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阶梯式教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技校学生;PLC;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学科具有知识点多、杂、难等特点,大多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课堂气氛往往死气沉沉,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如何有效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PLC的兴趣?结合当前技校学生特点,笔者在PLC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1重视绪论课,明确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的教师认为绪论课无关紧要,三言两语应付过去,甚至干脆不讲。而我觉得绪论课的讲解,对激发学生求知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学生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由于技校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所以要在教学内容上精心巧妙地设计导语,补充生动的实例。先展示“抢答器”、“霓虹灯”等生活
中实际应用的控制电路,并简要说明控制原理。再列举一些PLC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例子,如:数控机床、电梯控制、音乐喷泉控制器、机器人控制等,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到好奇。接着输入前几届学生编制的有趣而实用的程序,引发学生对PLC的浓厚兴趣,做好课题的铺垫,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该门课程上来,这样既为本节课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合理设计教学课题,开展课题式教学,让好奇心转化为兴趣
教学中使用的PLC教材,在编写时一般都是将基本原理、基本指令及梯形图、基本电路应用、基本技能操作等内容分成独立的章节。编者是严格按照结构严谨性进行编写,而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则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选择哪些教学内容、哪些课题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真正学好PLC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在PLC教学中采用了“课题式”实训教学,重新自编教学内容。把《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中的控制线路及《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教材中的PLC应用实例,通过筛选、整合成具体的教学实例:电动机的点动与连续控制、正反转或循环转动控制、两台或多台电动机的顺序控制、Y-Δ降压起动、电梯控制、音乐喷泉控制等。每个实例都以一种控制线路为主题,其内容包括控制功能、电路结构及控制要求。这些实例课题既方便学生的学习,又涵盖了本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连贯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最后用PLC改造继电器控制电路或用PLC程序直接实现其控制线路的功能,用所学基本指令或梯形图进行编程及调试,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基本指令及梯形图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PLC的兴趣。
3应用多媒体技术,加强一体化实训教学,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当今社会的信息化速度日益加快,走信息化之路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多媒体的优越性不仅在于其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视觉效果好,更主要的是可使教学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对优化PLC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处理教学重难点时,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转中国-我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编制好的电子教案,用生动而丰富的画面和美妙动听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教学目标要求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入到实例中,再对其进行分析,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理解并掌握。例如:在讲解“十字路通信号灯控制”程序时,学生对整个过程容易混淆,这时播放电子教案中的图片和动画来描述交通灯的运行情况,并进行适时分析和讲解,有助于学生对十字路口车行交通灯整个工作过程中东西南北红、绿、黄灯的交替过程的理解。此外,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编制《音乐花式喷泉》、《霓虹灯》等具有实用价值的控制程序,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真正地把PLC应用到实处,通过此过程让他们掌握安装、编程、调试、检修等操作技能。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顺序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4以技能竞赛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要培养出优秀的技校生,关键取决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我校以“强化技能、应用实践、提高能力”为出发点,以“依托技能竞赛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为突破口,强化技能教学,营造积极向上,人人争先的学习氛围。
我校每年都要举办学科技能竞赛,重点考察学生对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集训,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参加省、市级竞赛。近三年我所指导的维修电工组参加广元市举办的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共有六位同学获得不同级别的奖项,取得的成绩充分说明技校学生是能够学好PLC的。竞赛平台的成功搭建,使学校形成了普遍性、经常性的竞赛和选拔机制,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之,在PLC课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要深入研究教材,时常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讲练结合、互教互学、因材施教等多种教学方式,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索与研究的乐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国海.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解决;学习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243-01
1.“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涵义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源自于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大力提倡的"发现法"教学理论。"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以自主学习为主线,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创造性运用多种知识技能,去解决学习中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学习目标,获得发展与提高的一种心理活动和学习方式。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始终以问题为主线,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对问题探索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问题解决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重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让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自身,而不是由教师强制分配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从实际生产、生活中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缩短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这样便能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很快地被调动起来,从而尽力地投入到相关理论的学习中去,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2.课例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中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一课时。
2.1 教学内容分析。我们采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中的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进行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标准为"运用图表来说明大气受热的过程"。本课时属于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范围,是学生学习和生活必备的基础地理知识,目的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原理,为以后的学习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环流系统打下基础。
2.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运动带来的地理意义,掌握了太阳辐射的基本知识,对于自然环境中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学生对本课题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这就对理解本课题的知识已经打下了基础。
2.3 设计思想。以建立情景的方式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指引学生提出问题,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层层递进,并结合图表和补充材料来让学生讨论和交流学习,并从动手实验中引出大气运动的运动规律和基本原理。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外收集的材料建立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从资料的叙述中找出新知识点和旧知识点的矛盾,从而发现出问题,提出问题,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采用"大气受热过程"图及"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受热过程对比"图,教师适时的补充和提供相关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推断出大气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提高。试验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方式,学生可以从实验中得出大气运动的形式热力环流的原理,并把原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目标。
2.4 教学目标
2.4.1 通过建立问题情景,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操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的方式,理解大气受热的基本过程,并能够根据图表来说明大气受热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2.4.2 使学生能够利用图表进行对比分析,并归纳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能够把这个原理应用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充分理解大气对地球保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热爱自然的意识。
2.4.3 通过图表、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用热力环流和大气受热的原理来解释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反思,归纳总结
课后反思,主要指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每上完一次课,都要督促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反思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我掌握得很好,还有哪些问题还需要我进一步地探究。同时,还要反思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主动思考了吗?我与同学和老师们真诚合作了吗?我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对于一节课的学习,并不在于记住了多少知识点,而是要在记住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归纳总结,这样所学习的知识才能成体系,才能联系起来,也才能不断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尤其是高中地理学科,这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更要学会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自然界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
总之,"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以探究问题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使学生拥有了思考的主动权,也使教师从灌输式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能真正使教学过程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活动。要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就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 晏红. "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J].陕西教育,2008(5).
福建山区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①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于这种能力的教育和培养过程。要教育人们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②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主张,是由英国学者和丹麦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共同提出的。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由于商业化的发展,大众传播的普及,传媒热衷于制造一些庸俗、通俗的流行文化,而这些流行文化是一些肤浅的、平面化无深度的文化,英国学者担心长期接触这类文化会导致人的低水平的满足,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特别是对青少年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他们提出应该通过系统、体系化的课程教育,来提高青少年的分辨、分析、批判、质疑与反思大众传媒所提供的文本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刺激—接受”“使用—满足”式的获得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对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接受、批判,从而来抵制大众传媒对受众造成的不良影响,促使受众媒介素养的进步与提高。与此同时,丹麦的一些学者也开始在中小学进行媒介素养知识的传授或者通过开设一些讲座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在我国发展还不成熟,还是一个新兴领域,目前在这一领域里真正有新意的成果很少见。正是由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不多,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普及开来。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对媒介素养教育方面重视还不够,目前还是处于比较零碎的阶段。受众的思想上也还没有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大学作为传播知识的高等学府,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精英人群,媒介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但是,在我国大学里面,除了新闻专业学生对于媒体稍有了解之外,其它专业学生对于媒体知识几乎是不大明白。大学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目前还处于自发而不是自觉状态,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大学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或讲座,普及媒介素养知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福建山区高校也定期开办媒体知识方面的讲座。但仅仅只是让学生了解一些诸如新闻价值、新闻伦理、新闻道德等概念,而没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质疑能力、创造创新能力,这样不利于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学生只知道了理论,而没有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学生对媒介素养的认识是肤浅的与感性的,而不是深入而理性的。这种对媒介素养的浅层次、低水平的认识,会使受众无法对媒体所传播信息本身进行评价,也无法对媒体的传播方式进行评价。因此,也就不能更好地使用和利用媒介。有人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意识方面,即培养公众注重积累知识的意识,认识和学习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识,加强质疑大众传播媒介的意识,使其能辨别“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第二是技能方面,即培养公众了解不同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和传播的信息的本质及其形式,学习有效和高效获取信息的方法,加强分析、判断、认识、组织、综合信息的能力;第三,评价方面,即培养公众正确评价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价值和力量,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增强与大众传播媒介互动的能力;第四,使用方面,即培养公众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帮助与促进自身的水平与生活质量,指导自身行为,能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参与公众事务,开展批评,实行监督。③显然,以上四个方面对于我们改善浅层次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介素养教育的空间有较大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福建山区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 问题 办法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讨论式教学是广大教师经常使用的授课方式。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学生是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者。在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为探讨课题中,教师们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讨论式教学,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笔者认为还存在以下问题亟需解决。
一、讨论前,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学生不理解将讨论什么,怎样讨论,无法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自己有的认识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讨论点,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学生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和倾向性,不知道怎样进行有效的互动。
三、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广泛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造成:1、讨论的效果不佳,方式方法单一,学生逐步感到厌倦。2、提出的问题没有思维容量,或根本不值得讨论,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四、教师对出现的问题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讨论。结果使学生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讨论学习之真谛。五、优等生在讨论中处于主导地位,承担了主要角色。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机会。
综上诸多问题,笔者认为症结在于教师缺乏对合作讨论的本质理解,片面地、形式化地理解了合作讨论。因此,在大力倡导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把握讨论的方向避免离题。在展开合作讨论之前要有一定准备和必要训练。比如教师要告诉学生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是有用的,它是如何展开的,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等。
2、全面完整理解合作讨论的意义,正确把握小组合作的实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地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法,实现多样化。
3、合作讨论前,教师要有适当的讲述。讲述的目的主要有:a、吸引学生的注意力;b、告诉学生会学习什么,必须掌握什么;c、将信息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为学生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提供必要的帮助。
4、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讨论中的作用。讨论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并以从前的认知能力作为基础,才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时间。 5、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分组讨论学习一般采用异质混合。在组合时教师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激发其相互帮助的学习动机,对学困生以更多关心和鼓励,建立“能行”的积极期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应尽量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并加以表扬,使其扬长避短,从而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教师对学优生要进行引导,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与其他学生形成协作关系,从而使自己更能尊重他人,更具有分享精神,并体验自身价值。
总之,在教学中要搞好讨论式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世界古代史;教学;重点问题;改革
作为高校历史学科的专业必修课,世界古代史课程对于历史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非常重要。笔者作为高校中奋战在第一线的世界古代史(1)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中的方法和重点。希望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世界古代史》课程的内容和难点
目前,国内高校的世界古代史课程中,大多使用的是由吴于廑与齐世荣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史》(古代史卷)。吴于廑先生在序言中指出:“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名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2)吴先生此语提纲挈领地概括了世界史学科的内容及任务。世界古代史教学希望达到的目标是让历史学专业的同学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世界古代史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了解人类的起源、文明的产生、分布与发展及世界几大古文明的特征。
概括而言,人类古代社会发展过程可做如下归纳。随着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人类开始从孤立走向集中,形成了部落、村落,随后出现城镇。在这个过程中,西亚、东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先后出现了农业文明的中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阶级逐渐产生、国家也开始逐步形成。随着交往的增多,不同民族间的战争打破了之前以农耕生产为主题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闭塞。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等历史事件更进一步打破了文明间彼此隔绝的状态。
世界古代史的内容极为庞杂,并且难以掌握,加上时间与现今相距遥远,且大部分内容涉及的是外国史。与此同时,在关于一些地区的研究中,由于年代久远造成资料残缺不全,虽有考古发现可加以弥补,但也未必能补充全面(3)。在大部分高校,世界古代史是大一新生的专业必修课,这些刚从高中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在之前中学的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内容,种种因素导致想要全面又有所侧重地来掌握世界古代史的内容有相当的难度。有鉴于此,笔者希望在高校世界古代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一些重点问题入手,方便学生找到世界古代史的学习方法并较好地掌握其中的关键问题。
二、《世界古代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一)注重历史的“真实性”
学习与研究历史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和鉴别(4)。由于世界古代史所涉及到的知识十分久远,所以大多数的信息都来源于考古发现及一些文献中的记载,其中,考古资料尤其重要。由此可以看出,在世界古代史课程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将考古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知识引入到教学当中。同时,培养学生具有拓展视野意识,认识到这些学科对于历史学的重大影响,从而为之后的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在研究历史时,要做到有据可循,端正史学方法,杜绝无凭无据、故事性的野史对于学生的不利影响。
(二)注意中西间的比较
世界古代史不仅涵盖了外国史,同时也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如何从世界史的角度来谈中国史的发展,的确需要一个新的视角。除了通过对比不同文明的发展进程及文化特征之外,由于古代中国、南亚、西亚及欧洲这些古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一般是通过商业和战争来实现的,所以可以从商业和战争对于文明发展影响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来进行分析。如亚历山大东征与张骞通西域就可以作为中西间对比研究的一个例子。就丝绸之路全线贯通而言,亚历山大东征和张骞通西域都发挥了同样的历史作用。(5)亚历山大东征是通过战争的方式打败波斯帝国,进而征服整个世界(6)。而丝绸之路东段之开通源于西汉张骞通西域,汉武帝与张骞的目的本是希望联系大月氏夹击匈奴,实则也是出于军事需要。本出于军事目的的亚历山大东征与张骞“凿空”最终却成就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商路之一“丝绸之路”,作为沟通东西方物质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长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地图的使用
地图的运用对历史学科非常重要。世界古代史中包括最初人类的足迹、遗址,以及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古文明发展的内容都可以借助地图可收“左图右史”之效,从而给学生以更为直观的印象,并且可以令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养成查看地图的习惯。因为在古代社会中,地理环境在古文明地区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7),所以在讲述古文明国家的时候,更加有必要通过地图来对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介绍。此外,由于古代社会的国家间经常会发生战争,所以在不同的时期,每个国家和文明所涵盖的地域范围有着很大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过程中使用地图来分辨文明发展各个时期的统治区域的方法,其效果想必会比单纯的介绍性文字要好得多。
(四)注重“多媒体”与“双语”教学
与曾经单一的板书教学不同,在世界古代史的教学中应多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当然,“多媒体”教学不单单是指使用课件就世界古代史的知识进行讲解,我们还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如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的记录片。在播放视频的同时,就其中一些重点问题及与课本知识较为相关的内容进行提问和讲解,相信通过这样的方法会给同学们更为深刻的印象。
作为世界史的课程,要充分利用英语的优势,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对世界古代社会中的人名、地名及重要的史学名词进行讲解。同时,要增加英文文献的引入量,这样能够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五)注重“改革”问题
世界古代史中的改革都是非常重要的,改革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改革前的社会中存在着难以根除的问题,而且可以将改革后的社会状况同改革前的进行比照,以便对这种转型时期的社会进行深入地了解。
此外,世界古代史中的一些改革对于这些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斯巴达城邦著名的来库古改革就塑造了斯巴达人的生活方式。而雅典,则是在历经提秀斯改革、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等三次重要的改革之后建立起其颇具特色的政治体制。在克里斯提尼改革之后,雅典完成了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整个过程。我们还能够在改革中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如在梭伦改革的过程中,梭伦曾建议禁止在陡峭的斜坡上耕作,以避免土壤被侵蚀,这一点就表明这一时期,希腊的生态破坏已经引起了希腊统治者的注意。(8)
三、小结
作为历史学科的专业必修课,由于受到知识点庞杂、年代久远、基础薄弱等原因的影响,学生学习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希望通过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及 “改革”、加强中西间的对比、运用地图、多媒体及双语等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其知识面、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注释:
(1)目前,世界史专业课的名称国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的是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当然如果要细分的话还包括世界当代史。本文所采用的就是这一种。还有一种是将世界史分为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2)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序言:1。
(3)世界古代史中这种历史断层的现象在很多古文明中存在。如古印度文明的发展,从早期的哈拉巴文化到吠陀时代之间就因记载和考古资料的缺失而出现空缺。
(4)郭小凌.古代的史料和世界古代史.史学理论研究,2001(2):87。
(5)杨巨平.亚历山大东征与丝绸之路开通.历史研究,2007(4):150。
(6)[古希腊]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85:185。
(7)关于这一点,很多学者都有提到。其中,美国学者罗伯特·E.勒纳就谈到“苏美尔的历史成就主要受到其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西方文明史》(第一册).王觉非,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31。)。英国学者诺曼·戴维斯也在论著当中提到欧洲地理环境对于文明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上卷).郭方,刘北成,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