的不止是驾驶习惯。当我们问消费者,如果价格上升哪些因素将促使他们改变现有的消费习惯以节省日常开支时,50%以上的消费者选择同时选择1(缩减饮食开支)、2(更多选择在折扣店购物)。其中高达68 %受访者表示他们将缩减饮食开支。
请注意,52 %人们表示他们将更多选择在沃尔玛、百思买等折扣店购物,以及 41 %的人表示他们正在购买更低价格的商品。这给我们带来了或许是最有趣的转变,即 “替代原则”的真实再现 -其中包括消费者将更倾向于选择牛排或汉堡包等低价食品充饥,而放弃到高档奢侈餐厅大快朵颐满足享受型需要;消费品方面则更倾向于小康、经济型产品,甚至连衣架上的衣服也将变得朴素起来,而非名牌。
举例来说,受访者Jle0128表示说,他已经开始选择低价食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来替代昂贵的食物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饮食结构及习惯的变化使其大大削减了饮食方面的开支。 “我已经退出吃牛排,龙虾以及昂贵墨西哥纺织品的消费群体 ”他写道。 “我寻找更低成本的选择方式-譬如改吃汉堡包,而不是订购饮料或其他昂贵且额外的饭菜。我还是坚持的基本需要,并避免任何价格不合理的消费习惯。没有更多钱享受星巴克( sbux )的音乐及环境的情况下 -我现在选择的麦当劳( M CD)咖啡“ 。
会员Gam91914则补充说, “正在吃更多的面食和大米菜,而减少乳制品和肉类的消费。 ” Pen02292则表示 :“已经完全放弃了继续消费Ralph品牌旗下时尚服装的习惯”;Ric00696更为特别,他表示“将购买更多的零售商自有品牌的食品(消费品),而不是著名品牌如宝洁(Proctor & Gamble :P&G)、卡夫(Kraft)或康尼格拉(ConAgra)的高价商品。”最后Dom95250说,“我现在自己调制花生酱和果冻三文治,而不是外出购买。”越来越多的美国消费者放弃“奢华”的生活方式回归“精打细算”的日子。而促使他们作出改变的主要因素并非其他:通货膨胀、能源价格上涨成为首当其冲的“罪魁祸首”。
为了进一步展现消费者在通货膨胀及能源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如何改变他们的消费行为和习惯的问题,请允许我继续引用以下受访者的陈述,以便更直观的阐释我们的观点。
Kon58654写道, “我现在选择在打折店购买服装和鞋类等生活必需用品。”
Son03970写道, “我现在购买服装的首选条件是能够节省金钱。”
Web18822写道, “我已经停止每月129美元时代华纳有线数字电视服务重新使用免费天线收看电视节目;同时将每月120美元的手机话费标准下降到每月45美元;并且为了节省租金我已经将多余的租赁空间转租退还。”
Lin02874写道, “买汽车零件自己修理我的汽车,而不是把钱花在买一台新车上。”
Dms93208写道, “通常情况下我会选择在沃尔玛购买其自有品牌Metro7的衣服,而不是在科尔(Kohl)、潘尼(Penney)等连锁百货购买中高档品牌的服饰。”
Tga52560写道, “我更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更多的折扣的网上免税购物或邮购方式,以取代到地方或全国性商店购物的方式。因为这样我既可以享受更低的价格也能够节省往返购物中心的油料及其他费用。大批量购物的情况下我才回选择到仓储折扣店购买,以享受他们的双重/三重优惠券优惠。”
Drm1144写道, “我已经买了摩托车而不是继续我驾驶的越野车。”
Bwh48924写道, “上个星期我和太太分别用天然气汽车和自行车淘汰了先前所使用的汽车。”
Tra3972写道, “自己去电影院观看-而不是到Blockbuster(08年4月曾试图1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消费类电子连锁电路城(Circuit City),不过以宣布放弃收购失败告终)购买影碟。”
Arl47234写道, “ 使用Netflix观看而不是去电影院。”
Mrg02762写道, “我自己调制我的BREW咖啡而不是去星巴克购买。”
Chi6274写道, “在家里喝咖啡” 。
Tfw6544写道, “我停止购买葡萄酒,尤其是那些价格超过15美元的“高档”酒。我们家里的一切开支开始启用家庭成员表决制度,而不是我自己就能够进行决策;另外我们家不再使用任何女佣服务,我必须得自己清洁我的房子!”
Dic99036写道, “我取消银行帐户中收费服务的项目,我将以前很少使用低价免费帐户重新拿过来使用。”
由于美国消费者为了减缓通货膨胀经济压力以及抵消能源成本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不断改变其消费行为和习惯,因此对于提品或服务的工商业界而言不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赢家和输家。
举例来说, 2008年以来几乎所有餐馆都受到了消费者开支削减的冲击,尤其是那些实力较弱的连锁餐饮商家,他们不得不面临“灭顶之灾”的厄运-最新的例子则是MRG餐饮巨头旗下刚刚申请破产的牛排沙拉餐厅Bennigan’s 以及牛排啤酒餐馆 Steak & Ale公司。
其他由于消费行为的变化市场份额削减较近的例子,则包括estBuy(百思买:下降9% )以及全国零售巨头如Macy 's百货公司(梅西百货:下降8% )和Sears( 西尔斯:下降5% ) 。
与此同时,我们则正目睹一场消费大规模迁移到折扣商店和会员批发仓储零售店业态的风潮。Wal-Mart(沃尔玛:上升25% )和好士多(Costco:上升16% )则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关键词:货币政策操作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内涵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他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由于货币发行过多或流通中货币过多,也就是超过了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而导致物价上涨和单位货币的贬值。
通货膨胀与无价上涨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上涨或者说通货膨胀的最终结果必然是物价上涨。为此,可把物价指数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必须明确,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并不晚确实一回事。这是因为,物价是经常变动的,而变动的原因很多,并不完全是流通中货币过多引起的。其次,物价不一定与通货膨胀按同一速度、同一比例增长,不一定准确的反映出通货膨胀的程度。所以说物价上涨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标准。
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说是通过物价持续上涨来表现的货币发行量大打超过全社会生产产品的价值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以及储蓄和信贷等方面的影响,货币增长持续的时间越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就越强,这就表明货币供给增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也就是说: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增长和产量的增长、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都是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由于现实货币运动无法准确把握进行细节,造成增发货币行为,从而形成一轮一轮的增发货币,知识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
三、通货膨胀的危害
通货膨胀一旦发生,首先受危害的是影响生产。通货膨胀时期,由于各部门、各地区价格涨落幅度与时间不一,导致一些部门过度发展,一些部门更加萎缩,使经济进一步失调。同扎根不利于生产投资,利润是明赢暗亏。影响分配致使公认的工资收入下降。部分固定收入者,如支援、教员、养老金领取者等名义所得不变阶层,在通货膨胀中是最大的受害者。通胀时期,政府为了减少财政赤字,必然增加税收,较少私人消费,这些均不利于企业投资,继而造成失业,使生产下降财政收入不能保证,迫使政府继续用增发货币的办法弥补赤字。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存钱不如存物的心理,导致储蓄下降,银行收入减少。国内通货膨胀也会造成本国货币对外贬值,致使国际收支恶化。通货膨胀具有“惯性作用”“自我加速”作用,如不及时消除,就会愈演愈烈,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四、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
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智力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想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
控制需求,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因此治理通货膨胀首先是控制需求,实行紧缩性政策,紧缩性政策是当前对付通货膨胀的传统手段,是迄今为止运用最广、最有效的政策措施。
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两者不可偏废。
医治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除了控制货币发行量、控制需求、增加供给以外,还有一些如限价、减税、指数化等其他智力通货膨胀的政策,以防止通货膨胀引发个主体行为失控,增强过敏的承受能力。
Abstract: The macro economic environment has decided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degree. Because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day by day intense, specially persistent inflation's impact, research on business finance under inflation has been very necessary.
关键词:营运;投资;筹资;财务;通货膨胀
Key words: trade;investment;financing;finance;inflation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027-01
0引言
从1998年到2005年的八年时间里,我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连续几年的通货紧缩状况,通货膨胀率平均只有0.6%!但近几年来,国内却面临着很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我国的CPI一度超过5%的警戒线,各种生活物资价格的持续上升,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压力。通货膨胀的压力总是要通过某种商品的形式发泄出来,我国上世纪1988年和1995年发生的两次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日用消费品价格上。
1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
1.1 通货膨胀对财务活动的积极影响如发生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总需求持续增长,企业销售状况会普遍好转。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1.2 通货膨胀对财务活动的不利影响
1.2.1 资金成本不断升高发生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利率上升,企业融资的无风险利息率就会为Rf=Ko+IP,而利息率变为k=K o=Rr=IP(Ko为纯利率、Rr为风险报酬、IP为通货膨胀贴水),纯利率由资金的供求决定,风险报酬由经营风险决定。通货膨胀会使构成资金成本的三个部分都升高。
1.2.2 企业的货币性资产不断贬值发生通货膨胀时,企业的现金、应收账款等购买力下降,造成货币性资产不断贬值,但企业实物性资产将相对升值。
1.2.3 销售状况恶化当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减少需求,供给者增加供给。如果发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企业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升,就会恶化企业的销售状况。
2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财务活动各个环节的管理
2.1 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筹资的管理从筹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初期企业销售收入可能会因为产品销售价格上调而增加,从而加大企业资金回流。另一方面,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政府会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紧缩银根,使货币供给减少;为了弥补物价上涨带来的损失,银行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都将提高。其结果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筹资成本,更增加了企业的筹资难度。通货膨胀对筹资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筹资渠道和资金成本二个方面。因此,通货膨胀条件下对资金筹集进行管理的举措为:①发行债券时采用浮动利率。②利用股票筹资时,采用高股利政策。③改变实收资本(股本)和负债的结构。④企业的货币性资产不断贬值。⑤影响企业财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⑥开发新的金融衍生工具。
2.2 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在销售性增长和资本的运营中,最经常遇到的活动就是营运资金的管理和套现,其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管理流动资金和流动资产,以及一些流动性较强可称为资产的东西。随着现在通货膨胀率的提高,我们企业在筹集资金的时候,要根据通货膨胀对货币性资金和实物资金的不同影响,加强企业资金管理,节约合理使用资金。
2.2.1 合理安排债权债务资金企业应合理安排债权债务,争取保持净债务人的地位,即让货币性资产小于货币性负债,企业以货币性负债上获得货币购买力的效益,补偿货币性资产购买力下降而遭受的损失。
2.2.2 存货管理企业应根据通货膨胀率的高低,调整存货控制规模,确定管理采购批量,保持最佳存货。
2.2.3 应收账款管理。企业销售应多采用现销,少用赊销。如果必须赊销,要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适当提高售价。而现实中又出现了应收账款保理的新举措。
2.2.4 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企业进行投资决策,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应该对用于评价投资方案经济效益的指标进行分析和调整,以保证投资决策的准确无误。
2.2.5 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主要源于企业的内在因素、行业特征因素和外部经济环境,通货膨胀作为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自然会成为企业财务危机的一个原因。
3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分析的影响
3.1 通货膨胀对盈利性分析的影响物价变动必然导致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即币值发生波动,在这种币值变动较明显时,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就有必要充分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不能用被历史成本法歪曲了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信息去决策,否则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判断,在进行财务分析尤其是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更应消除币值变动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报表数据按物价变动指数进行调整,消除币值变动因素的影响,分析利润数据的真实含义。
3.2 通货膨胀对清偿能力分析的影响假定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都是常数,不管用时价还是用不变价格计算还本付息,通货膨胀率越高,还本付息的实际值越小,盈余资金越多,这时会对项目产生有利影响。
4结论
目前阶段,在我国的财务管理实践中,一方面要注意通货膨胀对于企业实现盈利数量增加的有利影响,另一方面更应该特别注意通货膨胀对于企业资金流失的不利影响。企业财务人员应注意对通货膨胀的预测,争取能够预测到未来的通货膨胀程度,以在通货膨胀到来之前采取某些有利于企业的措施,实现盈利。
总之,作为一种宏观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对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单个企业虽然无力遏制通货膨胀,却可以通过财务或会计的一系列方法和程序来保护企业的利益不被侵蚀,以达到减小损失、扩大收益的目的。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企业理财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困难,这需要企业经营者清楚地认识通货膨胀对企业理财的影响,认真研究通货膨胀条件下资金铁筹集和运用,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抓住机遇,度过难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璞,陆红艳著.财务管理咨询实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6.
[2]王遐昌主编.财务管理学――案例与训练[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12.
关键词:通货膨胀;成因;文献综述
通货膨胀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理论问题,且与实际的经济运行紧密联系。我国近年来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宏观经济调控的第一位,可见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管理健康运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理论界,通货膨胀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和表现出来的不确定性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研究。西方经济学者对通货膨胀的研究较早,且经过不同时期不断变迁完善。国内学者基于中国实际国情来研究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是在经济运行中由于货币过量发行,或者其他多种经济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价格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上升的货币现象。在通货膨胀的成因研究上,国内外学者观点相似,基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现总结如下。
一、货币因素与通货膨胀
在货币因素方面,国外学者认为,货币的发行量由市场需求决定,央行控制,如果央行投放的货币资金比市场需求量少,就会出现资金紧缺,相反则会出现资金过多,无论何种结果都会传导到物价水平上,进而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因此通货膨胀的最大影响因素是货币的供应量。而国内学者在考察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时,形成两种结论。其一,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相关。程建华,柳玲娣和胡月通过实证发现长期内货币供给量增量对通货膨胀具有较大影响。张逸茹选取2002年-2013年M0、M1、M2的月度数据分析得出均与通货膨胀之间有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二,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不相关。杨溢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现象的解释力度并不显著,因此货币供应量并非通货膨胀的重要影响因素。于泽,罗瑜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发现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并非货币供应量,而是投资。
二、需求因素与通货膨胀
在需求因素方面,国外学者指出经济就业水平是通货膨胀是否会产生的关键因素。如果经济就业水平不充分,当货币供给量增多,那么市场需求和产品的产量也会相应增加,而物价可能并未会因此增长;在此基础上,当经济就业水平已达到充分状态,货币供给量增多,此时即使市场需求再增加,产量却无法继续增加,那么必然会令成本上涨,进而引起通货膨胀发生。国内学者认为需求会导致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其中我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有格兰杰因果关系;大量对外投资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发生;政府消费支出可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会上拉通货膨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通货膨胀影响不明显;而净出口对通货膨胀影响并不显著。
三、成本因素与通货膨胀
在成本因素方面,Ryota运用VECM和SVAR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得出工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因而该阶段我国通货膨胀与成本因素相关。蒋海通过SVAR模型研究成本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紧缩可以在短期内加大企业成本,从而上拉通货膨胀。另外,根据我国各部门工资情况,超额工资成本并未导致通货膨胀。
四、外部输入与通货膨胀
在外部输入因素方面,国外学者如Dibooglu、Tommaso等通过大量研究证明国际收支冲击等国际因素对各国的通货膨胀影响显著。国内相当数量的文献明确指出外部输入是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统计局数据,2017年1月-4月我国进口5594.03亿美元,同比增长20.8%。进口商品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对国内价格波动影响很大,在国内传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冲击我国物价水平,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日益增大。
五、预期因素与通货膨胀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预期会影响通货膨胀的问题上越来越重视。国外学者先后提出了静态预期理论、外推型预期理论、适应性预期理论和理性预期理论等几种理论。Jiranyaku通过研究亚洲五国的通货膨胀,发现预期因素对通货膨胀有重要作用。国内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会增加总需求,同时也会加大生产压力,减少总供给,从而提高物价,引起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可信度越高,降低市场对通货预期的可能性就越大,当通货膨胀预期超越某一界限时,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度就越小。因此在政策上,增强中央银行的沟通力度,可以影响通货膨胀预期,从而稳定通货膨胀。
六、信贷因素与通货膨胀
近年来我国信贷规模日益加大,通货膨胀也呈现不稳定性,但有关信贷规模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文献相对较少。周光友通过CC-LM模型分析得出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信贷扩张,而信贷规模在货币对通货膨胀传导中影响显著。刘琦实证研究发现,信贷对通货膨胀在短期内有正向影响,中长期有负向影响,长期来看稳定均衡。
七、多方面因素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并不会因为单方面的因素即可产生,而是通过多方面互相影响。黄益平实证证明产出缺口、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傅强研究得出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需求因素次之,成本因素和输入性因素影响最小。高华川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单层因子无法识别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而多层因子更符合通货膨胀的内涵。
八、结论和建议
我国经济复杂多变,并非单一层面的因素即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发生,而且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对外贸易等活动非常活跃。在研究通货膨胀的成因上,应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现状,从多个层面综合分析研究,才能从本质上揭示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
参考文献:
[1]CROWDER W J. THE LONG&x2010;RUN LINK BETWEEN MONEY GROWTH AND INFLATION[J]. Economic Inquiry, 1998,36(2):229-243.
[2]Gerlach S, Gerlach S, Svensson L E O, et al. Money and inflation in the euro area: A case for monetary indicators?[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3,volume 50(8):1649-1672.
[3]程建华,柳玲娣,胡月.2009年上半年货币过多投放会导致2010年通货膨胀吗?[J].管理评论,2010,22:9-16.
[4]张逸茹,邓丽,张停停.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J]. 品牌月刊,2015(12).
[5]杨溢.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V(7):67-75.
[6]于泽,罗瑜.中国货币性质再检验与通货膨胀成因[J].管理世界, 2013(10):19-34.
[7]王煜.中国的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15:58-64.
[8]陈丹丹,任保平.需求冲击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当代财经, 2008:9-13.
[9]Kojima R, Nakamura S, Ohyama S. Inflation Dynamics in China[J]. general information, 2005.
[10]蒋海,储著贞.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成本渠道与通货膨胀--来自中国的检验[J].金融研究,2011(9):27-41.
[11]Dibooglu S, Kibritcioglu A. Inflation, output growth, and stabilization in Turkey, 1980-2002[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 2004,56(1):43-61.
[12]MONACELLI T, SALA L.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of Inflation: Evidence from Disaggregated Consumer Price Data[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009,41(Supplement s1):101-120.
[13]Jiranyakul K, Opiela T. Inflation and inflation uncertainty in the ASEAN-5 economies[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10,21:105-112.
[14]周光友,曾.银行信贷扩张的通货膨胀效应研究--基于CC-LM模型的分析框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3(3):98-108.
通货膨胀现象,既是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管理的一大现实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努力探究通货膨胀现象,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而统一的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这一状况,不仅阻碍了关于通货膨胀理论的比较研究和交流,而且不利于及时准确地揭示通货膨胀现象的本质成因,从而给治理通货膨胀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效用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关于通货膨胀概念,在经济学文献中大多定义为: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理由是,通货膨胀概念的定义必须体现因与果关系的有机统一,通货膨胀的起因在货币供给过多,结果则表现在物价上涨,没有物价上涨的货币供给过多不属于通货膨胀,没有货币供给过多的物价上涨也不属于通货膨胀。
我们认为,这一定义欠科学。这是因为:
第一,货币贬值是一个具有多种意义解释的概念,用于概念定义之中明显失当。在经济学文献中,货币贬值含有三种意义解释。其一,货币贬值是指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众所周知,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与物价上涨属于同义语。若上述关于通货膨胀定义的“货币贬值”系指这一种意义解释,则与其后边的“物价上涨”相重复,在定义中语词重复使用显失规范性。其二,货币贬值是指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例如,原来100美元合375元人民币,今天100美元合823元人民币,这说明,人民币贬值了。如果上述关于通货膨胀定义中的“货币贬值”系指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那么,货币供给过多会否引起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呢?从历史上看,在金本位货币制度时期一个国家货币供给过多(即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降低),由该国货币对外汇价必将下降。但是,自1973年实行浮动汇率以来,货币汇价如同商品价格一样,受供求关系的制约,汇价的升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影响货币供求关系的因素很多。显然,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供给过多对本国货币对外汇价下降的作用很微小。因此,通货膨胀定义中的“货币贬值”系指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的意义解释,也是不适宜的。其三,货币贬值是指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若属此解,则适宜。但是,从概念的定义法则来讲,“货币贬值”这样一个在经济学上具有多种意义解释的语词用于其他概念(如通货膨胀)的定义之中,则失去了科学合理性,犯了定义用语歧义的逻辑错误。
第二,定义所反映的概念本体意义不正确。即使将上述关于通货膨胀概念定义中的货币贬值一语删去,即定义变为“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据此定义去推论,则有通货膨胀是属于物价上涨的一种类型,其概念本体所反映的意义是商品价格,而非流通中的货币。然而,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其概念本体所反映的意义是流通中的货币增大(这里并非数量增多),至于流通货币增大有否引起物价上涨,那是流通货币增大的后果,而不是流通货币增大本身。可见,误将“物价上涨”作为通货膨胀的概念,导致了定义难以反映通货膨胀概念的本体意义。
第三,忽视了货币供给过多在导致物价上涨表现上的时滞性和模糊性。首先,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物价没有引起上涨,无论货币供给量超过实际需要量的程度如何严重,也不是通货膨胀,那么,就有以下推论,货币供给严重过多但在价格管制下物价没有引起上涨,也就不是通货膨胀。这与国内外公认的隐蔽性通货膨胀岂不矛盾?所谓隐蔽性通货膨胀,并不是说不存在通货膨胀,而是承认存在通货膨胀,将其作为通货膨胀的一种存在形式,它只不过是货币供给过多在即期没有引起物价上涨而已。其次,如果将通货膨胀定义为“货币供给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那么,度量通货膨胀严重程度,就应该度量因货币供给过多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程度。但是,在多种因素对物价上涨共同发生作用的条件下,每一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份额是较难划分的。再次,货币供给过多对物价上涨的作用具有显著的“时滞性”。如前所述,货币供给过多对物价上涨的作用部分在当期表现出来,部分在以后时期表现出来。根据有关资料表明,货币供给过多对物价上涨的“时滞”作用一般为1-2年。[1]然而,人们所考察的是否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却都是以年为单位的。这样,如果将通货膨胀定义为货币供给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就会陷入两难选择之困境。从而,在具体实践运作中,使人们感到无所适从。
那么,应该如何对通货膨胀概念加以定义呢?笔者认为,通货膨胀概念应该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包括纸币和电子货币)流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货币经济现象。这一定义,包含以下5层意思:
其一,通货膨胀以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为反映载体。这就是说,通货膨胀要通过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程度来反映,只有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才有可能(但不必定)产生通货膨胀;如果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没有下降,则必定没有产生通货膨胀。
其二,通货膨胀是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时所出现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这就是说,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并且是一种在信用货币流通中所特有的货币经济现象,在金币流通(即不存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同时,这一种货币经济现象,是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时才产生的。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市场上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是由商品价格总额(这里的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和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决定的,而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又是商品形态的变换速度的表现形式。信用货币是国家利用权力强制流通的货币名称或符号,其本身没有价值。单位信用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在其进入流通前就由国家强制规定。在信用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后,单位信用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则随流通中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和同名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而发生变化。只有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才有可能发生通货膨胀;若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没有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则没有发生通货膨胀。
其三,通货膨胀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在现实货币经济生活中,一方面,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和同名货币流通速度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与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之间的量比关系也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流通中货币量既可能过多也可能偏少。另一方面,单位货币名义上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是由国家强制确定的,而单位货币实际上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既受国家强制调整比例(币制改革)影响,更受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与它所代表的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之间的量比关系影响。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没有过多的情形下,因国家调整比例(币制改革)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而使单位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才是通货膨胀。
其四,通货膨胀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本身并非物价上涨,也不必定引起物价上涨。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一语中,关键是“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正确把握其决定规律是深刻认识通货膨胀概念内涵的关键之关键。众所周知,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决定于待实现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总额、同名货币流通速度。在这里,“待实现”这三个字非常重要,它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以往人们将通货膨胀等同于物价上涨,其根本性原因则在于忽视了“待实现”。因此,“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中的“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是相对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与由“待实现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总额、同名货币流通速度”所决定的金币需要量的量比关系而言的,它并非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从而使单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亦即货币价值下降)。因而,就会有力地推动着商品和劳务价格上涨(因为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这一经济逻辑关系也可表述为:流通中货币量过多货币价值下降(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商品和劳务价格上涨。但是,引起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单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变化外,还有商品价值变化、经济周期变化、原材料供求关系变化、工资水平变化、商品和劳务供求关系变化、价格政策变化、资源稀缺程度变化,等等。物价上涨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必将会推动物价水平上涨,但并不必定引起物价上涨。
其五,通货膨胀是运动变化的。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具有产生、成长、衰退、消亡的运动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上,对物价上涨所起的作用力是不一样的。
笔者之所以将通货膨胀概念作出上述定义,是因为基于下面5条理由:
首先,它符合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马克思在提示纸币流通规律时指出:“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这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纸币发行限度是能够流通的同名的金币量。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纸币发行,并非现行经济学文献中所讲的“货币发行是发行银行向流通界投放的货币数量超过从流通界回笼到发行库的货币数量”,而是为象征地代表能够流通的同名的金币总价值量而进行的纸币发行,其发行量既包括流通中纸币的增量,也包括原有的流通纸币量。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货币经济现象”,是与上述马克思关于纸币流通规律理论总体上相吻合的。
其次,可以正确反映通货膨胀概念的本体意义。从词义上解释,通货膨胀中的通货为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膨胀为物体增大。因此,通货膨胀可以直解为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增大。而同一个物体膨胀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同一物体的体积增大;二是同一物体的体积增大以后其内含物质的密度下降。只有同时具备这两大特征的物体增大才是物体膨胀。从这一意义上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反映了通货(即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的“体积”相对增大,而“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则反映了通货的“体积”相对增大后其内含“物质”的密度下降。显然,现在的定义,能够更正确地反映通货膨胀概念的本体意义。
第三,正确体现了通货膨胀本身与结果的逻辑关系。从现在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通货膨胀本身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经济现象”。那么,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会产生什么结果呢?不言而喻,它会推动物价上涨。马克思在阐述了纸币超过自己的限度会引起单位纸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之后,紧接着指出;“其结果无异于金在它作为价格尺度的职能上发生了变化,同一价值,原来用1镑的价格来表现,现在要有2镑的价格来表现。”这就是说,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之间是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