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声学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 键 词:和声学 教学 创新
和声学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逻辑的严密性、组织的完整性、内容的连贯性、体系的稳定性堪称所有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之首。和声学是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和声是音乐构成要素之一;它结合着旋律、调式、织体、配器、音色、复调等而具有明确的表现作用。[1]在和声学的教学环节和实践中,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增强学生对和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和声学的教学质量,是高师和声学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教学观念要创新
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能力培养。运用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努力实现和声课程在音乐理论课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和声课教学不能依靠以往教学经验和习惯,一味地追求规则的沿用,要从教学实践的范例中启发学生,激发他们对和声学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以三度叠置结构为主的和弦材料、结构特性、和弦之间功能的关系系统;声部运行的条件与规律,传统调性间的关系以及衔接的技术与调性布局的一般原理;半音体系的形成、分支、运用等技巧,完成和声学教学中的各阶段四部和声写作的习题、阅读、分析、研究等。通过阅读、分析、研究全面了解和重点掌握20世纪以来多元化、个性化的现代主义音乐思潮影响下的和声语言特征、众多音乐流派或体系的理论与技法。让他们的耳朵能感觉和声的音响美,思想上形成和声思维习惯。[2]
明确“教”与“学“的关系,以调动学生学习和声的兴趣为着眼点,使学生由无意识学习变为有意识接受信息,让学生明确学习和声必须建立在听觉想象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劳而无功,背离和声教学的目的。和弦本身具有的音响色彩可提高学生学习和声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可以积极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激励式、诱导式、问题式、参与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论上和创作实践中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运用近现代和声语言的技能,感受到和声丰富的音响效果和表现力。[3]
二、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要创新
教师要以讲授和声学相关的理论为先导,借助于各类范例在音乐作品中实际运用的状况,使学生逐渐了解和掌握和声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在和声习作训练中的技术手段,其中包括在分析音乐作品中各种和声现象以及运用中的情况。在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上,要加大和声分析教学的内容,将原来以和声写作练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改为以和声分析为主,和声写作练习为辅的教学方式,加强和声分析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学生在学习和声学的过程中将原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转换成一种可以通过实践充分理解和声学在音乐作品中的真正内涵,达到学而致用的教学目的。
加大运用试题范例及范例分析等方式,通过优秀作品的和声分析使学生逐步认识和声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规律。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作品来进行分析,在分析之前,让学生聆听全曲,加强理性认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不断地在钢琴上示范,让学生知道每个和弦的变化。因为强调实际音响的键盘和声学是和声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解决教学环节中的技术重点与难点,也要通过实际作品的分析与视听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目的,让学生知道,和声不仅是一种理论技法,而且是一种音乐语言。正如文学中的语言一样,优秀的和声语汇越丰富,复音体系的音乐语言就会越丰富多彩。同时教师应与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相互汲取经验,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一种相对的共识,起到巩固提高所学内容的目的。
在完成和声学习题写作的同时,教师还应要求学生研究分析相应阶段的经典音乐作品,从作品中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使书面作业构成多样性的特点,尽可能安排织体写作的训练、为不同主题动机进行不同技术发展的写作训练、二声部与三声部甚至多声部训练的内容等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要创新
改变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创新意识。和声教学必须从单一的、僵化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还和声丰富多彩、多声部音响、纵横思维的本来面目;让学生主动参与,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
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和声课教学。数字化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形象直观性和应用交互性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音乐学习方式,在音乐教育中已经展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除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传统的钢琴作为教学工具外,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也逐步完善,解决了和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的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难以沟通的问题。同时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可以:1.音画同步。对学生来说则是看听结合,学生看得见、听得着,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和声感知能力。2.示范规整。利用MIDI教学软件得到的谱例不仅音画同步,而且谱面规整清晰,使受教者赏心悦目。3.方式多样、选择自由。一方面,可供进行和声教学的软件很多,教者可根据需要作灵活的选择;另一方面,每个软件都提供了自由选择声部播放的功能,教师对一些相关声部抽样播放,可加深学生对某一声部的写作及分析要点的注意。4.创作余地大。由于MIDI技术是音画同步的,使原本需板书后又弹琴示范的教师能解放许多教学时间,做各种不同方式的范题,又可来回切换比较,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能认识到和声习题的创作灵活性,便于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5.修改作业更直接具体。[4] 对音乐理论课教学的老师来说,给学生修改(和声、配器、复调、曲式)作业是他们的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不仅由于学生作业多而繁重,而且还同上课时一样,没有实际音响向学生作解释,只能凭空、纯理论上地给学生作一点批示,学生除了在一些纯理论的原则上有所收获外,难以得到实际音响效果变化的信息。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分析讲评时,可将习题原样输入到计算机内并拷贝到不同音轨,在新的音轨中对习题进行分析改错(不同的改正方案可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音轨里,各个音轨中的改正方案均可随时单独放音倾听)。通过新旧配置方案的音响对比,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和声配置方法会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高师和声教学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在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从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来改进我们的和声课教学。
参考文献:
[1]《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之我见》 钱正均《人民音乐》2002年第4期
[2]《和声的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法》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9月1版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专业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200-02
高校学生在学习声乐的学生之中,往往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声音有正确的认识,而大部分学生对于声音的概念极其模糊,每个人的发声习惯都不同,甚至有些学生头脑中对于错误发声方法的观念根深蒂固。他们需要在高校声乐教师的指导下,从最基础的发声开始,建立正确的歌唱发声习惯和声音概念。这就决定了每一位高校声乐教师都要具备丰富的声乐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真正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歌唱道路上。下面笔者将高校声乐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做一下分析。
一、歌唱发声机理
歌唱是人的动作行为,歌声是人体发声器官运动的产物,人体是一件独特而又复杂的乐器。人的嗓音虽然在发声原理和生理结构上具有共性,但每个人的声音特点是不同的。除了有男声、女声、童声,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还有音色、发声习惯和语言习惯等的不同,另外,歌唱时每个人的心理因素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每个人在学习声乐的时候,建立正确、科学、符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声体系是首要的。在练习时,每发一个音都必须符合歌唱发声原理;声音通畅、气息流动、音色优美、自然动听,有音量而不“伤嗓”(伤声带)是一个总的原则。声乐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容就是如何使人体乐器的各个部件有意识、有分工、有布局、有主次、有取舍并顺应生理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运作,进而使之形成符合审美听觉要求的艺术歌唱。
高校声乐教学要求高校教师科学、正确地掌握歌唱的方法,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有较好的气息控制能力,有洪亮、通畅、集中、连贯、高泛音的共鸣及扎实的演唱功底,这样才能在声乐教学中,把精湛的演唱技巧传授给学生。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还要较全面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如准确的音准、节奏的听辨和敏锐的判断学生发声正确与否的辨别能力,曲式与作品分析、声乐发展史及音乐史等,这样才能准确地揭示曲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作品的演唱风格,才能使演唱者做到作品的二度创作及艺术的再创造。
近年来,声乐教育界更是重视声乐艺术与嗓音科学的有机结合,认为声乐训练只有建立在人体发声器官运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会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乐器的潜能。如果对人体乐器的构造机理和操作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就不能准确地把握歌唱中的发声、共鸣、呼吸和语言等因素在操作中的动与静、松与紧、整体与局部、主动与被动、变化与稳定,及其相互制约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对于歌唱发声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声音现象的表层,而不能深入其本质层面。因而高校声乐教师必须具有歌唱发声机理知识。此外,高校声乐教师还必须具有歌唱声学知识。人体是一件自然而又复杂、可塑性强并具有独特魅力的“活性”乐器。其复杂性体现在发声的生理机制、腔体的合理转换、机能的运动状态和神经系统的控制等方面。长期以来,人们对歌唱这一复杂行为的判断与解析普遍停留在听觉层面,而听觉的准确性却受教师自身生理条件和教学经验的限制。在声乐领域,有效地借助声学的理论来分析测量人声现象,就可以将模糊、笼统、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直观、精确的判断,使感性上升为理性,对声乐研究和教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意义,因此高校声乐教师必须歌唱声学专业知识
二、声乐美学
声乐美学是以音乐美学为基础,以声乐现象为依据,研究声乐艺术美的本体构成及其表现特征的学科。它通过对声乐艺术创造中的文学美、旋律美与演唱美的剖析和对声乐艺术美的构成规律的揭示,对声乐艺术的创造、鉴赏、批评和教学提供美学指导。声乐美学的核心是通过揭示声乐艺术美的本质特征,进而探求艺术歌唱中美的规律。艺术歌唱美的本质集中体现于它所特有的艺术品味之中,美的品味是指从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完善结合中升华出的美的品味和意味。品味是意识的范畴,美的品味是由审美意识所决定的,包括审美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等。艺术歌唱的审美意识主要指艺术创造活动与鉴赏活动中的特殊心理现象,那就是对于声音形态美的感知。个人的社会背景、文化素养、人生经历、个性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的差异,形成审美意识取向的多样性。人的审美意识在本质上具有社会的、历史的客观标准,在现象上又具有丰富的个体经验的特征。强调审美趣味的历史的、社会的客观标准,并不否认审美趣味由于个人条件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性。在艺术创作中,大众的审美意识受时代、文化、民族、地域、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并在一定的时期内呈现相对的稳定性,形成大众化的审美品味和审美意识。在艺术歌唱中,主体的意识品味既受时代整体审美观念的影响,同时又体现出个人不同审美趣味的差异性。艺术品味和审美意识的确立,决定着声乐教学中的声音概念的形成和发声方法策略的有效实施。声音概念是指对歌唱生成的音响形态所感知的具体物象,实际上就是声音的标准,人的审美听觉决定着声音概念的特点,发声方法是为获得某种声音效果采取的具体途径和操作办法。科学的发声方法必须符合人体发声的自然机理,遵循自然规律并具有科学性。高校声乐教学中所指的声音概念和发声方法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声音概念是目的和标准;发声方法是手段和途径,两者互为因果。只有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才可训练出符合人们审美听觉的美好歌唱。自如优美的声音,必须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获得。正确的声音概念和科学的发声方法是高校声乐教师经由审美经验的积淀而形成的重要素质结构,二者缺一不可。没有科学的发声方法,就不可能塑造出美好的声音;没有正确的声音概念,任何发声方法都是无效的。
三、声乐语言
语言是人类借以传情达意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声乐语言是语音与乐音的有机融合。语音浸入乐音,乐音融入语音,达到声中有字、字中有声的融合状态。声乐语言作为音乐语言的有声音响形态,在一字一音的行腔中塑造艺术形象。“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字清腔纯”、“字领腔行”、“声情并茂”是我国民族声乐语言的审美要求。声乐语言在声乐作品中以歌词的形式呈现出来,整个声乐艺术作品内容情感的表达是以歌词为中心来展开的,如果歌唱者对歌词语言的发音、咬字、吐字、行腔、语调、语气、语势、风格、表情以及整体表现等不具有系统的素养,就不仅不能美化声乐语言本身,更达不到抒情达意、以情感人的艺术境界。声乐语言从现象和形态上可分为三类:①地域特色的声乐语言。如山歌、民歌、地方小调等。②汉语普通话。③外国语。主要有意、德、法、俄、英等。完美的歌唱是字、声、情的完美的统一,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在强调歌词语言的同时,应将其与科学发声和情感表现相融合,使读字发音与歌唱发声、吐字归韵与声音连贯、润字行腔与情感表达相互谐调,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总之。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的理论水平对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声乐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而掌握全面的声乐理论,除了要大量阅读领会古今中外声乐论著,从中汲取营养外,还必须以审视的眼光去对待理论学习,而不能良莠不分。只有在学习中批判性地继承,才能使高校的声乐教学工作目标明确,少走弯路,科学地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师声乐;因人制宜;声乐教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236-01
一、因人制宜教学理念是声乐教学改革的需要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学方法是否实用,灵活;而教学方法的运用,又主要取决于教学理念是否科学、合理。这里,我们以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声乐课教学为例,着重分析一下“因人制宜”的教学理念在声乐教学改革中的意义和作用问题。
我们知道,声乐课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进入大学后的每个学生都要学习的主干课。然而,多年的相关教学实践表明,声乐课的教学的最大难点在于:一方面,由于学生入校前的声乐学习与训练往往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导致学生的声乐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是悬殊很大;另一方面,由于高师音乐教学内容繁多,而学制与学时又具有一定的限度,要解决学生歌唱水平悬殊大这一问题,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学制、学时有限的前提下,要让学生尽快地掌握声乐的演唱技巧,科学调整自己的演唱心里和情绪,情感,进而系统地掌握声乐理论,就必须改革通常的程式化培训模式,突出因人制宜的声乐课教学理念,通过极具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是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一)从各方面贯彻因人制宜的教学理念
从事高师声乐教学的教师大多是归属于不同唱法,不同声部的,在给学生分配声乐教师时也是随机分配,也就是说,学生的声乐之路的基调和发展,完全是由其声乐教师个人定夺的,而每个声乐教师的教学、唱法、声部和艺术观点并不相同,比如,一个民族女高音的歌唱从音域范围到歌曲的表现手段,和一个美声男中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将自身的演唱感受和观点传授给学生。由于初期的声乐教学很难做到互动,几乎完全是单方面的灌输。教师如果不加以分析和辨别,就将自己的声乐观点不经过有效引导而进行强行灌输给学生,或者不顾人体发声器官的客观结构和声学的基本原理,而完全凭借主观臆想,进行说教。往往给日后的声乐的教学埋下麻烦的种子。声乐本身是一门集生理学、心理学、美学、文学以及表演学等知识于一身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需要长期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教学,此外,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作为音源,以流动的气息为动力表现的艺术形式。由于这些要素都存在于人体内部,相对于器乐教学而言,无法形成直观的视觉印象,而仅仅依靠听觉或多或少会发生一定的臆测成分。不少高师院校声乐教学的现状为,教师为学生选歌,规定考试曲目,乐谱就是教材。尽管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声乐理论教材,可是相关的声乐理论名词却出现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位置”、“关闭”、“换声点”、“共鸣”等等,而对它们的具体含义却又见仁见智,这种各说各主张的教学形式,往往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在这方面高师的声乐教学需要建立和其他大学专业同等的公认教学理论体系,以便形成基本的、共同的概念,彻底摒除既无共同理论,又人人满嘴理论的教学弊病。针对这样的现象,就应该改变固有的歌唱模式,结合各种发声方法的共有特点进行普及性的基础教学,让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之后,再依据个人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唱法。
(二)教学模式方面
学生入学水平的参差不齐,传统声乐教学“一对一”模式,已经逐渐被“一对二”“一对三”甚至集体课的形式所取代。相比较而言,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缺点,也存在不足:一对一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一个较长期的教学时间内系统地掌握发声,了解声乐知识,完善声音并用来处理作品以及课程回顾总结等环节。但由此带来的教学成本是有限的教学资源难以应对的;一对二,一对三的教学能够节约教学时间和减轻教学强度,能够给学声乐的学生以一定思考空间,在观察别人演唱的同时,也能够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演唱和表演提供借鉴的平台。但却使每个学生演唱和练声的时间有所减少;集体课的教学多偏重于理论教学,针对不同嗓音特点和曲目的选择,常见的错误发声方法和纠正,以及生理变声期的嗓音保健等进行理论的树立,为日后的声乐教学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但个体声乐问题仍无法在集体课中得到解决。三种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在不同教学时期进行有益的互补。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音乐教育班的学生在入校时随机分为3人一堂课,如果三名学生一旦出现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就会造成优秀的学生吃不饱,后进的学生不消化,不仅是声乐教师陷入两难的境地,也严重挫伤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每个学生性格,生活教育环境,阅历和美学观点的不同,在入校之前接受的声乐教育的差异。这就需要针对每个学生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估。评估的标准不能简单的依靠嗓音条件作为依据,更多的要考量学生的整体素质,评估的时间不能简单的通过一次性的汇报演唱盖棺定论,应该依据每个学生一段时期的课堂表现来进行判断,对于各方面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酌情增加一些课时,加强培养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教学内容方面
目前的高师声乐教学,更多的是强调了师范性的特点,忽视了目前学生就业的多元化和社会对于高师声乐教学多样化的需求。很多教师还守着美声,民族唱法的阳春白雪,将民族民间音乐、通俗流行和戏曲排斥在外的传统思维,由于高师培养目标不是歌唱家而是具备一定演唱能力的音乐教育者,将来需要面对的教学和演出更多的是普通大众,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就需要改变旧有的程式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初期的声乐教学中,尽量选择有代表性,传唱度高,难度小,内容表达不深晦的作品为主。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很多流行作品如《今夜无眠》、《太阳岛上》、《绒花》、《红旗飘飘》等流行作品已被选入传统的美声、民族教材;流行唱法学习周期短,见效快,群众喜闻乐见,更容易被接受,非常适合高师声乐教学的课堂特点,而戏曲当中很多传统唱法对于我们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很有帮助。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演唱能力,进行力所能及的作品安排,在稳定基础发声状态的前提下让每个学生多接纳,多感受不同的音乐形式,这样有助于学生拓宽专业视野,也更加时应当今时代的民众对于音乐教育的普遍需求。
(四)教学环境方面
声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如果说琴房和课堂是学生歌唱技术能力提高的温室襁褓,那么舞台就是学生心理成长后必须要迈过的音乐人生第一步。在学生2-4年学习过程中,除了琴房以外,还应该多为学生提供各种演出和比赛的机会。保证每个主修声乐的学生必须在一定时期举行公开的实践音乐会,虽然教学实践音乐会比正式音乐会无论是演出水平,演出深度逊色一些,但是对于初学和启蒙阶段学生提升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让学生在课堂和舞台一定的压力下不断提高自己,夯实自身的作品积累;此外,在实习过程中,应尽量多参与组织各种晚会,演出,丰富学生的组织能力,提高学生自编自导的能力水平。
二、高师声乐因人制宜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高师声乐教学不仅仅只是某个声乐教师的个人行为,它应该是一个教学团队的通力合作,这需要每一个声乐教师没有任何私心的达成教学共识,不仅要求每个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理论、人文知识,还要求每个老师要具备负足够的责任心,帮助每名学生建议完整的学习档案。通过多方面细节的关爱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声乐教学的魅力。通过每一名声乐教师共同的努力,我们的高师声乐教育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有来自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有来自家长认识上的偏见,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在当前形势下,教师应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得。文章紧扣教材就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几个比较切合生产生活实际的例子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学知识;激发;兴趣
当前国家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曲靖市委、政府要求师宗县在2010年要率先普及高中教育,这已成为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即将实现的目标。应该说初中毕业能否升学对大部分学生将不再是最大的问题,但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消极因素:网络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多元文化的涌入,各种思潮和社会现象的衍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逐渐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我所执教的是乡镇初级中学,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有部分家长认为“读书无用”,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孩子从小学入学开始到大学毕业累计要花费上十万元的费用抚孩子读书。到头来大学毕业还是很难找到工作,倒不如让孩子识几个字就去打工挣钱。从客观上说:当前社会就业的形势确定非常严峻,另一方面农民工进城打工大多数从事的是建筑、餐饮、家政、环保等体力劳动,对文化素质的要求并不高。这些现实导致不少初中学生无远大的理想,在校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差,对读书缺乏兴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好逸恶劳,厌学情绪严重。这对中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普遍教师感觉九零后的学生真是难教。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效益,就不仅仅是让学生升学的问题,一个既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物理教师就要想办法,使学生爱学物理、愿学物理。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多获得一些对今后的生产、生活有价值、比较适用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广开思路,扩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自己,具有广泛而扎实的知识,跟上时代,找到适合和适应于当代学生的教学手段来教书育人。我们作为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师应多深入农村了解生产、生活的实际,阅读百科全书,上网查询相关资料,随时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让学生爱听、乐学。只要学生感受到老师所传授给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将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就会使更多的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难教就会变成易教。我在农村初级中学从事物理学科的教学已有十余年的经历,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作了一些探索,下面就几个案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案例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学生学习了物态变化的六种方式后,老师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人工降雨的基本原理,因为人工降雨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作用。
近两年的初春,我市出现了连续近两个月都没有降雨的干旱天气,严重威胁到我市的农业生产,农业和气象部门启动了应紧预案实施人工降雨,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人工降雨是让积雨云中的水滴体积变大掉落下来。要让积雨云中的水滴体积变大,就要人工使用催化剂。我国人工降雨的催化剂主要有两种:一是干冰(固态CO2)二是碘化银(AgI)。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干冰遇到水蒸气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凝结成水滴降落到地面;或者部分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形成降雨。用高炮将含有碘化银的炮弹打入含有大量积雨云的高空,碘化银在空中扩散使云中的小水滴迅速凝集达到一定的体积后降落。
教师通过人工降雨的分析,复习巩固了相关的物态变化知识,如:升华、凝华、液化、熔化等物态变化又切合生产生活的实际,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将科技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变枯燥为有趣,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案例2、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热和能第二节内能“STS”。
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的进行讲授,学生不易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球温室效应的关系,一知半解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对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这样分析:由于生产生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汽车、炉灶、飞机、火力发电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碳太多不能完全被绿色植物消耗,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包围在整个地球的周围,使地球上产生的热量难于向宇宙中散发,致使地球的温度逐年升高。地球温度的升高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地球的温室效应,是造成厄尔尼诺现象的直接原因,使生态失去平衡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增加了农药的用量。农药的大量使用,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使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地球气候异常,导致一个半球暴雨成灾,另一个半球干旱少雨;地球南北两极冰雪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浸没城市,企鹅和北极熊涉临灭绝。联合国正在推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达成一个新的国际气候变化框架协议,签署《京都预定书》,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教师通过这样的补充讲解,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各种看似孤立的现象之间也存在联系,对经常在电视新闻中听到的“厄尔尼诺现象”、《京都预定书》有一个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冬季雪凌少的年份,夏季农作物和果树的病虫害会比有雪凌的年份严重。因为这些害虫卵没有被冻死,夏季将会大量繁殖。学生会把这些有趣的现象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相联想,破解困惑自己的难题,及时帮助家里做好庄稼的防虫减灾准备,这样他们就会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从而产生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案例3:初三下学期进入复习课,复习课是很难上的,你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他不一定在下面听,往往是事倍功半。如何将枯燥的复习课上成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互动,并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这是我们毕业班的每位教师值得去探讨的现实问题。
我在复习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的相关知识时,在教材上科学世界介绍了微波炉的相关知识,在这里由于是复习课学生已有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将两部分的知识结合起来复习有新意,学生就会感兴趣,复习效果也会好一些。我是这样引导的:微波炉产生的电磁波能使食物的分子运动加剧,相当于是电磁波给食物内的分子补充能量,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会增大,这样物体的内能就增加,温度迅速升高,因此易于把食物煮熟。同学们想:普通的炉具是热量是从外部通过热传递把热量逐步送到食物内部达到煮熟食物的目的,而微波炉的热量是直接深入食物内部加热,当然速度快、效率高。在这里将电磁波和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衔接起来,学生听起来就会有“新”的感觉,从而有了兴趣。
在这里我想到自己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数是来自农村,在农村目前微波炉并不是很普及。但是电磁炉的普及程度高,学生有使用电磁炉的实践经验可结合介绍一下:电磁炉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感应电流(又称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通过其内部电子线路产生交变磁场,当把铁质锅具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感线而在锅具底部产生交变电流(涡流),涡流使锅具内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由于电磁炉的热源来自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递给锅具,所以电磁炉升温快、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安全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绿色炊具。在此也可跟学生交流一下,怎样根据家庭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购买合适的电磁炉。
在这里将分子动理论:热量——内前——温度——电与磁:磁生电——电生磁等相关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培养他们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也让学生初步懂得了一些家用电器的常识。
物理学研究的是力、电、光、热、声等方面的现象,在教学中不论涉及到那块知识,都能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生产的实际相结合,如:光学中透镜知识涉及到眼睛的保护和视力的矫正;声学中声音的感知与助听器原理;力学中杠杆的应用与自行车都是很好的案例。
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 特别是小学阶段,所学的都是最基础的知识,都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那么,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将人类认识知识的过程简约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 同时,学生在感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思考,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往往是万事开头难. 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和这节课如何开始有密切的关系. 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声、色、光、动画等丰富的视听媒体优势,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感知. 而根据需要设计的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学生手眼脑齐动,兴致浓厚地进行自主探究,效果更显著. 在教学“相遇问题求路程”的一课中,在导入部分,我请男同学扮演消防员,女同学扮演护士,分别坐着消防车和救护车到来,并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了消防车和救护车的到来. 学生有了亲身体验的感觉,兴致一下子提高了,注意力也马上集中起来. 我抓住机遇,把复习题、准备题都设计成相关内容,让学生既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又像在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单调地坐着听课. 这样新课刚开始,学生就从坐着听课的被动学习马上转入到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给学生以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活动
创新需要时间,创新更需要空间. 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学“相遇问题求路程”的一课中,其中一个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相向而行”、“背向而行”、“同向而行”. 其实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语言基础,我觉得学生看着字面也能理解这些词语,关键是怎样令他们印象深刻. 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只出示了“相向而行”、“背向而行”、“同向而行”这三个词语,让学生先自己理解,然后找自己的好朋友在教室里走一走. 让学生通过自己走,亲身体会什么是“相向而行”、“背向而行”、“同向而行”. 这样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学习也更有劲头了,难点不攻自破,对新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三、创设操作情境,以动启思
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正方形纸片,几张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一把剪刀. 课堂上,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折、剪、拼等操作活动,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不少学生通过预习都知道怎样剪、拼,甚至不用动手也有了结论. 但每名同学的方法都和书上的一样,学生有自学的能力,却只会照本宣科,不爱动脑筋,这样学到的知识印象不会深刻. 于是我鼓励学生继续剪,继续拼,看谁能想出和课本不同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对于第一个想出新办法的学生,我让他自己到讲台前介绍方法,并予以表扬和鼓励. 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思考得更加积极,讨论得更加热烈了. 学生不仅学得有兴趣,肯积极开动脑筋,而且知道除了课本上介绍的方法之外,还有不少方法能学到知识,这些方法只要肯开动脑筋自己也能想出来.
四、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练、自批、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