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

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

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契约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 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3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而,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矛盾也不断加剧。宏观层面,企业经济活动控制不力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如温室效应、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以及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等,严重影响着人民生活的环境以及生活的质量;微观层面,企业侵害股东权益,劳工冲突,欺压供应商,偷税漏税等现象泛滥。这些现象不仅危害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还束缚着企业自身的发展。

深入研究发现,这些现象都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面对日趋紧张的局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企业自身的行为显著影响着员工、客户、社区、合作伙伴、政府等个人或机构的状况,企业经营决策应该综合考虑自身利益及社会财富情况。企业社会责任正被积极的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来。因此进一步探析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并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相关理论

霍布斯最早提出了社会契约理论,他认为臣民之间的契约是国家政治的起源。随后,洛克、卢梭等人以自由主义的思想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契约理论。他们的观点虽略有不同,但均认为社会契约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高度抽象化。1937年,科斯将契约理论引入企业领域,在其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将企业定义为一系列契约的组合。他认为企业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将原来的短期契约关系升级为稳定的长期契约。科斯对企业的定义为其他研究者以契约理论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奠定了基础。1953年,鲍恩提出了“公众化企业”的概念,认为企业活动涉及到员工、顾客、社会等多方利益并依存于这些客体,所以企业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1975年,沃格尔承认企业经济活动显著影响企业外部环境,但是外部环境无法约束企业行为。因此,企业外部环境相关者应与企业缔结契约,规定彼此的权利义务以维护自己的应得利益。

20世纪8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社会契约理应用于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以期得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合理解释。1982年,唐纳德概括的介绍了企业及与其活动有关的个体集合间的契约关系,认为该契约关系以及伦理关系形成了企业的约束力并迫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诺曼.鲍伊以经济事件为纽带分析了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责任关系。1986年,大卫.高希尔发表了《基于协议的道德》,该文以经济理性重新定义了契约关系,认为契约关系是道德和利益的一种假设协议。

20世纪90年代,唐纳德与邓非提出了综合契约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应当将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起来,企业的经营活动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资源,如果企业按照契约要求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就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

此外,部分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从契约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2005年,刘长喜以社会契约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社会责任的边界问题。2007年郭全林从契约的角度分析了消费者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机制。同年,李淑英总结了国内外的契约理论,提出了企业的每个经济环节都会产生一定的契约,社会关系会对契约的缔结产生影响。2008年李嘉宁等人从不完全契约的角度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是一个动态均衡的过程。2011年,刘健秋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衡量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层次、范围等。

综上,虽然这些理论研究的角度不同,但是都以企业的本质是一系列的契约组合为基础,认为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就是履行契约,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关系着社会各方的合作程度,只有合作程度高,企业才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益;企业的社会契约包括隐形契约和显性契约,显性契约是最基本的契约关系,当今社会的企业社会责任状况取决于隐形契约的履行情况。但是这些理论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责任的对象,也没有动态的表现出企业对各对象的社会责任的变化情况,这些将是该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2 基于社会契约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

完善的社会责任理论,应该能够系统的回答一下几个问题:第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因;第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问题;第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履行过程。以往的社会契约理论很好的回答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因,本节将重点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动态变化过程,下一节将会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过程。基于此,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社会契约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演化模型,如图1。

2.1 企业社会责任演化过程

根据图1可知,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化过程与契约的动态过程、企业的活动过程在时空上是一致的。社会责任的演化过程与其他两个过程一样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第一阶段是企业社会责任雏形阶段,也是人力资本、物力资本、财力资本的整合过程,资本所有者之间根据资源的市场定价情况以公平原则为基础,签订契约。明确彼此的责任与权利,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雏形,其基本内容为偿还资本持有者的各类型资本的机会成本。

第二阶段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丰富阶段。企业建立后的经营活动需要依存于外部环境的支持,企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合作创造了增值财富,然后根据各自的利益期望提出了契约要求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增加,契约数量与内容的丰富使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得到了发展。这一阶段更注重隐形契约带来的企业社会责任。

第三阶段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实现阶段。通过对上一阶段的价值增值量进行计算,以之前两个阶段缔结的契约(主要为隐形契约)为基础,明确利益分配的原则,最终契约缔结方分享收益,表现为企业履行了显性契约要求的社会责任。然而,由于隐形契约的存在,各方不满足于显性契约能够得到的利益,预期的分配结果反馈到前两阶段中活动参与者时,各方会出现博弈过程,博弈后的结果表现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2.2 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

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可以从企业社会责任演化的前两个阶段中得出。如图2,根据这两个阶段的内容可将社会责任的对象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企业边界内的对象,在企业社会责任演化第一阶段中,各资源的持有者为契约缔结方,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这些资源的持有者一般表现为企业边界内人员,通常包括人力资本持有者和资源资本持有者,前者为企业的员工,包括管理者与普通员工,后者为企业的股东;

第二类为企业边界外对象,在企业社会责任演化的第二阶段中,企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为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提供了外部条件。他们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这些经济活动参与者主要为:以顾客为代表的社区、环境、债权人、政府等。

3 企业社会责任的博弈模型

由上文可知,初步履行的社会责任结果反馈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后,企业活动的参与者之间会针对既得利益及自身利益诉求,提出契约修订邀约,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博弈,这一过程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态实现过程。该模型中的博弈过程可以分为两类:第一阶段中企业边界内人员之间的博弈,主要是股东与员工之间的博弈;第二阶段中企业(股东和员工的联盟)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为了方便分析,该文将第一阶段中的股东视同为企业,那么这两类博弈就变成了企业与其他契约缔结方之间的博弈。

3.1 模型假设

假设1:契约理论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本质及契约要求,因此假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会给企业带来利润,相反存在成本C1。

假设2::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时,其他契约缔结方的收益R2,而其他契约缔结方进行博弈选择不合作的成本为C2,若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其他契约缔结方退出合作契约,企业因此造成的损失为C3。并将企业的损失C3就作为其他契约缔结方的收益。

假设3:其他契约缔结方合作的概率为P1,不合作概率为1-P1,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概率为P2,不履行的概率为1-P2。

假设4:企业与其他契约缔结方行为决策的依据是个人期望利益的最大化。

3.2 博弈模型的建立

依据上文的假设,建立的企业与其他契约缔结方的博弈支付矩阵如表1:

3.3 模型求解

对行为主体不同行为带来的期望收益进行计算,结果如表2。

3.4 结果分析

根据上文可知,当其他契约缔结方直接选择不合作时,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取决于C1与C3的情况,若C3>C1,企业选择履行社会责任;其他契约缔结方选作合作时,企业不会再去履行额外的社会责任。

对其他契约缔结方而言,当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时,应选择合作策略;反之,其他契约缔结方的策略取决于C2与C3的情况,若C2

综上可知,其他契约缔结方是否继续合作取决于P2、C2、C3的情况,当P2较小时,企业就不太可能履行社会责任,这时,其他契约缔结方就不可能再继续合作。若C2较小,C3较大,企业不履行的损失较大,而其他契约缔结方的不合作的损失相对较少,这时,其他契约缔结方往往会选择不合作策略。

因此,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主要取决于契约缔结方不合作的威胁程度,威胁程度高,企业更有履行社会责任的

倾向。

4 结语

该文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化模型和简单博弈模型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化是企业社会责任由简单到复杂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着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契约的动态过程而来的。演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的雏形阶段、发模型,分析了展阶段以及履行阶段。

第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进行了区分,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分为企业边界内的对象以及企业边界外的对象。

第三,通过构建简单博弈模型,得到其他契约缔结方的契约退出威胁程度影响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想要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力度,必须提高企业边界外人员的契约退出威胁程度。

参考文献

[1] 胡贵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2] 李淑英.社会契约论视野中的企业社会责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3).

[3] 李嘉宁.企业社会责任:基于不完全契约与动态平衡理论的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12).

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范文第2篇

Abstract:Research on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ased on the supply chain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study abroad is relatively mature. From several aspects, we went over the current studies o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and explored the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That i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research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risk, supply chain network research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supply chain for the food business . We hope that this paper can expand and innovate the research for both supply chain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Keywords: supply chain;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research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在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而社会责任的履行问题却日益突出,包括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事件,“富士康12连跳事件”,如今消费者更愿意从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商家手中获取产品,这使得越多的企业开始更加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问题存在于整个供应链上每个环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利润链条体系,链条上企业之间相互协同、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与存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链条即是供应链。在当今经济环境下,供应链对于企业的重要性逐渐增大, 整个链条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一荣共荣一损俱损,就如三鹿事件,以其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上其他企业也会受到重创,因此,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十分重要。

二、国外研究现状

Carter和Jennings(2001)探讨了购买社会责任对供应链关系和供应商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前者对后者有直接的正面的影响,而通过改善的信任和合作对供应商绩效有间接影响。而 Hsueh和Chang(2008)进行了企业社会责任下供应链网络的协调研究,也就是说通过对制造商的企业社会责任支付的明确规定,使供应链网络中各企业社会责任制造商的利润达到协调。结果表明考虑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网络的利润比没有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网络的利润都要大,即使是没有协调。Ciliberti和Haan等人(2011)研究了供应链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委托和规范问题。笔者认为供应链的主导核心企业和其他上下游之间存在着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委托-关系,针对供应链上的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动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现象,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可以有效解决这种问题。Cruz(2013)通过建立全球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从中供应链的决策者决定社会责任活动的投资水平和选择贸易伙伴,以获得最大化利润并且最小化整体风险,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是可以减缓全球供应链风险的。

三、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我国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研究

申光龙等人(2009)通过对供应链视角下社会责任特点的分析,制定了供应链视角下社会责任管理原则,设计出一套社会责任管理方案,即通过两方面,一方面对供应链的整体管理,一方面是核心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最终实现供应链视角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整体供应链社会责任价值的最大化。崔??(2010)探讨了供应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笔者分析了在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中深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通过宜家的案例分析,说明需要四大机制的保障。吴定玉(2013)基于“利益相关者合作”,以供应链企业的共同治理为思路,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对策。

2.我国关于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风险研究

许建等人(2015)设计出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可持续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汽车制造业的实证研究,较为有效地对可持续供应链风险度进行评价,进而有助于为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提供可靠的依据。王宝英(2015)通过供应链视角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的来源,并对各节点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的传导模型进行了四种分析。

3.我国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网络研究

周翼翔(2015)针对供应链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出了网络治理,通过理性的分析探讨治理的内在逻辑与驱动机制,构建出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网络治理的模式。

4.我国针对食品企业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对于食品企业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姜启军(2012)从食品供应链的角度主要通过对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分析,提出了五个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策略。李年琴(2014)将社会责任分成三个层次,即经济与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及自愿性责任,笔者通过阐述企业应承担的不同层次的社会责任,为食品供应链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赵雅玲(2014)从全球供应链的视角来分析研究了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与治理。笔者通过对全球供应链食品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和治理弱化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对策。

四、总结与建议

1.总结

供应链上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虽然国外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我国还算一个新的领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分析,可以发现就我国而言有些方面研究较多较为成熟,包括供应链上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社会责任风险、供应链网络研究和针对食品企业的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几方面,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相对而言有些主题则研究成果较少,比如供应链上的责任分担与协调、风险与分担及供应链上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与测量等。

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控制

企业不断发展,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也是不容忽视。从环境问题来看,小到很多企业偷偷排放污水废气,严重污染环境,大到前几年的太湖蓝藻事件、墨西哥海湾漏油、福岛核泄漏事件,这些事情不仅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这一现象值得企业深思,企业要想长足发展下去,必须将社会责任纳入自己的管理体系。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特点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商业活动中对与其有利益相关者所要负的责任。这是基于企业在商业活动中符合长久发展想法,企业除了要考虑自身的利益之外,也还要考虑其对社会和自然所产生的影响,这是不能分开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企业可以影响的、或可以被企业决策所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包括股东、投资者、员工、顾客供应商、母公司及附属公司。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基本概念最早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1924年,英国学者奥利弗・谢尔顿提出,20世纪50年代,学者们开始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研究。其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确定;二是其社会价值的创造。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讨论企业的各项责任,包括经济、法律、伦理责任。企业在首先应该在法律的允许下进行生产,在法律的允许范围内进行经济利益最大化。90年代之后,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在我国开始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支持这一理论,并且对我们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企业的社会责任一般有以下特点:首先,对不同的群体承担不同的责任。如,企业要对员工负责,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对客户来说,不欺瞒顾客,对环境来说,不污染环境等。其次,社会责任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最后,企业的社会责任可分为反应型和战略型。反应型是指企业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责任,并且关心所关注的社会变化。战略型是指企业提早规划,把社会责任纳入自己战略体系,完善价值链,使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二、企业的风险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企业风险是指未来不确定的因素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产生的影响。理论上,国内外学者对风险的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认为风险是有好处的,风险给企业以机会,抓住机会的企业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发展,所谓风险越大机会越大。第二种把风险视为危机,认为风险这种不在企业控制范围内的变数,很可能会导致企业发展受阻碍。第三种观点认为风险是不确定的,如何做好防控才是企业应当注意的。

风险具有四种特性:其一是普遍性,存在于各行各业。其二是客观性,是独立存在的,不以企业意志为转移。其三是可变性,形成风险因素不是固定的。其四是损失性,即风险一旦发生,就会导致损失。这就说明,企业的社会责任风险是存在的,无法避免的,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最大化降低风险给企业所带来的损失。

企业责任风险来源于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就内部来说,又分为管理阶层对该项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企业上下,包括各部门和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如果员工的意识不足,很可能对计划实施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可以顺利实施,需要人力、物力及财力,所以资金是影响项目实施的关键,充足的资金支持是企业规避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了前面必要的准备工作,接下的社会责任的实施情况,这就需要项目实施人员具有充足的业务素养。在项目实施前、中、后能及时有效处理好风险可能发生的情况,如何规避以及在风险发生时,如何处理使损失降到最小。

企业的外部责任风险包括宏观政策的变化,比如在环境方面,国家从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到发展循环经济,再到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些政策的变化,意味着企业项目实施存在风险。同样,法律政策的变化,对企业项目的实施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不违背法律是企业所要遵循的事实。消费者和投资者观念的变化也是属于不可控的风险因素。

三、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的管理

1.企业社会责任风险识别

及时准确地识别风险是管理的第一步,企业要充分详细地了解所面临的风险及损失。需要注意的是,形成风险的因素不尽相同,并且有些风险发生频率低,且随机性比较大,而且一旦发生将会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识别比较困难。

2.企业社会责任风险评估

既然风险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不同,就要对风险进行评估。根据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来进行评估,评估图如下,以重要性为横轴,对企业的影响性为纵轴,每个风险对应图中的一个点。如图中A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性均大于B点。

3.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控制

社会责任风险的控制过程包括各部门协调利用资源,对识别的风险进行综合考虑,确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再执行相关措施,最后对风险控制以消除或减少损失。

首先,企业应明确社会责任理念,把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中,与全公司上下对社会责任工作达成共识。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做好接下来的部署。其次,要选择好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的方向。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当与其企业所处行业、经营范围相关,这样可以对企业各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再次,建立好企业社会责任实施部门,完善的内部分工有利于计划的实施。最后,建立相关的指标体系,将企业社会责任考核纳入薪酬体系。通过目标设定,追踪其实施过程,最后进行考核。企业社会目标的特殊性,要求其在指标定义过程中能充分反映实际情况,并且科学合理。

四、结论

一个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下去,除了要进行必要的经营活动外,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其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负责。因为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关系,企业将很难发展好。对于企业来说,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将会承担一定的风险,风险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影响企业的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需要针对企业内外部风险进行识别和防范,制定出一系列计划和完善配套措施,力求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保障自己的利益,把对社会贡献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并以长足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梁飞媛,李娇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风险认识和控制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4:41-42.

[2]张兆国.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风险控制[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0,10:17-18.

[3]张兆国,刘永丽,郑洁.企业社会风险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0,36:97-99+161.

[4]王茂祥,李东.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管理路径探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3,06:97-101.

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增值型内审;社会责任;企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031-02

一、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源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英国学者欧力文·谢尔顿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概念,指出企业应该为其影响到其他实体、社会和环境的所有行为负有责任。现实中,企业社会责任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其核心思想在于企业在获取利润、履行股东受托责任的同时,还需承担起对自己员工、周边环境及其他利益相关方面的责任,如保护劳动者健康与其他合法权益、维护生产安全、节约能源资源、遵守商业道德以及履行其他社会责任等等。

诚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的短视行为导致的结果是很多企业都不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然而,研究表明,企业主动承担并积极披露社会责任,会影响其财务绩效与企业价值,对它们产生积极作用。Rao与Hamilton(1996)、Frootman(1997)实证表明公司不承担社会责任或不合法规的表现会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普雷斯顿和奥班农(Preston和O.Bannon)仔细分析了美国67家大公司1982—1992年的有关数据,用财富企业社会名誉调查代表社会责任水平,用总资产利润、净资产利润和投资利润作为财务绩效的代表,得出了“对美国大公司而言,企业社会表现和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Hillman和Keim(2001)认为通过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主要利益相关者建立紧密关系。这种关系能帮助企业发展不可见的,有价值的资产。投资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能够导致客户与供应者的忠诚,降低员工的离职率以及提高企业声誉。

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外部性而言,可从外部效应的两个方面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进行分析。如果企业能将经济活动带来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则表现为企业自觉承担了社会责任,该外部成本的货币计量即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支出。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外部收益则表现为企业形象的提升、社会知名度的提高等,从而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社会收益,最终提升企业价值。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短期内会表现为外部成本高于外部收益,但长期来看,外部收益很快大于外部成本,从而使企业整体价值的增量为正值。

二、增值型内审与企业价值

1999年6月,由120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理事会通过了新的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在此,“为组织增加价值”第一次被列入内部审计定义,自此,内部审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价值增值阶段。价值本来是从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内部审计虽然不参加生产和销售活动,但它可以通过保护组织资产、减少组织风险、降低自身审计成本、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增加组织获利机会等活动来为组织增加价值,为组织带来巨大的利益。其增值活动具体表现在内部控制领域、风险管理领域和公司治理领域。

首先,在内部控制中,内部审计主要通过鉴证和咨询功能为组织增加价值。根据修订后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第2120.AI-1条,内部审计应该在风险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评价覆盖机构治理、运营及信息系统等内容的控制程序的充分性与有效性。通过这种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审计师们对为组织提供增值服务和减少损失作贡献。另外,增值型内审还很重视顾客需求,会根据不同顾客需求提供多产品服务,通过增值服务使企业增值。其次,内部审计通过对质量风险管理、速度风险管理、投资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进行审计评价,提供鉴证和咨询服务,为企业增加价值,具体内容如:评价风险管理过程、评价关于关键风险的报告、检查对关键风险的管理、指导对风险的应对措施、协调企业风险管理活动、强化对风险的报告、维持和开发适合企业的风险管理框架、制定有待董事会批准的风险管理战略等等。最后,内部审计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的一部分,能评价和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增值型内审不仅仅承担着监督者的职能,而且承担部分控制者的治理职能,主动为组织价值增值服务,是组织价值链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增值型内审

增值型内审向企业社会责任审计领域延伸,是增值性内审自身谋求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面对社会环境的现实选择。增值型内审促使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及披露为其带来更多价值增值。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只有履行好社会责任,才能从长远视角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方可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社会责任已成为了企业进行价值增值必不可少的内容。另外,增值型内审以实现组织目标为自身的目标,以为组织增加价值为其目的。凡是能为组织增加价值的鉴证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都积极地开展。因而,企业进行社会责任的增值型内部审计是在目前社会环境倡导文化建设,强调“软控制”对企业的约束作用,在社会责任相关法律规范尚未非常完善现状下,能更好促进社会责任履行,进而提升企业价值。目前,企业自身的内部制度建设与组织结构的完备程度是企业能否很好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增值型内审所提倡的柔性控制恰好能较为有效地弥补很多企业在这方面的不足。尤其在诚信缺失、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为普遍的情况下,社会责任的履行更需要增值型内审的推动与协助。

就增值型内审产生增值活动的主要领域:内部控制领域、风险管理领域和公司治理领域而言,能够较为全面地考虑到股东、员工、顾客、社区、政府以及社会整体的利益,考虑到企业责任对象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发责任等责任形式。根据目前社会责任报告要求的主要内容,社会责任内审的内容主要应包括收益贡献责任、对环境的责任、对职工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和社会道义责任等。据调查,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不作为中,公众对企业损害员工权益和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最为反感。因此,增值型内审在进行操作和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结合企业特点,对公众关注事项予以特别关心,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增值型内审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相关事宜进行审计时,还应注意需采用多种审计方法,用现代化审计手段进行辅助,关注细节,最终形成一套包括审计范围和内容、审计依据、审计方法、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内容的审计报告,以利于企业管理者决策。

四、企业社会责任增值型内审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正确认识社会责任增值型内审的作用。虽然从必要性与可行性、相关内容与特点等方面来看,增值型内审能很好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增强企业的自觉性与针对性,但增值型内审并非解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万能药。内审部门作为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内部人影响与控制,独立性较差,不能完全摆脱内部人际关系等相关因素干扰,因而,内审效果可能与实际情况脱节。信息使用者在评价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状况、进行相关决策时,不能够毫无怀疑的直接利用内审结果,需对其信息的质量进行分析,在该项审计基础上,辅以其他必要手段,如采用内部控制测试等,进一步核实并合理利用相关结论,还可结合社会责任外部调查与审计结果,使用一些外部专家、行业协会、或独立审计机构得出的报告进行最终分析。

2.考虑社会责任增值型内审的成本效益问题。增值型内审对社会责任相关问题的解决固然效果良好,但也需注意有关成本。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对象较多,内容较泛,如对其面面俱到地进行审计,支出耗费太大,一旦超出该项业务带来的收益,无论从企业自身来看还是从整个社会来看,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所以在进行社会责任增值型内审时,一要控制好审计范围与内容,二要提高审计效率与水平。在选择审计范围与内容时,不仅要考虑企业特征、社会关注的焦点,还要考虑企业总体目标与财务目标,不可能将所有问题的一切细节都关注到,需估算相关支出,尽量用更少的钱解决更多问题。同时,切实提高内审效率,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加强相关业务培训,妥善处理好社会责任内审与经济责任内审的关系,处理好社会责任内审与社会责任国家审计、社会审计的关系,处理好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关系,真正提高内审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春花.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04:5.

[2] 曲飞宇.透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动机及其体系[EB/OL].网易财经,2011-01-17.

[3] Lee E.Preston and Douglas P.0.Bannon.The Corporate Social-Financial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A Typology and Analysis[J].

Business and Society,1997,(4):419-429.

[4] 许叶枚.社会责任、内部审计与企业价值[J].浙江学刊,2009,(6):175.

[5] 李学柔.内部审计实务导读:修订本[M].北京: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3.

[6] 李嘉明,赵志卫.中国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内部审计的构想[J].中国软科学,2007,(4):123-126.

[7] 王蕾.增值型内部审计在中国的发展[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7:1.

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物流;可持续;环境保护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企业社会责任到现在还未形成一个固定的概念,它随着企业社会活动领域的扩大而不断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较普遍的解释:

第一,企业社会责任(CSR)是指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所应尽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营决策和企业行为对企业和社会所负有的责任,它包括企业对消费者、员工、股东乃至社区、政府、环境所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宗旨是“赋予市场经济以人道主义”,强调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对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第二,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再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第三,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争取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面对社会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必须承担的义务”,主要从纳税、自然资源、能源、环保、消费者等方面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四,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

总之,概括起来就是企业在发展自身为股东谋取最大利润的同时要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二、物流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一)物流企业对内部承担的社会责任

1、童工原则。物流企业不得招收低于就业最低年龄的年幼工人、学生等,不得将其置于不安全或不健康的工作环境或条件下。

2、劳动补偿。公司付给员工不低于法律或行业的最低标准的工资,发给员工津贴、福利费、保险费等,加班必须按额外工时发加班费。

3、健康与安全。为员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防止意外或伤害的发生;当意外和伤害发生时,企业应立即采取救援措施并提供医疗补助,不能推卸责任。

4、工作时间。公司应遵守适用法律及行业标准的有关工时的规定,每周工作48小时,加班不超过一天;不得强迫工人加班,并且加班要付加班费。

5、成立社团的自由、以集体名义争取权益的权利:企业应尊重所有员工自由结社与参加工会和社团的权利(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的前提下)以及集体谈判的权利。

6、劳动纪律。公司不得从事或支持体罚、精神或肉体胁迫以及语言侮辱。

7、歧视准则。企业在聘用、报酬、训练机会、升级、解聘或退休等事务上,不可从事或支持任何给予种族、社会阶级、国籍、宗教、残疾、性别、性别取向、工会会员等资格或政治关系的歧视行为。企业不得干涉员工尊奉涉及种族、社会阶级、国籍、宗教、残疾、性别、性别取向和工会的信条、规范或要求的权利。企业不可允许带有强迫性、威胁性、性或剥削性的犯行为,包括姿势、语言或实际的接触。

8、管理系统准则。企业高层管理应制定公开透明的符合社会责任与员工条件的公司政策,并且进行管理监督和定期审核。

(二)物流企业对外部承担的社会责任

1、依法纳税。物流企业应按法律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各种税款,并接受法律监督。不逃税、漏税或非法避税。

2、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能源。物流活动过程中减少物流环节中的资源投入,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物流活动;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积极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替代材料,加快对新材料的替代和开发研究。

3、环境保护。采用环保的、可重复再用绿色原材料和环保物流设备,进行绿色采购、绿色包装、绿色生产。实施产品“前端”研发、“中端”控制和产品“末端”治理的研究,减少资源匮乏性材料的投入;采取环保型,资源节约型运输工具,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辆,通过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实现污染排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4、消费者利益。尊重消费者的一系列权益,及时对消费者关注的问题、价值和目标做出反应和调整,及时按照消费者需求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和市场营销战略,注重在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同时,尽可能地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实惠、便利和承诺。尊重消费者的隐私权,加强消费者教育。

5、遵纪守法。企业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安全生产法》,按照《清洁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主动接受社会大众和法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

三、物流企业实行社会责任的价值意义

(一)物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价值

1、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物流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和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原则,强调在物流活动全过程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和措施,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避免资源浪费,因此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研究表明,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其竞争力比同一发展水平的同性质企业高很多。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消费者对企业的接受和认可不再仅仅关注其是否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越来越关注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即企业是否节约利用资源、企业是否对废旧产品的原料进行回收,企业是否注意保护环境,企业是否对员工负责、企业是否遵纪守法。因此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3、有利于提高企业品牌价值。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从产品的开发设计、整个生产流程到其最终消费都纳入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其构建不但可以降低旧产品及原料回收的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企业声誉和品牌价值,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增加品牌价值和寿命,间接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物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价值

1、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一般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仓储、运输、装卸、分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可见物流成本在产品的整个系统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因此物流又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传统的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实行社会责任的物流公司从能源和资源方面考虑会更多的使生产绿色化、减量化和节能高效少污染,由此可以使物流经营成本大幅度下降。

2、破除贸易壁垒。进入WTO后,中国的物流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将接受外国物流企业将进入中国市场,这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国外企业或政府要求物流企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否则将被限制进入国际市场。所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更有利于中国企业向国际市场发展。

3、有利于物流企业增强企业凝聚力。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为员工提供了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减少了员工工作事故和伤害,从而减少了企业负担的医疗保险费和员工耽误工作带来的损失。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好的福利会使员工更安心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员流失,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同时也减少了招聘和培训新员工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资金。

四、结束语

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必须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虽然有时候不能直接增加自己企业数值化的利润,但它可以增加超越于物质化价值,提升人的心灵,甚至体现出高于道德的价值。它能向社会证明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证明企业能够在经营活动中把公共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从而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而且,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产生广告效应的绝佳手段,能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相应责任,是其进步、文明的标志,借此可以赢得公众信赖,不断做大、做强。因此,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既是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2、常香云,范体军,黄建业.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的逆向物流管理模式[J].现代管理科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