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

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环境 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3)11-0067-01

21世纪以来,人类的生产力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更加严峻。2013年1月14日,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联合一份名为《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提出,尽管中国政府竭尽全力在解决环境问题,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十个城市之中,仍有七个位于中国。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不仅仅是城市的环境问题严重,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水土流失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等都在影响着中国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发展。改善环境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需要我们一代代不懈的努力。大学生作为当代国家建设者的主力军,其在各个方面发挥的作用比其他群体强大很多,对社会群体的环保意识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已经刻不容缓。

所谓环保意识既包括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认知程度,同时也表现在人们为保护环境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环保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和实践才能。[1]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平时学习生活中的环保知识的接受以及环保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的。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接受的环保知识包括平时不经意间浏览的和学校刻意安排传授的。校园当中存在大量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如:随手乱丢手帕纸、烟头、塑料袋等生活垃圾,随意践踏草坪,离开教室不关灯和吊扇等。以上不文明的行为对我们的校园环境造成破坏,显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不仅是自身修养能够决定的,还需要学习环境对其进行相应的引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大学生在我国已经占到人口总数的3%左右,其对环保责任的认识对我国的环保政策的建立和实施将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2]。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其环保意识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大学生生活中接触的知识环境也会对其环保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调查基于安徽某高校各个专业的学生。用于统计分析学生所学专业对其环保意识存在的影响。本次对该校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大学生环保意识问卷调查,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强弱程度,是否具有良好的环保习,是否具有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另一方面,调查问卷也是对大学生很好的一种提醒形式,通过提醒唤醒大学生心中对环保本有的责任心,引导其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

1.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整体水平较高。例如,对"自认为环保意识如何?"近40%的同学认为很强。而对于其中的"是否关心环保方面的问题?"93.52%的同学关心或比较关心。而当看到水流不止或房间灯没关时,有88.27%的同学会立即关掉;而认为与自己无关的同学仅占2.38%。而在"认为个人在环保过程中作用"中,过80%的同学们认为会起到非常大或比较大的作用。在"是否对破坏环境问题表示反感"中,95.84%的同学会非常反感或一般反感。对"禁塑令"的态度问题,有55.26%的同学非常赞同,37.01%的同学会觉得支持但不方便,仅有3.62%的同学反对;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54.86%的同学认为人应顺应自然谋求幸福,32.99%的同学认为人应利用自然,不过仍有2.6%的同学认为人应征服自然。在"科技能解决所有环境问题"中,55.54%的同学认为不太同意。由以上可见,多数同学的环保意识较强,但仍有少部分同学环保意识较低,有待学习和改善。

2.从所学专业与环保有关学院和其他学院的对比上来看,相差不多,与环保专业有关的学院学生的环保意识略高于其他专业的同学。在环保意识一题中,统计的结果相差不大;在见水流灯开是否立刻关上一题中,与环保专业有关的学院的92%要略高于其他学院的88%。而在对环境破坏是否反感一题中,与环保专业有关的学院的63.52%要高于其他学院的55.82%。在人与自然关系一题中,与环保专业有关学院有57.32%的同学认为应顺应自然,与其他院的55%接近。整体分析发现,所学专业与环保有关学生的环保意识要略高于全校平均水平。

3.从学环境专业与同个学院内其他非环境专业对比中看,环境专业的环保意识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具体来看,在环保意识一题中,环境学生38.75%认为很强,略高于学院整体的34.26%,但在个人在环保中起到作用大小一题中,认为非常大的资环有39. 74%,远高于其他专业的29.72%;同样的,在对污染环境行为是否反感一题中,67.95%的环境同学认为非常反感,远远高于其他专业的55.82%。同时,在关于"禁塑令"看法一题中,环境的非常赞同的53.75%也是高于其他专业的46.15%。

二、结语

环境专业同学的环保意识、对环保的关注程度要略强于其他专业,可见平时的专业导论概论的学习是有一定影响的;同时,与环境专业同学院的学生的整体环保意识、环保关注度略高于其他学院的同学,可以认为是在与环境专业同学的交往中的互相影响起到了些许积极作用。但是调查中发现一个普遍性问题,当代大学生在环保实践方面做得不足,没用把自己的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到平日的生活当中。今后,对于大学生教育的知识指导实践方面还有待加强,让专业知识指导实际行动也是当代教育需要提升的地方。校方也需要组织更多关于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培养的集体活动或者讲座。把国家建设主力军的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养成社会环境保护责任感,对社会整体的环保意识形成拥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保问题 环保意识 环保行为

在中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趋严峻,环境保护不仅直接关乎到人们的生活,还影响着经济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对社会的知识阶层起着决定性的发展方向,其彼此之间的观念相互影响也相互制约,所以,对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要给予特别的重视,要培养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那么一定要让大学生的具有高度的环保责任感。

一.环境问题、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

(一)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指的是大到全球环境,小到区域环境中,存在对人类生存或发展的负面影响。环境问题存在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地震、干旱等一些自然因素的原生环境问题,还有就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对于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的次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又可以分为生态、环境以及资源等方面遭到的破坏。根据资料显示,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工业废水、废气的不合理排放造成的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是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二)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是指人们对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形成一种环境保护观念。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处于一个非平衡状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有限的资源无法达到人类的要求,所以地球环境遭到了并不和善的破坏。所以,人类要加强环保意识,对于环境保护是最基本的要求。环保意识主要是在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中逐渐构成的一种环保的倾向,其可以另人的行为自然的产生一种自觉性和目的性,能够让个体自动的对环境予以保护,自觉的控制个人的行为,以遵守环境规范与符合道德标准。所以,环境保护意识是环保行为的核心基础,同时环保行为也会巩固保护环境的认识。

(三)环保行为

环保行为是提人们在环保意识的无形支配下对于环境保护的一种正确、有利的活动。比如在我们用水时,随时将水龙头关紧,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循环使用可再生资源等等都是环保行为。环保行为建立在环保意识之上,环保意识的强烈与薄弱就会呈现出环保行为较多与较少的明显区别。所以,要想促进环境保护行为,必须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虽然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环保行为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应该重视对环境问题的分析,努力加大宣传环境保护的力度,增进环境保护行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二.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的对策

在大学生中,绝大部分会比较关心环境问题,并且具有强的环保意识,同时也会参与到环保行为中,并且形成了一定的习惯。不过,大学对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以及我国环境现状并没有一个真正的了解,而且在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不能做出一个正确、合理的处理。目前,我国高校环境教学中对于环境教育还达不到现实的要求。这需要学校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进行进一步的加强,探索出合理的教学模式,以便将环境教育在学校中打开全新的局面。此外,社会还应该主不断进行引导与促进。

(一)重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其环境保护意识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更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平台,虽然学生所学的科目不一,不过所有的专业知识都是自然、知识与思维的规律反应。从培养素质的角度来说,所以课程的内容,都需要与环境保护相联系。各校应该着重培养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根据各专业的特征融入环境保护意识。在我国出台了多条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破坏者要承担法律责任。一些学校比较看重环保教育,在学校开设了《环境道德》等课程,还有的学校自行创设了示范性环境设施,在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进行了养成式的习惯性练习,加大了环保教育的力度,这样的方式非常好,也说明了学校自身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

(二)开设环境教育选修课

高等院校对于环境教育除了其融入到各个专业的教学中以外,还可以开设一些环境教育的选修课,或者是必修课,这样学生就可以将从多个方面汲取没有系统的环境知识在课堂中进行整合和梳理,从而对环境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外,学校不仅在环境类业开设课程,还可以在其它专业中开设环境类的通修课或者是选修课。大学生可以在系统的教育下,使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知识得到正确性的引导,并且深入了解环境问题和导致环境问题形成的相关因素,真正意义上认识到节约与循环再利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大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三)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学校校园环境文化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待环境的态度以及观念,这种影响具有持续性深入性。学校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并且还要重视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例如,开展环境教育宣传,这样环境文化无形之中就成为了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这种方法是环境教育的主要手段。学校可以根据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国际上保护环境的一些节日开展组织活动,比如征文、展览、电影等多种形式,都可以对环境知识进行有效的宣传;还可以建立环境保护小组等;学校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与到当地的环境保护活动中,让大学生亲自体验保护环境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凤. 公众参与环保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6:30-35.

[2]范天森,陈昌春,赵巧华. 大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科技信息,2008,15:16-17+19.

[3]赵玉珍. 农业院校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与行为培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

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范文第3篇

Abstract: Low-carbon economy is based o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and low emission.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is China''s inevitable choice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leader of the 21st century, college students play a guiding role and demonstration effect. To promote "low-carbon economy" to them is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economic model an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and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a''s low-carbon economy. Taking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author discussed how to promote low-carbon economy,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y.

关键词: 低碳经济;大学生;推广研究

Key words: low-carbon economy;students;to promot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94-03

1 低碳经济及校园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其含义在学术界、理论界没有统一的界定,总体而言,“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旨在通过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污染较少的环境,获得较多的经济产出。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①。

2010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同年,我国“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成功列入国家首批启动的“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这意味着我国在建设新能源经济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此,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理应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校园里实施和推广低碳新生活。

考虑到大学生在建设“低碳经济”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及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一个新概念:校园低碳经济,即一种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学习、工作、生活三位一体的经济模式,校园低碳经济是指在校园中实行低碳经济的生活模式,教育及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到低碳校园建设当中②,做节能环保、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先锋,营造人文型、生态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校园,促进高等学科教育的发展和高级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2 研究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目的及方法

2.1 研究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目的

2.1.1 大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推广低碳经济 对于“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从被引进到被接收、被采纳、再到被实践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可是当今严峻的生态环境明显表示我们已经没有时间来等待它慢慢被接受,现代社会迫切的需要我们尽快地把低碳经济引入到我们生活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联系很紧密,并擅长于接受新知识,对于“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也易于进行深入理解和推广,虽然低碳经济具体概念至今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他们有着较强的理论知识,有着较高的素质,也有着较强接受最新理念的能力,在校园里推广低碳经济,能够很快的被大学生所吸收,进而向全社会推广。

2.1.2 大学生是未来实践低碳经济的主体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部门的组织推动,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低碳经济的主体,在他们中推广低碳经济更有利于我国新经济模式的发展。随着各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在逐年上升,二十一世纪是大学生的时代,他们将担任着未来社会建设的重任。大学生素质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加强对大学生的低碳经济理念的教育,把低碳经济的观念植入他们的心中,并引导他们把这一理念实践到现实生活中,这对于建设低碳国度、低碳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大学生这一新生代力量,是未来建设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低碳经济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讲,关系了我们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在他们中推广低碳经济能更好达到最终目的。

2.1.3 大学生具有很好的带头作用 在中国,大学生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有着很重要的社会地位,他们被看作是一种标杆和风向标,能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如果一个大学生能把低碳经济相关理念进行深入理解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那他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对其家人、朋友、同事等身边的人产生影响,使低碳经济的概念以乘倍数增长的速度在社会中广泛推广。当把这种低碳经济意识贯彻到实际生活中,这个社会就会在这些大学生的带领下,走出一条低碳之路。

2.2 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研究方法 《低碳经济在大学生中推广问题的研究》是针对于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相关问题展开的,主要就低碳经济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促进低碳经济在各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此,项目组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法 由于项目立足于高校,所以项目组成员深入有代表性的十几所高校,深入学生群体,对学生于低碳经济的了解现状进行调查,对他们的低碳经济生活的方式进行研究,利用不同的资源进行收集分析,找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项目组成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得到了很多详细的数据及信息,为其研究做支撑。

2.2.2 文献法 项目组成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和整理中外各种文献资料,通过阅读经典书籍,了解相关的理念和作者思想,总括和提炼出了自己的观点。现阶段,低碳经济在国内的发展主要介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中,而在国外,低碳经济相关方面发展更进一步,已经向较成熟的实践过程迈进,公民意识更加深入和具体。

2.2.3 学生带动法 在项目实施后期,项目组成员提出了针对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相关措施,为了验证其可行性,项目组选取了一部分人进行特定培养,让他们遵循要求开展相关活动,同时让他们带动、感染他周围的学生,实践证明,项目组成员提出的措施能有效达到推广低碳经济的目的。

3 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相关问题及原因

项目组成员通过对成都具有代表性的十几所大学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后,找出了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下面就进行具体分析。

3.1 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不足,对低碳经济还没能很好的实施 众所周知,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是大学生能否正确认识理解低碳经济的重要前提。根据笔者对成都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的2000多份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访谈记录的数据,可分析得知,当代大学生中环保意识很好的只有18%,其中66%的是环保意识一般的,而差的要占到23%,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低碳环保意识决定着我国未来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向,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迫在眉睫。

按理说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高等学科教育,同时也能够及时的接触到社会信息,他们的环保意识应该比较强。然而从分析结果来看,事实却并非如此。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 学校环保意识教育机制不健全 大学校园由于更侧重于高等的素质教育,可能在环保意识教育方面比较欠缺,而大学生由于在校期间相对于初中和高中更加的自由,因此在个人的自律方面会较之高中有所欠缺,环保意识没能强化于大学生行为意识中。

3.1.2 舆论宣传机制不健全 低碳环保意识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如果能够不断地受到舆论媒体的宣传报道的熏陶,那么对于其树立一种良好的低碳环保意识有着重要作用。舆论的导向力是巨大的,但是由于各高校对低碳经济的重视程度不高,而同学们的低碳意识也不强烈,校园里也就缺乏了相对健全的舆论宣传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的薄弱。

3.2 大学生对低碳经济认识不够充分,不能准确理解其内涵 低碳经济自见诸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以来,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能否正确的理解其内涵,对于当代大学生能否正确的践行与宣传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于低碳经济的理解却并不乐观,根据调查得知,有59%的同学了解过低碳经济,但是他们并不掌握其确切含义及行为方式,只是大概知道部分内容,而31%的同学虽然听说过低碳经济,但是并不知道其具体是什么意思。只有6%的同学十分了解其内涵。因此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还是十分必要的,有必要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低碳经济的确切含义,进而指导他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低碳经济理念的实践,让低碳经济深入每位大学生的心中。大学生对低碳经济认识不够充分,原因在于:

3.2.1 低碳经济作为新生的经济模式,还没能有效地深入人心

低碳经济一词是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新名词,作为一种新生的经济模式,其与之前的产业结构有很多不同。习惯了以往的经济模式,而对于这个新起步的模式的认识的并不充分,导致低碳经济没有能够大众化,深入人心。

3.2.2 低碳经济的概念本身不好界定,导致大学生对其认识模糊 低碳经济,其含义至今在学术界、理论界都还没有统一的界定。由于这种众说纷纭的现状,当代大学生无法准确的把握其概念与含义,或许只有一种是是而非的认识。低碳经济的这种宏观性和广泛性使得大学生对其认识比较模糊。

3.2.3 虽然低碳经济已经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但是其发展并不成熟,大学生对其认识可能只是名词上的感知,并没有切实体会到本质 低碳经济作为新生的经济模式,虽然最近几年提出的比较火热,但是其技术上并不成熟,大学生对其的产业生产模式以及其带来的产品体会的并不深刻,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也只是在于表面的感知上,并没有体会其内涵。

3.3 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存在不小的阻力 前面已经提到,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存在着一些困难,当问及“您认为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生活模式的困难有哪些”时,大家指出了很多不同的阻力,其中19%的同学认为是理念上的差距,48%的同学认为是来自生活习惯上的阻力,33%的同学认为是现实中的制约。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生活习惯和社会经济中各种不低碳的产业等现实的制约是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最大阻力。因此在以后的推广中我们要侧重于引导同学们改变生活习惯以及消除现实中实践低碳行为的各种制约因素,同时加强在理念认识上的宣传教育。

4 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措施及建议

根据项目组针对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后,项目组提出以下几点推广措施及建议:

4.1 实施低碳经济教育,增强大学生低碳行为意识 所谓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低碳行为意识主要是指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在大学生头脑中形成的主观印象。因此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关键是要增强大学生的低碳行为意识。

高校作为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的教育机构和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组织,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举办专题讲座是一种增强大学生低碳意识的有效方法,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普及低碳知识,让大学生形成低碳意识。学校在培养大学生低碳意识时应重点关注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并学习低碳意识,履行低碳行为,使低碳思维模式融入到每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4.2 建设低碳经济机制,促进大学生低碳学习方式 学习是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低碳经济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推动大学生以低碳方式进行学习。

首先,学校可建立二手教材回收再利用机制。跟据我们调查,每年高校毕业生离校之际人均将会处理掉200元左右的旧书,而这些旧书当中大部分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对于课程内容变化较小的教材,通过建立二手教材回收再利用机制,在学校图书馆、后勤中心或者教材科等机构设立一个专门的二手教材回收部,以合理价格收购旧教材,并出售给所需同学,这种行为能有效减少大学生教材纸张使用量,同时可大大减少大学生教育费用,更有助于贫困同学完成学业,促进大学生学习低碳,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理念。

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纸张使用量大的问题,高校应加快建设信息化的步伐。信息化、无纸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前提,针对校园中的纸张浪费现象,高校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的功能③,通过无纸化教学、电子化考试、毕业论文电子化等形式减少纸张使用量,达到低碳机制的贯彻和实施,进而使学习方式向低碳转变。

4.3 营造低碳经济环境,激励大学生低碳生活模式 众所周知,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有的时候在众多影响因素里占着主要地位。所谓低碳经济环境是一个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处处充满着低碳经济的多维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有着良好的低碳意识,有着高素质的低碳行为,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发展大学生低碳经济将会事半功倍,这种意识熏陶有利于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

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是校园,要在校园里营造低碳环境,主要是着手于“衣”、“食”、“住”、“行”等相关方面④。在穿衣方面,应提倡选择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耐穿,女生尽量少买不必要的衣物。在饮食方面,应提倡大学生多食用蔬菜、水果,少食用肉类、油炸类食品,这不仅有利于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而且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健康的发展。在出行方面,应提倡大学生尽量选择步行或搭乘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时刻关注汽车尾气排放指标,以身作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增加自己对低碳的认知⑤。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的,在推行低碳经济的当今社会,各高校也可以开发一种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模式,从平时生活点点滴滴入手,促进大学生践行各种低碳行为。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大学生生活模式的多样化,各高校普遍存在着浪费现象。就拿水资源为例,由于很多高校没有对大学生实施水费购买机制,因而他们的节约水源的意识并不是很强。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可以引进社会上的水费机制,实行按比例收取水费,同时也可以针对用水情况实施奖惩机制,把水源浪费严重的寝室予以张贴,形成一种惩罚,并把收集起来的水费用于植树造林。总之,在大学校园里建立一个良好的低碳生活模式,营造一个低碳经济环境是行之有效的推广低碳经济的方法。

4.4 设立低碳经济学科,培养低碳经济专业人才 通过笔者调查得知,加强低碳知识宣传和低碳文化传播有助于低碳经济的开展和普及,政府扮演着“低碳经济倡导者”这一重要角色,大学生普遍认为在校园中宣传低碳经济比政府面向公众宣传所取得的效果更加显著及深入,所以各高校需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在校园内的推广及相应人才的培养。

针对这一新型经济模式,学校可开设低碳经济相关课程,通过课堂这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对相关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低碳经济知识的培养,让大学生系统的学习低碳经济知识,树立起低碳经济意识,必要时还可以针对那些对低碳经济有着较高兴趣的人进行专业化培训,培养低碳经济的专业人才,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5 结论

根据以上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是十分必要性的,并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性。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生的经济模式,必然会成为今后全球经济模式的主导,理应由大学生肩负起其开拓和发展的重任,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研究如何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对于带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注释:

①王蕾.低碳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的“低碳生活”[J].职业教育研究,2010,(S1).

②毛学东.高校低碳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Z2期.

③赵彦龙.关于低碳校园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0(9):42.

④黄娟.浅谈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践行低碳生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2):137.

⑤任爱红.低碳时代的到来与大学生消费观念引导[J].教育探索,2010(11):29.

参考文献:

[1]王蕾.低碳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的“低碳生活”[J].职业教育研究,2010,(S1).

[2]毛学东.高校低碳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2).

[3]赵彦龙.关于低碳校园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0(9):42.

[4]黄娟.浅谈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践行低碳生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2):137.

[5]任爱红.低碳时代的到来与大学生消费观念引导[J].教育探索,2010(11):29.

[6]Tovey, K; Turner, CH.Carbon reduction strategies at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UK[J].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MUNICIPAL ENGINEER,2006(4).

[7]Ahmed F.UC Berkeley Climate Action Partnership Feasibility Study 2006-2007 Final Report[R/OL].2007.sustainability.berkely.edu/calcap/docs/CalCAP%20Report%20FINAL%202007.pdf.

[8]李玉珠.“低碳经济”下的高校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0,(22).

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范文第4篇

英语课堂不仅是学生习得英语知识和技能和掌握语言的地方,同时也是培养环保意识,增加环保知识的最佳阵地。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渗透环保教育,既注重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融入社会后对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1.在词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把环保教育贯穿渗透到词汇教学中,在与环保相关的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对关于环保的专业词汇进行补充,例如environmentprotection(环境保护),extinguish(灭绝),reserve(保护区)等,从这些词汇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思考人与动物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等理念。

2.在英语听、说、读、写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高中英语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阅读和听力方面,有针对性地选取大量关于环保方面的文章,通过多读和多听,扩大学生的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以英语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环保活动

英语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可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环境保护活动中。学校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小红帽”捡垃圾,另外,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环保为题的英语主题班会、英语小抄报比赛、黑板报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大赛、英语小品以及英语短剧表演等活动。

从课本知识延伸,开展校外环保活动

最后,开展调查长寿湖环境污染状况的活动,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1)河流污染;(2)大气污染;(3)噪音污染;(4)土地资源破坏。从污染现状和污染原因等方面入手进行社会调查,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和去当地实地考察的形式,收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从主人翁的角度保护长寿湖,从中学到一些环保知识,增强学生保护家乡的意识,英语教学的情感态度目标也得到了实现。

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学;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236-02

《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协调的一门学科,既是一门重要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又是城市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1]。《城市生态学》以生态学基础理论为指导,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人口、生态环境、城市灾害及防范、城市景观生态、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生态学》原理的社会应用等方面,全面论述《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城市化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三大趋势之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预计在未来的15~20年内,我国的城市化将会达到60%以上。但一直以来,城市生态问题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污染问题层出不穷,严重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影响着居民的身心健康[2]。因此,在《城市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等,都要紧密结合当前实际,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增强大学生对改善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通过案例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渠道,了解当前生态环境方面出现的热点问题,及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比如,讲到城市污染中的空气污染,实时引入目前全国人民都关心的雾霾问题,可以通过新闻、图片、视频,给学生讲清雾霾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护措施,然后扩展到“PM2.5”、“伦敦烟雾事件”的相关知识,这样既能使学生触类旁通的学到更多知识,又能通过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以一名受害者的身份面对这类问题,督促他们通过各自的方式为改善空气污染而行动。再如,讲到水污染,可以引入由于工矿企业污染水的直接排放而产生的“癌症村”事件,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在,并能尽己所能,通过宣传或其他方式减少甚至杜绝类似事件的重演。再如,“黄浦江死猪事件”,也是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事件本质,明晰此类事件对生态的破坏力所在,进一步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意识。类似的实例很多,意在教育学生关心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生态问题,提高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兴趣,培养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历史责任感。

二、对比式教学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致使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体无完肤,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其实在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有好多国家的先进治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比如,中国的污染,可以和伦敦相比较,伦敦曾经也是个污染非常严重的城市,但现在伦敦的天空非常蓝,走在街上到处都是绿色,树的种类非常多,而且形态各异,伦敦已经成为一个绿色的城市;伦敦街道的两边都是绿“墙”,灌木丛很高,围着杂生的草地,路边任由野草生长,黄土就不露天,非常干净。在灰尘、噪音比较大的停车场周围有各种各样的野生植物,能起到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一个小火车站旁,用铁丝网围起野生的植物,任其自然生长。利用自然的力量绿化城市,花钱又少效果又好。这些杂生的、野生的草坪不用杀虫剂,人可以随意在上面活动,既安全,又增加城市人的活动面积(这些都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给学生)。而现在我国许多城市种植的多是人工选择的树木和草坪品种,需要不断的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这样即浪费了稀缺的淡水资源,又会因为喷药、施肥污染了环境。

再如,讲到水资源问题时,在阐述清楚我国的淡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现状的同时,用对比式的方法讲解国外的节约用水、净化水资源的先进做法。比如以色列,以色列国土的2/3都是沙漠,全年7个月无雨,人均水资源仅270立方米,不足中国人均的1/8,然而,正是在这块贫瘠缺水的土地上,以色列人靠科学用水,建成了现代农业,令世界惊叹。以色列特别注重加大使用循环水的力度,把工业与城市生活产生的污水,集中进行净化处理后二次用于农业生产灌溉,对海水淡化后的生活使用水也同样如此.再者,以色列不断增建集水设施,以最大限度地收集和贮在降雨季节的天然降水资源,在农耕时用于生产种植,等等,一系列的节水、科学用水措施成就了以色列的沙漠绿洲。学生们在了解了相关的内容后,便清楚了我们该怎么做。

三、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生态现状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城市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参与当地的生态环保现状调查及监督工作。比如,可以安排学生调查当地企业的治污排污情况,最后形成自己的调查报告,一方面让政府及老百姓了解企业在生态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督促政府采取相关的治理措施。再如,可以安排学生调查所在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积极地为当地政府献计献策,为改善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尽到一个当代大学生应尽的责任。另外,还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和到相关部门查阅资料,充分了解所在超市居民对生物资源、能源等消费的人均生态足迹,计算出当地的土地承载力,定量分析当地生态发展是否处于可持续状态,为当地政府指定宏观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总之,通过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自身价值。

四、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普遍存在着极具“校园特色”的环境污染现象[3]。如教室里到处可见的“课桌文化”,漫步校园的“早餐文化”,随时都可看见大学生一手拿一次性塑料杯,一手拿塑料袋装着“包子、馒头、煎饼”,殊不知,饱餐后扔弃的塑料杯、塑料袋会对环境造成多大的破坏;再者,大学食堂、餐厅剩菜剩饭问题严重。根据中央提出的光盘行动,及时教育学生倡导节约为荣,节约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比如,吃饭尽量不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筷子,吃多少买多少,这样即节约了粮食,又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污染源。还有教室的“长明灯”,洗漱间的“长流水”,教育学生必须坚决杜绝,应该让学生意识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有种罪恶感。

总之,《城市生态学》的教学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的丰富教学内容,必须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进行,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掌握《城市生态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树立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意识到我国在生态环境方面面临的严重问题。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环保意识的教育,使学生把保护环境作为自觉自愿遵守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使他们重视环保事业,对保护环境具有神圣的使命感,造就大批具有较高生态环保意识的人才,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实现天蓝、水清、空气清新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杨小波,吴庆书.城市生态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