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和区域分布的不均匀,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面临水资源短缺、电力供应紧张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修建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然而,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正确处理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确保人类改造自然而不违背自然的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我国水电事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1 水利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特别是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改变了水域环境,必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下面将简要进行分析介绍。
1.1 对气候的影响
由于区域性气候受大气环流的控制,而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原来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者湿地,改变了原来的区域性环境,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温、降雨的影响。
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在库区,原来的陆地变成了水面,其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强度和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年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对降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修建水库,原来的陆地变成了大面积的湖泊,其蒸发量将大量增加,导致水库区域降水量有所增加;第二,由于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使水库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在一定距离外的区域降雨量有所增加,导致了降水区域分布发生了变化;第三,水利水电工程的建成,导致了降雨时间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夏季水面温度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大气对流减弱,降雨量减少,而在冬季,由于水面的温度高于气温,大气的对流作用增强,降雨量增加。
1.2 对水文的影响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目的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在其修成后,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调整下游河道的流量,特别是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在非汛期也截流了大量的水资源,从而使下游河道的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以致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下游天然湖泊干涸,必然给湖泊天然生物带来极大的影响;由于水量的降低,水流的减缓,很多泥沙在河口淤积,造成了倒灌现象的发生。
1.3 泥沙的淤积问题
泥沙的大量淤积,造成了河道两岸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必将导致河道两岸农田的次生盐碱化。
1.4 对水体的影响
水只有在流动过程中才能增加其净化能力,而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后,大量水停留在水库中,导致水质变差,这是因为库内的水流流速一般比较小,致使水面与气面交换的速率及污染物的扩散能力都有所降低,这种情况下,水体的复氧能力减弱,最终形成水库中水的自净能力降低的结果。另外还存在由于藻类的大量生长导致的富营养化等问题。
1.5 对地质的影响
大型水利水电设施一般都要修建大型的水坝以用来积蓄水源,而水坝的建成可能会引发地震等不良地质灾害。水库诱发地震主要是因为巨大体积的蓄水增加了水压,以及在这种水压下岩石裂隙和断裂面产生,使岩层和地壳内原有的地应力平衡状态被改变。世界上最出名的水库诱发地震发生在1960年建成的意大利的韦奥特水库,开始蓄水后地震开始直线上升,最终导致水库旁的山峰崩塌,3.5亿方岩石崩入水库,形成高出坝顶110米的巨浪并导致溃坝,使下游村镇死亡2600人。
1.6 对土壤的影响
尽管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水土保持,但是其也引起土壤的盐碱化。比如: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沿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土壤盐碱化。产生土壤盐碱化的原因是库岸渗漏补给地下水经毛细管作用升至地表,在强烈蒸发作用下使水中盐分浓集于地表,形成盐碱化。另外在浸没区,因土壤中的通气条件差,而造成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减少,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的生长。
1.7 对生物的影响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鱼类特别是洄游性鱼类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中华鲟的产卵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当长江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10月份水库将大量蓄水,将水库水位从145米提高到175米,使下泄流量显著减少,10月平均流量较建坝前减少了41%,这将使本来就不大的中华鲟宜昌产卵场的面积进一步缩小,使中华鲟的自然繁殖受到更为不利的影响。另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导致了原有植被的大量死亡,而水生藻类却大量繁殖生长,严重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
2 正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正确认识社会舆论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关注
社会舆论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关注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关注生态,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思想认识的不断提升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而作为一名水利水电技术人员,我们应该比以前更加重视水利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对于不同看法,我们应该持开放的态度,并在以后的实践中尽量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2.2 国际上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看法不一致
对于大部分发达国家来说,他们不提倡建设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其理由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但是经过大量统计发现,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利水电工程基本上已经饱和,也就是说已经没有再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必要性。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均想通过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来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而对于我国来说,我们也应该提倡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一来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快,对能源的需求很大,另外我国的水资源地域和季节上分布极为不均匀,故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必须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但是我们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采取必要措施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2.3 正确认识水利水电工程的区域性
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前应做好生态环境评估报告,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实不适合建立水利水电工程的河流、河段,严禁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经过生态环境评估后,可以进行建设的地方,应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所以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能一概的否定。
对我国来说,仅仅正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将加强地区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根本点和切入点,对严重破坏和影响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应该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审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开工建设。
3 结束语
生态与环境是当前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作为水利水电工作者,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利建设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使已经形成的平衡状态受到干扰破坏。水利工程师的职责是研究由平衡状态到不平衡状态再到平衡状态的发展规律。只要遵循“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周全设计,精心施工,加强科学管理,大多负面影响都可以得到缓解。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展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研究自然与生态的平衡机制,研究人类改变自然时对生态的近期和长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风电场;周边生态环境;影响;恢复措施
风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然能源,具有可再生和清洁的特点。在当前能源形势日益紧张的环境下,风能以及太阳能等新能源成为能源开发的重要方向,就风能而言,发电是其最主要的利用方式,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具有较高的环保价值。尽管如此,但风能发电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一种干预,所以仍然会对周边的局部环境和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近几年风力发电的迅速发展,风电场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建设过程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业界的普遍关注,相关的研究也在深入。本文以我市某风电场为例,对风电场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联从如下两个方面的进行了具体讨论。
1风电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的具体影响
1.1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建设风电场时,工程施工包括了很多内容,例如修建道路,做好塔架基础建设,铺设电缆沟等,都会涉及到土方开挖。土方开挖的诸多施工行为,会增加风电场周围环境的大气问题,产生沙尘污染。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会经常使用机械设备,有很多器械排放的尾气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大气污染之外,风电场建设施工还会导致水体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其中水体污染主要是建设期的施工废水,例如冲洗搅拌机和混凝土车辆,对相关施工的机械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等;当然也有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车辆和机械是噪声污染产生的主要来源;而固体废弃物污染则源于生活垃圾和废土。
1.2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风电场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从如下两方面:第一,对土壤植被的影响。这一影响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临时性的,例如草地、林地和耕地等,还有施工中的堆土场、道路和施工区域,都属于临时占地。在这些被占的徒弟区域内,植被等会因为施工活动遭到一定的破坏,施工器械的活动作业也会碾压地表植被,破坏其正常生长。还有一种就是永久性的侵占,这一类型主要包括发电机组、升压站、风电场内的道路维修、输电线的塔杆基础等,呈点状或者线状分布,损失的植被面积和总量相比,数量并不多。第二,对周边鸟类栖息和野生动物的影响。有的鸟类和野生动物可以慢慢适应周围环境的改变,但是也有一部分会选择放弃,迁移到风电场之外的区域,对周围环境的生物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有的风电场基塔的建设区域是鸟类密集区,导致基塔遭受鸟类撞击的风险增加。但是我市在建设该风电场时,经过调查发现,厂区内并没有珍稀鸟类的活动,所以这一影响并不突出。
1.3对水土保持造成的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该风电场水土流失的预防范围大约有34公顷,包含了风电场的建设区域,约21公顷,还有就是直接影响区,即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约13公顷。其中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是道路施工区,约占总面积的60%。由此可知,要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关键就是要做好道路区施工的水土保持和监测。
2风电场周边生态环境的恢复措施
2.1优化风电场选址,合理安排建设布局
在风电场开始建设之前,首先一定要深入现场,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采集周边生态环境、水文特点以及人流分部等资料,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尽可能地对选址进行优化,并对风电场的布局进行合理安排,控制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和环境破坏等问题,将对周围环境中动植物的影响降到最低。
2.2合理设计施工计划,严格按照要求操作
风电场的建设时期最好选择在当地降水量较少的季节,避开雨季。从我市的气候类型来看,由于降水集中在春夏两季,所以风电场的建设应该安排在秋冬两季。这样安排施工可以明显降低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同时,在建设风电场时,应该严格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另外,在施工的同时可以洒水,减少沙尘污染;还可以减少装卸,或者增加施工帷幕的高度等方式,将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为了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和生活污水,可以采用集中收集废水的方式,对其进行统一处理。对于施工人员制造的生活垃圾,可以在施工现场安排一个专门的堆放区域,定期清理,集体外运,控制风电场建设中的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2.3进行表土回填,占一个补一个
风电场在建设时如果遇到树木,应该尽量避让。对于需要临时占地的部分,应该做好表土的保存工作,以便在撤销时进行回填,让土壤的质量尽量恢复到被占领之前的水平。同时,在完成风电场建设后,表土的回填可以采用分层的方式进行。采取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地表植被的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虽然永久性占地区域的植被很难恢复,但是我们可以实施异地补偿的措施,最大程度的恢复植被覆盖,具体的做法就是占一个补一个,也就是统计被占地中植被的数量和质量,然后在其他区域种植同等量的植被。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减少风电场建设对植被造成的影响。
2.4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设置警示牌
我们需要对风机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其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这样可以降低风管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有效控制机械设备运转异常导致的噪声升高。同时,还可以在主要的路口设置警示牌,减轻人为活动对鸟类和原有栖息野生动物的影响。除了上述恢复措施之外,为了减少风电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我们还可以采取很多其他方法,例如,做好斜坡的绿化工作,稳定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等。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水土流失等三个方面简单阐述了风电场建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具体影响,认为可以从优化风电场选址,合理安排建设布局;合理设计施工计划,严格按照要求操作;进行表土回填和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等方面采取措施来恢复环境。
参考文献:
[1]桂青.陆上风电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缓解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2,04(15):57~59.
[2]史学峰,曹露,刘辉,等.景观生态学法在生态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某风电场工程为例[J].科技促进发展,2012,07(06):96~100.
[3]宋文玲,钱谊,苏晓星.大丰风电场建设对盐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04(13):32~36.
关键词:生态意识;行为;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17203
1 引言
任何一种形式的文明,都是通过意识和行为构成,生态文明也不例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人民普遍富裕起来,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改善。但是快速的发展让我们在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面对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被严重污染的严峻形势,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设全社会正确的生态意识。所谓生态意识,就是指在人与社会不断地作用于自然界的过程中,作为生态主题的任何人和人类社会总是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反应和认识,这些反应和认识的总和构成我们所说的生态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
2014年环保部首次了我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以百分制计算,公众对生态文明的总体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得分分别为74.8分、48.2分、60.1分,呈现出“高认同、低认知、践行度不够”的特点[2]。可以看出,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依然有所欠缺,远远不能达到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在培养公民生态意识的基础上,这便反映出树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性。大学生的修养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生态意识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3]。要跳开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做法,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统一。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
2 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
文章通过在网络上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南京市15所高校在读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从基本知识、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3个方向出发,综合考量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301份,其中有效问卷291份,有效率98.6%。被调查人群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其他九类学科。为了尽量减少研究对象的心理压力,能够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
2.1 基本知识
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究竟是对自然的直接义务还是对人的间接义务,自然物有没有道德权利,有没有享有道德关怀的资格,是否可以成为道德共同体中的一员,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生态观,这两种观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一直处于争论状态[4]。从调查中发现,约有一半的同学了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含义,其中有65%的同学支持非人类中心主义。这说明大学生的生态教育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还做的不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来说生态知识还较为欠缺。
2.2 生态意识
在研究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层面上共设计了4道题目,列举一些现实问题,从而看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不同取向。
从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普遍有较为正确的认识,80%的同学能够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同时我们还是要注意,有12%的同学选择保护生态平衡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这也反映出一些学生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只关注了表面,没有深刻的思考。
关于如何看待环境和经济的矛盾,学生基本都持有正确的观点。有57%的同学认为人类是属于大自然的,保护环境也是为了保护自然。如“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你的态度是什么?”39%的同学选择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54%的同学认为选择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都较大的保护,仅有7%的学生认为以经济发展为重。这说明,大学生对我国的生态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大多数同学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识,也明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可以看出一些同学的生态意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即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但又不足够重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生态意识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系统的了解,生态意识也没有深入人心。
2.3 生态行为
在研究大学生生态行为层面上共设计了4道题,综合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较为薄弱。在“家用空调中一般都含有氟利昂,但是氟利昂的使用会破坏臭氧层,导致温室效应,你的看法是什么”?由图3得出,只有67%的同学选择尽量少使用,还有8%的同学选择该用就用,环境问题政府会管。可以看出,这些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不能以自身的行为支持生态文明的建设。
第二,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较为被动。比如“去年玉林狗肉节在争议中开幕,许多爱狗人士要求政府取消狗肉节,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有54%的同学认为这是当地习俗,不能接受的可以不去吃,还有8%的同学认为无可厚非。这表明大学生虽然树立了正确的生态意识,却很少能自觉主动地将生态意识转化为行动。
大学生有一定的生态意识,但是对于生态保护的实践性还比较低,存在“知道”却不一定“做得到”的困境。一些同学只关注宏观上的口号和观念,却没有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同学只能关注到身边的环境保护问题,却没有长远可持续的观念,忽视国家乃至全人类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当前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可以总结高了解、低实践。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但是当自身的需求和保护环境的需要相冲突时,还是会产生犹豫甚至放弃。这体现出生态意识不能自觉主动的转化为生态行为,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行为不能统一、“知道”却不一定“做得到”。这些现状更加反映出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的重要性。
3 大学生生态意识与行为欠缺的原因
3.1 经济利益制约
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间的矛盾,是影响生态意识的一大因素。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既存在相互对立和冲突的方面,又存在相互交叉和统一的方面。当这两种利益关系发生冲突时,人类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对自然的损害也是对自身的损害,例如环境污染、破坏生态,这是直接危害自然界利益的行为,也是直接损害人的利益的行为。保护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条件,保护人的利益[5]。
要树立可持续意识,首先要明确两个关系的问题:首先是生存与发展的关系;其次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钱和利益的追求愈发强烈,只追求眼前的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缺乏危机意识,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3.2 生态教育薄弱
以前的学校教育受到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对生态意识的教育少之甚少,只是注重身边的生态保护,而没有树立起正确的系统的生态意识,学校缺乏对生态意识的养成的系统性;生态教育的形式单一,大多停留在书本,采取简单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没有实践性教育,缺乏多样性、普及性;高校生态意识的相关课程也少之又少,往往只有与环境相关的专业建设,却没有把生态教育的公共课程纳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去。
3.3 生态宣传单一
正如著名环境科学专家曲格平教授指出的:“环境保护靠宣传教育起家,也要靠宣传教育发展。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程度以及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表现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宣教的深度和广度。有效的环境宣传教育是生态文明政策顺利实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广泛开展的前提,使得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由被动、自发变为自觉行动,这远超出任何事后治理的项目所能产生的环境效益[6]”。我国没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往往是通过报纸、广电、网络等媒体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并逐渐唤起和自觉培养生态意识,而社会上缺乏相应的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得生态意识不能深入人心。
4 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生态教育的课程建设
高校是生态意识教育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要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将生态意识的培养融入到相关专业的相关课程中,让生态意识深入人心,深入到生活的细节中。做好生态意识的宣传工作,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对大学生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品德教育[7]。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8]。要充分发掘第二课堂的潜力,利用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生态意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4.2 培养大学生消费意识
培养生态意识是大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对大自然的尊重意识和责任意识是生态意识教育的重中之重。
消费意识的养成是生态教育的实践过程。这需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培养节约意识,拒绝铺张浪费,节约自然资源。②寻求产出和消耗的平衡,使人类的实际需要与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持在平衡水平。树立生态消费观,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减少过度消费、盲目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使人与自然得以和谐发展。大学生正确消费意识的树立,是生态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4.3 转变宣传教育模式
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公众参与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能力,是普及生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公众喜爱的言语或形式,致力于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以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促进生态教育的普遍开展。
在信息传播渠道方面,要变化公共信息的宣传形式,调整宣传内容,拓宽平台,加强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准确的沟通。充分利用新数字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反馈市民的投诉、在线互动、环境监测等。这就需要加强与电信和新媒体等多种渠道的沟通,通过手机上网、开通环保微博微信、APP等方式进行宣传、交流、研究。提高互动性、信息透明度、及时性和高效性。从大众的角度,从舆论集中的问题中捕获话题,让更多的媒体使用当下流行的、人们喜爱的方式报道宣传,让生态文明的宣传更贴近百姓,营造出浓厚的氛围,以改善生态教育的宣传模式。
重视环保教育基地、图书馆、博物馆和主流媒体、互联网、社交媒体在生态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文化的教育,创新节日纪念日的生态教育内容和形式,并增加对绿色生活方式的文化宣传以及对健康合理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宣传。
4.4 发展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的形成需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处,它是现代文明成果和时代精神的融合,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缺乏生态意识,也就是缺乏生态文化。因此,不断培育学生的生态意识,必须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生态道德素质,树立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责任,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出更多含有绿色环保理念的文化产品。努力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意识,从而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包庆德.起源与变迁:人类的生态和生态意识扫描[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8(3).
[2]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N].中国环境报,2014-03-24.
[3]李建勋,钟革封.高校生态实践教育的意义与实施途径[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1)146~148.
[4]于 冰.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1(19910):90~92.
[5]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7):8~4,47.
【关 键 词】生态伦理 构建 青海
和谐社会是一种有生态意义的和谐,其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生态伦理在科学发展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表明我们生态伦理建设的任务任重道远。要在全民中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加强生态伦理建设。只有以伦理信念为基础,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才能有效的得以贯彻落实。
一、青海的生态概况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000m以上。省内地形复杂,高山、大川、冰川、雪山、湖泊和沼泽广布,区域涵养水源功能显著,是我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生态敏感脆弱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对全国乃至全球的大气、水量循环具有重要影响。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重要补给水源,号称“江河源”、“中华水塔”。青海境内黄河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18.7%,出省多年平均径流量占流域总径流量的49.2%。长江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9%,出省径流量占总径流量的25%。青海是黄河流域9省区唯一一个产流多于用水的省区,是我国主要的水源地之一,区域涵养水源功能显著,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要地。保护和建设好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对本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甘肃河西走廓、内蒙古黑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青海省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全省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冰川、戈壁、沙漠、风蚀残丘、石山、雪山等占30%,森林覆盖率只有2.59%,其中乔木覆盖率仅为0.35%,大大低于13%的全国平均水平,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上游的大通河、湟水河、隆务河、玛柯河、多柯河和澜沧江的扎曲河等流域,处于森林极限生长地带,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全省3645万公顷的草地覆盖着大部分地区,其中荒漠草地697万公顷、黄土高原干旱草地202万公顷、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2746万公顷,植被覆盖度低。全省有耕地面积5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河及湟水谷地、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积有3.3万公顷。动物分布有陆栖脊椎动物420余种,鱼类46种,鸟类291种,占全国总类数的24.6%;兽类107种,占全国总类数的20.2%。植物分布有维管束植物25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30余种,裸子植物42种,被子植物242种;经济植物1100多种;药用植物630余种。动植物中稀有名贵种类繁多。因此,青海的生态环境对全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有着重大影响作用。显然,保护和建设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对青海省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实现全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大意义。
二、青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
(一)青海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在长期自然的和部分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使青海原本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伦理建设刻不容缓。由于众多原因,目前造成草场退化、沙化加剧,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土地严重荒漠化,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减,自然灾害频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重问题。
(二)青海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天然草地植被退化原因可归结为全球气候变化,高原生态暖干化趋势发展加剧的大背景控制下,人为不合理开发资源,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加剧及其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发展的共同影响所致。一是过度放牧加速了生态环境退化。由于大面积和大范围的天然草地过度利用,使草地牧草生机大大减弱,植被覆盖度降低,杂毒草孳生,地表侵蚀和鼠害大面积发生,都直接影响天然草地退化,引发出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二是过度开发、开采直接对植被和草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区域生态环境退化和问题不断产生。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对资源的需求日趋增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尤其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活动,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三是一些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是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方案的技术尚不成熟,并且对保护对策方案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许多本来生态保护较好的区域遭到破坏,而且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另外,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概括起来,人为破坏是造成青海生态恶化最主要原因,落后的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的直接原因,管理体制的不配套是青海生态系统失衡的制度原因,生态极度脆弱是青海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原因。而这些原因的背后就是我们生态伦理观念的极其缺失,所以一定要加强生态伦理建设。
三、生态伦理建设在构建和谐青海中的意义
(一)生态伦理建设是青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现实要求
随着人们对生态与文明关系认识的探化,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举足轻重的角色,加强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建设已成为各国所普遍关注的问题。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文化等等是否健康发展,往往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着生态和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生态伦理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破坏自然环境是一种愚蠢的慢性自杀行为,身处中华水塔的青海群众的更应深切理解这一点,应坚持把发展生产与建设自然环境结合起来。这是青海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二)生态伦理建设是构建青海和谐社会道德观念的必然要求
青海大多地方海拔高,气候恶劣,环境体系脆弱,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全面落后状态。近年来,由于开发程度加强,青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问题迫使当地部分农牧民沦为生态灾民。态伦理建设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观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它以热爱自然、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生态道德为原则,以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内容,形成以人为本,重视生态利益的社会主义生态义利观。因此,生态伦理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观念的必然要求。
(三)生态伦理建设是实现中华水塔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鉴于目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能源危机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使我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从条件恶劣、资源匮乏的外部危机已转化成为社会失范和文化失落的内部危机。通过加强生态伦理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从调整人们的思想意识出发,倡导群众树立生态伦理观念,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广大民众参与的文化,建立足以应对环境危机的生态文化,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青海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文化繁荣提供科学依据和基本思路。生态伦理建设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改变当地群众对于和谐的看法和理解,培养着良好的道德风尚和道德情操,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四)加强生态伦理建设,是青海稳定发展的需要
青海的生态与环境退化问题,直接关系着当地的社会稳定。国务院和青海省政府十分重视,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多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强化对高原生态与环境的保护治理。在青海强化生态保护和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核心,把生态建设、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与维护稳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农牧民的长远生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强化生态伦理道德的建设,有利于解决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有利于牧区生产结构的调整和民生发展,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需要。
四、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构建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通过广大群众的实践来完成。生态伦理建设,需要树立和谐、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并用合理的生态伦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然尽到人类自己的道德义务。具体来讲就是要要遵循生态道德的要求,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改变掠夺自然的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引导和组织农牧民走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的路子。在维护生态平衡的状态下,尽可能的获取农、林、牧、副、渔等产品的最大产出。开发新的技术形式和能源利用形式,做到无公害、无废料的清洁生产。政府要加强组织,充分发挥村委会的组织作用,为生态技术的应用提供平台。一切靠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危害人民健康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错误做法都应得到坚决遏制。青海矿藏十分丰富,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地区,但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开发这些资源时,应当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评估,不能盲目扩大规模,自始至终要注重开发与治理相结合,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放在首位;同时要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特别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如能源、矿产、生物资源等的开发,要从生态条件和全局观念出发,在充分论证、规划和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前提下,依法合理有效开发。总的原则是:发展不能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得一时的经济利益。必须避免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方式来换取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师燕: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哲学[J].生态经济,2005(1).
[2]孙爱霞,:青海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2001(2).
关键词:智慧生态环境 作用机理 宁波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空间不断向周边地区蔓延,伴随而来的是,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一系列问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如何协调发展,且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可持续发展考虑,人类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城市发展新思维,并陆续进行了实践。时至今日,国内外学者和政府对于生态城市理论内涵的界定仍然没有达成共识,且各国在城市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各国在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各有侧重,但是在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仍然缺乏理论和实践论证。
国内众多专家学者提出,“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使城市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还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抓住智慧城市建设的机遇,谋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成为了当前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中之重。
研究概况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人类社会以自身为中心,认为环境可以理解为人类生活的外在载体或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用科学术语表述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是人类的环境。人类环境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又称为地理环境,即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岩石等;社会环境则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人工环境,如城市、乡村、工矿区等。
生态环境最早组合为一个词需要追溯到1982年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由黄秉维院士提出的概念,最后形成了宪法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由于当时的宪法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没有对名词做出解释,所以对其涵义一直争论至今。
如钱正英院士(2005)转述黄秉维院士后来的看法,认为生态环境中环境污染和其他的环境问题都应该包括在内,不应该分开。杨士弘(2003)认为生态环境是指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或与生物体进行物质能量流动众多因素的集合。马世骏、陈德辉(1995,2000)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提出,生态环境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综合,以及主体对象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王孟本、邬江(2003,2005)着重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王如松(2005)认为,生态环境是人类及万物生灵得以生存、发展、繁衍、进化的必要条件。以上观点都在一定层面上认同生态环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它不是生态学和环境学的加和而是融合。
陈百明(2012)根据对宪法第二十六条中关于生态环境涵义的解读,以及这些年来使用生态表征人类追求的理想状态,经常被作为褒义形容词的实际情况,将生态环境定义为:不包括污染和其他重大问题的、较符合人类理念的环境,或者说是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观点综述
从环境到智慧城市的不同阐述中,有其共性,论述如下:其一,各种学术观点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来谋求对概念的阐述和解析。其二,各种学术观点基于对追求人类理想状态的层面,对相关理念进行了解析。其三,各种学术观点都是基于一定的时空范围和相应的科技水平对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其四,各种学术观点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本。
不同之处在于:一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们对概念中包含的技术应用侧重点不同;二是不同的概念在应用上形成了从模糊到具体,再到更具体的层面。
智慧生态环境的内涵与外延
综合不同学者的观点,智慧生态环境应该定义为,不包括污染和其他重大问题的,以人类与环境关系为主导的,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对生态系统各要素做出智能的响应,且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近10多年来,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由城市发展而导致的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世界银行指出,环境危机每年会消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2%,这其中绝大部分环境损耗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所致。
智慧生态环境的外延,从空间范围上来说,智慧生态环境必须依托一定的空间范围进行阐述才更有意义,且这些空间范围必须抓住具体的空间范畴来进行针对性研究,可以具体到一个国家,也可以细小到一个城镇、乡村等。从时间范围上来说,智慧生态环境不能不顾地区发展的实情,盲目的以环保为中心,摒弃经济发展;反过来发展也不成立,必须结合某个空间范围具体实践阶段,以区域内大多数人追求的理想状态为目标,有条不紊的开展相应的工作。从技术范围上来说,智慧生态环境必须正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主导,重点在于增强生态环境各要素的智能响应能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弹性自调节功能。
智慧生态环境的三大环境构成
(一)城市生态环境构成
生态环境要素是基于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的要素。可以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两大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土地、矿物、海洋、河流、阳光、大气、水分等天然物质要素,以及地面、地下的各种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等人工物质要素。
杨上弘(2003)等认为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以人为主体的环境系统,那么,城市生态环境可以根据人类活动的参与程度分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人工生态环境。相关分类表如表1所示。
(二)智慧生态环境的三大环境构成
基于生态环境概念发展起来的智慧生态环境,不仅需要继承生态环境的特性,同时也需要结合智慧生态环境的内涵,加入自己独特的要素,从而形成智慧生态环境的构成体系。
从图1可以看出,智慧生态环境要素构成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类、智慧信息技术等四大类要素组成,参考表1的具体分类,每个大类要素又可以细分成众多小类要素。
对比表1所示,可以认为社会环境对于城市人工生态环境的概述更适合课题的研究,因此,后续研究以社会环境来替换对城市人工生态环境的描述。
智慧城市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针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在内的各种信息需求,提供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的信息服务,智能化信息服务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从信息的特性来看,围绕着智慧城市的建设,由各种智慧信息技术挖掘的信息,靠着信息的作用机理,又形成了一个围绕着人类作用的环境,可以称之为虚拟空间,该空间充斥着智慧生态环境方方面面的信息流。
国内专家学者认为,“智慧城市”可以应对城市不断增长、资源日益短缺的内在需求。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普遍认为,保护生态减少污染,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政府的事,更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大家都应该成为生态环保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人深受环境的影响,抛开环境论述人类的作用,意义和效用不大,必须强化环境的建设作用,进而通过环境影响人,在彼此的互动交互中,将智慧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到底。
结合上述论述,基于与人类互动的密切程度,可以将智慧生态环境的三大环境构成具体分成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虚拟空间环境等三大类,如图2所示。
智慧生态环境三大构成环境作用机理分析
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决定了研究的复杂性。因此,必须对智慧生态环境的三大构成环境进行分析,搞清楚彼此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而在后续建设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利用新一代智慧信息技术,给智慧生态环境建设带来智能响应,方便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策略和执政理念,进而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快实施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的步伐,对于浙江宁波智慧生态环境建设而言,同样适用。
(一)三大环境围绕着人类的需求和欲望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
从图2可以看出,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是虚拟空间环境,接下来是社会环境,最后是自然环境。人类是一个大的概念,包含多种分类。从代表者和被代表者的角度出发,课题组将人类分为政府和居民两类。作为居民代表者的政府,根据居民反映的需求,加上自己的意志,对自然环境进行了过度索取。作为生产和生活直接承受者的居民本身,在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忘记了节能环保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遭受自然环境报复时,只能将满腔怒火倾泻到政府身上。作为代表者的政府,“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执政思维,如何做到既能发展经济,又能克服自然环境的保护成为了政府迫切需要改善的执政问题。
“适者生存”这一理念早已耳熟能详,人类在满足自己需求的过程中,不断的挑战自然环境的极限,人类早已将“适者生存”抛之脑后,能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自然,使之符合自己的意愿。按照趋利避害的观念,人类通过社会环境的改造,直接施加于自然环境,进而获得自己在物质和精神财富上的满足,丝毫不顾及或者说,一点也不愿意去考虑自然环境的弹性自调节能力。
因此,如何做到平衡人类需求,成为了保护宁波生态环境的根本。平衡不意味着压抑人类追求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需求,而是如何做到改变人类只知向自然环境索取,不懂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
(二)虚拟空间环境影响着人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认知
如图2所示,从平面上来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反馈的信息要想被人类彻底感知,必须通过虚拟空间环境进行交互。从立体上来看,虚拟空间环境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作用,具有一种次序的效果,即虚拟空间环境依赖于社会环境反馈,而社会环境依赖于自然环境反馈,通过层层过滤,最后汇集形成虚拟空间环境信息。
从动态效果上来看,要想实现人类彻底的认知生态环境,必须对生态环境的各个环境构成进行全面覆盖。这就意味着,环绕人类周围的虚拟空间环境必须覆盖到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即人类必须借助更先进的智慧信息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感知,进而在获悉全面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快速、及时、准确的反映,保护好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
利用智慧信息技术监控和改造生态环境,可以很好的使相关利益方,及时的溯本追源,查询导致环境破坏的责任方。从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反馈功能来看,这样的技术结合只能是一种事后追查,只能使人类陷入被动的反应状态。可以借助智慧技术对社会环境的主动深入,尤其是对造成自然环境可能恶化的重点要素,如城市化、乡镇、产业、社区等风险点进行主动探查,可以在事前获悉自然环境有可能破坏的原因,及时的追踪处理,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保护自然环境的弹性自调节功能。
根据智慧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内容,浙江宁波在建设自身的智慧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正视智慧技术有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负效应。即借助科技的力量,在物质和能量方面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索取,造成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因此,浙江宁波在建设智慧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清晰的知晓,使用智慧信息技术对自然环境作用的目的是什么?对社会环境作用的目的是什么?对虚拟空间环境作用的目的是什么?当目的明确之后,人类才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得更好。
(三)社会环境借助城市化、产业化的力量直接导致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从逻辑上来分析,社会环境基于自然环境之上,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工环境。人类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借助于自身依赖的社会环境来实现,而社会环境则又向自然环境进行了索取或过度破坏。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社会环境成为了“因”一环,而自然环境成为了“果”一环。智慧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相关方应该把侧重点放在改善社会环境上,而不是放在改善自然环境层面上。
作为生态环境构成要素之一的社会环境,包括了城市、乡镇和产业。浙江宁波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原来浙江宁波占地范围较小,到如今,已经包含了北仑区、江北区、江东区、鄞州区、镇海区、慈溪市、奉化市、海曙区、宁海县、象山县、余姚市等11个区县市。随着城市都市圈建设的兴起,可以预期的是,浙江宁波的城市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原来的城乡之分逐步被打破,重新被整合。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城市面积范围扩大、原有自然景观被人工改造、土地性质被改变等,浙江宁波一系列的自然环境随之发生变化。
产业的发展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推动起来的,浙江宁波的产业发展布局,从原有的港口城市到港航物流集散中心、临港大工业,再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浙江宁波自然环境的变化。作为物质和能量需求大户的产业,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环境压力。
浙江宁波城市化进程和产业发展对宁波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其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共性是,二者都压缩了浙江宁波自然环境的空间,对自然环境都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不同之处在于,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环境改善的要求比产业对自然环境改善的要求更大,城市化进程不仅承担着生产区域对自然环境的索取,更承载着生活区域对自然环境的索取。二者的交织效果叠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日俱增。在建设浙江宁波智慧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对城市化和产业化的发展目标清晰界定,避免为了发展而发展,进而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更多破坏。
(四)自然环境仰赖于社会环境的停止扩张而维持自身脆弱的平衡
从静止的观点来看,如果把自然环境比作一个边界,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原因在于社会环境的不断扩张,破坏程度直至与自然环境重合,进而自然环境完全变成社会环境,人类失去自然环境的保护,成为发展与生态失衡的受害者。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满,体现在执政部门获悉的突出环境问题投诉上,对于生态环境而言,这些突出问题恰恰构成了宁波智慧生态环境的环境因子构成。建设智慧生态环境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自然环境而人为盲目的建设,而是为了更好的获悉造成已知自然环境因子失衡的原因,通过相关智慧技术获取的信息流的传递,使相关利益方及时获取预警信息,采取必要的手段,及时改善宁波自然环境中处于失衡状态的环境因子的弹性自调节功能,在人类的帮助下,使自然环境能够回归自然,从而按照自身的运作规律进行弹性自调节,给人类以青天绿水的回报。
人类之所以无视自然环境的报复,推动社会环境对自然环境的不断侵蚀,根本原因在于人类通过虚拟空间环境获得的信息认知度不足,对社会环境是否能够满足自身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能力的判断力不够,进而推动了社会环境的不断扩张。当招致自然环境的报复时,人类依托有限的信息资源,又开始了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口号之称的行动,加速了社会环境掠夺自然环境的边界。
对于浙江宁波建设智慧生态环境而言,必须借助新一代智慧信息技术,通过虚拟空间环境的信息流,获悉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方面足够决策的信息,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升社会环境系统中各构成要素效率的提升,进而促使更多的社会环境资源让位于自然环境,加大自然环境的生存空间,保护自然环境的弹性自调节功能。从而使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能够有各自的独立空间,相互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钱正英.建议逐步改正“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提法[J].科技术语研究,2005(7)
2.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科学出版社,2003
3.马世骏.马世骏文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4.陈德辉等.从生态系统理论探析生态环境的内涵[J].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2)
5.王孟本.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J].生态学报,2003,23(9)
6.邬江.探讨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的内涵[J].科技术语研究,200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