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应用数学研究方向

应用数学研究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应用数学研究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应用数学研究方向

应用数学研究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想;化归理论;实践应用

新时代的数学课改方向,着力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尤其是新课程越来越普及,方法的归纳总结更成为了中学数学研究的重点,此时,各个中学数学教育中对于解题思想的研究越来越成为教育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对解题方法有效的归纳总结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方法应用上有很大好处。初中学习数学的主要思想归纳为分类讨论、化归以及数形结合等。而几种数学思想当中最重要也最基础的就是化归思想,这种思想方法在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都有涉及,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打通数学思想道路上的阻碍,帮助学生建立良好通畅的数学学习思想。

一、认识化归思想

1.1化归思想概念

在对初中数学进行教授过程中,将正在研究的数学课题或题目运用转化法将其简单化既是化归方法。这种转化法巧妙地将一道题目中的瓶颈问题得以转移,问题迎刃而解。直白地讲,就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繁琐的步骤明了化,找到数学解题方法的捷径,归纳总结加以应用。数学解题过程中时刻保持这种解题思想的应用,就会常常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久而久之,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加强了,解题思想深化了,解题方法更好了。具体应用比如:很多数学问题往往题目复杂特殊,而且考察的知识点众多,越具有综合性,但利用化归的思想,就可以将题目拆分为几个点,使较综合的题目变得清晰明了,这样在解题时就不会偏离解题方向。由此可知,化归的思想方法并不像以往的解题方案直接看到题目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始解,而是首先对题目有一个宏观的把控,进而将其拆分、变形,使其变成几个小题目,解决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虽然化归本身是一种数学解题思想方法,但运用化归方法时也有细的划分如:构造法、分解组合法、坐标法、消元法、图形变换法、换元法等等。解题时要注意合理运用化归的步骤:首先,看清题目,找到要进行化归的部分;其次,宏观掌握,清楚化归的最终目标,从而进行合理的化归应用;最后正确使用化归方法中的分支方法,避免偏颇,使问题得到有效简明的解决。总的来说,化归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就是将各种解题思想归纳统一的结果。[1]

1.2化归方法的重要性

化归的数学思想之所以如此普遍地应用,正是因为它的可操作性很强,不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数学问题,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解题。例如,数学题目中很多的代数问题让学生们头疼,尤其是解方程,此时,运用化归的解题思想可以将方程分析为简易的形式,使复杂的方程组拆分为一元一次的形式或一元二次的形式,这样一来复杂的问题马上就变得简单了。同样,解方程式多加运用化归思想还可以将高次方程简化为低次的形式,分式题目变为整式形式等等。其实,这些方法在我们中学数学学习中屡见不鲜,只是我们现在统一把它们称为化归方法。虽然数学学习过程中,题目的种类多样,感觉总有做不完的题,但渐渐的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题目都是换汤不换药,只要我们掌握了一道题目,就相当于掌握了千百道题目,这就要求我们良好的运用数学解题思想,从而帮助我们更加快速高效地解决数学题目。

我们在中学数学学习中主要学习的就是代数和几何的运用。刚才我们分析了化归思想在代数中的运用,其实几何学习中化归思想也是得以重点使用的。例如,在对多边形的研究中,我们往往可以将一个较为复杂的图形分解为几个较容易分析的简单多边形,甚至将其转化为三角形、四边形的知识来加以解决,这样不仅使图形看上去更直观,就连解题时的步骤也更加简单明了。很多时候,我们在解决一个斜角的三角形问题时,就可以通过对其作高的方式将这个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加以解决;在对梯形多边性问题加以解决时,也可以通过添加平行辅助线的形式,将问题简单化;解决圆形图形问题时,同样可以通过作垂线等方法来解决等等。这些方法其实都是化归思想的具体运用,同学们在解决数学题目时应多思考,用不同方法对题目加以分析,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往往解决方法也不同。同样的,如果在知识运用过程中发掘出了好方法,那么更应该温故而知新,让自己的学习方法得到巩固,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2]

二、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化归的教学方式

2.1要重视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的应用不仅体现在学生解题方面,更体现在师生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中,教师教学中对于解题方法的传授方式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教师们对于化归方法的教授要落到实处。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更应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和渗透学生对化归方法的使用。说到底,化归方法不只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看待事物的思想,我们不应把眼光集中在一个角度去观察事物,而是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事物加以分析,往往会发现,事物的变化与不变都是相对的。就如之前对代数与几何问题的分析就是如此,眼光的远近决定了问题的难易。同样地,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们应多加强化这一思想观念。[3]

2.2增强学生化归方法运用意识

要求学生强化化归方法使用意识之前,首先教师们就应该对这种思想加以深刻领悟,掌握化归思想并灵活变通,在教学过程中多举实例,并对学生进行正确领导,强化学生解题时化归思想的应用。不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解题时间,老师们的积极引导对学生化归思想的理解和深化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有意无意地让学生们对新旧知识的解决方法加以归纳总结,逐渐建立适合于自身的化归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与此同时,同学们也应积极参与思考,增强化归思想的记忆,锻炼自身的解题思维,帮助大脑灵活运用知识。[4]

三、总结

通过以上对化归思想的研究分析发现,化归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唯一的,只有学生们真正将其加以运用和实践并转化为属于自己的学习思想,才能真正为己所用。老师和同学们都应积极参与探究、自主学习,使学生和老师得以良好互动,化归思想才能更好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来。总而言之,化归思想在中学数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学教育者和中学学生应真正重视这种思想方法的应用,这样才能对师生的教育学习道路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艳,马贵.化归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解方程为例[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

[2]戴华君.浅议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5

应用数学研究方向范文第2篇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比两个自建语料库:nsc(本土学者语料库)和mac(中国英语专业研究生语料库),对中国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方向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和本土学者(主要是英美国家)在国外优秀学术期刊中发表的英语教学方向学术论文中四字词丛,从其结构和功能两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从而回答:(1)中国英语教学方向研究生和本土学者在进行学术写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四字词丛在结构和功能两方面有什么异同及原因?(2)本研究对英语专业研究生有什么启示?

(二)语料库

nsc由100篇近五年本土学者(主要是英美国家)在国外应用语言学方向优秀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组成,这些期刊是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language learning和second language research,总共包括840396个单词。mac由50篇近五年中国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方向研究生毕业论文组成,这些论文均来自于知网,总共包括924374个单词。

(三)研究工具及词丛的提取和分析

本研究首先采用wordsmith tools 4.0 (scott, 1996)检索软件中的“词表”(wordlist)功能对两本文由收集整理个语料库中的四字词丛进行提取,将“词表”中的cluster(词丛)设置为4,根据hyland (2008)的较保守的检索词丛的方法: 每百万词中出现20次,将“词表”中的“最小频率”(minimum frequency)设置为20,即可提取出可能的四字词丛。hyland (2008)还提出那些出现在至少占整个样本中10%的文章中的词丛才更有研究价值,出现在nsc中10篇以下的和mac中5篇以下的四字词丛进行人工删除。最后,在分析过程中要用到“一致”(concord)功能对有必要的四字词丛的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根据biber et al. (1999)的结构分类法,词丛分为八类:带of的名词短语(noun phrase + of phrase),其他名词短语(other noun phrases),带of的介词短语(prepositional phrase + of phases),其他介词短语(other prepositional phrases),带先行词it的短语(anticipatory it),动词被动式+介词短语(passive+ prep phrases),be+名词或形容词(be + noun / adjective phases),其他(others)。功能上根据hyland (2008)分类法将四字词丛分为三类:面向研究(research-oriented),面向文本(text-oriented),面向参与者(participant-oriented)。其中,面向研究(research-oriented)包括:地点(location),程序(procedure),数量(quantification),描述(description),主题(topic)五种;面向文本(text-oriented)包括:转接标志(transition signals),结果标志(resultative signals),结构标志(structuring signals), 框架标志(framing signals)四种;面向参与者(participant-oriented)包括立场特性(stance features),参与特性(engagement features)两种。

二、结果与讨论

(一) 二者所使用的四字词丛在结构方面的异同

1.nsc 和mac中四字词丛分布情况

从表一看出在nsc中24%的四字词丛为带of的名词短语,接下来是其他介词短语、带of的介词短语。在mac中其他名词短语、其他短语和带of的名词短语是数量最多的前三个四字词丛。本土学者的情况印证了hyland (2008)的研究结果。

2.二者相同点

由于带of的名词短语能够帮助作者精简论文的字数或者强调研究的特征,(hyland,2008)本土学者论文语料库中23.27%的四字词丛、中国研究生毕业论文语料库中的18.92% 四字词从都是带of的名词短语。此外,本土学者和中国研究生都较多地使用了带of的介词短语,比例分别为23.86% 和13.09%。带of的介词短语通常表示某种逻辑关系,如时间关系 (at the time of)、文本联系(in the case of)。

中国研究生和本土学者使用的动词被动式+介词短语在数量和频率上都是类似的。这一点与之前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不同,hyland (2008)发现研究生和博士学生比专业的学者使用的动词被动式+介词短语更多。作者使用动词被动式+介词短语词丛来表达地点关系(can be seen in)、逻辑关系(is based on the)、图示信息 (can be found in),或者强调研究的观察报告 (should be noted that)。hyland (2008) 认为学生比专家使用更多的动词被动式+介词短语词丛是为了在学术写作中有意地使用与个人无关的词丛。本研究与之前研究的差异原因在于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不再刻意地避免使用主观的词汇。mac中甚至可以看到这样的表明主观看法的词丛we can see that, we can find that。

3.二者差异

先行词it的词丛在 nsc 中有 96 个实例, 在mac中达到184个。中国研究生比本土学者较多地使用带先行词it的短语,这个结果也符合hyland (2008) 的结论。学生过多地使用带先行词it的词丛是为了在陈述论点时避免主观性,这样使他们的论文更令人信服。

be+名词或形容词词丛在nsc中只有3种90个实例,然而在mac中有14种550个实例,中国研究生使用的be+名词或形容词词丛更多。 nsc中are more likely to, to be able to 同时出现在了mac中,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是mac中there is a significant的过去式,这一类的词丛大多数是there be句型。中国研究生多用这个句型是由于there be句型可以帮助他们更加客观、公正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同样,中国研究生比本土学者更多地使用其他短语:在nsc中有12种其他短语词丛405实例,在mac中有40种1299个实例。在mac中这类词丛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as far as the, meet the needs of等) ,很多用来表示某人或某个行为的目的并且多是for +名词短语和in order to + 实义动词短语 (for the convenience of, in order to improve)。

(二)二者所使用的四字词丛在功能方面的异同

1.二者所使用的四字词丛在功能方面总体分布情况

表二是根据hyland (2008) 结构分类法分类后,nsc 和mac中四字词丛分布情况。

在nsc中52.31%的词丛是面向文本的,接下来是面向研究的词丛,最后是面向参与者只占了6.66%,这个结果与hyland (2008)的研究是一致的。mac中的结果与hyland (2008)、wei & lei (2011)的结果都是相符的,面向研究的词丛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占到了63.99% ,接下来是面向文本的词丛,面向文本的词丛频率只有2039,不到面向研究的词丛一半,与nsc结果相同的是,mac中最不常用的是面向参与者类词丛。

可以看出本土学者和中国研究生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常用面向参与者的四字词丛,这主要由于他们都不愿意在学术写作中直接涉及自己,能够有助于他们达到学术写作中客观性和公正性的要求。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的教育体系和中西文化差异,中国文化尤其强调非个人性,注重集体主义,这一点在学校教材和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

另外,与nsc情况不同,mac中最常使用的是面向研究的四字词丛,这类词丛用来帮助作者构建真实世界的活动和经历,中国研究生喜欢使用能够描述客观世界和物质现实的四字词丛来强调研究的方式,如at the beginning of,in order to achieve等。然而,在nac中最常见的是面向文本的四字词丛,这类词丛主要是用来使研究面向特定的群体或读者,如果作者想要说服他的读者,他研究的结果就应该以读者愿意接受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中国研究生比本土学者使用面向文本的词丛少,这体现了研究生在这方面的不足。

表三、四、五是两个语料库中面向研究、面向文本和面向参与者四字词丛的具体分布情况。

表三中可以看出nsc和mac中描述类四字词丛都是频率最高的,这类词丛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客观事物或者某种情况,比如an important role in。nsc中最不常用的是主题类四字词丛,频率只有154,但是,在mac中主题类词丛频率却多达796并且占到了面向研究类的第二位。主题类词丛能够限定研究领域,比如: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中国研究生比本土学者使用限定研究领域的四字词丛要多。

表四nsc和mac中最高频率的是框架标志类四字词丛,像from the perspective of 这样的表明文章框架的词丛在议论文中是很常见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好文章的信实和精确的要求。

表五中,中国研究生使用的立场特性词明显多于参与特性词丛,频率分别为393和64。立场特性词丛的作用的帮助作者表明他们的态度和评价,比如are more likely to以及 there was a significant,参与特性词丛则用来直接和读者对话的,比如as can be seen。这两类词丛都是用来关注人的,差别在于前者站在作者的立场上陈述观点,后者通常使用实义动词的被动式来体现读者自己发现某些论点,就像是作者从读者的观点出发陈述观点。hyland (2008) 发现香港博士生毕业论文中参与特性词丛几乎占了参与类的70% ,然而香港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并没有这个倾向,本研究中中国大陆研究生也呈现了与香港博士生不同的倾向,mac中参与特性词丛只占14.00 ,86.00%的词丛属于立场特性类,这也证实了本研究之前结构分类中的发现:中国研究生并没有使用动词被动式+介词短语词丛,他们甚至使用主观词丛we can see that和 we can find that。

应用数学研究方向范文第3篇

作者简介:张 强(1991―),男,四川达州人,本科, 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

姓名:彭志琼 女 汉族 出生年月:1971年9月 四川崇州人,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教学管理研究

陈 佳(1992―),男,四川南充人,本科, 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

李丛文(1991―),男,四川达州人,本科, 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

The Study of Criterion on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the Function Series

Zhang Qiang Pengzhiqiong Chen Jia Li Cong’wen

(College of Math and Finance-Economics,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Dachau 635000, China)

Abstract: Series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alculus theory, and its criterion on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is the top priority of series theory.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riterion on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the function series, and gives a comprehensive discriminance on them. Moreover, this paper also formulates solutions to some typ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Key words: Function Series, convergence, divergence, discriminance

函数项级数的敛散性判定研究

张强 彭志琼 陈佳 李丛文

(四川文理学院 数学与财经学院 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级数理论是微积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敛散性的判别又是级数理论组成部分的重中之重,该文主要论述了函数项级数的敛散性判别,较为系统全面的给出了收敛与发散的判别法,其次还对典型的实际问题给予了解决。

关键词:函数项级数;收敛;发散;判别法

中图分类号:O1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1(a)-0000-00

函数项级数

1 定义

收敛(点态): 在零上收敛于 , , , , 有

一致收敛: , , , ,

注: 点态收敛与一致收敛的区别在于一致收敛中 不依于 (或是公用的 ),而点态的收敛条件却要弱一些, 依赖于 和 ;

函数列在收敛的基础上能否成为一致收敛的问题关键就在于 ;是否能对 ,能找到公用的 且有限,即:

2 一致收敛的判别法

(I)定义: 有: , ;

(II)柯西法:

有: ;

(III)余项趋于零: ;

(IV) 有: ,该法不可取(想象一下,需对任意的点列加以讨论,这样的工作实在太大,但对不一致收敛的判别却很有效,下面可以看到)

(V) 法: ,只需确定 收敛,则 收敛;

(VI) 法: ,若 在D上一致有界, 对 ,关于 单调趋于 ;

(VII) 法: ,若 在D上一致收敛, 对 ,关于 单调有界;

(VIII)狄尼定理:要求 在 上收敛于 (点态收敛),满足: ① 在 上连续, ② , 关于 单调,则 在 上一致收敛于 。

其中(I)、(III)、(IV)要估计 的极限函数(和函数),对于简单容易观察的级数这些方法中(III)最有效,(IV)最不常用,其余的都不用估计和函数,常用的有方法(II)、(V)、(VI)、(VII)

3 不一致收敛的判别法

(I)柯西法: ,有

(II)子列极限(这就是前面2.2中的方法(IV)的否定形式), , : ,

这样一来仍需要求和函数( ),这里作这样的处理;在 上找一子列 ,使得 变为数项级数,若 不收敛(发散),则 必不一致收敛;

(III)余项存在不趋于 的点:

(IV)通项法:

4 问题解决

⑴研究函数列: 的敛散性

解:函数列的研究同数列等同起来,这不同于函数项级数:

极限函数

所以:原函数列收敛

⑵研究函数列: 在以下区域内的敛散性

i) ;

ii) 极限函数:

解:极限函数

i) 时,

故:不一致收敛

另: 取

发散

故: 在 上必不一致收敛,(但,是收敛的)

ii)

故: 在 上一致收敛

⑶级数:

证明:(i)在 上一致收敛 (ii)在 上不一致收敛

证明:(i) 在 上一致有界

又: 对 关于单调趋于 ,由 法判别知: 一致收敛

(ii)取点列: ,于是函数项级数变为数项级数

发散,必有 不一致收敛

⑷讨论级数 在 上的一致收敛性

观察能否求和函数,再让 ,易知能求和函数:

估计余项

故原级数收敛

⑸(i) 在 上一致收敛

(ii) 在 上收敛但不一致收敛

解:(i)分析:观察是否能求和,不能就用 法、 法、 法

有界, 单调递减趋于 , ,关于 单调递减趋于

由 法知: 在 上一致收敛

(ii)是否能求和:

当然不一致收敛

⑹ 收敛;证明: 在 上一致收敛

解:分析:是否能求和,题中已给出 收敛,想到用 法,只需证: 在 ,关于 单调有界。事实上

时,

又: 单调递减

由 法知: 在 上一致收敛

5 结语

此研究比较系统的全面的给出了函数项级数的各类判别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较全面的方法和具体指导意义。其次此研究虽然只讨论到一元函数项级数,但对 元函数项级数的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0―43.

应用数学研究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师数学 应用型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 【中图分类号】G642.0;O1-4

0引言

创新人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培养适合各区域实际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至关重要, 如何培养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人才,提高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中心难题. 我校在服务地方经济转型中,从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深度融合地方经济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依托数学建模作平台,构建服务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为社会培养符合需要和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促进学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高师数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导思想

“服务地方经济教育的高师数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案设计的主导思想与总体目标是: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数学人才的多种需求,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改革思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在基本不增加学时的前提下,通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实现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建立开放式教师教育体制下高师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实践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型数学人才。

2. .高师数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们白城师范学院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数学专业学生的入学成绩比较低, 国内部属研究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经验不适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由于社会对复合人才的大量需求,以突出师范特色为突破口,提出了“一体,两向,三能力”培养模式,体现以师范教育为主的教学理念,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创新教育与能力培养,建立地方经济条件下高师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型数学人才。

3..高师数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数学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高师数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实现创新教育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1).数学专业课要充分体现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不仅指原始创新,也包括集成创新;既包括知识创新,也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文化创新。而离开学术前沿谈创新是不可想象的。创新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对已有知识的继承、积聚和应用,更需要知识的不断更新,无论是创意的形成还是创新设计,都需要新知识和新原理的运用。专业课的设置要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要强调“新”;要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新发展,要把学生有目的引入学科前沿。

(2)加大数学应用选修课程的比例

灵活多样的选修课程可以更加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进一步加深研究生的基础理论,提高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兼顾了学生的个人特点、兴趣和职业倾向,利于专业培养和通识教育相结合。应紧密结合专业课程、交叉学科和跨学科扩大选修课的比例,把学科的新成果、新发现及教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见解反映到课程中来。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主修科目提出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具体条件与学习兴趣,在导师的指导下,随意选择选修课,允许学生在选修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

(3)加强数学思维创新能力培养课程

以数学建模为平台,培养应用能力。数学建模是建立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参加数学建模能帮助学生探索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要广泛宣传数学建模的意义,对参加比赛的学生进行暑期培训和课外辅导答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督促学生积极组织建模协会,探讨各类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相应解法。

总之,通过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学生们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够可持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通过了解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近年来就业率在 90%以上,且就业质量良好.近年来,本专业有一大批毕业生在教育和其他企业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 牛裕琪,孟晓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探索[J].河南教育,2011(8):38

[2] 堵秀凤,翟曼月,李晓红.师范类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高师理科学刊,2011,31(6):81-83

[3] 王焱,堵秀凤,李晓红.提高数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以实现高就业率[J].高师理科学刊,2010,30(1):91-92

[4] 张丹,周雪.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12):21-23

[5] 曾峥,简国明,李善佳.地方高校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5) :61-63

应用数学研究方向范文第5篇

一、从知识经济视角下看高校教师绩效薪酬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理论认为: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者,已经成为组织知识资本增值的重要人力资源,是组织发展、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如何搞好教师收入分配、激励,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

(一)从市场供求均衡工资理论上看

从市场供求均衡工资理论上看,劳动力与其它商品类似,其价格即工资水平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的力量均衡,工资水平最终决定于供求的平衡点。均衡工资模型是实行市场取向的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这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薪酬改革有重要意义。建立统一、公平的高校人才市场。让人才步入市场。要逐步形成‘国家引导、市场主导’的高校工资决定模式,使工资水平能反映教师能力水平。

(二)从效率、补偿工资理论看上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由于道德问题或者逆向选择问题,可能会导致较高的监督成本,使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受损,这样支付给劳动者高于市场工资率的工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三)从人力资源与智力资源理论上看

人力资源除了天生的禀赋成分外,更多的是靠后天的投资形成的,投资的形式主要包括正规教育、各种培训等;人力资本能够为其投资者和使用者带来收益。与其他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讲究回报,人力资本价值越高,给予其相应的回报亦高。人力资源理论对教师的绩效薪酬也有意义,高校教师的收入应该能反映教师的人力资本存量,通过薪酬的鼓励,激发教师的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

二、构建合理的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途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劳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教师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它要求高校的各种举措当然包括收入要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实施收入分配方案时既要给教师激励也要给压力,是教师在动力和压力的牵动下不断提升自己,创造更好的业绩。分配时,我们还要兼顾优先、公平。我们在进行收入分配时,要体现效率的要求,把资源配置到能提高高校效率和效益的部门和环节中去,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以充分反映和体现教师的能力和贡献不同。

(二)科学定编,按需设岗,强化岗位,明确职责

科学定编、按需设岗是高校教师聘任的基础,高校需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计划,分步实施。根据目前的需要实行总量控制、合理配置,在岗位数量和岗位结构上向重点科学和关键岗位倾斜。各教学和研究单位之间的岗位结构不要求完全一致,学校可利用手中的机动指标进行微调,制定岗位聘任工作中关键的一环,它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及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标准定得太高,大家完成不了任务,所有的制度将会形同虚设,只有通过深入调查、科学分析,把岗位工作任务定在一个理性的范围,才能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三)高校绩效工资还应引入宽带酬薪制度

所围“宽带酬薪设计”,即在组织内用少数跨度较大的工资范围来代替原有数量较多的工资级别的跨度范围,将酬薪等级压缩成几个级别,取消原来狭窄的工资级别带来的工作间明显的等级差别。但同时将每一个酬薪被所对应的酬薪浮动范围拉大,从而形成一种新的酬薪管理系统及操作流程。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前期的岗位津贴制度实践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对绩效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然有一些问题,如过于强调量化指标,而且由于评价指标的覆盖率和概括性有限,出现了评价指标为指挥棒开展工作的现象。所以,评价体系的指标的构建要注意定性和定量结合,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绩效工资的确定比例和评价标准,同时也可以吸收国内外企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和评价经验,同时必须面对国情,考虑到教师职业本身的职业特点,契合教师职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同时,具体指标的核定要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

(五)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确保薪酬激励发挥作用

确保薪酬激励发挥作用,只有教师感受到薪酬的增长与贡献大小成正比例关系时,薪酬的激励作用才能得到发挥。因此必须制定客观公平的教师业绩考评体系来确保薪酬的正确发放。首先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考评标准,充分考虑教学科研的规律和特点,刚性指标与柔性指标相结合,自己考评有据有依,可操作性强。其次要规范考评程序,确保考评过程公开、公平、公正,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样考核结果才能服众。最后,教师业绩考评结果与薪酬紧密挂钩,严格兑现,如此才能调动教师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激励内在潜力,约束负面行为,促进激励机制的良性循环。教师获得一份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也是教师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与自身付出相匹配的奖励,可使教师获得公平感。在年度考核时,还可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这是因为精神奖励较之物质奖励,更易于满足教师的成就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