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现代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水利经济 水利现代化 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4.023
The Study 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Take Jing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ANG Li[1], LI Fang[2], XU Haoran[3]
([1]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The Changzhou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2]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3] College of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Abstract Water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and guarantee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accelera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can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level of water conservancy.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economy. This paper takes Jingjiang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study 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water economy and moderniz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explore its significance to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nomy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synergistic effect
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化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格局。水利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国民经济新体制的要求,水利经济和谐发展体系的构建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该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①在水利方面进行了大规模且持续的投入,并且促进水利相关产业的发展,致力于推动水利发展和改革,引领水利创新发展,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
1 水利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根据水利经济,水利现代化不同的特点,我们把水利事业发展历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主要致力于水利经济的发展。
水利经济作为位于国民经济基础的一种行业经济,涵盖了水资源的勘探、 开发、保护、利用、经营、管理及在水旱灾害防治过程中的全部社会关系。水利经济包括水利基础产业和水利基础设施这两个主体。②在这里我们把水利经济阶段理解为主要注重增强水资源的基础产业功能,即以水利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在这一阶段靖江市把水利建设重点放在充分利用水利优势,发展船舶运输等港口经济的发展,以此带动靖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靖江市在这一阶段同时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和调配能力,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与利用,为全市医药,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主要工业门类的发展和靖江市农业的发展提供水资源的基础保障功能,使人民安居乐业,逐步走上以水致富的道路。
第二阶段为水利建设工作重点逐步转向水利现代化的建设。
水利现代化是指将现代化的手段应用于水利,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的需求和发展。它包括的内容:一是治水理念和治水思路的现代化;二是先进的规划水平和设计能力;三是安全可靠的防灾能力和资源保障水平;四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装备。③在这里我们把水利现代化阶段理解为在科学技术的带领下,改变水利发展模式,实现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和信息化水利,主要注重增强水利的基础保障功能,水利建设重点逐步转向水利现代化。
在水利现代化的建设中,靖江市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设,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在长江、界河以及横港进行三条控制线的建设,有利地增强了防灾减灾的能力。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加强了小型涵闸,灌排渠道的建设;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也有很大的投入,靖江市不断开展了水利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初步形成了功能比较完备的水利业务应用体系,并且致力于实现靖江市水利综合信息化和自动化,显著提升全市水利综合管理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为水利现代化的最终实现和成熟提供强大的科技保障。
第三阶段为水利现代化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持续加强水利现代化的建设并同时重视水利经济的发展。
我们把这一阶段理解为注重协调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的发展,使水资源基础产业和基础保障两个基本功能均衡发展,使水利经济和水利现代化在促进水利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促进并且力争达到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即在两者的协同作用下,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保障和动力。
2 水利经济发展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2.1 在经济社会建设初期,必须重视水利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社会发展初期,也就是本文所述的水利发展第一阶段,水利的作用更多在于实现水资源的供给,促进水利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利用发达的水运交通和优越的地理环境等使沿江开发势头不断增长,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本来就是一种生产要素,发展水利经济,重视水利的基础产业功能,有利于发挥水利行业特有的自身优势,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2 水利经济的发展促进水利现代化的建设
水利经济发展阶段,主要重视水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在过去水利的发展历程中,对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科技带领水利建设,实现水利信息化,科学化等方面明显不足,为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水利的发展必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而只有在水利经济阶段打下了坚实基础之后,水利现代化的提出才能认准方向,找准目标,才具备实力使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3 水利现代化促进水利经济的发展
(1)水利现代化是水利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水利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必须重视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水利现代化是水利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必须经历的阶段,也就是本文所讲述的水利发展第二阶段。在加快防洪除涝,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推动水利科技化信息化发展等目标的引导下,必须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的建设,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实现资源集约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保障民生和生态安全等都必须靠水利发展提供更加完备更加可靠的基础性保障。由此水利现代化是未来水利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2)水利现代化推动了水资源更好的整合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经济效益,增强了水利经济的基础产业功能。靖江市本地水资源量不足,通过建设150余座涵闸,极大提高了沿长江引水能力, 实现了城乡饮用水安全供给和保障了重要工业的用水,这为靖江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靖江市也大力提倡建设节水型社会,特别是在工业用水方面实现重复利用率达到46%。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使用,从而提高了水资源的经济效益。
(3)水利现代化大大降低了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损失,更好地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果。水利现代化过程中注重防洪除涝的建设,靖江市已经初步形成以内部骨干河道和配套设施为主体的西引东排,北纳南泄,分级控制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这为保障居民安全生活及依靠水资源发展经济提供了重要保障,使水利经济得以在一个安全有保障的环境中发展。通过提高水利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了水利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进一步实现了水利经济。
(4)水利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致富治水,治水致富”为导向,促进了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靖江市全面落实各项水环境管理措施,加强靖江市水功能区和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监督力度;在城区河道疏浚方面有很大的投入,大力实施了农村“双清”工程;在生活和工业污水收集和处理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靖江水利的发展适应了可持续发展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从改善现状,预防发展,改变居民用水理念等方面努力,使水利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5)水利现代化注重水利工程建设,水利信息化建设,改变水利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水利改革创新。水利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注重水利科技化发展,靖江市在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中普及高新技术,致力于实现工程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目标。这为靖江市之后的水利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必须改变传统的水利发展模式,与时俱进,利用科技手段推动经济改革,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
4 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呈现协同效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1 水利发展呈现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原本为一种物理化学现象,又称增效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相加或调配在一起,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各种组分单独应用时作用的总和。④同样的,我们把水利发展中的协同效应理解为在水利经济和水利现代化的共同作用下,其达到的经济社会效应大于水利经济或水利现代化单独发展所带来的效益。
近几年来,靖江市沿江开发的势头迅猛, GDP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而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靖江市经济能得以如此快速的发展,与靖江市水利的跨越式发展是分不开的。近几年来,靖江市的水利发展呈现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共同作用的特点,处于本文所述的水利发展第三阶段,即靖江市在加强水利现代化建设以增强水资源基础保障功能的同时,也注重水利经济的发展,来增强水利的基础产业功能。水利经济和水利现代化的共同发展,形成了协同效应。而正是在其协同效应下,靖江市水利的发展呈现“目标明确,科技带领,不断提升”的特点,很好地适应了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4.2 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相互促进,并不矛盾
正如前面所述,水利经济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水利现代化不可能跳过水利经济阶段而直接产生,需要在水利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水利现代化是水利发展的必经阶段,水利现代化的提出更好地明确了水利发展的方向,即推动水利发展模式改革,提升水资源基础保障功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在水利发展中并不矛盾,只是在不同时期,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水利发展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以跟上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水利经(下转第56页)(上接第50页)济与水利现代化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促进水利行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4.3 水利发展呈现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的协同效应
水利经济的发展为靖江水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而水利现代化则为水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水利的发展必须在科学技术的带领下,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改革创新,不断改变水利发展模式,改变水利发展理念。使水利的发展能够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送去源源不断的动力。水利发展的进程中,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缺一不可,如果只注重水利经济,即正如我们前面所谈论的把水利建设重点放在水资源的基础产业功能上,就可能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方面得不到很好的重视和提高;同样地,如果只注重水利现代化的建设而忽视水利经济的发展,水利的基础产业功能可能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对于水利发展而言,缺一不可,只有重视两者的发展,才能很好地实现水资源的双重效益,使水利行业得到良好的发展以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靖江市正是在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共同作用下,极大地发挥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基础保障功能和基础产业功能,不断加快了靖江市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5 结束语
我们必须意识到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使水利起到更好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水利的发展必须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处理好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的关系,使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能实现其最大的协同效应,以促进水利向更高阶段的发展,并以此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基金来源: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的协同效应研究――以靖江为例(项目编号:201410294048X)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廖丽霞.实现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6).
② 耿颖.关于加快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4(21).
关键词:现代建筑;生态环境;
Abstract: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nstruction, caused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damage more serious, people on the building also has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A discuss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design but also we need to examine the subject.
Key words: modern architec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所谓生态理念,指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包括小城镇在内的社会坏境的生态保护好和生态发展理念,也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生态理念表现于建筑,主要是用在建筑设计中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从而寻求“自然—人---建筑”的和谐统一。即以“以人为本”和“自然界”融入建筑设计中,创造出让人们感觉舒适、轻松、健康的生活环境。
一 现代建筑生态环境的设计
首先,室内的自然通风设计。在现代住宅建筑中,通过对自然通风的设计,能够达到有效和经济的环境效果,通风的设计主要是对室内的空气和周边环境气候的调节,建筑物的空间布置、三维和平面的设计对自然通风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住户的投资不增加的前提下,对这些因素作出充分的考虑能有效的解决空气质量和舒适的问题,从而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建筑设施的不合理,会导致住区的局部的恶化,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人们在室内也会造成生理上的各种不适,现代的建筑实施常常会考虑通风的设计,避免室内出现潮湿、不透气的问题。
其次,对日照自然光、太阳能的设计。现代的建筑照明设施为人类居住和工作环境提供了明亮舒适,同时人们也追求对自然光的享受。室内环境再舒适,人们仍然会向室外空间那种自然的阳光的妩媚,太阳光的照射远比人类的照明设施更具有诱惑力。那么,应该把充分引入自然光作为建筑设计的方向,让人们在时代先进建筑设施的光照条件下依然能享受自然光带来的清新和自然的感觉。这种人与环境中自然光的结合,在节约能源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而且,也让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界相互融合在一起,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在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中充满激情和阳光。而且由于自然光对应的是太阳能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利用,具有洁净、安全、长期性的特征,在建筑设计中也得到很好的利用。
第三,建筑融入自然界的自然景观,让建筑身处自然界中。使建筑成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让人们虽身处室内,却依然能够最大限度的去欣赏室外的风景。在现代建筑中,人们对室外的要求远比室内的要求高,人们会优先考虑建筑的室外环境如何体现出一个城市、区域的时尚、前卫,而往往忽略了自然环境的那种原生态的美景,很少会注意到与自然界相融合,但也有建筑会考虑到与大自然界的融合。例如,福建GAP公司的办公大楼就把自然的因素融入屋顶的处理中,把屋顶设计成波浪形的样子,呈现高低起伏的状态,配合着周围丘陵地势的起伏延绵相互吻合。而且在屋顶上种了各种野草,对大楼起了一个隔热、保温和隔音的作用,并且将建筑融入到自然界之中,与自然环境组合一个自然的整体。如果站在屋顶的休息室向室外望去,没有了建筑式的屋顶,反而让周围起伏的山坡和鲜绿的野草和翠绿的树林展现在眼前。在此时,自然界已经把建筑融入其中,让身处建筑中的人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观,而且在建筑中,可以真切的体会到大自然那种原生态的自然感受,充分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将生态观念引入现代建筑设计中。任何生态系统都有着各自的自然结构和与之对应的物质循环规律途径,并且由于其具有稳定的循环规律和能量流动的方式,所以在建筑中融入生态的理念,既可以美化建筑,又可节约能源。例如借助大自然的阳光对应产生的热能,在室内对照明设施实行系统化的节能灯设置,即降低了建筑工程的设计、生产的成本,又产生了生态效益。
第四,对建筑进行节能的设计。生态建筑的设计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则离不开节能。节能的常规做法就是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利用太阳能资源。把节能设计融入现代的建筑的设计,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节能资源,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归还给人类,而且在一定程度大大节约了水力资源,而在现代的建筑发展中,人们对土地的占有太多,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拮据。据水资源专家的预测,如果我们不进行水资源的节能,到2025时,将会爆发空前的水危机。所以,我国严重的水资源缺乏的情况,是现代建筑开发和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在现代建筑中,充分对雨水和中水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利用,不仅可以促进水资源能够循环和再生,而且对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更多的设计能源,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则是为当代和后世子孙造福。
二 现代建筑生态环境的规划
首先,以“人“为本,建筑融入自然界的思考。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它不断的给人类提供能源,而现代化建设却在不断的对大自然进行损害。在人类的生活中是可以容纳自然环境的,把自然环境纳入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是人的现实生活的重要因素。人类在发展历程中,就是在不断的征服、改造自然,对建筑的发展也带有很明显的功利、实用的目的。但在我们的社会发展建设的同时,也必须遵循生态的法则,尊重自然界、尊重大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免遭破坏。在从事建筑设计活动时,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现代化的科技应该融入自然环境的要素,促进现代建筑的文明发展。所以,现代化建筑生态环境的规划,离不开对人与环境共同发展。
其次,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去对建筑进行生态规划。在我国的发展政策中,一直都提倡“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对自然界进行改造时,必须把建筑融入自然界,使生态系统能够永久的发挥它的有效作用。而不是在改造中,让自然的资源被消耗殆尽。现代化建筑的规划设计,建筑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以及绿化系统的设计,都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目标,而且现代化建筑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在具体的设计上,注重建筑和自然界在绿化布局和风格上能够相互辉应。在放我建造的过程中,融入自然生态的元素,注重节能省源,让居住者在顺利的享受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
第三,使建筑结构,能够体现空间的多层次、系统化。建筑的空间构造是指从内部空间至外部空间和公共空间的交流,并与社会生态的相会结合,把空间在结构中是实现系统化,具有层次感。以中国现代建筑水立方为例,“水立方”是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它的膜结构已成为世界之最,它是根据细胞排列形式和肥皂泡天然结构设计而成的,这种形态在建筑结构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创意真是奇特。设计者将水的概念深化,不仅利用水的装饰作用,还利用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合理组织自然通风、循环水系统的合理开发,并通过对高科技建筑材料的广泛应用,它体现了诸多科技和环保特点,它不仅体现出结构的力量美,还充分表现出建筑师的设想,享受大自然浪漫空间,为国家游泳中心增添了时代和生态的气息。
第四,建筑设计中,不应只死板的打造一个自然环境,而应该在建筑上表现实质性的生态建筑概念。注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融合,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把自然的因素引入现代建设中,使现代建筑不仅是一个具有城市、时代气息的建筑,也是一个能源再造区,这都是现代建筑生态环境建设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三 结语
现代建筑的生态化,是人们的追求,也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在对现代建筑进行设计和规划时,必须融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现代建筑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看文献: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设计;原则;理念;文化
景观设计是时间与空间艺术的融合,设计的内容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人工建筑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景观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将建筑、雕塑、绿化诸要素综合进行的空间环境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自然景色。景观设计的空间位置包括建筑的内外、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道路之间、建筑与绿化之间的这些空间位置。
高度工业化,创造了高度的物质生活,却使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当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希望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相和谐的环境。在城市规划中,建筑景观设计被人们越来越多的提到,它在城市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公园、社区、街道、住宅、建筑内外设计等等都少了它的参与。建筑景观的协调与质量,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发达水平和文明程度,建筑物是一种文化型建筑,承载着所在城市的过去和现在,也代表着城市的未来。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以传统文化为前提,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赋予现代化以民族特色,如某图书馆的建筑物从外表到室内见不到水泥、瓷砖、石灰、塑料、壁纸、油漆、涂料等材料,整个建筑物能看到的只是四种材料:玻璃、金属、木板、红地毯、所有的墙壁或是铝合金或是玻璃,地面从室外到室内全是木质的,家具大都是木质的,玻璃及金属材料给人以强烈现代意识,木地板和森林则使人反璞归真。四座大厦外表是玻璃的,为了保护图书,避免阳光辐身,玻璃内则增加了一层活动木板墙。因此,当阳光照射时,大厦就变成了本木色,背阳光时则亮丽透明。如果说露在外面的亮丽透明,高耸入云四本打开的书,向高空伸展是在追求它的标志性,是法国国家建筑物地城市的航标,在强化着它的方位的话,那么这深入木地板广场下边的下半身,深入地下则诣在寻觅寂静、沉思、象征着人类漫长的永无止境的文化沉积,而在这片积淀的中心的绿色森林则是在追求抽象和真空从而结束了这座建筑的标志性,使读者忘记了自己在城市的位置,而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这便是这座建筑物建筑设计本身所表达的内含。体现了古朴与现代的融合。
现代景观设计的生态设计原则:首先是要尊重自然。自然有其自身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的能动性来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增强场地的自我调节能力,发展可持续的、生态的当代景观。
第二,最小干预最大促进。景观设计总是在一定场地上进行的,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必然会产生干扰。生态设计就是要尽可能减小对场地的扰动,并努力通过设计的手段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利用和能量循环,维护场地的自然过程与原有生态格局,增强生物多样性。
第三,坚持减少对各种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谨慎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原则;坚持在符合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对基地原有的景观构件进行再利用的原则;坚持循环利用回收材料和资源的原则,坚持利用可回收材料与保留下的资源,创造新的景观,服务于新功能的原则。
第四,以科学技术为指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充分利用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为景观生态设计服务。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利用高科技技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利用高科技材料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借助科技创造高技术的景观。
第五,艺术功能相结合。设计是一门艺术的学科,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设计师应当以现代艺术的思想理解现代景观的生态设计,以此来创造即饱含艺术美感,又满足社会功能的现代新景观。
当代景观设计的生态设计手法:第一,对场地的保留与再利用。充分尊重场地历史和现状特征,保留场地的原有元素,对原有材料再次利用。这种处理手法让场地诉说历史的同时,节省了材料,也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了对场地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无疑是一种生态的设计手法。
如:在主持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的景观设计时,设计师理查德•哈格从公园的现有条件出发,保持原本地貌,并选择性保留了基地中的旧工业设备。一些气压、水压设备则被刷上了红、黄、蓝、紫等鲜艳的颜色,有的覆盖在简单的坡屋顶之下,成为游戏室内的器械。工业设施和厂房被改建成餐饮、休息、儿童游戏等公园设施,这些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丑陋、肮脏的工业设备,经过哈格的改造,重新获得了极高的审美情趣和社会价值。
第二,对材料的处理――循环利用与生态优先。以本地材料为主,倡导使用绿色材料。材料选择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是材料的耐久性;其次考虑的是材料使用中只需要少量维护或者维护中对环境影响较小。另外,应该尽量使用本地材料。因此,设计师应该力求寻找一种耐久性长,本地生产的、低维护性、低能耗的材料。材料内含能量与原料的开采、制造过程和方法、运输距离的远近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使用本地材料不仅可节省运输所需的时间及相关金钱的花费,还可大大减少对异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及相关运输路途中对环境的污染。生态透水材料的使用就是生态优先的体现。城市中大量的硬化材料有两大缺点:不透水、吸收和储存热量能力强。这两大缺点造成城市地下水源得不到补充,下雨时城市的雨水系统的压力巨大;热岛效益增强,对城市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而生态透水材料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两大难题。
第三,对生态资源的经济高效与科技创新处理。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以不可再生能源引起的环境影响最为严重和显著,而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则是改善环境、保护资源的有效途径。降低能源需求,减少能量消耗,使用高效节能技术,使用可更新和高效的能源供应技术,是利用清洁能源及节能的根本原则。
如:1983年彼得•拉茨在卡塞尔市建造了自己的住宅,这是一处以太阳能为主的生态住宅,这一住宅也为他赢得了相关建筑奖。在其设计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水是循环利用的。污水经过处理后汇集了收集的雨水,引至工厂中原有的冷却槽和沉淀池,经澄清过滤后流入埃姆舍河。原工厂的旧排水渠改造成水景公园,利用新建的风力设施带动净水系统,将收集的雨水输送到各个花园,用来灌溉。整治后的埃姆舍河段成为了一个长条形水池,干净的水被循环利用。
第四,对垃圾变废为宝再生利用的处理。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出发,通过对材料和资源的再生利用,将改造后的“废料”塑造新景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彼得•拉茨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在这里场地上的工业废料被循环使用,如砖被收集起来作红色混凝土的骨料;厂区堆积的焦炭、矿渣和金属物用作一些植物生长的媒介或地面表层的材料;用铁路护轨整修成新的道路,用49块废置的铁板铺设了金属广场。拉茨将基地中的重新利用,即减少了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也减少了施工中的废弃物,体现了生态的设计理念。
所以,生态设计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建立生态功能良好的景观格局,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减少废物的排放,增强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当代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应该遵循三大理念:
一是保护性景观设计。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和物种生态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以保护良好的生态系统。设计师利用生态的设计方法,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保护着基地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基地生态系统,使其更加健康的发展。
二是恢复与促进性景观生态设计。一般说来,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和逆向演替机制。生态环境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用景观的方式修复场地肌肤,促进场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成了当代景观设计师的重大责任。面对满是创伤的场地,设计师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生态的恢复,即使面对未被破坏的场地,也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景观设计的方法促进场地生态系统的完善。
关键词: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儒家文化
基于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了解,对儒家文化的吸收和利用是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但为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和良好的内容支持,也为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教育者应当认识到儒家文化的优势,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中做好对儒家文化的吸收与利用。
一、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认真分析儒家文化的优势
1.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了解和分析儒家文化
从目前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来看,儒家文化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的过程中,应当首先做好对儒家文化的了解和分析,找出儒家文化与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契合点,从而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通过对儒家文化的了解可以发现,儒家文化包含仁、义、礼、智、信等内容,在宏观上与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有一定的关联。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利用儒家文化的内容和思想,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学过程,使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跳出原来的教学思路,实现教学思想的转变。
2.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找出东西方设计理念的差异
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以西方的设计思想作为主要的教学理念,而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五千多年文化的重要代表,与西方的设计理念和文化思想有一定的区别。基于这一差异,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地找出东西方设计理念的差异,并将儒家文化和西方的设计思想进行比较,总结儒家文化的特点和优势,概括儒家文化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影响,从而使儒家文化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做到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因此,找出东西方设计理念的差异,是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的前提。
3.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找准
儒家文化与景观设计的结合点通过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理解,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中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时,必须找准儒家文化与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结合点,使儒家文化更好地为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服务。如果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儒家文化的吸收和利用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当结合教学特点和教学需求,对儒家文化进行有效的解构,快速找出儒家文化与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结合点,通过分析两者的结合点、把握儒家文化的特点,做到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中重点讲解儒家文化的内涵及其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的启发,兼顾其他设计风格,进而提高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吸收儒家文化的优点
1.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吸收儒家文化全面性优点
儒家文化具有诸多优势,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有效地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在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讲解儒家文化的全面性优点,使儒家文化的全面性优点得到有效的彰显,并进行设计理念、设计内容、设计方法方面的教学,提高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整体质量,保证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因此,吸收儒家文化的全面性优点,是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
2.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吸收儒家文化中庸性优点
儒家文化除了具有全面性优点外,还具有中庸性优点。中庸是儒家文化一种重要的理念,将其应用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可以使设计风格保持统一不张扬,避免过分张扬的设计风格给人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中,应当吸收儒家文化的中庸性优点,并且有效地发扬这一优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用儒家文化的中庸性优化设计理念,使设计方案能够体现中庸这一理念。这既满足了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需要,又提高了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质量。因此,吸收儒家文化的中庸性优点,应当成为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好对儒家文化的中庸性优点的吸收和利用,才能够保证儒家文化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3.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吸收
儒家文化兼收并蓄的优点结合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需要,在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吸收儒家文化兼收并蓄的优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内容相对较多,不但要对西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理念进行全面的介绍,还要对中国传统建筑景观设计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西方的建筑景观设计理念还是东方的建筑景观设计理念,都应当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比较和吸收,做到兼收并蓄。基于这种教学需求,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吸收儒家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教师应强调兼收并蓄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吸收多种设计理念和设计经验,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设计方案中,提高自身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积极利用儒家文化的内涵
1.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教会学生正确的设计理念
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地利用儒家文化的内涵,教会学生正确的设计理念。儒家文化强调准确性这一理念,与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可以正确地指导现代建筑景观设计的教学方向,促进学生正确地理解设计理念。教师应当认真地分析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理念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学生错误的设计理念进行及时的纠正,使学生形成系统、完善、科学的设计理念,从而达到提高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质量的目的。教会学生正确的设计理念,是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关键,也是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的重要切入点。
2.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教会学生正确的设计原则
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中,还应当教会学生正确的设计原则。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过程中,既要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也要保证设计的建筑景观能够与周围的建筑物和谐统一,避免不合理的设计造成不良的影响。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在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将正确的设计原则作为重要的教学切入点,使学生在建筑景观设计中更好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
3.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教会学生正确的设计思路
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正确的设计思路。正确的设计思路与儒家文化有一定的关联,体现了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理念。现代建筑景观设计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并且体现主流的设计思想。因此,教师应当认识到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选择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合理的切入点,使学生对儒家文化的吸收和利用更加娴熟、有效。
结语
儒家文化不但为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也提供了完善的内容和方法指引,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者应加深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保证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能够更加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王磊.先秦儒家礼法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太原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鲁晓松.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构建.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关键词 信息化 现代警务指挥体系 建设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多年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维护治安以及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人民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社会治安管理、维稳反恐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建设、发展现代警务指挥体系成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公安机关现代警务指挥体系信息化基础与核心
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应对现时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是提高各种警务工作能力的必然抉择,是建立现代警务体系的重要标志,对推动公安警务工作向集约化和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公安机关提出了“以信息化建设为主线,以情报研判为支撑,以提高公安机关维稳、反恐、处突能力为目标,逐步构建适应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警务指挥体系”,而构建公安机关现代警务指挥体系信息化的核心,就是在公安机关指挥中心打造一个具有指挥调度和交流反馈扁平化、警情展示和警力部署可视化、警情处置和信息收集立体化的现代警务指挥平台。
按照目前公安工作信息化水平发展情况,现代警务指挥平台主要是以公安专用网络为依托,以“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12110短信报警平台、技防报警系统和业务警种部门应用系统报警为基础,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卫星定位系统(GPS)和350兆公安无线通信系统为支撑,结合“扁平化”视频指挥调度系统、治安卡口智能化信息系统、视频图像监控系统、警力报备系统、警情研判平台和预案管理系统,与警务综合平台、情报信息研判平台、其他业务警种系统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在重要节假日、活动庆典及敏感节点时期内,实现对党政机关重要部位、主要道路、重(特)大案(事)件现场以及各类警情处置现场的信息采集处理、图像实时监控、警力资源合理调用,为应急处突、指挥调度、监控巡查、视频取证等提供支撑保障。
二、加强公安机关现代警务指挥平台信息化建设的实战应用
现代警务指挥平台信息化建设必须严格按照公安部信息化建设有关技术框架和标准,科学规划建设,对必须整合到平台的应用系统进行梳理改造,确保平台建设符合公安信息化建设标准,各支撑、辅助应用系统数据能相互关联、共享共用,逐步建成一个高度集成、功能强大、相互关联、上下共享的现代警务指挥平台,实现指挥调度和交流反馈扁平化、警情展示和警力部署可视化、警情处置和信息收集立体化。
1、“统一软件、统一标准、统一时限、统一厂商”建设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将电话、短信、互联网、技防等报警方式纳入系统统一管理,将各种报警数据信息与报警定位系统、350兆公安无线通信系统、警务综合应用平台、情报信息研判平台和视频图像监控系统等支撑、辅助应用系统自动关联,实现实时碰撞比对、预案自动响应和网络派单、警力调度及接处警情况实时视频展示。
2、在建设省-市两级级公安机关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基础上,将系统建设应用延伸至县区一级公安机关,并配套建设各类公安业务系统及水、电、煤线路布设、公共交通流等社会信息资源应用图层,通过与电话、短信等报警警情信息相结合,全面、直观、准确地反映公安五要素信息的现状、分布、技术特征以及动态警力分布,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安、社会信息资源共享,为案(事)件处置提供直观的参考依据和辅助决策支持。
3、加强公安无线通讯建设,市级指挥中心350兆无线通讯网的主基站须达到8信道以上,县级指挥中心主基站须达到4信道以上,县级以上城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各终端与指挥中心通话实现全程录音和实时存储。
4、建设视频图像监控系统网络,将治安监控、道路监控、卡口监控图像资源和社会视频监控图像资源整合接入各级指挥中心,实现实时调度。
5、完善视频指挥系统功能,以“扁平化”视频指挥调度系统为主干,整合静中通、动中通及单兵图传设备,强化立体化的视频指挥作战系统功能,视频声像可通过现代警务指挥平台实现实时展示,并可随时组网实现可视化点对点、一点对多点的扁平化指挥和远程会商。
6、配套建设各类指挥业务支撑、辅助系统,包括GPS警力定位、警力报备、警情研判、信息报送、值班管理和预案管理等应用系统,实现各系统相互关联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