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

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特征;差异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经济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通货膨胀现象更是成为了各大学者研究的焦点。虽然二者是相对概念,但同时也有一定的联系。如何有效的规避经济风险是经济学中应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通货膨胀概述

1.通货膨胀的概念

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指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了物品在流通中的需求量,这样纸币就会不值钱,而物价也会随之上涨,是一种不正常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是当今社会的特殊现象,因为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时代才会出现通货膨胀,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时代下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要判断是不是通货膨胀现象,首先要看物价上涨的情况,如果是一种商品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就只是个别物品的供求情况;如果只是一时的物价上涨,也不能说明这是通货膨胀现象。只有在一定时期内,物价持续上涨,纸币持续贬值时才断定为通货膨胀现象。

2.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对于出现通货膨胀的经济现象,其对社会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会促进经济的增长,政府会采取一定的手段,加大财政的投资,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的增长,但是,如果通货膨胀发展得过于持久,就会对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经济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通货膨胀现象一旦爆发,那么对于社会上那些固定收入者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而那些收入不固定的人员却可以从中受益。而债权人也会因为通货膨胀受到损失,相反,债务人就会从中受利。

3.通货膨胀的成因

社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经济现象是由很多原因导致的,大概分为四点。

(1)需求扩张成因

在社会供求关系中,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话,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那么势必会造成物价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造成社会供求关系紧张的局面可能是因为货币的发行。如果货币大量发行,流通在市面上的纸币不值钱,那么势必会出现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进而引发通货膨胀。如果总需求持续增长,但是总供给服务却在增加,那么供需矛盾紧张也势必会爆发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成因

当人们要求提高自己的工资,那么企业的雇佣成本提高,势必会让商品的价格提高,如此一来,物价上涨也势必会引发通货膨胀。还有可能市场出现了垄断行为,一些利益商为了谋取高额利润就会垄断商品的价格,当价格的上涨速度超过了其成本支出的增加速度时,也容易引发通货膨胀现象。

(3)结构性原因

所谓结构性原因,不是因为供求矛盾和成本推动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经济结构的因素导致的通货膨胀现象。例如,一种关键性的商品由于供求比例失调,导致商品供不应求,这样一来,该种商品的价格势必会大幅度上涨,由于关键性的商品的价格变化也会带动其他商品的价格上涨。这样一来,那些发展较快的部门的工资也会上调,而其他部门为了赶超其步伐也同样上调工资比例。但是企业的成本投入增加,生产率却没有提高,物价水平也会随着增加,经济结构失衡最终也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4)货币供给量过多

在通货膨胀现象的研究领域中,有些学者持现代货币主义通货膨胀理论,该种观点认为如果货币供给量过多的话,也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这对社会的资源配置以及市场运行的规律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二、通货紧缩概述

1.通货紧缩的概念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的经济现象,指的是流通货币减少,而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却普遍降低。对于通货紧缩的概念,经济学家们各执己见,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对于其含义可以归纳为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即流通货币减少,供给量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下降,且物价也随之下跌,经济衰退;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货币现象,主要表现就是货币供给量减少,物价下降;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主要就是指物价的全面下降。无论哪种观点,总之通货紧缩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商品和劳务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下降的现象。

2.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

对于出现通货紧缩的现象,人们并没有像通货膨胀那样重视,认为该种经济现象的危害较小,实则不然,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同样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危害。

通货紧缩会加速经济的衰退,由于物价全面下降,各种商品的价格也随之下降,势必会让各大企业损失惨重,企业没有赚取足够的利润,会让很多商品停产,长此下去很多企业将倒闭,社会经济也必然受到影响。通货紧缩还会导致很多人员失业,企业倒闭,必然会遣散一些员工,造成人员闲置。商品价格下跌,物价下降,那么对于债务人来说也无疑是个重大打击,债务负担也会影响他们正常的投资活动,一定程度上也对经济增长造成了负面影响。长此下去,可能还会引发银行危机。因此,其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一旦出现通货紧缩的现象,国家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及时应对。

3.通货紧缩的成因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比,其成因较为简单,主要是货币供给量引发的不正常经济现象,大致概括为以下两点。

(1)供给方面

通货紧缩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物价下降,商品价格严重下跌主要是由于供大于求,企业生产的产品被闲置,人们对此的需求与产业生产的供给发生了严重的不平衡,供给过剩势必会导致物价下降,引发通货紧缩。尤其在2002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紧缩的现象,当时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很多企业盲目投资和建设,造成了生产能力的过剩。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当时并没有很好的解决,长期下去,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和闲置,经济效益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2)需求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开放起来。但是,我国居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从消费角度分析,大多数居民都将目光放在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对于其他产品的消费仍然比较保守。居民的消费需求与商品的供求不成正比,也势必会引发通货紧缩的现象。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供给能力过剩也会减少其投资需求,商品大幅度降价会让很多企业受到严重的损失,其经济利益不能很好的实现,势必也会影响企业的投资需求。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异同

笔者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均做了上述的相关阐述,虽然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两个特殊的经济现象,但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

(1)含义不同

二者的含义不同,是两个不同的经济学理念,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是货币发行量大于社会商品所需的数量,造成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而通货紧缩则是由于物价持续下降,导致的货币升值的现象。

(2)实质不同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通货紧缩则恰恰相反,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3)表现不同

二者的表现明显不同,通货膨胀最主要的表现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而通货紧缩则是物价持续下降,货币相对来说升值。

(4)产生的原因不同

出现通货膨胀现象主要是社会需求方面出现变化,供不应求时自然会引发通货膨胀。当各种成本增加时,产品价格也会随着上调,物价也会上涨。货币发行量过多,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均会引发通货膨胀的发生。

而通货紧缩的发生原因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主要由于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因而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此外,国外经济危机以及货币的供应量增长乏力等因素也是引发通货紧缩的重要因素。

(5)危害性不同

二者的危害性不同,通货膨胀的发生,对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增长都有了很大的影响。人们手里的钱不值钱了,其实际收入也会减少,生活水平自然下降;而债务人从中得利,债权人损失严重。通货紧缩发生时,在短期内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物品价格下降,人们购买力也就增加。但长此下去,就会大大减少投资方的投资需求,生产投资减少,社会经济也不会发展,对社会和居民生活都会造成影响。而此时,债务人负担加重,债权人从中受利。

(6)解决方法不同

由于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性质不同,其解决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必须要实行相应的从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的发行量,控制信贷规模。而对于通货紧缩,国家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应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

①抑制通货膨胀的相关对策

首先,国家应积极调解和控制社会的总需求。其中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只有合理的调解,以达到供求关系平衡,才能很好的控制通货膨胀的现象。政府部门应合理制定相关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收支平衡,控制货币的投放,让货币供给量与商品流通的货币量相适应,避免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其次,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国家在相应控制社会总需求的同时,也要注重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不能一味的控制需求量,而减少供给量,这样治标不治本,还会引发通货膨胀的现象。政府和相关企业都要合理控制成本的投入,减少成本,扩大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②抑制通货紧缩的相关对策

针对通货紧缩的现象,国家也应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促进企业的投资需求。同时扩大内需,积极促进居民的正当消费。还要适当增加货币的供应量,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

目前我国是市场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应遵循其发展规律,有效地实行宏观管理。加大改革力度,对于那些损失惨重的企业积极扶持,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减轻其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完善我国各项保障制度,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让居民可以正当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

2.联系

二者虽然含义不同,性质不同,危害不同,但也有必然的联系,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转化。首先,二者都是社会的供求关系出现了不平衡而导致的不正常的经济现象,都与货币发行量息息相关。其次,二者的不正常的经济现象均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此下去,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需尽快抑制。

虽然二者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周期的两个阶段,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转化是在一段时期内,国家全面的、持续的、大幅度的价格上升转化为全面的、持续的、大幅度价格下降的过程。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呈上升的趋势,美国工业开始了飞快的发展,经济进入了繁荣期,直到1929年美国出现通货膨胀现象。但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股市暴跌,物价也全面下降,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

而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转化的过程也是在一定时期内,国家一旦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现象,各国政府会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来抑制形态的恶性发展,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复苏经济,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也会随之到来。

因此,二者虽然是不同的经济学概念,不同的经济现象,但是二者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互相转化,联系密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焦点话题,二者是在供求关系不平衡条件下出现的不正常的经济现象。本文阐述了二者各自的相关概述、产生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对策分析,并分析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可见,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很多因素不受控制,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因此,一旦发现任何苗头,国家应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避免其严重危害社会的经济。

参考文献:

[1]齐晓安,李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轨迹、特征及差异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22~23.

[2]杨林.中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周期性循环研究――基于经济制度扭曲的视角[J].兰州大学学报,2011(22):55~56.

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范文第2篇

[摘要]2012年年初以来,我国通货膨胀表现出总体水平较低、CPI温和增长、PPI持续负增长以及CPI与PPI持续背离等方面的特征。出现这些特征有国际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问题仍未解决、刘易斯拐点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价格传导机制不畅等多方面的原因。新时期的通货膨胀特征可能对市场主体的消费和投资行为、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在总结通货膨胀特征、原因和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通货膨胀形势下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通货膨胀;特征;背离;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2-0126-02

物价稳定是维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稳定企业生产发展和保障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重要条件,各国政策制定者都把维持适度的通货膨胀作为其政策目标。近年来,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和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我国通货膨胀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正确认识通货膨胀表现出的新特征,分析新特征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1当前通货膨胀的特征

通货膨胀反映的是物价总体水平,学界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有多种,主要指标包括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GDP平减指数等,其中应用最广、最受重视的是CPI和PPI。通过分析近两年我国CPI和PPI的走势可以看出,当前通货膨胀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其一,总体价格水平不高。2012年1月以来,CPI均值为26%,PPI均值为-19%;2013年1月以来,CPI均值为25%,PPI均值为-22%。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完成2013年政府预定的35%的通货膨胀目标几成定局。其二,CPI温和增长,PPI持续负增长。2012年1月以来,尽管CPI始终维持在低位,最低值为17%,但低于2%的月份只有三个月;PPI方面,除了最初的两个月为正之外,其他月份都表现为同比下跌,在2012年9月,同比跌幅高达36%。其三,CPI和PPI表现出较长时间的背离。从2012年1月至今,CPI与PPI之差始终保持在32%以上,最大值达到55%,其均值高达45%。其四,CPI中食品价格上涨仍然是拉动CPI的主要力量,居住价格逐渐成为拉动CPI上涨的新的重要因素。2012年1月至今,食品价格平均拉动CPI上涨14%,对CPI上涨的贡献超过50%,而2013年1月以来,居住价格对CPI的拉动均超过05%。其五,生产资料价格下跌是PPI同比下跌的主要原因。2012年1月至今,PPI分类指数中生活资料平均同比上涨1%,而生产资料平均同比下跌26%,其中,加工工业和采掘工业的下跌尤为显著。

2影响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通货膨胀作为价格总水平的反映,其变动既受供给和需求等实际变量波动的影响,也受货币供应等名义变量波动的影响。具体而言,当前通货膨胀出现上述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全球经济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尽管美国经济有复苏迹象,欧洲经济发展的紧张形势有所缓和,日本经济受“安倍经济学”影响有所起色,但美国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政府债务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欧洲方面债务危机的警报尚未完全解除,日本方面“安倍经济学”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并且上述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面临逐渐退出的问题,总体而言,全球经济形势尚不乐观。这对中国经济和通货膨胀水平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外需不振,从而影响总需求,进一步导致通货膨胀水平较低;二是受经济低迷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或处于振荡态势,输入性因素对通货膨胀起到一定的压制作用。

其二,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速下降,使中国经济总体增速趋缓。一方面,受国内刺激消费政策影响,消费增速并未有大幅下降,但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仍然有限;另一方面,受“四万亿”投资后遗症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国内投资增速大幅下滑。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增速趋缓,总需求不振成为低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其三,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未解决。从具体行业来看,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的去产能化过程仍然步履维艰,上游供给过剩,下游需求不足,导致这些行业的产品价格持续低迷,表现在价格水平上就是PPI持续同比负增长。

其四,中国逐渐通过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成本上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总体规模持续扩张,加之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中国逐渐通过刘易斯拐点,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具体表现就是多数城市的最低工资水平连续上调,农民工工资水平持续上涨,表现在通货膨胀上就是服务类价格的持续上涨,这也直接导致商品篮子包含服务的CPI上涨速度快于不包含服务的PPI,从而二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背离。

其五,部分领域市场机制尚不完善,上游价格向下游传导不畅。目前,在产能过剩行业,部分地区还存在行政力量主导的情况,为了保证就业和税收,即使产品价格下跌仍要维持生产,导致市场调节机制失效,上游价格的下跌无法向下游传导,这也是导致CPI和PPI背离的重要原因。

3通货膨胀新特征的影响

通货膨胀水平较低以及CPI与PPI背离是当前通货膨胀的两大突出特征,这两大特征对经济发展存在重要影响,要主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从市场主体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会影响到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以及消费、投资决策行为。一方面,较低的通货膨胀会影响人们花钱的意愿,影响消费增长;另一方面,PPI持续负增长导致产品出厂价格偏低,企业利润下降,影响投资的积极性。通货膨胀对消费和投资的负面影响会延缓经济复苏的步伐,加大稳增长的压力。

其次,从政府的角度看,低通货膨胀为宏观调控创造了一定的空间。在复苏前景不明、经济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政府可以在不违背调结构、促改革大方向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适度的刺激,而不用担心出现通货膨胀失控的危险。具体而言,可以在一些市场主体投资意愿较强、项目回报有保障的领域加大投资的力度,对于一些急需资金、风险较小的行业实施较为宽松的信贷政策。

再次,CPI和PPI的背离可能会导致上游企业经营不利的局面有所恶化。一方面,上游企业出厂价格低迷;另一方面,CPI仍然温和上涨导致公众生活成本上升,进而导致企业员工成本上升,CPI中食品价格的上涨也会导致上涨企业承受一定的成本压力。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会导致上游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

此外,PPI持续负增长为抑制产能过剩提升了契机。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低迷是由需求不足和供给过剩两方面的因素导致的,因此,要解决PPI负增长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着力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一方面,通过降低产能解决出厂价格持续低迷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出厂价格低的时期降低产能也可以减少企业损失。

4应对通货膨胀新特征的对策

在当前新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形势下,为进一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首先,要在明确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一方面,在经济增速下降的情况下,要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扩大内需,消化制造业、采掘业和加工业的较大产能;另一方面,在劳动力持续上升的背景下要引导企业合理应对工资水平持续上涨的问题,充分估计由此带来的企业成本上升、服务类价格水平上升所引发的物价上涨问题,采取微观的价格调整政策。其次,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如果经济持续下行,就需要把稳增长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定的刺激政策。比如,可以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为前提,重启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可以重点通过盘活货币存量的方式适当扩大货币供应,对于一些有利于调结构和稳增长的行业放宽借贷政策。再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特殊行业的进入和退出机制,避免行政力量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干预;要加强市场配制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上下游之间的价格能够有效传导,发挥价格调节市场的作用,避免价格传导不畅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黄益平,王勋,华秀萍中国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J].金融研究,2010(6).

[2]李勇辉,王丽艳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OL].当代经济管理,2013(8).

[3]吴军,田娟结构性通货膨胀解析——基于当前中国通货膨胀问题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8(9).

[4]谢家智,张明工农产品价格预期异质性与中国的结构性通货膨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

[5]杨继生通胀预期、流动性过剩与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性质[J].经济研究,2009(1).

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范文第3篇

1、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流通的货币超过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即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现象。

从经济表现来看,通货膨胀是指一般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全面、持续、大幅度上涨的一种经济状态。通货膨胀具 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一般商品的服务项目价格的上涨,而不是股票、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二是价格水平全面的上涨,即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全面上涨,而非具体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或部分地区价格水平的上涨;三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而非偶然、短期的价格上涨;四是看货币供应量是否过大。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上涨,但起因是货币供给过多,没有货币供给过多的物价上涨也不应属于通货膨胀。

按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和表现来看,一般把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型三种类型。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如石油等成本的增加导致总供给减少,从而使产出减少,价格水平上升;结构型通货膨胀,生产要素不容易从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开放部门转移,却要求在工资和价格等方面保持一致,导致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需求拉动因素主要来自对于粮食和肉禽等的消费需求,以及外汇占款、投资泡沫、资产泡沫所导致强劲货币需求;成本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物价水平总体走高;价格的结构性上涨主要是国内猪肉和粮食等价格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国际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带动国内食品价格上涨。

2、CPI

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英文缩写,现行通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旨在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调查内容根据全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资料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确定,按用途划分为8个大类,262个基本分类,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

二、关系研究

(一)CPI与通货膨胀关系检验

Logit模型是重点研究解释因素对被解释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这里我们用logit模型来研究检验CPI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和影响,是否是通货膨胀的一个科学指标。

在 Logit 模型中,通货膨胀 yt 作为被解释变量,取值为 0 或 1,即当通货膨胀发生时,yt 为 1,当通货膨胀不发生时,yt 为 0。假设 yt 表示解释事件的特征,Logit 模型采用一个以逻辑随机变量的累积分布函数为基础的函数形式来施加约束。 其中 xt 表示解释变量向量,β 表示要估计的系数向量,衡量期望值概率由于 xt 的变动而发生的变动,β大于 0 表明 xt 增加会引起相应概率的提高,负值表明情况相反。测定通货膨胀以我国实际经济的运行状况为依据,即:1981。1984 年,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取值为 0;1985~1989 年,通货膨胀比较严重,取值为 1;1990.1991 年没有出现通货膨胀, 取值为 0;1992~1996 年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取值为 1;1997~2002 年为通货紧缩时期,取值为 0;2003~2006 年新一轮通货膨胀压力出现,取值为 l。

Logit模型检验结果:CPI 的系数为 0.667541,大于 0,表明 CPI 增加,相应通货膨胀发生的概率会提高。例如,1992~1996 年,当年 CPI 增加,表明当年的通货膨胀发生的概率比较大, 实际上确实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94 年 CPI 为 124.1,通货膨胀非常严重。检验结果表明,运用CPI的变动来衡量通货膨胀是合理的,这种衡量方法在我国是适用的。

(二)编制CPI指数的科学性

如何准确地度量通货膨胀这个复杂的宏观经济现象,客观的反映通货膨胀的变动,所选取的指标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既能反映市场经济的现实活动,又符合国际一般惯例;二是有利于进行国际交流与比较;三是具有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能够满足短期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需要。CPI指数这一指标是符合这三个条件的。

首先它编制的方法是国际一般惯例,采用拉式链式公式计算,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价格采集,每年每一基本分类都有根据的设定权数,每月测算指数,每季度每年公布指数。

其次容易进行国际交流与比较。由于编制方法和制度都与国际是接轨的,所以在进行国际交流与比较时,都是有可比性的。各国指标数据横向纵向对比,进行深度分析研究。

最后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CPI编制每年都会根据时效性和操作性进行完善。如,权数五年一大调,一年一小调,2011年,又将住房估算租金列入CPI的计算指标中。

(三)公布CPI数据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

国家定期公布CPI数据。作为物价的代言指标,CPI对通货膨胀预期有着直接的影响。物价温和上涨,对于刺激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居民收入,能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物价上涨过快或涨幅过大,不仅会导致投资需求猛增、资源供应紧张,还会向人们传递错误的信号,强化通货膨胀预期。物价上涨过快时,政府首先应该在舆论上引导人们形成物价稳定的预期,使人们对未来物价环境充满信心,以维护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范文第4篇

自2008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时至2012年还未完全结束,美联储不得不再次启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全球通货膨胀可能重新抬头。我国自2003年以来的通货膨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可能源自于通货膨胀理论的不全面,尤其是对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关系的研究比较缺乏。实际上,奥地利学派在草创初期就意识到货币、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关系,并且对通货膨胀有独到的分析和见解。为此,尝试梳理出奥地利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并且从中提取对研究我国通货膨胀问题有启发的内容。

关键词:

通货膨胀;货币;资产价格;奥地利学派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7402

1引言

21世纪以来,通货膨胀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的重要问题,期间经历过2003-2008年和2010年至今的两次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自2003年以来,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实践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不仅是央行缺少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执行乏力,还可能是央行和学术界对通货膨胀理论没有充分研究,对通货膨胀的测量和估计不到位。尤其是在我国金融日益发展,资产价格泡沫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的虚拟化正在发生,对通货膨胀的测量如果还仅停留在物价水平,仅以CPI为参考是不妥当的。治理通货膨胀是否需要考虑资产价格因素,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在西方经济流派中,奥地利学派虽然没有对通货膨胀做单独的研究,但在货币理论和商业周期理论有对通货膨胀的论述。奥地利学派批判了凯恩斯和凯恩斯主义对通货膨胀的论述。凯恩斯主义认为信贷需求的波动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奥地利学派则认为,通货膨胀更多是政治因素导致的,通货紧缩更多是经济因素导致的。奥地利学派探讨了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关系。“我们不能认为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惟一表征。”罗斯巴德提醒我们要关注货币供给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要关注银行信贷增加了货币供给量,不能忽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膨胀。资产价格,以股票价格为例,持续上涨的股票价格无法用生产条件的改善或自愿储蓄的增加来解释,但可以用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所造成的过量信贷供给来解释。

奥地利学派意识到资产价格在通货膨胀中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源自于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方法论,从货币因素来考察通货膨胀问题。如果将奥地利学派对通货膨胀问题的论述进行归纳,梳理奥地利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有助于认识和分析我国的通货膨胀。

2奥地利学派通货膨胀理论的线索

奥地利学派可以分为七代人,第一代是门格尔。第二代是庞巴维克、维塞尔等。第三代是米塞斯等。第四代是哈耶克、马赫卢普等。第五代是罗斯巴德、科兹纳、拉赫曼等。第六代是德索托等。第七代是许尔斯曼等。

其中,门格尔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独特的资本理论,厘清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米塞斯和哈耶克分析货币是如何影响经济,并提出不同的货币解决方案,从而尽可能地消除通货膨胀。米塞斯建议恢复金本位,哈耶克提倡货币非国家化。米塞斯综合归纳出商业周期理论,辅以哈耶克的生产三角理论,形成了罗斯巴德对经济周期深刻洞见的丰富成果。罗斯巴德强调资产价格泡沫也是通货膨胀的一种表现,而且是比较隐晦却深刻的表现。值得一提的是,罗斯巴德和许尔斯曼把伦理关系带进理论框架,以自然法范畴批评部分准备金银行业和纸币,形成通货膨胀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虽然是在同一个学派,但他们的观点既有补充也有冲突。本文不在于揭示他们的矛盾冲突,不是做对比分析,而是寻找几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在通货膨胀问题研究的共识,探索一个奥地利学派通货膨胀理论框架。

3奥地利学派通货膨胀理论的概述

奥地利学派首先对通货膨胀做出定义。德索托认为,通货膨胀是银行系统在没有实际储蓄作支持的情况下所启动的信贷扩张。许尔斯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任意交易媒介的名义数量以超出其在自由市场本会有的产量而进行的扩张。通货膨胀意味着通过侵犯财产权来扩张名义上的货币供应量。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货膨胀也可以被称为一种强制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手段。

奥地利学派强调真正的通货膨胀只可能是法令性的。在金本位时代,即使因为发现一个新的金矿,黄金供给增加,导致黄金价格下降,物价水平相对上涨,但这种上涨只是暂时性的。19世纪末以来,全世界因为各国政府加强了对货币的垄断和操控,纸币成为唯一的法定货币,通货膨胀变得持久和难以治理。这是一种法令性通货膨胀。只要货币垄断者不放弃垄断权,就无法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约束其通货膨胀冲动。

各国政府和央行为什么有通货膨胀冲动?大部分经济学家是从通货膨胀的分配效应来解释。发行纸币的各国政府和央行是债务人,持有纸币的老百姓是债权人。一旦各国政府和央行实施通货膨胀政策,滥发货币,可以大大减轻他们的债务。通货膨胀有益于债务人,而当今世界最大的债务人是各国政府。许尔斯曼指出,货币供应的增多势必带来更高的物价,导致每个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减小。然而不能就此认为通货膨胀一定对债务人有利、对债权人有害。只要债务人或债权人能得到充分的价格溢价补偿,用以抵偿预期的物价上涨,则可能获益。这取决于他们的预期。预期是每个行动主体做出的,有不确定性。各国政府因为垄断货币发行,在货币发行和流通等方面的信息更加充分,总能比民众做出更好的预期。

奥地利学派不仅意识到通货膨胀预期在分配效应的作用,指出通货膨胀对债权人和债务人影响的不确定性,而且提出并强调一种更重要的分配效应,即货币生产将实际收入从新货币较靠后的所有者重新分配给其较靠前的所有者。这种再分配无法通过预期来抵消,即使市场参与者意识到如此,也无法阻止其发生。唯一能做的是,尽力使自己靠近货币生产的最近一端,向新货币的生产者本人提品和服务。

奥地利学派分析通货膨胀,自始至终都重视货币因素。这源自于他们相信:司法制度,以及所有通常意义上的社会制度(语言,货币,市场等)都是在演进过程中产生的。德索托认为,在所有这些制度中,也许最抽象,因此也是最难理解的就是货币。实际上,货币或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对我们文明的存在与发展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然而,几乎没有人――甚至凭借他们的直觉――意识到货币使得社会交往与企业家创造的可能性呈指数增长。货币,不仅便利了一个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极为复杂也是越来越困难的经济计算,也使经济计算有了可能。

奥地利学派是从货币因素展开论述的,分析货币滥发,信贷过度扩张如何影响实体经济。

新增的货币不是一次性地提高社会物价水平,而是逐渐提高物价。奥地利学派认为,农产品价格暴涨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而是通货膨胀最后的发展阶段。过量的货币总是追逐相对少的商品。过量的货币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形成热钱。只要某个地区,某个行业是有利可图,热钱就会选择进入这些地区和这些行业。一开始,过量的货币会进入流动性相对高的股票市场,然后是流动性较差但回报依然丰厚的房地产市场进行投机,接着是一些流动性更差的商品的市场,最后则可能还涉足艺术收藏品等。

奥地利学派认为,各种资产价格泡沫都是不可持续的。一旦货币发行者(各国央行)开始控制通货膨胀,提高基准利率,紧缩银行信贷,那么之前的过度投机马上降温,资产价格发生暴跌,实体经济受损。资产持有人必须尽快套现,减少损失。资产持有人似乎在一瞬间决定同时抛售手里的资产,换成现金。所有人同时抛售,只会让价格下跌更剧烈,损失更惨重。因此,奥地利学派意识到通货膨胀可以通过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和泡沫来表现。

4对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启示

奥地利学派坚信,货币因素是通货膨胀的关键。可是,解决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不是按奥地利学派所言,恢复金本位,取消中央银行,实行货币非国家化那么简单,而是要具体分析我国的经济结构,从我国的经济实际出发来治理通货膨胀。

借鉴奥地利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要清楚理论推演的假设。该理论是建立在彻底的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方法论上,从一个假设,即“人类行为是深思熟虑后的行动或举止。个人为了某个他(她)所认为重要的目标而展开行动”,来开始推演。

那么到底我国的通货膨胀是不是法令性?这需要慎重判断。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既不是国家的力量可以轻易解决,也不能完全归因于是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主动发起。我国的通货膨胀还不能说是一种体制化的货币生产扭曲。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仍在进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各部门还有一些计划经济的痕迹,改革还不够充分。另外,我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之严重,是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所没有考虑到的。因此,奥地利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不能直接套用到我国的经济实际。

不过,奥地利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仍有借鉴之处。一是:货币数量增加,货币购买力的变化不会同时地以同等程度影响所有的商品与服务。这是是奥地利学派非常强调的通货膨胀的第二种分配效应,经常被研究者忽视。二是:货币是动态的,货币购买力是不稳定的,货币是非中性的。这就提醒货币政策的制定者要谨慎使用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三是:货币因素在通货膨胀里是不可否定的,货币滥发推动的资产价格泡沫是不可忽视的。资产价格泡沫在我国通货膨胀的度量中可能被忽视,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低估了自2004年以来的通货膨胀。

资产价格泡沫也是通货膨胀的表现,奥地利学派对此做出解释。过量发行的货币会追逐相对不足的商品。被追逐的商品可以是农产品,也可以是股票,或者是房产。我国对通货膨胀的度量还停留在CPI,没有把资产价格纳入观察中。即使是只停留在CPI,我国的CPI统计方法和国际主流方法还是有一定差距。我国没有统计出核心CPI和核心通货膨胀率,CPI的消费构成也有不合理处,例如食品比重过大。这导致CPI很容易被猪肉价格绑架。

实际上,如果是作为农产品的猪肉的价格,在排除了因自然灾害和疾病导致的供给不足后依然持续地不断上涨,则要找货币的原因。过多的货币追逐相对少的商品。大量新增的货币不平均地分配到社会不同群体手中。极少数人掌握了大量新增货币,追求高额利润的投机,在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利润率逐步下降的时候,最后才选择农产品市场进行投机。

资产价格泡沫是通货膨胀的表现。在CPI涨幅温和,物价稳定时,资产价格剧烈波动,还形成严重的泡沫,需要警惕通货膨胀。真实的通货膨胀可能因为紧紧盯住CPI而被低估。在CPI高涨时,如果还伴随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则已经反映通货膨胀的严重性。

资产价格泡沫一般在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出现。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我国股票市场泡沫率先破灭,但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却延缓了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直到2012年下半年,房价依然在高位运行,脱离了经济基本面和老百姓的正常收入水平。虽然国家出台史无前例的严厉调控措施,但没有根本性扭转房价不断上涨的趋势。

综上所述,奥地利学派对通货膨胀的论述散见于几位代表人物的著作里,虽然在具体问题上有一些争议,但基本上达成较多共识,可以形成奥地利学派通货膨胀理论。该理论是有说服力的,解释了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的逻辑关系,对我国的经济政策制定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3]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科兹纳.米塞斯评传:其人及其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5]德索托.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与企业家才能[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通货膨胀 通预期 强势产业 CPI指数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通货膨胀是世界上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解决好通货膨胀问题是我国的重要任务。

以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为依据,对通货膨胀的类型进行划分,一般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但是,导致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简简单单就是这些,而是很多因素的综合体现。

一、中国式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通货膨胀心理预期引起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分为可预见和不可预见,当通货膨胀是不可预见的,其通货膨胀预期就比较大,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消除,需要外力作用于市场控制通货膨胀。而且,通货膨胀预期往往会演变成惯性通货膨胀,推动形成较大的通货膨胀,从而造成资源配置比例失调,增长水分过多,收入和财富分配差距拉大。

(二)房地产等强势行业的异常发展引起通货膨胀

中国式的通货膨胀确实是由于货币过多引起的,但是,并非过多的货币会平均的,同时的流向各个行业导致各种商品的物价同时的、等幅度的、全面的价格上涨,而是过多的货币先流入强势部门或行业(比如房地产行业),然后由这些行业去投资或消费来提高商品或服务的物价水平。紧接着,与其相关联行业价格上涨,行业收入增加,从而使这些关联行业又增加投资或消费,又提高了这些行业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最终这一价格上涨链中,从强势行业的商品和服务顺延到了弱势部门的商品和服务,最终到农产品及食品,这也就标志着全面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

(三)中国CPI体系的缺陷引起通货膨胀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CPI上涨用来反映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的出现。然而我国的CPI体系却不能真实地反映居民消费生活情况。主要存在的问题,样本较为陈旧;居住类消费占比权重过低,食品类在指标中占比过高;指标体系缺乏公开化、透明化机制,得不到广大群众的监督。我国一直沿用这样的CPI体系,政府不能在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上找到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所在,从而也不能对症下药,耽误了有利时机,也未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

(一)在再分配方面

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最直接的影响是对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方面的影响,通货膨胀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效应主要表现在其对社会中流通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的再分配上。因为通货膨胀的存在,固定收入者明显受损,固定的工资跟不上不断上涨的物价水平,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而变动收入者则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使得债权人的利益受损,债务人受益。债权人受到应收款时,应收款额已经达不到现有的购买力。

(二)在税收方面

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必然会使纳税人的纳税起征点提高,因为各种税收都建立在纳税人名义货币收入的基础上的。因此税基被变相扩大,通货膨胀就这样变相地向货币持有者或使用者征收税收,产生税收效应。最终是养肥了政府,饿死了百姓。

(三)在居民心理方面

通货膨胀会使居民收入萎缩,即使中等收入家庭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大幅下降,对生活质量提高的信心不足。对通货膨胀产生负面心理,幸福指数下降,这样的社会状况极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危害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发展。

三、应对中国式通货膨胀的对策

首先,对于通货膨胀心理预期这一问题,政府应进行积极有效的预期管理,以此引导社会公众的合理预期。对于通货膨胀预期,一方面是在宏观上要保证经济运行的总供求相对平衡,保证物价总水平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加强市场管理,采取规范的收入政策保证通货膨胀预期率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尽可能减少人们的预期行为。

其次,我们看到的通货膨胀的表象是物价普遍上涨,但是通货膨胀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从表面上无法看到的。如果政府也看不到这一点,仅是通过管制某种商品或者一系列商品价格的方法来治理通货膨胀,那么是不可能解决通货膨胀的,还可能会南辕北辙。因此,面对中国式的通货膨胀,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握其本质,找到根源。我们可以通过央行价格机制(即利息)来收紧货币供应、减少银行信贷、遏制大量的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及股市。遏制大量货币进入这两大资产市场,遏制这两大资产市场推高其价格,这样才有可能遏制住通货膨胀。

再有,CPI这一指标最终的作用就是去反映居民消费品及服务价格变化的趋势,如果不能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利用CPI,那么CPI提供的信息就不能为政府、企业及个人提供有效信息,并以此采取正确的判断或者决策。因此在认清中国目前CPI体系的缺陷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全面清理整顿中国存在严重缺陷的CPI统计体系,及其他相应的统计指标,让这些统计指标真正反映实际经济生活的变化与趋势。

四、结论

中国式的通货膨胀,富有中国独有特色,这要求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去解决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应用原来的或者其他国家的老方法,处理好通货膨胀问题,才能保证市场经济体制正常运行,保障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高中国居民幸福指数,实现伟大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雅莉,张明斗.中国式通货膨胀的成因、特点与对策[J].宏观视野,2011.

[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所造成的利弊[Z].外汇通网,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