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范文第1篇

關键词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质量;管理机制

前言

科技信息资源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宽泛,要想使其达到合理利用,充分实现资源共享目标,相关管理部门就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并严格约束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和责任意识,使之能够从宏观角度去考虑问题,真正发挥科技信息资源的实效性,使其为社会经济建设和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创造优质的条件。

1资源共享问题分析[1]

1.1管理宏观层面组织协调力度不足

虽然我国科技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对于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有着高度的重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很多解决意见,但是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其对于信息质量管理上仍然欠缺考虑,无论是整体规划,还是技术环节以及管理都存有很多缺陷和不足,不仅缺乏与时俱进的管理思路,而且每个信息资源共享机构都是属于独立的运行状态,相互间的信息质量沟通和协调性完全不足。另外,现阶段我国科技信息文献库及科学数据库仍处于分离状态,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信息管理平台,所以在面对大量科技信息资源整合、集成等多元化问题时,则根本无法对其进行全面处理,相对这就给科技信息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对我国科技创新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2忽视信息质量建设

目前,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大多都是以课题或科研项目开展的方式为主,且相关管理工作也是根据数据积累的多少来进行,从而导致信息质量建设效率明显下降。另外,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信息用户的服务需求,其是通过对相关科技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以及项目创新等来为广大用户提供有偿服务的,若是忽视质量建设工作,势必会对其共享和利用造成严重的困扰,所以,只有保证共享信息的质量,使其管理方法更为科学、更为实效,并能够直接通过采取有效的服务方式传递给相应的用户,这样才能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使其达到理想的共享目标。

1.3缺乏完善的信息质量管理机制

现下,我国科技信息生产方面,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资源共享管理工作上,由于缺乏完善的信息质量管理机制,所以在数据交换标准制定、规范要求明确以及服务体系创建上都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信息资源都是由各级科研部门分层来管理,进而也将其视为部门私有财产,相应的采集和整理工作也都是由各部门自行管理,这就导致信息共享效果与实际标准存在较大的偏差。另外,在进行科技信息资源共享项目过程中,信息用户与信息开发人员和拥有人员缺少统一的认知,相对导致信息质量控制、数据维护、信息质量管理等都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规程,再加上缺乏相应的传播手段,所以,使得信息共享难度大大增加,进而对其合理利用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加强科技信息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2]

2.1加强管理宏观层面组织协调力度

首先,要加强当地政府对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宏观领导力度,因为其是一项与国家命脉息息相关的项目工程,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只有全面确保信息质量,遵循统一、规范的管理原则,才能实现科技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其真正满足广大用户的使用需求。其次,政府要为其制定严格的共享管理措施,加强信息立法的创设,并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提高信息管理标准,这样才能使有关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各项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据。最后,要转变部门质量管理意识,使其做到与时俱进,并做好整体规划工作,引进先进的科技信息管理技术,进而有效实现我国科技信息文献库及科学数据库的有机融合,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信息质量,使其共享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2.2建立完善的信息质量管理机制

由于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属于战略性的项目建设,所以其相应的信息质量管理机制也要尽量从国家层面出发,不仅要重视科技信息质量建设工作,还要合理制定信息资源共享政策,使其整体执行情况达到最佳,进而有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其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升华。另外,还要明确信息质量管理机制的具体调控职能,使每个管理部门在信息采集、整合等方面们可以做到和谐统一、规范合理,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各个系统内信息质量管理工作,增强总体质量策划和组织实施的最终效果,进而使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可以顺利的完成预期目标。

2.3建立健全的信息资源共享制度

为了早日实现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目标,首要任务就是要保证相关管理政策和共享制度的完整性及实效性。因为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具有较高的政策性和战略性,无论是信息收集、质量控制,还是资料存储和管理以及其他分项服务工作,都要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才能实现。因此,建立健全的信息资源共享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其不仅可以规范各项与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相关的管理工作,而且还能有效促进科研创新,加强信息质量宏观控制。此外,还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并将其彻底落实到基层中,进而加大执行监督力度,并对其进行准确的考核及评估,以便可以进一步提升信息质量,使其发挥最好的应用优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技信息资源共享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性、专业性、法律性较高的工作项目,要想使其信息质量和利用效率达到最高标准,关键任务就是要强调宏观调控、微观引导的管理原则,并加大当地政府管理职能,建立完善的信息质量管理机制和共享制度,这样才能真正规范各项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相关的管理工作,进而大大提升科技信息资源信息质量,为其全面共享以及合理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袁雪玲等

参考文献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过程中,政府承担着信息处理的任务,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积极实现政府信息化,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政府运行过程中的效率,从而更有效地为人民服务。然而,要想促使政府决策能力提升,并实现政府工作的高透明度,积极加强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势在必行。

1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1.1 公共数据中心

公共数据中心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对政府当中的不同部门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从而充分地掌握各部门运行过程中所需的资源,并在运行中抽取具备共享价值的数据。在管理抽取出来的数据和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可以由这一公共数据中心来完成,这样一来,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还能够加大政府数据资源的保护力度。该平台中包含的公共数据,对政府运行中各个职能部门开展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从本质上来看,这一中心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保证相关数据信息,为更多的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地体现数据和信息资源的价值。同时,这一中心在对多个部门进行有效连接的过程中,可以促使各个部门加大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其工作效率。物理集中数据管理模式是公共数据中心运行过程中的主要方式,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应首先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并提供统一的接口,促使各个部门可以实现应用系统的访问。

1.2 政务信息交换平台

这一平台具有较强的分布式特点,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对中央和总线两种模式起到支持作用。该平台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作为重要的纽带,促使电子政务平台中各个独立的应用得到有效的连接,数据交换平台同应用系统进行有效连接的过程中,需要对适配器,根据不同的业务逻辑,将一定的服务功能传递到平台当中,实现流程的协同和信息的交换。并且,该平台应用过程中,还具备开发新的服务应用的功能,有效预防了应用开发的“信息孤岛”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基层政府运行过程中,要想提升电子政务的效率,功能良好的信息交换平台的构建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平台运行过程中,数据交换能够有效实现跨网络协议和跨平台的功能,并能够支持多种开发语言,从而有利于整合不同种类的应用。

2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

2.1 政府方面

在政府运行机制当中,应当包含政府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两方面内容。首先,政府保障机制。现阶段,我国政治体制的发展基础是市场经济的进步。这一过程中,要求公共管理体制能够提升效率、民主性以及透明度,从而适应经济体制的变革,而信息资源共享制度也是关键内容之一。鉴于此,在积极构建政府保障机制的过程中,政府应积极贯彻并落实管理法规、信息公开政策、资源共享政策等。

其次,监督机制。文章在积极展开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研究的过程中,从两方面展开了监督机制形式的研究。一方面,权利监督。这种监督形式指的是在对权利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应用另一种权利。然而,在监督政府的服务能力以及行为的过程中,这一方法不是最佳选择。另一方面,社会监督。在对政府服务行为进行监督的过程中,该监督形式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公民的积极参与以及舆论的监督功能,能够促使政府信息资源得以高度的公开,并促使独立性成为新闻舆论的重要特点,严禁行政干预产生于舆论监督当中。

2.2 技术方面

技术运行机制应当包含两方面,分别为标准规范机制和安全保密机制。首先,标准规范机制。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应意识到我国的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还处于初级阶段,各地在积极构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过程中,存在更新速度慢、数据采集困难以及资源共有但无法提供广泛应用等现象。鉴于此,要想促使长期共享在政府信息资源中有效实现,应积极构建健全的标准规范机制,提升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效率,为顺利采集政府信息资源提供保障;同时对服务标准和信息管理标准进行完善,提升信息共享的通畅性;在全面保障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对信息标准化体系进行完善。

其次,安全保密机制。安全性和保密性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中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政府信息资源中包含重要的核心政务以及国家秘密信息,并关系到国家行政监管效率和社会公共秩序的有效维护等重要问题。因此现阶段,积极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至关重要。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大安全技术研发力度,促使防护能力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得以提升,并构建完善管理体制,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同时还应当保证安全立法力度的提升,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信息化 高职 物流实训基地 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Vocational Logistics Training Base Resource Sharing Strategy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tform

SHI Lin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 Lianyung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Academy of Finance & Economics, 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6)

Abstract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build vocational training base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 to help change the status of vocational training resources operations, logistics, logistics break through time and space limit the use of resources, logistics and training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further promot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high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stream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ilding a sound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sharing mechanism, a perfect resource sharing standards, training resources to promote social sharing.

Key words information; vocational; logistics training base; resource sharing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诸多领域的变革,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也带动高职教育方式的转变。高职院校要抓住发展机遇,清醒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建设的现实意义,转变教育教学思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推动高职教育的信息化。信息化的真正目的是发展信息创新能力,核心任务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是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使信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范围在社会传播。①我们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有机结合,加强基于信息化平台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策略研究,提升高职实训教学资源利用率。

1 构建基于信息化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平台的意义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实践教学资源更是基本保证。②构建基于信息化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平台对于高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1 有助于改变高职物流实训资源运行现状

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头绪冗杂,类别众多,相关资源建设包括物流课程资源、素材资源、案例资源、相关课程资源等,资源之间缺乏有效整合,各高职院校资源重复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构建基于信息化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平台有助于加强物流实训资源管理,构建起各资源之间沟通的“信息通道”,突破物流现有实训资源利用现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也有助于加强物流实训资源管理。实训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意义在于推动、完善实训资源建设、管理和共享机制建设:提高各种实训实践场所及设备、实训实践环节、实训实政活动的信息化管理:实现跨院、跨系、跨专业共享使用实训资源,减少重复建设,降低办学成本。③

1.2 有助于突破物流资源运用时空限制

目前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高职院校物流基地同类资源建设诸多,缺乏特色。各高职院校在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建设上独自为政,各校建设资金有限,导致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建设质量不高。部分高职院校加强了资源共享合作,然而物流基地资源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资源共享,严重受时间限制;除了受时间限制外,地域因素也是影响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基于信息化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构建起一条时空隧道,有效突破资源共享的时间空间限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将时间与空间带来的局限性降至最低。

1.3 有助于提升物流实训教学效率

传统的物流基地实训教学资源运用成本高,实训教学开展受教学资金限制。构建基于信息化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平台,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构建起来完善的虚拟实训平台,实现物流实训相关软件、器材、设备等共享,节约实训成本,将物流实训资源运用最优化,在节约教学成本的同时提升物流实训教学效率。

1.4 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信息化

教育现代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信息化平台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的现代化,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建设开放、立体的教学资源平台,优化教学环境,全面推动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改变传统教学与资源管理方式,推进校园智能化管理。

2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策略

2.1 构建完善的资源共享平台

目前在推进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方面,不少共享体之间建设了共享平台,但是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没有实现最大化实训基地资源共享,构建完善的资源共享平台是推动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1)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是高职物流实训教学的重要资源,在长期的实践中大多高职院校都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各有特色。信息化形势下,高职院校要在校企合作方面推动资源共享,构建信息化校企合作平台,将传统的单向校企合作向多元校企合作层面推进,全方位优化高职物流实训教学模式,进一步凸显校企合作优势,将校企合作向纵深推进。

(2)实训教学管理平台。实训教学是高职物流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全面考查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信息化形势下,如何对实训教学进行有效管理是高职物流实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训基地资源共享是一项庞大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它关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关乎职业教育事业的成败。要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工作职能,就要不断提高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管理水平。④

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高职物流实训基地共享平台是关键,信息技术在实训教学管理中的运用将发挥智能优势,对物流实训教学实现全方位智能化管理,提升实训基地资源利用效率。

(3)教科研管理平台。教科研是提升高职物流实训教学水平的关键,各校在物流实训基地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教学理论向教学成果转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机制有助于架起高职院校校际立体的教科研平台,共享实训基地科研中形成的学术资源、文献资源、论文资源等。

此外,还可以构建实训基地人员、设备管理平台等,建立起完善的资源共享平台,提升高职物流实训教学效率。

2.2 建立科学的共享机制

基于信息化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需要建立科学的共享机制,确保资源共享的有效推进。高职院校要结合学校校情,国家、地区信息化发展政策,重点突出以下几类共享机制建设:

(1)资金保障机制。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需要资金作为保障,通过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建设完善的信息化共享平台,及时更新共享平台软件与设备,确保共享平台发挥作用;同时完善共享平台建设标准,定期对共享平台操作与维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共享平台起到实质作用。

(2)持续发展机制。基于信息化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是一个长效机制,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对信息化形势下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进行长期规划,客观分析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现状,根据现状采取科学的措施,不断完善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同时要深入分析信息化形势下资源共享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结合物流行业发展形势,积极筹划,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实训基地资源共享进行统筹规划。

(3)科研联动机制。基于信息化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是高职教育教研的有机组成,高职院校要将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作为教科研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教科研联动机制,深入开展基于信息化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科研,建立专门的课题,抓住切入点,建立相应的教师激励机制。通过教科研联动推动信息化整合,对区域教育发展产生辐射作用。

(4)统筹管理机制。在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实际中,我们发现各资源共享体之间往往存在一些冲突,不能有效协调。因此基于信息化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需要建立统筹管理机制,组建管理机构,协调各资源共享体、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统一工作思路,确保资源共享。

2.3 建立资源共享标准

目前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存在着以下现象:操作不规范,资源分割成条条块块,甚至存在不兼容现象,缺乏资源共享标准,建立统一标准成为迫切的任务。

(1)教育技术标准。高职院校要遵循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以此为大的框架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教育技术标准,规范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等操作行为,有序推进高职物流实训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2)基于网络的技术标准。2002年6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中确立了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高职院校要深入研究此发展研究子项目与成果,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网络教育技术标准,进一步推进教育技术信息化。

(3)管理信息化标准。为尽快制定与教育管理信息化有关的标准和规范,教育部于1999年开始由发展规划司和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牵头组织制定《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管理要以此为依据,将信息化管理推向网络化、规范化等,建立起统一的标准。

2.4 援引社会服务促共享

高职教育信息化发展是一场教育变革,需要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平台建设与维护。高职院校在现代信息技术专业人才配备上存在不足,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投入不到位等。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着资源网路安全风险,设备得不到及时的维护与更新,系统升级滞后等。

高职院校可以尝试援引社会服务,将部分高端的维护工作教给社会服务机构,集中教师的精力,减少信息技术教师与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将更多的资金与精力集中在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上,从而使教师集中(下转第50页)(上接第40页)精力搞教学,推动基于信息化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教科研,以教科研促科研成果转化。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努力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机制,打破单一资源运用机制;构建立体的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平台,并且建立完善的共享机制,通过制度确保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的有效共享;要建立统一的资源共享标准,确保资源共享的规范化标准化;要尝试改变实训基地资源共享运行模式等,全面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与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利用率。

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立项课题(编号:JSXD 2013018);连云港市职教学会立项课题(编号:zjxh-2013-005)

注释

① 刘有军.重庆科技信息共享平台构架的创建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② 贾芳云,雷艳惠,王大为.高职学校实践教学资源共享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45):86-89.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新产品;影响机制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严峻,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的提升产品的创新能力,实现企业所生产经营的产品在市场中具有优势,才能实现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绩效的提升具有正向的作用,能够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在新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优势,实现内部管理与研发之间的和谐互动,促进企业产品成功率的提高。因此,本文概述企业利用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推动新产品研发成功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新产品成功之间的关系研究

(一)全面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影响新产品的成功

一方面,企业内部的员工拥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和技能,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实现企业利用员工的能力实现企业竞争优势的增加。企业对于新产品的实践和改进需要在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所以企业新产品的研发需要对人力资本利用。另一方面,企业的对于人力资源的全面培训,能够强化组织内部的知识管理水平,能够推动企业新产品的研发,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尤其是通过全面培训,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组织创新能力,实现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有效升级。企业能力的提高,对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成功具有重要的影响,不仅是可以扩宽员工的知识领域,还可以为产品的成功提供更为开发的思想支持。

(二)全员参与人力资源管理对新产品的成功的影响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尤其是现有的市场竞争环境不断变化,新产品问世的时间不断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是随之缩短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优势把握住机会才能实现在竞争中研发新产品,实现企业在竞争中的成长。在企业内部,高水平的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创新决策和管理中,不仅可以避免过度集权的问题,还能实现企业产品创新水平的提升。对于员工来说,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还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满意度,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对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成功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一些高素质、高水平的员工参与的影响下,企业的知识能够实现有机的流动,将企业创新产品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动力。

(三)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影响新产品的成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对于绩效考核的标准是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现在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竞争环境,对于内部的员工工作目标的完成与考核仍是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是无论是哪一种企业目标,都是要求员工完成现有的工作。在对员工考核的基础上,内部的晋升机制还会对于员工的积极性产生影响,在企业内部一些重要的岗位可以在内部员工中选拔,选拔的标准需要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尤其是那些通过长期的发展,对于企业的新产品创新具有重要贡献的员工可以实现通过内部晋升的通道,实现收入的增加,职位的晋升。这些对于新产品的成功都是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新产品成功影响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构能够影响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尤其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这些技能和知识的更新都需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实现,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于企业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对于企业新产品成功的影响机制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是中介效应,另外一种就是调节效应。

(一)中介效应

中介效应对于新产品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企业学习能力上,企业通过计划和经营实现企业资产的增加,对于无形资产的增加需要企业中的员工实现。这种无形的资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需要不断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并且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实现组织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习到较多的能力,引导企业的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实现企业内部的学习效益,这对于新产品的成功具有一定的作用。其次,就是逆向工程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完善知识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于某一个产品进行拆卸,发现其中的技术单元,并且通过模仿学习实现知识完善的目的。值得一说的就是,这种知识的学习和完善过程并没有侵犯到对方的知识产权,还能实现企业的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利用逆向工程能力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可以实现对于国外技术的借鉴,尤其是对于资本积累较少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最后,体现在企业的动态能力上,动态能力是资源基础理论上的衍生,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和发展,企业拥有动态能力可以实现资源的异质性,保证资源的价值,这些有着独特价值的资源对于企业的新产品的开发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能够形成新产品的竞争优势。

(二)调节效应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国家自由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企业来说,面临的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现在环境的动态性己然成为一种新的特色,在这样的环境下,环境变化的强度、程度已经发展的方向不容易把握,这些因素对于技术创新发展的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对于企业应对环境动态性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根据环境动态性因素,确定企业研发产品的方向,缩短新产品问世的时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根据环境的动态性进行调整,能够实现企业的适应性。经过研究发现,企业在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不断提高,目的是在动态的环境中,实现企业的一体化发展,并且利用人力资源管理调节内部管理结构,实现一定的缓冲作用,为企业新产品的研发争取一定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对于企业新产品研发成功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141-02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中心,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完善和推动高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对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以及实现全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功能的开放,增强其信息服务能力,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实现高校乃至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

(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现状

高校数据库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共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建成了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实现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服务和管理。其一,高校把馆藏图书进行了数字化的转化。许多高校把本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数目、经典文献、新到馆的书目进行了数字化的转化,减少了馆藏数目数量的过少或者是原本文献的丢失而导致的拒借现象,提高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多数高校在图书馆网站上建立了本校的硕博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数据库、本校教学参考书库,除此之外,还购买了光盘、视频讲堂论坛、随书光盘等。其二,高校图书馆还进行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高校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基于本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并把其进行数据化的转化。如:好多高校都建立了论文数据库如:学位论文数据库,博硕论文自建库,优秀论文数据库。

(二)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服务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为了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我国成功地建成了CALIS(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是1998年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将高校的信息资源和技术设备结合起来,建成了以高校图书馆为基础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九五期间CALIS建设了文理、工程、农学、医学四个全国文献信息中心,七个地区中心(东北、华东北、华东南、西南、西北、华中、华南)和国防信息中心,发展了152个高校成员馆,其中华东南中心包括了上海地区10所高校成员馆(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大学)。”[1]“十五”期间,完善了CALIS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建设了一批数字图书馆基地,把‘中英文图书馆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命名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现在CADAL项目建设已经普及全国的绝大多数高校,让高校师生能够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因素。共享成本过大和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资源共享的主要经济因素。共享成本过大就意味着信息资源通过共享花费的成本超出图书馆本身资源利用而付出的代价,使得信息资源共享没有办法维持下去。要降低信息资源的共享成本就必须通过完善、改进技术,建立共享机制来实现。资金投入不足也是制约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如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就会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建设。

(二)技术因素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必须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由于经济因素的限制,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技术支撑比起发达国家来说比较落后,技术因素是制约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因素。网络化和自动化是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各地高校图书馆网络化、自动化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落后地区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设施不完善,信息检索功能不全,用户界面不友好等等都影响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开展和运行。另外,规范化、标准化也是制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管理因素

行之有效的管理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因素可以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以及运行机制三个方面理解。管理体制方面,由于我国高校受制于行政管理体制,高校图书馆都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缺乏相互联系和统一管理,严重地制约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我国的信息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还不完善,不能用规章制度和法律手段对信息资源的共享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得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我国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政府采取强制性的措施,造成了信息资源的共建不平衡,因此,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运用价值规律对高校的信息资源进行配置,给高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注入持久的动力。

(四)人才因素

人是最积极的要素,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水平。图书馆人才对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起着主导性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向着数字化的方向转化,这就形成了对高校图书馆人才的高素质、高标准、全方位的需求。我国高校图书馆要引进一批具备信息技术知识、良好的外语水平、图书专业情报知识的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尤其是信息资源的检索、组织、传递能力等专业方面的素质,建设一个符合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才人储备。

三、加强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举措

(一)建立经费保障体系

高校图书馆的公益性决定了其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的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因此,加大高校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经费保障体系,对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已经刻不容缓。首先,政府应该加大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对高校图书馆经费的拨款数额。其次,经费的配置要合理化。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要合理配置用于文献订购、网络租用、异地检索、购买服务、馆际互借和复制等各种方式获取信息的经费比例,尽量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严格程序进行管理,使经费的预算与分配最大程度地体现其公共性。”[2]最后,应运用市场机制拓宽经费的来源。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要引入市场化的机制,明确资源利用的产权关系和成员馆的权责,克服行政效率低下的缺点。

(二)建立人才保障体系

随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向着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对图书馆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外,还要拥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高的信息技术技能。这就要求通过创新各种各样的途径,建立人才保障体系来满足信息资源共享对人才的需求。首先,要大力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为高素质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如在工资待遇、住房标准、职务聘任和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优厚的待遇。此外,还要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的学术氛围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来图书馆工作。其次,要对图书馆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高校图书馆要不停地对图书馆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对其的要求。最后,要合理制定考核标准,激发图书馆员的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构建完备的机制体系,才能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按规律发展提供根本性的指导。目前我国缺乏对此问题的综合性研究,缺乏系统性共享机制体系的构建。”[3]因此,我们要创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首先,要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协调机制。要实现信息的共享,必须建立一个权威性的资源共享协调机构。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建立资源共享的协调机制。其次,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我国应尽快出台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如图书馆法、共享法规等,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再次,统一标准,实现数据的兼容、交换、转换。制定规章,建立联机编目组织。最后,要保护知识产权。修订著作权法,明确用户的使用权限等,从而避免由知识产权而引起的争端。

(四)健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保障

信息资源的建设是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健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保障,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是资源共享的前提,应建立联合目录数据库,实现联机共享编目,使得成员馆可以在编目上直接下载资料,实现资源的共享。馆藏数据库的建设也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项重要工作。应整体规划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发挥各个成员馆的优势和各自的特点,建立一批专门的特色数据库,把自己馆具特色的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内容。另外,在技术上实现信息资源的检索、记录、控制、传递,严格执行编目标准和规范,实现数据格式和信息存储标准化,方便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赵丽辉.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