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文第1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将微课合理运用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文章在分析微课概念与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对“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和应用策略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关键词:

微课;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微课教学开始被引入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引入不仅有效地减轻了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量,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本文就“微课”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进行分析,以期可以更好地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一、“微课”概念及主要特点

“徽课”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以视频为主要教学载体,紧紧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任务而进行的师生教与学的教育过程。从定义上来看,课堂教学的微视频是微课教学的关键。“微课”也是“课”,但并不是传统课堂的简单微缩。“微课”不仅包括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以及教学环节,而且包括教学反馈和教学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微课”和传统课堂相比,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目标明确。一堂微课只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具有十分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②无生教学。微课视频的设计和录制过程都是教师独自进行的,没有学生的参与。③时间较短。根据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的特点,一般以五至八分钟为宜,最长都是控制在十分钟左右。④及时反馈。教师只需要将事先录制好的微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而自己则成为教学旁观者,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并给予及时的信息反馈。

二、“微课”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微课”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但其由于一些客观局限性而难以完全替代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因此,在引入“微课”教学时,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辅原则

语文作为一门集人文性、工具性于一体的学科,是人们进行语言、思想交流的实用工具。其应用性极强,再加上学科知识体系相对复杂,使得其融合要求较高。而微课教学本身知识点较为单一且缺乏系统性,再加上其知识的单向传输且缺少现场教学的互动性,使其难以完全替代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微课教学的辅原则,既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又要防止过度依赖“微课”,合理应用微课教学资源。

(二)针对性原则

由于语文微课教学具有目标明确、时间较短以及内容较少等鲜明的特征,因此教师在利用“微课”开展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应尽量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展开教学,而不是盲目使用微课教学资源,不加选择地使用微课教学资源。这样不仅难以充分发挥“微课”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会对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干扰,进而降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始终坚持微课教学的针对性原则,对其进行慎重使用。

(三)有效性原则

“微课”之所以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果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整个课堂就自然会轻松多了,从而使得“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中学语文教师在对微课教学资源进行选择、开发和利用时,必须始终坚持有效性原则,以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为目标,真正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微课”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微课”开展课前自学

随着网络技术以及智能通讯设备的不断普及,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变得可能。微课视频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随时随地的播放和暂停,可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课前自学。在课前,中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发放“微课学习任务单”,并将事先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学生在家就可以下载相关的学习资源,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自主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上课前由语文课代表将任务单收齐上交,教师则可利用课前时间进行批阅,分析班级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运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

经过长期的语文实践教学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课程的导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情绪的铺垫和积累。如果只是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进行课堂导入的话,即便再声情并茂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微课”实施课堂导入。例如,教师在进行《荆轲刺秦王》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将课前编辑好的电影《英雄》的微视频给学生播放,帮助学生感性地认识这一事件,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得接下去的课堂教学轻松自如、一气呵成。

(三)运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更具情感性和形象性,然而由于受限于学生认知能力,使得在中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难以感知和理解一些语文知识,甚至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如果缺少了对文章内容的感知能力就难以真正体会到文字的美丽。而从教学需要出发设计与语文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场景,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与理解教学内容。而微课教学主要以微视频为核心内容,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和课文意境相关联的微视频,为学生创建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所创设的情境中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例如,在进行《赤壁》教学时,如果只是单纯依靠教师言语讲解和学生的文字阅读是很难对课文有更深刻的体会的。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对《赤壁之战》的场面进行情景创设,从而让学生充分感知《赤壁》这篇文章中的意境,加深他们的印象,使其能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

(四)运用“微课”突破重难点

每一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它们是中学语文教学任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只是通过语文课堂上几十分钟的学习,是很难真正消化和理解重难点的。因此,如何有效帮助学生突破语文知识的重难点是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师可以应用“微课”将语文重点知识突显出来,将难点知识进一步细化,从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向沙漠进军》教学时,可以利用微视频向学生展示沙漠形成的原因及其如何向人类进攻的,在学生对沙漠有了初步的认知之后,再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如何抵挡沙漠进攻等问题。在学生讨论完成之后,再将环保专家的解决方案播放给学生,进一步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五)运用“微课”设计课堂提问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语文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提问,以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微课”不仅可以向学生直观展示语文教学内容,也可以优化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播放微课视频之后,就可以结合微课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自主思考,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来提问,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学内容。

四、结语

“微课”应用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同时也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去探索和实践微课教学,保证中学语文微课教学得以顺利实施,进而不断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

作者:彭佳佳 单位:集美中学

参考文献:

[1]邱媛.对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5(7):156-157.

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改进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成为了教育界人士关注的重点。据此,微课教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对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关于微课

微课以微型视频及幻灯片教学为主要形式,记录了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开展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与传统教学一样,也会具有教学目标、内容、环节以及评价等。但是,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也存在一些差异,如教学主题单一,只针对某一知识点;教学时间短,仅5-10分钟;运用相对灵活,适用于课前、课中、课后等各环节;教学内容精,与教材联系紧密,是对某个知识点的深挖。总之,微课是一种动态的教学形式,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

二、巧用微课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巧用微课,理解课文内容。高中语文教材涉及散文、小说、文言文、古诗词、戏剧等多方面体裁的内容,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涉及面广,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入选其中,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想深入解读文本主题及内容,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需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因此,微课以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运用灵活等特点,获得了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及学生的喜爱。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不仅能分开解读课文的疑难点及重点,还能通过形象化的教学,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效语文课堂的形成。例如,在教学《雷雨》一课时,为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味戏剧中的矛盾冲突,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可通过微课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雷雨》的视频,并于重要之处同步插入解说词,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深化文章主旨。

(二)借助微课,体味诗歌意境。微课借助信息化技术实施教学,能将声音、文字、图像以及视频有机结合,将静态的文本解读转变为动态的视频教学,将抽象的概念教学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教学,使晦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打破语文课堂教学之时空限制,创建良好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体味文章中所营造的意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提升学习质量。

如在教学古诗词《归园田居(其一)》时,教师可通过微课展示古诗所描绘的美好田园风光,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宽阔的住宅,整齐排列的茅屋,前庭屋后的柳树郁郁葱葱,桃花开得煞是好看,整个村庄显得十分安静,家家户户都在生火做饭……视频所展示的诗中的田园风光美好,田园生活闲适,静景与动景有机结合,远景与近景交叠呈现,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田园生活的悠闲自得,体味诗的意境之美。通过微课的展示,学生更能理解诗人热爱田园的心理,领悟诗人的人生志趣及人生境界了。

(三)利用微课,提升写作兴趣。生活是创作之源,写作因生活而活力四射。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常常因阅历所限,缺少对生活的观察,而难以下笔成文,或所写文章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难以打动人心。究其原因,皆因学生埋头学习而忽略了生活,缺乏对生活的感悟,从而在写作时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自然难以写出好文章。对此,教师可灵活运用微课辅助作文教学,通过真实可感的生活画面的播放,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使之感受生活,有话可写,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如在指导学生以“母爱”为话题进行作文创作时,教师可在学生写作之前播放一段央视的公益广告视频――“别让等待,成为遗憾!”视频中出现三个画面,并伴有一位母亲的独白:画面一:母亲蹲在儿子身边,一边帮他整理衣服,一边念着:“等你考上大学,妈就享福了。”儿子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母亲远望儿子背影,满脸的慈爱与期待;画面二:母亲站在已长大的儿子身边,说:“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就享福了。”儿子终于成家,母亲还是满脸的幸福与期待;画面三:奶奶坐着,孙女紧靠在奶奶怀中说:“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您享福。”透过母亲和蔼的笑容,我们看到母亲已渐渐老去。三个画面以时间为轴,表达了母亲常年的付出与期盼,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呼吁人们行孝需及时。这段微视频的播放,使学生深受触动,个个有话可写,写作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

三、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注意事项

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虽有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在运用的过程中还需教师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应明确微课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师在应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不能喧宾夺主,应谨记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才起决定性作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很强,需要教师加以关注和重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开拓学生的思维,并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而不可过分依赖微课。二是,微课的视频制作应以内容为主,不需要过于追求形式美。微课应以服务语文教学为主,而目前一些年轻语文教师过于追求微课的形式美,致使本末倒置,忽略了内容的设置,不利于教学的高效进行。因而,高中语文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应把握好度。

参考文献:

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微课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单一的授课方式,通过多种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方式,利用动人的音效、多彩的图片和直观的视频让教师实现多元化的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微课的分析,总结出了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一、微课的定义和特征

微课是指以时长不超过十分钟的微视频为主要表现方式,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展示和讲解。微课的核心内容是教学微视频,并且还涵盖了和教学知识点或教学环境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和练习测试等多种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以特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手段创设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使得教学结构更加严谨,内容更加充实。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生动理解课文内容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初中语文的课文内容开始向着多元化、多方面的方向发展,内容更加丰富,领域更加广泛。可是,这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部分孩子们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内容或因自己生活阅历问题而产生理解的障碍。然而,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内容生动、形象的特点来弥补孩子们的理解障碍,让他们在真实具体的画面、视频和讲解中理解文本内容,从而提高对课文的掌握程度,进而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和分析《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让孩子们通过作者语言的描绘感悟济南的美丽,进而掌握相应的修辞和描法。可是对于我们建宁农村的孩子而言,他们在理解济南冬天的景色时就产生了障碍。而后借助微课视频,即播放济南的冬季景并配以文章的朗诵,让孩子们更真实地感受济南冬天的景色,进而实现对文章的准确理解。而且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并减少了讲解课文效果不明显而消耗的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2.有效解答课文难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问题探究,可以充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孩子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微课挖掘课文中的矛盾因素,激发孩子们的探究热情,同时通过师生的探讨和文章重难点的结合,提高孩子们对文章的综合理解水平,让他们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进行《我的叔叔于勒》的讲授中,我就通过课文中两个描绘自然环境的句子的地位和孩子们进行探讨,即“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和“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两句是否多余。利用微课,通过和文章描绘内容相符的图片进行对比,同时结合文章内容,使孩子们了解这两句景色描写的句子,在事实上起到了烘托人物感情的用途,让他们学会了借景抒情的方法。这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探究兴趣,还解决了课文的理解难点,为他们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有着积极的作用。

3.巧妙点明文章主旨

正如上文所述,有的孩子因为阅历或理解能力的不同,对不同内容的课文进行阅读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甚至误解,也有的孩子会感觉不知所云,更不要说理解文章主旨,感受作者内心了。通过微课,教师可以把课文主题和相关的人、事、物进行联系,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与核心。

比如,在讲解《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即便学生可以对紫藤萝进行了解,但是作者希望表达的意境和主旨却让有的学生无法掌握。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为孩子们呈现作者的生平和文中隐含的事件与人物关系,同时微课还可以通过“蒙太奇”的手法让孩子们在紫藤萝和人的经历的对比中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这种多重感官的刺激下,他们可以更好地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有效降低学生误解或无法理解课文的可能性。

4.形象体验诗歌意境

由于微视频将视频、动画、图片和音频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因此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理解程度。针对这一点,初中语文的一些古诗词在微课形象、生动意境的营造下,可以让孩子们产生更为具体的理解,继而让他们实现对诗词的意境掌握和熟读成诵带来有效的引导作用。

比如,在讲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时,我就通过微课让孩子们观看北方大漠雪景,使孩子们对塞外大漠景象拥有具体的认识,同时,让孩子们闭上双眼,回顾我们建宁梨花盛开的情景,再播放花海图片(我们建宁是著名的黄花梨之乡),从而提高学生对“千树万树梨花开”“愁云惨淡万里凝”等诗句拥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同时我还将诗歌的朗诵和《平沙落雁》这一背景音乐相结合,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的唯美浪漫与气势磅礴,进而体会出诗词之美,理解诗词的真实意境。

5.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相信很多农村学生都在作文课上会产生无话可说、没有素材的苦恼。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写出文章往往也是缺乏新意、内容空洞、毫无感情可言。除了平时的素材积累和写作技巧学习之外,我们还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来触发孩子们的创作灵感。通过微课,我们就可以利用其内容的直观性、真实性的特点,让孩子们实现与社会生活有机地联系,激发创作灵感,让他们在瞬间拥有心灵的触动以及写作的欲望。

例如,在指导孩子们进行以“坚持”为主题的作文指导时,我通过微视频的方式播放了央视《再一次,为平凡人喝彩》的公益广告。短短两分半钟的广告,当看到勤工俭学的学生坚持工作,支援的医生妙手仁心,刻苦训练的运动员不懈努力时,全班立即陷入了无尽的思索中。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在作文中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同身受,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作文总体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真实、具体的情感体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杨淑琴.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5).

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5-0028-02

语文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学习语言以及文字应用的学科,还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课程,从一个孩童识字到接受成人专业化教育,初中教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而课堂教学则是其中重要的中心环节,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知识,增加能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微课应运而生。

一、微课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1. 先学后教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直接传递完成教学,并通过课后练习完成知识的巩固,但是先学后教模式翻转了原本的教学模式,由单传的借鉴相关文本资料转换为利用互联网搜寻,不仅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思维宽度以及广度,也能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先教后辅模式。课后练习虽然在课堂学习之外,但对学生掌握知识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还可以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以及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练习相辅相成,相互弥补彼此的不足。在课堂学习之后,采用微课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以及补习,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学生想学习什么,学习什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这样突破了时间以及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自我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或者复习,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也促进了教学任务更好地完成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提高。

3. 边学边教模式。很多教师在备课环节已经通过查询资料,将微课内容融入了正式的课堂教学中,成了课堂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以辅助课堂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将微课作为一部分应用于课堂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对教师所挑选的微课内容提出了要求。从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兴趣方面来看,中学生比较喜欢有趣的文章,因此在挑选微课时也要根据他们的年龄以及兴趣来挑选。而一些年代久远比较经典的课文,对于学生来说,有时难以理解,在这个时候采用微课的方式,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学生一目了然,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以及加深了解,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如在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由于学生并未到实地感受苏州园林,并不了解这一经典,在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此时配合微课讲解关于苏州园林角落门窗的设计,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花草树木的映衬就比较容易,学生也可以通过图文以及视频对苏州园林有更深的了解,在加强学生记忆的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祖国传统建筑的热爱。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 丰富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知识的传递,还是一种能力构建体系,而且在课标中也提出要求人们有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以及开放的心态,对人们的文字选择能力以及文字应用能力也提出了要求,给语文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肩负了更大的责任,应当让自己的课程更加丰富多彩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由于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离现在年代较远,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不用说进行赏析以及提高心灵的高度,此类问题影响了初中生的学习。而通过丰富多彩的微课,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过往岁月的抽象追溯与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采用生动的教学模式代替较为死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枯燥的解说,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解答疑惑,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个性化的辅导。

2. 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实现个性化学习。初中是学生生理以及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而且初中时期也是学生学习能力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基础学科中的语文就显得尤为重要,打造一个高效且有趣的课堂便成了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义务。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由于个人原因或者家庭原因,其心理、生理以及学习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别,对学习的需求也不一样。微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可进行选择的学习资源,还让学生可以在课下选择合适的微课进行补习或者复习,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加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由单一化学习逐渐走向多样化的学习。初中语文知识较为烦琐,许多学生所面对的较大困难便是记忆,而微课将教学知识进行了分解,学生可以通过对知识点以及难点和易错点多方面进行记忆,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提高。而且,微课走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学生需求与课堂教学之间的矛盾,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古代教育理论著作《学记》曰:“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明确提出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求。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充分说明了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离不开精当的语言。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精辟入理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使学生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享受,从而更好的为教学服务。然而,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进,却忽视了课堂教学语言的精心组织,出现了种种违反语文教学规律,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怪异现象。如:语音不准、方言迭出;街言巷语、絮絮叨叨;长篇大论、繁冗拖沓;陈词滥调、照本宣科,这些都为语文教学所不可取。

那么,在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哪些语言技巧呢?我认为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透视教材和学生,胸有成竹,言之有物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言之有物。而不应夸夸其谈、信口开河、空发议论、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

二、注重逻辑,条理清楚,言之有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涉足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做到言之有序。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三、抓住心理,启迪心智,循循善诱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四、激发兴趣,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

五、声有起伏,言语有韵,抑扬顿挫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随着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要使教学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快慢适宜,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

六、摸清教学对象,言语得体,丝丝入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