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体育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教育;体育教学

一、小学体育教学安全隐患形成的原因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问题的形成通常言涉及到学校、老、学生以及相关的体育器材有有关系,我们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原因。

1.学生方面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阶段,对相关的体育安全常识却不足。学生的一腔的热血让学生在体育课时好胜心强,喜欢挑战高强度、高难度的练习。进而导致体育课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还有的学生急于求成,不按照正确的动作要领行动和练习,导致安全事故发生。还有小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平时课业负担比较重,或者不喜欢运动。在平时就比较缺乏锻炼,身体素质比较差。在体育课堂中,只要稍微锻炼一下就觉得比较累,面色惨白,满头虚汗等症状出现,出现身体的不适应,进而引发身体问题。

2.学校方面

目前阶段还是有一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把更多的精力和投入去关注文化课。自然对于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意识教育也比较薄弱。在体育教学中,并没有贯彻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而且体育教学是需要比较多的体育器材才能够完成的很好的,由于学校的不重视体育,体育器材自然就无法补给、而且有的学校体育设施陈旧,没有很好的保养和检修,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又多了几分不安全因素。

3.体育教师方面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最直接的负责人,最直接的承担者,责任重大。但是有的体育教师缺失缺乏责任感。对于相应的体育健康安全知识不会死特别重视,缺乏对安全的警惕。大多的体育教师都是注重体育内容教学,而相应的安全教学缺失,导致学生的体育课堂安全隐患很多。比如说,很多教师都不会在体育课开始和活动开始之前讲解所需要的注意事项,对学生的推挤行为也是见怪不怪,导致了很多安全隐患的存在。

在另一方面,体育课程和其他的课程有着很大的区别,体育课程是需要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的。如果体育教师自身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不够,和实践的操作技能不过关的化,在给学生进行动作示范的时候,会导致示范动作错误。而学生接触体育最开始的途径就是模仿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示范性动作都偶错误,那么这样学生去模仿是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的。特别是在进行一些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的器材的时候,操作失误会导致危险事情发生,比如说在进行跳高,跳远时,如果动作不规范是很容易发生危险的。这也是体育教学中存在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应对方法

1.学校要高度重视小学体育安全教学

预防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学校要高度重视。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位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增强安全防患意识,杜绝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学校提供的体育场所和体育器材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而且要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体育教学的安全。学校应该有义务为学生不定期的举行各类体育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到相应的安全知识。确保学生体育安全。

2.体育教师应该把体育安全教学放在首位

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把体育安全教学放在首位,并把体育安全教学写进自己的教案里面,安排专门课程讲解体育安全理论知识。体育教师要给学生树立一定的规矩,在上课开始前要向学生反复强调体育项目注意事项,明确规定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哪些行为是有危险的,给学生建立危险意识。教师在组织学生体育活动时,要将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落实在体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体育教师绝对不能够对学校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方式,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动态。而且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性别、年龄以及身体素质的差异来安排不同的体育活动,确保学生能在身体素质允许的情况下来进行体育活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确保自身的示范能够正确规范,给学生以正确的体育指导。而且教师应该掌握一些运动医学知识和简单的伤病处理方法,比如中暑、脱臼、急性损伤等应急处理,确保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进行简单有效的处理,把损伤尽可能的降到最低。确保体育教学安全无疑。

3.学生自身要时刻树立好安全意识,确保自身的安全

作为学生自己,在体育活动时要时刻树立安全意识,警钟长鸣。在体育课堂不做有危险的动作,和随意和同学打闹嬉戏。在体育锻炼时,要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不能于逞强。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锻炼,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体育活动开始前,做好准备活动,在体育活动结束后,要学会放松,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小学体育教案范文第2篇

1.1关于学校的安全问题

学生的安全问题与健康问题、道德问题、体育问题是目前我国学生中存在较多,也比较严重的几个问题。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的。健康是指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目前我国学生的健康问题也是困扰着学生和家长的一大问题。通过学生体质测试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肺活量、速度、耐力、爆发力等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安全问题中也有着健康问题的困扰;而道德问题也是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体制的一大缺陷,也是造成青少年安全问题的一大原因;而体育问题是造成学生健康问题的一大因素,同时也是安全问题的一大因素。目前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健康等问题。但是这几个问题又不是等同的,各自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1.1.1学校安全问题的内容和范畴

综观国内外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防范虽然列入了社会公共安全防范体系,但校园安全事故仍然频频发生。学校安全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低,社会育人环境存在着不利于师生安全的因素,学校安全问题突发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主要有以下一些。第一,设施问题。安全措施基础不牢固,因房屋老化、建筑设计不合理、建筑质量不合格而存在重大隐患,导致房屋倒塌,线路起火,楼梯拥挤,无照明与疏散通道从而发生挤踩、践踏而导致重大伤亡事故。而在自然灾害事故来临时,更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第二,卫生问题。本来学校就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卫生防疫设施及防控传染性疾病制度与设施的匮乏,导致学生们容易感染疾病。以及食品安全隐患,学校食堂经营管理不善,没有严格的食品安全保障监督体系,导致校园食堂大面积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第三,交通事故。交通伤亡事故频频发生,交通事故是人类死亡的第五大要因,仅次于心脏病、癌症、突发病和肺炎。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称,交通事故是全世界范围内10岁至24岁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报告统计,每年大约40万25岁以下青少年死于交通事故,数百万青少年受伤或致残。其中大部分交通事故伤亡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非洲和中东比例最高。在世界各国中,经济贫困家庭的青少年遭受交通事故的危险最大。我国每年因道路交通死亡的人数根本都在10万高低,道路伤害更高达50万起;每5分钟约有一人死亡。l6岁至45岁春秋组人群占总死亡人数的58.6%至62.4%。第四,校园恶性暴力事件。各种校园恶性暴力由社会向校园渗透,涉及勒索师生钱财,打架斗殴、抢劫、绑架,甚至凶杀等。对于学生的身tl,安全都有着较大的危害,每一年都有很多的学生因为校园暴力事件死亡,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第五,自然灾害。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每年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学生死亡数目较为惊人。中国的自然灾害呈现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四大特点。主要包括地震、洪水、泥石流、龙卷风等。目前我国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差,心理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躲避自然灾害、自救以及救护他人的能力较差,不能够在灾害发生时有效的应对。

1.1.2我国青少年人群中安全问题的分布特征与规律

有研究对2006年全国中小学校的安全形势进行了分析,该报告认为全国各地校园事故频发,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以及房屋倒塌等灾难性事故占其中的一半多。

2生命安全教育的概念和范畴界定

2.1生命安全教育概念

生命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是两个比较相近且又容易混淆的概念,在进行生命安全教育讨论的前提下,首先对于生命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进行一定的概念辨析。从实践与理论的角度考察,生命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密切相关,又略有不同,两者各有侧重。生命教育侧重精神生命的觉醒与提升,注重生命意识的养成;而生命安全教育侧重自然生命的健康与安全,注重生存技能的培养。生命安全教育是指针对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的应急、应变能力,避免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遇到人生伤害的自我保护、防卫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通常情况下,生命安全课程主要是培养人类在其活动领域中,预防自然和人为危险、预防各种有害因素的理论和实践的一种科学知识体系。其目的在于,形成人们对自身周围安全问题的自觉和负责态度,培养学生认识和评价人的生活环境中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并选择抵御危险的防御方法,以及在出现危险时消除不良后果和进行自救、互救的方法。因此,生命安全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教育的功能分为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两大类。而生命安全教育既是教育的本体功能的体现,又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体现,是当今社会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部分。对学生来说,他们学习了安全教育,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识和维护安全的基本技能,懂得并运用其来保障和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而对社会来说,通过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使受教育对象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有效保障国家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安全,也促进了社会变化和发展。1968年,美国人J.DonaldWalters在加利福尼亚州创办了阿南达学校,在该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实践经验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在书中最早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指的是对人的生命安全进行教育,即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为主体,运用情境体验、运动和身体练习等基本手段,按照年龄段和活动能力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或现场模拟等手段,传授给学生面对各种危险情况的基本的生活自理和自卫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等,并强化学生野外训练的能力及安全防范能力、自救能力等,使学生了解各种危险情况的产生、状况、后果以及预防措施等。

2.2学校体育的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是指对人们进行在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时所表现出来的应急、应变能力的教育,避免自身的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自我保护、安全防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的教育,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就是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依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体育教师为承担主体、在体育课程中实施的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的教育与管理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使学生学会从安全的角度观察和理解要从事的活动和面临的形势,用安全的观点解释和处理自己遇到的新问题。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学会保护生命的技能,确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提高保护生命的能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作为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从而让他们远离危险,健康地成长。通过对很多国家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的国家都开设了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虽然这些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名称、形式或者手段,但是他们都选择了体育课这个共同的平台来进行生命安全的教育。虽然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并非只能通过体育课这唯一的途径,但是采用体育课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对我国学校安全教育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学校的安全教育内容绝大部分是与体育课程相结合的。虽然很多的安全教育内容并没有完全的渗透在体育课程当中,课程内容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生命安全教育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但有一部分与体育课很好的相结合,充分展示了其安全教育的内容,达到了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

3学校体育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3.1必然性

作为信息化、全球化和需要综合性竞争能力的时代,21世纪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未来世界只有全面发展的才有可能成为最成功的劳动者。但是纵观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因为教学压力大、学校设施差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国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逃生能力差,无法应对突发的安全事件,导致了目前我国的青少年儿童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事实证明,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以5.12汶川地震为例,它给国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如此巨大的中小学生伤亡数目,其背后有太多的原因,暂且不去追究其它,只考虑我们学校教育工作,就可以发现加强生命安全教育迫在眉睫。在这次地震中,四川绵竹市富兴--Jl,13岁男孩杨阳利用学校教授的逃生知识成功逃过了这次灾难;另外在电视新闻中还介绍了一个班的学生在地震时无一死亡,只有几个受了轻伤,究其原因,是学校上午刚刚进行了怎样防地震的知识学习。一个个l0多岁的孩子,在地震时能够保持镇定,利用学习的防震知识逃出来,有的学生还是顶着桌子出来的J。由此可见,仅仅一两次课的学习就能够挽救很多鲜活的生命。为此,在学校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进入21世纪以来,基本上形成了每个家庭一个孩子,一旦发生任何意外,就会对家庭造成致命的打击,这也迫切地要求我国开展安全教育。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安稳,从根本上高度重视对于孩子的安全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具有现实性和长远性的~项重要课题。雅斯贝尔斯在《现时代的人》中指出:“体育作为一种有组织的事业,在这事业中,被迫加入这个劳动过程的人类所寻求的无非是他的直接自保冲动的等价物。”他认为,体育源于人的自保的冲动。李力研认为:“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只有‘人的自然化’才能阻止人类的物种倒退。体育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化’。”即身体健壮、具有生命力是人生命发展的自然追求,在这个过程中,自我保护是人的生命基础。因此,学校的体育课程不是为了练习几个项目,为了考核,而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这也是体育的本质特征——即身体的自我保护、身体的强壮以及使个体具有生命力。学校体育课程既具有学科性的特点,又具有活动性的特点,并且它还以大量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支撑。但是应该看到的是,体育课程除了具有强身健身的功能之外,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它除了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各种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避免外在环境造成的各种伤害之外,还能够使学生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身体素质,和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状态J。因此,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和青少年自身成长的需要,我们将生命安全教育相关内容和体育课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体育课教学成为生命安全教育的载体,使生命安全教育成为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学校体育工作者有责任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今后研究与贯彻的重点内容。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是中小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是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又是实现学生“全人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因此,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就具有较大的必然性。把生命安全的教育逐步融入到体育课程中,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和集体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从而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进一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2可行性

体育是健康的保证,也是实现健康、安全教育的最佳途径。向体育索取健康,向体育索取生命的意识和活力,这正是人类在展开自身的生活、推进自身的生活,是人类大踏步地走向未来的象征_6J。就目前来看,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开发,能够充分地体现对于人本主义理念的追求,还能够直接影响学校其他相关课程的操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它还能够决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学校体育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其核心是采用人本与发展的模式来理解教育和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

3.2.1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课程具有较高的兼容性

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是一个国际公认的课题,许多国家都在体育课上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比如地震多发的日本、东南亚国家等就在体育课上进行相关的防震防灾教育。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明确的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的必修课程”。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将安全教育融人体育教学中,还可使体育教学具有更高的实用性。作为一门主要在室外进行,以身体运动技能为主的课程,体育课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在开展逃生自救教育时,就需要保证有合适的场地、器材和人力资源作为支撑。而就体育课来说,由于它大都在室外进行,首先就为各种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时间难过了必要的场地、器材等,便于学生进行实战模拟;其次,体育课还为逃生自救教育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和足够的时间;第三,体育课教学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逃生自救是相互兼容的,例如田径、体操以及武术等的教学,能够极大地方便逃生技能教育项目的开展,上述都是体育课在逃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3.2.2二者教学目的的相似性

学校体育是一门将身体练习作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广大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全面的身体锻炼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热情,并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与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其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生理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在于:一,通过生命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学生在日常生活尤其是学校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自卫防身的知识和技能,并提高实践能力、预防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掌握应对各种危险情况的方法;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热情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锻炼的习惯,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促进身心健康,并培养学生临危不惧的优良心理素质,克服心理障碍,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在困难面前的互帮互助,学会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体会无助的痛苦、互助的快乐和生命的可贵。综上可知,学校体育课程和生命安全教育都是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存与生活技能,从而达到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增强心理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独立思考与处理问题能力的目的。

3.2.3二者教学作用的统一性

通过学校体育课程的学习,可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力,而且,二者的教学模式还具有一定的互通性。体育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都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进行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学生各方面的生理机能,而且还可以塑造学生强健的体魄,树立其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观念,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其次,体育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都是在传授学生基本技术和能力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情景及环境变化的亲自实践和体验,培养学生在困难环境中的思维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体育课程与安全教育虽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学校体育课程是传授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而生命健康教育是教会学生生存的知识与技能,但是二者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与别人的共同努力与相互合作,体验受教育的过程中角色的亲身实践,逐步培养学生协调相互间人际关系的能力。体育课程与安全教育不仅在教学目的以及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上具有一致性,而且在教学模式上也存在着相似性,例如他们都可以利用学生较强的理解能力,配合结构教学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4结论

4.1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将学校体育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的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达到增强学生在面对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时的应急和应变能力。

小学体育教案范文第3篇

一、 教师把“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帮助学生树立好安全意识

教师首先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教师平时要加强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具有危险性,可能发生的不良的后果,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件来教育学生,让他们思想上引起重视,这样才能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二、 体育教师应把安全因素落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始终

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严格地科学地进行教学,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学生在体育课中受伤害。

1 课前考虑要全面

教师备课时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科学合理地制订课时计划、安排教学内容。教师要提前考虑到课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应充分估计哪些动作技术动作易发生伤害事故,做到心中有数;要认真的检查场地、器材,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运动量大小及运动强度也要合理,要适合学生实际。

2 准备活动要充分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必须认真对待。如果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学生身体各关节没有充分活动开,一旦做剧烈运动就极易造成伤害事故。体育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准备活动时,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在进行一般性准备活动的同时,还应安排有针对性的专项准备活动,如在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伤等,要根据动作技术特点,有重点的做好针对性准备活动。

3 教学内容难度要适宜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安全因素,教学内容要合理,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难度过小对学生没有挑战,也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对他们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教育学生,在许多存在危险教学内容如体操类,教师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加强保护与帮助的教学内容安排。

4 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仅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发生的,选择适当教学方法。比如铅球投掷可以用实心球或自制纸球代替,这样既降低了危险因素,同样达到锻炼效果;越野跑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校内越野跑,不必要到校外活动,消除了校外活动的安全隐患。

组织管理要安全有效,课的组织充分估计哪些动作存有安全隐患,做到心中有数,事先采取的预防措施。遵循由易至难、由简到繁、因人施教,科学地、有步骤地组织教学。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传授保护与帮助的方法,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和练习,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

三、 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妥善处理意外事故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有的学生心情不好而发脾气,情绪表现很不稳定,甚至产生攻击,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及时做思想工作,加强引导,消除安全隐患。还有些学生由于对自身身体的认识不足等因素,出现身体不适也不知告诉老师,教师应时刻留心观察他们是否有异常表现,如果教师不留心往往就容易错发生事故。

错误的动作往往是最容易导致身体损伤,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变成安全隐患的导火索。所以教学中对不合理的动作应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另外教师还要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这样遇到问题知道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治疗,把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四、 当制定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体育教案范文第4篇

说到安全,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字眼啊!但凡有一点儿的疏忽,就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迷路走失,高楼坠落,校园暴力,绑架勒索等等,由于我们的天真无邪与无知,这些危机随时都围绕在我们周围。我们都有爱自己的家人,一旦危机发生,就会给整个家庭造成无法估量的伤害与损失。

针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安全,我们必须时刻防范着,因此,安全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使我们跨出自我保护的第一步。

但是仅有安全的意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要学会正确的处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远离危机,培养我们抗拒各种危险诱惑的自制力,是我们必备的防范武器。

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多少社会新闻和实际案例都充分说明做到安全并非易事,这些血与泪的经验教训让我们在脑海中形成了安全的意识。远离恐慌,拒绝暴力,真正学会自我保护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通过观看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视频了解到,很多关于安全知识的小常识。有很多事儿都要从我们身边做起,从小事儿做起,从小养成安全第一的好习惯。体会如下:

一、在家里

1、寒假期间在家要听从父母的话,不在家胡闹。不攀爬窗户、栏杆、防盗网等。

2、不乱使用液化气灶,不随意开关煤气开关。

3、不随意触摸接电装置、插头等,不随意动用家用电器,在家人指导下使用家用电器。

4、看电视要有时间观念,不常看,不长时间看,注意保护眼睛。

5、在家长的指导、监护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拿碗、拿筷子、自己吃饭等

二、在公共场所

1、不随意乱扔果皮纸屑,乱丢垃圾等。所有垃圾分类丢入垃圾桶里。

2、爱护公共设施,花草等。不随意践踏草坪等。

3、不在公共场所戏耍打闹。

4、不在公共场所攀爬公共设施。

5、不随意损坏公共设施等。

三、在马路上

1、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2、走路靠右行,靠边行走。

3、不在马路上玩耍,打闹。

4、学习观看信号灯,黄灯站,红灯停,绿灯行。

小学体育教案范文第5篇

摘要: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会给学生、家长、学校以及教师造成巨大的伤害。从教育学的视角来说,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生因素、体育教师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其它因素等方面,减少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发生也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对策。

关键词:体育教学;安全问题;影响因素

0引言

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激烈性和竞技性,难免会因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对学生和家庭造成巨大伤害,也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一系列麻烦,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从教育学的视角来说,教学的主导因素是教师,主体因素是学生,主要场所是校园场地和课堂环境,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研究,可以从学生因素、体育教师因素、学校因素等方面来探讨。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提出确实可行的建议、解决方案,消除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对普通高校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学生、教师、学校管理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生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安全知识缺乏;身体素质下降、心理承受力较弱;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缺乏,体育教师上课不认真,责任心不强;场地、器材均存有隐患;由于地理因素的原因,还有不良气候的影响;学校的安全管理不完善,教师的在课堂管理也存在问题。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下: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和体育安全知识的培训;体育教师要合理的组织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学校主管部门要增加体育经费投入,保障体育教学的需要;定期对体育场地、器材进行检修,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建立专门的安全机构,加强体育教学的监督、检査和评价;完善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制度;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处理体育意外伤害的步骤,具有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意外保险,是化解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风险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减少事故对学校的干扰和影响。

1高校体育教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1学生因素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因素是首先需要考虑的主体因素。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学习态度、安全行为习惯等方面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学生因素。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是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因素。伴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逐年提高,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并没有随之上升,反而出现了有所下将的趋势。相关研究表明,不合理的作息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缺乏体育锻炼,这些都导致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加之学习任务繁重、睡眠时间不足,因此一些学生发生了运动损伤。学生容易在思想上出现麻痹大意的情况。有些学生认为体育课和专业课不一样,专业课要受到课堂纪律的束缚,而体育课可以轻轻松松拿到学分。但是体育课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有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有它特有的教学规律和特点,体育课的正常开展离不开体育老师的组织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对体育课的感受就和原来的预期有了一定的差距,降低了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有些学生对体育课的准备工作不够重视,如在上体育课时不穿运动服,运动开始前不认真做热身运动等等,以上种种现象都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只有避免这些现象,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问题。

1.2体育教师因素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而言,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体育课的组织和安排情况、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等方面均影响体育教学安全问题。任何教学活动离不开任课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体育课程也不例外。和其它课程相比较,体育课程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育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安全问题,认真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把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才能保障体育教学活动的安全进行。如果体育教师没有深入地钻研教材和教法,没有仔细地去了解学生身体和心理变化,也不注意及时地清理场地和器材,这样的话势必会引发安全事故。体育课的组织安排也和体育教学安全紧密相关。科学安排的体育课,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确保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完成,而且影响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例如,同时在一块场地上课的班级数量的多少,各个上课的班级之间是否有相互干扰的现象,以及体育课上课的时间安排等。

1.3体育设施

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是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保障,也是最容易引发安全问题的外在原因。如果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那么体育教学的安全将在物质上得不到相应的保障。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和器材存在的安全隐患体现在其使用是否合理、维护是否及时。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使用不当。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应首先说明体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认真做好示范。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是否有明确清楚的标识,也影响到体育运动和体育训练的安全。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缺乏正常的维护。任何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都需要正常的维护和保养,否则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影响使用者的安全。如单双杠、健身器材等,天长日久会被腐蚀生锈,如果没有被及时检查和维护,有可能在学生使用时发生意外。

1.4其他方面影响

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其他方面主要体现在安全管理、体育经费、不良气候的影响等。安全教育和管理是需要切实加强的一项工作,而实际上师生的安全观念差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强大的绊脚石。只有教师和学生在头脑中有对安全预防的深刻认识,才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才能准确的预判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意外事故。良好的安全管理,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场地器材的有效利用,也能够有效控制不安全因素。体育教学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领导机构的设置、规章制度的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办法、安全教学的教育培训、安全评估和监督等内容。充足的体育经费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保证。只有在投入足够体育经费的前提下,才能建设标准的体育场馆,购买更多的体育器材。同时对任课教师进行各种培训,保证教学的安全。因此,学校要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不良气候的影响。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均属于地理纬度偏高的区域,低温天气持续的时间较长。根据医学的理论和经验,在低于零摄氏度的天气条件下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特别是室外类的体育教学活动,容易发生肌肉僵硬,引起肌肉韧带损伤、脚踝扭伤等体育伤害事故。

2提高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对策措施

2.1课前导入和安全教育

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与学校的安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增加安全教育,要使学生学习体育安全知识,了解体育的基本原理以及预防发生意外伤害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对体育课以及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建立正确的认识,明白体育课中保障安全的重要性。此外,学校也要对教师、领导进行安全教育,从而丰富教师、领导的安全知识,提高教师、领导的安全认识,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进行。

2.2课程设计加强

体育课安排的合理性。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在进行学校体育教学时,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时间、班级人数、考核方法等。(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选择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内容;(2)在教学形式的选择上,要生动活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的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3)在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上,要灵活多变,避免学生厌烦情绪;(5)在教学时间的选择上,教学时间以45分钟为宜,体育课最好安排在上午3-4节和下午5-6节;(6)在授课形式选择上,应采用小班级教学,班级人数控制在20-30人左右,尽可能合理安排同时上课班级的数量,减少班级间的干扰。(7)考核方法。采用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学生进步的幅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等。

2.3学校规章制度及体育设施安全防护

2.3.1学校规章制度

学校体育安全制度是保障学校体育安全的后盾,健全良好的学校体育安全制度能够为学校体育的开展提供遵循的基础,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更加规范,同时也为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减少学校体育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3.2建立学校体育课堂规章

课堂规章通常是对课堂教学规章制度的简称,它是规范学校教学管理、建立良好教学秩序、营造健康教学环境的需要。在学校体育课堂规章中,需要对学校体育课堂的秩序作出明确规定,其中包括对体育老师教学行为及注意事项的规定和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相关行为活动的规定。在对老师的规定上,如:规定体育老师应该提前十分钟到达上课地点,掌握好体育场地和器械设施的现状,尽量排除上课中可能会带来的安全隐患,从而做好体育课上课内容的安排。在对学生的规定上,如:规定学生按时参与体育上课、服从体育老师安排、遵守体育课堂秩序等。良好的学校体育巧堂规章不仅有助于规范学校体育的教学秩序,还能够在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中发挥积极作用。2.3.3建立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方便对学校体育进行管理,使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建立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需要注意:第一,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主体。在前文中已讨论过学校体育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责,其中指出领导小组组长需负责统筹学校体育安全事宜,召集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安全管理机制,纪织人员制定学校体育安全规章制度等。学校体育安全领导小组是负责学校体育安全的重要组织,制定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是其重要的职责所在。第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过程,管理制度固然也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包含着学校体育安全责任制度、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制度、学校体育安全检查制度、学校体育安全评价制度等。

2.3.4建立起场地设施管理为基础的硬件保障体系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保障体系是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的构建离不开前者的建立。学校的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体育设备、器材的维护和保养,体育教师也需加强对活动器材的安全检查,保证器材的安全使用。运动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有力保障。良好的场地器材可使学生感到安全、舒适,它既能使学生又快又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又能巡免伤害事故,对学校体育教学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1)要定期检查和维修。教师要经常或定期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程度,损坏的和不安全的器械要及时修理或拆除,建立体育设施维修与保养制度,定期检查和维修。(2)要增加场地器材的面积和数量,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3)购买质量好的体育用品,防止伪劣产品,因为体育产品质量与安全责任伤害事故有直接关系。(4)要合理的使用场地器材,按照场地器材的使用方法,正确的使用,延长场地器材的使用期限。

2.4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

建立学校体育安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者方案。应急制度又称应急机制,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应急化制,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措施之一。2005年,《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也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学校体育安全应急预案的基本框架应该包括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则这六方面的内容。建立学校体育医疗应急制度。学校体育医疗应急制度是成功实施医疗救援的基础。学校的医务部口应该加强自身的应急医疗保障能力建设,在学校体育活动开展中努力做到未雨調缪,充分考虑实施应急救援时可能碰到的各种间题,并据此建立起相应的医疗应急预案,从而使医疗救援工作有章可循,不会因情况紧急而慌了阵脚。学校的医务部口对建立起来的医疗应急制度应进行定期的模拟演练,只有在不断模拟演综中,才能发现问题使预案不断完善。通过模拟演练还可使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熟悉抢救制度、了解抢救流程、熟练抢救技术等。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生意外体育伤害时,体育教师是现场救护人员,必须按照救护的基本步骤和要求,及时处理事故,将伤害控制到最小。体育教师要掌握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体育意外伤害(晕厥、脑震荡、骨折、肌肉韧带拉伤、扭伤等)等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掌握人工呼吸和压迫止血等应急救护技术。

3研究结论

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因素,提出一些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

3.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育教师和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保证体育教学能够安全进行的必要因素,安全意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强烈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更为重要,主要是体育教师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是教授、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安全的体育活动的指导者。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生意外体育伤害时,体育教师是现场救护人员,必须按照救护的基本步骤和要求,及时处理事故,将伤害控制到最小。体育教师要掌握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体育意外伤害晕(脑震荡、骨折、肌肉韧带拉伤、扭伤等)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掌握人工呼吸和压迫止血等应急救护技术。

3.2合理的组织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避免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出现。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要考虑天气、场地、以及与周边环境等等影响体育教学安全的因素。合理的选择一些教法和组织方法,确保体育教学能够安全的进行,体育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规范组织教学:认真备课,合理的安排运动量。在体育教学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于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刻苦自觉地练,及教师能否给学生以有效的启发和指导,教师要善于改进教学方法满足学生求知欲望。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合理的安排运动量,做到运动量的科学合理。课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课后做好放松整理运动。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在课的结束部分应带领学生做好身体的放松整理活动。在进行有难度、有危险的技术动作教学时,先做好示范动作,并做好保护与帮助,让学生在心理上消除对动作的恐惧心理;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相互保护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全面的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性等基本的运动能力,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运动心理能力,培养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3.3增强体育经费投入

障体育教学的需要,定期对体育场地、器材进行检修,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第2章第9条第一款的规定: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因此学校在进行教学时就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保障安全的校舍、场地、器材,来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安全进行。一旦由于场地和器材方面出现了安全事故,则学校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体育经费是学校体育教学进行的物质基础,是保证学校教学安全正常进行的物质条件,经费的充足与否,是影响体育教学安全的主要因素。充足的经费可以加快场地器材的建设,可以维修、购买场地器材,保证场地器材的安全;充足的经费可以保证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1)领导要重视体育教学的安全问题,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2)正确使用体育经费,合理的支出。体育经费不可能满足各方面对资需要。所以需要对有限的体育经费进行合理的预算,合理的安排各项支在安排支出时,在保证经常性的支出外,应该在具有危险性的体育项目应多购买一些具有保护性的器材、护具,保证体育教学的安全进行。(3)要采取多种渠道、多种途径筹集资金,目前在哈尔滨各大高校,有部校的体育设施可以在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的前提下,对外开放,这样即育教学对经费的需求。便了社会方上的人员进行锻炼,也能给学校创造一些额外的体育经费来满足学校体。每学期开学之前应对所有的场地和器材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维修,在正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场地和器材,消除在场地、器材方面存在隐患。如果由于场地和器材方面出现了体育教学的安全问题,则学校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

3.4建立专门的安全机构,加强体育教学的监督、检查和评价

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第九条第二款中规定: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安全无小事,学校的领导者和教师必须重视高校体育教学的安全把增强学生身体健康,防止出现体育安全事故作为一项重要的大事来抓,并且要长期加以关注和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安全具有重要性、复杂性、多样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其安全状态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学校体育教学安全涉及到方方面面,各个环节,很多不安全因素是隐性的,不容易发现。所以,学校要联合学校保卫部门、医院和体育部门建立起专门的安全部门,由校体育部的领导带头来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建立安全检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于体育课、体育场地、体育器材进行抽查,并且记录和进行评价。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把体育教学安全的监督、检查、评价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制度的规定,学校对于在校学生应当承担教育、管理、指导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一款、第二款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定,学校对在校学生的伤害事故不应该承担无过错责任或者公平责任,仅承担过错责任。教育部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管理办法》对学校体育意外事故管理做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主体主要有学校责任、学生与监护人的责任、第三方责任。其中的第四条、第五条规定:“学校的举办者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学校应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校学生发生体育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根据其管理行为是否有过错,以及过错与事故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

3.5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学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相关处室和个人。建立体育教学安全工作检查制度。每月组织人员对体育教学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发生体育教学意外伤害时,要针对受伤者的不同部位及症状采取相应的医疗救护措施,并及时通知学校的专业医务人员尽快救护。对于重大体育意外伤害,应送当地医院进行治疗和处理。3.6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意外保险教育部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管理办法》规定,“学校有条件的,应当依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参加学校责任保险。"第31条第三款明确规定:“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学校可以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创造便利条件,但不得从中收取任何费用。”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学生是否投保完全自愿,属于商业保险。开展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化解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风险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使学生能够在受不同的项目、季节和气候因素,合理地安排准备活动内容和运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会给学生、家长、学校以及教师造成巨大的伤害。从教育学的视角来说,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生因素、体育教师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其它因素等方面。具体来说,学生因素包括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学习态度、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等内容。体育教师因素包括体育课的组织安排、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等内容。学校方面的因素有场地器材、安全管理、师资力量、体育经费等内容。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其它因素有安全意识、安全教育、不良气候的影响等。可见,为了切实减少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发生,从学生因素、体育教师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入手来解决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马玉林.如何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J].教育革新,2010,(1):70.

[2]左伟.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关系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3):140-141.

[3]林一,田卓.体育院校排球普修课教学的组织管理[J].青春岁月,2015,(8):284.

[4]安金龙.哈尔滨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5]尹兆风.影响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安全的根本因素[J].中国学校体育,2006,(1):79.

[6]商全乐.沧州市高校体育安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5.

[7]李娟.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培训方案的初步设计[D].长沙:湖南大学,2013.

[8]赵飞飞.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对体育教学安全影响的分析与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