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军事初级指挥官 教学侧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16-02

作者简介:李凯敏(1971―),女,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装甲兵工程学院军政部人文室教授。研究方向:人文教学。

军校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军事初级指挥官的必修课程,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对学员进行人文素质和读、写、说能力的系统教育,引导学员拓展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开拓创新思维、掌握军事应用文写作和军事演讲的基本技能,对于学员综合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有区别于其他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侧重。

一、侧重明确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军校大学语文的教学,除了同其他院校一样让学员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概况,理解文学经典蕴含的文化内涵,掌握文学赏析的基本方法、写作和演讲的基本知识之外,要侧重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培养。

(一)能力目标是关键

能力是衡量军事初级指挥官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培养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感悟、文学鉴赏能力是大学语文应该承担的关键使命。首先,要提高学员的文学鉴赏和文化感悟能力,使其具备领悟经典作品的意蕴内涵、进行文学审美和评价、解读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能力;其次,要提高学员的交流表达能力,使他们能以书面和口语形式准确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初步具备军队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和基本的演讲能力;第三,训练基本思维能力,拓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力,有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完善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让他们对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科学概括,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第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员熟悉文献检索的方法,有一定的古代典籍和较高的现代文献的阅读分析能力,能根据个性发展特点进行自主学习,基本具备敏锐发现并善于筛选和吸收各种新信息和新知识的能力。

(二)素质目标是灵魂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观念、情感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它是由知识逐渐转化成的一个人最关键的品格特征,也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灵魂。在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员良好的文化修养,在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过程中,使学员具有较高的汉语言文学素养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深挚情感,养成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其次在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熏陶中,使学员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第三,要在文学作品的审美愉悦中,培养学员高雅的艺术追求、较强的审美悟性;第四,要在各种实践活动和小组研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员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第五,在文学各文体演变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文学家的求异精神,在研讨交流和启发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激发学员探索的勇气、求知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第六,在应用文写作教学及各种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培养学员勇于面对现实、切实解决问题的工作作风。

二、侧重设计科学高效的教学过程,做到环环相扣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因而,要充分体现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化原则。

(一)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文学作品选、军事应用写作、军事演讲三大部分。精选体现军人精神风貌和人格情怀、凝结中华文化经典底蕴的文学作品,并充分挖掘作品中的人文内涵;精选贴近军队生活、结合学员实际的应用文写作范例,总结具体的写作指导方法;精选军事特征明显、艺术性及实用性强的演讲范例,传授演讲的基本技能。三大部分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上呈“读―写―说”由易到难递进式安排;相互关系上,文学为写作能力所需要的思想底蕴、语言功底奠定基础,演讲能力是人文修养、文化底蕴和写作等能力的综合体现。

(二)教学环节灵活有序

突出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课内教学和课外体验有机结合的教学原则,采用“精讲―自学―专题研讨―实践―参观见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专题研讨式、案例式、表演式、参观见学式、学员授课式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精讲”贯穿教学全过程,由教员按照教学进程对重点内容统一组织;“自学”是根据精讲和学员能力培养的需求,由教员提出建议,学员对拓展内容自主安排;“专题研讨”是在精讲和自学的基础上,根据四种文体对学员人文素质各有侧重的影响,以学员行政班为基本形式,组织学员进行典型观点交流,任课教员指导并进行点评;“实践”强调学员读、写、说的能力训练,在课堂精讲之后,强调学员参与写作、演讲、戏剧表演、经典吟诵、学员授课、演讲比赛活动组织等课堂实践活动;“参观见学”选择与精讲文学作品或我国文学发展历程有密切关联的名胜古迹或文化景点进行现场体验和参观。

三、侧重以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做到充分激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激活学员深层的学习欲望,让学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养成持续的学习欲望和稳定的学习习惯。

(一)“教”得灵活

教员要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导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用为重”的教学原则、“以身立教”的教学遵循、“以情感染”的教学特色,为学员营造一个信息量大、观点新颖、教法灵活、课件精美、互动有效、和谐有趣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兴趣和探求新知的学习热情。此外,还可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经典阅读、校园文化、参观见学、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员广泛阅读文学经典,培养学员独立分析的能力。

(二)“学”得主动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定位 教改

1996年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曾明确规定:“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的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1996年国家教委高教司按照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路组织编写了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因此,“大学语文”在我校的教学地位也得到了肯定,课程建设也逐渐走上正轨,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开设“大学语文”本、专科83个专业中有52个是理工科专业的现状。如何在理工院校的视野下进行“大学语文”教学,也有不少问题值得反思和解决。

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

2004年以来,“大学语文”一直作为我校大一各理工科学生的选修课30学时和各文科学生的必修课45学时,自2005年起,学校将“大学语文”列入基础平台。在2006年中央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后,“大学语文”被学校确定为学生的通识平台必修课。而2010年起,学校明确“大学语文”课时的开设统一为30学时。从上可知,“大学语文”经历了从选修课到必修课的阶段,课时也从理工科专业30学时,文科专业45学时调整到不分文理统一为30学时。随着学校这一政策的调整,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修养方面所起的作用,作为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人文学院中文系也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改革。2005年9月中文系召开“大学语文”专题讨论,围绕“大学语文”作为基础教学平台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案。2008年8月-11月,课程组根据人文学院中文系学科建设与课程规划的要求,为配合大学语文教学开展与精品课程建设,在范崇高老师的组织下,先后5次召开了《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会,并有效地组织相关教师开展了教材的编著工作。2009年9月起,我校大一新生全面开始采用这部教材。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理念不断的改革,由于学校对于“大学语文”政策的不断调整,特别对于理工院校“大学语文”任课教师而言,对于开设这门课程的终极目的把握不够准确,认识有些模糊,因此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大学语文”教学整体把握不够好

由于受传统“国文教学”思想和“补课”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注重讲授文选中的基础知识如《论语》、《孟子》等选篇,侧重给学生讲授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相对忽视孔子等先人思想的介绍,更少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层面上的熏陶和审美教育。

此外,在四川理工学院“大学语文”开设在大一并且只开设一学期,总课时为30学时。由于课时太少,教师多是选讲教材中少部分作品,而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文章,外国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分析介绍不够,同时忽略了汉语基础、应用写作的讲解。因此,造成了对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好,忽视了理工科学生对于“听、说、读、写”训练的需求。

2.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把握不够完美

目前,学校“大学语文”的任课教师都是“兼”课教师,他们普遍担任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他们专业也各不相同,如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美学等等。专业课要求教师对本学科的知识要扎实、深厚,这一点教师们都能做到,但相对而言,教师对其他学科知识了解则较少,更谈不上深入。而“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难度系数大的课程,它涵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汇聚了各种文化元素,讲授“大学语文”教师们普遍感受,讲到自己熟悉的专业学科时,得心应手,讲到自己不熟悉的专业学科时,则感到力不从此心,捉襟见肘。因此,教学方法显得单一、机械,教学艺术更为一般。

3.教学理念滞后,课堂教学方法和效果良莠不齐

现代社会在判断教育的价值上更多注重于强调培养人才的创新性、人际交流的建设性、身心发育的协调性,那么具体课堂教学的理念应该有新变化。而现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单一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滔滔不绝的讲、面面俱到的教,没有充分运用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手段,没有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积极性。同时对于理工科学生,他们的语文基础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整体水平普遍不高,没有灵活多样的讲授形式更无法吸引学生的对语文的兴趣,“大学语文”课堂往往成为他们学习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之地。

三.改进“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思路、方法

目前,学校越来越重视“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修养方面所起的作用,作为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人文学院中文系也将之列入为其重点建设的课程之一。因此,针对上述现状本文有如下几点思考。

1.找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学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到底要让学生得到些什么?这是问题的关键。虽然从上到下,都在践行“文化素质”的目的,但由于我们任课教师在潜意识里的“专业”色彩过于浓厚,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色灌注其间:教语言课的老师重在字词句的讲解,教文学课的老师重在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教理论课的老师重在审美教育。所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首先应“定好位”,找准了定位,才可能编写出行之有效的教材和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因此,“大学语文”在理工院校的定位是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能正确地熟练地使用祖国语言,提高自身的思维表达能力、阅读分析鉴赏能力与写作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人的尊严和使命感,更加有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人格,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正确认识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与追求等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

2.因材施教,注重实效

在四川理工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对象,主要是理工、经管、政法、艺术类等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针对理科生教学时,应发挥理科生的长处,侧重理性分析,也应针对理科生的短处――汉语言基础知识不够牢固、表达不够清楚、流畅、等问题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同时,更重要的是许多理科生喜欢做数理化的练习题,而疏于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引导他们阅读作品,并用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去引导、教育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人类精神财富的魅力,受其熏陶,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的素质。针对艺术类学生教学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不够扎实、显得薄弱,但他们内心充满着对生活的欲望,热情活泼,敏感极端,有一种表现欲,如给他们讲一些理论知识、专家观点学生多半不会感兴趣,但如能联系实际,讲“仁义礼智信”在今天的意义,现代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具有仁慈仁爱精神、讲究道义、懂礼貌、有智慧、讲诚信的现代君子,也许学生更易接受理解。

3.以能力提升为基,促进“大学语文”理论教学内容的实践化转向

所谓实践课,它是国家规定的一门有计划、有组织地面向全体学生,以综合实践学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注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自主选择的、探究和直接体验整个过程为主要习得方式,以促进学生情感、行为、认知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以重过程为主、终端结果为辅为评价方式的课程。因此,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实践课对于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如四川理工学院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有30个理论学时,我们可以在现有的理论课时的基础上增设15学时的实践课,分成5-7次教学实践环节来完成,这也提高了教师教学准备的要求。因为开设实践课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预先撰写实践课教学大纲和安排实践教学计划才能使学生学有所练并且充分保证实践时间的合理支配。同时,实践课教学环节体系包括课堂实践、课后个人实践和团队实践三个部分。课堂实践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堂讨论,与课堂讲授穿行;课后个人实践包括独立完成布置的作业;团队实践则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讨论,完成一个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具有真实事迹背景的专题研究。如根据“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组织学生看教学电影并事先给定学生讨论的主题和内容在实践课中进行集中研讨,也可以选择一些教材上的文学篇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研、资料收集检索、讨论分析、撰写教案,最后利用电子文档和多媒体技术进行讲授,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大学语文”实践课的开设,能够充分调动理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探索与研究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实现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步跨越。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体育院校的学生大多经过多年的体育专业训练而进入到本科高校进行学习,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水平较差。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其中人文素质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全面发展,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素质是基础。对此,我们就更应认清并重视大学语文在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意义,应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传授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和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大学语文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具体来说,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能够改善体育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差和思考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专业学习能力和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并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发展健全的人格。其次,大学语文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审美趣味的功能[1],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优化学生素质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高级目标,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讲解,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责任意识以及正确人生态度的养成和健全人格、健康气质的培养,都可以通过大学语文这一教学途径完成[2]。大学语文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理应成为体育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成为体育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3]。

二、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受忽视

在高校,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一向不在课程体系的重点范围内,在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更是处于边缘地位。一方面,大学语文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但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目中并不重视甚至对这门课程不屑一顾;另一方面,体育院校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课带有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学生的文化功底较差,大学语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较为深奥的中国古典文学,使得这些学生主观上不感兴趣,客观上也听不进去听不懂。所以,大学语文在体育院校与体育类的专业课相比,处于从属地位。许多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4]。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尤为突出,很多高校都把解决就业作为高校培养体系的重要指向,在课程设置上就出现以就业为主的导向,这使得与就业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受到了冷落。大学语文在体育院校中作为一门偏僻的公共课,无法提供与就业相关的各种知识技能,无论在哪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不被重视。

(二)学生不重视大学语文课程

上文曾经提到,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差,正是需要借助大学语文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一个群体,但就是这些学生对大学语文漠然处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学生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缺乏兴趣,与生源的低质化有关。与其他高校相比,体育院校生源的人文素质相对较低。特别是特别是一些单招学生和退役运动员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前进行文化学习的时间很少,人文素质基础差,在进入高校学习后对大学语文这种人文类课程的学习存在断层,因而缺乏学习兴趣[5]。

(三)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许多学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管是教材的选择还是具体教学过程,都围绕这个中心,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较为深奥的文史哲知识,这对于那些已经建立了良好语文功底的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是,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文化素质较普通院校的学生要低,很多通过单招考试进入体育学院的学生对字词句、语法、修辞等基本知识都掌握不好,因此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应基于学生的语文水平来进行课程设置,大学语文课程的一项最基本的目标应是加强他们的基本语文功底。笔者认为,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应该以加强学生基本的语文功底为主,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而言,大多常年进行运动训练,对文化课的接受较差,上课容易开小差、说话甚至睡觉,如果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超过他们的接受能力范围,又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就很难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纵观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与专业联系不紧密是很普遍的现象。近年来,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本多是采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大学语文》除了北京体育大学组织编写了一本针对体育院校的《国语读写教程》,并没有其他针对性较强的大学语文教材出现。

三、体育院校大学语文的课程调整对策

本课题针对体育院校大学语文的实际教学状况,旨在突出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文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计划通过新的改革,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切实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之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对此,本课题从以下几方面就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进行研究:

(一)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

针对体育院校学生语文功底较差、人文素质较弱的情况,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着重完善学生人文方面的基础知识结构,尤其应重视体育院校大学生普遍匮乏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训练,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通过兴趣的引导逐步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在此基础上,增进文化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二)调整教学内容和选择适合的教材

1.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直接涉及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对课程改革的结果有重要影响。根据体育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在教学内容上应体现大学语文教学的层次性,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大学语文没有应试的压力,教师尽可以摆脱教学模式的束缚,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对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调查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其中一些加入课程当中。从目前普遍采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较多,其意图是借助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文水平。古典文学固然博大精深,但做为体育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借此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效果并不如预期那么好。就体育学院学生而言,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课时中重点解释古文的字词句,即便如此,学生的接受效果并不好,很多就是听完就忘,要求他们掌握深奥的古文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学习也因此缺乏动力,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对此,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可以多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文学作品,在坚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地将文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发挥积极作用。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还应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只有这样,这门课程才能保持生命力。面临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体育院校毕业生想要获得就业机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沟通,能够在公众面前从容、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想,从而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往、沟通与协作被公认为人才的基本素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够流畅,很多学生的普通话都不标准,很难能用口头语言逻辑严密地表述思想。这一情况也与我们教学过程中重知识积累而忽略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有关。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表达,多设计一些课堂讨论或者主题演讲,不仅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信心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选择适合的教材

教材是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教学试验后才总结编撰出来的,是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教学与学术科研成果的融合。作为体育大学的语文教师,应寻找语文与体育相结合的切入点。就目前体育院校大学语文的教材选择范围来看,可选用的教材并不多,除了多数普通院校使用的华中师范大学编写的《大学语文》,还有由北京体育大学组织编写的大学语文系列教材,但除此以外,没有其他针对体育院校学生水平和专业特点而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因此,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们应注重结合体育院校实际开发编写新教材。一部教材的编写过程,有助于教师更深入更全面地把握这门课程。体育院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可在教材内容选择的基础上编写新教材,突出针对性和专业特色。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应拘泥于一种教材,可以同时参考借鉴相关的文学教材和体育史教材,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身的课程内容。

(三)更新并拓展教学方式方法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基础课程,涵盖内容广,但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加之体育学院学生的语文基础导致他们并不易于接受古代经典作品,这就需要老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授课效果。增加教师间的教学交流活动,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讲课比赛等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基于现在体育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多是经典作品,因此可采取以导读为主的互动性教学模式,在老师介绍基本文学背景、讲解完生僻字词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见解,老师着重启发、引导、点拨和鼓励。大学语文和体育的结合是文化的结合,大学语文的教学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可以开辟多种教学实践渠道。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学校和地域特色,可以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加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参观,让学生以各种文学作品的形式总结,举办优秀作品交流、主题演讲等形式拓展大学语文课堂,实现大学语文和体育专业相结合。

(四)调整考核方式

体育院校的学生对大学语文不够重视,平时学习不够认真,考前突击强化,这种临阵磨枪的方式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考核目标不应局限在对知识的掌握,而应重点评估学生是否通过学习有了进步,能力有了发展;相应地,在具体考核内容上,可多设置开放性试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测试,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提高平时成绩在考核中的比重,注重过程与结果评价、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在考试形式上,可采取开闭卷结合式、口笔试结合式等方式,比如平时作业有成绩、课堂讨论发言有记录等。课程结束后,老师着从各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避免仅凭一张试卷定成绩,力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有客观全面的评定。

四、结语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学科归属;故事化教学法

收稿日期:2013-04-28

作者简介:王蓓蓓(1983- ),女,平顶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大学语文》是为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设置的公共必修课,对提高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教还是学都不尽如人意,教者似乎无所适从,学者也多意兴阑珊。细而究之,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是《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限制了教与学的沟通,而故事化教学法能超越学科壁垒限制,建立有效的教学对话机制。

一、《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问题新思考

《大学语文》设置的初衷是为了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和基本人文素养,这一教学目的设定涉及德育、美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显然是与中文专业基础课程高度符合的,所以最初《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便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来承担。徐中玉编写的《大学语文》(下称“徐本”)是《大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标本,“徐本”一至九版的修订就是一部大学语文教育演进史,溯其源流,便能较好地理解《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问题。“徐本”第一版选编的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就连徐中玉30年后也说:“在编选文章时不免有些保守。”而在结构上则采用的是文学史的办法,这种做法实质就是中文专业基础课程的简化处理,但“这版大学语文一出版就受到热烈欢迎”。自此以后,虽然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层出不穷,但在学科归属的问题上并没有太多的异议,即《大学语文》归属中国语言文学。

这样的学科归属认识,既促使了《大学语文》出版红火局面的出现,又限制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学语文》的深入思考。《大学语文》既然是培养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阅读、表达技巧,那么它的选文为什么仅仅限于中文专业学生重点研修的篇目?再者,中文专业学生重点研究的选文,作为同年招录的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是否有时间、有能力和兴趣深入钻研呢?他们本专业的一些经典选文是否能承担起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职责?凡此种种,皆由《大学语文》学科归属问题而来,它也是造成学生对《大学语文》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这一学科归属的简单化处理,忽略了与教学对象学科知识的关联性,无法在教与学之间建构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

二、《大学语文》教材问题挖掘

随着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各种各样的《大学语文》教材也层出不穷,如果说针对理工科学生编写的教材还能让人理解的话,那么专门为某一专业编写的《大学语文》就不免让人有点诧异了。公开出版的教材让人眼花缭乱,自行印发的也不在少数。

目前《大学语文》的编写,从内容上看呈现出两种主要的编写模式:一是单纯的选文,二是选文加文学常识介绍。后一种成为《大学语文》编写的主要模式。而就这两种编写模式而言,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容。以“徐本”第九版为例,编者在“序言”中说:“在加强教材人文性的同时,不忘对教材工具性的重视,增设了‘学文例话’一栏,分《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诗歌的阅读与欣赏》《小说的阅读与欣赏》四项……此外,附录的内容也有所调整,增加了《常用文言虚词例释》《文言特殊句法述略》《常用修辞格举隅》等内容。”这样的编写考虑可谓用心良苦,但站在中文专业立场的教学观念却丝毫没有改变,而且连课文篇目、索引也按照文学史年代、国别进行编排,其目的是为“习惯按传统的课文排序方式上课的老师提供了方便”。这种简化的中文专业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引起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认可。

三、教学对象存在问题探讨

作为《大学语文》教学对象的学生,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他们是高度专门化的某一学科门类中的学生,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十多年来扩招背景下的学生。

高度专门化学科门类的区分限制了学生对其他门类知识的兴趣。中国传统学术的特点是文史哲不分,近代以来,在借鉴西方知识分类和教育分科的背景下,中国的大学教育也采取分科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固然有利于培养专门化精英人才,但弊端也同样由此而来。专业知识体系的封闭特征影响到了该专业学习者、研究者对其他知识体系的热情。《大学语文》既然学科归属上属于文学科,那么许多非中文专业学生出于对本专业知识体系的认同与维护,本能地会对《大学语文》生出一种排斥情绪,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乏其例。

再者,高等教育十多年来的扩招,固然在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教育发展阶段性飞跃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由其导致的教育质量下滑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大学生基础知识整体水平的下降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许多学生来说,应付本专业的课程已捉襟见肘,哪还有余力去对付本专业课程体系之外的《大学语文》?更为重要的是,与英语四、六级关乎就业好坏的现状相比,《大学语文》甚至只需要草草完成一个学期课程论文就足以应付过去,学生怎么可能为它付出太多精力?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便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便成了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四、故事化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以往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中故事化教学法虽被关注,但结合《大学语文》教学实际深入论述的并不多见。针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许故事化教学法是一有效的教学手段。

故事化教学法强调以故事带动知识的讲授和理论的分析,对学生的影响是由浅入深、潜移默化的。故事化教学法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建构不同学科学生共同的认知基础,从而在超越学科知识体系限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在不知不觉间接受《大学语文》的知识教育和人文思想的传达。

在《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实施故事化教学法应注重从选文的背景、作者、典故等的故事性讲述入手。仅以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来具体谈谈故事化教学法的实施。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词人,他戎马生涯、赋闲弄文的一生,本身就很具有故事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故事分析出宋代重文官而轻武官的行政传统,同时也要结合宋金关系讲述辛弃疾的尴尬人生经历。在这些故事讲述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辛弃疾是一员武将,很不幸宋代是个重文官的时代;辛弃疾是南宋的官员,很不幸他有北试于金的经历。”通过故事的讲述调动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参与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深入了解到辛弃疾矛盾而复杂的一生,而这正是构成他作品本色的魅力所在。在这首词的讲授过程中,对用典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首词的下阕,辛弃疾连用了张翰、许汜、桓温三个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心兼天下却有志难酬的怅惘之情。以故事讲述法来阐述三个历史人物的故事,透析作者寄予在文本中的情感世界,既加深了对作品背景和主题的理解,学生听起来又觉得很有趣味,自然乐意接受。

以故事为基础,建构师生的教学关系,是一种颇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基于学科门类和知识体系而产生的抵触情绪。同时,它也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整体基础水平相对下滑的学生接受能力,让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在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本丰富的内涵。故事化教学法是解决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矛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三十年[N].南方周末,2007-05-24.

[2]杨建波.大学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王纪人.大学语文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一、语文教育的目的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人文”一词在词典上界定为“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易•贲》里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化”就是教化,也就是教育的意思。对于大学语文教育的对象来说,我们的语文学科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内在品质,从而增强人文素养,不断挖掘他们的潜力,不仅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在校的学生运用他们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分析和理解中华文化传统中的文化精髓和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让他们在人文关怀中建构一种良性的与社会接触的和谐关系。同时,在宣扬传统文化知识时,让学生更关注自我发展与国家命运的关系,建构一种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将其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这才是我们开设《大学语文》的最初想法。每一堂《大学语文》课就是一次“养心”、“洗心”的过程,通过一学期的“养”与“洗”,生命自然就趋于“洁”了,养得心中生命中无俗气。黄庭坚说过,“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二、语文教育的现状与教学教改的迫切性

让我们来看一组鲜活的实例,我们的学生是怎样看待《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课本翻开一看目录,怎么全是古文,读不懂,也没用。以后我们从事的是消防专业的技能训练和抢险救援。”“学应用文就行,而且,有固定的格式,没必要学。”“有文书写材料,不当心。”……以上只是众多学生心理反映的一个缩影。这就是我们语文课程的现状,并不乐观。

首先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我们从小学学习到大学,一直强调语文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对于学好其它学科很重要。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一味地强调了它的考试作用大于阅读和理解作用。因此,在进入大学以后,我们不难发现,只有中文专业的学生才专注地研究语文课程,而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就忽视了语文的学习。我们在教学中也注重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使语文课程处于了“单相思”局面,成为了边缘学科。

其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不明确。许多学校开设本课程的初衷,主要是为语文基础差的学生补课,为今后从事应用文写作奠定基础。要用非常有限的几十个课时来解决学生们在中学花了很多时间都没有学好的应用写作能力,谈何容易?大学语文课程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强调其工具性?还是强调其人文性?定位不太准确。因此,大学语文必须创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旨在建构一种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和方式。

其三,大学语文课程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思维。课堂上,我们多数时候都是一味地强调以往教学中惯用的模式,形成了满堂灌的老模式,让学生失去了思考问题的机会。因此,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也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全面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思维,在“守正出新”的基础上,注重在“新”字上做文章,不仅形式要新,而且教法要新,内容要新。因此,大学语文的改革迫在眉睫。我们要将这门课程开设成为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贯穿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线的综合学科。

三、以人文素质切入大学语文教学

针对以上所分析的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从2004年9月新学期开始,将以往的《应用文写作》改为了《大学语文》,这一大胆的尝试使学生和教师都向素质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创设人文环境。我们在课程的设置上采用了2005年学校组织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同时,考虑到我们的学员都是来自基层的战士,文化基础薄弱。所以,在初次给军校学员上《大学语文》课时,我们就尝试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员做人”这一点上,并打破了教材选定的课文安排顺序,把课文(大部分)分成四大块,每块围绕着一个中心,与学员一起进行相关方面的人文素质熏陶。

其次,设置人文课程,授予人文知识。设置人文课程,对于学员比较系统地掌握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大学语文》、《文学欣赏》课使学员对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有了更为深入细致的了解,同时引导他们区分文学作品的高雅与低俗,有选择性的阅读,提高他们的鉴别力,充实他们的文化生活;另外,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享受作家作品带来的美感,体会其中的内涵,从而达到提高审美情趣、陶冶品质情操、升华精神品味的作用。