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下水现状

地下水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下水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下水现状范文第1篇

(一)调查与评价原则

1、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应遵循资料搜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项目所在场地调查与类比考察相结合、现状监测与长期动态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的深度应满足相应的工作级别要求。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组织现场监测及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对一级评价,还可选用不同历史时期地形图以及航空、卫星图片进行遥感图像解译配合地面现状调查与评价。

3、对于地面工程建设项目应监测潜水含水层以及与其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兼顾地表水体,对于地下工程建设项目应监测受其影响的相关含水层。对于改、扩建I类建设项目,必要时监测范围还应扩展到包气带。

(二)调查与评价范围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的基本状况为原则,并应满足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要求。

1、Ⅰ类建设项目

(1)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应包括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必要时还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2)当Ⅰ类建设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一级评价以同一地下水文地质单元为调查评价范围,二级评价原则上以同一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块段为调查评价范围,三级评价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的基本情况,并满足环境影响预测和分析的要求为原则确定调查评价范围。

2、Ⅱ类建设项目

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区域,其中应特别关注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必要时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以及可能与建设项目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区域。

3、Ⅲ类建设项目

Ⅲ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同时包括Ⅰ、Ⅱ类建设项目所确定的范围。

二、污染源调查

(一)调查原则

1、对已有污染源调查资料的地区,一般可通过搜集现有资料解决。2、对于没有污染源调查资料,或已有部分调查资料,尚需补充调查的地区,可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同步进行。3、对调查区内的工业污染源,应按原国家环保总局《工业污染源调查技术要求及其建档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调查。对分散在评价区的非工业污染源,可根据污染源的特点,参照上述规定进行调查。

(二)调查对象

地下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调点主要包括废水排放口、渗坑、渗井、污水池、排污渠、污灌区、已被污染的河流、湖泊、水库和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等。

(三)不同类型污染源调查要点

1、对工业或生活废(污)水污染源中的排放口,应测定其位置,了解和调查其排放量及渗漏量、排放方式(如连续或瞬时排放)、排放途径和去向、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废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状况等。

2、对排污渠和已被污染的小型河流、水库等,除按地表水监测的有关规定进行流量、水质等调查外,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渠(河)段进行渗漏量和影响范围调查。

3、对污水池和污水库应调查其结构和功能,测定其蓄水面积与容积,了解池(库)底的物质组成或地层岩性以及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进水来源、出水去向和用途、进出水量和水质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池(库)内水位标高与其周围地下水的水位差,坝堤、坝基和池(库)底的防渗设施和渗漏情况,以及渗漏水对周边地下水质的污染影响。

4、对于农业污染源,重点应调查和了解施用农药、化肥情况。对于污灌区,重点应调查和了解污灌区的土壤类型、污灌面积、污灌水源、水质、污灌量、灌溉制度与方式及施用农药、化肥情况,必要时对污灌区的土壤类型、污灌前后土壤污染物含量及累积情况。必要时可补做渗水试验,以便了解单位面积渗水量。

5、对工业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应测定其位置、堆积面积、堆积高度、堆积量等,并了解其底部、侧部渗透性能及防渗情况,同时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浸溶试验、土柱淋滤试验,了解废物的有害成份、可浸出量、雨后淋滤水中污染物种类、浓度和入渗情况。

6、对生活污染源中的生活垃圾、粪便等,应调查了解其物质组成及排放、储存、处理利用状况。

7、对于改、扩建I类建设项目,还应对建设项目场地所在区域可能污染的部位(如物料装卸区、储存区、事故池等)开展包气带污染调查,包气带污染调查取样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25cm~80cm之间即可。当调查点所在位置一定深度之下有埋藏的排污系统或储藏污染物的容器时,取样深度应至少达到排污系统或储藏污染物的容器底部以下。

(四)调查因子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应根据拟建项目的污染特征选定。

三、地质环境现状调查

污染物排放对地下水的污染,其发生、发展主要受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分析研究建设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是开展监测评价工作的基础。

(一)收集资料

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有:①包气带的岩性结构与厚度;②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岩性与分布;③控制含水层分布的地质构造条件;④地下水的补给来源;⑤地下的迳流方向;⑥地下水排泄方式及供水功能;⑦地下水富水地段的分布;⑧工程建设前的地下水水质;⑨建设工程排水下渗与含水层的关系;⑩水源地与建设工程的距离、位置关系(上、下游关系)等。

(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2、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特征与矿产资源。3、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4、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和富水程度;隔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5、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6、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水温。7、泉的成因类型,出露位置、形成条件及泉水流量、水质、水温,开发利用情况。8、集中供水水源地和水源井的分布情况(包括开采层的成井的密度、水井结构、深度以及开采历史)。9、地下水现状监测井的深度、结构以及成井历史、使用功能。 10、地下水背景值(或地下水污染对照值)。

(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天然劣质水分布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地方性疾病等环境问题。

2、地下水开采过程中水质、水量、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3、与地下水有关的其它人类活动情况调查,如保护区划分情况等。

四、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1、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主要通过对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动态监测,了解和查明地下水水流与地下水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预测提供基础资料。

2、对于I类建设项目应同时监测地下水水位、水质。对于II类建设项目应监测地下水水位,涉及可能造成土壤盐渍化的II类建设项目,也应监测相应的地下水水质指标。

3、现状监测井点的布设原则

(1)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井点采用控制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结合的布设原则。监测井点应主要布设在建设项目场地、周围环境敏感点、地下水污染源、主要现状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以及对于确定边界条件有控制意义的地点。对于Ⅰ类和Ⅲ类改、扩建项目,当现有监测井不能满足监测井点位置和监测深度要求时,应布设新的地下水现状监测井。

(2)监测井点的层位应以潜水和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为主。潜水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隔水底板,承压水监测井中的目的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应止水良好。

(3)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2倍以上。

(4)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的具体要求:

①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7个点/层。评价区面积大于100km2时,每增加15km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1个点/层。

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各不得少于1个点/层,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3个点/层。

②二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5个点/层。评价区面积大于100km时,每增加20km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1个点/层。

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各不得少于1个点/层,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2个点/层。

③三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3个点/层。

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1 个点/层,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2个点/层。

注意问题在布设监测点时,要特别注意调查以下内容:

(1)水位埋深 水位埋深是指地面到地下水面的距离。因为各含水层补给来源和开采情况不同,水位埋深可以有明显的差别,根据各测点地下水位埋深数据,可以判定所取水样代表哪个含水层的水质。

(2)采样井基本情况 通过收集资料和调查访问了解井深、含水层埋深、含水层岩性等,判断含水层位置。如果是多层混合取水则不宜选用。同时调查了解井的使用情况,确定是农灌用水井还是生活用水井,是否长期使用等,如果井长期不用或淤塞则不宜选用。

(3)采样点周围的环境状况 调查记录在采样点周围是否有猪圈、臭水坑、牛羊等牲畜圈,是否位于菜园内等。这些地方三氮含量一般较高,不能代表区域地下水质量,最好选用农田中经常使用的灌溉井。

上述内容应详细填写在监测点(机、民井)调查卡片中。

4、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点取样深度的确定

(1)评价级别为一级的Ⅰ类和Ⅲ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监测井(孔)点应进行定深水质取样,具体要求:

①地下水监测井中水深小于20m时,取二个水质样品,取样点深度应分别在井水位以下1.0m之内和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约3/4处。

②地下水监测井中水深大于20m时,取三个水质样品,取样点深度应分别在井水位以下1.0m之内、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约1/2处和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约3/4处。

(2)评价级别为二级、三级的Ⅰ类和Ⅲ类建设项目和所有评价级别的Ⅱ类建设项目,只取一个水质样品,取样点深度应在井水位以下1.0m之内。

5、监测内容

(1)水质 自然界中影响地下水质量的有害物质很多,不同地区工业布局不同,污染源类型差异大,污染物种类也各不相同,因此,地下水质量因子的选择要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而定,选择对生物、环境、人体和社会经济危害大的参数作为主要评价对象。

通常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其地下水水质监测主要考虑能够反映地下水正常的水质状况及建设项目的特征污染物两方面就可以了。监测因子一般选取PH、Cl-、SO4=、NO3-、NO2-、NH3+、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等。特征污染物则与具体工程项目有关,常有F-、As、石油类、挥发酚、Cr+6、Hg、Pb、Cd等。卫生指标选用大肠杆菌数和细菌总数两项指标。监测因子的选择关键是能选准工程项目的特征污染物。

进行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时,为了能全面评价地下水水质,应选择以下监测项目中的二十项以上:

Cl-、SO4=、NO3-、NO2-、NH3+、F-、PH、总硬度、矿化度、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氰化物、As、Cr+6、Hg、Pb、Cd、Fe、Mn、Ag、Mo、Se、大肠菌群等。必要时还应监测反应评价区水质主要量问题的其他项目,如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有机氯、有机磷、苯类、溶解氧、耗氧量及其他的工业排放有机物质。

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项目的选择,应根据建设项目行业污水特点、评价等级、存在或可能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而确定。即评价等级较高,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可适当多取,反之可适当减少。

(2)水位 水位是确定地下水流向的重要因素,应通过水准仪进行测定。当不具备条件时,要测量其水位埋深。

(3)水温 水温是确定含水层埋深、循环深度及补、径、排条件的重要指标。当水温出现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判断取样工作的正确性,水温应现场测定。

6、现状监测频率要求

(1)评价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应在评价期内至少分别对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一次。

(2)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对于新建项目,若有近3年内不少于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进行至少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对于改、扩建项目,若掌握现有工程建成后近3年内不少于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观测资料,也应在评价期内进行至少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若已有的监测资料不能满足本条要求,应在评价期内分别对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一次。

(3)评价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应至少在评价期内监测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并尽可能在枯水期进行。

7、地下水水质样品采集与现场测定

(1)地下水水质样品应采用自动式采样泵或人工活塞闭合式与敞口式定深采样器进行采集。

地下水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字] 地下水污染 水资源 治理技术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158-2

水资源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之一,但经过我们人类长年累月对水资源的过度索取和污染,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性的一个重要问题。

地下水是人类可用的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地下水资源量占了总水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占全国总用水量的五分之一,是我国大约7成的人口的主要饮用水源。

地下水的特点是水质好、分布广, 因此得到广泛利用。可见地下水资源对我国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地下水还是维持水系统平衡的重要保障,支撑着整个大自然的正常运作。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地下水污染的程度日益严重。现今,如何治理地下水污染已经成为全社会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本文就分析我国地下水的污染现状,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治理措施,希望为我国在地下水污染的治理上提供一点帮助。

1 我国的地下水的污染现状

近年,我国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环境受到污染,有部分地区污染严重到已不宜饮用,且污染程度每天都在加深。

根据最近的水质监测报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水质都在不断恶化。其中,以北方城市地区最为严重,污染元素多且超标率高,主要污染超标因素有矿化度、总硬度、氟化物、氯化物、细菌和大肠菌群等。

除了以上的无机污染物之外,还有例如苯并花、氯代烃等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部分重污染区水质污染属于严重超标,超标原因多为硬度、汞、铬和氨氮含量较大等,该地区地下水的水质已不宜人类饮用,其中汞和铬等有毒有害物质更会对人体造成直接损害。

2 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技术措施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人们总结出了比较系统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以下我们就列举一些比较有效的措施:

2.1 物理处理法

顾名思义,物理处理法就是采用物理手段来治理受污染的地下水,物理处理法主要有屏蔽法、被动收集法和水动力控制法三种方法。

(1)屏蔽法

屏蔽法的做法就是在受污染的地下水体周围建立起各种物理屏障, 以防止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在通常情况下屏蔽法只作为地下水污染治理初期中的一种临时性控制办法,除了对小范围的带有剧毒的重度污染物时进行屏蔽时才作为永久性的办法。

(2)被动收集法

被动收集法就是在地下水流的下游部分挖出一条沟道,目的是利用设置在沟内的收集系统将漂浮在水面的污染物质统一收集起来然后方便集中处理。

(3)水动力控制法

水动力控制法是通过向含水层注水或者抽水从而使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发生改变, 运用井群系统来将受清洁的水体与受污染的水体分隔开,有效地保证清洁水体免受污染,根据井群系统布置方式的不同,水力控制法又可分为上游分水岭法和下游分水岭法。

2.2 化学处理法

(1)加药法

将化学药剂通过井群系统注入到受污染的水体中, 例如添加氧化剂使有机物降解或沉淀无机化合物,注入中和剂用来中和酸、碱性溶液等。

(2)冲洗法

是治理有机烃类污染的有效办法,可分为蒸汽冲洗、空气冲洗或者酒精冲洗等。蒸汽冲洗是通过令机物热解,逼使挥发性组份溢出。而空气冲洗就是将空气直接注入受污染水体的底部, 然后空气在水中上升时,会携带污染物中的挥发性组份一同溢出,最后再用集气系统统一将气体收集起来进行处理。

(3)土壤改性法

通过把有机改性物质和原位注入表面活性剂注射到土壤的粘土层中,促使粘性变成有机粘土,而有机粘土的特性就是能有效吸附有机污染物,对改善水质很有帮助。

(4)射频放电加热法

通入电流到受污染水体中使水中的污染物降解。

2.3 稳定和固化技术

稳定化技术是指将污染物的有害性转化为毒性较小甚至无毒性和不易溶解的状态。而固化技术是指将液态的污染物质包起来变成颗粒状或块状的固态,从而使污染物难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也难以对环境作出破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稳定化技术与固化技术融合运用对控制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使其变得稳定有很大效用。

稳定、固化技术的步骤是:

1、中和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的酸碱度;

2、破坏金属络合物;3、控制金属的氧化还原态;

4、转化成毒性低、不溶性的稳定形态;

5、最后使用固化剂令污染物转变成相对稳定的固态物。

2.4 抽出处理法

抽出处理法指的是我们将地下受污染的地下水通过抽水系统抽到地面来再进行治理的方法。这种方法能直接有效地治理受污染的地下水,由于已经把地下水抽到地表,则可以按照地表水的治理方法来治理:

1、物理法,包括过滤法、吸附法、反渗透法、重力分离法、空气吹脱法、气提法和焚烧法等;

2、化学法,包括混凝离子交换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法和中和法等;

3、生物法,包括厌氧消化法、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和土壤处置法等。

虽然抽出处理法直接有效,但毕竟要将地下水抽到地面上,需要的人力物力和专业器械肯定不少,导致治理成本升高,如果抽取的过程处理不善还有可能会引起地面塌陷等问题。

2.5 原位处理技术

原位处理技术是当下最受重用的治理技术之一,原位处理技术分为物理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其拥有治理费用相对低下,有效减少水体中污染物,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等优势,是一种综合性能很不错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原位处理技术。活性渗滤墙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物理化学处理法,活性渗滤墙一般运用在地下储水层中,它的原理是当地下水通过活性渗滤墙时,活性墙体的物质与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接触产生物理化学反应,然后污染物被消除,从而达到修复的目的。而生物修复就是其中一种最常见的生物处理法,它的原理是通过利用原生微生物对污染区域产生微生物反应,从而达到降解污染物质的目的。一般原生微生物进行降解污染物的能力不高,降解效率偏低。因此,我们必须专门培养一些拥有高降解能力的特异微生物。将这些高效的特异微生物添加到受污染的地下水中来降解那些难降解的有机物,从而使污染的地下水得到有效净化。

3 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措施

对于改善地下水污染的状况,只是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预防措施从源头控制地下水污染,尽量做到防治结合,把污染的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这样才可以令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效果事半功倍。

(1)建设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地下水污染进行全面监管, 事实证明,仅凭借现有的法律法规是不足以解决现时严重的地下水污染状况的,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逐步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在对地下水环境污染的监管工作上拥有更为完善的法律凭据。

(2)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地下水监测网络,为了时刻能对水环境质量进行检测,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增加负责监测地下水环境的基础设施, 使监测设施形成一个地下水环境监测系统,从而不断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达到更方便、及时地对地下水进行检测的目的。

(3)进行系统的全国地下水污染情况调查,开展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工作水质总体状况、污染来源,划分地下水质量区域,科学制定水资源保护与防治规划。因此急需开展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并建立地下水污染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4)设定全国地下水污染预警与应急预案,实现大区域范围内的地下水污染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对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地区及时预报,使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地下水污染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的蔓延。

(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信息媒体及培训班等不同宣传手段提高全社会对地下水污染危害的认识,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提高公众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

4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我国地下水的污染现状,提出了一些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和预防措施,目的就是为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提供建议。对于已经受污染的地下水,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采用有效的治理措施,同事还要查明和整治污染源,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治理技术,研究出更加有效、更有效率的治理技术措施,为任重道远的地下水治理事业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梁亦欣,刘祥,于鲁冀.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趋势[J].科技信息,2007,(27):584.

[2] 张秀芳.我国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地质,2002,14(3):40-42.

[3] 路青艳,李朝林,李涛.我国地下水污染概况[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质,2006,24(5):317-320.

[4] 陈秀成,曹瑞钰.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进展[J].中国给排水,2001,17(4):23-26.

地下水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下水;现状分析;保护对策;德州市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4-0150-02

一、基本情况

1.气候气象。德城区位于德州市的西北部,面积539km2,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的特点。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具有显著的季节性,且时空分布不均,年内降雨量70%以上集中于汛期。1―5月多年平均降雨量81.4mm;6~9月多年平均降雨量414.4min,占全年降雨量的76%;10~12月多年平均降雨量49.2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70.6mm,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28倍。由于降雨总量不足,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导致德城区水资源奇缺,市区供水为深层地下水和黄河水。

2.水文地质。德城区地层主要是巨厚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松散岩类孔隙水丰富,主要含水层组可划分为三层。第一含水层组:埋深0~60米,含水层底板埋深30~50米,厚10~20米,该层地下水称为浅层地下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及农村生活用水;第二含水层组:埋深60―200米,含水层厚度20米左右,该层地下水称为中层微承压咸水,利用价值不大;第三含水层组:埋深200~500米内的地下淡水,含水层厚度15~40米,本层为深层地下水,单井出水量大,主要用于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

二、浅层地下水动态分析

1.动态变化。根据2007年德城区地下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1~3月份地下水水位变化较小,从春灌开始至5月底,浅层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地下水埋深降至年内最低点9.08m。随着汛期降水补给量的增加,地下水水位逐渐回升,至年底回升到次年最高点。

2.地下水动态变化。从1975―1993年德城区地下水埋深年际变幅较小,埋深在2.46~2.77m之间波动。1994年~2000年埋深呈逐年下降趋势降幅较大,到2000年埋深降至5.18m。2001.2004年埋深年际变幅较小,地下水年平均埋深在6m以内。自2004年后德城区浅层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由于2006年降雨量偏少(全年降雨量仅为296.9mm),出现了严重的旱情,地下水位降至历史最低值86m,

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主要受大气降雨、地表水水体的灌溉和地下水的开采等因素影响。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规律一般为:1-5月份降水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大,地下水埋深逐渐下降;随着汛期降雨量的增多、河道水量的补给和开采量的相对减少,地下水埋深逐渐有所回升,周而复始。

3.地下水降落漏斗分析。德城区地下水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地下水开发量的加大,局部地区出现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地下水埋深≥6m)。根据浅层地下水观测资料显示,1986年开始德城区的抬头寺乡出现漏斗区。自1996~2004年,浅层地下水呈逐年下降趋势,2004~2007年浅层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特别是2006年德城区降雨量严重偏少,全年降雨量仅为296.9mm,比多年降雨量偏少45%(根据历年降雨资料分析属于56年一遇干旱年)。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及近几年降水的偏少,浅层地下水被过量开采,形成大面积的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区。2007年德城区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为7.5m,抬头寺乡浅层地下水埋深达15m以下,赵虎镇西部浅层地下水埋深也在12m以下。超采现象比较严重,全区降落漏斗面积已达506km2。

浅层漏斗区形成及扩展成因有:首先,气候持续干旱、降雨量偏少。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城区气候处于湿润周期,降雨量充沛,但自70年代中期德城区转入干旱周期,降雨量持续偏少。1952―1977年德城区平均降雨量为590.2mm,1978―2007年德城区平均降雨量为501mm,比1952-1977年偏少15.2%。其次,浅层地下水采、补失调。一是不透水面积比重很大,径流系数明显偏高,降雨大部直接进入河床。近年来,由于城市内有大量的人工构筑物,水泥化铺路使城市地面吸收雨水和雪水的机会被阻,城市的地下水位回升难。二是随着城市化及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工、农业及城镇人口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当地地表径流又不充足,供水水源只能依靠地下水和黄河水。因此农业灌溉主要依靠井灌抗旱,致使该漏斗区的地下水长期超采,又无法引水补源而导致采补失调。造成地下水漏斗中心区逐年加深并向周边扩展。三是粗放的农业灌溉方式,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地下水年开采量75.7%。目前农田灌溉仍主要采用传统粗放的灌水定额高而利用率低的大水漫灌方式,造成水资源浪费。

4.地下水超采的危害。浅层地下水常年超采造成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常常引起机井吊泵,增加工、农业取用地下水成本;地面附近含水层很容易疏干,易出现植被退化、土壤沙化等环境现象,造成大面积地面沉降。

三、深层地下水动态及灾害分析

深层地下水是不可再生资源,补给量很少,属于严格控制开采资源。

1.地下水开发利用史及现状。德城区内深层地下水开采始于1965年。1980年前,成井深度350m左右,1980~1985年,成井深度增加到400―500m,目前开采深度已达到了800m。自1985年,区内深层地下水开采量远远超过了可开采资源量,一直处于超采状态。1985年后,针对城市用水供需矛盾和深层地下水位迅速下降的严重情况,市政府采取了引黄补欠的措施,兴建了日供水能力40000m3/d的第三水厂,并且限制500m深度内再成深井,但是由于500m以下含水层组地下水的超采,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仍向纵深方向发展。

据2006年地下水开采量资料统计,区内目前共有开采深井263眼,主要开采层为第三层及以下含水层组,主要供给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开采井主要分布于德城区陈庄、长庄地段;其次分布于二屯、开发区宋官屯、于官屯地段;地段开采井数量较少。全区平均深层地下水平均埋深95米,城区范围内平均埋深达到105m。

2.年内动态变化。深层地下水年水位变化趋势与开采量的大小十分密切。3―7月份,由于深层地下水连续开采,且开采量大,漏斗内压力水头急剧下降;7月至翌年2月由于大量引黄,部分企业深机井关闭,开采量明显减少,随着城区开采量的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有所回升。回升幅度较小(≤1.0m)。

3.多年动态变化。德城区深层地下水1965年初始埋深 2.0m左右,随着深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开采强度加大,深层地下水位呈单边持续下降趋势。自1978~2005年水位下降78.24m,平均年降速2.7―3.1m/a。

4.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现状。德城区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属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根据2000~2001年深层地下水位资料显示,区内地下水降落漏斗已与衡水地下水降落漏斗、沧州地下水降落漏斗连接,漏斗总面积约4577.5km2。成为华北大漏斗的一部分。

5.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与发展。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形成于1970年,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1965年以前,南运河是区内主要供水水源,但由于运河断流,1965年以后,开始开采深层地下水为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随着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的不断加大与时间的不断延长,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不断在纵向与横向上加深发展。

德城区1965年前。深层地下水位埋深2.0m左右,1970年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已形成。到1973年降落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已达30.0m,1978年,降落漏斗中心水位埋深41.5m,1985年后,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深机井数量急剧增加,深层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到1990年降落漏斗中心水位埋深76.23m。随着深层地下水的不断超采,到2000年,降落漏斗中心水位埋深105.3m。目前,德城区全区539 km2均在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范围之内,漏斗中心位置位于陈庄乡张庄一带,水位埋深129.2m,等水压线呈漏斗状。

四、地面沉降

1.地面沉降现状及发展。德城区地面沉降发生于70年代后期,随着城区深层地下水长期过量开采,沉降量逐渐增加,地面沉降范围在不断扩展。1991年10mm沉降线位于城区,漏斗总面积67km2;2000年10mm沉降线圈闭面积2037.5km2;2005年地面沉降漏斗范围和程度不断加大,400mm沉降线圈闭面积扩大至260km2;2006年400mm沉降线圈闭面积扩大至344km2附近。

据2007年资料统计,沉降量大于250mm的面积已达4438km2,最大累计沉降量1081mm。沉降速率大于10mm的沉降面积为4120km2。沉降中心在国棉一厂院内,15年累计沉降量为992mm,多年平均沉降速率为66.1mm/a,2005~2006沉降速量为56mm。城区各观测点多年平均沉降总量(1991~2006年)为710.5mm,年均沉降量为47.4mm。根据地面沉降监测数据,市区累计沉降量明显小于市区沉降量,建筑物沉降量与周围地面点沉降量无明显区别。

2.地面沉降的危害。地面沉降是一种缓变过程。一般发生得比较缓慢而难以明显感觉,当沉降量累计到一定程度,它所造成的危害就会显现出来,影响沉降区内人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给政府经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地面沉降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种情况:毁坏建筑物和生产设施;不利于建设事业和资源开发;城市排水不畅;河堤下沉,河道防洪能力降低;给水供气管道安全受到威胁;铁路安全受到威胁;地面高程资料大范围失效。

五、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漏斗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对策建议

1.优化城市供水结构,提高引黄河水供水能力,扩大自来水供水量;科学有序地封停自备井,限量开采深层水和深层优质、热温矿泉水,严格控制开采量。

2.积极开发替代水源,提高城市污废水处理能力;拦蓄雨洪资源;做好规划,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

3.进一步加强节水工作,强化节水意识,挖掘节水潜力;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新设备、新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地下水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水资源利用;问题;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ock city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the city, city of the futur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requirement, to take measures to deal with.

Key words: Ground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Probl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6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磐石市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西南部低山丘陵区,地处松嫩平原向长白山区的过渡地带。磐石市城区人口12万,2011年城区GDP实现40亿元,是吉林市的重要城市之一。

磐石市城区是一座较为贫水的城市,周边没有规模较大的水库及河流,因此,城区供水水源仅限于地下水。

1地下水资源概况

1.1地下水资源量

磐石市城区地下水资源量主要指磐石市城区及其周边60km2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量。

50%保证率时,地下水资源量为1453.66×104m3/a; 75%和90%保证率时,地下水资源量 1.2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

磐石市城区地下水50%保证率时,可开采量为1308.30×104m3/a;75%和90%保证率时,地下水可开采量分别为980.11×104m3/a和939.17×104m3/a。

2 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目前,磐石市供水公司供水量584×104m3/a,自备水源供水量150×104m3/a,总供水量734×104m3/a。

在50%保证率时,可开采剩余水量574.3×104m3/a;在75%和90%保证率时,可开采量剩余水量分别是246.11×104 m3/a和205.17×104 m3/a。而且,剩余开采量70%集中在城区南部,南部地下水含高猛铁超标,不适合作为生活用水,若作为工业用水,需经处理才可应用,但费用高。

3 存在主要问题

3.1节水意识淡薄

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重视下,加大了节水宣传力度,并对节水型器具及节水先进技术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部分用水户和市民中水忧患意思淡薄,跑冒滴漏、长流水、浪费水现象比较普遍。

3.2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用水方式多为一次性用水,工业用水重复率几乎为零;城区自来水管网漏失率高,达到32%,损失水量186.88×104m3/a。

3.3供水能力低

城区供水系统水源单一,无法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4 措施

根据《磐石市城市总体规划》相关数据,2020年、2030年城区人口分别达到16万人和23万人,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65亿元和102亿元。不同规划水平年的城市综合需水量见下表: 单位:104m3

目前,磐石市城区供水能力仅734×104m3/a,加上实际可开采资源量也远远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

4.1 引用地表水作为主要水源

应尽快研究制定引地表水作为城市主要水源工作,以缓解城区水资源短缺矛盾,保障城区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比如引辉发河入磐石项目,应早日立项。

4.2 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水资源

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科学利用,一是采取分质供水措施,确保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发展节水型企业,关停高耗水、重污染企业;三是调整工业布局,使之与水资源可利用量相匹配。

4.3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有效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短缺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应大力倡导全社会节约用水,鼓励使用节水型器具和先进的节水技术,提倡污水资源化,有效利用中水,不断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加大投入,改造城区供水管网。

4.4加强水法规宣传,强化资源意识

地下水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防水工程地下工程渗漏水防水措施

1 目前防渗漏水的工程现状

经过了多年的隧道建设经验来看,我国虽然有了多年的隧道建设经验,也修建过秦岭隧道等一系列耗时长、工程量大的工程,也总结了不少关于地下工程和隧道建设的经验,但是就仅仅从隧道的防水措施上来看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和完善,防水建筑设计以及建筑工程上总有一些防水缺陷,时常有水渗漏的情况出现。建设部曾于 1998年对全国10 个省市210 个混凝土衬砌的地下室进行调查,发现渗漏水工程占半数以上。上海地铁新客站施工时就发现顶板、衬砌有裂缝及漏水,经过堵漏后又出现多处渗漏1991 年兴建的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变电站、上海地铁徐家汇车站等,虽在防水设计方面作了比较周密的考虑,但因未能全部实施,还是出现了严重的渗漏水,此外,我国的各种公路、铁路、水底隧道和地下铁道以及各类人防工事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渗漏病害。,全国的多座铁路隧道中,有近三分之一数量的隧道存在着水的渗漏问题。细微的渗水问题看似是小事,但是水滴石穿的古训一直存在,经过长时间的渗水侵蚀,会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大大的降低,契合面和围岩的间隙变大,导致对于自然力如地震的抵抗能力减弱,从而出现较大的安全隐患。更加严重的是隧道行车道上衬砌面造成破坏,主要的表现是混凝土的翻浆冒泥,不得不限速运营同时也降低了隧道内各种设施的机能,恶化了隧道的环境。另外,数千公里的人防程自70 年代修建以来,由于工程质量差,目前除少数大城市的一些工程经维修处理利用外,其它城市大部分由于渗漏水病害,未充分利用,难以发挥其战备作用及社会效益。近年来,南方山岭地区由于发展当地交通事业的需要,修建了许多公路隧道,而这些山岭公路隧道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许多渗漏现象,有的甚至还很严重。这种情况若不治理好在很大程度上将制约当地公路交通的进一步发展。

2 隧道及地下工程出现各种渗水问题的原因分析

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因素导致的,下面就形成的常见的主要的质量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2.1 在勘探和设计方面。

我国在隧道的勘探和设计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1986年之前,国家对于隧道设计没有明确的规范,在当年的7月1日以后才有了“防、排、截、堵”等总的方正和方略。这个技术规范原则明显的不够细致,对于某些设计安全上的规范模棱两可,足见我国的建设部门没有进行规范的实地调差以及充分总结吸收以往隧道建设的经验,从而做出的一个不系统部科学的原则和规范。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防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防水设计、防水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密切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隧道与地下工程时,往往只重视建筑和结构上的要求,而忽视了防排水的设计要求在防水设计之前,对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了解得不够仔细,对衬砌周围地下水源、水量、流向及水质勘察不全此外,还缺乏反映防水材料性能的室内试验数据,对结构抗渗、抗腐蚀未作具体要求,防水设计费也偏低。总之,在设计中存在上述问题,则很容易使隧道及地下工程渗水的现象。

2.2 施工方面

在施工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管理部够科学,没有一套合理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大致导致的。在技术方面过于墨守成规整齐划一,没有因地适宜的来进行施工地点的分析、设计、施工。有些在施工前期就造成了较大的渗水隐患。在隧道开挖前期的爆破阶段爆破效果过差,造成隧道面光洁度不够,导致了混凝土路面难以进行防水板的设置,即使设置上了,也会有缝隙的存在,焊缝不牢固是普遍的现象。

2.3 材料方面

目前国内许多生产防水材料的厂家由于其设备陈旧,原材料选择不严、工艺落后,而致使质量较差尤其缺乏材料的基本性能试验,又无长期耐久性试验数据,有些产品不符合国家、省、部标准,无国家认可的产品许可证及质检部门的检验报告。使用这样的产品,很难保证长期防水质量的要求,所以在选用防水材料时,应严格把关。

2.4 在工程监督管理方面

工程监督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了工程在建设设计初期就埋下了安全隐患,或是在施工过程中的细节管理不到位,在最后验收的时候又马马虎虎,最终导致了渗水的问题,而在经过检验和监理的同时,又没有科学的方式方法,导致成本的上升,所以,在这一方面存在的缺陷较大。

3 隧道地下工程防治措施

3.1 良好的工程设计

在公路隧道的设计当中,一定要考虑到水是无孔不入的。无论是地下水,还是雨水,都会穿过各种各样的岩体,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综合治水是公路隧道设计中永恒的话题。我们一定要确定的防水设计原则是《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的前提下,设计规划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要设置PVC防水板,防水板最好采用具有韧性好、阻燃、抗冻裂性能、易铺设的产品,最好厚度在1.2ram左右。在防水板铺设前应在初期支护表面铺设土工布,PVC防水板采用无钉铺设,防水板接头质量采用充气检验。PVC防水板的设置是整个隧道防水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隧道使用及衬砌结构的安全。

3.2 科学的工程管理方法

目前在公路隧道设计当中使用较多而且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新奥。其隧道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和原则是各类施工方式的基础,比如动态施工法,工程监理法的设计都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总得来说呢,新奥法就是要依据设计规范、施工之前的调查状况、以及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类比设计。加强在公路隧道设计中对新奥法原理的理解即是,“设计、施工、量测、设计”的步骤的循环,则是新奥法的根本所在,属动态信息管理。在工程设计当中加强监控量测工作的策划,按规定进行量测、科学分析、信息及时反馈,指导工程施工是极为重要的。

3.3 防水技术措施

用新奥法构筑隧道时,在初期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防水层来解决防水问题,普遍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方法,目前构筑防水层主要有下列方法。

喷涂防水膜在初期与二次衬砌之间喷涂防水膜。这样形成的防水膜要求初期的底层比较平整,否则,将影响防水膜的附着力,降低防水效果。所以,这种防水层只适用于没有涌水和滴水的隧道。

此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防水膜厚度较难控制此外,由于这种防水层完全隔断水的渗漏而不能把水疏导排出,所以二次衬砌结构要承受外水压力。设置防水隔板平板或带肋板在初期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平板或带肋板,平板材质为聚乙烯或聚醋。采用平板作防水层的优点是能在涌水条件下施工,质量易于保证,对初始层的平整度的要求比喷涂防水膜法低。

采用带肋板作防水层的特点是不仅可以隔断渗漏水或涌水,并且还可以把隔断在板后面的水疏导出,即在墙基部设置集中导水管把水排出。因此用本法时,二次衬砌一般不会受到外水压力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克服了因隧道超挖而造成的防水难题。

4 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于隧道地下工程渗水漏水现状的分析以及综合治理措施的提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工程质量会随着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材料开发的提高而提高,让我们未来隧道工程越来越好的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