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学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人类发展生态学;幼小衔接;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6-0020-03
一、人类发展生态学的主要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创立的人类发展生态学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1〕生态是指有机体或个人正在经历的或与个体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Aline-Wendy Dunlop (2003)认为,对处于教育衔接期的儿童来说,他所在的环境中至少包括三个微观系统,即家庭、幼儿园和小学。〔2〕一个或多个微观系统的相互交叉产生了中观系统,中观系统是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观系统之间的关系与相互影响。这些相互关系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对于幼小衔接来说,中观系统是指幼儿园、小学、家庭三者所做的课程衔接工作及其与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儿童生态环境的第三个水平是外层系统,它是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对儿童有着影响的环境。各地的教育政策、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住房条件、父母就业和当地设施以及对这些因素的调整,都有可能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第四层是宏观系统,是指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政府部门的政策、社会政治团体的影响、意识形态、文化、社会价值观等因素的变化(比如国家的就业政策)会影响到外层系统(如父母的职业状况),进而影响到中观和微观系统(如家庭的环境质量),以至于影响到儿童本身。在环境变化或处于过渡阶段时,个体会面临新的挑战,必须学会适应,发展由此发生。因而,布朗芬布伦纳认为,“观察个人如何应对变化是理解发展的最好的基础”。〔3〕
二、运用人类发展生态学进行幼小衔接研究
Kay Margetts(2003)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做了一项研究,旨在探测儿童的个性、家庭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变量、学校、儿童的保育历史等因素与儿童早期入学适应之间的复杂关系。〔4〕结果表明,儿童入学适应会受到个人和家庭特点、社会和家庭发展趋势、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影响。性别、年龄、出生顺序、脾气和社会技能都会对儿童的入学转变产生影响;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地位等也影响儿童的发展过程和能力;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家庭经历同样影响儿童的入学适应。因此,研究者必须全面考虑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Aline-Wendy Dunlop采取一种衔接的生态模型研究幼小衔接。〔5〕他认为,现代研究必须采取一种生态系统的取向,因为在任何情况下儿童都无法独立于他人,儿童、教师、家长都是在他们的不同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下对衔接进行共同建构的。Stig Brostrom认为生态模式这一术语源于布朗芬布伦纳(1979,1986)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美国的Pianta和Walshde,欧洲的Fabian和Dunlop都对这一理论进行过论述,他们都强调家庭、幼儿园和学校之间的各种联系。〔6〕
从国外近几年的研究可以看出,生态模式作为一种体系,包含了影响幼小衔接的全部因素,拓宽了人们对幼小衔接的认识。生态模式已被广泛运用于幼小衔接研究。受这种理论的影响,对幼小衔接的研究呈现出从分离走向整合的趋势。
国内单独运用生态学理论进行幼小衔接的探讨不多。综观国内学者对幼小衔接的论述,他们认为目前幼小衔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的幼小衔接观念有所更新,但缺乏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7〕 虽然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小学教师都认为应该用全面的准备观来代替纯知识角度的准备观,儿童入学准备应是习惯(学习、生活习惯)、能力(学习、自理能力)、意识(规则、任务意识),或者说是心理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准备,但在实践中仍以传授知识为主。(2)教师对幼小衔接的研究较少,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8〕 一些小学教师从未到过幼儿园,对幼儿园大班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的沟通较少。(3)对于由谁来承担幼小衔接工作的问题,有的学者说要重视家长工作,有的认为应该由学校和教师承担,有的认为应该是家庭、小学和幼儿园三方共同参与。〔9〕 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幼小衔接的研究一般只涉及家庭、学校和幼儿园这三个方面的微观系统,较少涉及它们之间的中观系统,对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的研究则更少,导致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有限,幼小衔接质量有待提高。
三、人类发展生态学对幼小衔接的启示
1.以儿童的终身发展为落脚点
幼小衔接应该与儿童的终身发展相联系,以儿童的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把目光局限于幼儿园大班阶段或小学一年级阶段,更不能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应该为儿童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做好各方面准备。
2.重视多种因素的影响
入学过渡是复杂的,儿童不只是背着书包进入小学,幼小衔接背后的因素,如儿童的生活经历、性格、家庭环境、父母职业状况等都值得研究者在进行幼小衔接研究时加以综合考虑。
3.重视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在研究幼小衔接时,研究者不仅要考察单个因素的作用,还必须对与幼小衔接相关的各种因素加以综合考察;不仅要对各种因素作全面考察,还要对众多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研究,因为各种关系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例如,在考察幼小衔接时,研究者不仅要对教师、家长、儿童这些处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的因素进行研究,还要去了解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方针政策、指导原则等;不仅要对家长的职业状况、教养方式有所了解,还要对儿童的生活经历等加以关注,这样才能综合把握儿童受到的总体影响,才能有的放矢地找出儿童不适应小学教育的原因,对教师的幼小衔接工作给予有效指导。
4.加强各方面的配合与协作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离不开各方面的参与和协作。教育部门要加强科研和立法,制定详细的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大纲;社会、社区要增进对幼小衔接的理解并更新观念;家庭、幼儿园、小学要为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作好各种准备。只有各方面加强配合,为儿童提供适宜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才能有效提高幼小衔接质量,促进儿童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3〕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
〔2〕〔5〕ALINE-WENDY DUNLOP.Bridging early educational transitions in learning through children’s agency〔J〕.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Monograph, 2003,(1):67-86.
〔4〕KAY MARGETTS. Children bring more to school than their backpacks:Starting school down under〔J〕. 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Monograph,2003,(1):5-14.
〔6〕STIG BROSTROM.Problems and barriers in children’s learning when they transit from kindergarten to kindergarten class in school〔J〕.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Monograph,2003,(1):51-66.
〔7〕曹凤英.浅谈学前班教育与幼小衔接〔J〕.辽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8〕周蔓雪.对幼小衔接工作有关问题的新认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9〕徐明.如何做好幼小衔接〔J〕.幼儿教育,2004,(6).
The Enlightenment of Ecology on Immature Curriculum Transition
Wang Wenqiao, Yang Xiaop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系统;人类生态学; 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156-05
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史前进的步伐。在人类历史中,生态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生态学到人类生态学亦经历了自然和社会科学家们的艰辛探索,在生态学研究过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生态学的关注点逐渐从单纯针对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等的研究转向对人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即人类生态意识慢慢觉醒,开始了生态学向人类生态学的转向。现代生态学将人类生态学的研究提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将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动向,即人类生态学将成为生态学发展的新的重要方向。
〖BT4〗一、经典生态学时期
(一)萌芽时期
早期人类对自然既恐惧又迷恋,在这种矛盾心态中形成对自然的博物学式的了解。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各种动物的生态习性,猎人对于猎物,渔民对于江河湖海的生物,牧民对于牲畜,都有着丰富的感知和实践经验。同时,早期的采药者开始研究植物的属性。这些都是早期的生态学知识,是人类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迄今为止它们仍然是生态学研究的源泉。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1200年就有了文字记载的原始的生态思想。“《尔雅》一书中就记载了176种木本植物和50多种草本植物的形态与生态环境”。“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员篇专门论及水土和植物,记述了植物沿水分梯度的带状分布以及土地的合理利用”[1]。 西汉时期,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注意到了植物生长与其生长环境的密切联系,刘安撰写的《淮南子》一书,就记载有“欲知地道,物其树”。到公元前100年前后,在我国已经确立了二十四节气,节气的划分综合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景象的变化,反应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生态现象和气候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描述鸟类生态的《禽经》,书中对各种鸟类的命名、形态、生活习性等内容做了总结。到了公元6世纪,中〖HJ58x〗国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从农民当中所获得的生产经验,著成《齐民要术》,该书涉及了包括农作物栽培,经济林木生产,如何利用野生植物以及介绍了各种家禽、家畜、鱼等的饲养等内容,书中蕴含了朴素的生态学观点。这些都是我们过去生态知识的最早记载。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的著作《动物志》中就已经对动物做了分类,并且对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形态,以及动物的习惯与性格的差异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还将动物与人类在自然属性方面进行了对比。随后他又写了《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动物之运动》,也叫做《动物四篇》。这些著作依据动物的生活环境和食性对动物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描述了动物与生态环境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后来生态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历史积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荻奥夫拉斯图斯(公元前370~285B.C.)在《植物群落》一书中,撰述了陆地及水域中的植物群落和植物类型与环境的关系,被后人认为是最早的一位生态学家。老普林尼(公元23~79A.D.)所著《博物志》一书可以说是一部出色的百科全书,“实际上,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两部百科全书:瓦罗(Varro,116B.C.~27A.D.)九卷本的Disciplinae 和塞尔苏斯(Celsus,25 B.C.~45 A.D.)的Artes。相比之下,普林尼的《博物志》是更为庞大和出色的一部,几乎囊括了整个自然界各个方面的内容,小普林尼概括说这是‘一部全面而渊博的著作,其丰富程度不亚于自然本身’。” [2]它为后人研究古代人的生态知识和生态观念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和依据。
(二)生态学的建立和成长期
文艺复兴之后,生态学也和其他的自然科学一样,在经历了漫长的黑暗时代之后,重新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1670年,英国科学家波义尔(Boyle)用一些小动物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和阐述了低气压对动物的影响,标志着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开端。1735年法国昆虫学家雷米尔(Reaumur)在其著作《昆虫自然史》中,探讨了有关积温与昆虫发育生理的关系,成为研究昆虫生态学的先驱。在其后的昆虫学家亨利・法布尔用毕生的经历和心血完成了《昆虫记》这一巨著。为昆虫生态学的向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749年至1788年法国博物学家布丰(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发表了包含36卷的《自然史》巨著。在该书中的《动物史》、《鸟类史》、《爬虫类史》等卷册中揭示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提出了“生物变异的原因基于环境的变化”的原理。他的这一思想对于近代动物生态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1807年,德国学者洪堡德(Humboldt)在其《植物地理论文集》一书中最先发现了植物分布的水平分异性和垂直分异性,揭示了自然界植物的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律集合而成群落这一现象。他在1799~1844年的美洲之行的基础上,把植物地理的知识系统化,被称为近代植物地理学和植物群落学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完成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它论证了两个问题,第一,生物是可以变异、进化的。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他的论述极大地推动了生态学和进化论的发展。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首次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即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由此正式揭开了生态学发展的序幕。1877年德国学者苗比乌斯(Mobius)通过研究牡蛎群落提出了生物群落(biocoenose)这一术语。1896年德国学者斯罗特(Schroter)首次提出个体生态学和群体生态学两个重要概念[1]。1895年Warming发表《植物分布学》,并与1909年将其英文版易名为《植物生态学》,此书和1898年德国辛珀尔(Schimper)发表的《以生理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一起被认为是两部生态学的划时代巨著,全面总结了19世纪末以前植物生态学的研究成就,标志着植物生态学的成长和成熟,并使之成为生态学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进入20世纪以后,生态学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更加广泛。在此期间,美国的爱默生(Emerson)等写的《动物生态学原理》一书被公认为是当时内容最丰富、最完整的动物生态学教科书,它标志着动物生态学进入了成熟期。虽然动物生态学的成熟要晚于植物生态学近半个世纪,但在进入了20世纪以后,动物生态学研究成为了生态学研究的主流。同时,植物生态学在植物群落生态学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英美学派、法瑞学派和北欧学派等几个研究中心。
〖BT4〗二、现代生态学时期
如果说植物生态学观察研究和动物生态学观察研究的实现是生态学发展的第一步,那么,生态学第二步的重大发展就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开展。
一、“生成”于学生对问题的需求中
学生是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其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过程,但探究需要问题的“参与”。“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又是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求知探究的需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所面对的问题做多角度的思考,多层面的推断、多策略的探究,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地展现。
在教学三年级《统计》一课时,教师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某校正在着力打造篮球特色学校,为此学校经常开展相关的比赛。瞧:他们在干什么呢?(多媒体显示一男生和一女生在投篮的画面)教师同时说明:这是三年级第一组男生李小钢和女生吴燕分别代表男女生进行比赛,每人投15个球。结果是李小钢投中6个,吴燕投中10个,问:李小钢投得准些还是吴燕投得准些?吴燕投得准些说明这个女生组投得比男生组准一些吗?同桌说说理由。
这一组共有5名男生和5名女生,为了公平我们就让他们都参加比赛,出示比赛结果:男生组投中的分别是:李小钢6个、张明9个、王宇7个、陈晓杰6个、杨涛8个;女生组投中的分别是:吴燕10个、刘晓娟4个、史敏敏7个、孙芸5个、沈明芳4个。现在你觉得男生投中得准些还是女生投中准些?
后来情况发生变化,比赛时杨涛生病,成绩不算(多媒体同时把杨涛的成绩隐去),那么,究竟是男生们投得准些还是女生们投得准些呢?老师想请你们参谋参谋,请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说出这样想的理由。
老师通过创设先一对一的比赛到多人但人数相等的比赛,再到人数不等的比赛的问题情境,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层层推进,不断激发学生求平均数的需求,并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要求平均数,为什么求平均数。
二、“生成”于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而探究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生命线,没有探究就没有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因此,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必须保证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与途径解决问题,进而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在教学“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不连续进位)”时,教师出示下面信息:
让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从不同角度提出数学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尝试、探究自己提出的问题,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试算,鼓励他们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探究后,教师也不急于归纳计算法则,而是继续引导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思考,促进生成,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三、“生成”于学生开放探究的多元
理解中
开放的课堂是课堂走向生成的基础,大量的课堂实践证明:开放的课堂有利于彰显学生的个性特征,有利启迪学生的独立思考,有利于课堂思维的碰撞,能有效地实现课堂的生成。
如教学二年级“38+25”时,教师出示例题后问:你们会算吗?先独立思考你是怎么口算的,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学生汇报:生1:我先算8+5=13,再算30+20=50,最后算50+13=63;生2:我先算30+20=50,再算8+5=13,最后算50+13=63;生3:我先算38+20=58,再算58+5=63;生4:我先把38看成40,把25看成20,40+20=60,60-2=58,58+5=63。大家受到“生4”的启发,师追问:你觉得“生4”方法简便吗?于是又讨论开了:生5:我觉得只要把38看成40就行了,40+25=65,65-2=63;生6:我觉得把38看成40,40+20=60,60+3=63;生7:我的方法是:先把25分解成2和23,然后把38+2=40,40+23=63。由于教师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思路与算法,引导学生开放探究,学生产生了多种思维火花,想出了7种口算方法,特别生成出第5、第6、第7种方法,是教师意想不到的。
四、“生成”于学生互动交流的对话中
新课程要求构建互动生成的课堂,而互动生成课堂的重要标志是实现课堂有效而深刻的对话,因为只有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才能实现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流、资源的共享,才能使课堂的动态生成。
如探究学习“24+9”,教师请学生独立思考,想办法计算出“24+9”的结果(可借助摆学具或同桌讨论方式)。教师在学生探究后,组织交流探究情况: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1:我把24分成20和4,4+9=13,20+13=33;生2:我是数出来的,接着24往后数9得到33;生3:我的方法不一样,把9分成6和3,6+24=30,30+3=33。师:很好,大家都开动脑筋,想出了自己的方法,还有不同的方法要与大家分享的吗?生4:我先用24+10=34,再把多加的1减去得到33;生5:我把24分成23和1,1+9=10,10+23=33。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这么多算法,那么你最喜欢哪种算法,能说说理由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算法选择,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自主优化算法。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生成了不同的摆法和算法,实现了算法多样化。同时也展示了学生的自我与个性,萌生着创新,扩张着思维。
五、“生成”于学生应用的适度拓展中
《新课标》提出:“使学生能够解释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一些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现实中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在拓展应用中进一步促进“生成”,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如: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约分、通分等知识,学习了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后,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在1/6和1/7之间写出一个分数”,让学生分组探究、讨论。
探究结果是:
方法一:通分扩大法。通分至分母相同,再分别同时扩大。如将1/6和1/7通分成7/42、6/42,再同时扩大2倍,成为14/84、12/84,这中间还有一个分数13/84;要想得到更多的分数,只要将扩大的倍数再大些就行了。(分母不变)
方法二:直接扩大法。如将1/6和1/7同时扩大3倍,成为3/18和3/21,中间有3/19和3/20。要想得到更多分数,只要将扩大的倍数再大些就行了。(分子不变)
方法三:折中扩大法。如在1/6和1/7之间可以写出一个分数1/6.5,将1/6.5化为2/13。
对于第一、第二种方法大部分小组能想出,对于第三种方法只有个别小组能想出来。
然而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中,意想不到一位学生提出:将1/6和1/7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加,分母6+7=13,分子1+1=2,得到一个新的分数2/13,且大小在1/6和1/7之间。
师:有这么简单吗?你是怎么想得?
“我看到第三种方法中的2/13中,分母13正好是原来两个分数分母的和,分子2正好是原来两个分数的分子的和,就想到分子分母相加的方法了,不知道对不对。”
师:这种方法可行吗?请大家去验证。
关键词:大学生; 同性恋;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134-03
同性恋是指同性别之间的或情爱关系。同性恋作为一种现象的存在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是由于及主流文化的影响,同性恋一直被有意识地屏蔽和边缘化。近年来,同性恋逐渐被人们看作一种符合其个人性取向的正常生活方式,同性恋人群也逐渐由隐蔽走向公开。大学环境一定程度上为同性恋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生存空间,但由于性教育的不足以及长期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居住,大学生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较其他同性恋者又有很多的不同:一方面其行为会对同学、室友等产生多方面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校园排斥同性恋同学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校园同性恋问题给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掌握其特点和规律,加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科学性,为大学生营造多元、自由、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笔者在北京地区选取12所高校进行了便利抽样调查。
一、样本及描述性分析
1.调查过程与样本基本统计特征
根据大学综合实力、学科特点及学生构成的差异,选择北京地区富有代表性的12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采取无记名集体测试,统一给予指导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当场收卷。发放并收回问卷360份,经审核有效问卷为354份,问卷有效率达98.3%。样本的基本统计特征详见表1。
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同性恋具有较高的知晓度, 8.5%的学生有很多了解,50.8%的学生一般了解,38.4%的学生较少了解,2.3%的学生完全不了解。但是从表2中四个有关同性恋的基本知识问题的回答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仍不高,四个题中错误率最高的达56.5%,最低的也为23.5%。大学生接触同性恋有关信息的渠道根据频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网络(27%),电视、电影、电台(27%)以及朋友(24%),而父母和学校教育中较少提供同性恋有关信息,其比例仅为5%。大学生较倾向于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同性恋进行归因(62%)。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生同性恋者容易遭到歧视和拒绝,在学习、生活、就业等多方面面临压力。
3.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性态度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性态度较为宽容。在对同性恋的总体态度上,12%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支持;15.7%的大学生表示偏向支持,但不能接受发生在周围人身上;40%的大学生表示中立;25.8%的大学生偏向反对,但不厌恶;6.5%的大学生表示厌恶。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有关问题的一般性态度如表3所示。
4.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在校活动的态度
相对于较为宽容的一般性态度,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在校活动持反对态度的比例较高,92.9%的大学生认为与同性恋者居住在同一宿舍很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所以不能接受与同性恋者同住;近三分之一的受访学生反对同性恋者参与包括入党、获奖,参与科研和社团等在内的很多活动(详见表4);虽有70.3%的大学生赞同同性恋者参与学生社团,但近78%的大学生却不愿意在学生社团或学生组织中与同性恋者成为同事。以上表明,尽管总体上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较之以往更为宽容,但是,当同性恋者的活动与大学生自身学习生活直接联系、密切相关时,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仍然难以接受同性恋者。
二、影响大学生认知和态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1.变量的选择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可能主要取决于样本的社会人口特征,如性别、收入、家庭所在地、受教育程度、专业类别、家庭情况以及是否认识同性恋者等因素,上述变量大多为虚拟变量且变量个数较多,本文也初步选取了上述变量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剔除系数不显著的自变量。
2.回归分析结果
从表5可以看出,是否农村家庭(Ilocation_4)、是否单亲家庭(Ifamilly1_2)、身边是否有同性恋者(Iclassmat_2)等三个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同等条件下,农村家庭学生认知水平低于城市、城镇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认知水平高于完整家庭学生,身边有同性恋者的同学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统计过程中,年级、性别、家庭收入、专业类别等变量对认知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随着互联网和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接触社会资讯越来越多,不管是性别,还是家庭经济条件或专业因素,都不会制约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attitude)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年收入、认知水平、性别、专业、家庭是否在城镇,见表6。女生(gender)对同性恋的态度要比男生宽容,城市大学生比城镇大学生(location_3)更宽容;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know)越高,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也越宽容;家庭年收入(income)与对同性恋的态度成反比;理工类、经济管理类、文科类专业大学生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比师范类(major)大学生更宽容。
三、结论及思考
1.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同性恋现象
本次调查中,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占有一定比例(7.6%),并有1/3多大学生表示自己身边有同性恋同学。考虑到大学特殊的集体学习、生活环境,需要直接面对同性恋问题的大学生人数较多。目前,我国高校一般由心理咨询中心来开展同性恋的教育和咨询,有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同性恋者遭遇问题需要帮助时,对走入心理中心寻求帮助有可能遭遇更强的心理阻抗,相比其他同学他们需要更多的决心和勇气;同时,心理咨询中心偏向给予心理问题的咨询帮助,并不能具体协调解决实际事务。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和条件,探索建立处理学生同性恋问题的长效机制。
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学校需要开设相关课程,进一步普及同性恋相关知识,加强性教育。调查中明确表示,接受过性教育的大学生不足三分之一(30.5%),大学生的性知识大多间接地来源于网络媒体,不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性知识;大学生在上述有关同性恋认知的基础性问题上正确率不高,在其他方面也必然存在着更多误解;同时,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对同性恋认知水平上的差异不显著,不同高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也不显著,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在当前学校的课程或相关教育中普遍不能获得相关知识。2005年复旦大学开设“同性恋研究”公共选修课,成为首个面向本科生开设此类课程的国内高校,课程反响热烈,场场爆满,这说明当前大学生对同性恋话题具有较大的了解兴趣。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行为,高校应适应形势需求,增设相关同性恋课程、讲座或培训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严肃、正规、系统的性教育。
3.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在校活动的态度不够宽容
学校还需下大力气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思想教育和引导。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在校活动不够宽容,在这种情况下,仅仅进行性教育或知识普及是不够的,还必须更加积极地开展相关思想教育,引导同学转变观念,掌握相关人际交往技巧,树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包容向上的思想,一方面要使一般同学正确认识、理解同性恋同学,另一方面也要使同性恋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感受,真正维护所有同学的合法权益。
4.强化队伍建设,尽快实施对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的相关专题培训
如果同性恋者对自己产生了影响,班主任、辅导员是大学生选择寻求帮助最多的对象,而目前高校又普遍存在着同性恋现象,所以应尽快加强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正视学生同性恋问题,并掌握相关工作原则和技巧,以科学、合理、人性化地解决由同性恋带来的冲突和问题。
5.重视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诉求,积极应对大学生同性恋现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高校学生处于集中学习、生活的环境,宿舍集体生活的氛围对学生的整个在校生活和个人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但笔者的调查表明,仅有7.2%的大学生赞同与同性恋者居住在同一宿舍;64.4%的大学生认为在入学时调查学生性取向并在宿舍分配中予以考虑很有必要;86.2%的大学生认为对于自愿公开性取向的同性恋者学校可为其单独或集中安排宿舍,而当学校不具备相关住宿条件时,63.7%大学生建议学校在相应承诺管理制度程序完善的情况下允许同性恋者到校外自行解决住宿问题;对于不愿意公开其性取向的同性恋者,大学生建议对其进行宿舍文明教育。此外,65%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为同性恋学生提供正规的交流、活动机会。以上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诉求,表明如何对同性恋组织和活动进行规范疏导,如何在学生生活管理中协调不同性向学生的各种诉求,以及如何解决不同诉求引发的各种冲突,这些现实问题已经摆在了高校管理者的面前。高校应重视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诉求,积极应对大学生同性恋现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建明.高校同性恋者群体内部组织初探——以华东某高校为例[J].江苏社会学研究,2006(S2):36-38.
[2] 刘斌志.现状透视与服务拓展: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同性恋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36-38.
[3] 杨荷泉.大学生同性恋问题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2008(3):115-116.
[4] 田唤,马绍斌,范存欣.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J].中国学校卫生,2011(1):254-26.
[5] 王浩.西安市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7):601-604.
[6] 官晴华.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形成的分析——以重庆高校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0(6):6-10.
[7] 张笑笑,杨晓莉,张奇.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归因及态度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10(2):71-73.
[8] 姚远.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36.
[9] 鲁法菊.关于构建多位一体大学生性教育模式的思考[J].成功,2009(11):207-209.
关键词:旅游业;人才流失;职业期望;职业感知;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2-0102-05
一、引言
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有着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一方面中国旅游专业人才的缺口非常大,另一方面大量旅游院校的毕业生不愿从事旅游行业,有些进入了这个行业往往也干不长,造成了旅游专业人才的流失。这加剧了旅游业人才的供需矛盾,成为制约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危害性已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总体上看,旅游专业人才的流失有两种情况,一是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就不愿意从事旅游行业工作,造成旅游人才的第一次流失;二是旅游从业人员在行业工作一段时间后转入其它行业,这是旅游人才的第二次流失。一些研究者对第一次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而有的则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二次人才流失进行了研究。
笔者认为,第一次人才流失直接关系到旅游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其影响面更为广泛,更应该引起旅游产学研各界的重视。旅游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与对旅游行业的职业感知之间的差异程度会直接影响其择业倾向与行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第一次人才流失的原因。目前从职业期望与职业感知之间的差距的角度分析旅游专业大学生择业行为的研究较少。本文拟通过调查在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和对旅游行业的职业感知与评价,分析第一次人才流失深层次的原因,并从专业教育和行业用人机制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中国旅游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
职业期望是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吴谅谅等认为职业期望是人对某种职业的渴求或向往,它既是个人内在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又是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他们通过聚类分析把职业期望分为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内在价值因素和外在价值因素三类。凌文辁等则分为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发展因素。而余新丽等把职业价值观分为职业促进因素、职业保健因素和职业声望因素。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并结合旅游行业的职业特点,本研究把旅游专业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职业价值因素和外在职业价值因素,设计问卷分别测量旅游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对旅游行业的职业感知与评价。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职业期望和职业感知量表。量表分为针对未实习学生的职业期望量表和针对已实习学生的职业感知量表两类,两个量表的测量内容指标相同,只是表述上的差异,采用5分制的李克特量表。第二部分为17项选择题等,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大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旅游行业职业感知和自身职业态度认知等方面的信息(表1)。
2、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全日制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首先,高年级学生经过三到四年的系统专业教育,对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行业的认识较低年级学生清楚,提供的信息更为准确有效;其次,高年级学生面临毕业或就业,对个人未来发展和就业等问题的考虑比低年级学生更多更深入,对就业形势和动态更为关注,调查结果更能反映当代旅游专业大学生的择业倾向。此外,调查对象分为未实习学生和已实习学生两类,已实习学生主要是指在旅游行业(如旅行社、酒店)累计实习三个月以上的学生。2007年1月至3月,先后对南昌地区的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农业大学5所院校旅游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展开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整理后获得有效问卷321份,有效率达91.7%。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l3.0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分析
1、样本描述统计
因不同院校在旅游专业学生实习的操作模式和时间安排上存在较大差异,难以找到比较统一的调查时间,调查时有些高校的学生仍在外实习而未能对其进行调查。另外女生比男生的人数多,样本的性别构成与这些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基本相符。样本的具体构成情况见表2。
2、职业期望与职业感知特征分析 一般认为,如果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8以上,则该量表的信度较好。㈣经可靠性分析,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96,内在和外在职业价值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34和0.844,因而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一般而言,刻度为1~5的李克特量表得分均值在1~2.4之间表示反对(或不重要),2.5~3.4之间表示中立(或一般),3.5~5之间表示赞同(或重要)。分析发现,未实习学生内在职业价值与外在职业价值的总均值分别为3.9969与3.6690,都超过了3.5(表3)。说明旅游专业大学生对内在职业价值和外在职业价值都很看重,并且相比较而言更看重内在职业价值。从各单项指标的均值比较来看。内在职业价值七项指标的均值除“专业对口,能学以致用”一项外(3.29),其余各项指标的均值都超过了4.0,可见大学生对内在价值因素的期望值很高。在“择业时您最看重的是”一项的调查中(多选题,N=321),选择“专业对口”一项的仅占10.3%。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当代大学生择业时不自觉地降低了对专业对口等方面的要求;对于外在职业价值因素,大学生比较注重工资福利(4.07)、培训机会(3.99)、工作稳定(3.74)、工作环境(3.74)和晋升机会(3.67)。而对其他三项指标则认为一般重要。说明大学生对工作强度、业余闲暇等方面没有太高的要求,而更看重收入与个人发展机会。所有测量指标中,得分均值排在前六位的是能实现个人价值(4.19)、个人发展空间大(4.17)、能让自己得到锻炼(4.13)、获得成就感(4.12)、工资福利较高(4.07)、符合个人兴趣(4.07)。可见旅游专业大学生择业时更注重自我
实现和自我发展,这与龚惠香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而余新丽等在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中指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毕业生择业的一个主导需要,学生注重才能的发挥,有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方面,但过分强调个人才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将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会造成择业的困难。
已实习学生的内在职业价值与外在职业价值总均值分别为3.1998和2.5505,总体来说旅游专业大学生对旅游行业的职业感知是不满意的,比较而言,大学生对内在职业价值因素的感知评价要高于对外在职业价值因素的感知评价。从各单项指标的均值比较来看,除了“能让自己得到锻炼”一项外(3.75),其余指标得分均值均低于3.5。旅游专业大学生对旅游行业的不满意突出表现在工作稳定(2.26)、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2.32)、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2.36)三方面。
3.职业期望与职业感知的差异分析
为考察未实习学生的职业期望与已实习学生的旅游业职业感知之间的差异,分别以内在职业价值因素和外在职业价值因素的均值为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学生的内在职业价值和外在职业价值均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差异显著。以职业价值的测量指标为变量对未实习学生的职业期望和已实习学生的旅游业职业感知进行方差分析发现,除了“专业对口,能学以致用”一项差异不显著外(F=1.423,P=0.234),其余测量指标均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差异显著。
对于上述未实习学生最看重的六个方面,未实习学生的期望与已实习学生对旅游行业的感知评价得分差距分别是实现个人价值(1.19)、个人发展空间(1.09)、能让自己得到锻炼(0.38)、获得成就感(1.07)、工资福利较高(1.71)、符合个人兴趣(0.74)。而未实习学生的职业期望与已实习学生的职业感知得分差距最大的前四个因素分别是工资福利较高(1.71)、工作稳定(1.48)、进修培训机会多(1.3)、工作环境好(1.2)。由此可见,旅游行业工资福利状况与旅游专业大学生的期望的差距最大。
四、旅游业第一次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
1、原因分析
(1)职业心理落差大
从以上职业期望与职业感知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外在职业价值因素的差距更大。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外在价值因素中最看重的工资福利、培训机会、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等方面同时也是与职业感知差距最大的几个方面。在“择业时您最看重的是”一项的调查中(多选题,N=321),选择“个人发展空间大”的最多(59.5%),其次是“工薪福利好” (39.6%)。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和城市生活的巨大压力下,大学生普遍希望能获得一份较为稳定的、工资福利较好的工作。而旅游行业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工作稳定性等方面与大学生的期望差距最大,由此造成的心理落差让旅游专业大学生对旅游行业望而却步。因此,旅游专业大学生较高的职业期望与较低的旅游行业职业感知之间的差距是导致他们不愿意从事旅游业的内在原因。
(2)从业心理基础不牢固
在“您高考时选择旅游管理专业是因为”一项的调查中(N=318),“被调剂过来的”占44.3%,“我喜欢旅游”的占31.4%,“喜欢在旅游行业工作”的占11%。可见,因调剂“被迫”就读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比例最高。另外,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旅游而选择就读旅游专业,但是旅游和从事旅游行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访谈中笔者还发现有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受韩剧等的影响,认为在酒店工作很时尚。这些学生就读后一般会经过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如果他们发现就读旅游专业并非原来想象的那样,又没有得到合理的引导,很容易对旅游专业和旅游业产生失望情绪,甚至会有逆反心理。可见。相当一部分旅游专业大学生对从事旅游业的心理基础不太好,这为他们就业时放弃从事旅游业埋下了伏笔。
(3)职业技能准备不足
在“您觉得您对旅游行业的了解程度如何”一项的调查中(N=321),认为“不太了解”和“根本不了解”的共占48.6%;而在“以您现在的条件,您觉得您能适应旅游行业的工作吗”一项的调查中(N=319),认为“完全能适应”的仅占8.5%。可见,经过三到四年的专业教育,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技能仍缺乏自信。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不足造成的。在“您觉得目前的专业教学的主要不足”一项的调查中(多选题,N=320),认为“理论性太强,与实际结合不紧密”和“实践机会太少,操作技能教学不足”的各占69.7%和68.1%。专业教育与行业要求脱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因职业准备不足、适应能力差而放弃从事旅游业。
(4)行业用人机制不完善
在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旅游行业,与高职高专相比本科毕业生的学历优势并不明显。同时,访谈中发现学生大多认为旅游业是吃青春饭的,缺乏应有的职业安全感使不少大学生不愿意把旅游业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发展。中小企业众多是旅游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小旅游企业往往无力为企业员工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为了压缩培训成本,一些旅游企业希望接收的毕业生不需要经过岗位技能培训就能上岗。此外,旅游企业在人才开发上普遍存在重挖人不重培养人、重招人而不重用人的误区。因而,中小旅游企业个人发展空间小、学习培训机会少、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因素客观上降低了旅游行业对旅游专业大学生的吸引力。值得指出的是,关于从基层做起的调查(N=320),22.8%的学生表示“完全能接受”,69.1%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 “不太能接受”的只占6.3%。在“您是否同意服务业工作低人一等的看法”一项中(N=314),88.5%的学生表示“不同意”,这与以前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
2、对策分析
(1)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旅游本科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专业技能教学严重不足。在“您觉得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的调查中(N=320),认为“很不合理”和“不合理”共占51.8%。访谈中,大多数学生都建议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多提供见习、实习的机会。此外,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大多缺乏行业实践经验、偏重于理论教学和研究,也是导致学生缺乏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专业教学中加强实践技能教学与训练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增强行业适应能力的主要途径。
(2)增强职业安全感,提升行业吸引力
大多数学生认为旅游业吃青春饭、不稳定。另
外,调查还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不会将在旅游业工作作为事业对待。高容的研究表明,旅游企业人才流失反映出旅游业整体吸引力有问题,旅游业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给员工带来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感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应该发挥作用,加强对旅游企业员工的保障,改变目前旅游业员工“三无”人员的现状,增强大学生的职业安全感。
人才的合理、有效使用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旅游企业应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旅游企业要积极搭建平台,增加旅游专业大学生对旅游业的了解,增强他们从事旅游行业的信心。同时,可考虑由政府倡导设立旅游专业人才培训基金,制定专业人才继续教育计划,建立人才共享制度,为旅游专业大学生进入和安于旅游行业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3)加强职业规划的指导
在“您主要通过谁了解旅游行业的职业特点和就业情况”的调查中(多选题,N=319),选“老师”的最多(53.6%)。因而老师的指导是学生了解行业情况的主要途径。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应把帮助学生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活规划指导作为重点。在“您作过职业定位或职业生涯规划吗”的调查中(N=318)。“听说过,但没作过”的占73.6%,“作过”的只有22.3%。说明大学专业教育中,职业规划的指导仍较欠缺。陈健平等指出,旅游院校应对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旅游就业指导,并且这项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大学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和旅游行业的职业特点,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为旅游业输送更多专业思想稳固的专业人才。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许多学生经过四年的专业教育却最终未能从事旅游业,这本身就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高等院校应做好旅游专业招生宣传工作,加强考生对旅游专业及旅游行业的认识。建议高等院校调整旅游专业招生政策,适度降低进入门槛(如适当降低分数线等),并通过增加面试等环节选拔既有行业兴趣、又比较适合从事旅游业的学生进入高校旅游专业学习,以减少旅游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旅游业人才的流失。同时,应加强产学研结合,尤其要加强校企合作,广泛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尝试开展定向培养,为特定企业、特定岗位培养专门人才,共同塑造行业精英,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五、结论与讨论
1、旅游业人才流失可划分为第一次人才流失和第二次人才流失。旅游专业大学生放弃从事旅游业造成的第一次人才流失应该引起学界和业界的足够重视。
2、旅游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与其对旅游行业的职业感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造成的职业心理落差是导致大学生放弃从事旅游业的重要原因。
3、旅游专业大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工资福利、工作稳定性、培训机会和工作环境等外在职业价值因素的感知评价普遍偏低,与职业期望的差距最大,是导致大学生放弃从事旅游业的主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